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童年往事的情感散文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里娃,我的童年是伴着大山的赤贫与苦涩度过的。
那时侯,我们家还很穷,一家人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上学拿馍是根本不敢奢望的,每天若有一小布袋玉米炒面已算很不错了。倘若哪天有几颗洋芋拌着炒面吃便可是上等餐了,但最诱人的莫过于吃“雪糖炒面”。
每逢大雪过后,放学铃声一响,我们几个不回家吃午饭的孩子便冲出教室,到操场上捧回几把干净的雪,将炒面倒在纸上,然后把雪放到里面,小心地拌匀,于是,炒面里便处处闪现着如同白糖的晶体,我们便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雪糖炒面”。它吃起来很香,放一口到嘴里,再也不用费劲地用唾液拌炒面,融化的雪早已湿润了炒面,带着一丝冰凉沁人心脾。每场大雪后,我们都享用几天这种生活,直到再也找不出一点干净的雪为止。
后来,我考上了学,走出大山,参加了工作,多少次,我也曾试图去体味“雪糖炒面”的馨香,可总是吃不出儿时那诱人的滋味,相反地,心里倒涌起几份淡淡的苦涩。
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大山度过的,记忆深处最快乐的莫过于去老井驮水。我们家乡干旱少雨,每到入冬,各家水窖里的水已用尽,因此,吃水必须到十里外的老井驮水。
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个任务便是驮水。我们一块常有七八个人,常常是在父母准备好牲口后,相互吆喝着同时出发。到井边相互帮忙装好水,又欢笑着同时回家。水桶是铝制的,很大,一般都只装大半桶,加之路陡,牲口每走一步,桶里的水便有节奏的“咣砀”一下,七八副桶加上七八个铜铃,山路上便传出舒缓而欢快的“山乡曲”。我们几个跟在牲口后面,侃得带劲,常常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如果天冷,从桶里溢出的水会在桶底凝结成小冰棒,这便又成了我们的抢手货。虽然冰棒吮吸起来冷得让人发抖,但为了得到一个大冰棒,我们常常争抢得浑身是土。我们的友谊便在这争抢与摔打之中越积越厚,以至于今天当年的伙伴相聚时,谈论最多的话题仍是因争吃冰棒而引发的忍俊不禁的故事。
走进老家的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几棵硕大的老榆树,那盘错交叉的枝丫纠缠在一起,在半空随风摇曳着,如同欢迎远归的游子。说实在的,每每走过它,我都会在它们的身旁停留一会,思绪便也在沙沙的树叶声中飘回到儿时。
在我的记忆深处,老家的村口曾经是一大片榆树林,这在榆中北山很多地方都是很少有的,因此,不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是我们儿时快乐玩耍的“天堂”。
儿时,最快乐的莫过于捋榆钱。春天来临时,当其他树还沉浸在冬的酣睡中时,榆树的枝丫上已经簇生出密密麻麻的榆钱来,起先,榆钱如同芝麻粒大小,相互拥挤在一起,但过不了几天,它们便一个个伸展开来,圆圆的,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原本裸露的枝条此时也被榆钱密密地缠绕住,远远望去,如同一个个毛茸茸的绒条。只要有时间,我们一群小孩子便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榆树林里,争相奔跑着,吆喝着,男孩子上树,女孩子则眼巴巴地扬头站在树下,等男孩子把榆钱连同树枝一起折断扔下来。每每有树枝扔到地上,那些女孩子便与上不了树的小孩子们争抢开去,一时间,孩子们的欢笑与纷飞的榆钱一起洒满整个榆树林。我们捋下的榆钱其实吃不了多少,更多的则是握在手里寻找乐趣而已。整个春天,在我们肆无忌惮地折腾下,榆树林里所有的榆树枝丫都张扬着,如同早起的懒女人蓬松的头发。然而,等榆钱脱落,树叶全部长出来后,整个榆树林还是那样翠绿地如同一把把大伞撑在老家的村口。少不更事,现在想起来,也真难为了它们。
