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9分)
1.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为1295330000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人,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人。
2.40×25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205×48的积估计是()。
3.用竖式计算196÷39,把39看作()来试商,444÷74把74看作()来试商。
4.□÷21=35……△中,△最大是(),这时□是()。
5.两个数的差是20,如果被减数增加2,减数减少2,差应该是()。
6.下图中,两块三角板拼成的钝角是()°,拼成的锐角是()°
7.甲数÷乙数=14,如果甲数乘10,乙数乘10,那么商是();如果甲数不变,乙数除以10,那么商是()。
8.下图中,线段()和线段()互相平行;线段()和线段()互相垂直;线段()和线段()也互相垂直。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5分)
1.一条射线长5厘米。()
2.1520÷50=30……2()
3.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5.小明明天数学测试一定考100分。()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如果△+□=○,那么下面的算式中()是正确的。
A.△-○=□
B.○-□=△
C.○+△=□
2.60×□<492,□里最大能填()。
A.7 B.8 C.9
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
A.3 B.2 C.54.下面各数()最接近58万。
A.584500 B.580900 C.579860
5.如下图,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打开后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图形是一个五边形,五边形中有2个钝角,每个钝角是()。
A.45° B.120° C.135°
四、计算题。(25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20×4= 330×2=
80×60= ? 240÷40=
780-90= ? ?250×3=
45×20= ? ?720÷90=
50×70= ? ? 250÷50=
2.用竖式计算。(8分)
356×35= 769÷46=
408×29= ? ? ? 3600÷45=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59+134+41 45×9×
4五、操作题。(10分)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4分)
25° 30°
2.过点A画线段CD的平行线,过点D画线段BC的垂线。(4分)
3.以下面的射线为一条边,画一个75°的角。(2分)
六、解决问题。(36分)
1.农夫果园上午运出西瓜240筐,每筐重30千克,下午运出750千克。全天运出西瓜多少筐?(4分)
2.工程队修一条长14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980米,剩下的要在6天内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修多少米?(4分)
3.小东看一本故事书,12天看了96页,照这样计算,一本240页的书小东多少天能看完?(4分)
4.小明家距学校1170米,学校和少年宫相距975米。小明从少年宫到学校大约要用15分。(8分)
(1)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学校回到家里要用多少分?(4分)
(2)照这样的速度,他走30分可以走多少米?(4分)
5.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时行100千米,当两车相距80千米时用了多少时?(4分)
6.丽丽整理了四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7分)
身高
(厘米)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
150以上
人数(人)7 16 12 8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3分)
四年级一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图
(2)哪个身高范围的人数最多?(2分)
(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2分)
7.甲、乙两人从A,B两地步行相向而行,甲每时走3千米,乙每时走4千米,两人
相遇时距离中点3千米。A,B两地相距多远?(5分)
参考答案
一、1.129533万 13亿 2.3 10000 3.40 70
4.20 755 5.24 6.150 7
57.14 140 8.AD BC AD AB BC AB
二、1.? 2.? 3.√ 4.? 5.?
三、1.B 2.B 3.A 4.C 5.C
四、1.80 660 4800 6 690 750 900 8 3500
52.12460 16……33 11832 80
3.234 1620 52 798 1200 48
五、略
六、1.240+750÷30=265(筐)
2.(1400-980)÷6=70(米)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题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一、知识点梳理。
①大数的读写方法(“分级读写”);②大数的改写(以“亿”、“万”做单位);③求近似数(“四舍五入”)
二、练习内容。
1、请读出下列数字。134578919读作:376008704读作: 2030607080读作:200000004读作:90990900008读作:
2、请写出下列数字。三千零一 写作: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 写作:四千二百零三 写作:九亿零七 写作: 二千五百四十六亿七千八百五十二万六千四百八十五 写作:三百亿零四万零四 写作:
3、请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
460000=()万 927000000=()万 40800000000=()亿 64780000=()万 534728≈()万 629999≈()万 690080000≈()亿
4、填空。(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第()位是百亿位。(2)、一万是()个千,一千万是()个百万,()个一千万是一亿。(3)、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4)、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5)、49()000≈50万,()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6)、最小的八位数是(),减去1是();最大的八位数是(),加上1是()。(7)、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5、在○里填上“<”、“>”或“=”。10000○9999 60000○600000 9998○8999 94537○94536十七亿○七十亿 三十八万○三百八十万 ○2100000元 5万米○50000米 20吨○2000千克 10000万○1亿 210万元
6、思考题:(1)、一个数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4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只能是多少,最小只能是多少?(2)、用0、0、0、0、0、1、2、3、4、5、6这十一位数,要求所有的0都读出来。
一.多位数的认识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
所学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掉,换成“万“或“亿”字,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5或大于5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 2)(省略亿后面的尾数)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
6、比大小
1650010 ○16500100
350020 ○ 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 ○ 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第二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
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2700÷30= 180÷60= 360÷40=
240÷60=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130×5=
2×380=
150×6=
18×3=
23×4= 7×13= 460×2=
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2、复习估算522÷70≈
710÷92≈
543÷90≈
350÷68≈
455÷70≈
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59×103 ≈
720×12≈
315×72≈
408×18 ≈
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
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4、复习笔算1)948÷38=
2496÷47=
4325÷48=
3276÷84=
2)245×27 = 530×48=
509×50= 802×37=
5、解决问题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商的变化规律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第三课时:空间与图形
一、复习知识点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2、复习近平行和垂直。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60400
9024700
24950000
695200
38000200
1、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
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
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4、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27×63
3276÷84
74×59
5、估算297×3
789×4 5392÷9 6、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复习题(1)
一、填空。(24分)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四位是()位,这个数的计数单位是(),如果这个数位上的数字是8,8表示()。2、5个一百万、4个十万、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它有()个计数单位。
3、在9、8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千万零八。
4、一个数加上2的和比最小的五位数多1,这个数减2是()。
5、把下面的多位数与正确的读法用线连接起来。
69000000 9000001 10090036 19258601 一千九百二十五万八千六百零一 一千零九万零三十六 九百万零一 六千九百万 6、6930÷21把除数看作()去试商比较简便,商是()位数,商是()。7、4□42÷4≈1000,□可填()。5□07÷3≈2000,□可填()。
8、两个数相除的商是8,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8,商是()。
9、两个因数的积是4800,如果一个因数缩小8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
二、计算。
1、口算。(3分)78×2= 390+11= 240÷60= 620-180= 850÷50= 900÷6= 640÷40= 420÷60=
2、估算。(3分)412÷70 647÷80 43×12 638÷90 593÷60 427÷6
3、用竖式计算。(9分)432×86 645÷32 481×29 420÷54
4、递等式计算。(18分)720÷90×13 367+208÷26 63×(330÷6)(75+681)÷36 374÷34×88(432-12)÷70
5、列式计算。(9分)(1)18的34倍是多少(2)1081里面有几个47?(3)两个因数的积是1849,一个因数是43,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4)131的27倍是多少?(5)210除以35,商是多少?(6)5700平均分成38份,每份是多少?
