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论文

时间:2019-05-15 12:5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论文》。

第一篇: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论文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财政要大力发挥对合作社组织的扶持和导向作用,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要积极发挥政策效应,破解新时期农村合作组织遇到的发展难题,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1.财政政策介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理论依据

1.1农村合作组织是为农民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从《合作社法》规定的内涵和特点来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归属于非营利机构,与其他经营性组织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合作组织是所有者和受益者统一的组织,比其他营利性机构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所有者和受益者是统一的。其次,合作社具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双重属性,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合作社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对外是一个营利性的组织,而对内则主要是全体社员服务,以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社会和经济地位为首要出发点,具有非营利性。再次,从治理结构上看,合作组织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1.2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的产品是农村准公共产品

从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出现的背景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为了弥补政府、市场在提供农村准公共产品方面的失灵和空白而产生的,它所提供的产品是合作组织成员所必需的,属于有益的农村准公共产品。农村合作组织有利于化解单个农户所面对的外部性,弥补市场失灵,纠正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帮助其成员大大降低农资产品购买价格、可以有效降低农户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市场风险;还可有效地抵御各种对农民利益的不合理侵犯,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谈判地位等。面对各种市场失灵,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为农民提供服务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极大地满足农村和农民的需求。

1.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涉及的是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难以抵御各种风险,传统农户生产经营相对风散,无法进行规模经营,农业生产难以实现产业化、现代化。分散农户作为弱势群体,因为规模小、实力差,效率低,导致市场竞争力差、销售渠道不畅,增收困难。而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弱势群体的白助联合组织,在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国内外实践证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解决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农民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的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2.新时期辽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分析

2.1辽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经济实力薄弱。

从整体上看,辽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力薄弱问题较突出。从资产规模来看,合作社普遍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入股农民基本上是低收入群体,入股资金很少,加上有的合作社运营时问短,没有经营经验,盈利能力较差,导致很多农村专业合作社根本就没有资金积累。此外,在这些合作社中还存在一些合作社就是为了套取财政扶持资金而设立的,这些合作社规模小,经济实力较薄弱问题更加突出。此外,由于合作社经济实力薄弱,普遍服务层次水平低。目前,辽宁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服务层次只停留在生产环节的联合或销售环节的简单合作,而对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深加工、精加工、资金互助等环节的专业合作社很少。

2.2辽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综合竞争力不强。

辽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综合竞争力不强。一是,市场化程度低导致合作社带动产业发展实力不足。由于辽宁大部分农村合作社市场化程度低、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水平欠缺,导致合作社所依托的产业不明确或者现有的产业并未得到优化,合作社带动产业发作实力明显不足。二是,品牌意识淡薄,难以提高影响力。辽宁合作社组织大都是农民白手起家,白发组织来的,农民出资额很小,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合作社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产品上的地方性、技术上的趋同性及市场运作的不规范性,难以形成特色优势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强。

2.3辽宁农村合作组织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

首先,辽宁大部分专业合作社都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50%以上的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社经营主要靠农民入股的原始资金,加上农民退股自由,导致合作社经常面临经营困境。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尤其是信用等级低,资金实力弱,缺乏可抵押资产,又很难获得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贷款。所以融资难、资金困境是我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其次,政府的财政支持不足、支持力度较小也是辽宁合作社面临的资金困境的一个因素。省财政、中央财政投入了绝大部分的资金,而大部分市县财政投入不足,有些市县根本没有投入。同时,在资金支持补贴方面的支持主要是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面不够大,同时,对于经营性资金的支持力度较小。

2.4辽宁农村合作组织资金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是,产权制度不明晰。多数合作社组织集财权、物权、事权于一身,合作社资金一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理财气氛,没有体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二是,盈余分配制度不健全。在利益分配上,我省很多合作社存在收益分配混乱现象,主要表现在对收益分配中的股金分红、股息和利润返还的比例制定的不合理,有的合作社返还比例较小,甚至都没有达到《合作社法》规定的比例,还存在一些合作社没有建立相应的收益分配制度,对社员不进行利润返回,从而违犯了办社宗旨和相关法规。三是,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有很多合作社负责人根本没有财务管理概念,没有严格按照《合作社法》要求,进行单独财务会计核算。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都没有进行单独核算。

3.新时期支持辽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3.1加大对合作组织财政专项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做大作强。

首先,必须明确省以下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专项投入力度。明确省以下各级财政财政资金的专项支出责任,要求财政必须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发展基金或者风险基金等,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直接财政支持,特别是市县财政要对扶持资金在年初预算中做出安排。其次,财政资金要突出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具有产业基础、辐射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过去分散使用的办法,变为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强势发展、跨区域的合作社;对那些规模较小,没有产业基础合作社财政不予支持,特别是对那些单纯为套取财政资金而成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和没有长期打算的和长远发展后劲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财政坚决不予支持。此外,财政资金要突出支持具有品牌优势发展和服务层次较高的合作社。