对于榆钱,爷爷是有感情的。爷爷是从饥荒年代挺过来的,榆钱救过他们的命。爷爷说,那时村里吃的是“大锅饭”,一到春天便开始缺粮,因此,当村长的爷爷便组织村民到榆树林捋榆钱,用窖水淘洗干净,然后放在水里熬成糊状,再加上一把玉米面,掺和上一些野菜吃。爷爷说,好在当时村里人口少,多亏了那一大片榆树林,足够支撑村里的大人、小孩吃一个多月呢。爷爷每次讲这些“古经”时,神色都会凝重起来,那深邃的目光里饱含神情。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每次他路过榆树林,只要看到我们“糟蹋”榆树,他都会大声呵斥几声,直到我们一个个从树上出溜下来,欢笑着跑开。
我们爱去榆树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掏喜鹊窝。由于榆树林里的榆树大都长得高大,很多喜鹊便把窝搭在树杈上,一到夏天,小喜鹊在窝里“啾啾”的叫声总会撩得我们坐卧不安。喜鹊在家乡是信息鸟的化生,大人是不允许我们惊扰的,可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总是趁着大人到地里干活的空间,约上几个玩伴,悄悄爬上树,捉来小喜鹊把玩,任凭喜鹊爸爸和妈妈在头顶盘旋、哀叫。直到一次,当我们在树下给捉来的喜鹊洗澡时,恰巧被路过的爷爷撞见,他急急地告诫我们:喜鹊是有灵性的动物,谁伤害了它将来就娶不到媳妇了。看到爷爷一本正经的神态,我们几个都慌了,急忙将小喜鹊放回到喜鹊窝里,自此,再也不敢掏喜鹊窝了。直到今天,我们几个当时的玩伴在一起相聚,每每提到这件事时都开心不已。但不论怎么说,爷爷善意的谎言还是给榆树林里生活的喜鹊赢得了一份安宁。
榆树林遭难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夏的一场雷雨中,由于雷击,整个榆树林竟然奇迹般地燃烧了起来,等雨停人们赶到榆树林时,榆树林已经成为了木炭林。那时爷爷还健在,我清晰地记得,在全村人的惊疑与叹息声中,爷爷粗糙的大手一遍遍抚摩着那些烧焦的树干,嘴里含糊不清念叨着:“活不了了,活不了了……”他神色无比的悲痛,眼睛里还浸满泪花。那次雷击,对于榆树林可谓是灭顶之灾,除了边缘地带的几棵树干被劈开没有燃烧外,其它的全烧死了。村里的人建议全部铲除,可爷爷却死活不肯,他找来工具,在村民的帮助下,用草绳扎住劈开的树干,外面用泥糊住,谁也不曾想到,就是爷爷这样简单地“外科手术”,那几棵榆树竟然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家乡的杏树,是唯一可以结果的树。对于我们孩子们来说,杏树带给我们的快乐从杏花落就开始了。小孩子们是馋嘴的,我们时常扒开树叶寻找豆子般大的杏子,迫不及待地在衣服上擦拭几下便丢到嘴里,咀嚼并感受那种酸涩的味道。我们也时常玩一种叫“孵小鸡”的游戏。不知道是谁告诉我们的,说刚成形的杏子的杏核能孵化出小鸡来,信以为真的我们便时常用棉花将杏核包裹住,小心地塞到耳朵里,期待着真能有一天看到“小鸡”来。在“孵小鸡”的那段日子,我们小孩子是最乖巧的,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路上,谁都不会轻易打闹,深怕弄坏了杏核孵化不出小鸡来。我们也时常聚在一起,小心翼翼地从耳朵里取出棉花包裹的杏核比对,一起讨论谁的颜色最深,谁的有可能孵化的最早。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小心呵护的杏核大都会颜色变黑,甚至会破裂,只有扔掉重新再来。如此三番,直到杏核固化后谁都没有看到预想中的“小鸡”时停手,单等第二年再开始这样的游戏。现在想来,也真是可笑,杏核孵化小鸡,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可在儿时我们的眼中,那是如此神秘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但不论怎么说,杏核“孵小鸡”的游戏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父母的责任,那真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心的事,也许,这也正是散布杏核“孵小鸡”的游戏的人的初衷呢!
