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遥远的地方看见 杂文随笔
从超市回家的路上,大概要走二十多分钟。走到一个路口的时候,会变成一条长长的直路。平时因为买很多东西胳膊很重,于是都无暇顾及周围的环境,今天却发现,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居然可以看见室内的一座塔,是我之前一直都没有注意到的。
能看到那么高的塔,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那么多次,而为什么之前我一直没有注意到呢?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随着朝家的距离渐渐缩短,这个塔的可见范围也渐渐缩小,它开始被面前的一堵墙给挡住。明明是朝着目标物前进,却渐渐地看不清目标物,在遥远的地方看着的时候,却看得十分分明,是墙妨碍了我们前进的信心吗?究竟是强调即使是因为墙而暂时看不见的目标也要继续前进好,还是在警醒我们,实现目标的方法并不是直进?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带有一点鸡汤的成分呢。
等走到家附近的路口时,已经完全看不见这个塔的痕迹了。有些东西在近的地方看不见,只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看见,真是神奇呢。
第二篇:悲伤是需要被看见的杂文随笔
可能是因为春季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又或者是因为最近又逢水逆。我和身边的朋友这段时间都有点难过。
跨过成年这扇大门之后,到了二十来岁的年纪,大家都慢慢有了一种自觉,不会再轻易把喜怒哀乐展现在脸上。
于是,“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
最新一期的《奇葩大会》里,有一位情绪摄影师,叫大王。她拍了很多人哭的照片。
镜头下的大多数人,哭起来的样子,克制、隐忍,眼泪一颗一颗地往下掉,嘴角却还在硬撑着向上斜。
照片里的人都是些普通人。他们来找大王拍照,在大王镜头的关注和一步步的引导下,向她说出自己悲伤的故事。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经受着痛苦,受到过伤害,内心里满是难过和失望,却找不到身边有人可以诉说。
大王看着自己拍的这些人,说,悲伤是需要被看见的。“如果说悲伤有一个人能看见,我相信他能好得更快。”
在这个过于崇尚正能量的社会,负面的情绪,是不受人欢迎的。
大家都喜欢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人。见到有人情绪低落,要么像没看到一样走开,要么走上前轻描淡写地说一句 “你开心一点嘛” “会好起来的啦”。却甚至连对方究竟在难过些什么都不清楚。
可是,悲伤是需要被在乎的。它和快乐一样,值得被看见和记录。
所以,我把我所看到的难过写出来,希望在说出来之后,那些难过的人,心里能好受一点。
“我难过起来很消极的”
@一甘,女,19岁
老实说,我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有点危险。
就比如说,前两天上英语课之前,我在座位上玩手机。一个平时还挺聊得来的朋友,过来跟我讲她在公众号上看到的一篇推送。当时候我看着她的脸,面部保持微笑对她点头。
但其实我就只看到她嘴巴一开一合,她说的什么,我根本听不进去。
然后我心里特别不耐烦,就觉得,你怎么想,你怎样,关我什么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听你在这儿跟我叨逼叨?
意识到自己这种想法的时候,其实还挺害怕的。感觉自己好像,对周围的人和事情,都失去了去了解去关心的热情。极度的不耐烦。
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很难过吧,我难过的时候看什么都会很消极。就觉得,人与人之间,其实没有什么相互交谈、相互关怀的必要啊。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感同身受。所以你根本就关怀不到我,因为其实你根本都不知道我在难过些什么。
就算我告诉你,我告诉你我是为什么难过,我心里在烦恼些什么,你也只是从我的描述中,找到一些和你的经历感悟有关联的片段。你所感受到的,只是你的投影,而不是我真正的表述和在乎。
既然这样的话,大家就没有必要浪费唇舌了吧。
“我很害怕成为包袱”
@阿三,女,19岁
我以前是那种喜欢就一定会说出来的人。但是现在我不这样了。不是学会了斤斤计较,不是信了什么“女孩子家要矜持一点”的邪。而是,我开始很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我很害怕对方因为我的热情而感到压力,很害怕成为他想甩却甩不开的沉重包袱,让他因为我而觉得负累。
我就有这样地害怕自己被人讨厌。
“我总担心大家是不是真的喜欢我”
@不苦,女,19岁
我很羡慕我一个同学。她经常因为身边的人对她说一些亲密的、温暖的话,就觉得很开心。还会发朋友圈把这种开心分享给所有人。
我很羡慕她那种感受幸福的能力——能够发现别人对她的细小的在乎和关心,并从中获得充分的愉悦感和莫大的满足。
当有人对她好的时候,她就会很自然地相信,那些对她好的人,都是真心喜欢她的。而我做不到。
我永远无法确定,一个人对我好言相向,是出于一种礼貌,还是真的喜欢我。我总在怀疑。
我们都做过明明讨厌一个人,却还笑嘻嘻和他相处的事情。可能这个在我面前跟我举止亲密的人,心里却对我嫌恶得不得了?
