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窗前的气球》说课文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
说教材
文章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天真活泼的科利亚因患有传染病而被医院隔离治疗,躺在床上的科利亚是多么的孤单,多想飞到伙伴们的身边一起去感受那朗朗的书声,一起去操场奔跑、去欢笑。心有灵犀的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利亚的孤独,给他送去了一个飘着的气球,气球给科利亚带来了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通过这篇课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份真挚的友谊,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导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这是一种面向孩子们进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1、认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情感的朗读课文,在课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凭借教材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带领学生感悟课文,使他们懂得珍惜友情。
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根据不同感受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同学们通过气球想对科利亚说什么?
说教学:
本课的教学以情感为主线,设计思路为:激情、入情、悟情。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我以“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交谈,比较,讨论,评价的学习方法逐渐感受到文中的真挚情谊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课文的阅读中使情感得到充分的体现。
教学过程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一谈 我采取同学们亲切地交谈切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生过病?当时有些什么感受?
学生先回忆后畅谈感受。
●感受孤单(课件出示小男孩被隔离在一个房间内,满面愁容。)
●猜一猜 在学生看了课件后,老师让学生猜想小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孤单、寂寞。
过渡:这个小男孩叫科利亚,他很孤独,我们虽然不能到病房去看望他,那让我们随着课文去看看他吧!
师板书课题,播放慢节奏的音乐,在音乐中老师把课文以故事的形式讲演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所蕴涵的感情。
二、自读课文、自主学字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来自主学生字。
●我最棒 让学生根据拼音自读课文,遇到困难小组同学商量解决办法。
●我会认 a(课件出示7个没吹好的气球,根据学生的读音,老师点击,气球变大,表示学生读对了。)
b 出示带有7个生字的四个句子,学生上台点击新认的生字,并读出句子。
●我会写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并试猜书写顺序。
a 我当小老师 让会写的同学说笔画顺序并与课件笔画相对比。
b 我的发现 出示3个半包围结构的“周”、“床”、“病”引导学生先写半包围再写内部结构,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三、朗读时空,领悟真情
●听读 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逐步感受科利亚的情绪变化。
●分段读-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选择段落朗读。
●比较读(课件出示两幅窗口图、一幅窗口什么也没有,一幅窗前飘着一个画着笑脸的气球,让学生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变化,并让学生用鼠标移动五官添画科利亚的面部表情。)
通过形象的表情对比,让学生自己动手添画面部表情的过程中体会科里亚的心情变化,在朗读中把情绪变化表达出来。
播放音乐让学生以小组接龙的形式朗读全文,升华课文的情感。
本节课的朗读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范读、比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在评价别人的朗读的同时逐渐体会到课文中的感情变化、真挚的情谊。
四、激发想象、培养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与科利亚窗下的同学换角色,想一想: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在不能进入病房的前提下,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去慰问他?
●积累信息 联系课文中的气球让学生想一想气球还有一些什么用处?
过渡语:“同学们,课文中的小朋友只用了一个小小的气球就让科利亚的心情好起来了,可见这气球的功劳可不小,在生活中,你知道气球还能用来做些什么吗?
(课件出示气球的图片:a 装饰房间,b 做广告,c 传递信息,d 做游戏。)
五、畅谈收获,情感延伸
●我会说 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这课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通过学生的交流,让他们被课文中的真挚友情所感动,引导学生珍惜友情。
●我能读 教者准备3~4篇有关友谊的短文,让学生课后再次去感受那种真挚而美丽的友情,懂得珍惜友情。
说效果
本节课上我让学生先从自己的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中找到与课文类似的情感主线,然后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在老师饱含深情的讲演中走进课文中的情感天地。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比较朗读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与课后的阅读相连,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到友情的美丽,友情的珍贵,学会怎样去珍惜友情。
第二篇:窗前的气球说课
《窗前的气球》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窗前的气球》是一篇叙事性文章,主要表现同学之间的友爱。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
在第一课时读通了课文,学习了部分生字。本节课我教的是第二课时。识字和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依据此理念,结合本班学生的能力分析报告,确定以下课时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认识“呆、拴”等6个字。会写“病”等4个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说话训练,用部分词语写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教学重点: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所以在本课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突破识字难关;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看能力有24人为弱,在年级中分数相对也较低这一分析报告,通过看字词、看课件、看插图、看板书、看示范等方法注重学生看能力的培养;另外,就本次教学活动所关注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言,通过学生的倾听、说话、朗读、思考、练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在教法学法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在识字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窍门,既学会生字,又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2、巩固生字,形式多样。
本节课设计了多种识字形式。如:有开头的气球游戏环节;给生字组词;中间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有齐读、男女生读、范读、配乐读、个别读,将生字放在词中、句中多次复认生字,加以巩固;结尾的儿歌巩固。通过多种方法复现生字,让学生在反复熟读的过程中强化对生字、新词的记忆,提高学习生字的效果。