3.2优化财政资金支出方式,构建财政资金综合作用机制。

优化财政资金支出方式,构建财政资金综合作用机制,就是要在原有财政资金直接专项扶持基础上,充分使用财政政策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财政担保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财政补贴政策较为灵活,直接补贴给农村合作组织,有利于激发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与动力性。财政贴息是政府提供的一种隐性补贴方式,财政补贴一般用于新成立的农村合作组织的扶持。财政担保是政府要设立担保机构,为合作社提供贷款信用担保,主要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提供政府信用担保。以奖代补,是财政鼓励合作社向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一种资金扶持方式,主要对合作社注册绿色食品商标、品牌认证、年度评比中评为先进的农业合作社给予资金奖励。

3.3扩大财政扶持农村合作组织的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

对于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来源,单靠财政资金是十分有限的,还需要通过财政扶持的引导,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积极性,加强社会融资,拓宽财政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融资渠道。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域外资金和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投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我省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扩展,提升对我省合作社组织发展的金融服务供给水平。同时,探索“合作社+农户+信贷”的信贷模式和担保机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3.4加强对合作组织的财政资金的监管,健全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一是,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合作社收益分配机制。强化合作社内部的财务管理首要就是加强合作社全体社员的财务管理意识,普及财务会计知识,推动合作社财务公开,为全体社员建立完整的个人账户。同时,在会计核算方面,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规定,按照其经营范围,设计和制定适用合作社的具体核算办法,提高合作社财务人员的要求,聘请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健全合作社收益分配机制就要严格按照《合作社法》中有关收益分配的规定,合理确定盈余返还、股金分红和股息的比例。三者收益各白占的比重,由合作社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决定。合作社初创阶段,要强化股金的分红比例;合作社发展阶段,要强调利润返还。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第二篇: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充分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封闭、分散、小规模的状态。这种状态造成了农业生产与现代、开放、规模化的市场相互分割。大量农产品需要在市场上销售,但农民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分散生产,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知之甚少,对市场规模化要求无所适从,因此非常需要有一个中间人将他们的产品和市场需求衔接起来。在这种强烈的需要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他们掌握信息,了解市场,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将农产品有效地组织起来,成为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的桥梁,都江堰市天马镇的食用菌协会就是其中的一员。

天马镇的食用菌协会采取协会+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协会和农户之间签订收购合同,协会为农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服务,农户负责种植,协会负责回收鲜菇,这和中国自古就有的“春粜秋粮”的运作思想非常相似。在协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协会没有进行工商登记,不具备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在商标注册、产品认证、税收折扣等方面遇到了很多难题,曾一度陷入了困境,我所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和协会进行联系,鼓励协会的会员进行工商登记,在我所的努力下,协会的会长赵之元及其合伙人向我所申办了营业执照,在办照过程中,我所派人提供上门服

务,帮助他们解决在登记注册中遇到的问题,在最快的时间内为他们办好了名为都江堰市天元绿色菌业合作社的《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并及时将执照送到了赵之元的手中。天元绿色菌业合作社成立后,却一直迟迟未开展最基本的建章立制工作,我所领导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忙派人来到合作社,一连工作了几天,帮助合作社建立了会员章程,把会员加入协会的条件、会员与协会的关系、合作方式、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形成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进一步健全了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使合作社的初步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天元绿色菌业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合作模式属于“订单农业”,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农民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生产。但“订单农业”在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由于农副产品的生产周期长达半年甚至一年,在定购、生产中可能会遇到气候突变、土地征用、国家政策的调整等情况,如果“订单农业”的合同过于粗糙,没有作出提前的合法的预测和解决原则,在“订单农业”的 实施出现问题、矛盾和纠纷时 ,就极易使合同的一方处于不利和被动的局面。于是,我所把合同行政指导作为规范“订单农业”,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的切入点,在订单签订前就主动介入,跟踪服务,认真审查订单双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和订单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规范订单的签订及履行,并对已签定的“订单合同”进行

鉴证,为及时对合同中出现的纠纷进行调解,我所设立了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小组,随时为合同当事人提供服务。我所多次深入到合作社和农户,在他们中间广泛宣传合同法律知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合同法律意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在征求过合作社和农民方双方的意见后,为他们提供了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示范文本,指导他们在权利义务均等的基础上完善订单内容、履行订单义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搞好种植和回收,走“合同—信用—效益” 的双赢之路。