岁月悠悠,童年是难忘的,它是人生最单纯、最富有保留价值的一段时光,以至于在我今天的文学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关于童年的每一段往事都是我感情的真诚流露。
第二篇:往事并不如烟情感散文
每个人都有过去的往事。对于往事,有的人认为往事如烟,过去的就上它过去。但对我来说,往事是经验、是教训,往事并不如烟。
曾记得,刚从学校分配到劳教所工作,心里很高兴,一分下队就跟老同志带劳教人员上山劳动。心里想,靠多年读书打拼来的工作要好好珍惜。于是工作很勤奋、很刻苦。过了几月,进入打田插秧季节,中队下给我带20名劳教人员负责打百亩水田的任务。
那天,天气特别晴朗,太阳很辣。按惯例吃了午饭,就叫劳教人员休息一下,让牛吃点料。由于平时认为所管理的劳教人员大部分是农村人,很“听话”。于是,简单地吩咐他们到附近树下歇息,对逃跑没过多留意。约过半小时,组长跑来报告:“张××不见了。”我放松的神经一下绷紧起来,急忙叫几名劳教人员帮助找,但找不着。于是,我将其他劳教人员带交给队上采茶的民警,向队长报告后,一边打听一边顺着劳教人员逃跑方向猛追。“夹马沟”是花贡镇一条有名的深沟,每到四月,便成了一条干沟。跑在沟里,火辣的太阳被水冲刷过的石面反射剌人眼目,踩在石板上脚底辣乎乎的痛,加上口干舌澡,一阵心酸和痛苦涌上心头。但追逃要紧,只好咬紧牙关挨着,经过两个多小时才冲出“夹马沟”,来到盘江桥上等候协助追逃的民警到来。由于布置得当,大约晚上10点,就将逃跑劳教人员抓获,带回所后给予延长六个月劳教期处分。
劳教人员虽被追回,但我因思想麻痹,放松管理,造成“四防”事故,影响所内正常教育改造秩序,在民警大会上作了检查,并被扣发当月岗位津贴,教训十分深刻。
作为管理民警,在管教劳教人员时,必须坚持制度,从严管理,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更不能以感情用事、轻信劳教人员的言行,要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强化措施,做好防范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四防”事故,维护场所秩序的稳定。通过此事,使我从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防范意识得到增强,推动了自己后来的工作。
虽事隔多年,但这起事故,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追捕劳教人员的艰辛历历在目,自我检查的场面挥之不去。它像一根无形的鞭子随时鞭策着我,提醒着我。由此,我很珍惜往事,用往事总结经验,用往事吸取教训,使自己在工作上有所建树,为党的劳教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篇:童年的冰雪往事散文
四年一次的奥运冰雪盛会,近日在韩国平昌落下了帷幕。从高山滑雪的激情跳跃,到冰上芭蕾的优美舞姿,运动健儿们的精彩表演,折服了亿万观众。我喜欢冰雪运动,这与生活的环境有关,在北方,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与冰雪相伴,想不喜欢它都不行,从儿时的雪地爬犁到现在的雪地轮胎,至今还在与它亲密相伴。每当看到冰雪赛事,就常常会想起我童年的一件件冰雪往事。
爬犁。我的第一个小爬犁是由父亲做的,那是在上学之前。看到别的孩子在雪地里玩爬犁,央求父亲也给我做一个。父亲很爽快的答应了,用两根小木方、两根粗铁丝,再加上几块木板,没用半天的时间就做完了。拿着自己心爱的小爬犁,高兴地和小伙伴在雪地里玩耍,坐着小爬犁从山坡上滑下,然后再跑上山坡,来来回回,乐此不彼,不到累到实在爬不上山坡,绝不罢休。到了家里,鞋子里是湿的,手套是湿的,就连内衣都是湿的。好在家里的火炕是热的,tuodiao衣服钻进被窝,剩下的事情就有母亲来办了。如果说,洗衣服烤鞋垫母亲尚能忍受,把衣服刮坏了、鞋子弄破了,就免不了挨上一顿揍。尽管如此,还是痴心不改。一个冬天下来,从衣服到鞋子,几乎是伤痕累累。母亲经常叹息,要是生个女儿该多好啊,就用不着这么操心了费力了。
冰鞋。上学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玩的东西也在升级,尽管玩的爬犁不知升级了多少回,但终究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冰鞋成了一段时间的新宠。冰鞋是由自己做的,选与鞋尺寸相当的两块木板,在木板上安上两条粗铁线,木板两侧安上系带的铁环,木板的前端做成斜角,斜角上要钉上钢钉,以备起跑、刹车之用。对于男孩来说,做好一双冰鞋并不难,难的是你得玩好,而且得玩出花样,那才叫厉害。好在哪个年代的孩子皮实,不怕磕碰,凡是玩过冰鞋的孩子,都是在摔打中学会的。在我的记忆中,与我们一起玩的一个小伙伴,他玩的特别好,冰上急停、转弯、单腿立,每一个花样都是由他先做示范,我们跟着学,他简直就成了我们心中的冰雪王子。或许是玩的太好了,有一次他竟敢带着冰鞋去上学,要在离校不远的一个陡坡上,去显示他的厉害。不知是谁给老师提前打了小报告,还未等表演,冰鞋就被老师没收了,扔下一句话,让家长来取。谁都知道,傻子才会为这事找家长,那明摆着是找一顿胖揍。为此,他郁闷了好几天,一个孩子想当冰雪王子的梦想,也就随之湮灭了。
