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论文》。

第一篇: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论文

论文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教育;人文精神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对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提出了建议,并指出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价值,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

人文精神以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感受。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在当代各种设计作品里我们可看出其历史、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等在作品背后的文化特点。例如当代中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注重延续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脉,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纹形互组形成独特的韵律,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精神和现代感的优秀作品,并成功的推向国际。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迅速。各类院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同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设计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能创造生产、生活之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设计艺术起步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拿来主义状态,人才积淀非常薄弱。

同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来说,必须调整和把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那么关键就是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张扬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包括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等。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了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建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固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的割裂,都是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进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简要言之,人文精神是众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例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观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2、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

3、设计艺术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基础素养的缺失和对计算机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思维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看来,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设计作品的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或按照书本生搬硬套,自己的思想创意越来越少。这种现况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4、解决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欠缺的对策

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人才培养的同时,明确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在言传身教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人文精神。例如课堂教学人性化,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不仅仅是“授之于鱼”,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研究探索的学习精神。

要把人文学科纳入培养目标,要有计划地开设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选修课,从学生接受并喜爱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建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并在专业课等课程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有关内容,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学校要积极挖掘本校的文化资源,美化环境、更新文体教学设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并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作用,在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

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书画篆刻、民间艺术、汉字、园林、陶瓷、以及音乐、诗词、、武术、围棋、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更积极稳固的发展必需要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支撑力。

【参考文献】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葛剑雄,朱永刚.人文精神

[5]李太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人民出版社

[6]纪明泽.学校人文精神的弘扬.山东教育出版社

[7]侯令.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艺术设计论文教学方法论文:融合与创造

艺术设计论文教学方法论文:融合与创造 内容摘要:文章从艺术设计专业对素描教学的特殊要求出发,提出了结构素描教学、设计能力素描教学、表现性素描教学的三段式教学方法,并且对每一阶段的训练重点及教学方法的本质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看法。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学方法 素描 结构

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在培养学生造型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训练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自从欧洲第一所艺术学院——波伦学院于1590年诞生于意大利以来,素描教学得到较为系统的发展。到了17世纪,素描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家的笔下散发着熠熠光辉。有严谨而不失优雅的古典主义代表安格尔,有热情奔放充满激情的德拉克洛瓦,也有造型坚定刚毅的库尔贝以及散发着浓浓生活气息的米勒等,他们的作品都显示出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灿烂的生命力。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派绘画兴起,素描作为一种方便、快速的记录情感的方式,在那些情感真挚、才华横溢的现代派艺术家手中展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面貌层出不穷的局面,可以说每个现代派艺术家的素描作品是最能体现出他们各自的风格与个性的,其代表人物有罗丹、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蒙特里安等。材料上也从传统的铅笔、毛笔、钢笔、碳笔等发展到了许多现代工具,如喷笔、麦克

笔等,甚至还将拼贴与照相等手段也纳入了素描明暗训练体系。由此可见,素描是一门不断向前发展的艺术,也是随着不同的需求而变化的,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的素描,其教学任务、目的、方法也应该满足于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的需求,其教学目的比较侧重于结构、形式、肌理、明暗等设计要素的表现和训练。①在练习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重表现方法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训练的出发点虽然是几个基本的设计元素,但由于表现对象、表现方法和学生个性的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往往呈现出与绘画专业素描教学不同的特点。

近几年,国外一些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方式逐渐被引进,许多灵活的教学方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对物体忠实的描摹已不是主要的手段,更多的依赖想象,主动地依靠灵感创造。客观事物已束缚不住艺术家想象的翅膀,他们用激情洋溢的线条、灵活多变的构成形式、变幻莫测的色彩组合来表达自己对外在事物的感受,努力使视觉形式与主体审美感受达到和谐的统一,这种创造精神与现代设计的内涵是一致的。

