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及成本管理论文(共5篇)

时间:2019-05-15 11:1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及成本管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及成本管理论文》。

第一篇: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及成本管理论文

摘要: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与成本管理近年来备受学者的关注。我国目前依旧处于该问题的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以及不足。正确地认识这些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我国煤炭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建立安全风险保证金制度,加强企业自身安全意识,完善会计审计体系等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安全风险。同时需要对我国煤炭企业安全成本进行科学的管理。

关键词:安全风险;成本管理;建议对策

1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种类

通常情况下,区分煤炭企业安全风险种类是一个综合性的也是多维度的复杂的问题。一般而言,学者通过不同的侧面进而对煤炭企业的安全风险种类进行区分,比如风险指标系统、指标权重、预警指标、预警机制等。通过这些更为细致的类别划分,可以实现对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种类全面的分析。

1.1煤炭安全风险评价指标

煤矿安全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做为整个煤矿企业安全风险评价及预警的关键和基础,在整个煤炭企业安全风险与成本管理的框架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煤炭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为权威的数据参考,也便于进行风险安全的监督与调控。不过,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安全风险指标还主要停留在表层的、定性的研究和刻画上。这种安全风险指标很容易让决策者忽略一些重要的事实,如百万吨死亡率,千人死亡率等。这类安全风险指标很难有效地反应全面的煤矿当前安全运行状态。比如,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煤矿事故总量发生数量在较少人次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大规模的煤矿事故中,这一数量并未减少,相反比重反而在增加。如果决策者只关注煤矿事故的总数,难免会掉以轻心,心存侥幸。

1.2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在有了较为科学的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后,需要确定不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只有赋予合理科学的权重,才能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主观法和客观法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不同的分析的确定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层次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安全风险评价指标。

1.3煤矿安全风险预警方法

在有了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及一定的权重值之后,如何根据这些安全风险指标及时地发现风险并做出合理快速的预警措施是另一个值得仔细分析讨论的问题。简单说来,必须要满足日常性、灵敏性、及时性、参照性,以及便于操作的原则。因此,煤炭企业在制定安全风险预警方法的同时要兼顾自身的人力、物力,从人力资源、安全投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煤矿安全风险预警判别与应对机制。

2煤矿安全管理成本现状

2.1煤炭企业保证性安全投资成本高

由于保证性的安全投资难以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作为长期投资往往不受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巨大的保证性安全投资成本使得这些企业望而却步,忽略安全管理,进而为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2.2事故的外部性严重

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失效的一种情况就是存在的外部性,也即是成本没有完全内生化。这点对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尤为明显。煤炭企业的安全有着巨大的正的外部性,可以使得周边的居民、企业等享受到这种外部性的好处,但是由于这种安全管理成本全部需要煤炭企业自己承担,因此,经济学的理论告诉人们,均衡数量会小于最优数量,也即是说企业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是严重不足的。

2.3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没有单独核算

我国目前运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对于安全成本一项并没有单独的科目。这导致企业对于自己的成本支出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进而主动强化自己的安全管理成本意识得不到加强,从而使得内生动力不足。

3煤炭企业安全风险成本管理

3.1建立健全煤炭企业安全保证金制度

通过成立煤炭企业安全保证金制度,可以预先划拨出部分资金作为准备金以应对突发事件,同时这部分资金可以部分用来完善改进现有的安全保险机制,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对于明文规定的一些安全措施,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同时对于一些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可能存在风险的,要及时进行防范。

3.2优化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核算体系

通过完善我国的会计核算体系,使得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会计科目体现在财务报表中,使得企业可以对于自己的成本花销一目了然,并且作为一个可以横向比较的资产单元成为企业自身管理的一种激励措施。由于目前关于安全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只是局限于理论分析阶段,因此对于我国目前的运行现状,可以考虑进行一定的缓冲处理。建议建立安全成本率、产量安全成本率、利润安全成本率及保证成本率等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3.3完善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核算程序

