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探索研究能力培养的论文
一、简单递加法
也就是积累。积累的本身就是初步的探索形容。语文学习中的许多积累,如思想火花、哲理小诗、名言警句、格言谚语,以及谜语、山头主义、对联等,开始是不经意的摘抄,后来就变成专题性的持久的笔记活动,于是一个一个的资料便分门别类地进入了笔记本,于是眼前便展开了一片一片美不胜收的知识天地。一般来讲,积累的资料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欣赏,二是运用,三是分析研究。但不管如何用,都是以初步的研究探索为基础,不然,你怎么会确定某种资料作为欣赏的对象,或者探究的目标呢?
请看下面运用“简单递加法”积累的一组材料,它具有提示性、借鉴性,可以成为一张很有参考价值的学习卡片。
记叙文的构思十法及例证以小见大法,如《一件小事》夹叙夹议法,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线穿珠法,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悬含层叠法,如《驿路梨花》点面结合,如《挥手之间》抑扬结合,如《荔枝蜜》
7 对话描写,如《变色龙》意外转折,如《窗》移步换景,如《小石潭记》横式结构,如《人民的勤务员》
若还有所获,便可以继续“递加”下去。运用“简单递加法”,不仅仅是记录人家的东西,有时候自己脑中闪现出来的好问题、好想法、好词句,也是可以随手记下、随时积累的。
二、归纳分析法
在“简单递加法”积累材料、积累问题的基础之上,认真思考,耐心咀嚼,根据自己知识深浅的程度,选准突破口,进行归纳、分析。一般来讲,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探索,要善于选择如下适用的方式。第一,单向纵深突破,即只研究一个问题的某一个方面,以求深入、深刻。如《“友邦惊诧”论》,在很多美点可以探索,我们可选择其中一个美点《“友邦惊诧”论》驳论五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第二,多项组合分析,即将几项内容,特别是几项同类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若干”闪“字的精彩用法,可以《”闪“出了奇光异彩》为题进行研究。第三,对照比较探索,即两项或多项内容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所选择的”点“可大可小,如《白杨礼赞》与《松树的风格》、《醉翁亭记》与《小石潭记》,相互之间都有丰富的内容可以比较。第四,划分归类研究,将一批同类的材料进行划分,进行归类,以探求规律性的知识。如集纳中学语文教材中描写”手“的例句,然后加以划分,把划分出来的各类另上小标题,便可以完成《”手“的描写及其作用》的研究。下面是一篇小论文的提纲,它表明这篇小论文是用”划分归类“的方法组织的。
说明文的用喻手法系列喻,如《食物从何外来》
线索喻,如《苏州园林》组合喻,如《看云识天气》穿插喻,如《从宜宾到重庆》装饰喻,如《中国石拱桥》
三、考察辨别法
或用已经掌握的正确知识,或运用追本溯源的手段,或通过考证,或运用理论分析,对绺进行鉴别,对误点进行芈,对疵点进行解析,从而表达自己的正确见解。考察辨别的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也可以是思想性的,考察的过程重分析,重证据重谁,重严密,不需要冲动,也不需要偏激。总之是要以理服人。
曾经有一首好诗《中国的微笑》。作为获奖作品而入选入诗集,中央电视台和几个省电台也播发过,《中学生阅读》杂志1991所第10期选登了它。几个中学生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诗中有一些知识性错误,利用下面的文字委婉地进行了批评:刊登在1991年第10期的王俊义同志《中国的微笑》,是一首非常好的诗。仔细读来,余香满口之时,似乎感到了几外失误:如第一节中”是一卷李白,一卷陶潜,初看南山菊黄又听两岸猿鸣,“第二句的顺序没有与第一句照应。第五节第二句写”浑天仪上的几只蟾蜍“,” 浑天仪“肯定是”地动仪“之误。第六节还有”是一座高高耸立的跳台,世界看见高敏欢乐的表情“,高敏是三米跳板世界冠军,不是跳台冠军,”跳板“被误为”跳台“。(《中学生阅读》1992年第6期)以上文字虽然简短,但有力地表现了小作者考察辨别的探究能力。被千百人读过的一首好诗被中学生指出了错误,这正是不迷信、不盲从、认真求知的研究探索精神的表现。
四、反复尝试法
类似于实验研究中的反复试验、反复测定的方法,通过反复的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探求认识规律的最佳角度,获得对事物的全方位的立体性的理解。语文学习中运用”反复尝试“的研究方法时,主要是着眼于两面三刀点:第一点,反复试验修改病句、病文的方法,以求获得最佳角度,反复进行句、段、篇的层次划分以及作文建架的构思,以求最确切的”方案“。第二点,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钻研理解同一篇课文,以求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内容下面小论文,就是在用”反复尝试“的方法探求的一个病句的修改方案之后写出来的。彼此顾及改病句。病句: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病点:顾此失彼,搭配不当。