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还是滚美文摘抄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2:0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忍还是滚美文摘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忍还是滚美文摘抄》。

第一篇:忍还是滚美文摘抄

杜桑的上司是个奇葩,每天最感兴趣的事就是变着法子压榨手下的员工,他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地逼大家加班,用形式化的冗长回忆轰炸每一个人的神经,并想办法侵占员工们的业余时间,让大家恨得牙痒痒。

某日杜桑正揉着惺忪的睡眼修改方案,奇葩上司突然勾勾手将他叫进了办公室,脸上挂着有块糖要单独给他的表情。坐定后,上司卯足劲儿把杜桑夸了个够,然后语重心长地拍拍杜桑的肩膀说:“阿杜啊,我看你是棵好苗子,我这儿正缺个副主任的人选,我看你就挺合适,这样吧,你先去武汉历练一下,做出点成绩来也好服众,你看如何?”

谁都知道,武汉的项目是个苦差事,事情无比棘手,而且大热天要去武汉东奔西跑,估计换谁也不乐意。不过为了副主任的职位,杜桑还是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到武汉之后的两个月,杜桑几乎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每天不是到处约客户沟通,就是对着电脑一遍遍修改方案,最后生生地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还意外获得了总公司方面的表扬,让上司长了一回脸。回公司后,上司果然乐得合不拢嘴,特地为杜桑举办了一次小范围内的庆功宴,但却绝口不提升职的事。杜桑正在纳闷,忽然又被上司喊进了办公室。这次上司黑着脸把他痛骂一顿,将他新做的方案批得体无完肤,最后一脸痛心地说:“枉我对你这么信任,你竟把方案做成这样,我还怎么放心把事情交给你?升职的事,我必须再考虑一下!”

杜桑被骂得莫名其妙:明明就是上司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没说清要求,为什么反而怪自己能力不行?还没回过味来,新的副主任已经走马上任了,据说他是上司从前的下属,这次特地应邀跳槽过来的!这次杜桑彻底愤怒了,第二天就把辞职报告甩在了上司桌上。

上司的表情依旧不急不慌,耐心劝道:“小伙子,做事莫要冲动,你在公司里做了这么久,业务也算熟悉了,我还是很珍惜你这支潜力股的,这次的副主任名额有两个,另一个暂时还是为你保留的,做生不如做熟,你还是安心工作为妙……”

辞职失败。杜桑陷入了另一轮的忙碌,被派去总公司做协调,依然是份苦差事。数月之后,杜桑凯旋,却被告知辞职报告批下来了。上司一脸的惋惜:“公司一向珍惜人才,不过你既然执意要走,我哪能挡人去路……”

杜桑微微一笑,谦卑地认错道:“上次真不该一时冲动说要辞职,幸好您对我训导一番,您说的对,做生不如做熟,我对公司的感情也很深,这段时间的收获也很多,所以我决定听您的留下来。”

“我怎么不记得自己说过这些?”上司一脸的失忆状。

“上回不知怎么碰到了手机的录音键,无意中录下了这段话,您不知道,您的鼓励我听了好多回……”杜桑说罢打开了手机里的录音,一脸恭敬状。

播完那段热情的挽留词,上司变得一脸暗沉,不再说话。杜桑轻轻弯了弯腰:“您要没什么吩咐的话,我先下去了。”

虽然侥幸留下了,但同事们都在背后议论说杜桑将来想在部门混下去也难。没想到的是,半个月后,总公司的高层亲自找老总要人,点名把杜桑调了过去,连征求上司意见的环节也省略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杜桑出的每一招都是有准备的,人家早就趁着在外工作的机会获得了总公司的赏识,故而再三忍耐委曲求全,这下子,奇葩上司再牛,也拿总公司的人毫无办法!

看来,在忍与滚之外,真的存在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伺机而动,另辟蹊径打开职场新局面。想在职场中走得长远,更重要的是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超强的防范意识和创造新格局的能力,相比之下,忍与滚只是最笨拙的方法而已。

第二篇:像一块滚石美文摘抄

年轻的小黎,住在18层的一间通亮明净的屋子里。屋子不大,摆设非常简约,再加上干净整洁,显得并不狭窄,几件必需的家具,床、柜、桌椅和写字桌,都是银灰色的钢管通过螺丝拼接起来的,看上去和他本人一样,有一种单薄而轻飘的感觉。房间虽不大,但视野却相当扩展,有三面窗户,能看得很远,其中南面的窗户最辽阔,一直能看到外环线上的一座高架桥。夜晚的时候,小黎经常一个人坐在南窗前望那座桥,一坐就是很长的时间,白天看去,那座桥只是一条悬在半空中的弧线,平常而单一,但到了晚上,那条弧线立刻变得魅惑和丰富起来,当桥上行驶的车辆亮起车灯的时候,车辆转换成一个个亮点,在缓慢的移动中,那些亮点串接起来,感觉桥在移动,正朝着天边移动,每个小亮点,又都像是正准备去天上赴约的人。

