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远方来找我的朋友杂文随笔
过去曾经有个两个朋友从城市的另一端来到我们学校说要参观,到达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尽管要求我们做导游,其实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觉察不到高楼的眼神,树的品种,或者湖水的眼神,一切在灯无法触及的地方都是不同深浅的黑色,亦或说是不同剪影的集合。
当时的我其实不是很情愿做她们的导游,因为当时忙着做作业,觉得时间紧迫,但是尽管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导游,但是我也十分庆幸最后我有和她们一起游览了整个漆黑的校园。就像所谓的理智只是个借口,你知道做这件事情没有益处,或者说你一个人的时候不会选择这样没有利益的举动,但是和朋友一起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你们在进行这样平时你会判定“无聊”的事件时所没有想到的结果出现了,可能是放松的心情,也可能是愉悦的记忆,总之,结果比想象中一个人完成这件事为佳。
但是今天我却领悟到当时我出现的另一种意义。就是“出现”对于维系感情是如此的重要,其实真的相信有很多人乘搭一个多小时的汽车,或者飞越好几个城市的上空,真的与你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只是在于“你”这个人本身。然而当我们翻越重重障碍只为了与朋友闲话家常,甚至不是为了特别事物的时候,如果得到朋友的误解,认为你的出现打扰了她原本的生活节奏,是多么让人伤心的一件事情。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以被寻觅的对象自居,有一天当我们成为那个寻觅对方的人的时候,才会觉察到这种小心翼翼而又不敢惊动对方的心情吧。就像只是期待与对方喝杯咖啡,但是对方却认为单是与自身喝咖啡并不值得你跋涉如此久,于是害怕你期望或者说要求得有更多,于是便会先行疏远你。
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坦诚地告诉她们,我只是来见你一面。
第二篇:忆往昔朋友杂文随笔
能被我称朋友的人很少,因为我觉得朋友就应该一起玩耍,和互相帮助,早期的我是这样认为的。现在大概也是这样,但又多了一条,那就是知心。我不知道别人把朋友分为三六九等,亲疏远近。也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易得,知己难求。也许是这样吧,知己确实很难得,至少我现在也没得一个知己,或许是我朋友太少,知己就更难得了。
那时我觉得朋友就是那样的,是真心才能算朋友,然而朋友的意义太广泛,要怎么样才能算朋友呢?是帮你写作业,还是在你伤心时安慰你,还是帮你解决问题?朋友这种事是要双方承认吧,不然怎么知道对方的心思呢?就算经历过很多,有时候也不比一句你是我朋友来得温暖,来得确实,因为有了认可才更能相互知心。知己大多时不是“一见钟情”而是细水长流慢慢见真情的。
小时候的玩伴不少,很多时候参与游戏玩耍都是同意的,只有少数嫌你玩得不好不同意你参与进来。而在那些人不同意时就暗黯走开,即使有点失落也过了一会儿就抛之脑后了。待上课铃响起,上完一节课一下课就去找新的目标,总会有小伙伴同意,而做主的最有权力发言的那个就是手持玩具的那个,很简单,就是女孩子们常玩的跳绳啊毽子什么的,有了这些,你就可以当游戏的发起者。
有一个朋友我忘记了名字也忘记了样貌,只记得她有一头枯黄的头发,扎着两个小辫子。我记得我那时和她玩得还不错,她是我同桌,只是后来她转学,已经是好多年以前了。
再一个就是读五年级时,有了一个朋友,她和我好了有一年,几乎每次上厕所都是一起去。有几次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都和她一起去上厕所。结果的是一上六年级要分班,她在二班,我在一班,她就和我疏远了,她把我忘了。一次我找到她说,你为什么不理我了呢?她说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早就忘了。她还惊讶道:“你怎么还记得呢?”为此我还流了好多眼泪。或许我很念旧吧。