三、应用题。(25分)
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绕地球35周需要多少分钟?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的速度是每小时57千米,共用4小时,返回时只用了3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六一”儿童节,学校奖励“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购买奖品时,其中一部分是同学们喜欢的书,这部分的金额预计400元。《安徒生童话选》一本42元,《格林童话》一本18元,《成语故事》一本35元。(1)如果只买《格林童话》可以买几本?(2)如果只买《安徒生童话》要增加多少钱,才能买10本?(3)你还有其他的购书方案吗?
4、打字员小李12分钟打字852个,照这样的速度,他工作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5、学校拿了一笔钱给体育队的运动员们每人买一套运动衣,如果买30套,还剩120元,如果买35套,还剩20元,每套运动衣多少钱?
6、参加儿童画的有15名学生,参加合唱队的人数是参加儿童画人数的7倍,问参加合唱队有多少名学生?
7、修路队5天修公路15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修450千米公路,需要多少天?
总复习题(2)
一、口算。
4900÷700= 600-590= 3200÷40= 4500÷90= 200×40= 500×6= 210÷30= 320+480= 670-390= 5100÷300= 4200÷200= 1500÷300= 2400+4900= 6400÷200= 320-290= 310+390= 0×4500= 5400+0=
二、填空题。
1、在()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2、在同一平面内,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通过两点可以画()线段。
3、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1、A、B、C三点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经过这三点可以画()条线段。①1 ②2 ③3
2、在28()392≈29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①0~4之间的数 ②0~9之间的数 ③5~9之间的数
3、一个三角形最多可以画()条高。①1 ②2 ③3
4、有两条直线都和一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①互相垂直 ②互相平行 ③相交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2、读7000700时,只读一个零。()
3、10个1万等于1000个1千。()
五、计算下面各题。
863÷35 516÷35 409÷26980÷27 380÷27 616÷16
六、操作题。(9分)
1、过点P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2、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七、解决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25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少时间?
2、商场玩具专柜购进了100个溜溜球,每个售价25元。全部卖出后赚了500元,每个溜溜球的进货价格是多少元?
3、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41千米,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沈阳,每小时行92千米,8小时后离沈阳还有多远?
4、新华书店运进685本新书,每25本捆一包。一共可以捆几包?还剩几本?
5、银河超市运来毛巾10包。每包240条。卖出1420条,还剩多少条?
6、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4、一辆汽车从兰州到永登行了2小时,每小时行75千米,这时离永登还有36千米。兰州到永登有多远?
7、一个电脑安装小组26天安装了了226台电脑,比原计划多安装了18台,原计划 每天安装多少台?
6、下表是新华书店一天中销售儿童读物的情况: 书目 单价(元)营业额(元)
儿童漫画 12 192 数学故事 13 390 动画故事 28 504 学科学 19 494
(1)这一天中哪一种儿童读物最畅销?(2)如果学校用900元购买《动画故事》,估计可以买多少本?(3)根据这一天的销售情况,估计儿童读物一个月的销售数量。
总复习题(3)
一、填一填。
1、从个位起往左数,第八位是(),这一位的计数单位是(),十亿位在第()位。
2、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过一点能画()直线,过二点能画()直线。
3、在除法里,被除数(0除外)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
4、要使□451÷530的商是一位数,方框里可填();要使其商是两位数,□里可填()。
5、直角等于()度,6、48是甲数的6数,是乙数的4倍,甲数比乙数多()。
7、在整数除法中,a÷b的余数是36,a最小是()。
8、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个端点。
9、两条直线相交可以组成()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角都是()。
10、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一定()。11、72÷18,把18看作()来试商,商是()。
12、两数相除,商9余20,被除数最小是()。
二、应用题。(共24分)
1、一台磨面机每小时可磨面粉62千克,照这样计算,5台磨面机工作6小时共磨面粉多少千克?
2、小明数学五次测验的成绩是:96分、100分、98分、100分、96分。算一算他的平均分是多少?
3、小英买了2本书,价格分别是7.5元和9.8元。她付了20元,应找回多少元?
4.一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5.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7.学校开展节约用水活动,前3个月共节约用水435吨。照这样计算,学校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吨?
8.同学们要做120朵花,每人做5朵,每个小组有12人,要几组同学来做?
9. 东海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0.小华、小林,共有12支铅笔,小刚和小红共有20支铅笔,他们平均每人有多少支铅笔?
11. 妈妈到粮油店买粮油,买一袋米要付42.5元,买一瓶油要付29.8元,妈妈付了2张50元,应找回几元?
