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白,你相信命中注定么杂文随笔
2500万人居住在这个城市,
一半是同性,年龄相仿的差不多五分之一。
这250万人当中只有15分之一生活在你身周边,再15分之一有机会与你擦肩而过。
在剩下的一万一千人里大概只有20分之一的人会与你有交集,然后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符合你对身高外貌的要求。
在这110人里遇上和你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爱好和兴趣相同的人的概率又有多少?
我们都在寻找那个对自己来说所谓“对的人”
当恋情经过时间的考验,慢慢的我明白了没有人是完美的,她不完美,其实我也是。
我们的每一次分歧都不会有胜利者,她有他的想法,我愿意为他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
也愿意成为他避风的港湾更愿意为她付出我的所有,因为我爱她。
现在他是我一生的伴侣,我们会共同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我无法承诺生活会一帆风顺,充满阳光;
我无法承诺明天都是美好的或者生活易如反掌,但我承诺的我一生的忠诚,我的尊重,以及我无条件的爱。
第二篇:最后的独白杂文随笔
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日子:平淡无奇、千篇一律、日复一日却又莫名其妙的有趣
哈哈是不是很奇怪?
今年我本应该是一个大一在校生像其他同级成为大学生的人一样,但因为查不出病因的大脑神经受损而不得不休学在家
我想到现在为止我的人生还没有经历过像今年这样这么大的坎儿,一切都发生得很突然,第一次上救护车第一次进抢救室,醒过来的时候有种捡回一条命的感觉
除了接受保守治疗没有别的方法,因为大脑神经受损会造成不定时的晕倒,控制不住地走神甚至记不住事所以常人可以聚精会神地做一件事但我做不到
于是我开始丢三落四出门连钥匙都不记得装口袋里,别人说过的话转头就忘,常常分不清正在发生的事情是现实还是梦境。
有的时候安静下来以后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从现在起按照医嘱将要连续好几年不能间断的进口药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以前在家不小心把东西摔到地上或者打个踉跄爸妈最多开玩笑似的问我怎么了,可现在他们一听到动静就要火急火燎喊着我的名字跑过来。有种辜负了他们的感觉
老实说,我怕死但我并不缺少活着的勇气
是,无知才无畏。但我宁可心怀畏惧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走,别人觉得我是个危险的病人可以但不能因此就让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个病人
放弃那些喜欢的糖巧克力、极限运动、鬼屋以及跑跳爬山没关系,药物里的激素会让我增重也没关系,生活也就是这样 “活下来,才有freestyle”
我也是一年前刚刚从抑郁症走出来的,那期间何等的痛苦真的是正常人体会不了我也没办法用语言说明的,直到现在都不敢回忆起那段日子
但我不是来比惨的在经历这些以后别人的看法眼光对我来说突然变得不重要了,我不想再被别人的思维束缚
这是我内心虽然简短有力只属于自己的最后的独白
或许在物质上我是贫瘠的,但在精神上我就是个富翁
第三篇:关于爱的独白杂文随笔
一、关于爱的独白——献给熟睡中的女人
社会的进步和解放,才是爱情幸福,最真实的、最巨大的、最可靠的人间摇篮!
爱,绝不仅仅是享受和索取;爱,首先是耕耘和奉献。
爱,意味着责任__基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责任。
人有性格,丈夫有“夫”格——人们的社会存在,包括素质,决定人们的意识、感情和人格;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存在,包括夫妻的素质,决定人们的夫妻意识、感情和风格。
对于爱,爱的过程和结果,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
爱情者的质量和状态,决定爱情的质量和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家庭、婚姻、爱、性和男女平等问题,认为,只有到了G产主义,社会和社会的人,都有了高度的、充分的发展,女人的家务劳动和其它性别分工,都会交由社会化劳动来完成__此时,男女地位、教养的本质的和高度的一致,才会导致真正的男女平权。此时,也只有到了此时,爱,才是一种不为生存与利益所左右、所困扰,完全基于社会义务和责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性爱文明的情与性的完美与激情的组合!
妇女的进步,妇女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社会解放的可靠尺度!
妇女的进步,妇女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社会解放的最佳伴侣!
