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叶镶嵌教学反思
记得当时是在上初一生物课第一册叶镶嵌这一个知识点时,在课前我叫学生采集了不同的带叶树枝。选取叶比较密集的带尾枝条。同时要求学生带手电筒。上到叶镶嵌这一知识点时,我先叫同学两人一组,其中一人用手电筒对准叶的顶端往下照,另一人竖直拿好枝条,再两人一起观察在桌子上出现的光照部分的多少。这个实验一做,学生们都报告说漏出的光不多。然后我再拿出自己制作的叶不镶嵌的模型,叶子重叠在不同的同心圆上,依上法也做一次,同学们发现此时漏出的光多。然后提出观察,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物体的不同结构,同学们发现,自然界中的树叶上、下两层是交错互不重叠的。而老师制作的模型是互相重叠的。此时,我再叫同学们自己想想用什么名称给此现象命名。结果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并且有同学自己想出,用镶嵌这个词。我这时引出“叶镶嵌”这个概念,同时提出,下一个问题,叶为什么要镶嵌式排列呢?同学们分组讨论。老师提示,相关的知识。如光合作用、长得好看,没有什么原因等等。;结果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效果和教学气氛都相当好。
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最为成功的地方是,通过实物与模型的区别,使同学们深刻地理解了叶镶嵌的知识,同时直观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相结合,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性,也使学生的思维向纵向深入化,与以往我们出示模型、讲述的教学相比,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以后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直观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手段,同学们反映爱听、喜欢上。与现在新课程提出的探究式学习,我想实际上是不谋而合的。由此可见,新课改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的改变,真正对教材内容并不是做了很大的改变,我个人的认识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如何变“满堂灌”改为“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
第二篇:平面镶嵌教学反思
平面镶嵌教学反思
本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镶嵌图形的这一特征,安排了拼一拼,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新课教学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灌输手段,而是把学生看作是课堂的主角,让学生通过观察镶嵌平面图形的特征,大胆地加以猜测,说出这些图形都是镶嵌的,并通过小组动手操作来验证它们为什么是镶嵌的,采用拼的方法来验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从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活动的课堂生活,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在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通过操作发现图形不重叠摆放的、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的,让学生反复地操作体会,再配合教师的示范演示,初步感知什么是“不重叠摆放的、完全覆盖的”;最后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配合课件动态出示“镶嵌”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的认识。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覆盖”和“不完全覆盖”的区别,体会“重叠”和“不重叠”的区别,为辨别是否镶嵌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设计正多边形镶嵌的平面图案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常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的学生的不足。在本课中,有很多活动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动手操作时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在引出镶嵌图形时,也是通过小组合作,在操作、交流中感知,这样尽可能地将每个人的收获变成学生集体的共同精神财富。
本堂课的结尾让学生欣赏古今各种镶嵌图形的古建筑,配上古典的轻音乐,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古建筑又是一种艺术,渗透在数学学科中,既是学习数学的好材料,又是渗透民族文化的好题材,选择切合教学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素材,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题材。
第三篇:叶教学反思
专题《叶》教学反思
《叶》专题内容的信息一般比较大,在上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条件,尽量让课堂丰富多彩起来。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综合实践课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要求学生将“看、听、思、说、写”结合起来,将课内外的知识融会贯通。本次专题教学,我在课前就布置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双休日查阅图书资料,上百度搜索相关叶成语、俗语、谚语、诗歌,叶的种类、形状、作用等图片资料,还有相关的视频。课堂上节约了时间,比老师课堂上枯燥的讲解生动多了。从本节课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兴趣盎然,准备充分的学生发言积极主动。但个别学生因性格内向,发言不太积极,今后在课堂上应多多鼓励他们,让他们融入到大家一起来。但上下来,感到遗憾颇多。因为这节课的课堂容量较大,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比较急了些,没有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如果我在设计时候注意“留白”,预计资源生成所需要的时间,内容的精彩过程与过程的从容相结合,知识应该更能落实到位。
