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育学》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细细品读了彭绍东教授撰写的《信息技术教育学》,受益匪浅,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特别是对处在科技发展飞速的现代社会的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下面我就针对本人的阅读情况谈谈读完这本书后心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然而信息技术学科在小学和中学还只是一个争议颇多、地位尴尬的小学科。书中彭教授突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培养和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与基础性。在研究和继承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及现代教学理论,融合新课程改革、信息化教育。
新课程更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各自的能力现实,调动各自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活动中虽然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思维水平的高低不一,但他们人人参与了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满自信地学习,平等、主动地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解,相互合作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也使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不断的张扬、发展和提升。
在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让学生获取多种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一章中从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教育还应特别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的有效整合,这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智商与情商的有效整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整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社会文化习俗的整合,以及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的整合。寻求课程文化价值就是课程整合的基本工作和主线,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课程对共同文化价值的合理表达。
《信息技术教育学》这本书让我深深体验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调节学习的气氛,提高学习有效性。设计练习时,形式要多样,注意学生和知识的覆盖面,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体现学习与教学的有效性整合。
所以通过学习我认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尽心地教是认真地学的前提,认真主动地学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育学》读后感
《信息技术教育学》读后感
近期我拜读了由彭绍东教授撰写的《信息技术教育学》,该书共十三章六十多万字,从一个全新视角建立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该书知识体系全面,逻辑体系严密,读后让我了解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论、发展论、课程与目标论、过程与原则论、方法与模式论、人本论、技能论、资源论、病理论、实践论、未来论等理论,对我的教育教学帮助很大,让我受益匪浅。
一、该书具有五个特点
其一,体系较完整。该书的概念体系明确,技能体系有序,教学体系灵活。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与课程体系。
其二,原创性比较好。该书的许多章节都有其独到见解。其中,关于信息素质的界定与信息技术教育本质的探讨,有一定深度;关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思考,有一定前瞻性;关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论、人本论、资源论、病理论、未来论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新领域。其第十三章第三节内容,属我国教育界在机器人教育领域的首次理论探讨。
其三,理论价值较大。该书提出的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的理念、方法、模式都较科学、先进。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的科学。它是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进一步深化的产物,是现代教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属学科教育学性质。”书中关于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智能学件、教育技术命题、广义蒙太奇、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有关杂志上发表、交流,产生了良好影响。
其四,实用性较强。该书作者在湖南师大率先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学》本科必修课和校选修课。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深受学生欢迎。书中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技能论、实践论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书的实用性还表现在,不仅适合用作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用作其他专业及在职教师培训教材。其五,拓展面较宽。该书的研究,为我国走出了一条信息技术教育的探索之路。
读完本书,具备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让我付诸于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
二、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新思考
新学期开始,我拿起教材翻阅,惆怅不时泛起。且看我们的教材: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指法练习键盘,学习用Word编排一篇漂亮的文档,学习用PowerPoint做几页幻灯片等等,所有的目标都是学习操作!满足于完成一个文档的编排!我教信息技术已经几年了,深知信息技术应用的奥妙所在,如果仅仅是学习操作,我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花费时间的,我的同行们也都是这个观点。现在我要教别人的孩子学习信息技术了,如果跟随教材这样去教学生,我是决不情愿的。因而我不得不思考,信息技术课程该教学生些什么呢?
于是我检索了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澳等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做法,其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美国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该标准在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中列出了10条,但有7条是关于“利用工具„„干什么”的,而不是说要学会什么技术操作。
摘录如下:
◆利用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来进行个人创作、弥补技能的不足、促进学习。◆利用先进工具(例如:网络工具、数字照相机、扫描仪等)来协助个人或集体的文学创作、思想交流和作品发表等活动,创作知识产品。
◆利用远程通信技术来快速访问远程信息,通过交流获得帮助,进行个别化学习,追求个人兴趣。
◆利用远程通信和在线资源技术(包括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等)来参与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和开发产品。
◆利用科技资源(包括计算器、视频、教育软件等)来解决问题、独立学习和集体学习。
◆适时地选择恰当的工具和科技资源来解决各种问题和完成各种任务。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完全相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虽也有教学目标的笼统描述,但呈现出来的内容却是一个个的技术模块,而且详细到了“图形的着色、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的具体程度,完全变成了学习技术操作的“标准”。虽然技术操作的掌握是基础,但掌握它的目的却不是技术操作本身。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还技术学习以真面目。
基于此,我对我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调整:
1、超越工具本身,让学生创造出新型的数字校园文化。
信息技术是工具,但只有超越工具本身,信息技术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超越这个工具,把学习重点放到利用这个工具去创造新型数字文化上来,这不仅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程目标,而且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施办法,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契机。
我校在校园信息文化的构建方面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博客,对学生展示自我、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互动,甚至还有家长的参与,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益。但在使用过程中,一些技术操作和如何有效应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而我产生了在现在刚从三年级升上来的四年级学生身上进行博客教学的想法,在解决技术操作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写学习日记、做作文互评互改、做个人的专题资料收集整理等等。如果每个学生都像这样去做了,是不是可以创造出新型的数字校园文化呢?