二、美女边际效益分析
优势:美,性情、知性,健康;稳定收入。
其中,美,性情、知性,健康,受稳定收入(递增)的支撑;也受业余爱好:摄影,音乐,舞蹈,读书,旅游的支撑。
广义的,业余爱好,均属知识依赖型,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特征。也受喜欢运动:健身,跑步,舞蹈,游泳,瑜珈--物质(身体)依赖型,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的支撑。
边际效益递增现象,虽是知识依赖型主体的特征,但仍然是有限的、相对的。
就像任何人--如神仙--都要走下坡路一样,人体的所有优势,如:美,性情、知性,都以身心健康为支撑,因而,都是物质(身体)依赖型,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古往今来的一切事例,无一例外地证明,所有的地位、知识、美貌依赖型主体--这里是指美女,在晚期,都是物质(身体)依赖型,都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这就是无情的辩证法。
莫等闲,白了美女头,空悲切!
女人要让自己不老,首先必须拥有爱,要会爱人,要有人爱,其次,还要热爱生活,不抱怨,积极向上,充满自信,充满好奇,永远学习,接受新的东西,才能让自己保持不老的状态……
追求是灰色的,理想是灰色的,而只有生命之树,生活之树,爱情之树,长青!
三、妹子,我等你,等到地老天荒,岁月依稀
无论是蓝天下的白云,还是夜幕中的星星,如果你向我敬礼--
我将走下爱的云梯,把情的种子,播种在你的人生与幸福里,然后,就是辛勤的耕耘,再然后,就是我和你……
我的领空风和日丽,我的领地纯净温馨,你若在此飞越,我会向你注目,你欲在此降落,需要怀揣情的梦想,带着道德的行囊,走下爱的云梯,经过诚信的洗礼,然后,我们相伴相依……
第四篇:相信就够了杂文随笔
新浪读书抽奖,十本新书随机发放。我看中了十本新书里刘震云的那本《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就转发微博参与抽奖。然后我中奖了,中的是“少年派”作者扬。马特尔的新书《葡萄牙的高山》。我读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其十分服气。扬。马特尔当年大火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只看过电影,我知道“少年派”本身也是一部畅销书,但是看了电影后就懒得去读书了。因此虽然没有中到我想要的,我还是欣然接受了这本《葡萄牙的高山》。拿到手里的当天我就读了,第二天读了一下午,终于读完,然后转手送了人。
我不喜欢太晦涩的小说。哲学书、精神分析著作我认为越晦涩,越有趣。因为学术著作,晦涩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晦涩,小说不是的,基本可以完全天马行空到让你不自觉地得说出“WTF”。这就很尴尬,尤其是当你还发现别人都能读明白的时候,你就更郁闷。到底什么意思呢?这个想法在心里不停打鼓。然后如果不是作者本人站出来,我个人认为基本任何解读都很成问题。《葡萄牙的高山》就是这么一本小说。你看封面、背面的那些杂志报纸的评价,你就能体会。你会发现他们的点评大概中心词都是“奇妙”、“奇特”、“隐喻”这种词,不怎么讲关键性的内涵。以我小人之心的观点就是八成这些报纸、杂志也没太读懂这本书,所以才不敢放言说自己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从表面上,这本书写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一个丧子丧偶的男人,去葡萄牙的高山区寻找一个神父雕刻的耶稣受难十字架。据说这个雕像完美体现了主在受难时的情景。第二个故事,是讲一个病理医师加班喝多了,跟自己去世了的妻子的幻象,讨论了《新约》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关联。然后他又为一个老妇人解剖她死去的丈夫。第三个故事,是讲一个加拿大参议员,经历丧妻之痛后,在美国参观的时候看中了一只黑猩猩,于是领养了它,然后带着黑猩猩去了葡萄牙高山区住。在那里,在跟黑猩猩的相处中得到了救赎,最后安然去世。这三个故事我想了两天,我觉得应该就只讲了一件事,这本书应该就讲了一件事。当然也许是我短视,但是我就看到这么一件事。那就是“信仰什么不重要,‘信仰’这种行为本身就已足够”。