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核算程序通畅与否可以作为衡量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完整通畅的安全成本核算程序是煤炭企业能否科学进行安全成本管理的问题关键。同时制定统一的安全成本核算方法,避免目前存在于市场上的多体系造成的混乱。

3.4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积极促进会计部门及税收部门等的沟通,有助于加强会计准则和税务制度对安全费用规定的沟通和协调。推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增强企业、员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安全风险的意识的认识,是我国煤炭企业真正实现现代化、安全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4结语

煤炭企业的安全风险与成本管理问题是一个关系到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对于煤炭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了重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我国已然存在着保证性投资成本高,事故外部性严重及管理成本没有进行单独的核算等一系列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对应的措施,才能让我国的煤炭行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文静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国流.浅析我国煤炭企业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0,49(11):28-29.[2]张晓会.煤炭企业安全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32(9):95-96.[3]丛剑钊.市场经济环境下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煤炭技术,2008,27(8):165-166.[4]肖丹,邸志强,张庆华.事故致因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9,28(11):81-83.[5]姜潍.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J].煤炭技术,2012,31(5):261-262.

第二篇: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作者:杜翠娥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煤炭价格完全放开,煤炭将完全推向市场。我国加入WTO,煤炭市场国际化,煤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需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通过剖析煤炭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层成本核算制度,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完善管理方法以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特性

煤炭企业属于地下开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它的特殊性。

(1)煤炭成本的高低,受地质条件影响很大,煤层埋藏的深浅,煤层的厚度,顶底板的好坏,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都对煤炭成本有直接影响。同时,为了避免水、火、断层、瓦斯等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还必须发生一些辅助生产和安全保护费用。(2)煤炭生产是地下作业,生产环节多,工作地点分散并经常移动,形成多工种、多工序的联合作业,劳动强度大,劳动组织复杂,需要劳动力多,工资费用比重大,一般占原煤成本的30%左右。(3)在煤炭成本中固定费用要占到60%以上,产品产量的增减变化对煤炭成本升降有较大的影响。在矿井开发的全过程中,产量存在着低—高—低,而成本存在着高—低—高的变化趋势。(4)对煤炭生产所耗用的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用于煤炭开采的主要是辅助材料消耗,如木材、坑木代用品等都可以回收复用,修旧利废潜力大,对煤炭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企业的决策层和主要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在基层区队、班组,直至岗位上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生产成本,忽视销售成本的情况,缺乏完全成本观念,使得生产与经营难以统一。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大量资金沉淀在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领域,导致资金成本隐性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延缓,资本增值率和创造的效益模糊不清,经营分析决策功能薄弱。

2.2 成本控制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在成本控制的广度上,目前企业主要是围绕成本构成要素来进行控制,而忽略了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从深度上看,往往只重视生产过程的节约,而没有向成本与技术、成本与安全、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合上寻求控制;从广度上看,成本控制有名无实,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协调和事前预测决策少,管理措施多,技术措施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成本与技术脱节,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2.3 成本核算分析两级分化严重

矿级的成本核算分析只是大包大揽式的核算,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分析。只重视材料、电力等成本项目的核算分析,没有重视其他成本构成项目的核算分析;只重视产量成本核算分析,而没有重视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的核算分析;适应外部会计要求核算的多,围绕内部管理需要核算的少,致使成本核算资料有用性很差,不能很好地为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

2.4 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煤炭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成本分析所组成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却仍停留在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上,而对其他方法运用较少。成本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对成本管理没有依据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决策。充分认识煤矿企业目标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成本和质量竞争。煤矿企业要想在煤炭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强化成本管理,把目标成本过程控制这项工作放到重要地位,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闭合式管理要求,否则就难于解决企业的生存和提高经济效益问题。而强化成本管理工作要突出强调成本过程控制,这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牛鼻子”。切实做好煤矿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防范措施

4.1 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观念。即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经济因素的变化影响煤炭企业经济运作的特征,迫使企业改变传统成本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运用高新技术,通过全员成本管理和全过程成本管理,实现战略成本管理。