现代社会,出于涵养,我们都不会再轻易表达自己的不喜欢了,所以你永远也不知道别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你。
“我难过的时候不想别人知道”
@小十六,女,18岁
我难过的时候不喜欢待在有人的地方,不喜欢跟人说话。因为害怕自己表现出的太过负面的情绪,让别人觉得我不好相处。
我很怕自己那些消极阴暗的想法,会吓到他们,让他们不敢再和我接触。怕他们从此对我另眼相看,而且,我也并不想把我难过的事情随随便便就说给任何人听。
以前还写写日记,现在日记也不想写了。因为很多东西,一旦以文字的形式固定,就很容易固化,就更加牢不可摧。
所以,我一般有什么不开心了,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把情绪都消化掉。等把状态整理好了,才会再出去见人。
有一次,我眼泪都流到一半了,看了眼舍友,怕打扰到她们,硬生生把眼泪给憋住。揣了包纸巾,自己一个人跑出去,找到个没人的地儿,才开始哭。
我会觉得说,她们喜欢我,都只是喜欢我的阳光开朗、热情大方啊,她们只是因为我曾经给过她们这样的感觉,才会对我抱有好感和善意的。
没有谁会喜欢那个晦暗狼狈的、本来的我的吧。
然后也会觉得,如果大家可以对难过这件事情的接受度高一点,允许所有的情绪平等地存在,那会很好吧。
“不开心的时候不要假装开心”
@啊水水,女,20岁
我特别讨厌一件事,就是有人在我不开心的时候,非得要我开心、要我振作。好像有一点不高兴就怎么了似的,容忍不了负面情绪的存在。
我觉得,每种情绪都是有必要的啊。
快乐和悲伤应该是两种平等地存在。可以允许开心,那为什么就不能接受难过呢?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处在同一种情绪状态下啊,生活里也不可能到处都是阳光和鲜花嘛,那碰到荆棘丛生、泥沼遍地,还不允许人不开心了?
过分压抑正常的情绪释放,是会憋出毛病的。
是,一个人的确不能长时间郁郁寡欢,但也不能,至少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刻保持阳光向上啊。
当身边有人,或者自己难过的时候,其实可以尝试着去接受这样一种情绪啊。
不要排斥它,去面对它,哪怕它不够美好,它也是你的一部分。同样值得被你珍重对待。
可能你在难过的时候,会有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释放出来,可是那又怎样?