这三个故事共同点之一是故事里都有一个深陷悲伤的人,对沉痛的过往深深陷入,难以自拔的人。书里描述了这种人的状态,是通过第二个故事里阐述的关于耶稣的一个神迹描述的。耶稣显现神迹,在水面上行走,门徒彼得看到了,下船在水面上走向耶稣。然后因为风大,彼得心里害了怕,于是往下沉。阐述这个神迹的时候,说那个时候人们还不会游泳,掉入水中只会一直下沉,任由水把自己淹没,一点办法都没有。接着引申道:这水代表的就是我们的脆弱,我们都是脆弱的,常常就任由脆弱把自己淹没。这段就讲出了三个故事里的人共有的状态。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拯救被脆弱淹没的自己呢?在我看来,就是通过信仰,不限于宗教,信什么都好,只要信点什么就可以了。
“相信”,让人活下去。这是我的看法。首先“活下去”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是该“活下去”的。如果不“活下去”,一切无从谈起。但理论上,仅限于理论上,我们完全可以不去坚持“活下去”这个信念。你发现什么了没有?如果你选择一切都不相信,你将不存在。不是什么事都需要原因和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回答孩子的问题总是回答到崩溃。孩子都是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会触及到你习以为常的那些观念的软肋。是什么让你活到如今,一切运转良好的,是你选择了“相信”。相信什么不重要,但是你总是相信了什么,然后便可以不再顾忌、考虑和焦虑的。回到耶稣在水上行走的那个神迹,书里没有把这个神迹讲完,只讲到彼得沉到水里,由耶稣把他捞起。后面耶稣对彼得说了重要的话,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也就是说只要彼得坚定信念,其实完全是可以在水面上走过去的。借用书里将水比作脆弱的比喻,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面对脆弱,只要我们选择相信着什么,就也能像耶稣一样在水面上走,风吹不动,浪打不摇呢?
也许相信的威力在实际的物理法则上不起什么作用。耶稣受难,头戴荆棘冠,受鞭责,被钉在十字架上直到咽气。那耶稣受难的样子明明就是一个饱受折磨的凡人,但是你发现我们从未质疑地向其祷告。我们选择相信耶稣三日后复活,而不是尸体被门徒偷走。我说相信什么不重要,我认为这也是书里的观点。书里的第一个故事,那个男人寻找神父雕刻的耶稣受难十字架时,读了神父留下的日记。神父为当时被贩卖的黑奴,画了一张素描,然后决定以此为蓝本雕像。日记里称黑奴为黑猩猩,神父看到那些黑奴,觉得他们跟自己实则无分别,却饱受磨难。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还不如这些饱受磨难的黑奴。男人在一个教堂里找到了那个耶稣受难十字架,他站在教堂的门口看着那个耶稣受难像,发现这雕刻的明明就是一个黑猩猩。男人彻底崩溃,他崩溃什么,他才意识到这个受难的耶稣也不过是个人,根据进化论也是黑猩猩变来的。天使变不成人,只有黑猩猩才能进化成人,这就是让男人崩溃的地方。自己一直信仰的原来是一个不那么值得信仰的存在。既然如此,自己又该信仰什么?第一个故事停留在这个男人崩溃的地方。第三个故事则是以一个参议员与黑猩猩的相识开始的,我们看到第三个故事最后参议员被黑猩猩在灵魂上救赎了。第三个故事里参议员写了黑猩猩很多可贵的品质,他学到了很多,但是各位,参议员忘了一件事,他观察的是黑猩猩。黑猩猩再了不起,他也只是黑猩猩,不是人,你是不该用人那一套逻辑去过度解释黑猩猩的。然而参议员坚信在黑猩猩的眼神背后,举止中,都有深意和可借鉴的地方。那么参议员只是相信了这个黑猩猩有使人摆脱困苦的力量。
第一个故事里,这个男人经历了失去亲人之痛后,开始倒退着走路。他背对着前方,他觉得这样可以用后背来抵挡风霜雨雪还有要面对的艰难险阻。他来到葡萄牙高山区后也一样,大家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了他的经历,失去妻子孩子以后就这样。过了大概一百多年后,在第三个故事里。在葡萄牙的高山区一个村子里有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习俗,死难者的至亲之人会穿着黑纱倒退走路,因为曾经有个外地人来说倒着走会让自己好过些。倒退走路,让自己内心宽慰一定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或者没有来由的,只是忽然这么觉得相信这样做是有用的,就这么做了。
我们相信什么好?相信血肉之躯的人?还是倒退着走这种健身偏方?又或是一只黑猩猩眼里的宇宙万象?我觉得,这本书里写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告诉我们要相信什么的。而是人要往前走,不沉入、溺亡在自己的脆弱里,是需要相信的力量的。凭借什么都可以,只要你相信这样可以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相信就是。相信就已足够。
