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关联理论对隐喻理解的指导作用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1:0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学习中关联理论对隐喻理解的指导作用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学习中关联理论对隐喻理解的指导作用教育论文》。

第一篇:英语学习中关联理论对隐喻理解的指导作用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借助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从词汇型隐喻、句子型隐喻、超句子型隐喻三个层次的多方面来具体阐释隐喻理解,借以希望对英语学习者理解非字面语言有所裨益。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 隐喻 隐喻理解 非字面语言

一、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不强,尤其是在理解隐喻等非字面语言形式上表现得力不从心。Sperber 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有关交际的理论,阐释了话语理解过程,但未涉及隐喻的理解。本文用关联理论来阐释隐喻理解,期望能对理解非字面表达带来一定的启发。

从认知功能看,明喻、借喻与隐喻都是认知方式,因而本文把它们都作为隐喻表达进行分析。

二、隐喻的理解

以下从三个层次具体阐述如何借助关联理论来理解隐喻。

1、词汇型隐喻

此类隐喻的喻体由词或词组充当,根据喻体有无修饰词分为两类。修饰词可缩小喻体的语域,减少听者为寻找语境假设与话语的最佳关联而付出的努力。

Beauty is summer fruit, and for the most part 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 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untenance……

喻体fruit为读者提供了认知环境。修饰词summer加强了fruit的含义,把认知语境缩小为 Fruit is not easy to store in summer;Fruit in summer is fresh.并作为进一步推理的语境假设。明示中的youth和age暗含时间的流逝,与语境假设fruit is not easy to store.具有最佳关联,进而推理出Beauty does not last long.喻体无修饰词的词汇型隐喻也可借助这一模式来理解。

He’d been a pig about money.听者会在认知语境中构建假设:The pig is lazy;The pig is greedy……句中的money使读者获得语境信息It is about his attitude to money.,结合之前的语境假设作为推理前提,进而得出语境暗含He is greedy for money.2、句子型隐喻

此类隐喻是指整个句子为隐喻表达。

I bet John will spend all his money in a few days, because the money burns a hole in his pocket.前句的信息使读者获得语境假设: John does not live a frugal life.若把隐喻表达直译为“钱在他口袋里烧了一个洞”会让人费解。听者需在之前的语境假设上进行推理,可获得John’s pocket can not hold money.进而推出暗含意义John could not save money.此类隐喻中,习语、谚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被用来描述相关情形。由于其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我们很少会注意到这些隐喻用法。其意义的规约性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John hasn’t got a mind of his own on any matter of importance;he just goes with the tide.在句中新信息相关性的作用下,可得出语境假设:

a.John does not decide important matters by himself.b.The tide has more power to force people to follow.读者会在新信息go with与语境假设的关联中获得信息意图John just follows other people.取得语境效果John is easily influenced by others.3、超句子型隐喻

说者会用整个句群作为一个隐喻来传达交际意图,此类句群即为超句子型隐喻。例如:

考试时,Ann因不适影响了正常发挥,而Paul 却嘲笑她。Jessie 给Paul 讲了一个故事:

Some dogs found the skin of a lion and began to tear it to pieces with their teeth.A fox, seeing them, said “If this lion were alive, you would soon find out that the claws were stronger than your teeth.”

Jessie用故事包含的道理来映射Paul 的行为。从故事提供的认知语境中, 可获得下面的语境假设及暗含前提:

a.Ann didn’t get a good mark because she was ill.b.It is easy to knock down any being that is not in good condition.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经过推理,最后得出暗含结论。

It is not acceptable to laugh at Ann.在清楚Jessie的意图后,Paul会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如果Jessie直接示意,会使Paul感到尴尬。相反,此隐喻表达能在避免Paul尴尬的前提下起到劝诫效果。

三、结语

隐喻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是复杂多变的。本文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来解析这一过程,希望会对理解非字面语言形式有所帮助。同时,期望能把这种语言理解的方式运用到日常交际中。隐喻的理解也表明,学好一门语言必须要了解渗透在语言中的文化,语言是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语言的习得。