在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做好服务的同时,我所党支部积极引导天马镇食用菌协会实行“支部加协会”的管理模式,把农村基层党建和经济发展切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作用。我所支部的党员们多次来到天马镇食用菌协会,帮助他们从制度、机构、人员等方面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动员协会把党员干部推向协会的关键岗位,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指导协会中的党员在农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把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到千家万户,引导协会在致富带头人中发展党员,通过致富带头人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

我所积极在合作社和农户中宣传商标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品牌意识,引导他们实行品牌战略,为产品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优势产品、拳头产品,从而全面提高农产品的整体优势,把企业做大做强。

到目前为止,天元菌业合作社已发展种植户2000余人,种植基地3500亩,年产双孢菇菌种80万瓶,年收购加工蘑菇8500吨,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合作社的产品飘洋过海,远销到了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在天元菌业合作社的影响下,都江堰市谦谦蘑菇加工厂、都江堰市天马菌业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并且在我所的努力下,这两家企业和天元菌业合作社结成了联盟,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一股合力,增强了企业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的竞争力。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渠道,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措施,更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我所将进一步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密切关注辖区内农村专业合作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做到事前介入、上门服务、跟踪服务,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实现政府税收、企业效益、农民腰包的“三丰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篇:专业广告案例分析—以雀巢咖啡为例

广告心理学案例分析

——以雀巢咖啡为例

【摘要】:当今是信息化时代,广告正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向社会,每一个人每天都面临着数量繁多、品种多样的广告宣传。每个生产厂商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广告能够有独创性、新颖性,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诱导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服务。雀巢咖啡勇于创新,通过广告树立了一个“后来居上”的形象,并把品牌蕴含的那种勇敢、梦想、希望的新一代精神发扬广大,并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功出位。本文通过描述雀巢最新广告的概貌及特点,具体分析了雀巢广告中的突出的心理学效应。【关键词】:雀巢咖啡 广告创意 心理学

一、雀巢最新广告

1、广告简介:

2011年11月,雀巢咖啡启用韩寒作为首个国内代言人,携手奥美广告公司、创作全新广告片,以“活出敢性”的广告语取代原来耳熟能详的“味道好极了”。这支广告片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用韩寒最为人熟悉的两个角色诠释雀巢咖啡的新理念,激励年轻人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2、广告内容:

首先是“印有雀巢咖啡LOGO杯子”的镜头,画面下方介绍韩寒:作家、车手、博主。接着韩寒喝口雀巢咖啡,继续写作,手轻轻一挥,稿纸顿时四散飞扬。旁白:写作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让作品成为阅读者心中的光芒。一串一闪而过的镜头之后,韩寒放开双手从摩托车上站起来,展开双臂,巧妙的表现出了“敢”的主题。接着是韩寒边喝咖啡边回忆自己对“勇敢、梦想、希望”的理解,穿插着残疾人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镜头、小女孩在观看追梦女孩的表演、自己去希望工程做志愿者奉献的画面。而雀巢咖啡总是陪伴左右,它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后韩寒说道:只要你敢,总会有光芒指引你。活出敢性,雀巢咖啡。

二、广告创意分析

广告创意是根据广告主题,经过精心思考和策划,运用艺术手段,把所掌握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组合,以塑造一个意象的过程。广告创意要注意更清楚简明,1 / 3 更与众不同,更熟悉易懂,更亲近有趣,更持久一致。一则有吸引力的广告首先必须具备实用性,只有有了实用价值才能够帮助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的广告信息;其次还要具备娱乐性、新异性,因为从接受心理来说,那些有趣的、新奇的,带有娱乐性的信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最后还要具有支持性,人们往往会去注意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广告信息。雀巢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采用通俗易懂的广告语

雀巢以中国大众阶层为目标消费者,以通俗易懂、朴实的大众化语言为广告口号,“味道好极了”仿佛是一个亲人或者朋友带着微笑向你推荐,浅显易懂又十分亲切,想象丰富,增强了广告表达效果。这个广告词之所以够得上经典,在于能给消费者带来亲切的心理体验。此广告文案还采用了类比联想的手法。所谓类比联想,是将形似、义近的事物加以类比形成的联想,是人们对一件事物的感知立即引起对和它在性质上、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回忆。

2、、广告片画面感觉协调

广告片画面简洁,色彩淡雅,黑白的色调映衬着咖啡的浓郁,情节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雀巢咖啡的电视广告,都体现出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和稳重大方的审美情趣。当出差归家的先生已经到了家门口的瞬间,小女儿在楼上的玻璃窗里看见了爸爸,兴奋不已。这时妈妈的表现十分含蓄,符合东方女性的稳重内向的性格,她下意识地对镜理了理头发,忙着去准备丈夫喜欢的食品。广告音乐也将产品与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联系起来,不仅突出产品的特性也展现了生活趣味。

