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锭怀思的杂文随笔
一上午,浏览手机内长期来随手存储的几百条灵感素材,兴许“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一条能深得我的现在心。
梳理文字完全不在状态。索性放下干点别的。
于是,我叠了一下午的锡箔纸银锭,六个小时,从阳光明媚到日薄西山,为去看望父亲作一年一度的充分准备。心生喜悦,又负凝重。一晃,第四个年头了。
银灰的锡箔在指间翻转折叠,快速变戏法般造出一条条“小船”,愿轻舟载上女儿满满的祈愿和三宝加持给父亲一点方便,渡他早日登上极乐彼岸,不再回头。
虽说焚烧纸钱逝者不一定能用到,老师曾开示只有落入鬼道的众生才有可能收到冥币,不知爸爸在何处?可安好?然寒食节祭扫墓茔寄托哀思的风俗习惯代代相传,早已如骨血溶进我们愿一切美好的念想。
点一盏心灯
犹记父亲走后未过三七便来托梦的场景,那阴冷潮湿的地下通道和他冰凉的指温凄楚的呼声与神情,此时忆来依旧阴森可怖寒气彻骨。当师父观察后告诉我证实父亲当下确实落入了恶趣,我内心的空落感史无前例,无人能理解那份鬼才信的焦急与忧愁。好在师父的帮助立即给父亲做了超度,我的心才缓过神来。
之后的每月,女儿都能在梦里见到温暖高大的父亲。一年半后的有段时间,父亲曾频繁出现于梦中嘱咐我这或那,似淡然离开的模样。每回梦醒,不可思议,没有任何四大不调的情况,我的身体必然要遭受强烈疼痛的经历。最后是母亲按着农村习俗让我叠银锭帮着焚化,不可思议,一夜烧退。
我其实并不赞同母亲如迷信的做法,但随顺她心疼女儿的心。也无法解释里面的来龙去脉,大概只有尊者佛菩萨能窥探到里面的因果细节。我有的只是一份怀思与祈愿。并时刻提醒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如今父亲已经很少来梦里寻女儿了,即便遇到也是温柔不再言语。
他们说纸钱嘛,花点人民币买点就行,老太太干的事年轻人谁还有那个闲功夫去折腾。我想再忙,一年为故去的亲人闲个一天半日也是应该的,不论他们去往了哪里,祭奠是一种传承。
亲力亲为显得更珍贵,更能打动打开自己的心门。当亲手将残喘的鱼儿轻轻放入水中,你看它瞬时甩起尾巴钻入水中欢畅的模样,内心生出莫名柔软,好像给自己放了一条生路。当你亲手解救下几个面临死亡的小动物,看它们吃饱喝足后的一夜酣睡,多么感动生命的奇妙与可贵。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然光有善心而无善行是完全不够的。如同医生给你开了方子领了药而不服用,伤口不会自行愈合,病痛不会自动撤离。
…………
叠的过程对着橙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倾诉:“外公走了,就再没有哪个人可以像外公样爱着妈妈了。”橙接口道“我呀!”。
第二篇:春思杂文随笔
梦醒时分,又迎来一个寂静的凌晨,又独拥一份难眠的思量!延着紊乱的梦境习惯的在灯下敲出几行残句,自说自话般的思绪从不会与人说,习惯在指尖勾描的心情里,不经意的去淡忘昨日的悲欢,习惯带着一颗逃离的心,为自己寻一片梦想中的桃花源!
渐渐寻出春日暖暖的痕迹,小区花圃里的杂乱枯草已经在几场雨后冒出星星点点的新绿,迎春花的花苞也已温润好枝头,只等某个时刻绽放初春的明媚!季节更替,时光清浅,指尖一掠而过的不过是一段或美丽或苍凉的风景!想起那年此时写下的心情,春风不问路,落花自多情!那些个桃花夭夭的季节,有谁没有攒一怀花香,在风起的梦里盛放一树树的花开?即使不曾追寻过三月里的清风,从此也甘愿等待!人说思念太重,回忆太沉,所有的等待终是陌路,有人选择遗忘,我则选择铭记!