【参考文献】

[1] Ortony, A.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2] Sperber, D, and Wilson, D.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4]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5]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6] 束定芳.隐语学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第二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2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 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探析《恋爱中的女人》之主题 4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Research on the Re-cre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rademarks in Different Cultures 6 英语汉源借词研究 从《热爱生命》看杰克•伦敦的生命观 8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A Comparison between Emily Dickinson’s and Walt Whitman’s Poems on Their Modernity 10 The Travel of Freedom—An analysis of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1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ltures 12 《鲁滨逊漂流记》两个翻译版本的文体分析 13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分析 浅谈“白色”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 15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 16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从关联理论解读《家庭战争》的幽默 任务型教学的真实性原则在我国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应用体现 19 An Analysis of Vanity Fai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20 从歧义和语用角度分析幽默 21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23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 A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to Chinese by Poetic Norms 25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26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 27 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广告翻译的策略 29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30 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31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

The Alternation of Language: A Study of Microblogging Vocabulary 33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34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 36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

从归化异化的角度看《围城》中隐喻及其翻译研究 38 浅析父权体制下黛西的“他者”形象

废墟之鹰——《永别了武器》中亨利形象之分析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无秩序性 41 培养中学生认识并有意识的使用词汇记忆策略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论英语谚语翻译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美国犹太文化与传统犹太文化的冲突——浅析《再见吧,哥伦布》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商务交际中的模糊语言策略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人物关系 《论自然》—浅析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

On the Differences of Rules for Eye Conta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简爱》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从温和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浅析罗斯福就职演说中的美国精神

英汉工具类名转动词实时构建的整合分析--基于网络论坛语料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 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基因学的角度看多义词的词义关系

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欧亨利小说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活动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新安中学为例 跨文化沟通:管理跨国员工队伍的战略途径 论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写作中的运用 浅谈商务英语于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学思考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从《死者》看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

浅析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

俄狄浦斯情结在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

“I” and Rebecca--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Rebecca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支那崽》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从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看“如何被逼出邪恶的人性”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透视《野草在歌唱》的人物及意象 《呼啸山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分析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86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87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

An Analysis of the Initiation Theme in The Child in Time 89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90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 91 边缘人的挣扎——浅析《断背山》之恩尼斯

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Kinesics in English Classes in Primary School 93 从历届美国总统访华演说探讨其对中国所传递的价值观 94 象征在女性主义小说《占有》中的作用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in Different English Teaching Stages 96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97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东西方人名文化与翻译—以英汉人名为例 99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问题类型对TEM阅读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

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102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103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04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美国黑人英语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106 浅谈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与课堂互动 107 论《蝇王》中人性的泯灭和救赎的无力 108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 109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111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 112 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 113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翻译的影响

Human Nature and Redemption——Thoughts on Reading The Kite Runner 115 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116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18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119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20 《海狼》主人公汉弗莱•韦登成长新论 121 论汉语景点名称的英译

从主述位理论看奥巴马就职演讲的连贯性 123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 124 文本特征与高中英语阅读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 126 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 127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128 Rac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129 Modern Views on Marriages in Wuthering Heights 130 矛盾与挣扎的悲剧——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主人公艾米丽 131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 132 性格趋向对英语口语习得的影响

Hemingway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34 论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和意境英译——基于萨皮尔-沃夫假说 135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 136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137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39 《老人与海》中的和谐关系

浅析莫里森名作《最蓝的眼睛》中查理的性格特点 141 意译在广告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探析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143 探析《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144 中西亲子关系对比性研究 145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

戏仿和影射—《洛丽塔》中的互文性 148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150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151 《哈利波特》中的励志精神

15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153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154 The Services of Selfless Love---A Thematic Study of O Henry's Short Stories 155 浅谈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功能及应用 156 中英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157 自立和创新——对爱默生超验主义的解读 158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159 意象图式研究

160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61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162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163 探索《小王子》中主人公的性格

164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165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66 论《看不见的人》黑白文化矛盾体

167 A study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standards:faithfulness,fluency and beauty 168 浅析跨映射视角下的歇后语意义构建

169 The Joy Luck Club-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Chinese-Americans across Two Generations 170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171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17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3 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性格

