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关注生活的曙光诗歌
我趴在清晨的窗边,等待黎明曙光的降临。
我关注今天的曙光。
我想此刻,太阳正驾着光明之车向我们飞驰而来。
你看天空被车轮踏过的云,已慢慢地初放光彩。
透过云朵看它的身影,从隐隐约约到明明白白……
终于,它宛如一朵花,在天空渐渐盛开。
短短几秒钟,眼前变了模样。
暗色的画面被重新染了色;
整个世界仿佛笼罩在一场金色的雨幕中
静静地沐浴,安详,“太诱人了!”
我情不自禁投入这片金色的海洋。
白露微曦的青草微微发光,娇美的花儿镶上金色线条;
建筑物群的轮廓加深了;
脚下的水泥路面铺满阳光。
池水粼粼,树荫凉凉,池底的鱼和树上的鸟
都是舞动的音符婉转。
漫步在这样的世界里,我的心变得晴朗。
透过阳光,我仿佛能和这里的一切沟通。
轻轻耳语,悄悄谈话-这才发现,原来我们都一样,都一样热爱生活,眷恋阳光。
沉浸在这样的生活,我欣然欢笑。
关注明天的曙光,我,和我渴望温暖、快乐的心房。
第二篇:希望人生路曙光诗歌
我曾经幻想,
拥有穿越一切的翅膀。
夜里下着的雨拍打着张开的翅膀,想要飞,淋湿了就没有了方向,雨就这样,就这样,无情地浇灭了心中燃起的希望火焰。
夜好冷,好长,提起以后的日子,我沉默转身,不愿再想。
努力封锁,不提任何梦。
我好盼望灯塔的明灯,帮我把黑暗斩断;
我好希望天边的旭日,帮我把残阳追赶;
我好期望黎明的曙光,帮我把长夜驱散。
腾然,我明白,人生路上总会有荆棘密布,总会有巨浪翻滚,但我相信,只要心中重燃希望的火焰,定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原来的路总会不平坦,原来的天也会有晦暗,眼泪流过了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受过挫败,才能成为一条好汉,一声不吭,告诉世界我有多坚强,人生路总会洒满希望的曙光!
别再去异想天开,别把春光关在窗外,走过寂寞的空白,希望依旧在。
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看清风像带路吹散淡雾,天黑路茫茫,不再犹豫,不再迷茫,没犹豫方向。
不管春夏秋冬,不理风雨阴晴,不要功名利禄,不顾喝彩掌声,我只要希望在心中!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不幻想头顶片片艳阳天,无论经历多少困难,我都要向希望招手!
希望的翅膀终于重新张开,心中的梦想像雨后彩虹,画在天空……
第三篇:关注社会热点教案-黄曙光
《关注社会热点》教案设计
敬请批评指正 作文序列化研究专题之三 黄曙光 监利县三闾学校 iamshuguang@163.com
《关注社会热点》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述写事情,抒写情感,提炼思想,整合思路。
引导学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人,投向周边,投向广阔的社会。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材立意,学习提高学生抒写热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块分层,板块推进,培养学生整合素材形成思路的能力
教学创意
通过丰富有效的活动,结合视频和文字等媒体,通过观赏、评析和体悟,循序渐进,层层叠加,连段成文,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注重启发学生感性认识,逐步学会从社会热点中梳理材料,同时让学生反刍已知文本,在鉴赏阅读中提炼写作的思路,并从实例的演绎中提高探究事物的能力,掌握运用社会热点写作的技法,增强学生对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教学过程
一、续句导入,揭示课题。
【活动一:大家一起晒积累】通过调动学生积累,补写古今读书的名人名言。(出示课件1)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导入语:钱钟书先生说过人生是一本大书,那么我们每天的生活也可以当着是一篇习作。家事国事天下事,每时每刻每一秒,都在不断地发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现代中学生,应该关注生活,关注世界,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中的热点,尤其是近段时间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我们正在见证历史,我们也要记录历史参与历史。这节课就让我们扣住社会热点问题,学习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下我们搜集、探究和思考。
【活动二:大家一起搜热点】
热点是指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当今的世界,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国内更是日新月异,战争与和平、国计与民生,环境问题等等国际时事和国家大事不乏热点,同样学校也有热点,班级也有热点,还有更多的身边的事情更值得关注,尤其是关系到中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现象等,我们都要做有心人,这些都是习作中鲜活的素材。请大家列举出几个问题,每点用一句话概括,看看够不够热?
