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你回到我身旁杂文随笔
柿子树叶子落光
通红的柿子坠在枝丫上
南墙外的老狗眯着眼睛晒着太阳
几只鸡来回踱着步子站岗
秋收满载回来的农车路过
他们纷纷起立遥望
仿佛是检阅部队的首长
满怀期待和希望
我把胸前的徽章擦亮
背好沉重的行囊
只一张单程票去远方寻找我心爱的姑娘
你每晚叮嘱我好好吃饭
还要多穿点保暖的衣裳
路过每一处风景都要心情漂亮
相聚时把路上的故事都讲一讲
你就是我存在的信仰
夕阳从东边又爬到云彩上
雨水淅沥沥的聚成小水塘
牛曾经耕犁过得土地如今已经没有了牛的匆忙
日历牌翻到了寒露和霜降
我找回童年的自行车和那些嚣张
去大街上看看老电影学习幻想
从新开始十年寒窗
你回到我身旁
@Penwiw
从一句聊天开始的小诗到现在微凉的夜晚
2017.10.8
第二篇:身旁与远方杂文随笔
当身处所谓的远方时,才知道家的方向即是远方。
这大概是16年,我不知道从哪个城市回来,站在潍坊的银白蝴蝶下,感叹的话语。
又写于临出发前,这个睡不着的清晨,带着疼痛的眼眶与未干的秃发外出催眠。
望着堆积器材的床铺纠结了许久,终是挑了那枚老35定就出了门,连我那一年到头不离身的外套,也弃于床上。
从家门口到这条空旷的算是外环大街上,我自言自语说着一些兴许只有自己,才能听懂的话语。因为有许多都是为了催眠自己这颗不愿睡去的脑袋,和心。
我说写作容易,像我这样每天都在空间和备忘录里写着所谓的随笔,心情的怎么也算写吧?虽然大多数是即兴。
可当个作家就难了,凡事只要带个家,那就升华了太多,国家,大家,家人,人家。所以我希望十年后自己能称的上一名写手就好。对于我来说,写作,作家,写手,都没有太多差距,我之所以挑选首尾两者,是因为它们带了个“写”字,我想只是单纯的写,我还可以做到。
原谅我粗浅的去理解它们,因为胃反抗的恶意告诉我,吃饭是必须的,不然就要像现在一样背着包无力的走在路上。
世间有色眼镜的出处,我不知,可我知道在人生那条路上,它映的我着实难看。我本就想随意的写写,却知写,总是会有人看的,在那个看的人眼里就定有好坏之分,而它的好坏,就一定是我的好坏么?
刚刚我坐在路牙子上,等着老爷子给我送那枚长焦,事先问他,老爸你买早饭么,那帮我顺手拿下吧,就那个最长的镜头。
早就起床的老爷子,只【定】会说“好”
张口的原因大概是看着那会还未消失的丁达尔,来来往往的单车,电车老人,而一夜未睡的疲乏,便是不想错过而麻烦老爷子说出来的借口,谁知我下次5:10分路过这条小路要多久之后。
在等待的时间看着它逐渐消失,那带着朦胧颗粒的它是清晨最美的光线之一,是人与自然争斗后,不多的城市遗留物。
那会我就在心里说,小路的尽头更加漂亮,而我只因睡不着与即兴的外出无法记录,所以那前方的风景再好,也只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应该就是这个大意,准备苦苦等到老爷子来后讲给他听,博一份清晨的“长大了”。
等看着驾车而至的老爷子到了,我就又忘了。只是说月初我就会外出溜达玩。
然后看着老爷子走后,我才一拍脑袋,我的“长大了”呢,抓紧码了许多不成行的文字发了过去。
“我站在那里许久,却没什么遗憾,看着雾蒙的丁达尔消失,我知道那不是最佳的拍摄点,因为从我的位置到路的尽头还有很远,所以机会总会留给那些一直在承担有准备的人。
远方的雾气很美,我可以从别人的图片里目睹幻想,也可以站在现在的位置远观它的神秘。
而我也能守着自己的芳华,看眼前的它随着太阳高度上升而逝去。
每一个旅人在远方的笑容与潇洒,与我在家时身旁的遍地烟把。
想法总是好的。
我觉得外国人一定会把中国的旅人,当成伟大的,因为中国从古时就有了四方神兽,源于灵魂的不可攀登,当然那是我觉得。
很多事物摸到了,反而不好。
想法有时自己喜欢就够。
没有想好去哪,也大概随意而为既然知道了这个主题,身旁与远方,就会不由自主的往上去靠。
在潍坊,因为穷景,而刻意。
在身边,因为疲惫,而无欲。
不管是不是身旁与远方,水到渠成便会是好的。
刻意会把人逼疯,不服会让人气馁,而买书不看,是因为真穷。”
老爷子,并没有任何反应。
其实,从出门到那条外环大街时,我就在想,老爸有没有过几次骄傲。
在家时总觉得自己无法无天,那是因为有天疼。
而外出时,天就太高了,高的让我这种平凡人,不禁不服。
我在标题后面写了个一,因为太困,因为太饿,因为好像又跑了题。