在教学方式上,引进并被普遍采用的结构素描,主要强调表现对象的整体与部分的构造关系,注重造型的准确与肯定,采用以线条为主的表现方法,这是偏重理性的观察与分析思考的方法,与设计专业中强调理性分析的方向是吻合的。当然,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如果过分强调理性,可能

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或者片面强调线的作用,会让学生忽视明暗造型的作用,降低他们对明暗的表现力。而明暗的表现方法是空间训练与色彩训练的基础之一,亦是设计作品的构成要素(即画面中黑白灰的层次表现),忽视明暗造型训练会影响到学生今后设计的表现力。因此,结构素描可以作为设计专业素描教学方法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基础的一个部分。如果在素描教学一开始就贯彻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客观再现与理性分析的能力。而主观表现能力仍需从其他方面补足,如对造型的构想与创造、形式美的探索,以及用具象或抽象的表达方式传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等能力的培养。

由此,我们总结出了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两个培养目标,即对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在素描教学中应始终贯彻这两个目标。根据科学的艺术教育规律,素描教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分为结构素描教学、设计能力素描教学和表现性素描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目的。这三个不同阶段的素描教学,在内容、方式、目的上存在着先后顺序的关系,但又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结构素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造型能力,包括捕捉形体的能力,以及分析、理解甚至默写的能力,在描摹的同时去理解、分析对象。设计能力的素描教学,则能培养学生对明暗、体积、空间、光影的综合表

现能力,以及对造型多样性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画面黑白灰层次的节奏与韵律的能力。表现性素描则是在综合前面两个阶段成果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所表现事物的主观感受、情绪体验以及表现手段的独创性,表现方法可以升华为抽象或抽象与具象结合的方式,表达媒介可以突破一般常用的绘图材料等,开拓学生的现代设计观念。另外,在三个不同层次阶段的训练中,分别贯彻造型能力、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使三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强调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同时,其出发点则深深地扎根于自然,而不是凭空捏造,以研究自然、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为中心来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结构素描教学基本上采取以短期作业为主,强调学生的综合造型能力,培养视觉对体块的敏锐反应与造型的概括能力与变化能力。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对线条的充分认识和应用,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粗涩、细腻的对比,提高抽象审美能力。比如,表现石膏像时,注重头、颈、胸、肩等部分的位置联系,以简明的体块表达出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线条的紧张与放松来表达人物情感与体块的变化。表现工业制品则注重每一部分的关系,并用线条把它概括为几何体形式,看不见的部分亦要理智地加以分析表现。表现场景时则注重整体画面结构,如人物与道具之间的关系,以简洁、快速的线条在画面上分割好各自的位置。通过对物体单个分

析到场景的结构分析,培养学生敏锐的结构洞察力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

设计能力素描教学可适当延长作业的时间,可采取线条与明暗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以线条或块面来控制画面结构,以明暗来表达画面空间层次即黑白灰的节奏与韵律,可以对物象进行主观的组合与分割,这一点可以学习借鉴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表达方式,在多方位的视点下重新组合形体,达到画面的视觉平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构图形式,一改过去素描教学的千人一面的现象。②这样,在画面具备了设计意味的构图形式之后,明暗造型的方式仍然可以是造型手段之一,只是和过去对物象进行照相式的描绘不同,可以选择有意味的物体局部进行主观描绘,也可以夸张物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描绘,如借鉴超现实主义手法对物体的大小、空间位置、图与底关系进行处理等。版画家埃舍尔的矛盾空间的手法就为设计师冈特兰堡所采用,并且使其赢得了“视觉诗人”的美誉。除了对立体主义造型和传统明暗造型的学习以外,还应重视中国式传统造型与构图方式的学习借鉴,中国传统古典与民间艺术并不是不存在“设计意识”,历代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物造型,都是画家们独具匠心设计的结果,甚至中国的文字,如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章,都是设计中的精品,民间艺术中的剪纸、皮影造型形式都是学习的范畴。③中国山水画中的散点透视、平视体构图等是和西方几何分割相关的艺术形式,因此,这一教学环节主要重视的是创作方法的学习。