你很重要。你所有的情绪都很重要。
开心的、难过的、鲜活的、腐坏的,它们都一样的重要。是它们所有融合在一起,组成了独一无二的你。缺了哪一样都不行。
你的种种,好的或坏的,都是你自己的最珍贵。
所以啊,你不用一直笑,不用一直跑。不开心的时候不用假装开心。不高兴的时候就好好难过一下。没关系的。
真的。
第三篇:一颗善心终究会被知音看见杂文随笔
夜里总会想很多事情。比如朋友圈。
朋友圈里,我们会比较喜欢点赞,尤其是给有一点熟,但又没有那么熟的人点赞。为什么呢?想维持这段关系。但为什么不喜欢评论呢?因为你不知道你跟他的关系到底在一个什么程度。你怕万一评论了,人家没有回你怎么办?心细一点的人会想,可能我在他眼里并没有那么重要吧。心粗一点的人会想,她可能比较忙,我就不打扰他了。反而越和你熟的人,你的心就越粗,就越不敏感,越不脆弱,因为抬头不见低头见,总会有解决矛盾的时候。我们每天刷着朋友圈,看着上帝一样看着各式各样的人生。也许很多人心里都有一把称,一边放着她的生活,一边放着你的生活。
这是微信的朋友圈。再说说我们现实中的朋友圈。
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巧合,机缘巧合一起生活的室友,来自五湖四海的的同事,还有从小到大一起走过来的发小和朋友。这些形形色色的鲜活的有着各种色彩的人组成了一个朋友网络,中心是你,她们就像星射线一样从你身边散发出去。这张图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大到形成半径几千米的圆,小到身边只有一圈人被你点亮。那种生活好?都好,看你。我们这一辈子会遇到很多看不惯的人,看不顺眼的事,理智一次次告诉你who care?但感性却让你坐立难安。
活得简单一点吧朋友。活得舒心一点吧朋友。
你诚以待人,人诚以待你。
一颗善心终究会知音看见。
第四篇:从修齐治平谈起杂文随笔
蒋梦麟老先生说,“大学”讲修齐治平是中国教育的宗旨,宗旨二字没有引号,说明这是个现实。那位喜欢弄心灵鸡汤的在央视总结中国教育时,大赞教育就是要培养栋梁之才云云,这恰好是“修齐治平”延绵不息,直至今日的证明。
蒋先生没说错,“修齐治平”是中国教育的宗旨,而且是一贯的宗旨--从两千多年前一直到现在。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就是宗旨。
以“修齐治平”为宗旨,听了一辈子,但总觉怪怪的,哪儿不对劲?我说的不是斩头去尾后的怪,就是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加上去,再把整篇原文都加上去,也还是觉得怪怪的。
是孔孟之道不对劲?不是。就我个人而言,孔孟,以及后来新儒家(比如宋儒)的思想观点我崇敬有加,也勉励自己践行(至于做到多少,天晓得)。怪怪的,我错了?孔孟在生活在君主极权时代,他们不期望明君行仁政还能指望什么?难道要他们提出民主选举,提出议会制,提出三权分立?就算“修齐治平”让人们都去做伟大的治国安邦的伟人,去做圣人等等,虽然离谱,但要说错,也不是的啊?
不错就是对?那就是说孔孟思想在今天还管用,管用,我怎么就觉得怪怪的呢?
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一种思想,凭什么去判定其对与错,判准是什么?用今天的眼光去评判两千多年前形成的一个思想观点有意义吗?
思想判准无非就是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思想,去度量别的思想,事实是:很多情况下自己认为正确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荒谬的,反过来也一样。
用现代文明去衡量古代文明,就好比谴责古人为什么不去住钢筋混泥土大厦,情愿蜷缩在草棚里;为什么坐慢吞吞的牛车而不去乘快捷的汽车。荒谬的离谱。
两难。
怪就怪在“管用”二字。
何为“管用”?不管什么,一个物件也好,一种思想也好,拿过来,适合自己叫“管用”。我“管用”了,别人也一定“管用”?不一定。就我而言,也是这样,比如孔子不怎么待见宰我,碰到就训斥,可我觉得宰我很对我的口味,他敢直接反对老师孔子“守孝三年”的教导;还有子路,听到点流言,就毫不讲情面的质问老师:跟南子是不是搞过?孟子不喜欢农家,讨厌许行,把农家的理论驳的“一塌糊涂”,可我就是觉得农家那一套也没什么不好,何况当时农家的信徒不见得比儒家少。老庄以柔克刚,清静无为与孔子的谦谦君子好像不矛盾。