小黎经常一天不说一句话,经常一个星期不出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家里编制各种好听的音乐,然后通过网络发布出去,网站定期将酬金打到他的账户上。小黎编制的音乐奇妙而玄秘,下载很多,因此他的薪水非常丰厚。小黎平时很少自己做饭,饿了就给楼下的一家餐馆打电话,不大一会儿工夫,餐馆送外卖的一位陕西小伙子,就把他要的饭菜送上楼来。陕西小伙子不爱说话,放好饭菜,接过钱,扭身下楼。小黎也不说话,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像是默片时代银幕上的人。最初送外卖的不是这个陕西娃,是个东北小伙子,那东北小伙子爱说话,每次送饭都会问小黎饭菜的味道怎么样,还要向他通报一两个餐馆的新菜品,对门的邻居多数是通过东北送餐员的声音来判断小黎是否在家。小黎受不了东北人的多话,打电话找餐馆经理,要求换人,为此他表明可以多付钱。餐馆经理说这好办,你也不用多给钱,换人就是了,经理在电话里开玩笑说,如果遇上的都是您这样的食客,服务员们非乐死不可,他们一天下来挺累的,谁还想说话?您要找喜气的人不好办,您要找不笑不讲话的,我保您满意。餐馆经理还在解释,小黎撂了电话,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特别厌烦爱说话的人。

但好像现在爱说话的人又特别多。

最远的一件事,应该是两年前吧。他和几个多年不见的大学同学聚会。像所有的同学聚会一样,场面是火爆的热烈的,每个人都在高谈着自己的辉煌。和他在一个寝室共住5年的“寝友”,过去是个老蔫,几天都不说一句话,现在却成了话篓子,讲得唾液横飞,从坐在餐桌边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讲他怎样技巧地把一个老处长打败,自己坐上处长的位置,还讲老处长下台的那天,眼含热泪、握着他的手,说他是最诚信可靠的人,还毫无保留地要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过去的老蔫、现在的话篓子摆着手说,你们说,我能听他的经验吗?我要是听他的经验,不也得像他一样,成为一个失败者吗?聚会上每个人都在拼命抢着说话。一个说,刚给老婆买了车,现在家里养着两辆车,光是养车的费用,一年就是5万块钱,那同学最后优美地叹息一声说,没办法呀,就这么对付着来吧。这边车的事还没说完,另一个声音又出来说,我刚买了一套三百多平方米的别墅,月供3万3,没办法,凑合过吧。随后又说到了保健,一个说我们一周要攀一次岩,游一次泳,进一次健身房;另一个就说,我们周末要到郊外洗温泉,半一次假,东南亚、港澳都去好几遍了,就是时间太紧,要不就去非洲了,真想拿把枪,到丛林去打猎;还有一个说,我们夫妇俩爱打高尔夫,早买了金卡,一张卡20万,太亏了,有时忙起来,一周去不了一次,明年改银卡……每个人都在说,每个人都兴奋得血脉贲张,仿佛梦游般,没有谁去听旁人在讲什么。小黎可是越听越烦躁,他低着声音说,咱大家能不能讲一讲走麦城?又低了声音说,讲一讲夹起尾巴做人的事,讲一讲你夜晚睡不着觉的时候你在琢磨的事。小黎已经记不起来当时人们是如何看他的了,反正第二年同学再次聚会时,没有人再给他打电话了。

就从那次同学聚会后,小黎感觉自己患上了一种病,他越来越敏锐,只要有人在讲话,他的耳朵就会硬硬地支起来,直到后来,他竟然开始憎恶所有在他面前讲话的人。他非常清楚,他的这种变化,可能不是在那次同学聚会上,大概还要早,但那时不是特别强烈,那次同学聚会,像一颗炮弹一样,准确无误地轰击了他,让他再也无法收拾自己。

他讨厌一切由人发出的声音。但他又很无奈,他不是离群索居的人,凡人必定会有一些凡事的。他不想听别人说话,自己也不想说,但他有时又要主动去找别人说话。前段时间,一个没有雾霾的阳光灿烂的午后,他给一个好多年没有联系但过去关系不错的朋友打电话,想询问一个法律问题。这个朋友当年曾是法制报的记者,后来上调到司法机关工作。电话打过去,是朋友的同事接的,问他找谁,他说了朋友的名字,对方告诉他:“处长正在开会。”他愣了一下,心里一乐,原来升官啦,他没有多想,说有急事,让快去通报。对方迟疑了一下,小心地问现在吗?他说就现在,马上让你们处长接电话。对方小声地说:“好吧。”过了不大一会儿,对方告诉他:“处长在开会,接不了。”他举着电话,大脑空白了好长时间,他又拨了另一个人的号码。这第二个朋友以前在区法院工作,人很客气,说话的语调像是评弹。但那天他刚说了自己是谁,那个朋友对着话筒,还没等他再往下讲,就不耐烦地说,我现在有事,回头再说!紧接着就啪地关了话机。这前后两个电话,让小黎郁闷了一个下午,他特别混乱,精神始终无法集中起来。傍晚时他突然火冒三丈,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气得用手猛烈地拍打屋门,然后又拍桌子,再后来他又拉开窗户。18层高楼的窗户拉开,北方秋天的强劲的风吹进来,他的衬衣像帆一样立刻鼓胀起来,他的身子晃动着,被风吹得退了好几步……