124、工程队修一条长56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260米,剩下的要30 天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13、工程队挖一条水渠,前 3 天挖了 150 米,后 5 天平均每天挖 60 米才能完工,这条水渠长多少米?(5分)
应用题
1.某筑路队要筑一条长6000米的路,平均每天筑路100米,筑了31天后还剩多少米? 2.水果店有梨48筐,比苹果筐数的3倍还多12筐,求苹果有几筐? 3.买8只足球和12只排球共用去1128元,已知足球每只78元,求每只排球的价钱? 4.用一批纸钉练习本,每本30页,可装钉2000本,如果每本50页,可装钉练习本几本? 5.25千克黄豆可制豆腐100千克, 照这样计算, 用175千克黄豆, 可制多少千克豆腐? 6.25千克黄豆可制豆腐100千克, 照这样计算, 制700千克豆腐,需要用多少千克黄豆? 7.哥哥有练习本27本,给弟弟8本后两人的练习本的本数就一样多,弟弟原有练习本几本? 8.某校办工厂去年原计划平均每月生产文具盒3190个,实际生产11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计划任务。实际比原计划平均每月多生产多少个文具盒?
9.一根铁丝可围成一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现在把铁丝拉直,改围一个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10.有7筐苹果,如果每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7筐里剩下的苹果正好等于105千克,问原来每箱苹果多少千克? 11.有7筐苹果,如果每筐里取出20千克,那么7筐里剩下的苹果正好等于5筐的重量,问原来每箱苹果多少千克? 12.一条山路,小强从山下到山顶走50分钟后离山顶还有400米,从山顶到山下只需走40分钟就可到达,已知下山 时每分钟走85米,上山时每分钟走多少米?
13.体育用品厂生产足球7150个,正好是生产篮球数量的25倍,生产的篮球比足球少多少个?
14.甲乙两城相距240千米,客车从甲城到乙城要行4小时,货车从乙城到甲城要行5小时,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多少千米?
15.汽车运化肥,上午运4次,平均次每运350袋;下午运5次,平均每次运300袋,这天一共运化肥多少袋? 16.养兔场卖兔128只,是剩下只数的32倍,原来有兔多少只?
17.四年级4个班同学做好事752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的件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年级同学做好事多少件? 18.小刚有邮票114张,爸爸又给他68张,他把这些邮票插入一本14页的集邮册中。平均每页插多少张? 19.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路300米,25天完成,现在要提前到15天完成。每天应修多少米、20.百货商场第一天运来8车服装,每车36箱,第二天又运来8车,每车42箱,两天一共运来多少箱?
21.新华小学260个学生,分两批去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第一批分成7组,第二批分成6组,每组人数相等,第二 批去参观的有多少个学生?
22.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2小时已飞行了路程的一半还多8千米,这时离乙地还有124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3.145□70÷145要使商中间连续有两个0,并且没有余数,□里应填数字()。24.一个长方形,周长是70厘米,它的长比宽多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25.一个车间要加工48个零件,4小时加工了24个,照这样计算,加工完剩下的零件还要多少小时?
26.李村小学买了2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了110元,每张桌子的价钱可以买3把椅子,每张桌子多少元? 27.某数如果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那么原数是多少? 29.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小辉数了一下,共有35个头,90只脚,问:鸡、兔各多少只? 30.红球有80个,与白球个数同样多,比黄球少10个,三种颜色球一共有多少个?
33.东菱电视机厂计划今年生产电视机12180台,实际一、二两月就生产了3022台。照这样计算,今年可以多生产多少台? 35.工人叔叔原计划6小时加工零件150个,实际每小时加工5个。实际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36.有一堆煤,如果每次运24吨,15次可以运完。如果要在10次内运完,每次要多运多少吨? 37.一个工程队挖一个隧洞,原计划每天挖15米,需要72天完成。结果提前12天完成。实际每天挖了多少米? 38.学校春游要租17只游船,己租了5只,共用去650元。还需要用去多少元? 39.小王和小张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小王每小时加工25个,12小时完成。小张每小时加工20个,要多用多少小时才能完成? 43.工厂要加工塑料封皮6799个,前8天加工4184个,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要加工多少天才能完成? 44.从甲地乘火车去乙地,乘每小时行99千米的慢车去需要13小时,如果换乘快车,每小时比乘慢车快44千米,乘快车去只需要多少小时? 45.体育用品厂原计划每小时生产羽毛球264个,7小时完成任务,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生产44个,几小时就能完成任务? 47.工厂到海港的公路长120千米,一辆汽车从工厂运货到海港用了3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20千米。返回工厂用了儿小时? 48.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小时,共耕地105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再耕4小时,这台拖拉机一天共耕地多少平万米?
小学数学第四册期末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25分。)
1、一个数有1个亿,6个百万,7个百和3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它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2、和“百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
3、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1746003≈ 35482954≈(2)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3708500000≈ 9964000000≈
4、有一个七位数,减去1就变成六位数,这个七位数是()。
5、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
6、蝴蝶飞行的速度每分钟可达500米,又可以写成()。
7、比较大小。
527023○4969200 160000000○16亿 180÷12○180÷15 150×2○15×20 8、712÷42,除数可以看成()来试商,它的商是()位数。
9、一个数除以73商是6,且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1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如果甲数缩小5倍,要使商不变,乙数应当()。
二、想一想,下面的说法对不对?对的打“√”,错的打“×”。(6分)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3、一个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4、估算3198÷39的结果约是100。„„„„„„„„„„„„()。5、638÷27=22„44 „„„„„„„„„„„„„„()。
6、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两倍。„„„„„„„„„„„„„()。
三、计算我能行。
602×39≈ 398÷21≈ 478÷81≈ 396×41≈
2、笔算,第(5)笔算并验算。(11分)
(1)780×35=(2)404×58=(3)310×80=(4)695÷32=(5)918÷51=
四、我会作图。(8分)A
1、过右边A点,画出已知直线c的平行线和垂线。c
2、画出下面图形指定底的高。
五、解决问题。(前4题每小题4分,第5题6分,共22分。)
1、小强每天早上跑步21分钟,他的速度是138米/分,小强每天早上大约跑多少米?
