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艰苦创业意识教育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论文
[摘要]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加强艰苦创业意识教育非常重要。学校要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学生到基层施展才华。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意识教育 就业困境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就业其实也并不是都难。调查中我们发现: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大量存在。面对这种境况,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出困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笔者深深感到:学生的艰苦创业意识非常重要,加强艰苦创业意识教育,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问题的提出
1.艰苦创业意识被淡化
一段时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讲大道理,不如讲实惠。因此,在给予学生就业指导时,注重介绍职业知识、求职技巧,忽视思想教育,尤其忽视艰苦创业意识教育。而学生在求职时,也偏重讲实惠,不顾实际地过分追求个人价值,追求安逸、高薪的职业,不愿涉足条件差,需要加以开创的企业。有的宁可待业、失业,也不甘心到自己认为不理想的地方、行业、单位就业,形成了有的工作没人干,有的人没工作干的局面。
2.依赖心理严重
现在毕业的大学生,几乎是80年代后出生的,很多还是独生子女。
长期以来,由于事事都有父母呵护,因此,到了找工作仍然依赖父母。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同时也磨去了大学生自我奋斗的勇气,当父母“包”不下去的时候,仍在等,不愿用自己的双手去开创一番新事业,拓展一片新的职业领域。
3.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
这一点在新形势下表现得尤为突出:
①把铁饭碗作为追求的目标,一味强调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希望寻找一个安稳的能赖以终生的职业,一听说是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便摇头。
②求职面试失败一两次,便垂头丧气,放弃追求。
③不愿从事需自己去开拓市场的职业,如营销、保险业等。当这些行业向他们敞开大门,展开双臂欢迎他们时,我们的大学生却退避三舍。
④求职时,首先考虑有没有底薪,若无底薪,薪水得从自己的推销额中提成,便止步不前。
总之,怕艰苦,只希望在别人已开辟的沃土上劳作;怕开创,只希望在别人建筑了的大厦里纺织。凡此种种,严重地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因而给家庭带来了负担,给在校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由此看来,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加强艰苦创业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积极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学生到乡镇企业施展才华,到边远地区去创业;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自己去开拓新的工作领域。
二、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1.端正思想,加强教育
首先,作为教育者,必须端正思想:艰苦创业教育不是过时了,而是非常重要和必要。艰苦创业教育不仅在就业指导时讲,应贯穿到在校几年的德育教育中,列入辅导员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及经济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让他们知道,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我们年青一代去建设,个人的前途和发展需要自己去辛勤开创。帮助学生克服享乐主义的不良意识倾向,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迎接社会挑战
缺乏自信是自强自立的一大障碍,是畏缩不前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竞选班干、知识竞赛、辩论赛、求职面试模拟、推销商品模拟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在失败中经受锻炼,磨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从成功中看到光明,树立自信心,进而能勇敢地去接受社会挑战。
3.转变观念,独立自强
学生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工作,很大程度还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学生乃至他们的父母认为,在大城市工作体面,在山区工作没出息。在这种观念束缚下,许多学生把眼光盯在了大城市。殊不知,基层大有可为。“猛将必拔于卒武,贤相必起于郡县”,自古是之。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因此,要向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他们座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帮助学生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自强自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4.磨难教育
所谓磨难教育,就是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分层次地在学生中设计一些困难,让他们遭受挫折,在同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练。因此,在校期间,多组织一些这样的磨难活动,如:长途拉练、假期到条件简陋的地方去实习,到贫困地区进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与困难作斗争的历程中,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培养学生能吃苦,能战斗的意志。
5.加强艰苦创业先进事迹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仰慕先进人物,钦佩先进人物。在先进人物的事迹中,人们往往受到鼓舞,获得一种激情,一种动力,一种尝试的决心。因此,我们要抓住正面教育,组织学生通过电视、录像、报刊、杂志学习先进人物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邀请校友回校谈他们艰苦创业的体会,用先进事迹激励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坚定勇于开拓的信心。
6.艰苦创业具体工作体验
亲临实践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体验,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毕业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在校期间,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利用双休日尝试推销商品,利用假期自找工作,勤工俭学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应变能力、开拓意识、创新精神。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大学毕业的同学们,只要不怕艰难,勇于创新,相信定会走出就业的困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破解就业难题之策:理性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中国教育报》.2006.[2] 荣建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中国大学生就业》.