3、使用名人代言

据调查国内喝咖啡的人以受教育程度较高有文艺情节的年轻人。雀巢咖啡的目标受众为20~45岁之间的中等收入、中等文化程度的人群,主要包括学生一族及都市白领。这类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有一定的消费能力。置身于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学习或工作压力大。年轻、时尚、充满活力,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注重生活质量,懂得享,品牌忠诚度高。这则广告选用韩寒作为代言人,能够很好地引起目标受众的共鸣。韩寒对社会现象的评论解析犀利、锋芒,受到青年们的推崇。这正好迎合了他们求新、表达个性的心理,恰到好处的精神和情感的引领,往往很对当今年轻人的胃口。

/ 3

4、引起大众的注意

作为雀巢商业广告的一部分,出现在大的、权威性的电视屏幕上,首先就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接受群体范围广,人数多;广告具有很强的创意感,而且多个频道滚动播出这则广告,公交车上数字电视重复播出,微博上的不停转载,引起了更多的人的关注,加强了宣传。

5、抓住了中国人的消费模式

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往往与家庭联系在一起,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不仅出于自己的需要,还会考虑到整个家庭的需要。雀巢在进行广告创意时用温馨的家庭气氛来烘托主题,使消费者在动情之中接受了广告诉求。并且雀巢咖啡的广告作品通过描述亲情友情爱情,将其打造成馈赠亲友的良品。

三、结语

雀巢咖啡勇于创新,通过广告树立了一个“后来居上”的形象,并把品牌蕴含的那种勇敢、梦想、希望的新一代精神发扬广大,并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功出位。为进一步开发消费市场,雀巢可以借鉴以下建议:

1.发挥自己强大的品牌优势及产业链优势,加强成本控制,加大产品的宣传。2.发挥自己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出新的健康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继续发挥自己在营销渠道的优势,推出更多以健康饮品为销售目的的饮料。

3、在产品口感上,要努力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只有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才有市场。加大咖啡的个性化,放大自己的优势之处,创造雀巢独特、创新、积极人生的品牌个性。

【参考文献】:

[1]乔洁.全视角广告创意和广告策划分析研究【M】.城市建设,2010(02)[2]朱蕾.论文化策略在广告策划中的应用【M】.广告主市场观察,2011(3)[3]张洪瑞.针对分众多元化——让广告策划落到实效上【M】.经济论坛,2011(7)[4]黄彪虎.市场营销原理与操作【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杨劲祥.营销策划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6]张丽娟.广告原理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沈玉良,凌学岭.企业营销【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黄娇艳.名人广告的心理学分析【M】. 神州(上旬刊),2011(7)

/ 3

第四篇:关于加快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思考及建议

最近,为了进一步探索新阶段推进湖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组织调研组先后到宜昌、襄樊、十堰、荆门、仙桃、潜江等10多个县(市),对该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面临的新形势及推进措施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近3年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基本经验

近3年来,在省农合办及各县市州经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以快速发展。截止2008年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6285个,网络农户约260万户。其中,经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352家,占总数的37.4%,注册资金达25.2亿元,吸收入社农户70万户,入社成员家庭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以上,较非成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高出20%以上。

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发展质量也逐年提高,呈现出5大发展趋势:

一是领办主体在增多。按牵头或领办类型分,专业大户联合型占55.3%、村组牵头型占14.4%、农技人员领办型占8.7%、供销社职工领办型占5.4%、龙头企业带动型占9.3%、其他占6.9%。

二是推动力量在加强。从过去厅局只有农业厅推动、农业厅内只有农合办推动的单一推动格局,开始向农业、商贸、国土、财政、税收等多厅局参与,农业厅内多处室积极配合的多元推动格局转变。已经评选出的全省10佳畜牧专业合作社、全省10佳渔民专业合作社、10家“优秀渔民专业合作社”和10佳农机专业合作社,就分别是农合办与省畜牧局、省水产局、省农机办共同推动的结果。

三是覆盖领域在拓展。覆盖领域从一般的农产品种、养、加、销领域向土地流转、农机服务、农村生态能源建后服务、农村生态旅游等新的领域拓展,出现了钟祥市彭墩村农村土地存贷合作社、谷城县东风家园沼气专业合作社、玉皇剑堰河生态旅游合作社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是带动区域在扩大。不少合作社由最初在一个村组成立,逐步向跨村、跨乡镇、跨县市发展,出现了跨钟祥、京山、沙洋、荆门、宜城等5县市、覆盖26各乡镇的钟祥保蜂蜂业合作社,网络34家茶叶粗制加工厂、跨6个乡镇、覆盖6000亩茶园、占全市40%产量的宜都共发茶叶专业合作社等跨区域专业合作社。

五是品牌效应在显现。全省合作社共取得了528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注册1051个商标,出现了“春雨”品牌果品、“常家洞”牌茶叶等一批合作社知名品牌。