备选热点: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三十年、伊朗朝鲜核问题、五一二汶川
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美国金融风暴、甲型H1N1流感、建国六十周年国庆庆典、高房价问题、就业压力问题、当今教育现状以及新教育实施的情况等。
【活动三:大家一起拟题目】
(出示课件2)选择一个热点事件,谈谈你的感受、认识或思考。或选择一个热点事件,谈谈激发了你怎样的写作动机,自拟一道作文题并简述理由。
二、视频深入,举例探究
前面我们共同探究的问题有两个:什么是热点?有哪些热点?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大家最关心的环节:怎样写热点?请大家跟着这些雄健的步伐来感受我们内心的澎湃。
【活动四:大家一起看阅兵】
播放建国六十周年阅兵式视频资料,让学生在直接的视听中重温盛典,感受震撼,为后面的写作训练张本。分三步展开。
第一步是叙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对阅兵这一热点事情进行叙写,引导学生完整地记录阅兵过程,将影像转化成文字。提示学生注意详略的处理。
第二步是加批注。在文字中穿插几句自己的感受或映象,让“我”作为一个承载丰富情感的形象融入到这种激动人心的场景中去。提示学生情景交融。
第三步是写影评。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发表自己观后感,跳出影片内容的圈子,客观理性地评价影片,全班交流。提倡争鸣。
【活动五:大家一起理脉络】
好的作文都有好的思路,或者行云流水,或者惊若矫龙,或者无中生有,或者反弹琵琶,手段多多,打造好的文章首要的是要打造文章的清晰脉络。歌德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告诉我们要懂得善于思考。
回顾所学课文,对比思考下列诗歌的构思脉络:(出示课件3)
《我爱这土地》
领起一笔: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描写几笔: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叙述一笔:——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深化一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
交待时间:小时候
联想比喻: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描写情态: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黑人谈河流》
赞美形象,总写几句: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引出思绪,过渡一句: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放飞想象,描述几句: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催我入眠。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画龙点睛,深化几句: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蝈蝈与蛐蛐》
总领一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衬托几句: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点示一句: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描绘几句: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繁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
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活动六:大家一起来找碴】
第一找别人的碴。美文不厌百回改。引导学生修改下面的例作,鼓励学生大胆修改。(出示课件4)
观国庆盛典
千家盼望一个日十月一日
万户齐看一个台中央台
亿人翘首一个门天安门
举世瞩目一个点上午九点
我告诉远方的爸妈别忘了那个点
我叮嘱下地的爷爷别忘了准时回家
我催促做作业的弟弟干脆提前打开电视
我呼唤奶奶就到电视机前拨棉花
太阳的脸红彤彤
迎客松轻盈舞动
金黄的稻子似仪仗队庄严肃立
雪白的棉花像繁星点缀天空
公鸡伸长脖子使劲地唱
母鸡在一旁得意地和
兴奋的鸭群嬉起阵阵水花
扯起嗓门齐声高歌
爷爷忘了弹积了大半截的烟灰
奶奶误把棉壳放进棉花堆
我逗动画迷的弟换台看动画片
他瞪着怒火的眼舞着拳头将我捶
机群像雄鹰飞翔在蓝天
方队像一道道铜墙铁壁
祖国的江山牢又牢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童年的爷蹲茅棚
童年的爸住平房
而今的我站在楼上赏月亮
一群鸽子在蓝天飞翔
无数的鲜花闪闪发亮
我要树立远大理想
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第二找自己的碴。指导学生从结构的角度朗读这几首诗歌,并模仿以上提示的喜欢的思路,也可以不受提示的思路左右,对其所写的阅兵式的思路精心完善。
三、方法融入,真题演练
【活动七:大家一起练一笔】
总结方法,归纳流程。回顾第三个活动时拟定的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课堂小结:正如同学们所知,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抓住感情的触发点,抓住事理的感悟点,抓住生活的情趣点,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那就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附板书设计:
关注社会热点
揭示热点
(记叙是基石)探讨热点(思想是标杆)
运用热点
选热点——绘情景——补感受——改思路——重整合
第四篇:关注生活细节
>>关注生活细节,在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紫兰飞雪 | 2008-2-26 14:48:00