174 对《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尝试性分析 175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176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177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178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179 论流行网络词汇的汉英翻译

180 An Analysis of Shelley's Prometheus Unbound 181 A Struggle for Survival and Mastery—on Buck’s Experience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182 圣经的女性意识

183 A Contrastive Study on Meaning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84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与《失乐园》中的撒旦的反叛者形象比较 185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效率的调查与分析 186 论《海狼》中拉尔森船长本性的双重性 187 论《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

188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 189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190 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 191 《蝇王》中象征意义浅析

19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193 解读《喜福会》的中国式母爱 194

195 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 196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 197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198 论中英商业广告及其翻译

199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200 傻瓜并不愚蠢——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与《李尔王》中傻瓜角色的对比研究

第三篇: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

摘 要: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在语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尝试将认知隐喻理论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如映射理论、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式,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提出写作中隐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概念隐喻 隐喻理论 英语写作

Abstract: Metaphor is not only a rhetoric device, but a matter of thought and action.The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and further proposes that importance be attached to developing students’ metaphor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writing.Key words: conceptual metaphor;metaphorical thinking;English writing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 & Johnson 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1]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靶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2]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 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例如:

例1.We are at a crossroad.例2.The relationship isn’t going anywhere.例3.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例4.Thei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 IS A JOURNEY,上述这些例子都是该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表达式。

概念隐喻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隐喻的本质,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谋篇的功能,并指出隐喻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句子层次的语言现象还是语篇层次的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词的理解和运用。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不仅有其所指意义,也有其转指意义,而且,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由于大多数学习者不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学习词汇,而是采用死记硬背方法,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up-down” 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上”概念(up)和“下”概念(down)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up-down”都以原来的空间意义为核心,产生了“

HAppINESS IS Up, SADNESS IS DOWN;MORE IS Up, 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 LOW STATUS IS DOWN”等方位隐喻来表达对社会地位和人的情绪的认识。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如:“I am feeling up.”,“prices are going up”,“The temperature has gone down.”,“Be nice to people on your way up, because you will meet them on your way down.”等。由此可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介词,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增强学生隐喻能力,提高写作的多样性。

其次,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3]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我们有概念隐喻“

ARGUMENT IS A BUILDING;ARGUMENT IS WAR”, “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而“building”,“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 building, framework of a building, construct a building, collapse, the groundwork”;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 fierce war, attack the enemy, win the war, be defeated in the 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We’ve got the framework for a solid argument.例6.If you don’t support your argument with solid facts, the whole thing will collapse.例7.Within the groundwork you’ve got, you can construct a pretty strong argument.例8.He attacked my argument fiercely.例9.Joe spared no pains to defend his argument.例10.Joe won the argument with her.例11.Joe was defeated in the argument.又如:“IDEAS ARE 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 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 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Food can be digested.例13.Food can be swallowed or devoured

例14.Food can be nourishing.例15.Food can be spoon-fed.然后,利用“food”这一概念所派生的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的句子:

例16.David has a hard time swallowing new ideas.He has to stew them over for days.例17.We don’t need to spoon-feed our students.例18.He devours the book.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映射原理,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较为抽象概念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为准确自如地选词表意。

(二)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4]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句法运用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视野是容器”(VISUAL FIELDS ARE CONTAINERS)这一基本概念隐喻衍生出的隐喻式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I have him in sight, he’s out of sight now, that’s in the center of my field of vision等。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概念隐喻也是多样的,“idea”这一概念,就有如下概念隐喻:IDEAS ARE FOOD, IDEAS ARE pEOpLE, IDEAS ARE pLANTS, IDEAS ARE pRODUCTS, IDEAS ARE COMMODITIES, IDEAS ARE RESOURCE, IDEAS ARE MONEY, IDEAS ARE FASHION,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此外,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根据创新度,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例如:

例19.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The stakes were high.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take her chances and have the operation.例20.Joan knew that surgery was a very dangerous option.She could lose it all.Nevertheless, Joan decided to ante up and have the operation.例句19和20是基于“LIFE IS A GAMBLING GAME”所构建的隐喻表达。第一句是常规隐喻表达,常规隐喻是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第二句是新隐喻表达,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很多新隐喻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我们既可采用常规隐喻表达,也可创新思维,采用新隐喻。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