4.2 实行预算控制制度,强化目标成本管理

结合企业的利润目标和控亏目标,制定出所属各单位合理、可行、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计划。为调动各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还可根据产量变化规律实行弹性目标控制成本。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预算可以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消耗定额来确定,也可以按照企业目标成本来进行制定,根据企业对各项成本测定的开支严格限制和监督,力求使预算在目标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无误。

4.3 煤炭成本控制的重点前移

从注重煤炭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转化为事前成本控制。煤炭产品计划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际成本水平的高低。在新经济环境下,煤炭产品个性化和市场化要求在煤炭产品市场定位设计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事前成本控制应是现时成本控制的重点。

为使煤炭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煤炭的生产过程,而应延伸到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发展的趋势、产品的定位、客户的使用等。某一煤炭产品的形成,不仅表现在常规业务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外部智能化信息的综合管理。运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实际煤炭成本对产品业务全过程先进行模拟运行,并在测定阶段确定目标成本,再采用倒挤式方法进行成本定位。在模拟运行中,除应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对产品信息的来源成本、技术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质量成本、处置成本等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更应重视煤炭产品预测阶段价值和投入产出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因素进入产品价值,与之相适应,成本预测和控制的内涵亦应扩展到非物质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企业管理的重心由内部转向外部,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亦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4.4 严格考核目标成本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成本控制必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煤炭企业一方面要严格考核,另一方面实行彻底的成本否决权。即目标成本指标一旦确定下达,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为鼓励努力降低成本,在完成目标成本的基础上再有降低再嘉奖,而且到年底再根据成本降低额计提效益奖;完不成成本指标,其他指标完成的再好,停发全部奖金,但只要今后通过努力把成本超支补了回来,即累计完成了成本指标,被停发的奖金还可以补发。真正体现奖罚分明、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原则。

4.5 采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

煤炭企业在事前成本管理中,应吸收和消化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推广ABC物资管理分类法,A类物资多采用定期控制法,C类物资多采用定量控制法,B类物资可视各物资的特点分别采用定期控制法和定量控制法,使成本预测、决策方法科学化、系统化;在事中成本管理方面,要在财务成本核算方法与管理成本核算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核算方法;在事后成本管理方面,应加强成本的考核和分析,不应单纯以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成本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而应加强对成本效益的考核,如费用成本利润率等。成本分析中,应加强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的分析,注重产品间的横向比较。

4.6 成本考核更赋予人性化

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以重奖重罚为主,只强调管理的目的,而不注重达到目的的过程,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创造性。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目标成本考核体系仍很重要。成本考核必须明确成本责任,并给予比例奖罚,但奖罚必须联系人的因素。我们必须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调动职工管理成本积极性;提高职工成本管理的能力;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煤炭企业执行“成本否决,工资负亏”就是将成本同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企业效益同职工利益的关系,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4.7 成本管理手段更加先进

在新经济环境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必将使成本管理的方式更加先进。从20世纪60年代的物料需求计划,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再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企业资源计划,企业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管理环境下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已把市场预测、物资采购、产品设计、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等各个管理环节一体化。成本管理手段只有不断进步,才能满足成本管理日益提高的要求,才能更利于企业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边宏宇,赵焱.新经济因素对煤炭成本管理的影响[J].煤炭经济研究,2007,(2).[2]杨冬华.试论煤矿企业成本控制与职工收入的关系[J].煤矿开采,2008,(9

第三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建议论文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银行对金融风险的分析和预测、回避和排除,其充分保障着银行的经营资金和金融体系的安全。我国商业银行起步晚,发展快,中小型商业银行分布广泛,扩展迅速,但商业银行投资和运营风险高,易受市场影响,金融稳定性差,管理方面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在世界商业银行中的地位还有待提高。笔者结合前人探讨得出的经验,综合分析了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仅凭一家之言就可以进行的,笔者仅就这些问题陈述一定的观点和理解,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案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现状问题分析