修改方案:删除”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句子就通顺了但此方案划去了对同学们的表情描写,不符合实际情况,是为改病句而改病句,真是”顾此失彼“了。所以:修改方案二: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老山英雄,并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这样改当然好多了,彼此都得到顾及。但是一个句子改成了两个句子,显得麻烦一些。我们设想,当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既能注视着老师讲课,也能倾听老师讲课,同理,同学们既能注视老山英雄作报告,也能倾听老山英雄作报告。”注视“和”倾听“不必像方案那样分开,关键是”报告“必须是动词。于是修改方案三出来了:把病句中的”的“改为”作“,句子便彼此顾及并且十分通顺了: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作报告。从此角度修改这个病句,多救少改,切中肯綮,病痛最小,病好最快,反复探求,便不能达到这一步。(根据《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8期《彼此顾及改病句》改写)
五、视角转换法
避开常用的、一般的理解、分析、探究的方法,另辟蹊径,创造性地进行思维,用全新的观念和角度去研究问题,往往得出新颖而独到的、令人赞叹的结论。例如研读《蚊子与狮子》,可用”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的观点去剖析;又如研读《猎户》,可用”环境保护“的观点去审视,等等。运用”视角转换法“,可熟悉并选用其常用的三种方式:一为学科渗透式,即从美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影视知识、法律知识、经济常识等等角度去研究理解语文知识。例如研读《弯色龙》,不把它当作小说,而把它当作”微型剧本“来读,分析的结果能激发别人的兴趣;又如研读《春》,有人从旧历的节令入手,指出《春》写了从立春到立夏之间的景物,一条”时令“的纵线贯穿其首尾,此观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二为反向立论式,即完全推翻已有的结论,以充足的论据另立一说,集考证、辨析、推论于一体,让人们认为言之有理并给以接受。例如《伐檀》,历来都认为是鞭挞、揭露剥削阶级的诗篇,但有人明确提出,这是一首情真意挚的恋歌,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三为大胆假说式,即根据自己的研究钻研所得,大胆进行定义,提出新观点,新廉洁。例如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有人在仔细统计分析时发现,诸如写信、写应用文、修改病文等作文内容,往往不在上述三者之列,便提出”无命题作文“之说,恰如其分,言之有理,得到赞同。下面是一篇小论文的写作提纲,从中可见”视角转换法“的巧妙运用。《醉翁亭记》的”镜头“美。《醉翁亭记》由四组极美的”镜头“用”蒙太奇“的方法组合而成。首先出现的是一个”大远景“,接着”镜头“摇动,推进,以特定的方式停留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之上,这组”镜头“色彩明丽,景色秀美,表现了作者”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于洒“的欢快情怀。接着是一组快速闪过的”空镜头“,山间早晚色调、春夏秋冬的牲,得到生动的表现。作者精心构思,反复渲染,着力强调,出色地描绘了美丽的山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山水之乐的无穷。紧接着是一个”景、人、情“兼容的”长镜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活动一气呵成,在欢乐的气氛中尽情展示了与民同乐的情趣。
最后是一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全景镜头“。夕阳在西,人影散乱,鸟雀欢鸣,太守醉归,把”与民同乐“之意,渗透到画面之外。”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景,即是为了抒情。
六、深挖细找法
这是一种对能力层次要求较高的独立进行的发现方法。它需要静,静静地研读、品评、体味;需要动,圈点勾画、手抄笔录、排列组合;需悟,硬是要针对某一具体目标,在别人已经耕种过的土地进行再收获,在别人已经翻拣过的矿石中民现闪光点。如有位老师在《我教〈孔已〉,巧用十个数》中介绍了他的发现:一个环境,两次到店,三种叙述,四种人物,五次取笑,六种描写,七种神情,八个时间,九次笑声,十个钱数。(《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8期)这没有深挖细找,精思博引的功夫,哪里能够发现得了。当然,初学深挖细找,也不必像上面举例中铺得那么开,有一点发现,便是一次成功。读下面小论文,看看作者发现了什么:称呼最多的一段话
中学语文教材中,一口气对一个人称呼最多的一段话在初一语文第一册的《一面》中: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丫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恨黑暗有如憎恨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作者一共用了六个称呼!