可能这一段只是催眠自己睡不着的不甘和无聊。
还没有想好去哪,在路上去拍一个“身旁与远方”
我幻想着和各路旅人,帮他/她们拍下几张可以值得纪念的照片,而我又想,何为身旁。
作为喜欢猎奇的人,理所当然的把远方粗俗的解释为远行,那身旁会不会是表面意义上在家时的平淡。
又刻意而为,我最近很纠结“刻意”两字,因为我还是和以前一般,不想爱好变为无趣的批量职业,而那个带“家”的职业,又是遥远的。
我想过,因为什么。
因为,看不见未来那条被有色眼镜映着的路,怎么走才会最舒坦。因为,那个清晨的“长大了”不知是真是假。因为,我想要的骄傲,是最起码的知道这一生是怎么活完的,是真的会思考,而不是死矫情。因为,那买回来不看的书,是我舒适的真穷。
该睡觉了,再继续下去就胡言个大发咯。
想想去哪,简简单单的看点星空,了解下浩瀚,想想去哪几个城市小镇,拍几张我喜欢的“时代”。
我知道,我很幸运,写我想说,还有机会拍我想拍。
接触摄影,至今一年多,可惜一年没有出门,不过如今粗糙的技术与器材,还有早年,两三年的旅行经验,足够我来一次记录。
身旁与远行,未完待续、哦,对,这正好是某个比赛的主题,顺便顺便,得不得看大佬们的心情,我能做的就是不“刻意”而去“记录”,检验这一年的沉寂。
其实,我知道自己早就没有之前的那种随心的视角。
我这么一个懒人,又要背包出发了。
很重啊,可我基本干什么,都对自己说→_→挣回本来,谁让我是个懒死享受舒适的财迷,还又偏偏能背着包,为了那份矫情,坚持,一直走,一直走下去。
恩,说不定,在那所谓的远方,我就躺在了床上。
还有一件事,又是一人出发,也好吃尽狗粮,也好再一次真正的结伴而行。
就如我没想到前天,能在潍坊周边徒搭两次车。
谢谢看我叨叨的诸君,如果看到这里,恩,你的好坏不一定是我的,不过我还是谢谢自己占用了人生的时间,让我矫情。
第三篇:我回来了杂文随笔
距离上一次更新文章已经将近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期间,过了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还有一个我们这个职业的福利,寒假,年前,我还信誓旦旦的想着,春节怎么了,我还会一如既往的保持更新,我相信自己的意志力,结果,当时的信誓旦旦,现在成了笑话,我爽约了,最对不起的是自己!
此外,我对自己的意志力产生了怀疑,我猛地惊觉,对自身意志力的信心其实一直是源于学生时代的,现在回头来看,学生时代,确实是值得骄傲的!但过去并不代表现在,我混淆,更忽视了时间带来的变化,现在,我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了。
我需要承认的是,自己现在的懒散状态具有强大的惯性,最一开始,只是想稍微放任自己一天,后来不知不觉成了两天、三天、一周,半个月,早就明白那句“越懒惰越懒惰”,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无法做到让人满意的自律,可能这跟我当下的生活状态也有很大关联,工作稳定,车房无忧,家庭和谐,从一般的生活层面讲,我是满足的,我的要求向来也不高,然而,我又深知,这一切并非将一成不变,这个时代处在巨大的变革中,对此我是有隐忧的。
这个假期里,我干了点什么呢?从进入寒假开始,孩子就开始生病,一直折腾了好几天,大年三十那天还带着孩子去沾膏药,她在医院上班,一直上到三十那天下午,基本上都是我跟母亲在照看孩子,说来也怪,在她不在的时候,孩子总是什么事都找我,喂药,哄着睡觉,一起玩等等,年前那几天可真是累坏了,我不想给自己找理由,尽管很累,但如果真要写篇文章,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在劳累之余,我放纵了自己,总想着歇会儿来“补偿”自己,但实际上,我的损失多大啊!
年后,过了初四就回了市里,这时,距离开学还有十来天时间,觉得应该可以回到正常节奏了吧,结果,之后又出现了大伯去世,我自己生病,陪母亲去省城看病等事,这十来天仿佛一恍惚间就过去了,我还是什么都没有做,这也都算不上理由,期间,其实有闲散的两天,即便陪母亲去看病的那三天,下午和晚上时间也是充裕的,我知道,这是惰性打败了我,没有读书,没有写作,除了日记,任何有关精神生活的实质性内容都没有,结果是什么呢?