单腿冰刀。我们给了它一个俗称叫单腿驴,玩单腿冰刀时已经小学毕业了。单腿冰刀的制作比较简单,在一块可以容纳两只脚的木板下方,安装上一个旧冰刀片,再配上一对支撑杆,就大功告成了。制作它比做冰鞋还简单,难的是四处求人要旧冰刀。看似简单的单腿冰刀,想要玩好它并不容易。速度与平衡至关重要,速度太慢滑不起来,速度太快掌控不了,玩的好坏全凭自己理解。刚开始蹲在上面慢慢滑行,掌握好平衡之后,就可站起来快速滑行了。玩的好的人,可以转弯超人,做出各种花样动作,有点像今天的花样滑冰。不管你玩的多么好,也经常有演砸的时候。瞬间滑到,最好的结果是自己躺在冰上滑行十几米,最坏的结果是一串人和你一起倒下。磕得鼻青脸肿,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了。玩这种运动的都是大孩子,在玩之前要先清一下场,把那些玩爬犁的小孩撵到一个角落,一是嫌他们碍事,二是怕伤了他们。好在那个年代,孩子们玩耍时没有大人陪伴,大者为王,小孩子们也不敢吱声。要是放到今天,清场的恐怕不是这些孩子王,而是那些贴身护卫,陪伴左右的家长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这是上个世纪的老故事了,尽管岁月的尘埃湮没了许多经年往事,但是它却在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把它遗忘。每当看到冰雪节目时,常常会想起我的童年,我的爬犁,我的冰鞋,它们就像一幅幅黑白相片,一幕幕在眼前闪过,记忆中的画面,还是那样的清晰、还是那样的灵动。尽管那个年代生活清贫,但是它却给了一代人一个快乐的童年。
2018年2月28日
第四篇:童年往事
童年往事
童年是纯真,是快乐,是难忘。回忆起童年,一件件往事陆续浮现在我眼前,尤其是让我记忆犹新的事情就属学骑自行车了。
记得暑假的时候,姐姐教我骑自行车。他自己先示范几遍给我看,让我要记住:“双脚要放在脚踏板上,然后两手紧握手把随时准备拐弯,没拐弯时,手不要抓得太紧,也不要放得太松,脚要踩住脚踏板上,没踩会摔倒。”
姐姐刚一说完,我连忙说:“我知道啊。”我先坐在自行车的椅子上,双手紧握把手,脚踩在脚踏板上。姐姐先开始在后面协助我,慢慢地推,让我熟悉自行车,过了几十分钟,姐姐渐渐把手放开了,我把自行车骑回原地,当我到原地时,姐姐早就在那等我了。
我心里高兴极了,真是无法形容啊。以为有了自行车自卫的本领,经过了几天的刻苦训练后,我骑着自行车,欣喜若狂的在小路上飞奔。忽然,我看到前后有块大石头,路一边是堆积如山的杂石,另一边是白茫茫的的田野。因我的骄傲自大,车速飞快,前轮不听使唤,一不小心,没踩好脚踏板。在那一霎那中,我的自行车的车头狠狠地撞到了大石头,车尾“嘣 ”的一声跳了起来,我连车一起摔到田野里去了。
我摔了个仰面朝天,身子沾了一堆泥。姐姐跑了过来,手轻轻握住我的手,后脚用力一蹬,右手用力一拉,把我的自行车拉了上来。姐姐告诉我:“学自行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会了一小部分,并不代表你完全学会了。不要骄傲自大,否则会一事无成。”
我本不想学自行车了,因为自行车让我摔了个仰面朝天,可是一想:这么久都下来了,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啊!我紧接这回教训,努力训练,没过几天,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了,我一蹦三尺高
以后,我每天面对着蓝蓝的大海,手握住自行车的把手,脚踩住自行车的踏板,身子贴住自行车,好像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有时,我觉得自行车是活的,我叫它往左,它就往左;叫它往右,它就往右;好像是我身体中的一部分,让我随心所欲„„
我忘不了这有趣的童年往事,更忘不了这记忆犹新的学自行车往事。因为它让我知道了:学任何东西,都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要专心致志,否则将一事无成。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六年二班黄起聪
第五篇:童年往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分享彼此童年的故事,记录童年的纯真。
2.指导学生把内容说具体,让学生懂得在作文中要注重细节描写,语言生动,指导学生了解作文开头的方式。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内容说具体,让学生懂得在作文中要注重细节描写,语言要生动。
一、激情导入,自由练说
师:在五彩缤纷的童年岁月中,发生过许多事情,这些在童年时期经历的好笑的事、误会的事、不合情理的事、天真的事,蠢事、傻事、出洋相、闹笑话的事,都是我们一生弥足珍贵的回忆,这一节课,我们就跟同学、跟老师一起走进童年,回味纯美的童年,好吗?