这一连串响亮的称呼,表现了”我“对鲁迅先生的压抑不住的崇敬、赞美的心情,讴歌了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
从词义上讲,”他“指鲁迅先生,一个”他“字,表现了作者万分惊喜的激动之情。”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方面,褒扬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贡献,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情;而”战士“则从总的文献概括了先生的战斗风格和战斗精神,表现了作者的崇敬之情。从表达上讲,这六个称呼”一气呵成“,激情澎湃,加上三个感叹号的结合使用,有着强烈的修辞效果,给人以极大的感染。
七、类比联想法
类比能够启发联想,具有”助发现"的作用。当我们看到事物是这样时,便会相到彼事物是否也是这样,于是会把已知的某个方面的内容迁移到规矩的需要探索的内容上去,为探索未知的内容提供一把试用的钥匙,一旦这把钥匙能起作用,便开启了未知的内容的大门。因此,类比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需要开拓思维的窨,需要机灵的进行迁移思考的探究方法。
第二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论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遵循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与初中阶段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层次性,化学教师不能对学生要求过低,也不能要求过高,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适度的要求,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与学生自身条件相符合。
(二)个性化原则
初中学生有个性,有活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个性化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则。如果缺乏个性化教学,则不会有创新教学,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个性化原则,要保证化学教学民主化,摒弃给予性教学,鼓励初中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
(三)活动性原则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创新,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课内活动,都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听从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出初中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探索性原则
不管是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化学实验的教学都需要不断探索,探索性原则摒弃了教师将化学知识照本宣科“教授”给学生的做法,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将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前提和基础,启发学生质疑和思考,鼓励初中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学习。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运用体验学习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操作、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像个科学家一样对化学实验进行探索。很多教师都在开展实验之前就将实验结果告诉学生,这样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毫无创新可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有实验结果是未知的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在现有条件和情况下,为学生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化学实验,鼓励学生从小问题着手,使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探索,在探索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对于问题的研究、分析、解决能力。这样的化学实验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虽然有些学生会失败,但他们仍然掌握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掌握了化学实验的方法。
(二)运用挫折演示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看成一名学生,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模仿,表现出思维受阻的情况,在思维受阻的时候,为学生演示经过多次失败挫折以后克服困难和障碍,最终取得成功和胜利的过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实验都是定性实验,定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阻碍作用。因此,在化学实验刚开始接触“量”对于化学反应产生的影响时,思维定势会制约学生的思维,致使学生思维受到阻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帮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和探索,教师要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设置一些阻碍学生思维的问题,使学生不断探索,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克服思维阻碍,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敏感性进行培养。
(三)运用不完全内容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不完全内容教学法是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全盘托出,而是故意制造一些空白地带。空白地带是学生的探索地带,更是学生的创新地带和创新开发区域。教师可以在演示完实验以后,不立即告知学生实验原理,而是让学生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比如试剂添加顺序、实验条件、实验装置、实验药品等。教师还可以在演示实验之前让学生对有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进行预测,接着再通过实验来对其进行验证。例如,教师在对CO气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对产生CO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后,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为学生提出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和思考。比如,对某地火灾现场是否含有CO进行检验的时候,需要选择哪些药品和装置?教师不要立即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条件、实验装置等,要不断引导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提示,一步一步将学生向还原装置、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的方向引导。给学生留有创新空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观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征以及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阐述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提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在本文中,笔者遵循培养初中学生创新思维教学原则与化学教学一般原则有效结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同时,适当增加学生实验以及演示实验的内容。