1.1由烟台票据案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观念问题。2012年上半年,山东烟台发生了一起涉案4亿多元的票据大案。烟台银行某支行行长刘维宁利用职权之便,先后多次将银行库存的银行承兑汇票取走,总金额达4.36亿元,调查原因正是小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不够的体现:银行人员觉得票据是低风险业务,因而从未对其引起重视,最终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蒙受巨大损失。殊不知风险管理往往能决定商业银行的前景和寿命,风险管理能力低,对金融风险和日常管理漏洞的应对能力不足,在危机来临时,就可能导致银行的运营受到冲击,甚至可能因此面临破产。

1.2对各类风险计量模型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不够了解。银行运营中的风险往往不是单一问题,各个方面的风险都需要对应策略,但许多商业银行对风险应对仍采取的是大事化小的处理办法,对风险来源和管理办法的应对范围分类不明确,许多问题都统一处理使风险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面临问题时的解决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高效性,使许多风险问题拖沓延期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形成痼疾难以根治。

1.3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落后。风险管理不仅需要人工分析,有时还需要借助一定工具的辅助分析,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般都停留在人工分析预测,定性处理的阶段。基本预测和处理都依靠经验分析,对数据的定量分析明显不足。如果不依靠技术手段的经验分析很容易带有分析者的主观情感,并容易被市场导向所迷惑,对风险预测和处理办法产生不利影响。

1.4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起步晚发展快,所以在制度管理方面进步不稳,尽管规则在不断被制定,但日积月累的制度慢慢使得管理体系变得庞杂而不清晰,许多条例的规定模糊或重叠严重,对问题的权责归属也不明确,还有一些规定空洞虚无,可操作性差。这些都为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制造了极大阻力。

1.5风险管理重点偏颇,除信贷风险以外其他风险被明显忽略。商业银行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对信贷的风险最为看重。在客户申请信用贷款时,银行往往会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估和调查,因为一旦信用贷款出现问题,银行的周期运转就会陷入极大危机,是影响银行运营的直接风险因素。其实,尽管信贷风险关乎银行存亡,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如果得不到及时恰当处理,也是会危及银行盈利和运转的。因此在风险管理中,信贷风险可以占据风险管理的主要地位,但绝不能是大部分地位。其次,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的主导地位明显的同时,信贷风险管理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对不良贷款的监督和警惕不够,加大了信贷风险。

1.6缺乏精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才现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是商业银行的运营准绳,这一办法的执行无疑对银行本身是有利无害的,但许多商业银行对这一办法的了解度和执行度并不深入,无法最大化实现《办法》带来的利益。商业银行的招聘对象来源多样,有来自社会自学的人员,也有学校专业人员对口就业,甚至有些来自于关系介绍。招聘对象大多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其中却缺乏理论和实践的高端专业人才。风险管理方面的高端人才更是缺乏,使管理阶层的用人有些左支右绌。

2、应对措施和发展趋势

2.1加强风险管理观念意识普及。风险管理观念的加强不只是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是对所有银行业务员的要求。风险管理不是一个人一时间就可以做到的,它是一种长效保障机制,需要所有银行人员的观念上的重视和潜意识的维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把全体员工都动员起来,宣传风险管理概念,普及风险管理与银行效益休戚相关,与银行内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也紧密相连的观念,动员全体人员参与到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中。

2.2风险归类化管理,明确分工和细化责任。银行要提高风险管理效率,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分类处理,杜绝统一处理的弊端,将风险问题细化、类化、分化,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风险问题,指派不同的负责人员去处理应对,最终反应到集中部门进行整理分析,再将各种问题全局性观察分析,把握风险来源和处理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为以后的风险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2.3优化量化分析手段。在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依靠经验分析的主导地位应逐渐被科学量化的分析工具和技术取代。将风险坐标图、蒙特卡罗方法等分析手段更多运营到数据的风险预测和分析上,对于多项风险的比较,风险可能性,以及成因和可能影响的分析的量化和理想化有明显作用。可有效减少由于风险预测分析中个人主观看法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产生的不确定危险。