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5]在语言实践中,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如:

Ted got on the ride when he decided to campaign for mayor of his small town.After flipping, rolling, and shaking for the public for eight weeks, he finally felt like he was in control.But as he watched the exit polls reported on TV, he plummeted.He had lost in a landslide.[6]

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心隐喻是“pOLITICS IS A FOLLER-COASTER”,其余的隐喻“ride, flipping, rolling, shaking, plummeted, landslide”等都是围绕其中心隐喻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

又如:The professor told me my argument was shaky: as a student of physics,you have to construct stronger foundations for your theoretical models.Use facts to support your theory.上述例子的中心隐喻是“THEORIES ARE BUIDINGS”,整个语段都共享了这个概念隐喻的隐喻内涵,使得这个语段具有连贯性。

语篇在表达上的连贯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衔接(cohesion)的处理,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语篇的衔接主要是依靠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搭配等来实现。隐喻可以使得词汇的衔接在不同领域内得以实现,再加上语言上的手段如对照、省略等,说话人可以表达经验和人际方面的语义连贯。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运用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写作中的隐喻思维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求学生收集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隐喻认知理论,并鼓励其大胆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减少在写作中出现汉式表达方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写作思维;第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2][3]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3,26,26

[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 2001(4):28

[5]文 旭,叶 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外语学刊, 2003(3):5

[6]paul Thibodeau & Frank H.Durgin.productive figurative communication: Conventional metaphors facilitate the comprehension of related novel metaphor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2007(5):16

第四篇: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在我国的基础教育界被广泛研究和实践。英语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是我国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目前,英语教学改革日渐深入,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综述

传统的智力观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霍华德?加德认为传统的智力观过于狭窄,不能够描述人类的全部潜能。智力远不是智商测试所得的一个分值所能涵括的,它事实上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作有效产品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潜在能力。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加德纳于1993年把早先提出的7种智能充实为8种,即文字一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音乐一韵律智能、身体一动觉智能、自然一环境智能、人际一社交智能和自觉一内省智能。

加德纳的多种智能理论有几个基本论点:

(1)智力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所有正常的人都有发展这些智能的潜力,但是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人们在生活的任一特定时刻碰巧所显示出来的智力的特定形态有所区别(加德纳,1993)。依加德纳所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教育和鼓励,几乎人人都可把自己的各种智力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2)智力不是单一的,通常是多种智力协同起作用。或许某人的任何一种智力都很平常,但由于他的各种智力的特殊组合,他完全有可能在某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每个人的智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只有优势的差异,而无高低之分。

(4)人的多种智能,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后天的教育教学对人的智能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英语教学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同时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观念改革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单一的智力观,树立新型的、多元的智能观。

八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有人八项智能全有;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缺乏;大多数人居中,某几项优异,某几项稍差,某几项更次之。加德纳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不同而已。”多元智能理论使我们正确地理解了学生的差异,并乐观地预见到教育的达成状态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在多元的智能观的指导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异常”表现,将会受到尊重和引导。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异常”表现往往正表露出这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传统上被英语教师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将重新获得正确的评价,因为那是用不切合他的标准评价出来的,那也只是他的智能的一方面。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智能观,接受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个性,促进学生成为不同类型、适合不同领域的人才。

(二)教学模式改革

英语教师可以改革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加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运用多项智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我们要始终把握“用英语做事”这条原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目的语的英语应是整个过程的主要工作语言。DavidNunan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设置与生活相关的“任务”。这些“任务”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各类事情,例如填表格、买报纸、问路、写信等。“任务”是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的一种活动或反应,它以交流为目的,并通过语言的交际来掌握语言。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做文字游戏、研究词汇记忆技巧。让学生用明喻或暗喻等修辞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归纳。开展情景对话、练习语法技巧、进行口头陈述等。通过这些课堂活动,运用并加强学生的文字一语言智能。