内容摘要:3—6岁的幼儿正处于良好品德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如何正确的对其实施有效教育,为其一生的良好品德习惯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十分重要。而学前期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只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因此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在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成为笔者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生成课程家园互动桥
引言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地教育儿童,比做再教育的工作容易的多;如果在儿童的早年,不能合理的教育儿童而使其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困难。这些话透彻的诠释了幼儿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教育实践也证明了:儿童品德上消极因素越多,接受正确的思想就越难。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完成从前道德到他律再到自律道德的尽善尽美发展呢?这就要从根基打起。但幼儿年龄小,认知范围窄,行为习惯、个性都处在萌芽阶段,单纯枯燥冷漠的说教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孩子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教育契机来有效的激活德育的源泉。
一、关注生活细节,从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性
儿童自出生后便是社会成员之一,时时处处都在被动的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它们经验缺乏,又好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因此对他们进行简洁的正面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年龄小,他们接受和感知到的只是他们用眼看到的真实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去分析、加工进行判断,这也是他们接受知识教育的最直接来源。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已经简单而精辟的告诉了我们一个教子良策:“让教育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孩子。”我们通过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点滴小事、亲身体验,转化成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扩大幼儿的道德认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幼儿丰富的道德情感。这就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教育素材,作为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在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二、利用生活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培养方法。
(一)、要做好“立规”的适度培养。
刚刚入园的孩子行动随便、听指令的意识差,所以在班里常出现 “老师课前几遍功,幼儿课上无人听”的现象。班级“一盘散沙”,常规“常立常破”。这种现象常见不鲜。这是因为刚入园的幼儿认知能力和坚持性还处于表面阶段,他们不可能记住老师或成人的嘴上功夫,所以习惯的培养就必须逐渐形成,只要坚持一贯的要求,逐渐在幼儿脑海中形成反射,才能成为定型。如:在平时吃饭时,要求幼儿做到“安静、干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离开坐位要把椅子轻轻的推进去,玩完玩具要及时回收„„在及时要求的基础上及时或定期对幼儿的表现用奖品进行强化。而对于坚持性差、过于依赖他人的幼儿则采用老师引导——合作——自己尝试的逐步过程,让他懂得不会的事情自己学着做、试着做的道理。一旦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懂得用常规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事也会考虑周密细致。
(二)、生成课程中注重孩子的各种道德情感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出现很多“非道德判断”的现象:例如,小飞去抢小乐的玩具,还理直气壮地来告状:小乐不让我玩他的玩具!我就抢过来了!甜甜把玩具扔到地板上,还振振有词的说:“这又不是我们组里玩的玩具!不同类的玩具不能放到一起!”这些现象的形成不是孩子品德本身的问题,而是他们自身存在的“非道德判断”。所以我们注重幼儿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并随机生成课程,以此为切入点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哭泣的图书”让幼儿懂得要爱护图书;“听——水在响”让幼儿懂得节约用水;“升国旗”让幼儿懂得热爱祖国;“观看教师劳动场景”让幼儿懂得要尊重别人的劳动、热爱劳动;“争做文明游客”让幼儿学会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我做交警”让幼儿学会如何遵守集体规则。