2、某养鸡场一天收160千克鸡蛋,每18千克鸡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千克?
3、一辆客车4小时行驶了2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12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4、李叔叔带9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还剩260元,每袋化肥多少元?
5、一副乒乓球拍14元,买5 送2副,一次买5副,每副便宜几元?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字词类:
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填上合适的词,近义词、反义词,选字词拼音填空,成语填空,根据类型写词语(ABAC、ABCC、AABC等),查字典,根据词语意思填空,根据意思写词语,联系上下文
写词义等。
二、句子类:
造句,关联词填空,比喻句、拟人句、设问句、反问句、疑问句的区别及照样子写句子,缩句,扩写句子,对一些句子能谈自己的理解(如诗句及文中意蕴丰富的勉励)等。
三、课文:
按课文内容填空,知道典型课文的结构、写作手法(如:对比、列数据、举例子等)等
四、阅读:
内容可以比较综合性,让学生学会认真阅读,标出自然段,结合上下文分析、思考。
五、作文:
本册作文的主题有:写景,观察日记(写发现的),编写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写动物,写导游词,看图
写文(写事),写一封信。
六、积累:
5首古诗词、课文后的一些好句和日积月累以及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等。
第七册生字(会听写和注拼音)
(1)观潮
称为
盐官镇
笼罩
蒙蒙
薄雾
昂首挺胸
沸腾
横贯
依旧
恢复 灿烂
竹竿
茫茫
船桨 规律
一支
一株
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2)莫笑
腊酒
浑浊
怀疑 均匀
茎上
叶柄
蛟龙 住宅
隐蔽
放弃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选择
住址
洞穴 挖掘
搜索
倾斜
扒土
抛出
(3)洋溢
允许
围墙
告示牌 增添
训斥
覆盖
凝视 火辣辣
冷酷
愉快
拆除 融化
剩下
伐木 煤油灯
(4)颈部
郑重
厉害
京剧 餐具
倘若
饮料
侍候 脾气
蹲下
供养
邻居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抓痒
稿纸
踩印
梅花 毒蛇
跌倒
撞疼
开辟
(5)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城砖
隔开
屯兵
堡垒 打仗
扶着
智慧
气魄 宫殿
长廊
柱子
栽树 建筑
阁楼
朱红
堤岸 雕刻
狮子
态度(6)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辞别 唯一
山洪暴发
猛涨
绾裤 懒惰
稳定
俗语
平衡 有序
伏下
海峡
桂树 移植
台湾
彼岸
袭击 多余
怀念
空旷
暂停
骨肉同胞
血脉相连
(7)帝国主义
模范
大伯
租界 非凡
巡警
吵嚷
妇女 惩处
振奋
闯进 一篇
推荐
翻到
眼帘 几页 删掉
动词
燥热 握手
融洽
黄昏
客厅
模糊(8)改变
程度
依赖
农耕 腾云驾雾
幻想
潜入 原子核
程控
联系
哲学 归根到底
恐龙
凶猛 鸽子
不仅
顿时
描绘 一吨
轻盈
敏捷
崭新
笨重 四字词语(理解、会写会用)四年级全册四字词语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咫尺为邻
不容置疑
郁郁苍苍
云遮雾涌
神秘莫测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千姿百态
神来之笔
人迹罕至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若隐若现
齐头并进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弯弯曲曲
引人注意
坐卧不安
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性格豪放
天性好动
鲜花盛开
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北风呼啸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瑟瑟发抖
草翠花开
冰雪覆盖
枯枝败叶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可怜巴巴
左顾右盼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毫不相让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空空如也
供养不周引人注意
无忧无虑
慢条斯理
引人注目
自由自在偷偷摸摸
从从容容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屏息凝视
扬长而去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气魄雄伟
神清气爽
闪闪发光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
类型众多
身材魁梧
昂首挺胸
神态各异
若有所思
金碧辉煌
享誉世界
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跃跃欲试
目光炯炯
殊死拼搏
惟妙惟肖
山洪暴发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
屏息凝神
号啕大哭
目不转睛
恍然大悟
理所当然
谈何容易
平安无事
突如其来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风和日丽
帝国主义
振兴中华
模模糊糊
筋疲力尽
勾肩搭背
身体健康
和睦相处
年少气盛
患难与共
受益匪浅
年逾古稀
形单影只
铿锵有力
出乎意料
五彩斑斓
毫不相干
凌空翱翔
欣喜若狂
身材小巧
茹毛饮血
归根到底
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精神大振 来势汹汹 人海茫茫 宅院深深 北风呼呼 烈日炎炎 各种形式的词语
写ABAC式的四字词
如怨如诉 如火如荼 自由自在 若隐若现 碍手碍脚 活灵活现 将信将疑 可歌可泣 不闻不问 怪模怪样 不骄不躁 不见不散 不上不下 又扁又平又高又直 洗脸洗脚 写ABCC的四字词
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人影绰绰 波光粼粼 得意洋洋 虎视眈眈 目光炯炯 气势汹汹 人才济济 神采奕奕 逃之夭夭 威风凛凛 忠心耿耿 波光粼粼 流水潺潺 微风习习写AABC式的四字词
空空如也 滔滔江水 跃跃欲试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彬彬有礼 绰绰有余 耿耿于怀 津津有味 念念有词 娓娓动听 栩栩如生 依依不舍 沾沾自喜 哈哈大笑 絮絮低语 声声鸟语 依依惜别 依依不舍 熊熊大火 熊熊燃烧 昏昏欲睡 比比皆是 细细品味 写AABB式的四字词