就像是在混日子!这是我曾经多么厌恶的状态啊,如果不是因为我精神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我或许会满足,但是,一旦打开了,就再也无法关上了,所以,日子也并没有那么好混,这个过程中,精神始终是痛苦的、困顿的,总想要挣脱,但又显得无力,开学前两天还出现头晕,脑子里一直像是拧着劲,憋闷,难受,原来还以为是生理性的疾病,结果,开学,工作和生活回到了正常节奏之后,它就消失了,我明白了,它是无所事事的产物!
又有一种陷阱的感觉!现在,我像是逃出来了,但无法断定自己不会再掉进去,怎么就无法保持一种节奏,不论任何时候?!
我想,将来,随着父母年龄渐增,孩子渐渐长大,生活的烦扰一定会越来越多,那么,掉进那个陷进里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可另一方面,我又清醒的认识到,越是如此,我越是需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回到自己的内心,不然,不仅可能找不到自己,还可能会被现实所伤!
我该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了。
第四篇:借着你的信,来到我的梦的杂文随笔
“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查令十字街84号》
我曾经问过男友,对于灵魂伴侣的定义是什么。
很是惭愧,我忘了他当时的描述。
两个有趣灵魂的碰撞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二十年的书信,一个买书,一个寻书,一个诙谐调侃,一个得体回应,一个窝在柔软沙发里懒懒写信,一个坐在书店里认真回信。
我想,《查令十字街84号》里,大概符合了所谓灵魂伴侣的定义。
这是一本小书,也是一叠悠悠二十载的书信集。
书信的一段,是爱书如命的海莲,另一端,是稳重绅士德尔。
我一直觉得写信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
在书灯下铺开信纸,开头写着展信安好,或是见字如晤的字眼。
自细地折叠,放进牛皮纸的信封里,小心地对照着地址,贴上邮票。
暗自幻想对方展开书信折痕的心情,又暗自期待来信。
想象着这些美好的文字,跨越千山万水,为你带去关于谁的思慕。
书信往来的记忆总是温暖的。
我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书信沟通,大概三年。
不过书信的频率不高。
是在高中的时候,我与好友的互通书信。
偶尔思绪上来,悄悄地在自习课或是无聊的理科课上写信,也不讲究什么信纸,随意撕下来的草稿纸,就够我写上许多心情了。
那是不需要翘首以待,两两相望的心情。
有趣的是,我与书信的对方,也从未谋面过。
书信的过程很有趣。
因为不能立即传达心情,而不得不沉下心来,句句寻思,字字落笔。
会暗想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心境,亦会珍重对方的来信。
你也可以把书信夹于书中,或是压在枕下。日后再翻看时,又是不同的感触。
我钟情于手写书信的交流。
握在手中的信笺,看着对方的字体,似乎透过书信表达出来的淡淡的探询。
大概在这个通讯工具发达的年代里,写信显得过于鸡肋了。
数字化方便了生活,却淡漠了感情。
我偶尔会艳羡那个车马信件都很慢的年代,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其实怀念的不是书信的方式,长存于心的东西从来不会拘泥于形式。
在意的不是交流的方式,而是从中渗出的那份难得的情怀与时间沉淀中的自己。
在查令街的故事里,是二十年的书信往来。
字里行间是简简单单的感激与关怀,是对素未谋面的对方的想象。
我最早看的书信类的书籍,是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那种“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待。
只是,这与查令街的书信不大相同。
我不认为查令街里的感情是爱情。
我倒觉着更像是友情。
那种因为热爱,所以懂得的感情。
见与不见又如何呢。
想念也好,温情也好,一纸信笺,早已足够了。
“隔着三千英里的安全距离,我写了一堆没大没小的信,我大概只会悄悄溜进去又静静踱出来,而不敢告诉他们我是谁。”
第五篇:有朝一日你会回到我身边爱情诗歌
有朝一日你会回到我身边
因为你忘不了那美丽的邂逅
就象在玻璃镜中你看到我透明的让你忘不掉
你热情的把门打开,迎我入怀
玻璃镜中的笑脸在此刻会看到
彼此的寒暄热情,彼此的亲昵
不愿松开的手,抱紧的腰
细腻如丝的感觉,爱不释手的陶醉
象一对粘合剂,分都分不开
心跳的加速,呼吸急促
气若柔丝的感觉酥阖了彼此的心
没有坐姿,没有躺姿
只有彼此的心在热情
在静寂中吸收彼此的呼吸
在激情中演绎爱的协奏曲
你将再次爱上原是你自己的陌生人
给你的一切,给你的所有,连带你的心
恨自己迟到的轮回,返回一生爱你的人那里
曾经的不削一顾,曾经的愤然离开,还有曾经的背叛
而现在取下多年书架上的旧情书
拿出珍藏多年心底的旧照片
还有那绝情的笔记本
剥掉你自己在镜中的外形
返回到现实中来
尽情享受着爱情的甜蜜和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