2、突出网络应用,让学生卓有成效的学习和生活。
而近5年来,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着,网络就是计算机、网络就是数据库、网络就是图书馆、网络就是社会、网络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就是学校——学生通过网络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负面的儿童网络沉迷中可见一般。但问题是,由于负面的影响,反对儿童使用网络的声音不绝于耳,而网络对儿童正面的影响却淹没其中;信息技术课程要负起历史的责任与重担,把儿童的网络生活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儿童学会在网络上进行方向正确的、卓有成效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以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核心,兼顾操作系统和Office,把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引导到网络数字文化的创造活动中来,培养健康地、卓有成效地进行数字化生活的人。
三、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若干想法 相对学生来说一星期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游,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1、教学设计前,先要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教学内容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结合当地教学设施硬件和软件的条件等方面来确定。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设计中,可以兼容各学科特色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并不是指在教学科目中增添一门信息技术课,也不是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而把信息技术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而是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特性,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赋予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以新的涵义,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例如语文课上,理解“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句话,或者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及圆周的关系,这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候如果制作一段影片或者动画进行演示,学生马上就能够获得直观的感知。
3、教学设计落实后,应做到以评促学
评价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通过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教学设计工作将不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着,其普及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快,可能现在我们农村还觉得难以做到,在不久一定会的。信息技术课程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快速应变,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担负起社会责任,为培养适应未来数字化生活的一代新人服务。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育学》读后感
《信息技术教育学》读后感
近期我拜读了由彭绍东教授撰写的《信息技术教育学》,该书共十三章六十多万字,从一个全新视角建立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该书知识体系全面,逻辑体系严密,读后让我了解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论、发展论、课程与目标论、过程与原则论、方法与模式论、人本论、技能论、资源论、病理论、实践论、未来论等理论,对我的教育教学帮助很大,让我受益匪浅。
一、该书具有五个特点
其一,体系较完整。该书的概念体系明确,技能体系有序,教学体系灵活。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与课程体系。
其二,原创性比较好。该书的许多章节都有其独到见解。其中,关于信息素质的界定与信息技术教育本质的探讨,有一定深度;关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思考,有一定前瞻性;关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论、人本论、资源论、病理论、未来论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新领域。其第十三章第三节内容,属我国教育界在机器人教育领域的首次理论探讨。
其三,理论价值较大。该书提出的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的理念、方法、模式都较科学、先进。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的科学。它是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进一步深化的产物,是现代教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属学科教育学性质。”书中关于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智能学件、教育技术命题、广义蒙太奇、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有关杂志上发表、交流,产生了良好影响。
其四,实用性较强。该书作者在湖南师大率先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学》本科必修课和校选修课。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深受学生欢迎。书中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技能论、实践论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书的实用性还表现在,不仅适合用作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用作其他专业及在职教师培训教材。
其五,拓展面较宽。该书的研究,为我国走出了一条信息技术教育的探索之路。
读完本书,具备了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让我付诸于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
二、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新思考
新学期开始,我拿起教材翻阅,惆怅不时泛起。且看我们的教材:要求学生按照标准指法练习键盘,学习用Word编排一篇漂亮的文档,学习用PowerPoint做几页幻灯片等等,所有的目标都是学习操作!满足于完成一个文档的编排!我教信息技术已经几年了,深知信息技术应用的奥妙所在,如果仅仅是学习操作,我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花费时间的,我的同行们也都是这个观点。现在我要教别人的孩子学习信息技术了,如果跟随教材这样去教学生,我是决不情愿的。因而我不得不思考,信息技术课程该教学生些什么呢?