表现性素描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构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高阶段的教学方式,在指导思想上注重现代设计思维的培养,强调个人体验和主观感受,通过抽象或具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现代派绘画中,冷抽象的代表人物蒙特里安与热抽象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他们把对音乐的主观感受以迥然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还有对于时间流逝的表现,如意大利陶艺家皮阿纳佐拉的陶艺作品《时间的情怀》以及他的素描作品等。在日常生活中,对一棵树的描绘,则会考虑到观看者位置的不同,如立足点的高与低、距离的远与近,以及按照时间的不同包括早晨、中午、傍晚等诸多因素来进行创作。以这种独特方法来引导学生的观察方式与思考方式。这些方法在国外一些高等学府已经实施并取得了成功,如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入学的素描考试就有《透明与不透明》《人体与空间》这些观念性较强的题目。

在表达媒介上,表现性素描也应拓展传统素描的范围,可以采取水墨、拼贴、转印甚至摄影等综合方式来完成作品。在表现过程中把材质自身的明暗、肌理,通过研究和合理的想象转换为画面的语言,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形成自己的经验体会,以熟练的手法逐渐完善自己的作品,更清楚地

表述自己的思想。

现代设计脱胎于现代艺术,但在现代设计快速发展中并未停止对现代艺术的融合与创造。朝仓直巳在《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中说:“为培养创造力所需的美感和构想,便需研究现代艺术的优异成果,并努力把它有效地应用于设计教育上。”作为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亦应在这方面以进一步开放的观念去拓展教学思路,这对培养未来的具有开拓性思维的设计师是十分重要的。

[注:本文所属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江苏服装企业品牌战略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kyz09007);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基础与应用基础项目“苏南服装企业设计创新体系研究”(kyy09032)。] 注释:

①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②顾大庆.设计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三篇:艺术设计与市场论文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3-2014学年 第1学期

Term 1 2013-2014Academic YearHeilongjiang InternationalUniversity

机密(Confidential)编号(No.): 2013-2014-1-210222

试 题(Test)

课程名称(Subject):艺术设计与市场考核类别(Type of test):考查课程类别(Type of course):公共选修课考试形式(Test type):论文使用范围(Target group):在校本科生

要求:

一、期末考核方式:论文

二、论文题目方向:任选艺术设计与市场所讲授的内容,进行评析鉴赏。

注:论文采取以上所给方向,切入点自选。

三、论文要求:

1、独立思考与撰写,图文并茂。

2、字数2000字左右,上下浮动不得超过500字。

3、标题字号小

二、黑体,正文字号小

四、宋体。

4、打印完后上交,交论文时间截止于2013年12月4日。

5、学生自己保存底稿。

四、评分标准:

1、100-80分:切题,很好地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内容丰富,紧扣主题,并能有效论证自己的观点。论文结构紧凑,格式准确,思想表达清楚,文字通顺,层次清晰。基本上无语言错误。

2、79-60分:切题,较好地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内容较丰富,紧扣主题,能够表明自己的观点。论文层次清晰,格式准确,思想表达清楚,语言基本准确。

3、59-40分:基本切题,基本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写作内容与主题相关,但未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论文层次较清晰,格式较准确,思想表达较清楚,内容较连贯,语言基本准确。4、39-20分:(1)论文有部分明显属于抄袭。(2)未能按论文要求完成写作。论文格式不准确,内容空洞无物,写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未采用恰当的衔接手法,内容缺少连贯性,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5、0-19分:(1)论文完全属于抄袭。(2)未能按论文要求完成写作。论文格式不准确,内容偏离主题,写了许多不相关的内容。内容不连贯,缺少组织、分段,语言运用能力很差:语法错误非常多,有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传达信息或所用语言太少,无法评价。