运用和开发逻辑一数学智能,需要设计另外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开展单词的分类与归类、编排信息、选重点列清单、书写提纲摘要、参与字谜活动;开展数字及逻辑游戏活动、进行问题排除活动、运用数据统计方法陈述观点以及文化比较等。具体做法有,让学生比较课文中的两个人物或两种观点,对小说中无序的事件重新排序,用归纳法学习语法等。

通过唱英语歌曲、运用节奏练习语法、为某些戏剧性活动作曲配乐、把熟悉的旋律与某些观念相联系、创作英语打油诗来概括某些思想观念、为某段视频或音频演示件作曲配乐等方式来达到对音乐一韵律智能的训练。

英语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开展卡片抽认式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一动觉智能训练。比如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由其他同学猜测单词。学生做带有计数器和骰子的棋盘游戏,进行时态练习等。

多媒体教学使得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得以应用,尤其是在锻炼学生思维方面。英语教师可以用思维构图、视频图像/幻灯/图片等讲授语法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用计算机设计制作英语类视频节目/幻灯片、创设模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外教学活动改革

组织学生进行春游等活动,观察自然现象、用英语描述大自然、辨认环境并用英语归纳其特点、边做边学,使学生自然一环境这项智能得到发挥。

为了发展学生的人际一社交智能,可以在课外开展二人互助学习活动、书信交友、同学间互帮互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小组记笔记、开展模拟活动、参与班级或小组的写作活动等。

要开发学生的自觉一内省智能,英语教师就要进行个别化教学,并让学生检测自身的英语学习技能。可以让他设计一份完整的个人学习目标、撰写一份家史、探讨个人兴趣、研究网络在线活动、坚持每天写日记、记日志、撰写文章、进行个人反思等。

逻辑一数学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英语辩论是大学校园常见的,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活动之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犀利语言实际上是以敏捷的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英语辩论不仅能够营造浓烈的语言学习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自觉开发多种智能。

我国是英语学习大国,有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多元智能理论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最终成为国家需要的多元智能型人才。

第五篇:对语文教学中实施异步教育理论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是最具民族性同时也是最讲求科学性的一门科学。中国历史上无数的教育家在汉语言的教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建了门派众多特色各异的教育理论。民族性科学性的精髓体现在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启发诱导、强调循序渐渐、讲求举一反三。从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些都是对语文教学的要义最具民族性最具科学性的阐释。

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建的异步教育理论宏大而精湛,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看有前瞻性,从落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要求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异步教育理论对大面积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无疑是大有可为的。异步教育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并相机异步指导为保证,主张教师放开手去让学生自学,这与语文教学民族性、科学性的特征是相通的。继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沙市一中的决策者们又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异步教育理论、研究教改现状、实施异步教育工程的热潮。理论是美好的,但美好的理论离我们的教学实际毕竟有一段距离,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它、充实它、完善它。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异步教育理论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下面是我对这个课题的几点思考。

一、面向个体也就是面向全体

现行的语文教学依纲扣本。“依纲”即依大纲、考纲,“扣本”即扣课本,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困难、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愿望,尤其很少顾及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把我们的愿望当作学生的学情,以为依了大纲考纲扣了课本,教学活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是对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本质特征的误解。异步教育理论最可贵最实在的地方就是强调教师指导的异步性,在对学生的指导上反对“大锅饭”主张“小锅小灶”,这对现行语文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其实高耗低效的现状来说无疑是吹来了一阵清风。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很简单的知识在课堂上讲了好几遍,考试时还是有人弄不懂。这说明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外,也说明在教学中异步指导的重要性。少数人不懂的问题面对全体学生再三强调,结果不懂的依然不懂,懂了的学生却觉得教师在浪费时间,这样的语文课堂显然没有任何生趣可言。国内的一些知名中学班级的规模都不大,国外的一些中学班级的人数就更少了,比如德国的中学十几个人一个班,教师面向个体异步指导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了。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十几个人的班级短期难以出现,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进,班级规模的小型化是大趋势。异步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既是教育科学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眼下我们的班级人数少则五十余人多则六十多人,在对学生进行异步指导的方式的选择上需要费些思量。我以为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凡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插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具体指导。这样学生学语文就会学得扎实,语文教学也就有了出路。