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该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所以能在短短3年时间内得以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是与全省上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人员情系“三农”、工作积极主动、大胆创新、勇争上游分不开的。近3年来,省农合办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受到了兄弟省份充分认同,就充分证明这一点。

二、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

在半个月的实地调研中,我们不但目睹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快、之好;同时,对农村改革发展新阶段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也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

1、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由之路”

1990年,邓小平针对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思想,简言之,分别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调研,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要实现“第二个飞跃”,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原因在于,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途径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在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根本出路和最有效途径。

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第一,基于农村人地关系,发展“有形”适度规模经营的空间有限。以全国农民人均耕地2亩、适度规模30亩为标准计算,意味着发展一个单位的适度规模经营户就要转移15位农民,由此可见发展“有形”的适度规模经营潜力有限。同时,目前农村土地是以条块分割状态承包给农户的,即使通过流转达到适度规模,也由于土地过于分散,而无法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预期目标。第二,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利农惠农政策,其中不少政策是基于农村土地承包权直补到户,换句话讲,只要土地在手里,随便粗放经营甚至不经营,都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直补,如目前实行的粮食直补就属于这一类。因此,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下降,影响“有形”适度规模经营。第三,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增多,土地的基本保障功能进一步凸显,也导致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在短期内下降。

因此,无论是从眼前还是长远看,第二个飞跃中的适度规模经营既包括“有形”(通过土地流转)的适度规模经营,也包括“无形”(保持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交换联合)的适度规模经营。其中,“无形”的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生产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对此,只有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走“交换联合”的道路,才能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克服“分有余而统不足”的矛盾,扩大“无形”的适度规模经营范围,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为社会化的大生产。对此,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2、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新阶段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顺势之举”

作为我国农村生产经营制度改革中的一项创举,在过去10多年的发展中,农业产业化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发挥了的极其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过去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开始显露出其不足。如分散的农户在与农业龙头企业的谈判中普遍存在话语权不足、利益受损的问题、面对市场风险时农业龙头企业“无暇”顾及广大农民、农业龙头企业难以与广大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等,最终形成了“形合神不合”、“有利则合、无利则散”的农企关系。这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当前在理论界、实际工作领域均出现了反思农业产业化、对农业产业化再认识的声音。

对此,调研中不少人认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已步入“转型期”,正从过去重点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逐渐向重点带领农民“赚更多的钱”转变——这虽然仍然离不开农业

龙头企业,但光靠农业龙头企业也肯定不行,必须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并且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更好地维护农民和企业双方的权责,形成规范、紧密、长久的利益关系。

3、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各级政府政策法规大力推进的“合力之作”

从2004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一是中央对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制定专门法律依法推进。2004年—2008年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其间的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以此为标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依法推进的新阶段。之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对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这两个文件无论是提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次数,还是具体内容的高度,都显示出了对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前所未有”的重视,其重视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对农业龙头企业的重视,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2005年4月,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象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1月,农业部印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章程(试行)》;2007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2008年4月,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计监测分析工作的通知》;2008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008年8月,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2008年12月,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和超市对接;今年年初,中国银监会、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三是各省市出台相应政策法规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制订了专门文件,提出了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用电、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在这方面,我省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4月,我省出台《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支持政策。2007年12月,省人大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并于2008年1月颁布实施。

4、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众盼之归”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我们切实体会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魅力”:他能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包”不了、农业龙头企业“做”不了的一些产前、产中、产后的组织生产、开展服务等问题,进而推动现代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民、村集体、县乡政府等各方,均对加快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农民——合作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农民也给合作社真诚朴素的评价。在仙桃市张沟镇先锋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调研时,社员刘泽银高兴地告诉我们:“有了合作社,买鱼苗、鱼饲料别人送上门,价格比过去还低,190口网箱可以节约综合成本近4000元;有了合作社,技术不用愁(每月一次技术培训会、养殖中碰到问题不用怕,打电话就有人来。);有了合作社,贷款可以更多(过去最多3000-5000元/户,现在通过社员联保、合作社信誉担保,每户可以贷款3万,是原来的10倍。);有了合作社,务农拿年薪(生产有人管、物美价更高、风险在减少、卖完还返利:收入有保障。)”。

村集体——不少地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村集体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在钟祥市调研我们了解到,全市有8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理事长被村民高票选为村支部书记,其中就包括“钟祥骏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骏,他过去在村里任村主任。当我们问“领办合作社、当了合作社理事长后继续任村干部与过去有什么不同?”时,他回答说:召集开会不用发物品了,人也到得更齐了,说话群众更信了。对此,钟祥市经管局陈顺友局长笑言到“要选村干部,先当理事长。”