小黎说那天他站在窗前被秋风劲吹时,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他小学同学,名字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她梳一条及至腰际的大辫子。小黎说他想起那个大辫子女生的时候,想得毫无心理准备,大辫子就像风一样,从高空中吹进屋里来,吹进他的怀抱里,吹得他的记忆翻滚漫溢——

大辫子坐在他前面,在他的记忆中,没有大辫子的面容,只有大辫子的后背。当然还有那条大辫子。他们俩在小学的5年里,没有说过几句话,但他固执地认为,他们是最好的同学。那时候,大辫子算术好,他语文好。考算术的时候,大辫子把答案写在小纸条上,卷在辫子里,朝后面轻轻一甩,辫子就落在了他的书桌上,他小心地从辫子里取出字条,然后悄悄拽一下,辫子就飞走了。在大辫子的飞来飘去中,他的算术试卷也就写得满满当当的了。考语文时他如法炮制,把一道道答案又通过辫子传给她。从三年级开始,他们俩坐了三年的前后位,两个人的语文和算术都在班里名列前茅。他们互传字条,提前没有商量,就那样一下子完成了,那样自然和平常。他们俩很少说话,但是那条大辫子就像她的目光,经常与他的目光相撞,碰上的时候,都会停留一会儿,朝对方笑一笑,那笑容里有一种默契的内容,或是一个秘密两个人知晓的快乐。

小黎温暖地说,她的大辫子乌黑发亮,用手摸上去,像抚摸一块玉石,圆润滑腻。

小黎说,现在想起来,至今我从没有见过那样好看的辫子。

小黎还说,她的辫子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小黎讨厌别人说话,也讨厌自己说话,却因为那条少年时代的大辫子而滔滔不绝。

小黎继续说,大辫子不爱说话,却爱笑,好像上课除外,上下学的路上,还有课间操时,她的笑声似乎附着在辫梢上,随着大辫子的甩动,笑声也在跳跃。

小黎注般地说,我一定要找到大辫子。

18层的房屋是寂静的,因为顶层的缘故,所以没有一点声响。现在的楼房,给排水系统特别响亮,譬如流水声、洗澡声、抽水马桶声,听得真真切切,好像水管破裂漏水了一样,但是顶层房屋不会听到这些。在小黎的屋子里,所有的声音都下坠到了楼下,屋里只有手指触击笔记本电脑或是钢琴键盘的声音。假如还有声音的话,那就是窗外白云飘走的声音。小黎喜欢在寂静无声的氛围里编写,他不像一般的作曲者那样,一边弹奏一边歌唱,他不是,所有的一切,他都在键盘上无声地完成。

一副键盘就足够了。

他只有一副孤单的钢琴键盘,其他什么都没有,他一只手在上面敲击,于是那些只有属于他的音乐就会在他的梦境中形成。这样的编曲习惯,令所有人惊诧,也特别费解。

现在,小黎正在编写一支相爱的人痛苦分别的曲子,好几天了,却始终找不到他所需要的那种旋律,或是说那种感觉。他侧着身,一只手在键盘上风一样刮过,然后又皱起眉头。

或是没有进入状态。

他应该是有这种爱情状态的。

在三年前,他是有恋人的,那是一个叫麦馨儿的皮肤白皙的女孩。他第一次与她见面,是在一家酒吧里,她告诉他她叫麦馨儿时,他立刻就想到了充满黄油香味儿的面包。他特别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旁边还有别的人,他特别主动地与麦馨儿搭讪。麦馨儿是个成都姑娘,却长了副东北女子的体形,骨骼大,身材高,而且脖子上、手腕上、手指上、腰上……这么说吧,凡是能挂物件的地方都挂了饰物……小黎冲动地对她说,咱俩对个对子,好吗?麦馨儿说,好呀,你说怎么对吧。小黎给她讲了规则,然后说,爱在左边;麦馨儿对,情在右边。小黎说,爱要逃跑;麦馨儿说,情难坚守。就这样说了一会儿,两个人熟悉了。

小黎与麦馨儿在一起的时候,一直是冲动的。第二次见面时,他就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剥得一干二净。整个过程,旁若无人。但是她没有像他一样动作,而是像欣赏一盆奇异的花,围着他左看右看。小黎问,为什么要这样看,是不是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麦馨儿乐了,一样,就是每个人比例不一样。麦馨儿是学美术的,观察人的体形,是她独有的习惯。小黎说,那你……你就先熟悉一下吧。