于是我检索了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澳等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做法,其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美国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该标准在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应达到的标准中列出了10条,但有7条是关于“利用工具„„干什么”的,而不是说要学会什么技术操作。
摘录如下:
◆利用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来进行个人创作、弥补技能的不足、促进学习。◆利用先进工具(例如:网络工具、数字照相机、扫描仪等)来协助个人或集体的文学创作、思想交流和作品发表等活动,创作知识产品。
◆利用远程通信技术来快速访问远程信息,通过交流获得帮助,进行个别化学习,追求个人兴趣。
◆利用远程通信和在线资源技术(包括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等)来参与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和开发产品。
◆利用科技资源(包括计算器、视频、教育软件等)来解决问题、独立学习和集体学习。
◆适时地选择恰当的工具和科技资源来解决各种问题和完成各种任务。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完全相反,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虽也有教学目标的笼统描述,但呈现出来的内容却是
一个个的技术模块,而且详细到了“图形的着色、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的具体程度,完全变成了学习技术操作的“标准”。虽然技术操作的掌握是基础,但掌握它的目的却不是技术操作本身。信息技术课程必须还技术学习以真面目。
基于此,我对我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调整:
1、超越工具本身,让学生创造出新型的数字校园文化。
信息技术是工具,但只有超越工具本身,信息技术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超越这个工具,把学习重点放到利用这个工具去创造新型数字文化上来,这不仅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程目标,而且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施办法,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契机。
我校在校园信息文化的构建方面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博客,对学生展示自我、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互动,甚至还有家长的参与,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益。但在使用过程中,一些技术操作和如何有效应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而我产生了在现在刚从三年级升上来的四年级学生身上进行博客教学的想法,在解决技术操作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写学习日记、做作文互评互改、做个人的专题资料收集整理等等。如果每个学生都像这样去做了,是不是可以创造出新型的数字校园文化呢?
2、突出网络应用,让学生卓有成效的学习和生活。
由在四年级进行的博客教学想到Web时代的信息技术课程。直到现在,信息技术教育还是脱离不了五年前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系统(Office)”的内容模式。而近5年来,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着,网络就是计算机、网络就是数据库、网络就是图书馆、网络就是社会、网络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就是学校——学生通过网络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负面的儿童网络沉迷中可见一般。但问题是,由于负面的影响,反对儿童使用网络的声音不绝于耳,而网络对儿童正面的影响却淹没其中;信息技术课程要负起历史的责任与重担,把儿童的网络生活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使儿童学会在网络上进行方向正确的、卓有成效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应以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核心,兼顾操作系统和Office,把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引导到网络数字文化的创造活动中来,培养健康地、卓有成效地进行数字化生活的人。
三、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若干想法
相对小学生来说一星期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而作为教师,则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游,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1、教学设计前,先要把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教学内容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结合当地教学设施硬件和软件的条件等方面来确定。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设计中,可以兼容各学科特色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并不是指在教学科目中增添一门信息技术课,也不是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而把信息技术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而是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特性,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赋予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以新的涵义,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例如语文课上,理解“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句话,或者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及圆周的关系,这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候如果制作一段影片或者动画进行演示,学生马上就能够获得直观的感知。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键盘指法时,可以结合英语学科的有关知识。小学生对英语这第二语言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因为三年级的他们是刚接触,而且小学的英语对他们要求并不高,相对而言学习兴趣非常浓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一些素材,再添加一些他们熟悉的一些小动物的英文名称,让他们在快乐学习英语的同时自然把指法的规则了解清楚,并能熟悉每个键所在的位置。
3、教学设计落实后,应做到以评促学
评价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通过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教学设计工作将不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为了做好教学评价,我根据学校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要求,采用了课堂表现(10%)、出勤情况(10%)、平时成绩(10%)、努力程度(10%)期末考试成绩(60%)的评分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模块学业成绩,用作学生的模块学分认定。平时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得分也就成为评定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依据。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着,其普及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快,可能现在我们农村还觉得难以做到,在不久一定会的。信息技术课程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快速应变,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担负起社会责任,为培养适应未来数字化生活的一代新人服务。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育学感想
信息技术教育学感想