二、异步指导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的一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表层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该掌握的东西没掌握、该落实的知识没落实,深层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方法或学习的习惯存在缺陷。不少学生勤勤恳恳整天埋头在教室里耕耘可是收获却极其有限,像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是弱智的话只能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找原因。在具体知识点上的指导仅解决了具体的零碎的知识,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知识的传授时授之以方法、指点一些迷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悟出点治学的道道来,并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那将使学生受用终身。教师的责任除了在幼小的心灵童心未泯时向他们描绘科学与真理的美景使他们神往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灌输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学习方法重于具体知识,点金术强过金子,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自恃才高八斗学识渊博而不肯在教学艺术上动脑筋那是危险的。我们都曾见过名牌大学毕业的教师不敌中师毕业的教师的例子,这说明教师自己渊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让学生也“渊博”起来的方法。看看我们自己的学生吧!普遍的现状是教师盯着不肯学,教师放手了不会学,这样一种现状亟待改变。

三、阅读--一片待开垦的园地

既然异步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那么在学习上就应该给学生一些自由。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因为仅仅靠模仿街谈巷语的大白话、靠学习电视连续剧中的“哼哼韵”是学不好也学不像语文的,必须让学生接触到一些高品位的、能培养道德情操又愉悦身心的、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能产生积极影响的读物。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说过,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的双翼。阅读这只翅膀是万万不能断的,少了它写作也就少了源头活水。99级新生入校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抓学生的阅读,每周抽一至二节课让学生到学生图书阅览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阅读各种报刊杂志和电子读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阅读课的纪律比平时上课的纪律要好很多。阅读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通过深入领会异步教育理论中关于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十环节”和“六因素”的理论,在学生阅读课的指导上确定了对学生阅读指导的“七个环节”:

1、刺激学生阅读兴趣;

2、明确阅读要求;

3、选择阅读内容;

4、点拨阅读方法;

5、检查阅读笔记;

6、交流阅读体会;

7、仿写小品文章。对中学生来说,阅读不是休闲。不加要求不加限制,阅读就会流于儿戏。我们在七环节中尤其强调后三个环节:要求学生阅读时或动笔摘抄些精美的文章或即兴写下自己的体会,教师评改后择其优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在班上交流,最后让学生模仿阅读时极欣赏的优秀作品自己写小品文章。以阅读为龙头带动了语文学习的整个流程,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的、自愿的、自觉的行为。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具备了,学生能自主学习了,语文课的满堂灌、满堂问也就没市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积弊也就迎刃而解了。较对阅读课进行开发的潜在意义看,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以上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实施异步教育理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对于黎世法教授耗费几十年心血的异步教育理论来说,我的语文教学的理论修养还极其浅薄;对语文教学面临挑战的严峻形势来说我只能算个小学生。俗话说,无知者无畏。我决心在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征程中,多作些努力,迈出些坚实的步子!

下载英语学习中关联理论对隐喻理解的指导作用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学习中关联理论对隐喻理解的指导作用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校创新教育的启示论文

    摘要: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包括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言语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创......

    (全英文论文)以名词动用为例分析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隐喻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启示教育论文5则范文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给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评价带来新的启示。在设计多元智能数学学习评价体系时,要以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为目的,建立以人为本的多元评......

    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学习理解和收获

    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学习理解和收获 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蓬勃发展,教育也不例外。作为教师的我,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才能适应现代......

    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影响论文[精选五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小学教育的逐渐关注,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小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为小学教育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首先阐述......

    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教育对于教学而言,情感因素不仅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和调节作用,而且还对学生形成以学为乐的良好态度起着推动作用。要化解传统文化给英语自主学......

    全新的理念 全新的教育-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理解

    全新的理念 全新的教育 ——对《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习与理解 天津市教研室 李同全 今年秋季开始我市小学的一年级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现在我就音乐学科全日制义......

    中医药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定稿)

    摘要:阐述传统中医药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含义,并引用至现代教学中,以中药炮制学的教学为例,简要剖析“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教”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推动中医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