勤勤恳恳 蹦蹦跳跳 隐隐约约 郁郁苍苍 恍恍惚惚 挨挨挤挤 层层叠叠 断断续续 纷纷扬扬平平安安 密密麻麻 严严实实 整整齐齐 鬼鬼祟祟 家家户户 干干净净 来来往往 马马虎虎 匆匆忙忙 清清楚楚 模模糊糊 许许多多 重重叠叠 弯弯曲曲 含有一对反义的四字词
漫天卷地 山崩地裂 南征北战 东奔西走 东拉西扯 东倒西歪 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 南来北往 前赴后继 前因后果 前呼后拥 前俯后仰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左顾右盼 左推右挡 逆来顺受 阳奉阴违 弱肉强食 前倨后恭 里应外合 口是心非 大同小异 左右逢源 弃暗投明 声东击西 进退两难 呵寒问暖
写ABB式的词语
火辣辣 笑嘻嘻 兴冲冲 笑眯眯 毛茸茸 白茫茫 金灿灿 光溜溜 沉甸甸 黑生生 黑黝黝 黑洞洞 灰蒙蒙 眼睁睁 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
来龙去脉
群龙无首 龙飞凤舞
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 骑虎难下
照猫画虎
天马行空
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
老马识途 牛刀小试
笨鸟先飞
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来自成语故事的成语
八仙过海 盲人摸象 唇亡齿寒 闻鸡起舞 守株待兔 望梅止渴 掩耳盗铃 指鹿为马 井底之蛙 开卷有益 画龙点睛 邯郸学步
多音字组词(了解读音,会辨析组词)
乘shânɡ(千乘)chãnɡ(乘法)
降jiànɡ(下降)xiánɡ(投降)
卷juàn(卷子)juǎn(卷发)
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
涨zhǎnɡ(涨潮)zhànɡ(涨大)
恶 ě(恶心)â(凶恶)wù(可恶)
屏pínɡ(屏幕)bǐnɡ(屏息)的de(我的)dí(的确)dì(目的)
调tiáo(调整)diào(调动)
供 ɡōnɡ(供养)ɡînɡ(供品)
缝fânɡ(缝隙)fãnɡ(裁缝)
给jǐ(给予)ɡěi(送给)
冠ɡuàn(冠军)ɡuān(鸡冠花)
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止)
似shì(似的)sì(似乎)
兴xìnɡ(高兴)xīnɡ(兴奋)
蒙měnɡ(蒙古)mēnɡ(蒙人)
闷mēn(闷热)mân(闷雷滚动)
铺pū(铺路)pù(店铺)
应(yīnɡ)应该(yìnɡ)答应
难nán(困难)nàn(灾难)
转zhuàn(转圈)zhuǎn(转弯)
号hào(号子)háo(风号浪吼)
薄bï(单薄)báo(薄雾)
称chēnɡ(号称)chân(匀称)
数shǔ(不可计数)shù(数学)
模mú(模样)mï(模型)
空kînɡ(空隙)kōnɡ(空间)
重chïnɡ(重叠)zhînɡ(重要)
喝hē(喝水)hâ(喝彩)
折 shã(枝折花落)zhē(折腾)zhã(打折)
差 chā(差别)
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ī(参差不齐)强 qiánɡ(强大)
jiànɡ(倔强)qiǎnɡ(勉强)找找错字并改一改
横惯江面(贯)三支木浆(木桨)豪不可惜(毫不可惜)枝拆花落(枝折花落)一遍文章(篇)历声叫嚣(厉)资态不一(姿)模模湖湖(糊)中华不震(振)溪水猛胀(涨)海侠两岸(峡)陈控电话(程)气魂雄伟(魄)连系(联)推存(荐)
树稍(稍)
隐敝(蔽)折除(拆除)顷斜(倾)充许(允许)走郎(廊)复盖(覆盖)嫩经(茎)豚渐(逐渐)凝问(疑问)厉史(历)盘璇(旋)姓格(性格)开僻(开辟)打杖(打仗)载花(栽花)格楼(阁)余振(震)保垒(堡)吵壤(吵嚷)干躁(干燥)融恰(融洽)册掉(删掉)台弯(台湾)依懒(依赖)幼想(幻想)吨时(顿时)
原子该(核)囤兵(屯)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地方()的红霞
()的笑声()的寒风()的严冬()的阳光()的花园()的脸颊
()的泉水()的头发
()的大树()的冬天()的尾巴
()的表情
()的山岭
()的工程()的奇迹()的样子()的艺术品
()的情感
()的音乐
()的香气()的脸
()的光芒()的夜晚
()的面容
()的眼神()的生活()的环境
()的条件()的鸽子()的变化()的用途
()地问()地说
()地望着()地走
()地躺着()地蹲着()地流着
()地尖叫
()地拍打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宽阔——
依旧——
静寂——
霎时——
镇静——
均匀——
隐蔽——
柔软——
平坦——
搜索——
慎重——
偶然—— 鼓舞——
静谧——
允许——
孤独—— 训斥——
覆盖——
冷酷——
诧异—— 高傲——
郑重——
倘若——
侍侯—— 责备——
欺侮——
慈爱——
盘旋—— 凝结——
掩映——
耸立——
远眺—— 鸟瞰——
端详——
葱郁——
期待—— 空旷——
袭击——
凋零——
湿润—— 喜悦——
悲哀——
叮咛——
嘱咐—— 怜悯——
谴责——
厉害——
俗语—— 沉着——
惩处——
抱负——
推荐—— 融洽——
驱使——
反驳——
蕴含—— 惬意——
崛起——
模范——
疏远—— 冒昧——
依赖——
寄托——
洞察—— 描绘——
轻盈——
悦耳——
储存—— 幻想——
凶猛——
预约——
迟钝—— 敏捷——
温顺——
改观——
安然—— 绝望——
浑身——
锋利——
庞大—— 羡慕——
疑惑——
确切——
居然—— 五彩斑斓——
不容置疑——
欣喜若狂—— 千姿百态——
若隐若现——
郁郁苍苍—— 引人注意——
局促不安——
突如其来—— 兴冲冲——
笑盈盈——
左顾右盼——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
静寂——
镇静——
柔软—— 轻易——
允许——
训斥——
冷酷—— 温柔——
高傲——
责备——
尽职—— 欺侮——
反抗——
辛苦——
陡峭——
懒惰——
幸运——
厉害——
羡慕—— 删掉——
疏远——
惩处——
敏捷—— 轻盈——
凶猛——
迟钝——
崭新—— 量词填空
如:一(条)溪流
一()山头
一()山峰
一()翅膀
一()旅行 一()奇迹
一()乘客
一()生活
一()天地 一()家族
一()电脑
一()树杆
一()神话 一()湖水
一()作家
一()评语
一()爬山虎 一()作文
一()街道
一()路
一()插图 一()桥
一()风景
一()马
一()碧玉 一()长龙
一()毛
一()鸡毛
一()线团 一()表情
一()井
一()事
一()阳光 一()陆地
一()草 一()狮子
一()红霞 ★句子
四年级上册,我觉得在复习中,有这样几种类型的句子是可以去归类复习的。◇变换说法:
一、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如:见到同学有难,我们怎能不帮忙呢?(见到同学有难,我们必须[一定、应该]要帮忙。)
二、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
如:谁都热爱自己的祖国。(谁都不会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双重否定句变成肯定句。
如: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李博士只得停止工作。)
四、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或被字句改成把字句。如: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五、变换语序,意思不变。如:“看,孔雀开屏啦!”她兴奋地说。(她兴奋地说:“看,孔雀开屏啦!”)