第二篇:开展高校职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论文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通过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职业信息分析,创业技能培训等高校职业指导内容和形式、途径的阐述,提出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建议,以促进高校就业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指导 就业
近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高校更是感到了就业工作带来的巨大压力。究其原因,一方面,高等教育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就业制度改革、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人拥有越来越多择业自主权,同时,对人才更加关注、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巨大挑战,高校在就业方面应努力做到培养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生,并且使学生能主动走向市场这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长期有效的途径,且迫在眉睫。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1908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的概念,提出帮助人们正确选择职业的三因素理论。帕森斯等人提出的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确立了职业指导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标志着职业指导的创立。经历近百年的研究与发展,它已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并形成许多关于职业指导的理论。但是目前对职业指导的涵义的界定尚不统一。“匹配论”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对个人选择职业的指导。强调个人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上某种职业的对应和匹配,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帮助个人寻找与其心理特性相一致的职业,以达到人与职业的科学匹配。“职业发展论”提出了职业的阶段性,把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适应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长期过程,而不是面临择业时的单一事件。
主张职业指导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并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教育过程论”提出职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主张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通过系统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自觉地选择生活目标,确定升学、就业方向,并在毕业前做好升学、就业准备。
人们对职业指导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断研究和发展,使职业指导的内容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拓展。从学校职业指导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职业指导的内涵,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
1.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过程,本质上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职业指导通过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品德、职业能力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职业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学会选择。职业指导的最终指向是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而这种人与职业的匹配是根据社会需要、职业要求和个人素质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来实现的。
二、高校职业指导的内容
1.帮助增加自我认识,进行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
职业伴随人的大半生,职业发展是一个与人身心发展一致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中学生在高考时对未来职业有过初步思考,填报专业时对未来职业充满憧憬。但是,中学生填报志愿仅凭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大学一年级面临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困惑,同时面临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的困惑。部分学生对自己选读的专业并不完全了解,进入大学后他们希望能全面了解自己学习的专业,包括专业的全部课程,学习这个专业后能做什么?这些领域的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是什么?而且,这类困惑在未实现攻读自己理想专业的学生中显得尤为突出。怎样帮助这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他们特长,挖掘潜能,找到适合他们感兴趣又适合的职业。因此,对大一学生就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1)专业与课程介绍。在新生入学的时候,由院、系进行系统的专业介绍,包括专业的历史、发展前景、院、系在此专业的优势与不足、主修的课程内容。比如,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带领学生参加实验室,与名师面对面,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专业。
(2)自我调查。如通过问卷对个人能力、性格特征、兴趣、进行调查,同时,配合人才素质测评,由职业指导师进行分析并存档备案。人才素质测评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和人才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色等进行系统的客观的测量和评价。通过自我调查的反馈,使学生认清自我,及早有意识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
(3)制定学习和实习计划。一旦目标明确,用时间反推的方面,把自己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制定四年的学习和实践计划,指导师帮助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和调整,使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