6、注:如果学生论文的字数不合标准,教师可以酌情减分。

浅谈艺术设计与市场

一、艺术设计的定义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

艺术设计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考生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

艺术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性。艺术设计的第一动机不是表达,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生活的可能,不论是在商业活动中的信息传达里的应用,还是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中的应用,艺术设计就是让人类获得各种更有价值,更有品质的生存形式。他让生活更加简单、舒适、自然、效率这是艺术设计的终极目的。艺术设计最终的体现是优秀的产品,这个体现我们从乔布斯和苹果的产品中可以完全感受的到,苹果的设计就改变了现代人的行为方式,乔布斯的设计梦想就是改变世界,他以服务消费者为目的,用颠覆性、开拓性的设计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好的艺术设计产品能改变世界,好的艺术品能触动世界,这是不同的。

其次艺术设计的特点就是科学性和合理性。艺术设计的实现手段是理性的,这和艺术品的实现是有区别的,你可以光凭艺术灵感的爆发创作出震撼的艺术品,但你绝不可能广凭借灵感去造出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产品不是的设计者的纯自我的表达,是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在里面的,是一个合理统筹的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通过科学的调查、合理的流程归划一步步的完善出来的,中间会有各种科学的实验,会有各种数据的考虑,会有设计师在艺术追求与实际生活需求的各种妥协,艺术设计产品没有绝对的艺术理想的纯粹性,它最终要以人为本,用体验去征服人们。

艺术设计还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活动。任何艺术设计都不是一个或两个学科能够完成的,在实现阶段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在纸上的创意只是一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一旦要去制作那就需要各种其他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支持,靠一个人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艺术品的创作就往往是一个人的事情,人多了反而会阻碍艺术观点表达。各种材料的研究、电脑技术的应用、数据的整理、工业化的生产以及产品的销售等等,都是艺术设计不能绕开的问题,这是个庞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人光凭激情就能做到的事,艺术设计师不但要有艺术设计的才能,更要有合作的精神,还要有合理统筹整个流程的能力。

二、市场营销的定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市场是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的需求量,市场是买卖双方的结

合是商品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总和。市场是商品流通领域反映商品关系的总和。市场通常是由一群有不同欲望和需求的消费者所组合的。市场是最冷酷的,谁漠视他的变化,谁就会被无情的淘汰;但市场又是最热情,谁最先嗅到了即将到来的变化的“气息”,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谁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市场营销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营销是创造、传播、传递和交换对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乃至整个社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机制和过程。

三、艺术设计和市场的关系

设计与市场经济是一个辩证统一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设计的繁荣,而设计促成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设计上的繁荣。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艺术文化繁荣的时期。例如英国,就是因为工业革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成为现代设计得发源地。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开始引进市场经济,经济在经过压抑之后开始飞速发展,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

其次,艺术设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要从产品功能说起。产品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实用功能,精神功能。实用功能是产品用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属性。它反应在产品的技术性能、环境性能和使用性能上。如很多汽车公司爱短时间内不断推出新款,这些而不同款式的汽车在技术性能上可能差别不大,但他们却可以不断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和个性的发展要求,从而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有的家庭甚至把

刚买不久的新车淘汰去买更新的款式。可见,艺术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所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快语享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使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行经济建设或动革做出艺术化的设想和筹划。

如今的艺术设计的目标不在是只是局限于某个人,而是服务于目标市场。因此艺术设计也就要语市场营销有机结合,对于设计师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同时兼顾企业和消费者利益,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在市场化与信息化的今天,艺术设计者应该提倡“设计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让艺术服务于经济,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市场。

第四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业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并且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并且深入了说明了,对于我国如何运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拉动我国经济,和提高执政能力。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经济增长,执政能力