《信息技术教育学》是一本将教育学理论与计算机教材教法相结合的教材,其主要观点是把教学改革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中去,强调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所以各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自然不自然地将信息技术的观点和技术传授给了学生,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信息技术课型与教法。这也就是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该书不仅涉及信息技术教育及教育学理论知识(包括教育方法,中外信息技术教育比较,信息技术教育模式以及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检测和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还有一些实际的指导学习的策略,如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教导如何备课、编写教案以及上机实践的设计、组织等;特别是在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开设的多媒体学习、网络教程多是实践性课程。编者通过在中小学进行调查,查阅信息技术专著、相关文献以及优秀课例,才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这本教材。
学完这本书,总结该书具有五个特点 :
其一,体系较完整。该书的概念体系明确,技能体系有序,教学体系灵活。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与课程体系。
其二,原创性比较好。该书的许多章节都有其独到见解。其中,关于信息素质的界定与信息技术教育本质的探讨,有一定深度;关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思考,有一定前瞻性;关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论、人本论、资源论、病理论、未来论的研究,为我们开辟了新领域。
其三,理论价值较大。该书提出的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的理念、方法、模式都较科学、先进。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的科学。它是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进一步深化的产物,是现代教育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属学科教育学性质。”书中关于我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智能学件、教育技术命题、广义蒙太奇、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有关杂志上发表、交流,产生了良好影响。
其四,实用性较强。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深受学生欢迎。书中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技能论、实践论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书的实用性还表现在,不仅适合用作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用作其他专业及在职教师培训教材。
其五,拓展面较宽。该书的研究,为我国走出了一条信息技术教育的探索之路。
而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王老师先在思想上激发我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不断指导我们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的培养我们对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的能力。不仅讲授了该课本的理论知识,更着重在平时学习中锻炼我们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努力学习并展示各种各样的技能,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的展示,还有一些教学技巧的应用,而之后老师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的指出我们讲授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给予改进的方法策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好的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使我明白了有必要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软件或硬件知识,并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掌握自学、创新的能力,争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用自如,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教育学读后感
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摘要】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发现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爱心教育,爱心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始终,苏霍姆林斯基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要做真正的教育者,我们就该像作者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孩子,在教育中用爱心去感化和教育孩子,让他们愉快而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心灵
孩子
爱心教育
健康成长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教育著作,主要记述了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31名学生朝夕相处,从一年小学预备班到四年小学班教育教学活动的平凡岁月。作者那颗热爱学生的火热的心感染了无数人,表现了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的发展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姆霍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爱心教育”。
那么到底如何爱学生呢?特别是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现状下,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呢?读过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爱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有了很多的想法与全新的认识。
一、时代呼唤爱心教育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但人情却随之淡薄。许多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逐渐变得自私自利,只求得到别人的爱而不愿意付出,孰不知爱是相互的,是要付出才有回报的。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是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不恰当容易导致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冷漠放纵的性格。“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童年时期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 1因此,必须给孩子多点爱,让孩子感受爱,使孩子理解爱,爱心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了解到了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很是缺乏爱心教育,以及他对爱心教育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作者深爱着这些孩子,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家伙、小鬼”,他认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爱孩子”。因为爱,他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的体魄;因为爱,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们学会学习。
现在我们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爱心教育,甚至许多老师无法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学校里也总是存在优生差生之分。所以时代呼唤爱心教育,爱心教育已迫在眉睫,爱心教育势在必行。