职业意思训练和指导。如工作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奉献意识、理解沟通能力的训练。良好的责任心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有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责任感;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在一个新的岗位上,在一群新的同台者中,如何适应?每个人必须认识自己的角色,要有规范意识,才能融入集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意识与责任意识息息相关;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敢于奉献才能得到更多;有才学的人如果不通过与人交往,就不会得到器重和任用,善于沟通能起到点石成金、化干戈为玉帛的神奇作用,尤其在现在的面试应聘中,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更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意识的训练也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思想政治课和专门的意识训练进行渗透。
2.协助分析职业信息
通过职业信息的提供来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学生职业定向的许多问题都源于缺乏对职业世界的广泛而深入的了解。职业指导通过口头的或书面的、声像的形式向学生全面深入地介绍社会职业状况、各种职业的性质、条件及发展机会等信息。结合学生的个人调查和素质测评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使学生对有关职业知识与自我进行对比性评价,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3.求职、创业技能的培训
求职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个人形象的设计、撰写求职简历、体验求职面试、掌握求职途径、制定求职计划。这些可以通过公共课、写作课、就是指导课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情景模拟,在学生自己动手、摸索分析的基础上,指导老师进行点评,使学生切实感受应聘面试的全过程。
创业技能的培训越来越重要。创业一方面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能带动就业,所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职业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创业条件分析,使学生正确充分认识自己;让学生学会市场调查和分析,找准目标市场;撰写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书是必需的。
三、高校职业指导的形式和途径
学校职业指导应该产取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一是专门的职业指导课,二是将职业指导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程之中。
职业指导课程通过正规教学形式,由专职教师或者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职业指导的另一种形式是将职业指导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阐明这些知识和技能在职业领域的运用,以及运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样就能让学生做到学以自用。
通过这一形式职业指导由单一管理转变为立体全面的管理模式。这样可以改变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体系是隶属于教务处或学生工作处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具体的日常操作事务难以安排。就业指导所需的人员不到位,场地不到位,辅助工具不到位,宣传与交流不到位。就业工作好像仅仅是毕业办、辅导员的事情。现有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共享,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更不谈不上。
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学校的职业指导已经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我国学校职业指导途径可采取国家成立学校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设置专门课程、学科职业指导渗透,学校专业职业指导师咨询、校企合作、家庭培训等形式。
四、提高高校职业指导的建议
1.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提升专业化的程度
建立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推进就业工作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使用。我国目前已全面使用高校就业系统,但其主要功能仍停留在核对生源、制定就业方案以及打印报到证等。管理软件功能的单一反映了高校就业工作的程序化,这已不能很好解决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建立科学的就业指标体系,依托计算机管理系统分析数据。一方面,利用科学的就业指标体系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点。从能力、性格、学生职业兴趣等多方面,辅导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如何写推荐材料,应聘前后应该怎么做等。另一方面,对照测评体系,引导高校发现就业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差距,拾遗补缺。
2.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就业终身服务的观念
转变就业观念,涵盖两个方面内容。第一,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第二,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转变自身观念,由一次就业服务向终身就业服务转变。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的将是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应帮助毕业生客观评价自己,定位不要太高,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彻底打破“一次就业,终身就业”的观念。在用人方掌握主动权的情况下,调整自己不合时宜的想法,将自我价值与企业价值相结合,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转变就业观念的重点是转变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自身观念,拓宽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野,将一次就业服务转化为终身就业服务。
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通过已就业毕业生,建立用人单位档案。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的情况,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社会需求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也是为在校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性质和发展前途、就业的难易程度、择业准则等方面指导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周筱洁.360度职业生涯规划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中国青年研究,2007,(2).[2]王扬南.积极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9).
