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心找到方向美文摘抄
一天,与一位作家朋友聊天,他说他在工厂做过工,任职过政府秘书,从事过媒体工作……不过心底总有一个文字梦,他说梦想无论高远与否,最重要的是,让心找到一个可以奔走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这就是美好圆润的人生。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巨大的水池中,是它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小白鼠落入水后,并没有马上挣扎四处乱游,而是停止不动,发出叽叽的叫声,让声音传到水池边沿,然后反射到鼠须边。它能透过反射的信息,确定近岸的最佳方向,然后不慌不忙地朝着近岸的方向游去,很快就游到了岸边。接着,把小白鼠的胡须剪掉,再放入水池中,由于失去胡须这个“雷达”,所以它探测不到方向,急得乱转圈,最终淹死在水里。是信心的丧失将它杀死。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调查,关于目标对人生的影响。一群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发现90%的人没有目标;6%的人有目标但模糊;只有4%的人,有比较清晰、明确的目标。20年后,这4%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了96%的人的总和。调查发现,那96%没有清晰目标的人一生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4%有明确目标的人实现他们的目标。可见,目标对人生有多么大的导向作用。
如果一个人没有活着的方向,即使衣食无忧,还是会感到寂寞、无聊的痛苦。为什么有人会吸毒,为什么富二代常常不成材,多是因为财富溺爱剪掉“胡须”,方向感失去。
要开创自己不一样的人生,必须选定适合自己的方向。比尔·盖茨,在十几岁的时候就非常清楚自己的方向,因为他接触了电脑,非常喜欢编程序,他那个时候的理想就是创造一个软件王国。经调查,无论最优秀的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才崭露头角的。
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能把整个人生都照亮。
第二篇:找到自己美文摘抄
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人,
会拥有一个更完美的世界
有必要认识两位古人。
一位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出使鲁国。途经徐国,受到徐国国君的款待。席间徐君看中了季子的佩剑,季子便有心将剑送给他作纪念。可是,这是出使前吴王赐给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作为使臣的象征。现在自己的出使任务还没有完成,还不能把剑送给别人。但他心里决定,回程时一定将宝剑献给徐君。
等到他出使回来,徐国国君已经死了。季子黯然长叹一声,当即,摘下佩带的宝剑,就要交给徐国继任的国君。随从的人纷纷劝阻说,不可以啊,这是吴国的国器。怎么可以随意赠给别人呢。
季子说,你们不知道,其实早在出使鲁国之前,我已经在心里把这把宝剑许给了徐君。如果仅仅是因为他死了,我就不把剑交出来,就是在欺骗自己的内心。因为吝啬一把宝剑,而去欺骗自己的内心,不是君子所做的。
然而,继任国君还是不敢接受季子的剑。季子为了兑现心中的诺言,竟然亲自跑到徐国国君的坟墓边,把剑挂在了坟前的松树上。
另一位,叫许衡,元朝人。许衡年轻的时候,曾因战争,随一伙人逃难到河阳这个地方。炎炎夏日,大家口渴难耐。恰好,路旁有一棵梨树。众人看到后,争先恐后地去攀摘,纷纷抢梨解渴,唯有许衡端坐在树下,不为所动。
大家都觉得纳闷,问他原因。许衡说,这梨子不是我的,我自然不去动。
人们听后,都笑了,说,世道这么乱,这树早已没有了主人,都什么时候了,还什么你的我的,赶紧摘个解解渴吧。
哪料,许衡说:梨树无主,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了吗?