这本书读完,可以读读福音书,我觉得会很有启发。
第五篇:你不相信我,却在相信着他杂文随笔
人嘛,千奇百怪,形形色色,无奇不有,都在所难免。“我不相信爱情,同时也不相信男人。”这是她给我的回复。面临上一段感情经营的失败,给你、给他、甚至给作为朋友的我,一同留下了道抹之不去疤痕。
这句话的背后
我和她,认识将近一年了。在这一年中,一起吃饭、上课、逛街等等,我的出现,不过仅仅以着朋友的名义罢了。可能生活方式的原因,我习惯了把“喜欢”藏在心的最深处,不去表达。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偷偷的拿出来瞄一眼,生怕被其他人发现。所谓的朋友,就是看着你跟其他人手牵手一起出去遛弯,而无意间的偶遇,还得强颜欢笑的祝福。那天晚上,听着朋友的诉说,不知怎么,我是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直到我喝醉了,也给你发了一连串的短信,就在这种情况下,我把隐藏了很久的事请,跟你摊牌了。
相信到底是什么
这几天我在绞尽脑汁的想,相信到底是什么?且又对于相信这个简短的词语,众说纷纭。值得相信且可以托付,这是对信任做出的解释。相信不过是信任的一半而已。可能身边天天跟你一起的死党闺密,都还没有相信,却相信着一个刚认识几天的陌生人,这是普遍人的通病。
1、先来说说相信吧!在你认识的人里面,你有几个相信的人?可能会数不胜数,可能会屈指可数,这个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而一个人又怎么做才会让你相信他?抑或是他在错的时间做了你认为对的事情,误打误撞,你就相信他了,这不过是我的个人见解罢了。它,没有定义,一个人一个见解。现在年龄段的我们,在心里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城墙来抵御外人。那为什么在听了几句花言巧语,却偷偷的为他开了一扇门,这又是凭什么?在你身边一直陪伴你的,小心翼翼的不敢在你面前暴露出一丁点的喜欢,默默的为你努力着的“朋友”,凭空的成了讨厌的人,而嘴上依旧对他说着:我相信你。写到这里,我也想不通相信到底是什么,而又努力做着让你相信?是不是很矛盾呢?我感觉挺矛盾的。
2、在来说说托付啦!
这个词对于普遍的人来说不太陌生吧!一般在结婚典礼上,司仪会对新娘说:你愿意把自己的后半生托付给新郎嘛?是友情、又或是爱情、还是是亲情让新娘把自己的后半生都托付给了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新郎呢?这个层面说的有点儿大,来说说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事情吧!你有过把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事,特别放心的交给一个人来办?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有。这个答案不可否认吧,那我在问你:现在有一个决定你命运的事情,你还敢放心的交给他吗?可能会有人反驳: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是我亲自做喽!这不过是你不敢的狡辩罢了。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我交给一个人办事,会一遍又一遍的问他进度如何?这也或许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托付,可能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还不涉及。
3、最终,相信+托付=信任。把相信作为横轴,把托付作为纵轴来看,前者很多,后者很少,甚至没有,最后相交的那个点(人),就是你信任的人。看到这里,你对于相信又怎么看?其实在我看来,没有一个人能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选择错了一次,那是之前你不清楚对相信的评判准则。其实一切的评判准则不还是时间两个字嘛!时间会证明你相信的对与错?时间,是个好东西,也是一个人最难过的一关。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在结尾处我想请问你:你都给了一个陌生人相信的机会,你又为什么不给在你身边一直在的人一个机会呢?拿时间看待任何人与事,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