教学活动中通过“拔萝卜”“都是好朋友”等活动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这些都是从幼儿自身生活出发来设计的教学,孩子们容易理解接受,并很容易在认识上达成共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活动中获得行为练习和巩固,从而更深化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三)、建立家园互动桥,让家长用真爱去感染孩子。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家都认可一句话:“最了解孩子的莫过于父母”。而笔者认为并不完全是。有的家长脾气急躁,只要孩子犯错了,不管什么原因,先劈头盖脸的责骂一顿,或者是暴打一通。这样家庭的孩子很容易丧失自信,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们也可能就此反叛,不愿意去改正错误。而有的家长却“性情温和”,无论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他都会“耐心细致”的说教,哪怕是同样的错误短期内重复发生了若干次。这样家庭里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错误的道德判断,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是爸爸妈妈说教过了按么事情就此完结了。所以笔者主张家园及时沟通,共建互动桥,真正走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唤起对孩子内心需求的真爱,这样孩子的品德、心智才会健全发展。
总之,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德育教育的契机,而这些隐藏着的教育契机也许会让孩子们终生受益。所以让我们蹲下来,关注生活细节;真正参与到孩子鲜活丰富的生活中去,用他们易懂、乐懂的形式去感染孩子,在点滴中教育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生受用不尽的良好品德。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版。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
1(3)《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1996年版
(4)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5)叶澜《教育概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6)曹树《幼儿德育应渗透认知教育》(早期教育2005年第12期)
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作者:祁文雪来源: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幼儿园(2011-6-9)阅读数:113网友评论:0 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核心内容是: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中班幼儿的活动水平明显提高,需要更为丰富的活动空间、游戏空间、探索环境,以及表达与创造的空间。《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把目标化的活动区作为主要的教育途径。目标化的活动区能为幼儿提供更为广阔的交往、游戏、探索的空间。因此,合理创设游戏空间,深入开展区域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一、依据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创设活动区,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活动区时,一定要摆脱过去的区角设计以教师安排为主的观念,应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中挖掘其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并以此作为区域设计的重要依据。如我班的主题探究活动──“车”的产生就是源于幼儿对车的兴趣。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喜欢看有关车的图书、画有关车的图画,在与同伴的谈话中也常常提到坐车的感受,有的幼儿还会把家里的玩具车带到幼儿园来玩,在积木区喜欢为汽车搭跑道„„孩子的这些表现,体现出中班幼儿好玩、好动的年龄特点。因此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在进一步了解幼儿对车的认知程度之后,确立了“好玩的车”的主题探究活动方案,并和幼儿一起创设了幼儿感兴趣的区角活动。在图书区,孩子们主动翻阅车的卡片、图书;在建筑区孩子们开始为汽车设计马路和停车场;在美工区,孩子们用不同图形粘出了造型各异的汽车。教师还利用主题墙制做了一辆公共汽车,周围贴了许多幼儿搜集、设计的交通标志。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自己分配角色,有的当司机,有的当警察,有的当乘客,孩子们玩“认标志开汽车”的游戏,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逐步了解了各种交通标志。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并获得了多方面的学习经验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设置活动区,将主题活动与活动区巧妙融合,幼儿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活动区活动更加生动、鲜活。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在有准备的区域活动中主动学习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幼儿的教师,它能让幼儿获得经验、建筑自信、发展自我。