好一个“我心有主”,好一个“不欺心”!这两个古人的故事,我不是一天读到的,然而,却给了我相同的感受:云波诡谲的世界,因为他们,而一下子变得天朗气清,一下子变得风烟俱净。
是啊,这个世界复杂,其实只是人心复杂;这个世界丑陋,其实只是人心险恶;这个世界阴暗,其实只是人心狡诈。所以,心是菩提,亦是魔障。一切皆由心生,一切皆随心动,一切皆附心往。
若当世之人,都可以像季子和许衡一样,先是不欺心,己心不欺,自可不欺人,不欺世;然后。我心有主,不媚俗,不阿附。不随波逐流,活出真自我。若是这样,那么这个世界将不再宕动、浮沉、喧嚣、迷乱,会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一下子变得简单、明媚、澄澈。
其实,若真是做到不违心、不欺心地活着,我们一定会重新找到这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里,找回迷失的自己。
第三篇:方向美文摘抄
记忆中乡村是有方向的。古老的乡村似乎总是沿着某种固定的轨迹运行着,就像那长长的家谱上的字辈,一代代依次传承下去,永远不会也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乡村的方向就像奶奶家中的那口大缸。春节之前,村里人都会带着自家制作的蜜枣、蜜糖果子相互拜访,看见谁家的缸便会抓上满满的一把放进去。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缸也越填越满。我最喜欢趴在缸边上,一边嚼着,一边嗅着,满嘴满身都是甜腻的香气。
乡村的方向又像爷爷手里的毛笔。村里人总是执着地热爱着毛笔、墨汁书写的春联。爷爷挥毫泼墨时总是带着终年难见的豪气。后来,爷爷身体渐渐不好了,让我打下手。孩童躁动不安的心灵是难以装盛下书法的沉静的,我最终受不了那枯燥,在一张红纸上写下“朱兴旺是个坏老头”撒腿就跑,从此我便与爷爷的书房绝了缘。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渐渐厌倦起乡村的味道:那石磨过于笨重,那缸内的糖果甜腻得过分,那手写的对联远不及印刷的精致……终于有一天,我凭一纸录取通知逃离了乡村。
当我多年之后重回乡间,蓦然发觉,乡村似乎已经放弃了它漫长的坚守:磨米磨面已经全靠电机;逢年过节,投入大缸的糖果已经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大缸变得寂寞而空洞;家家大门上,那封塑的闪着光芒的对联取代了手写的春联……再后来,爷爷去世了——村里那座颓败的小庙上的对联是他最后的作品。
乡村好像失去了它的方向,它终于被动摇,被改变,进而变得面目全非……
离开时,伫立村口,原先田地间那一座座红顶、灰顶的简朴而温馨的农舍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琉璃瓦顶的别墅。别墅大门总是锁着,矮矮的院墙隔出了各家各户的隐秘……面对家乡,我隐约产生出一种陌生感。
最近,父亲买回了一架小型石磨,说是要用它来磨豆浆。他让我帮忙,父亲加豆子,我来转石磨。
“你转反了。”父亲说,“逆时针方向是磨不出东西来的。”
我应了一声,反过来转,乳白色的豆浆顺着石磨间的缝隙流淌下来,我紧紧地盯着那石磨出神。
石磨,你还在坚守你的方向?
这是一架用现代化工艺生产的石磨,淡青色的大理石,木制的架子显得特别精致,但它的转动还是依循着那千年不变的方向。
石磨没有失去它的方向,尽管它已变得如此精致。而同样精致了的乡村,有没有失去自己的方向?无论乡村的外表同石磨一样被打磨得多么精致,它们应当还在坚守着它们的方向。
或许有一天乡村真的会被市镇取代,但那乡村的方向应该会铭刻在一代代曾经在乡村居住过、生活过的人们的心中。
人是一定要有方向的,而有方向的又何止是人呢?
第四篇:一眼找到的美文摘抄
一个年轻人开了一家葡萄酒专卖店。店里的葡萄酒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种类繁多,共有365种,寓意“天天都能喝到美酒”。年轻人认为,自己一定会生意兴隆的。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专卖店开张之初生意还不错,可渐渐地,顾客却越来越少。
一天傍晚,一个顾客急急忙忙地走进店里,要买5瓶加拿大产的葡萄酒。年轻人面露难色,因为酒的种类太多了,他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出符合要求的酒。
顾客等了几分钟,就开始抱怨了:“我赶时间,现在我不要加拿大产的,请帮我找5瓶搭配海鲜喝的葡萄酒就行!”
年轻人听完这个指示还是很为难,因为店里有几十种搭配海鲜喝的葡萄酒,而且它们被分在各个酒柜,找起来至少需要10分钟。又过了3分钟,年轻人还是挑不出5瓶酒来。顾客气呼呼地走了。
年轻人看着顾客远去的背影,恍然大悟:商家经营一般都会打出特色招牌,比如自己的小店是以酒类品种繁多为特色,但却给顾客带来了无从挑选的烦恼!该怎么改善这种状况呢?