第三篇:大学生教育与毕业就业论文
大学生教育与毕业就业发展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就业压力增大;今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自身原因
政府方面
社会方面
大学生方面
正文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近年来,由农民工、下岗职工和毕业大学生汇集起来的就业大军源源涌进市场,我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上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很多公司开始裁员,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倒闭,招聘需求大幅减少,劳动力市场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据教育部统计:到2011年,中国将有650万大学毕业生,专家估计可能有200万大学生不能如期毕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产生不利影响,致使08年底到09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比以前更加紧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3.自身原因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二、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
看清问题是必要的,然而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要求相应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要求以下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1.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第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健全市场法制建设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也许他们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也面临过就业的问题,也许这些大学生就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他们难道就不念同门之情,就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自己的母校。
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
3.大学生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4.结语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 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 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 敬岗敬业, 吃苦耐劳, 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 气质和语言表达, 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 的个人素质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理想就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就业的机制有待完善,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自2003年以来,高校应届生数量以跳跃式幅度增长,200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比前一年增长46%,而到2010年更是高的630万比2003年翻几番了,“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开始凸显。
二、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虽然要求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仍然是专业职业技能,可以说这是对每一个求职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种工作的最基本需要。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被所谓的“大学学习的很多东西以后基本用不到”所迷惑。现在我们所学的可能以后不能直接用到,但是大部分工作时的后续课程都需要现在的知识。
众所周知的,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看基本知识水平的同时,对综合能力的注意有很大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看文凭,很多时候要考虑应聘人的行政办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单一的学习基本专业知识。要比较广泛的涉猎其他知识,例如,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见识和人际关系网。通过参加学生会和社团活动,培养一个良好的处理问题方式以及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以后的就业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带给我们各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导致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更高要求。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
文章摘要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综合现有各方观点,分别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体现在总体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弱化、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人力资本产权未得到充分保障、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对就业吸纳能力差异以及大学生的自愿失业选择等。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体现在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缺陷、社会资本的影响、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影响、社会人格的缺陷、职业社会化偏差的问题。了解了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后,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本文从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就业观,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辅导员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学、社会学、综合素质、道德教育
一、经济学的分析
从经济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非常重要,我国多位学者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经济分析和制度分析。这些研究有的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需求和供给以及大学生市场均衡问题;有的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相关的人力资本信号理论、投资理论、产权理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的利用人力资本理论以及教育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等进行研究;还有的延伸到发展经济学,从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关系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展开研究。
(一)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具体来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构成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其就业,这种错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地理及行业选择上。陈岩松认为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总体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当今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这些集中到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丁元竹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中国目前就业三大问题之一,但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失业是合理和必然的现象,应该正确看待,不必过分渲染大学生失业的后果 ;牛金虎认为现行大学生就业统计由于统计对象范围过宽、统计口径太窄、统计指标太粗,造成就业统计缩水,人为夸大了就业难度。
(二)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刘宇舸认
为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与结构失衡,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私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过高,致使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大学生内在质量下降(国有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的需求方从表象上看是学生或学生家长,但学生和家长作为消费者个体的理性教育投资决策行为造成了群体行为的非理性,这表现为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在近期内都人满为患,人们考虑的是先占据这份社会资源,顾不上考虑机会成本,结果导致高等教育卖方市场格局。高等教育供求难以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求得平衡,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三)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反映