第三篇:语文教育中能力培养训练的研究论文
摘要: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高中语文教育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应用、审美、探究”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题词,在语文教育中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关键词:语文教育;审美;培养训练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语文教育中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义教育中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要使学生掌握口语、书面语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尤其侧重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训练,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就业和交际需要的能力。
在教授《雨巷》时,当老师朗诵完诗歌后,在分析诗歌的意境时,老师顺势为学生设置情境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在学校的本届艺术节上表演诗朗诵《雨巷》,你作为舞台设计师,为这个节目设计场景,你该怎样设计,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要求设计这个场景。有的同学说,舞台上的背景屏幕上播放的画面是一条“悠长悠长的小巷”,最好要铺着青石板;还有的同学认为,画面上还要有颓圮的篱墙……通过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联想,不仅让学生体会了诗歌的意境,更让学生在设计场景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也为解决高考的语言文字与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用文的写作是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老师在平时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尤为注重对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在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天的时候。老师让学生“以‘我的一条建议’为题写一段文字,为办好上海世博会进言献策。”在老师从什么是建议书、建议书的格式等方面做详细的指导后,学生们大都按照规定的时间写出了内容合理、具体,语言顺畅的建议书。
在以上的洲练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提升空间。
二、语文教育中注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训练
语文是一门具有浓郁人史特色的课程,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应当对学生指明并揭露文艺作品中的真正的美,并要保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领会真正的美,祖国自然的美,人物性格与品行的美,他们在社会上生活与活动的美。”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精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篇章:有清新、幽静的故都之美,也有神奇瑰丽的天姥山之美;既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橘子洲头之美,也有奇异瑰丽的楼阁之美;既有声势浩荡的长江之美,也有壮阔浑雄的洞庭之美……一套语文课本就如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把大自然的美铺展在学生面前。
语文教师在教育中要充分挖掘作品中这些美的东西,研究教学方法。培养训练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三、语文教育中注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训练
课程标准指出:“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高中语文教育要贯彻语文新课程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培养训练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高中语文教育中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探究性课堂教学,这必须要求教师努力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时,师生先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此夜曲中闻折柳”这样一个生动传神的句子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依据是什么?通过提供一系列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培养训练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此外,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一书中,每一篇课文的后面都配有相应的“探究·讨论”题,为培养洲练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平台。
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高中语文教育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应用、审美、探究”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题词,是新理念,也是新原则,语文教育中不同能力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15.[2]袁行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3]郑金洲,教育碎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第四篇: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
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
河南省汝州市纸坊乡第一初级中学 李玉侠
【摘 要】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拥有对教材文本的绝对解释权,学生对课文的了解被限制在教师的理解范畴之内,于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被扼杀已尽。怎样才能扭转这一现状呢?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入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重视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尝试采用一种有别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既进行阅读能力的分层培养,又辅以策略的分层训练,以期构建科学有效的阅读模式。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探索
一、把握好预习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认为,在校学生获得课本上的知识,一般分为五个环节,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复习,而预习为其首,是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好途径。抓好预习这个环节有四点要注意:1○要指导预习方法;○2布置预习内容要适时适量;○3检查落实要到位;○4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我们应当在七年级就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一是要带着问题去读。对老师布置预习要求解决的问题采取由易到难,各个击破的方法去完成。二是要做好预习笔记。这笔记不一定做在笔记本上,比如给生字注音等就可以做在书本上。但是,难懂的问题,最好记在笔记本上,以备听课时用,或向他人请教。三是除了预习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来阅读,以提高预习的质量。四是一般情况下学生预习应当独立进行,遇到较难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家长。