2.4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编制和重新分析。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展,风险管理的制度也会暴露出混乱的问题,许多矛盾依靠旧的制度可能无法妥善解决,这时候就需要对混乱的管理制度体系进行重新评估和制定。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复杂庞大的过程,但在商业银行的扩大发展阶段,这方面的问题却不能忽略草率,更不能旷日持久,将一个旧的体制打破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重塑却远没有那么轻易。因此制度的完善不能先打破再重组,而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2.5全面评估风险,加强其他风险的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信贷风险需要受到重视,但同时必须加强对其他风险的评估预测工作。主要应体现在对其他风险的管理,提高资本和精力投入,同时对不同风险进行不同应对方法。如紧密观察金融市场动态,以更高的灵活度应对市场风险,严格要求操作人员,健全监督机制以降低操作风险,严格贷款审查,优化资金来源渠道以避免流动性风险,加强审查,深入了解分析相关法律文件以规避法律风险、以人为本,以客户为先,用诚信经营免除客户不满带来的银行声誉风险等。总之对各类风险,银行都要有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避免风险危机出现时会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

2.6培养和删选同步,扶植管理型人才。针对银行内部缺乏《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才的问题,银行需要从源头上把关,接纳删选对风险管理有一定头脑和能力的人才。银行可以考虑与各高校或高职院校进行培养合作,采取投资收益的方式,结合学校开设《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专业课程,定向培养银行需要的管理型人才,给银行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技术支持。最后在银行运营过程中,对新进人才力量要进行强化指导,确保消除在风险管理方面的薄弱点,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在稳步发展,逐步向世界前沿水平靠近,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缺陷,就是其中仍需要解决的不足问题。在风险管理的观念意识,全面风险评估,历史经验总结借鉴,制度完善,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这些不足,商业银行首先要给以足够的重视,然后进行逐步的改革,切忌贪功冒进。在问题解决和完善机制的过程中稳步前进,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钱浩辉,徐学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解析[J].浙江金融,2011(12)

[2]程修森.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1)

[3]张文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3)

第四篇: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与预算控制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与预算控制

一、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特殊性

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的特点不同,产品成本的特点也不同。煤炭企业属于地下开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与其它产品相比,具有它的特殊性。

一是原材料不构成产品实体,用于煤炭开采的主要是辅助材料消耗,如木材、坑木代用品、大型材料、专用工具等都不构成产品实体,可以多次地进行回收复用。

二是煤炭生产受地质构造、储存条件、储量、品位等条件限制,煤层埋藏的深浅、煤层的厚度、顶底板的好坏、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都对煤炭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生产中辅助费用高。同时,为了避免水、火、片帮、断层、瓦斯、煤尘、冒顶等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还必须发生一些辅助生产和安全保护费用,如通风、排水、防火、照明、防尘等支出。

三是进行地质勘测,探明地质构造和煤炭储量、煤层结构,进而确定可采与不可采,有的煤层还要做产前疏干水的准备。由于受地质条件及构造影响,不同的矿井煤层开采难度、工艺过程都有所不同,采煤方法的选择、工作面布置、设备配备、机械化程度等都影响成本水平。

四是活劳动消耗多,工资成本比重较大。由于主客观原因,煤炭开采业在我国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用人多,效率相对比较低,同时,因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服务年限短,因而各种补贴、津贴较高,工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列全国各行业的首位。五是采掘并举,掘进费用对成本影响较大。实践证明,保证采掘的适当比例关系,是煤矿稳产、高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

六是生产组织和成本管理比较复杂。由于煤炭生产的全过程遍布井上井下,点多、面广、线长,并且大部分在井下,因此生产组织和成本管理非常困难。除成本固有的特殊性外,还有物价上涨、员工收入增加等客观增支因素也是成本增加、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二、当前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也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内部大力推行目标成本管理,逐步分解成本,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002年开始煤炭市场开始好转,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显着提高,但是随着安全生产,技术投入,人员安置等方面的支出的加大,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一)成本管理观念薄弱