根据人力资本信号理论,教育只是一种筛选装置,它起着信号的作用。在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阶段的时候,大学文凭的信号作用慢慢变弱,一个人想在逐渐拥挤的人才市场上抢眼,只有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
在大学文凭的信号作用变弱的情况下,就业选择充当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作用。市场选择机制是将个人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工作层次两者相匹配,市场选择过程本身就带有求职者信号的人力资本存量。杨伟国将大学生就业选择行为一般化为“大学生就业选择矩阵图”,表示大学选择就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所在地区的组合,认为大学生偏好于选择行政级别高和大城市的单位就业,原因之一就是就业选择充当了衡量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
(四)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上大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它受到投资预期收益率的影响。正如贝克尔指出,“惟一决定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最重要因素是这种投资的有利性或收益率。”对于任何一个理性的人而言,如果预期收益率降低,就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如果预期收益率降低到低于其他形式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就会放弃人力资本投资,转而选择其他形式的投资。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处于不断下降状态,扩招后的就业难与同时出现的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就是最直接的反映。马扬和张玉璐认为,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其高等教育都存在着较高的收益率,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基本上都高于其社会收益率;但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唐鑛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过程,教育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趋势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正常的现象。
另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吴克明认为,从大学生和高中生收入水平的比较来看,我国大学生和高中生收入水平差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从大学生与高中生的就业概率差距角度看,也呈现扩大趋势。就业冷并没有导致大学教育收益率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教育收益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这正是大学生就业冷背景下依然存在大学热现象的根本原因,大学热反映了人们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上的理性特点。
(五)大学生人力资本产权未得到充分保障
人力资本产权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运用自身人力资本的权利,它是由人力资本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发展权、处置权等一系列人力资本权利所组成的权利束。承认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产权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的重要反映。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统一分配”的制度下,大学生就业完全没有择业自主权,这严重限制了其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结果导致整个社会效益的损失。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大
学生的人力资本产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但还受到很多制度方面的约束,其中户籍管理制度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户籍制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国有单位使用大学生仍然有进人和户口指标的限制,二是高校毕业生的跨省市流动受到限制,三是派遣的时间限制问题。
(六)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对就业吸纳能力有差异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存在着差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就有所不同。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就业状况。岳昌君、丁小浩(2003)的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密切相关,但其水平大于一般就业弹性;行业间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的差异比地区之间的差异大;劳动力价格差异是造成受高等教育从业人员行业分布不均匀的重要原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潜在的吸纳能力。同时考虑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则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几个行业为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他们提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应适当调整工资收入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去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放低沿海地区的就业门槛。
(七)大学生自愿失业是理性选择
自愿失业是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吴克明、赖德胜(2004)从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业搜寻理论和保留工资理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实质是一种理性选择。
其一、大学生自愿失业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从地域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对求职者有着较强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要求,而大学生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如果他就业时选择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就长时期处于闲置状态,最终将逐渐贬值。当将来市场需求形势变化,对其原有的专业需求旺盛时,他却已丧失原本拥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因此,大学毕业生选择自愿失业是一种理性选择。
其二、菲尔普斯职业搜寻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为寻找工作而采取的失业时间越长,劳动者就越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但寻找到的工作岗位报酬提高幅度递减,职业搜寻成本增加,职业搜寻时间的边际成本递增。对于到底“先就业,再择业”合理还是搜寻到理想工作才就业合理,在根本上取决于在职搜寻和失业搜寻的利弊。许多研究表明两种搜寻方式各有优劣,究竟哪一种方式更有效率,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
其三、保留工资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的人,从搜寻职业开始就对工资水平有一个起码的心理价位,即保留工资。按照保留工资理论,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在于其预期的保留工资高于实际的市场均衡工资。简单地批评大学生的偏高就业预期是不理性的,批评是诸如“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往往失之偏颇。其实,大学生保持偏高的期望值并非不理性,相反,保持偏高的保留工资仍然符合预期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
二、社会学的分析
(一)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缺陷
我国处于“社会解组”或“社会转型”过程中,就大学生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苗芊萍、王汉林(1999)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缺陷。第一、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专业面窄、基础理论研究类的毕业生就业则显得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裁员”造成大量的企业富余人员流人社会,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我国大多数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对人才的需求没有特色,没有层次性,毕业生的就业面窄。第二、地区结构。我国的地区结构极为不平衡,表现为东南部发展快,西北部发展慢,所以人才流动呈现“孔雀东南飞”的格局。第三、人口结构。从就业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结构是高新技术人才少,创新人才少,创业人才少。社会需求质效型人才,非质效型人才就业难。第四、教育结构。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教育的方式较为落后,教学的条件设备较差,教材老化,培养模式陈旧。第五、组织结构。传统组织是垂直的、计划性的,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改革将隐性失业显性化。现代社会组织结构则尚不完善,社会化的人才中介组织、规范化的人才就业市场等十分匮乏。