六、换种说法意思不变。(非„„不可„„的运用)如: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我非把这件事做好不可。)◇修辞手法类的:
1、比喻句。如:《观潮》:“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是很典型的比喻句,而且连用三个能表示比喻的词语“犹如、好像、如同”。
2、拟人句。如:《蟋蟀的住宅》:“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问句类型:
1、疑问句。(有疑而问)
如:这支笔是你丢的吗?
2、反问句。(答案在句中)如:发生了这样的事,怎么不叫人生气呢?
3、设问句。(自问自答)
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得是现代科学技术。” ◇句子的变写:
1、短句变长句。
如: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鸽子或孔雀。
[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五彩斑斓的)孔雀。]
2、缩句。
如:它们的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体表长出羽毛。)
练一练,你最棒!
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苍鹰怎么会获得今天这样的荣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吹绿了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那茫茫的大海上飘着的是一艘银灰色的军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句
1、风吹小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来到沙滩上。(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玩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子结成了账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给父亲当帮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玩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灵鸟在树枝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太阳下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桃花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天上的星星在闪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
1、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1、十七孔桥把湖岸和湖中心的岛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厚厚的积雪把树木的枯枝都压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姑娘神奇的灵性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紧紧搂住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被杰克逊大叔留在庄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原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2、姐姐最爱看电影和音乐。
3、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4、黑色的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
5、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
6、同学们都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
7、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称号。
8、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
——————————————————————————————
4、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既然„„就„„ 只有„„才„„
只要„„就„„
因为„„所以„„ 1.()我们已经学过了法律知识,()应该更自觉地遵守法律。2.这件事()班长做的,()是学习委员干的。3.()没有亲临其境,()很难叫人相信这是真的。4.()你能刻苦学习,()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清洁工人望着敬爱的总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天亮了,敬爱的周总理走出人民大会堂。
()周总理刚要上车,望见一位清洁工人在清扫街道。()一阵秋风吹过,从树上落下几片黄叶。()他走过去紧紧握住工人的手,亲切地说:“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的温暖。()他为国家为人民又工作了一夜。★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单元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的响声,好像()。现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再近些,犹如()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起来。
3、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米以上。
4、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米,最深处达()米。
5、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另簇上面,不留一点儿()。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着我们的眼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6、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大的,小的,(),(),有的站在(),有的(),有的在()。
第二单元
1、默写古诗《题西林壁》(),()。(),()。2、(),柳暗花明又一村。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叶尖()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
4、爬山虎的脚()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细丝原先是()的,现在()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使它()在墙上。5、大体上,住所是很()的,()、(),很()。()我们想到蟋蟀用来()的工具是那样(),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了。
第三、四单元 1、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的花园。那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2、()要靠(),要靠很好地(),做出对人们()。3、鹅的步调(),()的,颇像()里的()出场。它常()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4、猫的性格实在有些()。说它()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它什么(),可是它又那么()。5、它()、()、()、(),因为它有一群鸡雏。它(),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必定就是一位()。
第五单元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在()之间()。2、多少劳动人民的()和()才()成这()、()的万里长城。3、截至2003年7月,我国已有()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处,自然遗产()处,自然文化遗产共()处。4、正前面,昆明湖()像一面(),()像一块()。()、画舫在湖面慢慢地(),几乎不留一点儿()。
第六单元
1、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3、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是那(),前面的(),后面的()上去,()的声音,像()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4、那(),如同(),必将()传下去。
第七单元 1、周恩来站了起来,()地回答道:“()!” 2、我非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与()都堪称()的大作家。3、让我们一起记住“()(),”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去比别人的(),那么他不但会(),还会(),十分();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不断()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越来越()。
第八单元
1、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物兰*罗素说:“(),是()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全世界的研究都们()。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涂上了“()”之笔。3、太空作物普遍具有()、()、()等优点。★课内阅读练习
一、古诗两首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首诗是()朝诗人()所写。(2)、诗中“缘”是()的意思。(3)、表示立足点和角度,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可以用(),()来表示。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2、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这首诗是宋朝爱国诗人()所写。(2)、这首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你觉得从哪两句诗可以感受到这份热情:(),()。(3)、“疑”在诗中的意思是()。(4)、在()情况下,人们会经常使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
二、《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1、在短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词。
2、从划“
”的句子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的观察很(),描写得很()。
3、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①形状,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②动作,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③颜色,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
4、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且用“
”划出来。
三、《蟋蟀的住宅》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简朴——()
简单——()
2、照样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3、这段话是按从()到()的顺序写的。
4、我们只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蟋蟀的住宅很(),很(),还很()。我觉得蟋蟀真()!