企业的决策层和主要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在基层区队、班组,直至岗位上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重视生产成本,忽视销售成本的情况,缺乏完全成本观念,使得生产与经营难以统一,导致产品积压,资金沉淀。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大量资金沉淀在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领域,导致资金

成本隐性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延缓,资本增值率和创造的效益模糊不清,经营分析决策功能薄弱。

(二)成本控制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在成本控制的广度上,目前企业主要是围绕成本构成要素来进行控制,而忽略了企业外部因素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从深度上看,往往只重视生产过程的节约,而没有向成本与技术、成本与安全、成本与质量的最佳配合上寻求控制;从广度上看,成本控制有名无实,成本控制措施事中核算多,事中控制协调和事前预测决策少,管理措施多,技术措施少,致使成本控制措施不力,成本与技术脱节,没有很好地发挥技术工作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三)成本核算分析两级分化严重

矿级的成本核算分析只是大包大揽式的核算,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分析。矿级成本核算分析的多,区队(部门)、班组、岗位成本核算分析少;[论 文 网 ]只重视材料、电力等成本项目的核算分析,没有重视其他成本构成项目的核算分析;只重视产量成本核算分析,而没有重视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的核算分析;适应外部会计要求核算的多,围绕内部管理需要核算的少,致使成本核算资料有用性很差,不能很好地为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

(四)成本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煤炭企业虽然建立了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成本分析所组成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却仍停留在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上,而对其他方法运用较少。成本管理手段信息化程度不

高,对成本管理没有依据市场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决策。台帐不健全,报表流于形式,实际操作中为逃避审计和法律的追究,对出现的实物亏空尽可能地打入成本,致使成本隐性上升。

三、预算控制是当前煤炭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建立基层成本核算制度

树立以扭亏增盈为核心的成本控制观,使各级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增强成本意识,正确处理好成本与技术、安全、质量等之间的关系,把经济性与技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区队、班组、岗位的基层点的核算制度。企业的各项费用都要在基层核算点的成本构成上体现出来,要明确一定的基层核算点成为相应的责任主体、利益主体和控制主体,形成全员自主控制,构筑成本管理纵到底、横到边的群控网络,确保企业利益目标的实现。

(二)实行预算控制制度,强化目标成本管理

结合企业的利润目标和控亏目标,制定出所属各单位合理、可行、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计划。为调动各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还可根据产量变化规律实行弹性目标控制成本。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的预算可以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消耗定额来确定,也可以按照企业目标成本来进行制定,根据企业对各项成本测定的开支严格限制和监督,力求使预算在目标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无误。

(三)严格考核目标成本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成本控制必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煤炭企业一方面要严格考核,另一方面实行彻底的成本否决权。

即目标成本指标一旦确定下达,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为鼓励努力降低成本,在完成目标成本的基础上再有降低再嘉奖,而且到年底再根据成本降低额计提效益奖;完不成成本指标,其他指标完成的再好,停发全部奖金,但只要今后通过努力把成本超支补了回来,即累计完成了成本指标,被停发的奖金还可以补发。真正体现奖罚分明、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原则。

(四)采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

煤炭企业在事前成本管理中,应吸收和消化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推广ABC物资管理分类法,A类物资多采用定期控制法,C类物资多采用定量控制法,B类物资可视各物资的特点分别采用定期控制法和定量控制法,使成本预测、决策方法科学化、系统化;在事中成本管理方面,要在财务成本核算方法与管理成本核算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核算方法;在事后成本管理方面,应加强成本的考核和分析,不应单纯以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成本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而应加强对成本效益的考核,如费用成本利润率等。成本分析中,应加强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的分析,注重产品间的横向比较。

煤炭企业领导决策系统的功能特点

1》。综合指标分析

对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能自动计算生产,各个煤业公司能进行对比,各个不同期间能对比分析。如:原煤产量完成情况分析,人均原煤产量分析,人均产值分析