(二)社会资本的影响
方竹兰认为,西方人力资本研究的成果缺乏对个体人力资本之间关系的结构性研究,即缺少对群体人力资本的研究,忽视了人运用其他物质资源时独特的主体地位。而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方法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成文、邝小军认为,随着我国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原因是:第一、中国人办事以关系为取向,已经形成了对关系网络根深蒂固的依赖和信任。关系运用与作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社会资本是帮助大学毕业生谋取职业的一大重要因素。第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造成计划分配淡出和市场机制作用增大,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成为填补制度真空的一种替代物。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社会资本对于求职过程和结果的作用亦相当明显,有时甚至超过了人力资本的作用。第三、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劳动力的合理配置,而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大学毕业生如果借助于人际关系网络来找工作,有时会更有效率。
李强对我国最近一些就业方面的数据分析发现,在影响地位和收入变化的因素中,凭个人本领的作用明显上升了,非个人努力的因素作用下降了,这是非常重要的积极因素。但是,在总体的比较上,从我国目前的数据来看,还是非个人努力因素的作用大一些,在决定一个人收入高低的问题上,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非个人努力的因素,诸如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工作,还是在小的城镇里工作等。
(三)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的作用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中有重要作用,但在究竟通过何种关系网络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大学毕业生要更重视培养和利用亲属和朋友之外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职业搜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73)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弥补劳动力信息不对称的不足;通过相识(弱关系)得到信息的人往往流动到一个地位较高、收入较丰的职位,而通过亲属和朋友(强关系)得到信息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则大大减少了。格氏将这一现象解释为“弱关系的强度”,提出了著名的“弱关系假设”。林南扩展和修正了弱关系假设,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Lin,1982)。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在一个分层体系中,相同阶层的人们在权
力、财富、声望等资源方面相似性高,他们之间往往是强关系;而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资源相似性低,他们之间往往是弱关系。当人们追求工具性目标时,弱关系就为阶层地位低的人提供了连接高地位人的通道,从而获得社会资源。
另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流动者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以传递信息为辅,大学生职业搜寻要重视强关系网络。边燕杰在天津的调查指出,社会网络在再分配经济中的作用不是传播和收集职业信息,而是待分配的择业者通过人际关系,得到工作分配主管部门和分配决策人的照顾(Bian,1994,1997)。换言之,社会网络不再是信息桥,而是人情网。人情关系的强弱与获得照顾正相关,信息的获得只是人情关系的副产品。边燕杰为此提出了“强关系假设”。
(四)社会意识的影响
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也有较大影响。第一、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第二、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第三、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第四、毕业生缺乏创业观。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五)社会人格的缺陷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还有大学生自身人格缺陷的问题。就业者应具有职业人格和社会人格(大五人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不仅要关注职业人格,还要注重建立健全个体的社会人格,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摆脱“就业难”的困境。从大五人格的角度看,目前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中主要存在的是人格问题:(1)外倾性不够,缺乏人际沟通和社会信息的收集能力;(2)责任感严重缺乏,想的只是待遇和条件;(3)宜人性不够,与新的组织内的人员几乎没有联系;(4)情绪控制不良,爱发低级牢骚;(5)开放性不够,不愿意也不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六)职业社会化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问题,除了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角度加以探讨以外,还要从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方面找原因。首先,缺乏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目标,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很少受到人们关注。其次,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的执行者方面存在着偏差,亟待做出相应调整,包括父母的偏差、学校的偏差和大众媒体的偏差。
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突破、抢占先机,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开设就业指导和增加社会的实践活动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在创业的关念
事实上,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
变,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回归到普通劳动者。
教育学生理性地面对现实和自我,转变择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树立
“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成才观,鼓励他们抓住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和城市社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契机,到西部就业,到中小城市和社区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在当代大学生中进一步唱响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教育学生要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着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就业”到“招生”由国家的“统、包、管”一条龙服务到“择优录取、双向选择”,使得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性明显增强,毕业生就业已逐步市场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自己,认清形势,合理定位,正确择业,主动推销自己。教育指导学生自主择业。大学毕业生应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并做出切实的职业选择。大学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可以成为职业领域拓展和新职业创造的缔造者,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新的职业领域。
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主动择业,在社会的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四、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应与择业观的教育结合起来
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职能和教师的作用
另外发动教师为毕业生找工作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教师桃李满天下,在社会上有威望,可以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供毕业生随时查阅。教师能够对所掌握的招聘信息进行鉴别,去伪存真,避免浪费学生的时间和金钱。教师见识广,经验丰富,与用人单位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课堂上适时加入就业指导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学校需要设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就业
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主动择业,在社会的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