生:(高兴地)好!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回忆一下自己童年的往事,想一想哪一件事情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师:(教师用目光巡视全班同学的表情)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老师发现不少同学已经回忆起来了,也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想起,没关系,或许老师可以帮你们打开记忆的闸门。
师:(出示同学的各种童年照片)
师: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自己孵小鸡,帮小猫剪胡子,如捉迷藏、捉蟹、粘知了等等,这些都是值得回味的故事。
童年的歌声依旧回荡,童年的笑脸依然清晰。但如果我们的儿时没有了游戏,我们的童年一定会大失光彩。在你小时候,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鼓励拓展思路> 师:同学们想起来了吗?谁愿意先来说说?
生谈。(四至五个)
师:看来同学们的故事还真不少,老师为你们喝彩。但是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简略。在我们平时写作文时,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同学们作文中的通病。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呢?一件事(或一种活动),总是要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可以是具体的哪一天也可以是大概的时间)、地点,总是要涉及到一些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要有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的“六要素”。记事文章,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写清了“六要素”,人们对这件事才会清楚、明白。在这“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而“经过”部分又是记叙的核心,是记事文章成败的关键,是必须要写清楚,写具体的。那怎样才能把事情说得详细清楚呢?
生谈。(四至五个)
师:请大家比较下面几段话,看看哪一段写得具体。
①我把菜放进洗衣机里洗。
②我拿着菜来到洗衣机旁,把他们放进洗衣机里洗。
想到这我便拎起那一大包菜来到了洗衣机前,踮起脚掀开洗衣机盖子,把菜小心翼翼地放进去,然后又盖上盖子,最后按下电源按钮。听着“轰轰……”的洗衣机启动的声音,我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想着自己有多聪明
生:注重了细节描写。
师:谁来说说,从这篇作文中你知道了怎样把文章写生动?
该下一轮了,只见王明召集好“军马”,讲完“调虎离山”计,然后,各自藏了起来。我一下爬在草池里,“噔、噔、噔”,“敌人”出动了。他们不知在哪发现了李振豫,只见李振豫拼命地左跑、右甩。嘿!他被两头堵,“腾”,他跳进草池又跑,踉跄一下,被随后追来的李佳奕抓住了,她“落网”了。李振豫知道我藏在这里,就很快把他俩引开了,我趁机“逃之夭夭”…… 生:注意语言的诙谐,有特色。
师: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经过”写清楚具体的:
童年趣事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而如今我的手上还握着那一颗最闪光的贝壳,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童年趣事.那年我正读幼儿园,刚回到家。忽然,从鸡舍传来一阵鸡叫声。我好奇地来到了鸡舍。一看,哟!原来老母鸡要生蛋了。于是,我蹲在一旁想看看老母鸡是如何生蛋的。我蹲在一旁看,可时间过了许久,也没看见老母鸡生出蛋。于是,我耐着性子在一旁再等。终于,又过了好一会儿,老母鸡才生出了蛋。老母鸡走开后,我把鸡蛋捧在手里。啊,暖烘烘的。我看了看老母鸡和鸡蛋想:老母鸡生蛋,可真辛苦,我得想一个办法让老母鸡少一点辛苦,它毕竟老了,也应该亨受晚年生活。突然,我学着一休的样子,用手指在脑袋上画了一个圈,想出了一个办法。奶奶平时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如我来个有样学样,种鸡蛋得鸡蛋。于是,我立刻在后院挖了洞,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洞里,再用土把洞填好,用脚把土踩平。我心想:过不了几天,这里就会长出一棵鸡蛋树,到那时侯,就会长出许多鸡蛋让我吃个够,老母鸡每天也不用那么辛苦地生鸡蛋,这不两全其美吗?我越想越高兴,希望鸡蛋树早点长出来。
几天后,我高兴地来到后院。一看,什么鸡蛋树还没长出来。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为了探个究竟,我从屋里拿出铲子,将当天种鸡蛋的地方再挖一个洞,拿出鸡蛋。呀,蛋什么这么轻?我将蛋磕破,里面什么没有!蛋黄和蛋清呢?肯定变成小鸡偷偷地溜走了。
于是,我急匆匆地跑着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全告诉了爸爸。爸爸刚听完,就笑得前俯后仰。
转眼间,我已经在读六年级了。可我一想起当年种鸡蛋的事,就不禁会笑起来。
师:谁来说说,从这篇作文中你知道了怎样把文章写具体?