四、《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谁怎么呼唤,它()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把老鼠等出来()!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1)、《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2)、“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
2、请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2)、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4、我能照样子写象声词。咕噜咕噜:()、()、()。
5、“古怪”的意思是(),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说猫既()又();既()又();既()又()。表面看起来作者是()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之情。
五、《颐和园》
①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1、从划“
”的句子中,我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的顺序写的。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来到()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看到的楼台亭阁;再写登上(),站在()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
2、葱郁的“郁”字,音序是(),部首是(),除部首外查()画。在字典里有3种意思,请在正确的序号后打“√”。①香气浓厚;②(草木)茂盛;③(忧愁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
3、文中“慢慢地滑过”,我觉得“()”字用得贴切,因为从中能让人体会到()。
4、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1)、天上的星星多得像();亮得像()。(2)、我们学校美得像();舒适得像()。
六、《搭石》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紧走搭石慢过桥”是一句俗语,我也来写一句俗语。()。
2、照样子写词语: 清波漾漾:()、()、()。
3、读了这段话,我眼前仿佛展现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的美,我是从()这个词知道的;再写()的美,我是从()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的美,我是从()这个词知道的。
4、我来填一填:(轻快)的音乐:
()的宫殿
()的万里长城
()的母亲
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当周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下列词语的意思。
吵嚷:
衣衫褴褛:
撑腰:
2、认真读短文,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3、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
★积累运用
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花名歌谣:
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 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 八月桂花满树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风景名胜区的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成长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刘备)学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周恩来立志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关于探索科学方面的名言: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阿?费尔斯曼)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探求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诗句意思: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置身在此山之中。
2、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练一练,你最棒!
一、今天老师在上完数学课后,给我们布置乐一道“挑战题”。反复思考,却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后来,同桌小华给我做了支点,我换了一种解题思路,很快就解出来了,这真是“,”。
二、要和你的朋友送别了,可引用诗“,”表达。
三、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美包括了
。
四、“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一句立志的名言。你还搜集到其他的立志名言吗?
——————————————————————————————
五、能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七、写出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学了《幸福是什么》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你一定还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写出来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们的交谈很________,仿佛我______小孩,______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_________的认真,质朴之中_________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_________了。”这两句话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语言是一种财富,我们要做积累语言的有心人。我们校园的墙壁上处处有语文,写一句你从校园墙壁上积累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它的主要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小明学习不认真,贪玩,我会用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十二、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立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远大志向,令人佩服。关于这样的立志名言,你肯定也收集了一些,请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写的。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表现朋友深情的千古名句。《游山西村》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其中常用来形容绝处逢生意外惊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___________。夏日的_______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_______________一样在上面跳跃,闪烁着____________的光点。„„落日的余晖染红了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______________,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____________。这两段话出自肖复兴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册书中我们还学过叶圣陶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墙的爬山虎。
十五、在本册课文里,我们目睹了被称为()的钱塘江大潮,登上了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和()的万里长城;我们为那一块块联结着乡亲们()的搭石而感动;更被台湾青年用无私的爱心架起的()而震撼;周恩来总理小时侯那一句“()”的豪言壮语时时激励着我们;我们更想在这()的世纪里实现更多美好的梦想。
十六、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的诗句是《游山西村》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我还在课外学习了送别诗《
》,知道其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语文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把“末”字写成了“未”字,你该怎样给老师指出:我会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七册必背古诗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赠汪伦》唐李 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塞下曲》唐卢纶月 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悯
农》唐李 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安徒生童话 《皇帝的新装》 《丑小鸭》 《拇指姑娘》 《冰姑娘》 《野天鹅》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三)
1、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180000≈18万。
()
3、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
4、计算器上的CE 键是清除键。
()
5、个、十、百、千、万等都是数位。
()
6、直线比射线长。
()
7、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8、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9、两个因数同时除以2,它们的积也除以2。
()
1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
1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垂直就一定平行。
()
12、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13、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
14、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图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
1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17、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
(18、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可以画无数条高。
()
19、一个梯形中最多只能有两个直角。
()
20、把一张圆片对折、对折、再对折,得到的角是直角。
()
21、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22、两条直线相交,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其他三个角也一定是直角。