二、爱心教育的内涵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开放性,他们的心扉总是对大多数人关闭,只对少数挚友开放。但他们都渴求真诚的友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了解与关心、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用真诚与理解去温暖学生的心,要努力去做学生所信赖的挚友,这样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这样,才能减少甚至避免课堂上的抵触情绪,才能使学生和我们老师自己在上课的时候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态。“教育者最可贵的品德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深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2这种爱是世上最崇高、最无私、最理智的爱。教师用心去热爱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并唤起相应的情感,这样,教师和学生思想感情和谐一致,才能完成教学的各项任务。
纵观当今的教育方针,爱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有爱心,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所以教师应该实行爱心教育,一颗真心爱事业,一片真情为学生。
12引自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赵玮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引自苏霍姆林斯基著,唐其慈、赵玮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尊重孩子, 敬畏生命”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灵魂。作者写道:“我教的孩子, 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是活蹦乱跳的孩子, 其次才是学生。”诚哉斯言!很多时候, 有灵动生命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只是一个个教育对象, 是一个个乖巧听话的盲从者,这种想法是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尽管作者的生活时代和我们有别, 但他的“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儿, 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一直以来都为人称颂。确实,离开了人与人心灵间的沟通, 教学就成了一潭陈腐的死水。
作为一名已经接受了快14年教育的学生,我所看到的受到学生爱戴的老师无一不是真心的关爱学生。所以在我看来爱心教育的内涵就是真心地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充满爱心,热爱学生,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才能使每个学生享有平等自由的机会来发展其固有的特性。
三、如何实施爱心教育
(一)应当让孩子们快乐
在学校里,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有“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并且有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想法。这是一个很让人沉思的现象。孩子们为什么害怕学校?这肯定是由于存在着让孩子们害怕的东西,比如学习的压力,孩子们爱玩,但是每天做不完的作业肯定让他们觉得厌倦。再如在教学中有些老师比较严厉,经常斥责学生,让学生产生隔阂感,不敢去接近,害怕老师找自己谈话等。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成长,如游戏的快乐,相互尊重的快乐,获得知识的快乐,成功的快乐等等。如果学生们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那么学习的积极性也将会大大提高,其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会提高的。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第一部分讲述“快乐学校”,是出自这位教育家爱心的一项成功创举。作者以满腔热情发出了“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呼声。他希望孩子们成为头脑清醒、心地善良、双手灵巧、情操高尚的人。为此,必须让学生在进入学校这个世界后不断享受到新的欢乐,使认识活动不至于变成枯燥的教学,但也不能把上学变成表面热闹而实际空虚的玩乐。“蓝天下的学校”、“幻想之角”、“到劳动世界的旅行”、“健康乐园”等都是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和欣赏大自然,并在大自然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增强他们的思考力。在阅读和书写的学习上,他指出,在“快乐学校”中,“对学生评分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它的乐观主义和富有乐趣的原则”。尤其是在教孩子阅读和书写的时候,应该让他置身于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作的世界里。在品德培养上,他提出,“快乐学校”要让孩子们心中有他人。如果孩子对他的同学、朋友、亲人及他所遇到的任何一个同胞的境况都毫不关心,如果孩子不善于从别人的眼神中观察他的心情,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所以爱心教育应当让学生感到快乐,无论是什么时候的学习,都应该以快乐为主,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爱上学习。
(二)老师需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该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教师与儿童的心的论述。关于教师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学生不是一台活的机器,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载体,更不是教师心中理想模型的可塑者。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只有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才能使教育具备真正意义。这种精神上的经常接触绝对不是一条单行线,而是双方的、互通的。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灵,同时也要让孩子了解教师的心灵,才能使教师和孩子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心”中最重要的观点。一位真正的教师应该既要热爱学生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用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阳光真正住进孩子的心里。关于儿童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应当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当赋予孩子发展个性和兴趣的自由,努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和对学习的热爱,使学习真正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走进孩子的心灵,驱逐孩子心中的阴霾,带来温暖与苏生,这才是教育的力量所在。
所以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那一刻彼此应是朋友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应从朋友的角度去关心学生,谈话的态度也应该是真诚的,不以老师的身份去压人。
四、总结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对我启发很大,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游客自动脱下斗篷,冷风呼啸而来,使劲吹。游客反而拼命抱紧斗篷不松。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用爱心关照游客,不一会游客“感动”的自动脱下斗篷到树荫下乘凉。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爱心来感化比教育惩戒更有效,教育的本质是要有一颗爱心。可见爱心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时时为孩子着想,全面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教育学生怎么懂得去爱,去关心身边的人,诚信待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尺讲台,成就了多少国家栋梁。一支粉笔,结出了多少桃李芬芳。让我们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感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让我们在这个平凡而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把我们的情,把我们的整颗心都献给孩子们。
【参考文献】
[1]郝·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福建:海峡出版社,2002.[2]高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幸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3(3).[3] 伊索.伊索寓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哀锐愕.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