劳动功效分析,利润完成情况分析, 人均利润分析, 成本利润费用率分析, 吨煤制造成本分析,吨煤完全成本分析, 原煤万吨用工情况.2>.财务指标分析

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第五篇:我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银行经营业务范围及产品进一步多样化和复杂化,操作风险的破坏力和影响力愈发显现,对其研究和管理迫在眉睫。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了操作风险的频发,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内部体制不健全,操作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应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入手,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操作风险;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都聚焦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对操作风险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其认识和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然而,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银行经营业务范围及产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操作风险的破坏力和影响力愈发显现,对其研究和管理也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2004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范了操作风险的定义①,并提出操作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为各国银行业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敲响警钟和提供指导;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6月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加强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推进完善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供指导。

一、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危机四伏

受旧体制等不利影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重的操作风险。表1列示了近年来部分银行操作风险事件。

通过综合分析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其具有的特点主要有:

1.操作风险主要形式是欺诈①。欺诈包括内部员工的欺诈、外部人员的欺诈以及内外部勾结的欺诈,其中内部员工欺诈和内外部勾结的欺诈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形式,并且这种类型的损失事件一旦发生,就具有单笔损失金额大和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

2.操作风险大都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且与上层机构的控制力负相关。我国银行的业务运作大多数集中在基层机构,总、分行则更偏重于行使管理职能,当分支机构距离较远、受到的监管较弱时,分支机构的一些违规操作就不易被发现,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

二、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导致操作风险频发的最主要原因。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性主要表现在:

1.操作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营业务仍以信贷为主,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焦点都集中于信用风险,而对于操作风险,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对其管理的意识都有待于提高。

2.操作风险专业化管理部门缺位。我国绝大多数银行均未设立独立的专业化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对其管理主要是依靠非专业部门负责,以定性管理为主,主要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缺乏科学和专业的管理。此外,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必须建立在对内部损失数据至少5年的观察基础上,而我国由于缺乏数据,很少采用定量分析控制操作风险的科学方法。

3.分行制的组织形式不利于监管。我国银行主要采用分行制,该体制下的直线管理职能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力度和有效性,各层次的负责人横向权利过大,为操作风险的孕育提供了空间。

4.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管理层次多而繁杂,各层次权责不清,缺乏相互制衡、权责明晰和相互独立的管理体系,容易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和重复低效管理。

5.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所需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大都流于形式,存在不切实际、难以执行的问题,此外,仍有部分正常经营所必备的规章制度缺位,导致管理盲点的存在。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重视长期不足,导致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长期处于低效率和不足的水平。因此,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及时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在内容、对象和范围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形成有助于银行操作风险的高效管理。本文结合COSO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阐述和银监会发布的《指引》,设计一套适合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体系。

COSO委员会所述的内部控制包括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以下分别从这五方面构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控制环境塑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影响银行内部各成员的风险意识,关系着风险管理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指引》指出,操作风险管理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首先,银行董事会应充分了解本行的主要操作风险所在,把它作为一种必须管理的主要风险类别,努力促进这种公司文化的建立,并且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在各职能部门实施操作风险管理,还应当把操作风险管理纳入到业绩评估程序中,强调风险管理为银行关注重点。其次,应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要求的组织架构,该组织架构应明确界定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关系、上下级报告关系,并且制定严格的监管审计制度。最后,应根据本行对操作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规范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该政策应对存在于本行各类业务中的操作风险进行界定,列明本行操作风险的具体构成,应明确识别、评估、监测与控制操作风险所应依据的原则、政策和方法。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操作风险管理部根据职能部门的信息,识别、量化和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形成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评估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 1.风险识别子系统

风险识别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操作风险进行定义和分类,它的主要部分是“知识库”。“知识库”是一种风险映射,将职能部门的业务与风险类别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具体来说,“知识库”将银行业务分为若干个风险档次,并将所有的业务归类到相应的风险档次之中,并存储在数据库的相应位置。