小黎是在第四次展示自己时,才得到麦馨儿相同的回报。他们的爱情进展比较快,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两个人就合并成了一个人。过程简单,情节也不复杂。就像他们第一次相见时所做的爱情对子——短小,快捷。

但是两个人分手,却有些莫名其妙。

有一天,小黎的一个朋友从云南采风回来,送他一副铁质项链,他立刻想到麦馨儿身上那些“叮叮当当”的零碎,想到了铁项链挂在麦馨儿身上的效果,于是他给麦馨儿打了电话,可是手机没人接听,又给她办公室打电话,还是没人接听,他正在犹豫想放下电话时,麦馨儿接了,他正要说话,没想到麦馨儿说,我还有点事,马上走,一会儿再联系。接着她就放下了电话,小黎举着电话,他突然恶狠狠地对自己说,记住了,从现在开始,你不能主动给她打电话,她要是不打,你就不理她!你懂吗,小黎!

那天以后……小黎没给麦馨儿打电话,麦馨儿也没有给他打……后来,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两个人再也没有通过电话;又后来,三年过去了,两个人也没有再见过面……就像这个叫“麦馨儿”的女子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风一样刮走了,从此没有了一丝的消息。就这么简单,两个人分手了!

那个铁质项链挂在窗前,已经落满了灰尘,并且有了锈迹。

小黎激动地说,我要去寻找大辫子。

去哪里寻找?

小黎说,到一切可能的地方。

尽管小黎说得坚定、兴奋,事实上他非常沮丧。他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寻找,只走了几趟街,他就发现这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大街上什么样的发型都有,什么颜色的头发都有,唯独没有大辫子。没有女人再留辫子了,更没有女人留大辫子了。

小黎试图从他人那里寻找到线索,他绞尽脑汁,终于找到了一个小学同学,可惜,那个同学已经不认识他了。他在电话里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见个面吧,这样你会想起我的。小学同学声音冷淡地说,见面就没必要了,还是直接说吧,你找我什么事?小黎想不到自己会结巴起来,你……还记得……咱班上……一个大辫子,女生?小学同学笑了起来,过去扎辫子的还能是男生?小黎高兴地说,你想起来了?小学同学纳闷地反问,我想起什么了?小黎充满希望地说,就是那个大辫子的女生呀!小学同学没有立刻回答他,似乎是在仔细地想,最后肯定地说,女生中没有大辫子,都是小辫子。小黎还想说什么,小学同学已经放下了电话,在话筒从耳旁到机座的放下过程中,那个小学同学说了一句“神经病”。那会儿,小黎还在拿着听筒,“神经病”三个字听得非常清楚。

后来,小黎费尽周折又找到另一个小学同学,这是一个女同学,没想到这个女同学竟也矢口否认,她说班上没有一个女生留大辫子,并且合情合理地讲,那时候家长都不让留大辫子,不好洗,女生留的都是刚及肩头的小辫子。女同学还用玩笑的口吻,揶揄他“走火入魔”。

小黎非常痛苦地说,是我有毛病?还是你们有毛病?大辫子坐在我的前面,我们前后位子坐了三年,难道我不比你们清楚?怎么会没有这个人呢?

小黎是个脸庞丰满的人,由于思考得痛苦,脸上的肌肉都皱了起来,看上去无比难堪。

小黎痛苦地坐在家里的南窗前,继续眺望着远方。不远处有一座楼正在施工,已经盖了三层。

小黎忧虑地说,不知道这幢楼要盖多高,只要阻挡我的视线,我就搬家!

为什么?

我看不见大桥了。

已是夜晚,窗外依旧灯火通明,脚手架和塔吊上灯光闪烁。小黎眼前的那幢楼,有着非常庞大的基础,黑压压的,有一种压过一切的气势。

如今的楼盘没有低于20层的,寸土寸金,大楼当然是越盖越高,这是大趋势呀。

小黎沉郁起来,痛苦地说,那东西高一寸,我的心就紧一下,高一寸,紧一下,我已经无法呼吸了,大概看不到它盖到20层,我就会窒息死。

小黎自言自语起来,不能再高了,绝对不能再高了……

小黎焦灼地站起来,在屋里四下走动,最后还是站在了南窗前。他盯着窗边。窗边上挂着那条硕大的铁质项链,尽管门窗紧闭,项链还是被窗外的劲风吸引了,微微摇摆着,尽情舞蹈……

由于小黎独特的作曲方式,一只手在独立的钢琴键盘上敲击,所以注定他的屋中没有任何声响,只有“啪啪”的仿佛两个手掌拍击的声音。他没有听过自己的音乐,这让别人大惑不解。

小黎说,乐曲是给别人听的,我既然是写给他们,与我何干?我为什么要听呢?