县乡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县乡两级政府看得最为清楚。不少乡镇同志反映,目前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一般为4-10人,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带动农民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及开展的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对于健全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增强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带动农民的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宜昌市委常委、副市长廖达凤动情地说:“我们应该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办人当作不拿工资的基层干部来关心、培养和支持。”

总的看,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视程度、出台政策法规的密集程度、涉及部门的广度、推动的力度均是前所未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步入“发展的春天”。因此,调研中大家普遍认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真正进入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双轮并重的驱动阶段。为此,需要树立“千认识、万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硬道理;千反思、万反思,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最欢迎。”的工作导向;树立“谁抓住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动权,谁就有可能在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的紧迫意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推动发展的有关建议

虽然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要看到,也还存在需要在发展中努力解决的问题。这既有合作社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环境还不够优、政策措施落实还不够、扶持力度还不大等外部问题。具体表现为:少数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知识偏少、认识不足;少数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定位不清、协调不够、支持不力,如有的地方把合作社当作合伙企业、加工型企业来对待,在用地、用电、用水上等同工业企业;部分合作社存在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不协调、规章制度不健全、财务账目不清楚、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运作不规范的问题;合作组织内部懂合作知识的人才稀缺,组织管理、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的能力还较弱;好的政策法规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具体扶持措施,支持的力度还很有限,合作社发展资金还很缺乏等。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深化认识,形成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想共识。要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阶段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制度、推动农业改革发展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根本出路”的定位,广泛宣传,在全省上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中,形成合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想共识和工作热情。为此,建议适当时候,由省政府组织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湖北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在全省县(市)级以上干部中形成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共识。

二是远近结合,有序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人才培训”工程。近期,建议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培训;同时,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列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有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管理者的教育培训。立足长远,要发挥湖北涉农高校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议由省相关部门、省内涉农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加强协调沟通,通过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人才需求趋势,在高校增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管理专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未来发展培养正规军、积蓄新力量。

三是搭建平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品走向市场。根据商务部、农业部下发的“农超对接”试点工作提出的目标、原则、任务、要求,细化我省推进措施、明确各部门推进责任、探索推进载体、落实推进工作经费,积极推动“农超对接”工程。同时,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强烈呼声,我们建议省里尽快立项在武汉建设“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事业大楼”,为合作社宣传其产品、加强各合作社之间日常交流沟通、搞好产品与市场对接等搭建平台。

四是调整结构,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扶农政策上享受“国民待遇”。比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调整扶农政策支持结构,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享受“国民待遇”,包括: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用地、用电、绿色通道、自营进出口、农业保险等方面优惠政策;探索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担保机构;积极探索将疫病防疫类、产业发展类、农民补贴类、农村社会事业类的涉农资金交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使用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将农、林、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实施的有效途径;此外,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列入农业产业化财政扶持资金支持范围,同等对待。

五是化“危”为“机”,积极推动涉农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业、创业。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尤其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另一方面,调研中我们看到,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缺乏有知识、会技术、懂管理的专业人才。对此,建议省里相关部门出台政策,类似国家实施“大学生当村官”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涉农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去就业、创业。

六是增加财政投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部门的工作力度。从2006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200万资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2008年增加到400万,但与部分省份比较仍然微不足道(浙江、山东、吉林等省每年财政扶持资金都在3000万元以上,其中江苏高达5.9亿元),扶持面十分有限。另外,大多数县市没有推动该项工作的专门经费,基层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的人员普遍反映:由于资金缺乏,目前推动工作还仅靠“满腔的热情、两条腿、一张嘴”,推进工作的力度不大、成效有限。对此,建议适当增加试点建设经费,同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列入各级财政部门预算。

调研组成员:

邹进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马德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徐 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刘秀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所

覃国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王金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

第五篇: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以江苏省涟水县为例

(冯亚明)

摘要:农村产业领域的拓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形成反差,导农村致劳动力的过剩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左右。但是,目前城市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不能就业时,至少可得到政府的低保(或社会救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要摆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境,根据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八个方面入手,即走以劳动和智力积累为主的道路;改变财政投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方面的投资;建立各类劳动积累、劳动追加基金制度;引导并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

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 出路

前言

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3亿人口中绝大部分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江苏省涟水县这样的百万人口大县,农村人口占到绝大多数,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自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以来,长期处于生产要素极少流动的农村,一夜间似乎从地下涌现出数以亿计的过剩劳动力,当他们在农村被推出土地、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后,就大批地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而城市的人口控制政策和政府的清理、遣返等手段又将他们赶回农村。这股剩余劳动力要素的存在及其在国内大口径的无序流动,客观上引发了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

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及其大规模无序流动,是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背景的,具体成因如下:

1.我县地处苏北平原,是革命老区,是一个有着103万人的人口大县,土地资源相对于迅速膨胀的人口而言已极其贫乏,尤其是在大规模占用耕地使土地资源锐减的情况下,土地对劳动力本来有限的“吞吐能力”越来越小,这一矛盾更加突出。本来有限以及大幅度绝对减少的耕地资源已吸纳不了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的供给,这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空间,是一切物质生产的首要条件,离开了土地,就无所谓农业。由于人口仍在继续增加,这种人地矛

盾将不断塑造出土地资源压迫人口、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格局,构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推力。

2.大包干责任制的大面积推广,一方面,确定了以家庭为主体的用工方式,土地经营面积细分化,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提高,一家一户式的用工方式,使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法进行,排挤出相当数量的相对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它把劳动者劳动的好坏与他们自身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以往生产队方式组织劳动扼杀劳动效率的弊端,大大激发了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大幅度直线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把原来“平均主义”、“大锅饭”劳动方式下所特有的隐蔽了的对劳动力的“虚假”需求量全部排斥出来,使得以往看来是必须的劳动力现在成为多余,形成过剩。

3.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改善了农业劳动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各种农业机械日益代替了以人为动力的劳动方式,相对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现在形成了每村每组都有收割机、插秧机等大型农机器械,凡此种种,把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量始终压挤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因而形成过剩。

4.以家庭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方式,使得在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追加劳动量不足,产生了大批相对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导致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恶化,必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能进行,已建成的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也成了问题,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脆弱性的农业生产条件已成为制约全国农业生产增长的障碍;而现有的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单位又不可能组织起“出钱、出力”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军。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反差明显的两极,一极是大量的过剩劳动力无活可干,流向城市;另一极却是必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无人去干。

5.农村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把大量未成年的学龄青少年推入农村劳动力的行列,使他们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这不仅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而且也扩充了农村过剩劳动力的队伍,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仅仅受到了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教育就被赶出学校大门进入农村生产第一线,也有相当一部分加入过剩劳动力行列而到处奔波寻找就业门路。

6.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再生产过程,它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劳动的转化过程(或物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和松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农忙时对劳动力需要量骤增,而农闲时却排挤出众多的过剩劳动力,这种暂时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加上总体上本身就存在的剩余劳动力,使得剩余劳动力的来源更加多支。

7.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不合理,弱化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吸收消化能力,这是诱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生产和移向城市的重要原因。政府对农业投入长期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失修,农业科技力量薄弱,也降低了农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收能力,限制了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容量;加之城乡之间差别的扩大,比较收益上巨大的“落差”,诱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1.有用的劳动力资源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财

富,加重了从业者和社会的负担,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2.这种变相的失业迫使过剩农村劳动力与土地分离,使他们无处“栖身”,加大了精神上的压力。

3.农业上一个人能干的事由几个人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商品生产难以发展。

4.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一个固定的谋生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将继续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

5.这些潜在的失业大军,仅能维持生存的低收入,这就使全县农村人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6.这些过剩的劳动大军在全国大范围无序的流动和渗透,不仅造成大范围的震荡,影响到社会安定,而且也加重了本来就超负荷运营的交通运输业的压力,对现有的交通运输构成巨大的威胁。

7.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流动,使得城镇原本有限的就业机会更少,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给城镇青年就业带来更大的困难。

我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以往长期隐蔽于农村社会各种劳动要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这种过剩及其无序的流动尽管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相当严重,但它毕竟是我县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这种过剩天然地包含着两层内容,即绝对的过剩和相对的过剩。所谓绝对的过剩是指农村劳动力供给总数相对所经营的土地资源及其追加的劳动量而言的过剩,它是农业生产在总体上绝对排斥的劳动力;所谓相对过剩,是指由于农业经济的徘徊萎缩之势以及追加劳动量不足、季节性变化、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原因而使一些本来需用的劳动力被排斥出农业生产过程,这是一种暂时而相对的过剩。用理论界惯用的语言讲,就是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面对庞大的农村过剩劳动力及其流动的现实,深入分析成因,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出路,对于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是极其必要的。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及其流动,不仅使得劳动者个人失去了经济来源而难以为生;而且造成农村内部、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面对这种形势,关闭城门,采取遣返等行政措施,只能收到暂时缓冲的短期效应,而不是治本的根本措施。只要有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诱引其向城镇和大中城市转移的因素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流动便不会停止;暂时回落的百万农民大流动今后仍然会有周期性的大迁移。因此,立足现实,探索出路才是正确的态度。

我们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着眼于县情,我们主要应立足农业走以农业内部消化、农村就地吸收、离乡不离土、区域间相互调剂为主的道路,通过农业内部的分工分业发展,把农村经济功能发挥到最大程限,实现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化,发展农村工业,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劳动力转变为农村工业劳动力。这不但可以避免因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而引起的大城市人口无限膨胀,而且还因农业内部转移起点低,转移成本小,且转移的容量大,可以人力的大量投入替代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部分短缺资金问题。那种认为把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由大工业吸收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这不但是由于目前城市也像农村一样有大量的待业人员;更重要的是目前城市国有企业也有大量工人下岗;在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存在着资金和机械化对劳动力就业的排斥,迅