说了好多,还能说好多,还是迷糊,看看老外是怎么说的。
密尔:“我们有中国这个前车之鉴。中华民族富有才能,在某些方面甚至也富有智慧,由于遇到了难得的幸运,在早期就配备好了一套特别好的习俗,这是一些人的杰作,在某种程度上,即便是最开明的欧洲人也必须(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尊称其为圣人或贤哲。他们之不同寻常还表现在他们有绝佳的办法,来把他们所拥有的最佳智慧深深的印在社会的每一个心灵中,......做到这一点的人民无疑已经发现了人类进步的奥秘,必已牢牢的的站在世界运动的前列。恰恰相反,他们已经变成静止不动的了,维持现状达数千年之久;如果说他们还会有所改进,那必定是外人做的。”......这就使一个民族人人都雷同,以同样的格言和规则来管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论自由”第三章)
密尔肯定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格言和规则(“即便是最开明的欧洲人也必须尊称其为圣人或贤哲”)。但正是圣贤的格言和规则使整个中国变成“静止不动的了,维持现状达数千年之久”“这就使得一个民族人人都雷同,以同样的格言和规则来管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格言,即《论语》里孔子的语录,我们当“圣训”,老外看来,是睿智的“格言”,意思差不多吧。规则就更简单了,诸如“非礼勿视”等一类的行为准则。
西方人怎么说他们自己的思想家呢?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总结:西方哲学家总是习惯盖好一座大楼,自己却住在边上的一座小房子里。哲学家就是我们语境中的睿智思想家。大楼,即思想体系。
住进去,就是把思想体系当做格言和规则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住进去,就是只当是个思想体系来研究,观赏而已。
中西方区别就在这儿,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一样。
有点开窍了:面对一个思想体系,比如儒家,我觉得好,那只是我觉得,而张三可能觉得农家的更好,而李四更崇拜名家,王二麻子则皈依佛门,谁也无法强迫别人改变自己的观点。我们哥儿几个的思想,言行跟先秦诸子百家一样,不受别人是拘束,用密尔的话来说是自由的,不过那只是在先秦。
极权建立,皇帝尝到了法家禁锢思想的甜头,并学会了怎么办,方法可谓绝无仅有:否定了法家鼓吹灭儒的蠢办法,反而选定了看起来那么睿智的儒家思想塞满人们的头脑,当人们头脑中被美好的,伟大的、仁义的......等等圣贤智慧占满了的时候,整个民族人人都雷同,变得静止不动了,这一禁锢就是两千多年,变成一种“习俗”了。
雷同,表面是一统的儒家“格言”和“规则”,其实,是雷同的思维方式。
雷同的思维模式,怎么描述呢?对,都知道柏拉图的“山洞寓言”故事:囚徒被关在山洞里能看见么?能啊,能看见洞的后壁,那是关他们的人规定的--只能看后壁,而且头颈不会转动。后壁上有影像在动,那是关他们的人设计的。久而久之,囚徒们习惯了,他们把后壁上的影像当成真实的,以至于有人闯出去,回来将外面的五彩世界讲给这群可怜的囚徒听的时候,囚徒们反而不相信,并嘲笑之。
当被后壁“影像”养成“习惯”后,囚徒们丧失了思考能力--因为不需要思考,言行都被规定好了。
“习惯”造就了两种人,一个是还没醒来的那一部分,他们只承认世界就是后壁上面的影子。另一个则是已经醒来,相信外面有更精彩世界,可是他们思维已经僵化,一时间难以恢复,他们明白,是那后壁上的影子骗了自己一辈子,却认定给自己造成伤害的就是后壁上的影子,他们奋起,将拳头对准了后壁上的影子,而放过了制造影子的家伙们。五四,被西方来的德、赛先生,小姐弄得飘飘然的“醒过来”的人们,他们看到了千百年来,只有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子”在表演,于是他们将攻击矛头指向了儒家,甚至认定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表演了几千年的“影子”害的中国积弱(溺)难反,只有彻底推翻,打倒这些个“影子”,中国才能强大他们认为这才是向西方学习。