每次读朋友们的心情,都深知那许多只言片语的倾诉,多半是自己一个人的悲喜,不需要看者的心意相通!所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能有多少人的一生只是为等一个知己?那些辗转于文字的情怀,岂能真的执笔就淡忘?安静的做个旁观者,只是静静地读取,静静地念想,不去打搅不去解晰,便已是相知的默契!
那些如烟的往事必会在某个深夜侵扰浅梦,每个人都是如此,不论心思是细腻还是粗糙!我们浓墨淡笔抒写的都是谁的陌路,谁的曲终人散?有这一季春光的陪伴,寂寞也会妖娆吧,那就和春天有个约会吧,只是花开枝头时,不知有谁来看我的满地花黄……
第三篇:失思症杂文随笔
一天前,我做了我有记忆以来感觉第二不好的一个梦。第一个是在小学的时候,我梦见了一个漆黑的石头塔,我对塔楼有恐惧,如果现在让我重新看到那个画面,我不一定会觉得令人不安。一天前的这个梦则不一样,它令我觉得我已经疯去了。
事情的来龙去脉非常简单,我将要和许久不见的朋友一同出发旅行,他为我买了一张火车票,并约定在睡醒十分的中午和我一起去火车站。我醒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色一片漆黑,从路灯的光线中看到了无数飘落的雪花。这不是一个适合出行的天气,我的脑海中可嫩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可我还是等待着这个朋友到来,我们可以一起旅行了。这个时候我妈从另一个房间里走出来,她问我这一大清早的在做什么。我指着外面说,这不是一大清早,这已经半夜了,外面都没有汽车来往的声音。
我妈说:“你在胡说八道,外面的光线明明这么好。”说着便把百叶窗帘拉开了,但我还是只能看见一片漆黑,和在房檐上悬挂的冰棱。
我的室友不知道从哪里走出来,听闻我们的交谈,也附和我妈的话,说天已经亮很久,现在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说完,她从冰箱里拿了一些速冻食品来放进了微波炉。
我很惊讶,还带着一点怒气,我觉得她们都不相信我的话,我看见的是黑夜。
很多时候我不指望她们能明白我看见的东西。我开始收拾我需要带走的东西,只有一个深红色的小行李箱,装不了很多衣服,我也不需要那么多东西。
“你要出门?”我妈问。
于是我和她解释了我的旅行“计划”,其实我根本没有计划。关于我要去哪儿,去几天,去干些什么,我完全没有概念。尽管我手上有电子票据,我只是把它存在了电脑桌面上,然后等着那个朋友来接我,他会安排好一切事情的,我相信他会。
“你又在胡说了,他根本不在这儿。”我妈知道我的这个朋友,因为两家住的近,我和这个人有的时候会一起走回家。经常同路而行的还有另外一个人,他这一次没有来,我对他的缺席丝毫不感到吃惊或是遗憾,从另一方面说,我甚至是更希望能与这一个人有单独相处的机会。我是做过这种事情的。在某一个暑假的晚上,借着一起做作业的说法,一个俗气的理由,我们坐在他家楼下一起聊天,聊的是游戏和漫画,我肯定是找不到别的话题了。
“这不可能,”我说,“你看,这是他给我的火车票。”我想展示我电脑桌面上存好的票据,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文件。这很奇怪,我清楚记得我前一天睡觉前反复确认了时间,所以我才能设定闹钟,才能在这个时候醒来。电脑右上方显示的时间已经过了我和朋友约定的时间,他没有来,我又怎么会认为他在这儿呢?