第四篇:七年级下《镶嵌》的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镶嵌》的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镶嵌》的教学反思上周教学了多边形镶嵌,他是在学习了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的基础上展示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这一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运用多边形内角的知识解问题,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较好。现对这一教学做以下反思。
一、教学中应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才会轻松,学习才会主动学习和探索,学习的生成才会更深入有效。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实例、图片展示生活中的镶嵌图形,让学生从大量的图片及图形设计中感受镶嵌的美妙。
二、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剪一些规定尺寸的剪纸片(单独的多边形或正多边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去拼一拼。学生通过动手剪图形,加深对多边形图形的了解,拼图后学生发现有不同的结果,学生会互相交流,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为学习新课起到很好的自学效果,学生的探索欲望,学习热情得到释放。
三、学生观察、归纳总结。
1、单独一个图形。单独图形如任意三角形、四边形都能够密铺;
2、两种图形组合。①3个正三角形+2个正四边形;②2个正三角形+2个正六边形或4个正三角形+1个正六边形;③1个正三角形+2个正十二边形④1个正四边形+2个正八边形。正五边形+正十边形也能围绕某一点形成一个周角,但只能满足局部密铺,没法大面积密铺,所以这种组成很特殊,但不能成立。
3、三种图形组合。①1个正三角形+2个正四边形+1个正六边形;②1个正四边形+1个正六边形+11个正十二边形;③2个正三角形+1个正四边形+1个正十二边形。三种以上正多边形图形由于边角较多,受空间表面大小影响,所以无法进行密铺。
四、探求拼图规律,引入方程思想。如在探索多处正多边形拼图时及时引入方程,有效解决多边形数量问题。如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图形组合时,一个正三角形一个内角为60度,一个正四边形内角为90度,于日设需正三角形个数为X个,正四边形个数为Y个,得:60X+90Y=360,解得X=3,Y=2,如果为正整数,即需要三个正三角形和二个正四边形来拼接(边长相等)。不管是哪两种或三种图形拼接都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得出一个二元一次议程或三元一次方程,解得结果为正整数即满足要求。
五、画图感受组形组合的奇妙。课后布置学生画图或图形设计的作业,让学生通过画图进一步感受图形组合的奇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设计的灵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第五篇:平面镶嵌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平面镶嵌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欣赏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说一说家里装修房子在铺地板砖时应注意什么?砖与砖之间是否有空隙,是否重叠? 思考:这些图案由哪些平面图形构成?
进一步提问:这些图形拼成一个平面图案有什么特征?
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图案用规范化的语言描述:像这样,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这类问题叫做多边形覆盖平面(或平面镶嵌)。由此引入到要研究的课题:镶嵌。
(二)实验探究
活动
1、动手实验探索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的规律
具体做法是:首先全班分组活动,动手实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片,进行镶嵌。看那个小组拼的又快又好。然后展示他们的成果。
活动2:用两种正多边形镶嵌,哪些可以?为什么?
然后小组活动:哪两种正多边形能够镶嵌?看谁找的多? 活动3:用你手中的学具尝试用三种正多边形进行平面镶嵌,那些可以?为什么
(三)引申归纳
总结满足什么条件的图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 你还能想出那些图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生归纳
(四)联系实际,生活应用
练习:
1、现有一些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地砖,选择其中两种镶嵌地面,则有()种选法
A 1 B 2 C 3 D 4
2.小刚和爸爸到市场买地板砖,准备装修新居,该市场有五种型号的正多边形地砖,它们的内角分别是60 °
°108 °120 °150 °,如果只选一种,这些地砖哪些适用?如果选用两种呢?
(五)回顾与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的收获是什么?
反思
我听过了,我忘记了,我经历了,我理解了,这句话让人难忘。数学概念的获得与观察,实验是分不开的.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让学生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应该是平面镶嵌这一节课题学习应该让学生经历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源于生活。
本节课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因此我选用“引导式探索发现法和主动式探索尝试法”进行教学。采用“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验合作探究,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节课的内容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光讲一堂也是它,但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节课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让学生感受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能通过相互的交流发现规律,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通过镶嵌条件的归纳过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感受新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将学生对镶嵌的理解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把学生的思维领向一个更深的层次,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可能。这节课我还设计有普通三角形及普通四边形镶嵌的探究,时间有限就没有进行这一步。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