还有一个,我只是有些喜欢她,应该还没到好朋友的级别。别的同学都说,你和小娇同学耍得不错啊!我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她也没回答。也许只是玩得可以吧。但现在想起来有一次在跳线筋时,有个同学说我跳得不好不要我来,小娇就对她说她不来你就走嘛!其实她当我是朋友的吧,只是,或许只是一个普通朋友吧,因为她和别人玩得更好。或许那时她是我的朋友,并且我希望她成为我朋友,只是我比较慢热些。
上了初中,我有一个亲戚转学到我们这儿了。刚开始还只是一般的关系,到了后来我也没发觉她其实对我还很好。
那是上了初一时晚上要上晚自习的缘故,下了学须得在漆黑的晚上一个人走夜路回家,大概要走十多分钟。但中途有个小树林,乌漆嘛黑的,就有点怕,结果是她站在那里,对我的方向照了一束光让我走过去,照了好多晚上。有个同学对我说:“霞对你很好诶。”我才慢慢想,真的是这样诶。只是后来她又转学了,再见时已形同陌路。
随着年龄一天天的增长,学业加重,出去玩的时候少了,渐渐的也就没有朋友了,即使有也不能算是朋友吧,因为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大家就淡忘了,即使我还记得又有什么用呢?她们大多都忘记我了,况且我越大就越是内向,不大懂得交新朋友,说话也不是那么会说,俗称一点,就是嘴笨。也或许是我没有啥信心去交新朋友吧。
所以说有首歌是这样唱的:“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
所以,现在的我没几个朋友,有的我也不知道她当不当我是朋友,如果我自作多情的话,是不是很不好意思。总之深交的没几个。但还是有一两个普通朋友的,只是她们都离得太远,好几年没见过了。我也总觉得没啥说的,联系也很少,如果不是两年前碰到一个同学,要了一些QQ号,恐怕各自工作的人们我是一个也不识了。
这样看来,我也并非是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但她们的新朋友们一定比我会说话,一定比我有趣多了。而她们与我离得那样远,终不复当年了。
现在,我或许已习惯了孤独。也或许是我总是想着她们能给我发一下信息,我懒得去找她们的坏毛病。她们怎么就不给我发一下信息呢?每次都是我先。唉,我真是太失败了。
第三篇:演讲稿:山水,我从远方来
演讲稿:山水,我从远方来
演讲稿:山水,我从远方来
大家春天好!
说到春天,就容易想起春天的一些事。譬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江春水向东流”。
显然——
春水,是流动的春天、诗喷的春天!
春水,是行走的春天、舞蹈的春天!
我的家园在水乡。
很幸运,故乡就在春天里!
当黄河、长江、珠江分别流入渤海、东海和南海,三湘大地,资水、沅水和澧水却一齐聚汇从我门前过,我家门前是庭院,庭院边缘是篱笆,推开篱笆门:江水滔滔,扑入眼帘的就是我家远方来客、洞庭大湖接水连天的亲!
一个从南梁开始,就因一条大江入注洞庭而以“沅江”命名的古老县域,有幸独拥三江湖口:千秋浃、白沙河、赤磊河,诗一般动听的名字,将湖南大江大河绕成一个美丽的“湖南结”!三江水,万千年就着四季绿色的风,在我的窗口千廻百绕、低唱浅吟——“风景这边独好!”
有人说,风景总在远方,那是因为站在远方看沅江!
我却说,美丽就在身旁!这是因为远水浩浩拥绿野!
“谁不说俺家乡好”—— 好是好,可是从一个北方方言的“俺”字,我读出的是陌生地域不着边际的缥缈。
“还是益阳乖极哒”(此句请改用方言)——是的!一种对乡土的倾情赞誉,将我的眷恋递进到“人亲骨头香”的层面。这,才是我身临其境、如痴如醉的梦里水乡。
其实,美是一种眷眷的爱意——
我从浩瀚大湖来,我从千层稻浪来,我从莽莽苇荡来,我从渔村小岛来。美不美,家乡水!民谣说:太阳从水里升上来,稻子从水里长出来,沅江人从水里站起来。感恩沧浪之水,她是我深入骨髓的永恒的情结!
我,就是洞庭大湖痴心的情人!
很好!我国最大的内陆岛屿——赤山长岛恰恰就是西施偕范蠡隐居之地,“情人眼里出西施”,我对大湖仰天长啸:那山那水美轮美奂;此生此世爱已入骨!
其实,美是一种远远的发现——
据说在兴修洛湛铁路前,张家界也曾“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就是那么些长满青藤古树的悬崖峭壁么?有啥子好看的哟!”湘西人对山不以为然。
在湖区公路姗姗来迟前,南洞庭也曾“潜于绿野名不扬”。“不就是那么些茅荒草深的湖滨野地么?开门见水呢!”沅江人对水见惯不惊。
太近了,有时候出现审美的疲劳。当一条铁路撩开大湘西面纱的时候,当跨湖大桥通开广水梗阻的时候,人们这才发现:美景原本在身边!
我喜欢欣赏油画,油画的大美往往在距离之外,微观,则坑坑洼洼;远望,才活灵活现。当人们疲惫地拖着行李箱从远方回来之后,疲惫中这才惊愕地发现:“山水,还是家乡美!”