“不。”我对自己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突然我又相信这个朋友确实不在我身边了,因为我找不到任何一个方式联系上他。哦,真是见鬼了。我脑海中的逻辑在戏弄着我,混淆了我的认知。我突然意识到,几分钟之前和我对话的我妈,似乎也并不在我面前。于是我重新确认了一次时间,的确是到了平时我会去咖啡厅的时刻,然后我望了望百叶窗帘的缝隙间。
一枚断裂的冰棱划破了路灯的光芒,路灯只有晚上才会亮起来。
第四篇:林泉闲思录杂文随笔
我们学到了许多成功的理论与技巧,我们甚至为某种工作付出一生的心血,至死无悔,其实,无悔的人生不再于你创造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而是你只需认识你自己,从而成为你自己,最后做好你自己就行了,这种智慧即是庄子的智慧一一无为才能逍遥。
世间如此喧嚣,不适合安置梦想,因此,孤独是明智地选择;天地如此广阔,你的生命不需臣服于枯糙的生存,流浪才是生命最好的安顿。
尼釆大师说,"智者来自于高贵的自私与适度的贫困。″高贵的自私是由于不习惯让世人分享他的孤独,适当的贫困源自于生命的简单与纯粹。世间瑰丽奇特之境常在于险远,最美的风景不需要结伴而行,它要求你只身前往,它只为优秀的心灵而存在。
当你足够优秀,就会不屑于和别人比较了,一者跟别人比较很好笑,二者跟别人比较,只能证明你习惯于平庸。“苟日新,日日新”,学习跟自己比较吧,每天都要活出精釆的自己,蝶变出无穷的美丽!
我只专注于内心的富足,那么,世间的浮华瞬间变得那样的乏味,变得那么的虚假;我陶醉于忘我的绚烂,如是,这个世界才会对我顶礼膜拜。世人呵,你们被动地受苦和疯狂地追逐物欲,只能证明你们的人生就是失败,就是低品质。
小孩子为什么比大人快乐?小猫小狗为什么比老猫老狗快乐?那是由于他们的身体和灵魂离得很近,身与心还连在一起,不曾分离。长大之后,乐趣随之减少了,那是因为,世人的灵魂比他们身体衰老得要早。
成人的世界变成了臣服于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的世界,把整个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对现实的奉事之中,唯唯喏喏,谨小慎微,心不由衷,将目标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渐渐地迷失了自己,活在现在,而不是活在当下。每天劳碌却不知快乐所在,内心焦虑远离喜乐,所过的每一天,无不是例行公事般等价交换,这就是佛讲的苦与轮回。
没有喜乐的去做事,日子久了,你便长成连自己都会讨厌的模样;没有感恩的活着,年复一年,你的生命里除了无聊,就是冷漠。学习真实地爱自己,才会变成被生活宠爱的样子。
第五篇:梦回老城思故乡杂文随笔
前几天翻看微信,看到了一组萨拉齐老照片,黑白照片里熟悉的场景不禁勾起我尘封已久的回忆。和如今高楼林立,商铺遍地的新城相比,记忆中繁忙鲜活,人潮涌动的老城想起来就觉得格外亲切,尤其值得人回味。
我小的时候,中心岛以东的街道是萨拉齐最繁华的地段,百货商场、剧场、电影院、工会广场都建在那儿,因此那里也成了萨拉齐当时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一条街。当年的青山剧场门前有个老爷爷经常在下午的时候在那儿说评书,老人坐在剧院最高的台阶上,下面是好多坐着马扎聚集在那儿的听书人,我和姥爷也是其中的一员。说书的老人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滔滔不绝地讲诉着古今中外的著名评书,说到动情处,胳膊高举,扇面打开,脸上的表情既生动又丰富,引来人们的连连叫好声。我很喜欢听那个老人说书,也很喜欢坐在人群中轻松愉快的气氛。每次去那儿时间都过得很快,我总是急切地盼望下次听书时间的到来。
有时候姥爷也会带我去工会广场喝茶汤,有个瘦瘦高高的老人一年四季都在那里卖茶汤,一毛钱一碗。只见老人将磨好的小米面舀上两小勺放入碗里,一只手把碗放到低一些的位置,另一只手握住铜壶把,将滚烫的开水倒入碗中,小米面立刻就变成了粘稠状,上面再撒些红糖,用勺子一点一点地拌匀了,吃到嘴里甜甜的、黏黏的,吸引了众多小孩子前来品尝。茶汤摊旁边的空地上有几个书摊,看一本小人书要二分钱。每次喝完茶汤,我都要去看好几本。姥爷坐在马扎上和几个老人闲聊,我在书摊上一本接一本地看着可爱的小人书。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微风吹在脸上柔柔的,暖暖的,周围有好几个像我一样看书的小孩儿,那样一派悠闲静谧的时光多么美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幸福。