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学生我先从建筑业上的一个实例,引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科学与人文方面的问题,比如疏散用楼梯的设计,设计人员通常根据防火规范的要求,或设计为封闭楼梯或设计为防烟楼梯,而忽视了楼梯的易于寻找性。特别是许多公共建筑中,有的把楼梯的疏散门设计成没有透明玻璃的防火门,有的为了空间的最大利用率,而把楼梯设在不易寻找的背角旮旯处,虽然这些楼梯都符合疏散距离和疏散宽度的要求,却没有想一想人们如何才能找到楼梯的问题。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设计符合了科学原理,但对于人德使用来说,却没有考虑的人的使用问题,我们的社会的发展了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能够使人更好的生活,所以科学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下面借此引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是求真;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 就越真。所以,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 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 是求善;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 认识体系, 还是一个价值体系, 伦理体系;

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 还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 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从上面问题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的行为方式要本着科学的原则,要符合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方法下产生正确的结果,而我们行为的目的,则应本着人文的原则,因为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我们最开始是自己自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也就是我们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服务,所以人文精神,侧重的更是能像关怀自己一样的心态去关怀别人,同时别人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关怀自己。在当今社会两种精神起到的作用,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的舒适,然而在科学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比方说地沟油,各种有毒的食品添加剂,毒奶粉,瘦肉精,可以说他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单纯从科学来讲是不能判断事物的好坏,不能判断这个科技是否是真正我们需要的科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以一种人文的关怀来看待和衡量的我们的科技。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所以,当今社会,不断的提高科技水平固然重要,但即使如此对于科技好坏的判断,和对于科技的约束固然重要,我们对其判断的方式,约束的方法,就是人文的态度,人文的精神。

接下来说一说我国当前对于科技的态度和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

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所以,我国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发展为了人民,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所以我国目前的发展的方向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以人文关怀拉动经济发展

下面我一日本的一个产品为例,日本国内使用的环保购物袋大致可分为:包装纸、手提袋、宅配袋、米袋、角底袋(或称“平袋”)和封筒。其中,包装纸还可以细分成普通花样的、水果花样的和防水的,包装纸主要用于包装体积较大的商品;手提袋还可以细分为普通售货用的、水果花样的、化纤无纺制的和高级布袋等品种。通过这个产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细节对于产品的重要性,回顾我们周围一些全球性的大企业,和他们的一些产品,产品除了具有很强的科技同时,都十分考虑到用户体验这个问题。用户体验更多的体验的一种人文关怀,对而我们国内的产品不少都忽略了这一点,虽然有科学技术不一定太多,但这样的人文关怀却少了很多,比方MP3的夹子的松紧度,我们考虑的是只要能夹在衣服上就好了,而国外的厂商考虑的可能是更加方便取下和夹上。

所以通过上面的例子进行分析,中国的高端产品想要走出国门,就更应该注重用户体验这一重要环节,因为高端产品对应的是高端的用户,而高端的用户对于用户的体验的要求也更加的高,所以,为了提高市场,除了具有很好的科学精神,更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

人性化科学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安机关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维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公安民警的一切执法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超越法律违背法律的特权。法律一旦遭到权力的践踏,公安执法就无公正可言,更别说人性化了。因此,必须在公安机关中大力倡导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在执法时,要将一切行为严格规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才能真正实现执法人性化。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对大部分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国家性质也决定了公安工作的性质,所以要做到执法的人性化必须先要做到执法为民。这就要求公安机关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在治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充分保护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事事处处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着想。通过树立热情服务的观念,达到执法人性化的要求,以人为本,以民为本。

比如公安部推出的30 条便民措施规定70 岁的老人可以考驾照,新生儿户口可随父随母,民可凭身份证申报护照等措施就是基于服务原则而采取的人性化措施。

执法既是管理,更是服务。相比起粗暴执法的“刚”,人性化执法的“柔”更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温柔执法”反而能够“以柔克刚”。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通过改变执法条件、手段、方式提高执法水平,做到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利,体恤其需要,顾及其感受,给予公民柔性的人文关怀,逐渐把“人性化”的执法观念贯穿到执法的每个环节。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就我国当今的现状而言,既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发展也不可放弃对人文精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 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