小黎一天比一天瘦削。

这天傍晚时分,就在他忽然有了一点创作感觉的时候,门铃声响了。他打开门,原来是煤气收费员。每月2日,是煤气收费员雷打不动的收费日子。

收费员是个中年女人,长着一张扁脸,穿着一件鲜艳的绒毛大衣,小黎找零钱的时候,门没有关严,敞开了一条缝。扁脸女收费员与对门主妇的对话,真切地传了进来:

您这件大衣真漂亮。

是吗?许多人都说好看。您知道我在哪儿买的吗?

肯定是高档的商厦。

当然,在友谊商厦买的。您猜多少钱?

很贵吧?

三千二。

哎呦呦。

小黎突然像一头狮子一样蹿出去,在楼道里咆哮起来,明天叫你们公司来人,把我的煤气表卸了。

为什么呀?扁脸女收费员不解。

不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不想再见到你!

小黎将门狠狠地摔上了。

那个夜晚,小黎毫无睡意。他一个人坐在南窗前,继续盯着窗外。

那座由亮点汇成的高架桥再也看不见了。他没有想到对面的那幢楼盖得那么快,像雨季野地上的野草一样,眨眼之间就有30层了,而且脚手架还没有拆掉,塔吊依然高耸,并且狡猾地闪着灯光,阴险地从远处瞅着他。在黑夜里,那座黑色的庞大的家伙,还在不断地向上长高,像一座大山一样……

那首折磨了小黎好长时间的曲子终于写出来了,曲名叫《大辫子》,并且配了词——这是他第一次给曲子配词。

小黎讲,灵感来源于挂在窗边的铁质项链。当他夜晚把窗户全部打开,风把他屋里所有的东西都吹得飞扬起来的时候……它摇摆起来,它像大辫子一样摆起来……太美了!

小黎唱起他自己谱曲填词的歌:

那是什么感觉?

那是什么感觉?

全靠你自己,没有家的方向不为人知,像一块滚石。

这首歌太好听了。

小黎还讲了一个更好的消息,他找到了大辫子,终于找到了,而且还通了电话。他嘲笑那些忘记了班上曾有一个梳大辫子女生的人,他说他的记忆从未有过偏差,大辫子是真实存在的。

小黎说,我是对的,我没有错,是他们、你们错了。

小黎说,明天下午5点,我将要和大辫子见面了。

第二天上午,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推开窗户时,完全惊呆了,窗外已经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房屋、树木、地面全都成了雪的世界。雪太大了,几乎把人的视线完全遮蔽,什么都看不到,眼前只有白色。

雪,还在下着,铺天盖地,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

气象台说,这场大雪,是这座城市有史以来、在初春时节下的最大的一场雪,下了一天一夜,雪深近一米。城市中所有的交通工具全部停运,城市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这座城市里的许多人,都听到过小黎说这天要和大辫子见面的事,只是不知道这么大的雪,小黎和大辫子还能不能见面。

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拒绝使用手机的小黎了。

小黎消失在这座城市不久,许多人在书店里看到了一本书,书名叫《像一块滚石》。这是美国歌手鲍伯·迪伦的一本自传。书名就是鲍伯·迪伦大约五十多年前在纽约曼哈顿的格林尼治村“煤气灯”酒吧演唱的歌曲,当年轰动一时,这首歌也成为代表一代美国人迷茫心态的著名歌曲。

就是这首《像一块滚石》。

小黎的那首《大辫子》歌词,与《像一块滚石》的歌词完全相同,一字不差。这不应该是巧合,不可能。

小黎为什么要骗人,为什么?

这座城市曾经认识小黎的人,都想找到他,因为只有找到小黎,才能有最终的答案。

小黎在哪儿?

第三篇:是不能还是不为美文摘抄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明明是马上可以做到的易如反掌之事,有些人却不能身体力行;有些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举手之劳,有些人就是不愿付出代价。

这使我想起了孟子的一席话。在《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齐宣王提出了“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且对齐宣王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保民而王”,即“爱护老百姓,可以称王天下”之意。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齐宣王来说,不是像挟太山、跨北海那样的不可及之事,而是像“折取草木之枝”,或是为老年人屈臂行礼一样的容易。齐宣王按照孟子的施政主张,付诸实施,果然使齐国日益强盛起来了。

孟子的一席话,对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精神文明活动来说,还是有所启发的。

三月份,在全国开展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从颈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到两鬓斑白的退休工人;从普通的城市居民,到党政军的各级负责同志;人人都在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个个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也确有那么少数一些人,至今无动于衷,我行我素。不信吗?请看:

在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过路人,把刚削好的苹果皮,随手一扔,昂然而去,明明废纸箱就在他的眼皮下面,可是他却似全然看不见一般。

当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耳朵里常常会传进“他妈的”、“去你的吧”等等的污言秽语。

当你走在楼房的下面,高居者会突乎其来地倒下一盆污水来,泼在你的身上,群众讽之为“踞高淋下”。凡此种种,还可以举出一些。并不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一类的难事,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改故辙,一错再错。

据报载:在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有些地方开展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活动,收效甚大。他们的共同体会是:要改正这些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而是“人人都可努力做到的,关键是要有恒心,有毅力”。关键在于“为”还是“不为”。

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民有益的一些事情,有人不愿去做的现象还是很多的,如果我们的这些同志能够读一读孟子的这一席话,悟其道理,汲其精华,或许会有所裨益的吧!