速推进的工业化建设未曾也不可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和程度之后,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吸纳的劳动就业人数相对减少是一条普遍性的规律。

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今后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日益减少的趋势给农业的发展构成压挤之势。面对这种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剩余劳动力资源,大规模开展各种农业基本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集结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造低产、劣质土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在国内条件比较有利的地区向沙漠和荒漠宣战,扩大可耕地面积,在“离乡不离土”的模式下吸收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力是我们应采取的正确选择。否则,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最终会导致农村的“空心化”和全面崩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基于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从最一般的角度考虑,基点应放在农村,而不是把目标转向城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走以劳动和智力积累为主的道路。

劳动积累是以体力劳动形式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后劲而增加的物质收入,它所依托的是劳动力数量扩张和体力总支出的增长,这种积累机制在国家财力拮据、集体资金短缺的状况下,可起到资金积累所起不到的作用,也可以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那些劳动力容量大、投入少的行业,如商业、服务业、饮食业、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等,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改变财政投向,加大对农业尤其是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方面的投资。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持续和高产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结合目前农业生产上劳动追加不足、基础设施及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薄弱的实际,今后较长时期必须立足农业内部,强化劳动积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业内部对劳动力的吸收消化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如下工作:(1)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尤其是农村乡村级道路以及田间道路建设。(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沟、地的整治和改良工程。(3)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耕地的日益减少难以避免,因此,通过平整和改良低产土壤来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势必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4)农作物、畜禽渔良种繁育基地建设。(5)畜禽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商品粮基地建设。(6)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扩大耕地面积,逐步吞并或减少不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种草种树,改善农业生态条件。(7)经济作物的种植、管理和初加工。

(三)建立各类劳动积累、劳动追加基金制度。

劳动投入的追加和对农业投资的增加,必须制定一系列劳动追加政策,建立集体劳动积累制度,设立强化农业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劳动追加基金”,以保证农业追加劳动的有效进行。对于土地承包经营中增加劳动投入提高地力或新垦扩大农田面积,扩大或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要给予一定的价值补偿或优惠政策上的相对补偿;掠夺经营、弃耕抛荒或者挖土打坯改变地貌、破坏土壤结构的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以便调动农户增加有机肥、改良土壤和增加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有用工政策方面,可以制定农业劳动力义务用工法。新建立的“农业劳动追加基金”,必须有稳定的来源和一定的数量,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追加

劳动力方面,保证专款专用;同时,在支出上必须集中倾斜、重点投放,且忌撒胡椒面式的分散使用,避免弱化其作用。

(四)引导并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

调整农产品价格,理顺购销体制,鼓励农民立足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建设,加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的步伐。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资料不断提价,而粮食价格一直偏低。因此,政府应当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的经验,在农产品生产方面给农民必要的补贴。同时,还应当多方面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制定农业投资法规,调节农业投资行为,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惟其如此,农业劳动力才有用武之地。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目前,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差,大多数农民只掌握粗放型、浅层次的种植业技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经济作物、精养畜牧业等却不太熟悉,特别是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发展储存、商业、信息等第二、三产业难以适应,这是造成农业对现有剩余劳动力吸收不足的重要原因,也是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源。人口素质的低下,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而且也对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为了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增强农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吞吸能力,必须强化农村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科学素质,加快农村人才、技术多样化的进程。

(六)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就是从农业生产领域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向工商业等非农业产业转移。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劳动力转移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是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在后阶段主要是靠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从总体上看,只有工业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大发展,才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乡镇民营企业地区布局较为分散,无法发挥非农产业的集聚效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兴起。针对这种状况,必须贯彻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推动乡镇民营企业的连片发展、加工业的适当集中,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七)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客观的、必然的。首先,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农村劳动力更快地向小城镇转移。其次,要稳妥地、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转移。第三,要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即在遵守我国及输出国法律的前提下,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实现劳务输出,以减轻就业压力。

(八)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项目应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需要而开展经营,以效益为中心,立足当地资源,认清产业的优势及劣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受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

化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当坚决控制农村人口,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堵塞剩余劳动力的来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无序流动问题。

参考文献:

[1]谢香.明天,谁来种地[N],文摘报,1998-10-04.[2]满立业等.中国的成功 世界的奇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评述(摘要)[N],新华社北京,1998-11-22.[3]龚子同.中国土地利用及其治理前景[J],农业现代化,1990,(3).[4]李瑞环.关于农用土地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1994-07-01.致谢:

下载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