二、着力上好讲读课文,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 “由浅入深”,“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知规律告诉我们,教读课必须从“教读”起步,经由“听、说、思”的过程,最终达到“写”的境界。
整体论认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这就要求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就得先让学生接触课文,即学生要先读整篇课文,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先入为主”,即通过读,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知,为深化学习、智能迁移做准备。
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或者说,老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读书呢?我认为应该有明确而具体的内容要求。比如,我们在教www.xiexiebang.com学中可以这样做:让学生以每分钟五百字左右的速度(即速读),读完全文,同时划出阅读中遇到的生字、多音字、成语、新词、名言警句等,然后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清理语言障碍,辨别积累生词、妙语等语言材料。
因此,如果教师接手新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指导读的方法;2,读的要求要清晰明确、难易适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操作的可能;3.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4.要长期跟踪督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其次是“听、说、思”。这里“听”就是听老师讲;“说”就是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思”便是揣摩探究,质疑问难,领悟把握文章内所含的意蕴。其中“思”贯穿于“听”“说”的全过程。教师要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从文章标题入手,围绕“1.文章写了什么?2.是怎样写的?3.为什
么要这样写?”这三个问题,明确而具体地设计阅读思考题。这是学生读文章的“抓手”,学生可以按文题的顺序,边读边问,边问边答。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同桌结对,互相问答。问答时要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并能在书页空白处简要记下思考的结果。这既有助于整理自己的思想,也便于日后的复习。
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讲”实际是以“问”为导向,以学生“说”为前提,归结学生“思”的精华的过程。就读而言,要能读出文章所蕴涵的情感,理解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写作过程中谋篇布局的思路。这就明确了教师的“讲”,应当从文题入手,以理清文章结构的脉络,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目的。
经过以上读思问答,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但不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要使学生学好语文,还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能力。而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训练,尤其依赖于熟读和背诵。对精彩语段、珍词妙句,必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唤起学生深处萌动的情感,在诵读中体味作者语言运用之妙,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诵读过程实际也是品味的过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呢?我想必须明确两点:一要明确品味什么,二要明确用什么方法来品味。品味的目标重在赏析文章中的精要语段。对于精要的语段,要能领会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限制性的成分,理解警策性语句,分辨句式特点,修辞格及标点等语言手段运用的效果,欣赏语言的音乐美和节奏美、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妙用等等。用增、删、换、比、诵等方法,领悟作者匠心独运之妙,体味具体语境中语词的特殊含义和表现力量,为语感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自读课文让学生演练阅读方法,锻炼阅读能力 教材安排自读课文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广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学习技能进行自学,不断地培养、巩固、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要明确两点:一是用自读课文来巩固我们传授给学生的读书方法;二是借助自读课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教学这类课文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去阅读,虽说是“放手”,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学生阅读之前要给予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并在阅读方法上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学生阅读后,要进行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并给以恰当的评价和鼓励。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较难的问题,可以展开讨论,老师从中加以点拨。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进行个别指导,以便逐步提高这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近年来,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一些老师进行阅读教学的课堂进行了跟踪调查,对一些学生的语文活动进行了追踪,积累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便利。研究中,我明确了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总结出了“课内外一体化阅读”的教学模式,丰富了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这样的阅读训练,有不少学生考出了优秀的语文成绩。
第五篇: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探索论文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联合国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像无形的绳索紧紧束缚着学生的手脚,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精神。但是,当今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技术迅猛地发展,知识的总量在数年内成倍增长,时代要求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及体会谈一谈。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学习的前提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这是现代教学方法中一个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要达此目的,就必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史两汉的“重农抑商”政策时,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理解‘重农抑商’政策?”