第四篇:活在明天还是活在当下美文摘抄范文

“如同是人生最后一天那样度过每一天。”我们是否应该将这句箴言铭记在心?花太多时间关注明天,意味着错过今天,说白了,我们这一生里有多少个万里无云的周末呢?如果我们把这宝贵的时间用于埋头挣钱,就牺牲了和家人朋友的相处,也就是失去了人生活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纠结着这些问题: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还是去海滩旅行?是给老板完成报告,还是参加朋友的生日派队?是去雅致的咖啡馆,还是在办公桌前对付一顿便餐?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过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说:“搞清你和时间的心理关系,能帮你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每个人看待时间都有侧重,有些人关注未来,在周末仍然工作,按时锻炼,手头钱多了就存起来。他们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可是他们的今天却是在乏味的办公室度过。另一些人偏重于关注现在,每天都像过节一样:旅行购物、开派队或者和心上人花前月下。他们无疑拥有了当下的快乐,可是他们很多人后来发现,自己呼呼大睡的时候,朋友们在升迁、在买房或者正在拿职业资格证。

换言之,这两种时间观念各有利弊。津巴多说:“多数人都对自己不公,就是因为我们以一种偏颇的方式对待时间。要想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关键是在两种时间观念中寻求平衡。”多数人并不是百分之百地活在当下或者活在未来,但是都会非此即彼地有所偏颇。为了搞清你的时间偏好,我们来做个小测试,请你回答下面这4个问题:

1。你获得了一小笔遗产,你怎样使用这笔钱:

A。存起来,存钱能让心里有底,比买东西的感觉更好。B。用这笔钱旅游,人生得意须尽欢。

2。你告诉朋友,你今天必须加班,不能和她一起吃饭,她最可能的反应是:

A。你就不能溜出来一次吗?B。你将加班到很晚?你肯定会很累!

3。你每天早上锻炼,但是有一天早上闹钟响起时,你只想睡个懒觉。这时你会:

A。逼着自己起床,一跑起来就会舒服的。B。关掉闹铃,再睡一个钟头。

4。你的手机:

A。永远开机待命,你会在最短时间回复。B。坐车时开机,但有时候关机,比如吃饭时、会朋友时、睡觉时。

5。你上社交网站是为了:

A。扩大业务联系,向业界高层人士展示自己。B。和老同学保持联系,看看点击率最高的帖子。

一、答案多数是A:偏向未来

如果你的答案多数是A,祝贺你!你有超强的自制力,在你想存钱、减肥或者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的时候,你的好习惯将助你一臂之力。不幸的是,一味的奋斗会削减你尽情活在当下的能力,而且会损害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发现经常因为工作而错过别人的婚礼和旧友聚会,或者因为担心影响减肥连一小块生日蛋糕都不敢吃,你就应该放松一下了。按照下面几点建议做,你就能放松下来:

1。奖励自己的小成绩。下次你完成了一件艰巨任务或完成了一个目标,比如完成了报告、跑了10公里,给自己一次奖励。可以请人按摩一次,在饭桌上吃一次甜食,即便是多睡几个小时懒觉也好。“如果你为自己坚持了5天锻炼而很有成就感,可以休息两天,”《享乐的陷阱》一书作者、哲学博士朱迪丝·希尔斯说,“要允许自己体会一下赖床有多么舒服,或者让身体有一个复原的过程,而不是因为休息而产生愧疚感对自己说:‘我应当快马加鞭’。”

2。给自己一个休闲时间。每天给自己安排一些时间,不为达成什么目标,只为生活情趣。可以在下班后和朋友骑车出去玩一圈,或者临睡前洗个热水澡。选择一段时间,不再问自己“我应该做什么”,而是问自己“我现在喜欢做什么”。

3。注意一点:你的休闲时间要让你感觉到是在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让自我消失在电视屏幕或者网络上。《无忧生活》一书的作者苏珊·比沃说,即使每天只花10分钟安静地散散步,或者喝杯茶,就能让你的生活与以往大不相同。关键是要保持注意力关注在你所做的事情上,看风景就是看风景,品茶就是品茶,一心一境,而不是考虑别的。“在这种时候,你的脑子里应该没有工作、没有日程表。”

4。计算代价。你每天早上醒来,是否头疼一天的工作,或者拒绝约会让朋友朝你翻眼珠?如果是这样,你就需要想想你奋斗的职位、存款是否能抵上你为之牺牲的当下快乐。是活在明天还是活在当下,这不是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如果你正在医学院上学,梦想着将来当一名外科医生,你当然免不了放弃很多游玩的机会。但是如果你每天都是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你就需要重新评估孰轻孰重了。“你必须勇敢地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付出是否值得?”希尔斯说,“你现在的感觉自然重要,但是未来的回报也不能忽视,所以你要二者兼顾。”