2.风险计量子系统

风险计量子系统由“模型库”和“预警库”组成。该系统在初步识别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库”中的风险计量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将定性的操作风险数字化。其中风险计量模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量化银行操作风险,“模型库”再将风险计量模型计算机程序化,即编写计算机软件以实现风险计量模型的功能。而“预警库”则是预先在系统内设定的不同职能部门的市场风险限额指标,在“模型库”计算出风险值之后,“预警库”就可以对实际风险承担与预先设定的风险限额自动比较,若发生超限额的情况,“预警库”会将该信息同时反馈到风险评价子系统中,实现实时风险监控的功能。

3.风险评价子系统

风险评价子系统主要提供风险汇总报告,并对各职能部门风险承担状况进行评价,为风险管理决策层提供支持。“报告库”针对经“模型库”风险计量子系统测量的风险结果,根据指定的报告模式进行综合汇总,为管理层提供银行风险的数据。“评价库”是对综合报告进行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具体风险的分析评价,提出风险改进意见。

总的说来,风险评估系统中,风险识别子系统归类操作风险,风险计量子系统量化操作风险,评价子系统评价并报告操作风险。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关键在于设计出一整套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几个子系统的功能。我国银行应当根据本行业务的特点,设计出自己的风险管理程序,或者直接从专业公司引进成熟又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主要包括明确银行各部门的职责、对各部门活动的控制和对偏离授权的行为进行调整。

首先,《指引》明确规定了各组织层次在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中的职责,以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的运作,各层次的职责具体为:银行高层负责制定操作风险管理的战略和总体政策;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风险管理的操作方法;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其次,对各职能部门活动的控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各职能部门,应定期向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部门通报本部门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及时通报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第二个层次是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应当提供风险预警指标,将风险限额建立在各业务部门的不同的层面,然后为每个关键风险指标设定门槛值,一旦风险值超过门槛值则启动预警系统。

最后,操作风险部门应当对于超过门槛值的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及时修正执行中的偏差。

(四)信息与沟通

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是整个操作风险系统的基础,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各职能部门。只有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操作风险管理部,才能及时进行信息分类。《指引》规定,职能部门应当根据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建立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信息和沟通机制。此外,《指引》要求建立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对案件查处的信息披露有良好的警示作用,对案件的及时总结能有效地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监控

监控的核心在于监控的制度性和监控的独立性。《指引》规定,监控的制度性建设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指向清晰的定期监控体系,清晰的监控系统可以明确监管者的责任范围,而定期监查行为有利于快速发现并且纠正操作风险。监控独立性依靠操作风险管理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对保持独立,不能存在从属关系,应当受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

与此同时,银行还需要对其内部监管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其对银行各项业务活动和岗位责任的执行情况依据相关制度标准进行监控,及时预见潜在风险并极力阻止其发生,实现银行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宁建波.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0.

[2] 钟伟.论跨国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模型的新进展[J].学术月刊,2004.

[3] 钟伟.新巴塞尔协议和操作风险高级衡量法框架[J].金融与经济,2005.

[4] 樊欣,杨晓光.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现状[J].证券市场导报,2003,(6):64-6.

[5] 钟伟,王元.略论新巴塞尔协议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J].国际金融研究,2004.

[6] 赵家敏,张倩.银行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综合模型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

下载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及成本管理论文(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及成本管理论文(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论文

    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只注重内部发展,而应该放眼世界,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安全风险管理调研论文

    如何使车间班组更好开展和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薛寒冰 在2011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党组作出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部署。其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愈加激烈。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人才,因此加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加速企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决定企业是否能在激烈的竞......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摘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程度和风险管理的能力。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加大了国有商业......

    货物运输安全及风险管理

    广东邮政物流配送服务有限公司营运中心货物运输安全及风险管理 货物运输安全及风险管理 1目的 对汽车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和风险进行预防性控制。 2责任 1.社会......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摘要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

    风险管理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论文写作报告题目:饮食健康风险分析所 属 系: 专业: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起讫日期: 设计地点:科技论文报告诚信承诺本人承诺所呈交的科技报告论文及取得的成果是......

    风险管理论文

    浅谈信用卡风险管理班级:财务09.2班 学号:120093606069 姓名:唐爽浅谈信用卡风险管理摘要: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