记忆最深的是学校组织我们去工会电影院看电影,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学期都要给我们包场看三、四次电影,那也是我们紧张学习之余少有的开心时刻。通常都是在上午上了两节课之后去电影院,各班的同学由班主任带领浩浩荡荡地从中心岛的繁华街道走过,到了电影院门前再依次排队进场。电影院门前有好多卖瓜籽的小贩,也有卖酸枣面和汽水的。自行车后座上放着洗脸盆那么大的一盆瓜籽,量瓜籽的纸杯是用硬纸壳糊的,五分钱一小杯,一毛钱一大杯。同学中有带零花钱的就会买上一两杯,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瓜籽那诱人的香气会一阵阵地飘入鼻孔,不由得让人多咽了几次口水。工会电影院还有二层楼,五年级有一次看电影我们班就被安排在了二楼。那是一部非常搞笑的外国喜剧片,讲的是一个马戏团里各种动物的故事,故事情节紧张又有趣,我们笑得前仰后合,看得开心极了。
以前我经常听姥姥说一句话:萨拉齐是个养活穷人的好地方。意思可能就是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生活成本低吧。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萨拉齐人做的干货,不仅味道香甜,价格也不高,在周边县市都是很有名的。干货做得最好的是回族人,四和园是做干货的清真老字号,那里的月饼、麻花、糖三角、五香焙子都非常有名。那些干货用料实在,颜色焦黄,口感酥软,扑鼻而来的香味每每都能勾起人购买的欲望。四和园旧址就在现在中心岛的黄金地段,卖货的是收拾得干净利索的回族老人,头上戴着硬壳小白帽,留着长长的胡子。每次姥爷领我走进那里,琳琅满目的各种干货都看得我眼花缭乱,我通常都是挑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品种,欢天喜地地带回家。
每年夏天,萨拉齐都会举办物资交流会,为期一周到十天。每逢交流会的时候,周边旗县做买卖的生意人都会来这里摆摊卖货。从大东街到大西街,大南街到大北街的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地摊,条件好的还用帆布搭了敞篷。交流会上卖的东西品种丰富,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各种小吃,还有开临时饭馆的,走江湖卖艺的,唱二人台和晋剧的,马戏团、杂技团,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几天简直是比过年还要快乐的节日。白天我们可以约上同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地逛个够,其间能发现许多新鲜的小玩意儿,偶有余钱,还能买下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东西。晚上可以和家里人去看杂技、看马戏,最刺激的就是那个在大铁丝笼里骑摩托车的节目了。眼看着那个骑手轰隆隆地发动摩托,一阵阵地加快速度,绕着铁丝笼一圈又一圈地高速骑行,我的心脏紧张地突突直跳,生怕一个不小心他会从高处掉下来。好几分钟过去了,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骑手高超的技术赢得了人们阵阵掌声和叫好声,我绷紧的神经也慢慢放松下来。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让那些看杂技的夜晚变得生动又鲜明,成为记忆中抹不去的有趣经历。
等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农贸市场建成了。那时候的农贸市场是全旗的商业中心,其红火繁荣的局面不亚于现在的大型商场和超市。除了平时逛街购物去那里,每逢过年我们还要去农贸市场的照相馆拍照。现在我的相册里还有很多那时候拍的照片,有和同学一起拍的,也有和家人、亲戚一起拍的。青春年少的我们都穿着裁缝铺里订做的新衣,或站在楼梯拐角处,或手扶自行车,摆出一个自以为优雅的姿势,脸上露出懵懂青涩的笑容,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期待。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的繁华街景早已不复存在,记忆中的许多人和物也已随风而去。在我心里,记忆中的老城才是我梦中的故乡。因为那里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有我青春努力的痕迹,更有我与至爱亲人共同的经历和联系。而现在,我唯有将它放在心底,偶尔拿出来品尝回味,以慰藉灵魂深处强烈的渴望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