二、答案多数是B:偏向现在如果你给出的回答多数是B,万岁!你非常知道如何享受当下的快乐,无论是和朋友远足,或是和妈妈一起品咖啡。朋友和家人都会喜欢你,因为你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但是成为一个众人心中的宝贝不应当阻碍你达成目标。如果眼看着朋友们青云直上让你感到了失落,也许你就应该为生活付出一些努力了。你可以这样做:

1。推迟娱乐。实现任何伟大梦想的关键,就是要懂得推迟享乐的艺术。想要减肥?那就要离甜食远些,离跑步机近些。想要升迁?那就不要怕晚上加班几个小时,以便能拿出过人的创意来亮瞎老板的眼球。面对枯燥的电子数据表时,要知道你将会有一个围绕着鲜花和掌声的未来。你可以买一个最喜欢的商店礼品卡作为给自己的奖励,但是减下10磅体重之前不要用这张卡。当你达到目标开始享受给自己的这份奖励的时候,你在决策时就能更多一些关注未来。

2。设定可行的近期目标。有些目标很不现实(比如成为摇滚明星),或者是概念模糊(比如减肥),所以为了切实体会到成就感,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在一天之内就能达到的目标,比如参加一个健身课,或者见一位理财师。然后你可以设定每个星期和每个月的目标,如果你想获得一份更好的工作,问问自己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比如看看招聘信息。接下来可以看看附近是否有培训学校,按部就班地进行。

3。将目标视觉化。当然,如果你追求的梦想过于伟大,就会困难重重。所以你的目标要切合实际:穿一身漂亮衣服参加姐姐的婚礼,在新房子里举行一次盛大派队,找个助手而不再孤军奋战。你对实现目标信心满满,就能更轻松地抵挡住眼前的各种诱惑。你有了一个清晰的愿景,仍然需要时常提醒自己莫忘初衷。这样,当有人递给你一块巧克力蛋糕时,你就能做出明智选择。一旦你能顺利地穿上一条修身牛仔裤,而不必再与美食为敌,你就已经走在了通往美好未来的路上。

第五篇:三十而立还是三十而富美文摘抄

网友朋友们:

所谓立,就是让自己准备得更好。

我觉得30岁在正常的社会里,基本上应该能确立自己今后的路,不管是成家还是立业,读书还是工作,应该对自己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了。三十而立是对的。我个人觉得,其实什么是立起来还有一个标准问题,每个人对是不是立起来了有他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标准,而且社会或者周围对你在舆论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我觉得30岁的人应该比较成熟了,每个人的想法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确实它也是一种责任,当责任和你的追求、你的想法有矛盾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或者你有没有机会做别的更想做的事情,完全不去顾及你的责任,每个人条件和环境是不一样的,很难一概而论。

立业现在已经很多元化了,是参加一份有保障的工作,还是创立自己的一份事业,或者从事文艺事业,经过很长时间得到社会确认,这都是不一样的。家对这个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是你有了就是有了,这个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究竟他对你的事业是一个促进还是一个促退,因人而异。

你要单纯把三十而立当成一个很重的包袱,没有太大必要。比如说成家了,有了孩子了,有了责任了,就像我说的,你从事的并不是你喜欢的工作,但是你为了家有可能去做了,你说对你是促进还是促退?从你追求心目中想做的事情来说可能是促退,但是对你家庭的成长是一个促进。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一辈子就是为了这个家庭,从事他不得不选择的职业。后来才发现,我对这个工程、对这个技术一点兴趣没有,我喜欢的是文学,也有这样的。但是他完成了一个责任,给家里提供很好的条件,在生活后期追求他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也不能说是错。

应该拥有什么东西?这一辈子,大多数人都没有很强的成就感,因为对生活的追求是不会停止。你只要有更高的愿望,就觉得我还没立住,因为你想的立、你立的标准是会不停地往上去的,绝对不是在一个地方停下来的,如果停下来生活就停滞了。我现在还没有觉得我真就怎么立了,我还要养老,我也发愁,你说立了吗?美满生活就是一个不停地挣、不停地花、不停地和不安全感作斗争的过程,你还会生病、还要换一辆好车呢,这是没有止境的。

我觉得所谓立就是不再不停地追逐新的、时髦的和更好的东西,你总得知道你有多大本事,有一个基本估计。至少30岁了,如果你已经尝试过了,不是当演员的料,也就这样了。如果你还可以继续追求,对自己要有一个必要的估计,就是你的爱好或者你的可能性,因为你和周围环境有关系,农村来到城市的变化是很大的。你能从社会上取得什么东西。不要用媒体规定的最特殊的成就标准来衡量自己,你对生活有一个切实的估计,你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每一代经历的变化和冲击都不会少!