23、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也得0。
()
24、拿两倍的放大镜看15°的角还是15°。
()
25、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是钝角。
()
26、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27、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它们的积扩大100倍。
()
28、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
29、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60°、100°、120°的角。
()
30、如果直线 L 和 L 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 L 和
L
是垂线。)
())
(
第五篇:合同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合同法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合同法调整的关系有(D)。
A.婚姻关系B.收养关系C.监护关系D.财产关系
2.下列合同中,属于单务合同的是(C)。
A.租赁合同B.买卖合同C.赠与合同D.承揽合同
3.代位权行使的费用由(A)。
A.债务人承担B.代位权人承担
C.全体债权人承担D.债务人和债权人共同承担
4.合同的转让就是合同的(A)。
A.主体的变更B.客体的变更C.内容的变更D.全部基本条款的变更
5.违约责任的确定是指当事人(B)。
A.表示要承担对方的损失
B.表示要承担由于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且采取积极措施补救合同损失和应对方的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C.已经承担了对方当事人的损失
D.是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解决合同纠纷的裁判结果
6.在买卖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中,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A)。
A.财产交付时起转移B.财产交付之前转移
C.财产交付之后转移D.双方当事人认为合适的时间转移
7.借款合同中对货币种类的要求是(C)。
A.一般可以写明货币种类B.无需写明货币种类
C.必须写明货币种类D.依当事人约定
8.我国《合同法》规定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最长不得超过(D)。
A.1年B.5年C.10年D.20年
9.承揽合同成立后,定作人的义务有(D)。
A.通知义务B.按合同约定提供原材料
C.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义务
D.定作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但要赔偿承揽人的损失
10.在铁路运输过程中,由于托运人、收货人或其所派押运人的过错,造成货物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害的,承运人(B)。
A.应负全部赔偿责任B.不负赔偿责任
C.应承担部分赔偿责任D.只赔偿直接损失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下列合同中,属于诺成合同的是(ACD)。
A.买卖合同B.借用合同C.承揽合同
D.租赁合同E.一般赠与合同
12.要约可以撤回的条件是,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AB)。
A.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到达B.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处
C.要约已到达受要约人处D.承诺已发出时E.承诺正在发出时
13.依照我国有关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规定,须经审批机构审批方为生效的合同有(ABDE)。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B.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C.涉外贸易买卖合同
D.技术引进合同E.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合同
14.下列情况,属无效合同的有(CDE)。
A.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B.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C.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E.当事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
15.合同的履行原则为(ACD)。
A.全面履行原则B.实际履行原则C.协助履行原则
D.经济合理原则E.全部履行原则
16.合同终止的原因中必然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有(ABCDE)。
A.清偿B.提存C.抵销
D.免除E.混同
17.合同纠纷处理的途径有(ABCE)。
A.和解B.调解C.仲裁
D.申诉E.起诉
18.买卖合同的特征有(ABCDE)。
A.它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B.它是标的物所有权与价款对价转移的合同
C.它是双务有偿合同D.它是诺成合同
E.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不要式合同
19.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下列财产可以作为抵押物的有(ABCD)。
A.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B.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
C.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
D.抵押人依法承包的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土地使用权
E.抵押人依法被查封的财产
20.保管人不得(ABCDE)。
A.将保管物交给第三人保管B.将保管物交给第三人使用C.自己使用保管物
D.任意要求解除保管合同E.擅自处理保管物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1.附合缔约,是指合同条款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对方只有附和该条款表示出来的意思,方能成立合同的缔约方式。
22.合同解除权,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以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凭单方意思表示使合同溯及消灭的权利。
23.过错责任原则,是指确定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不但要有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的事实,而且要具备过错,否则不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则。
24.供用电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提供电力,另一方使用电力并支付价款的合同。
25.行纪合同,是指行纪人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6.简述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
26.答题要点:
确定当事人是否承担侵权责任须注意的条件有:
(1)必须确定当事人具有违法行为,该行为须是法律和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加以制止的。
(2)要有损害事实存在。
(3)当事人有主观上的过错。
(4)损害事实与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27.简述技术咨询合同的特征。
27.答题要点:
技术咨询合同的特征有:
(1)技术咨询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服务活动;
(2)技术咨询的范围特定;
(3)技术咨询合同履行结果对委托人所起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4)技术咨询合同有其特殊的风险责任承担原则。
五、论述题(14分)
28.试述格式合同的法律调整
.答题要点:
我国合同法对格式合同条款的法律调整,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以其实现合同的公平与正义。
(1)立法控制。所谓立法控制,是指在法律中事先明确规定清楚,某些条款必须作为某类合同的条款,或者某些条款不能作为某类合同的条款,当事人不得改变。我国合同法第38条明文规定:“标准条款具有本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的情形,或者免除提供标准条款一方当事人主要义务、排除对方当事人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2)司法措施。所谓司法措施,是指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由法院认定某一具体合同条款是否由当事人合意才纳入合同的。实际上是授权由法院来解释合同条款,有歧义时则作有利于相对人的解释。
我国合同法第37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我国合同法第39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当事人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一规定体现了格式条款中的保护弱者利益原则。
(3)行政措施。所谓行政措施.是指通过要求某些格式合同条款应事先经过行政机关审核,方能投入使用的办法,来消除不合法的格式条款的适用;或者由行政机关制定合同范本,以供当事人采用。(3分)
六、案例分析题(20分)
29.2001年5月26日,某印刷厂与某科技开发公司,订立了一份购销合同。印刷厂从科技开发公司购买应用于激光照排的排版设备一套,单价50000元。因为科技开发公司原有的排版设备不能完全符合印刷厂的生产要求,故印刷厂要求科技开发公司按其提供的资料进行改造生产,科技开发公司同意,并在合同中注明这一点。2001午7月26日,新设备运到印刷厂。印刷厂随即按合同支付了货款。可是印刷厂8月初在安装设备之后进行测试时发现设备在辨认字体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即要求科技开发公司来人处理。经检查后,印刷厂发现该设备远远达不到排版的技术要求,其原因是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设备没有完全按某印刷厂提供的资料制作,由于设备存在以上问题,致使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印刷厂要求科技开发公司重新制作符合其要求的排版设备。
试分析:
(1)该案例中的合同是买卖合同?还是承揽合同?合同性质的不同对案件的结果是否有影响?
(2)本案应该怎么处理?
29.答题要点:
(1)本案属承揽合同。
承揽合同与买卖合同都存在标的物的交付,这使得二者在社会生活中有时极其相似,其根本的区别在于:承揽合同的定作物是根据定作人的要求而制作,它必须是存在于合同履行之后;而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可以存在于买卖合同订立之前,或者虽存在于买卖合同履行后,但是出卖人根据自己的标准生产的标准化的成品,买受人只是选择了规格。
本案中印刷厂要求科技开发公司按其提供的资料进行生产,这就使得合同的性质为承揽合同。不同的合同其效力不同,所以合同的性质对确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有重要的意义。
(2)本案中承揽人科技开发公司没有按照定作人某印刷厂的要求进行工作,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定作人可以要求承揽人承担修理、重作、减少报酬、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