其实,美是一种深深的发掘——
有时候我自己问自己:家乡的美还在哪儿呢?我们面对的风景是水涨水落、一枯一荣。无疑,从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中人们领略到了她的兴衰之美、斑斓之美、动静之美!除此外,文化之美呢?早些年资水尾闾嘉禾渔村的几位老渔民问我,晓得凌云塔的来历么?我茫然无知,摇摇头。于是随老渔民坐在七级石塔的台阶听他们娓娓道来。谛听着、惊讶着、陶醉着、兴奋着!心想,身边风景的文化之美原来深藏于民间即将遗失的口口相传中!
哦!美,需要发掘!
“家乡美”!话到此处,该到触摸“家乡美”存活“体温”的时候了。
美,是欣赏与享受,也是呵护和传承。从冰点起步一路走来,我们无须百度的沸点。打理一种美的产业,类似于撑起和守护一片湛蓝的天空!我想,让美留在身边,让美驻在心间,三十七度,够了!用自己的体温点燃一生一世燃烧的爱意,我们可以遣爱山水,我们能够笑对子孙!您说呢?
谢谢大家!
第四篇:朋友杂文随笔
你是未来的我
我是曾经的你
你是我 我也是你
春风十里 江水也变得潮红
夕阳挂满天空 染红了最后一片浮云
这个世界我只相信一次
信过了也就不再信了
血红的枫叶簌簌落下
你频频转身带走的却是桂花的芳香
我轻轻挥手 眼睛瞪的生疼
那么 朋友啊
当那些无话不说变为无话可说的时候
你能否感受到我频频举杯却缄默不语的无奈与落魄 心痛与辛酸
是的 我也曾奋不顾身的被整个世界抛弃过
红尘已不复 梦里仍少年
前世我只是佛前的一盏灯
终其一生也只为照亮芸芸众生
我有一个梦 想做一次睡莲
只为自己静谧一生
那就向佛祖许个诺吧
三年后再做您的弟子
从此四方云游
吃茶也喝酒
抽烟也焚香
是你也是我为你也为我
第五篇:从修齐治平谈起杂文随笔
蒋梦麟老先生说,“大学”讲修齐治平是中国教育的宗旨,宗旨二字没有引号,说明这是个现实。那位喜欢弄心灵鸡汤的在央视总结中国教育时,大赞教育就是要培养栋梁之才云云,这恰好是“修齐治平”延绵不息,直至今日的证明。
蒋先生没说错,“修齐治平”是中国教育的宗旨,而且是一贯的宗旨--从两千多年前一直到现在。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就是宗旨。
以“修齐治平”为宗旨,听了一辈子,但总觉怪怪的,哪儿不对劲?我说的不是斩头去尾后的怪,就是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加上去,再把整篇原文都加上去,也还是觉得怪怪的。
是孔孟之道不对劲?不是。就我个人而言,孔孟,以及后来新儒家(比如宋儒)的思想观点我崇敬有加,也勉励自己践行(至于做到多少,天晓得)。怪怪的,我错了?孔孟在生活在君主极权时代,他们不期望明君行仁政还能指望什么?难道要他们提出民主选举,提出议会制,提出三权分立?就算“修齐治平”让人们都去做伟大的治国安邦的伟人,去做圣人等等,虽然离谱,但要说错,也不是的啊?
不错就是对?那就是说孔孟思想在今天还管用,管用,我怎么就觉得怪怪的呢?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一种思想,凭什么去判定其对与错,判准是什么?用今天的眼光去评判两千多年前形成的一个思想观点有意义吗?