“怎样看待‘抑商’,这个政策在封建社会曾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讨论。有学生认为:“以农业为天下根本,打击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这样有利于社会安定,这个政策应该肯定。”还有学生认为:“这个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应该否定。”又有学生认为:“尽管西汉政府奉行了一套‘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前提下,商品经济仍然兴盛发展,商业活动活跃,商人财力雄厚,甚至‘富于天下’。”我肯定了学生的发言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够全面。然后,我归纳学生的发言,作了这样的分析:首先,说明我国古代一直把农业称为“本业”,而把商业称为“末业”,因此长期以来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其次,介绍西汉初年各统治者普遍重视农业的情况,最为典型的是汉文帝诏书中“夫农,天下之本也”,同时介绍从汉高祖起实行禁止商贾及其子孙为官,禁穿丝、葛、毛织衣服,禁止乘车骑马,并加倍征收算赋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推行抑商措施。直至东汉,统治者依然规定商人不能兼营农业。这说明重农抑商是当时的一贯政策。第三,对于这个政策既要肯定它对西汉农业的恢复、发展和政权巩固所起的积极作用,又要指明限制商业发展所起的消极作用,以及它对后世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中国商品经济长期不发展的原因与“重农抑商”政策有关。
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往届的高考题──黄宗羲“农商皆本”一题,并总结说明“商亦本”观念并不始于黄宗羲。古代中国人并不都愚昧地视“商”为洪水猛兽,聪明的古人早已看出农工商三者各有“本末”,凡“本”皆重之,凡“末”皆抑之。东汉末年思想家王符《潜夫论·务本》中的一段话就很有代表性:“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这样,给学生开启了创新思维的门户。
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在于激发、鼓励、支持学生养成独立观察、判断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尤其有助于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会会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例如: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农民战争问题。因封建社会各个朝代几乎都爆发过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我着重分析了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及历史作用和意义,使学生理解秦末农民起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那么,在以后学习“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参考秦末农民起义,分析其作用。学生就会以分析秦末农民战争作用和意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借鉴,从而得出这次农民起义同样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同时辨别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推翻”了暴秦,后者是“瓦解”了东汉政权,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势力,使其一蹶不振。每当讲完同一类问题时,都要总结出这一类问题规律性的东西,找出共性和个性。当讲完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我引导学生思考,尽管每次农民起义都有其爆发的具体原因,但是撇开具体原因,怎么总结出共同的原因呢?有的学生回答是“统治阶级的暴政”,也有的回答是“遇到自然灾害,统治者照样催租交税,农民无法照旧生存下去”。学生回答的众多内容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谈,不能全面概括。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共同原因,一学生回答“天灾人祸”。纵观历次农民起义,其爆发原因尽管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因素,这一学生仅用四个字就将复杂的原因展示出来,回答得很到位。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三、优化学习,让学生抓住重点,挖掘出知识的内涵
以《美国内战》一课为例,本节突出三个重点:一对矛盾、一个人物、两个法令。
一对矛盾,就是“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在简要概括了19世纪上半期美国北方、东部经济发展的状况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资本主义发展最需要什么?”(资本、劳动力、原料、市场)引导学生总结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规律性的问题,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通过这四个条件,对南、北方史实的不同对比,史论结合,引导出当时产生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必然结果,而黑奴制的存废问题成为此矛盾的焦点,从而得出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物,就是领导美国北方资产阶级取得内战胜利的风云人物──林肯。林肯凭着勤奋、刻苦、好学,还有诚信的美德,终于从社会底层一步步获得了参政的机会,并成为美国第16任民选总统,是时代造就了他。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内战初期,他表现出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结果北方失利。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他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这两个法令,带领美利坚民族向着恢复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目标前进,迅速扭转了战局,从而完成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两个法令,即上述《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我提出设问:两个法令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这是因为两个法令解决了当时最实际的问题,具有最现实的意义。对奴隶而言,最渴望获得的莫过于自由,废除罪恶的奴隶制;对农民而言,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土地,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因此,在自由和土地的旗帜下,汇集了成千上万的民众,他们肩并肩走上战场,为自由和土地而战。林肯颁布的两个法令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心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他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伟大之处。
本节的三个重点问题:一对矛盾是导致这场内战的根源,时代造就了林肯总统,两个法令则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这就是三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内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崛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教学中;抓住重点,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揭示教科书中并没有明确展示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笔者通过以上的实践,教学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