3、以读为主,激发想象,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从工具性的角度出发,采用抓住关键词句,设计多处语言训练,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做到练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朗读体会、口头练习、书面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将交替使用。本节课文设计了以下几处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用“可爱的”“高兴地”练习说话;看图练习表达;把要求会认的词连起来说一句话;利用课文的补白练习说话。
4、插图、音乐、课件等辅助教学,再现情境。
从情感性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画再现情境,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入境动情。
第三段的教学,运用课件直观的再现一部分课文的情景,让气球在窗前一上一下地动起来了。直观的课件,促使他们很快进入情景之中,理解课文内容。
5、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比较差,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会随时利用对学生的针对性评价的机会,及时穿插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字,复习导入。
指名认读:科、亚等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温故而知新,为懂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识生字,交流合作、自主识字。
1、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这是识字三环节中的初识环节,所以直接出示生字,刺激识记)
2、学生给生字组词。由字到词,学以致用。(这是一个集中识字环节。新课标要求:独立识字讲或不讲,重在用。)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好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总结、推广。
(三)、复认生字,感受“难过”。
1、由上个环节的生字过渡到词,再用词语说一句话,从句子自然引到课文内容。以词语为切入口进入课文,自然恰当。在课文朗读中中不断复记生字。这也是识字教学的第二环节:再认。
2、设计了语言训练点。利用课文补白“他见不到谁,不能做什么?”说后读,读出科利亚的真没意思。采用抓住关键词“静静地、呆呆地”,运用情感朗读,同时发挥了课本插图和配乐朗读音乐渲染的作用,加深感悟。
(四)、多样练读,领悟“高兴”。
在对第4自然段的训练中,以多样化的朗读丰富课堂教学。课文3、4自然段内容浅显易懂。因此,采取了略处理,通过过课件播放第三自然段引出第四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读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是怎么回事?进而引出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小伙伴们通过气球给科利亚送去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同学之情。
在学生进行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情,选择一句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句读,并请学生在全班展示朗读,师生共同评价。这个选择段落的过程,也就在感悟主人公的情感,同时学生有了读书的充分自由,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心里体验。同时创设情境,图文结合,理解、运用“可爱”“高兴地”,进行说话训练。
(五)、朗读儿歌,巩固生字。学完全文,用读儿歌的方法熟记生字。这是识字的第三环节。
(六)指导写字。
崔峦老师指出:写字教学要一看二写三对照;低年级生字教学要一组一组地教。根据这一理论依据,我让学生观察思考怎样才把半包围的字写好以及注意事项,抓住难写、易错的字“病、床、周”着重教学,学生自己练写“角”字。
(七)、升华主题,情满课堂。
(考虑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比较差,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维持纪律、激发兴趣,所以此环节为机动环节。如没时间进行将设为作业。)
让学生围绕“如果你去看科利亚,你还会想对科利亚说点什么?”把自己想对科利亚说的话写在画有笑脸的气球上。不但把学生课堂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懂得珍惜友谊,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了创新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简笔画配文字的板书,直观、形象,突出本课的重难点:写字教学和体会情感变化。
第三篇:窗前的气球说课
《窗前的气球》说课
结合单元主题说教材
《窗前的气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组以“关爱他人”为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窗前的气球》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的文章,表现了同学之间纯真的友谊。课文以科利亚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讲述了科利亚生病住院,米沙和同学用气球给科利亚带去问候的故事。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让人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
教学中可以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体会到科利亚情感的变化和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再通过一些说话训练、适时补白,拓展想象,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文。整合三维说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综合学段特点、单元编排和教材分析,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认识7个生字及部分词语,会写“病”这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合理想象、感情朗读,体会科利亚生病时的孤单、痛苦,进而感受同学关心的快乐和幸福。
3、懂得珍惜同学间的友情,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一是认识“科、亚、呆、始、猜、拴、逗”七个生字。认识病字旁,会写“病”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是通过合理想象、感情朗读,体会科利亚的孤单、寂寞、无助的心情和同学关心的幸福、快乐。
教学难点是体会科利亚的由“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的心情,懂得关爱他人。
提炼优化说教法、学法
坚持“教为学服务”,坚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紧密结合课文特点,运用情景教学法,整体悟法,读说结合法等,让学生自主识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入情景,进角色,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科利亚情感的变化,从而感受友情的珍贵与美好。努力把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环节清晰说流程
基于以上的种种分析,《窗前的气球》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设计为五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自读识字
导入: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想不想猜?“圆圆的身体皮儿薄,有红有绿颜色好,拴在线上随风舞,撒手高飞天上飘。(气球)学生猜中后,多媒体出示各种精美的气球图片,激发学生喜爱气球的情感时,导入板书课题:窗前的气球。
此处的谜语和气球图片是唤醒阅读期待的无形之“力”,能使学生的心理与阅读产生契合,为高效课堂打开一扇窗。
通过读课题,学生质疑。教师及时点评梳理引导,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并借此以学定教。预设学生高质量的问题是:这是个什么样的气球?气球怎么会来到窗前?气球来到了谁的窗前?