[2] 黄瑞雄,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及其意义

[3] 刘 轶,论治安执法人性化

[4] 祁亚辉,略论科学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5] 贾高建,社会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

[6] 吴卫平,以人为本应体现深切人文关怀设计领域几种怪现象分析(下)

[7] 陆晓禾,中国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

第五篇:马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谈起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两种内在不同的精神构造。科学精神要求“实事求是”,也就是必须要崇尚理性思维,坚持真理。人文精神要求“以人为本”,也即调动感性,追求价值。而坚持真理与追求价值是辩证统一的,故要同时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不可偏废。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正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

【1】

。即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也即要求我们坚持真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1】。它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决定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必须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体现的是客体性原则,要求人撇开主观的兴趣和爱好,实事求是地、理性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认识世界。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它体现的是主体性原则,人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尺度,不懈地追寻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效益—正价值,要求客体对象服从自己的需要。真理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天然的联系

【2】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否则只能是惨痛的失败。而因科学精神体现的是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则强调价值,故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偏废必然会给人民带来沉痛的教训。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精神的弘扬,人类科学的进步,为人类获取了较大的生存空间和灵活性,“西方的科技照亮了整个世界,西方的理性滋润启发了不少的心灵”。由于科学在技术上的巨大功利被人们称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人们醉心于用新兴的科学去索取财富,而忽视了人文关怀。人类在强大富裕的道路上疾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积累财富所需的知识和理性活动成为文教界所重视的,而诗和想象力(指人文文化)由于其无助于直接换取市场上的优势而受到忽视”。科学和人文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的不平衡,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能力,从而把人变成了“单面人”

【3】

。体现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在用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破坏自身的生存环境; 1 在使科学的工具理性获得极度张扬的同时,也使人的价值理性、精神家园丧失,使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人文精神的缺乏使社会的发展迷失方向,使人迷失自我,出现人与社会的种种危机【3】。而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重人文、轻科技,视西方科

【4】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所以必然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停滞不前。

。进而使得中国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体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尺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而一定的科学精神的弘扬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之后人们才会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试想倘使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大家都整天在想着如何才能吃饱饭,怎么可能有工夫去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在社会生活中科学精神的弘扬也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在一个愚昧落后民族,大家都固守残缺,不愿接受新事物,科学精神怎么可能在该地得到弘扬?另外即使一项科学技术再好,但不符合当地人的习惯,它也不能在该地得到弘扬。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1】。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世界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事情,也就节约了时间,以便人们用来从事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人文精神的弘扬使得人们的思想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得人们更乐意去接受新的事物,使得科学精神得到了弘扬。

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种优秀精神。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则注重价值,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互补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就其终极价值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同样不能忽视宗教、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文化形式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只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同时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故弘扬科学精神和弘扬人文精神不可偏废。

下载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论文

    论文摘要:当人类尽情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福祉时,人类的生活却越来越非人化。“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全面消退,表现在教育上,如为了让孩子将来多挣些钱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我......

    科学、人文精神 论文(精选)

    一位工科学生对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想法 科研过程需要思考,而思考又源于现实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这种思考建立在理性、思辨、实证和创新的基础之上,便具有了科学精神,且赋予了这种思......

    高中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论文

    哲人说,在一切价值中,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亟需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教育,使学......

    艺术设计概论论文

    1. 设计师什么?这是一个怎么也说不清楚的话题。古往今来,无数学者对设计史进行研究,希望能给“设计”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一个明确的答复,来回答“什么是设计?”但是一千个读者心中......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Research of Environment Art Design’s Trend 姓名:张小玲 学号:134181034 系别:数字媒体与艺术系 专业:图形图像制作 目录 内容摘要 1. 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材料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材料与环境艺术设计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重视,材料在环境设计中发挥着其独有的内在意义,他可以提供安全、美观、舒适等等,并且还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很大的影......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一、专家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一)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是要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