学生点评。
生自由练说。
师:这段话讲述的是小作者种鸡蛋的过程。
师:
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
写“经过”,不必要(也不可能)把其中的每一个阶段、情节、场面都写得详详细细。但是,又一定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一些重要的阶段、情节、场面,加以细致地描写,、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具体清楚地写出来。
如人物在当时情况下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表情怎么样,心里怎么想的。把人物的表现具体写出来,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具体而且生动、形象了。
除此之外,根据表达的需要:还可以适当地写一写当时的环境,如天气情况、景物变化等,以衬托人物、事件。也可以适当地展开一些必要的联想和想象,以此补充或引申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这些,既有利于表达事件的意义,也有利于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体。
二、交流分享,相机指导
1、小组交流
师:现在同学们把你的童年故事和你的对子详细地说一说,好吗?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问一问,互相启发启发。试着在小组内说一说。老师给大家提点要求: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在一个同学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有没有讲清楚事情的经过,有不清楚的可以适时提问。好,开始吧。
2、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聊得真热烈,谁愿意把自己的故事与全班同学分享?看哪个组的同学发言最积极。
指名交流(在他发言时其他同学要用心听,看他是否将事件过程讲清楚了?有哪些好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评价时要强调的有以下几点:
1、事件叙述的完整、清楚。
2、能从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读写结合,明确习作要求
师总结: 这些在童年时期经历的好笑的事、误会的事、不合情理的事、天真的事,都是我们一生弥足珍贵的回忆,也是这次习作的好素材。
题目:写一至两件印象深刻的童年中的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
1、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2、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细节描写。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请按照大屏幕上的快速构思的写作步骤,梳理写作思路,列简单的提纲,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开始……
[屏幕显示:写作步骤:
第一部分:开头(紧扣题意,引出童年)
第二部分:叙事(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语言生动)
第三部分: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主旨)
生:(根据步骤构思、列提纲。教师个别指导)
四、启发开头
能不能把这件童年趣事写下来呢?那怎么写?
(1)开头写什么?
① 开头点明时间,地点,人物:
师:这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开头法不过开头方式应该多样,这样更能吸引读者,那还可以怎样开头?
②“加油加油”这是在干什么呢?
师: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语言描写开头好!
③“池塘边的榕树上┉” 师:歌词开头,可以!
④你还可以用“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与欢乐;童年是一场游戏,游戏里有我们一串串笑声”作为开头
师:排比开头,也很有气势
1、仿写句子,概括童年。
师:提到童年大家兴高采烈,在你的心中童年是什么样子呢?老师说:“童年象一杯热茶,耐人寻味。”你们能用同样的句式概括你心中的童年吗?
生1:童年象一壶酒,浓烈醇香。
生2:童年象一首歌,旋律优美。
……
师:大家可以用这样的句子做文章的开头。还有什么新颖的开头方式?
生:以“歌词”开头。
明确了要求,开始动笔写吧。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就是遵循《新课标》中指出: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学会“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学习必要的写作知识而设定的。本节课教学过程条理清楚,达到了预期设定的目标。学生描述完整,突出重点。老师能较好的抓住学生发言为契机,顺势引导掌握写事情文章常用的方法。评析:
课堂上,吴老师通过播放歌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打开记忆的闸门,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做到有话可说,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回忆起来自己感动的往事,为作文选材作铺垫,扩大取材的范围;而后吴老师通过范例着重让学生明白这次习作业应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突出文章的中心,可以是一次教训,经验,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收获。同时让学生掌握写事最常用的描写,使文章看起来生动有趣。整节课,吴老师或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表达,或有板有眼地引导学生进行章法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