打倒“影子”就行?“影子”制造者还在,没了这个影子,他们还会造出那个影子,西方的民*主、自*由,......也照样可以成为影子,成为“圣训”,成为“规矩”,成为“格言”。
第五篇:因为遥远所以亲切的杂文随笔
一、因为遥远,所以亲切
生活里注定有很多的承担,也有挥不去的无奈。
无法一一言明,并非不能言明。
如同天空里的灰暗阴晴,我们最后能得到的是什么,可能不在我们有什么,而在于我们怎样去对待。
因为还有所期待,即便遥远,也值得期待。
因为遥远,所以亲切。
PS:
我们生活亦或说生存的状态已经简单的被所谓的关键词所覆盖了。彼此手机推送的资讯是相同的,彼此一日三餐,上班下班都是透明的。所有的感动与焦虑都是类似的,说好的丰富多彩呢?如今的时代,想另类都难。
点煤油灯读书写字的年代,看似遥远,其实不遥远。那时的人特别单纯,作恶之人是会受到一致谴责的。如今的价值观,不说颠倒,却是十足的畸形。心态浮躁了,为了利益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社会上不是没有大师,而是大师才成长到一半,就全都沦陷在物质利益面前了。炫富至于登峰造极,神仙也挽救不了众生。
当今社会的人精神领域全面退化了。只要自己活得好好的,别人的生死都是小事。当一个社会的冷漠成为主流,当一个人只能看鸡汤文里刻意剪辑编排的那些特例场景与故事才有所感动时,我才发觉自己的心盲目或者麻木太久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经历就可以选择屏蔽所有存在。很多年都没有认真读完一本所谓的好书了。对书籍的如饥似渴只是记忆中的一个片段。70后在迅速老去,不知道哪里可以安放他们跌宕起伏的那些过往与故事。
交得几个朋友算不算成功?当然算。但这和成功人士挂不上号。一年多参加了几场笔会,一年多赚得一万稿费是不是成功?当然不算,连别人小目标的零头都没有。可能在人生路上,根本没有成功与失败一说。自己什么时候能驾驭得了自己的情操,才是大成功。否则任何的成功被翻船都是迟早的事。
遥远是因为感知尚不真切,遥远是因为信息还不能随时传递。而唯有情感世界里的想念可以铺天盖地,可以全知全能,可以无所不包,可以纵贯始终。
——2018.2.4、二、人生无奈,爱与不爱
天逐渐阴冷起来,有阳光的日子也感觉比较珍贵。岁月是划过耳际的一阵清风,你不去感觉它时,它似有若无,你注意到它时,心里就有了无数的感慨和叹息。
如浮云过境,毕竟一个人能留下来的东西太少。看破红尘须得历经红尘才行的,没有一个过程,别说红尘,名利也是看不破的。如同我等在红尘里挣扎,冷暖尚且不能如意,谈何更高远的理想和更高层次去参透生命的玄机。
恨海无边,回头无望,有时候人是活在自己设定的无奈城池里。象猪一样的幸福生活吧,没有忧惧,不必太多憧憬。
PS:
看花开花落,看湘水长流,一日日度过,一年年逝去。简单生活,平淡从容即可。生命中奢望奢求过的那些东西,在多年以后只能是奢想了。
房子和车子我倒是不去奢想的。能出行方便就行,能有躲避风雨的地方即可,如此而已。一生努力,就为整那么点花样,实在有些卑微。
往大了说,有一段时间确实想为社会多奉献一些微薄之力,无奈社会这个大染缸早已不是我们少年时幻想的样子了。社会这条臭水沟不仅容不下有些想法的人,还会连带围困波及所有人。自己想要做自己想样的样子,这样的奢求是不可能的了。生逢于世,无法选择自己所处时代,却又没有利器或者力气去穿越到别的时代,如果不随波逐流,就只能被淘汰和淹没。你唱赞歌我不和,你住高楼我选择山坡。
小时候要渡过湘江去河那边的外婆家,无数次经过破旧的古易俗河镇,如今那地方要被改造翻新做洛口古镇了。似乎很多古旧的东西历经岁月淘洗,现在又值钱了一样。一部分是无奈,一部分是对远去的繁华与文明的追思。直到最后我们自己变成了四不像,千年以后,我们手里还能留下啥有用的东西吗?
我的观察是:物质的高度发达与人文情怀的逐渐没落形成鲜明对比。人文的博大与宽容被社会当成笑柄,总有一天,社会里的人会自食其果。
而个人能做到的,除了像猪一样生活,确实找不到好的办法与突破口。一花一菩提,一草一世界,爱了就爱了,至少充盈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