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运用整体规划原则设置活动区,每个活动区都提供数量、种类充分、合适的玩教具及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空间安排要配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定期更换。教师将教育意图应蕴藏于环境创设及活动区材料中,让孩子在“刻意”设计而又井然有序的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索、发现、学习,使幼儿获得成功和自信,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如在泥工区,教师投放了厨师帽,小围裙,套袖,竹签,纸盘等。活动区游戏时,孩子们立刻扮起了小厨师,做起了羊肉串、蛋糕等各种食品;在积木区教师投放了圆形、方形、三角形的板材,高矮不同的易拉罐,幼儿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辅材合作搭建不同造型的楼房;在娃娃家老师投放了领带,项链,小书包等,孩子们开始分配角色,当起了爸爸,妈妈;在动手区,教师在窗户上悬挂了五颜六色的毛线球,并创设了“小花猫绕线球”的情境,孩子们主动学小花猫绕线球„„教师为幼儿提供基本的游戏材料,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随着孩子们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游戏的需要,孩子们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收集各种物品、材料。娃娃家的幼儿带来了围巾、眼镜、口红(空的)、废旧电话;
泥工区的幼儿带来了薯条盒、月饼盒、蛋糕刀(塑料)、小叉子;表演区的幼儿带来了面具、头饰、塑料花、废旧话筒、自制小鼓„„可见,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就会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活动的内容,促使幼儿学会自主选择、交往、收集,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使幼儿在此过程中主动学习,获得发展。
在区角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活动区的布置要反映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布置的过程要让幼儿充分参与。可以师生共同计划、设计活动区,也可以由教师规划好位置后,让幼儿随活动的进展随时调整,还可把幼儿的学习成果、美工作品布置上去,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做环境的主人。如幼儿刚升入中班时,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娃娃家的温馨,我们在娃娃家铺设了地垫,为了保持地垫的干净,我和孩子们共同制定了规则,其中一条是“进区前脱鞋”。在老师和幼儿的相互监督下,孩子们能做到自觉脱鞋。一次班内搞卫生,保育员老师把地垫拿去清洗,为了不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我请幼儿照常选择娃娃家。我突然发现孩子们穿着鞋在娃娃家里游戏非常开心,而且与其他区幼儿交往时进出自由、方便自如。看到这个现象,我和幼儿商量是否需要地垫,孩子们一致同意撤掉地垫,我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现在区域活动时,我们可以看到娃娃家的幼儿背着包到泥工区买蛋糕,也可以看到“小厨师”到娃娃家送点心,还可以看到经常有“客人”到娃娃家做客„„教师只有真正尊重幼儿,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才能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快乐、自主,主动学习。
又如,最初我班的美工区靠北墙开设,主题墙在东墙,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的作品只能放在楼道、贴在主题墙或带回家。随着幼儿的发展,我发现幼儿的表现欲望越来越强烈,非常需要有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间。于是我在北墙创设了“作品展示墙”,并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动手、创作的热情。如幼儿学习剪窗花时,我在作品墙上布置了简单有趣的窗子,幼儿主动把自己设计的窗花贴在“窗子上”,既满足了幼儿体验成功的需要,又为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空间。此外,我还为幼儿提供了“作品篮”,孩子们可以把准备带回家的折纸、剪纸、纸工等作品放在果篮中,孩子们既能随时取放、相互交流,又能随时带回家,满足了幼儿的不同需要。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动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幼儿提供基本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了解幼儿的想法,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调整活动空间,满足幼儿游戏和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展示交流的空间,帮助每个幼儿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