他苦苦思索着。此刻,斜对面的一个图书馆里正坐满了阅读的人们。年轻人突然得到了灵感:我何不把酒摆得像图书馆里的书籍一样,让顾客们在短时间内检索到自己最想购买的那瓶酒?
年轻人拿定主意之后,又作了一次问卷调查:你喜欢什么样的葡萄酒?从大量的问卷调查中,他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只要按照产地和用途对酒进行分类,就能满足顾客快速购买的需求了。
经过细分之后,年轻人店里的葡萄酒变得井井有条,顾客在3分钟之内就能挑选出满意的酒。此外,他还推出外送服务,顾客只要打电话告知店员,订了哪家餐厅的哪些菜,店员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挑选并送出一瓶最适合的葡萄酒。短短几个月后,年轻人的专卖店就顾客盈门,生意火爆起来。
第五篇:找到下一个说是的人美文摘抄
一个叫辛迪的美国家庭主妇,某一天突发奇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3年内购买一栋六百多平米的房子。对一个家庭主妇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不大可能实现的规划。辛迪决定写一本畅销书,卖到100万本。她把这个点子告诉老公,却换来一顿嘲笑。辛迪想: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我一定也做得到。她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一定会成功,我的书在3年之内一定会卖到100万本,财富会大量涌来,所有的机遇之门都会为我打开。在这样的自我确认下,辛迪开始行动。
辛迪觉得自己这本书的市场在于女性。她发现女性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或者不被先生了解,她想给她们带来一些快乐,这样她们就会把书介绍给周围的朋友。辛迪觉得她的读者们通常会去超级市场、美容院等地方,所以专门打电话给超级市场的采购员以及美容院的老板。
她很直接地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书:“我是某某作家,我最近出了一本书,一定会成为畅销书。我相信这本书摆在你的超级市场,摆在你的服装店,摆在你的美容院,应该会帮你赚不少的钱。”她说,“我将寄一本样书给你,一个礼拜之后,我会再打电话给你。”辛迪的厉害之处在于,她从来不问别人:“你到底有没有兴趣购买?”而是直接就问:“你要订购多少本?”
一个礼拜之后,她打电话问:“我是辛迪,你看过我的书没有?你准备订购5000本还是10000本?”对方说:“辛迪,你可能不了解,我们这个超级市场从来没有订过任何一本书超过2500本。”辛迪说:“过去等不等于未来?”对方说:“不等于。”“所以总有一个开始,你准备订购5000本还是10000本?”对方说:“那……我订4000本好了。”第一笔生意就这样成交了。
辛迪打电话问第二个人:“我是辛迪,你收到我的书没有?你即将订10000本还是20000本?”对方说:“你的书很幽默,我和同事都很欣赏。但我们订书从来没有订过这么大的量,我订购4000本好了。”辛迪说:“你简直在侮辱我,你才订购4000本?像你这么大的连锁店你订4000本?你不止侮辱我,还在侮辱你自己,难道连你都不相信你的连锁店卖得出去吗?”对方吓了一跳,问:“一般人订购多少本?”辛迪说:“10000到20000本。”对方被她说服了:“那我订12000本!”
之后,辛迪又卖书给军队。对方告诉辛迪:“我们这里的人是不会有兴趣的,我们这里都是男人,你不可能在我们这个地方销售任何书。”辛迪问:“请问你上司是谁?”“不,我上司也不可能买!”辛迪不要听“No”,她要听的是“Yes”,她说:“把这本书交给你上司,我下个礼拜打电话找你上司,我不找你了。”结果一个礼拜之后,对方打电话来说:“辛迪,我的上司说,我们决定订购4000本。”因为他的上司是女的,她想:“天天被男士兵这样整,我现在弄一本书来整你们。”
不管多少人对你说“No”,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下一个说“Yes”的人。这是辛迪得到的一个经验。她的书从来没在任何一家书店卖过,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在卖。依靠不屈不挠的信念和巧妙的推销手段,辛迪的书卖出了整整140万本!之后她又写了好几本书,都很畅销。到这个时候,辛迪要实现的愿望,已经不是买一栋大房子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