思想判准无非就是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思想,去度量别的思想,事实是:很多情况下自己认为正确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荒谬的,反过来也一样。
用现代文明去衡量古代文明,就好比谴责古人为什么不去住钢筋混泥土大厦,情愿蜷缩在草棚里;为什么坐慢吞吞的牛车而不去乘快捷的汽车。荒谬的离谱。
两难。
怪就怪在“管用”二字。
何为“管用”?不管什么,一个物件也好,一种思想也好,拿过来,适合自己叫“管用”。我“管用”了,别人也一定“管用”?不一定。就我而言,也是这样,比如孔子不怎么待见宰我,碰到就训斥,可我觉得宰我很对我的口味,他敢直接反对老师孔子“守孝三年”的教导;还有子路,听到点流言,就毫不讲情面的质问老师:跟南子是不是搞过?孟子不喜欢农家,讨厌许行,把农家的理论驳的“一塌糊涂”,可我就是觉得农家那一套也没什么不好,何况当时农家的信徒不见得比儒家少。老庄以柔克刚,清静无为与孔子的谦谦君子好像不矛盾。
说了好多,还能说好多,还是迷糊,看看老外是怎么说的。
密尔:“我们有中国这个前车之鉴。中华民族富有才能,在某些方面甚至也富有智慧,由于遇到了难得的幸运,在早期就配备好了一套特别好的习俗,这是一些人的杰作,在某种程度上,即便是最开明的欧洲人也必须(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尊称其为圣人或贤哲。他们之不同寻常还表现在他们有绝佳的办法,来把他们所拥有的最佳智慧深深的印在社会的每一个心灵中,......做到这一点的人民无疑已经发现了人类进步的奥秘,必已牢牢的的站在世界运动的前列。恰恰相反,他们已经变成静止不动的了,维持现状达数千年之久;如果说他们还会有所改进,那必定是外人做的。”......这就使一个民族人人都雷同,以同样的格言和规则来管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论自由”第三章)
密尔肯定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格言和规则(“即便是最开明的欧洲人也必须尊称其为圣人或贤哲”)。但正是圣贤的格言和规则使整个中国变成“静止不动的了,维持现状达数千年之久”“这就使得一个民族人人都雷同,以同样的格言和规则来管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格言,即《论语》里孔子的语录,我们当“圣训”,老外看来,是睿智的“格言”,意思差不多吧。规则就更简单了,诸如“非礼勿视”等一类的行为准则。
西方人怎么说他们自己的思想家呢?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总结:西方哲学家总是习惯盖好一座大楼,自己却住在边上的一座小房子里。哲学家就是我们语境中的睿智思想家。大楼,即思想体系。
住进去,就是把思想体系当做格言和规则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住进去,就是只当是个思想体系来研究,观赏而已。
中西方区别就在这儿,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一样。
有点开窍了:面对一个思想体系,比如儒家,我觉得好,那只是我觉得,而张三可能觉得农家的更好,而李四更崇拜名家,王二麻子则皈依佛门,谁也无法强迫别人改变自己的观点。我们哥儿几个的思想,言行跟先秦诸子百家一样,不受别人是拘束,用密尔的话来说是自由的,不过那只是在先秦。
极权建立,皇帝尝到了法家禁锢思想的甜头,并学会了怎么办,方法可谓绝无仅有:否定了法家鼓吹灭儒的蠢办法,反而选定了看起来那么睿智的儒家思想塞满人们的头脑,当人们头脑中被美好的,伟大的、仁义的......等等圣贤智慧占满了的时候,整个民族人人都雷同,变得静止不动了,这一禁锢就是两千多年,变成一种“习俗”了。
雷同,表面是一统的儒家“格言”和“规则”,其实,是雷同的思维方式。
雷同的思维模式,怎么描述呢?对,都知道柏拉图的“山洞寓言”故事:囚徒被关在山洞里能看见么?能啊,能看见洞的后壁,那是关他们的人规定的--只能看后壁,而且头颈不会转动。后壁上有影像在动,那是关他们的人设计的。久而久之,囚徒们习惯了,他们把后壁上的影像当成真实的,以至于有人闯出去,回来将外面的五彩世界讲给这群可怜的囚徒听的时候,囚徒们反而不相信,并嘲笑之。
当被后壁“影像”养成“习惯”后,囚徒们丧失了思考能力--因为不需要思考,言行都被规定好了。
“习惯”造就了两种人,一个是还没醒来的那一部分,他们只承认世界就是后壁上面的影子。另一个则是已经醒来,相信外面有更精彩世界,可是他们思维已经僵化,一时间难以恢复,他们明白,是那后壁上的影子骗了自己一辈子,却认定给自己造成伤害的就是后壁上的影子,他们奋起,将拳头对准了后壁上的影子,而放过了制造影子的家伙们。五四,被西方来的德、赛先生,小姐弄得飘飘然的“醒过来”的人们,他们看到了千百年来,只有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子”在表演,于是他们将攻击矛头指向了儒家,甚至认定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表演了几千年的“影子”害的中国积弱(溺)难反,只有彻底推翻,打倒这些个“影子”,中国才能强大他们认为这才是向西方学习。
打倒“影子”就行?“影子”制造者还在,没了这个影子,他们还会造出那个影子,西方的民*主、自*由,......也照样可以成为影子,成为“圣训”,成为“规矩”,成为“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