三、在区域游戏中,做幼儿学习的伙伴,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纲要》中强调:“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倾听幼儿的感受、问题、意见,借助理解、支持、宽容、激励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来点燃幼儿的学习火花,主动、积极地参与幼儿的活动。如中班初期,娃娃家的幼儿无角色意识,满地都是“食物”、材料,一片狼藉。老师再三提醒,不起作用。于是,我转换角色,以客人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并在与他们的交谈中让幼儿知道把家整理得既整洁又漂亮,客人才会高兴。我还和他们一起商量、分配角色,让幼儿学会分工,合作游戏。这样一来,幼儿角色分清了,游戏时幼儿注意根据需要选择、取放材料,“家”里不再乱糟糟了。在我的带动下,其他区的幼儿也主动到娃娃家作客,娃娃家的幼儿逐步建立了角色意识和规则意识,游戏时更加自然有序。教师增加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融入幼儿的活动,成为幼儿的玩伴,能促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此外,教师要学会和幼儿共同游戏、探索、操作。在活动中提出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如在积木区,三个幼儿合作搭建了十层的房子后,推着小汽车在房子周围来**跑。此时,丹宁用一些积木在地上堆放,她说是“加油站”。我立刻启发另外几个幼儿,“小车跑累了,该加油了,从单位去加油站怎么走呀?要有什么?”孟帅立刻说:“得有大马路!”几个幼儿七手八脚的用积木搭马路,一直铺到“加油站”。他们讨论后,还把“加油站”搭得更高更宽了,小汽车进出加油更加方便了,丹宁看到与伙伴合作搭建的“加油站”兴奋极了。在今天的活动中,由于我的及时介入和引导,使丹宁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丰富了她的搭建经验,使他获得了新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必须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关注幼儿的需要,及时发挥主导者的引领作用,才能使幼儿在主动参与中得到更大的提高。
四、注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学习过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探索
《纲要》多处提到“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这充分表明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对幼儿的主体性活动,教师不可替代,也不可直接控制,而应给以尊重和保护。如美劳区的幼儿很喜欢崔老师剪的窗花,主动向崔老师学。开始孩子们剪的很简单,有的将纸折几折后,直接在纸上剪了一些口。当幼儿打开时,发现自己的“窗花”有了图案(几道口子),非常高兴,便开始一张接一张的剪。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幼儿有的“不小心”剪掉一块,可当幼儿打开时,发现这次剪的和原来的图案有了很大的变化,幼儿剪的兴趣更浓了。最后,幼儿经过大胆尝试,剪出了各式各样的窗花,有的按轮廓剪,有的自由剪,剪窗花活动持续了一周。在剪窗花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感受到了对称的美、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而且每个幼儿在活动中更加大胆、自信。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才能在不断探索、尝试中体验动手和创造的快乐。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快乐的游戏天地。培养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善于交往,以及大胆表现,勇于创新的能力,对幼儿的发展和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幼儿的想法和意愿,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游戏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在自我尝试、小组讨论、集体分享中学习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幼儿才会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大胆创造、获得发展。
第五篇:我关注生活的细节
我关注生活的细节
十二岁以前,我是个活得很辛苦的女孩,用力地抓住身边的朋友,家人,抓住那些看得见的小幸福。甚至为了这些而可以去迎合别人。
十二岁,因为一本书的影响,我开始将自己解脱出来。沉重的负担不属于我,虚伪的面具不属于我,没有声色的生活不属于我!
十二岁以后,我真正开始融入生活,关注生活的细节。
朋友不必太多,真心就行;家庭环境不必太好,不愁吃穿就行;做事不必苛求完美,对得起自己且让人满意就行,要的只是生活的质量。
怎样将火候调整好,使菜即不流失营养又美味可口?怎样控制水温将咖啡冲得香浓?怎样大口吃零食又不担心体重?怎样将房间布置得舒适、温馨?怎样在沉重的课业负担外与家人相处融洽?
这些我也许不知道,但我正在竭尽所能地去学。
可这些仍只是表面。我更关注的还有细节末梢对心灵的触动。
今年,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新语文老师。他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笑。无论课上课下,我们从未见他对任何人扳过脸。
碰巧与他同路。我们漫无边际的聊着。快走到他家口时,他蓦地停下脚步,微笑的偏着头问道“你们觉得我的课上的好吗?”他好象是在问我的意见,又好象在问大家的。凭心而论,他的课真的不错。脉络清晰;他讲得仔细,全面,我们听的也认真。所以,我当然毫不犹豫得说:“好啊,好啊。”他把头完全转过来,嘴巴咧开笑着,又说:“好?那就好!”那一刻,阳光仿佛全洒在他脸上、身上,褶褶生辉。他整个人显得那么神圣。我想那时,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或是荣誉感,应该真正满足了吧。
我想,生活不在于是否富足,而在于你拥有多少广阔的心灵空间。同样,也不在于你是否高贵,而在于你是否能始志不渝得把握并珍惜生活的细节之处,坚守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