三十而立没有个统一的年龄和标准,人有快有慢。我属于比较慢的,而且在我那个年代青春给耽误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技术不断发展,而且变化越来越快,你们觉得要学习的时间更长了。我倒是觉得。就以“90后”为例,他们通过现代传播技术得到的知识恐怕要比我们那时候多得多,也可以说是学习的过程短了。我当时总想,我父亲那一代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和解放战争,甚至以前的辛亥革命,看他这一辈子经历了多少。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一辈子经历的一点也不比他少。我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每一代人经历都不会少,一生的变化和冲击一定会一代比一代更多。不会一代比一代更少。我父亲1914年生,他临死的时候都看到电脑了,这个变化很大了。所以我不知道等我去世时,我还要看到多少变化?你们这些人不知道将来变化成什么样,就能轻易说你已经立起来了吗?不是那么容易的!

社会上有个理论,说如今的年轻人不能吃苦。我算是吃过苦的了,我也经常说你们没有吃过苦,要吃过苦的会怎么样。我觉得,时代永远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的。所以用不着非得拿吃苦来适应这个时代,你也不可能提前三四十年去吃我那个年代的苦,吃了那个苦到这个时代也未必管用。因为到下一代,等你老了以后,你也会说下一代的人没有吃过你这个时代的苦,我们每一代都吃着当代的苦,都活在当代这个现实,只有成功了以后才有资格回来批评别人。

以“富”代“立”,是社会的悲哀。

三十而富,这个很可悲。富成了立的代用词了,说明这个社会不正常。我去过很多国家,比中国先进的,比中国落后的,很少有中国这么功利的,像现在这样,完全用富来衡量你的立,这个太可悲了。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让富不富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这个实在太可悲了。我曾经听外国人说,德国人没有人有远大理想,没有人想挣钱,出来以后就想找一个工作,挣够了房租然后就享受生活。他就觉得那样很好。他说:你们中国人了不得,进了一个咖啡馆、餐馆,年轻人谈的都是挣钱。我听了以后反思这个是好还是不好?只有这种环境才会把富和不富变成你能不能立起来的标准,首先没有一个大多数人都富的社会,如果把三十而富变成一个目标和动力的话,现在告诉大家,绝大多数的人立不起来。因为很少有人能真正成为富人,或者是我们心目当中的富人。

30岁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至少30岁的人要明白这个社会不会给大部分人变成富人的机会,这个没有什么疑问。剩下的小部分的,就是成了被社会吹捧的富人以后,该考虑怎么过这一辈子,这才是比较现实的。至少30多岁的时候,应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朗的看法,不要再追求那些虚无的东西了。说老实话,这个富的标准,对中国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弄到绝大多数人都实现不了的程度了。

恐怕再过20年,等你们都成熟了,那一代年轻人不会像你们追求那么理想的东西了。那时,可能这个社会就成熟起来了,这个社会就安定起来了,媒体也就自然忽悠不起来各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和追求了,一定会有这么一天。

谢谢!

下载忍还是滚美文摘抄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忍还是滚美文摘抄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场生存三字诀:忍狠滚[大全]

    职场生存三字诀:忍狠滚 表面上是“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但其实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该狠、该忍,还是该“滚”,一切在于你自己。对于“忍”、“狠”和“滚”的理......

    怒上心,忍最高美文

    记得那还是我上初一的时候,数学老师邓三毛把这句话用毛笔字抄写好后贴在自己的门上。那时年纪小,尽管经常看到这句话,却不知其中的深意。如今,我年近而立,才突然发现,这句话是那么......

    挑水还是挖井的美文摘抄(推荐5篇)

    有两个和尚,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成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挑水中不知不......

    滚下楼的高才生美文

    马克敲了两下教室的门,里面传来冷冷一声:“进来!”马克走进去,偌大的阶梯教室,只有讲台上坐了个瘦瘦小小的白发老太婆。“你知道迟了整整40分钟,还来干什么?”老太婆说。马克赶紧鞠......

    生存还是生活,你说了算美文摘抄[大全5篇]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因为迷恋,导致破产、失业、离婚,欠下了50万欧元的债务,人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他50岁的大哥,决定去德国打工,一边为弟弟还债,一边......

    美文摘抄

    它的歌声就象朋友的倾诉,丝丝快乐荡漾在其中。 沐着习习秋风放飞梦想;望着丝丝秋雨微笑如歌;嗅着淡淡菊香醉如梦乡。转眼,秋又快过了,心里不免有些不舍,但秋不能永驻,终是要走的。......

    美文摘抄

    1、人生一世,不可再生,每一时每一秒都是以逝去的态势向终点靠近。人生只有第一次,始终都在彩排,没有一次正式演出,或者说始终都在正式演出,没有机会彩排。人的出生,就是向死亡迈出......

    美文摘抄

    ——曹文轩《根鸟》 2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