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认生字。这时要教给学生解决生字的办法,提醒学生读书的姿势和习惯,毕竟是低年级习惯养成不可掉以轻心。
二、合作交流、读写生字 结合自读要求,首先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检查读词情况,相机正音,然后脱离词景,认读单个生字,为了避免学生的兴味索然,此处设计一个“猜字”的游戏:生字藏在小脸的背后,只是露出一点偏旁,学生在观察、识记后才能猜出小脸背后是谁。游戏虽简单,却借孩子们的好胜心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还借机进行了说话训练“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然后学写“病”字,认识病字旁,拓展复习带病字旁的字。最后指名接读课文,检查读课文,教师借机掌握孩子的读书情况。
三、品读课文,领悟真情
第一是品味语言,精读第一段。引导学生了解“传染病”,体会科利亚得了传染病后没人来看他,不能出去玩的孤独无聊。在学生有所体会时,顺势指导学生读好第一段。
第二是想象科里亚静静地躺在病房里的情景。这一段是感悟科利亚“真没意思”心情的重点段。情景朗读是突破难点的关键。分两步:
第一步,结合重点词语“静静地、呆呆地”启发学生想象“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的情景,教师在学生有所触动时,创设三种情景引读这一句话,使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科利亚的“孤独痛苦、真没意思”。
第二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科利亚呆呆地望着窗外,看不见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此时孩子已悄然走进了科利亚的内心,体会到了科利亚的寂寞,体会到科利亚病房生活确实难熬。这时配乐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来读第二段。这样,从重点句的层层感悟到对第二段的感情朗读是对科利亚“真没意思”的内心世界的又一次整体感悟。
第三步是朗读四、五段,领悟真情,想象说话。首先课件展示,教师渲染:一个气球摇摇摆摆地飘了上来的情景。学生通过读书,知道是科利亚的同学把气球放到了他的窗前。教师此时趁机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这是一个怎样的红气球?这个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初步体会红气球使科利亚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这个红气球使科利亚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置换角色,走进科利亚的内心,与科利亚一起快乐,一起感受伙伴在身边的幸福。此处引导学生想象实践,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升华了窗前气球的含义。
然后,进一步追问:此时此刻,如果你是科利亚,看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知道同学们来看你了,你最想说什么?(„„)科利亚想说的太多,他把所有的感谢和快乐都化作了一个开心的笑容,他高兴地笑了。(板书:高兴地笑了)齐读最后一段。此时学生能体会到科利亚的“心”飞离了“真没意思”的病床,飞到了小伙伴们的身边,科利亚此时快乐极了。
四、拓展写话、升华真情
窗前的气球的第二层含义是“爱”的体现,如何深入浅出地让这种情感在学生的心里扎根呢?教师此时这样引导:这窗前的气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画着可爱小脸的气球了。它还代表着同学们的-----问候、关心、祝福。是他们的关爱让科利亚高兴起来了。„„假如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们想送他什么样的祝福?把你的祝福,在气球卡片上写一写、画一画吧!
写写、画画、说说中友情的珍贵与美好以潜入孩子们的心中。这时孩子们心里揣着的是最美的情感。
最后课件出示红气球小诗:窗前气球带笑脸,好像伙伴来身边。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这是对课文整体把握的提升,这是对整节的总结,这更是本节课与单元主题的整合。课已结,爱绵延„„
第四篇:说课文稿
一、什么是说课?
所谓“说课”,即教师在授课之前,就本人对所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和分解以及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包括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采用,学法指导,教学流程,课后反思等诸方面观点的简述,即说课者就某一课题内容的教学设计问题所做的表述,主要阐明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其显著特点是,说课者是教师,听课者也是教师。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是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它能体现教师的基本素质,有利于推动教材教法的研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说课说什么?
1、说课的内容(1)、说教材
主要是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说课者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所选定的某一课题的教学内容在一个教学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2)、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般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去说。
(3)、说学情(学情分析)
学情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在内的总和。
(4)、说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确定的依据
什么是重点——是指教材中集中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材中心思想的那部分内容。从历史学科来看,教学重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什么是难点——是指教材中头绪较多或较抽象、艰深而教师又难发处理、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
注意:在说重点、难点的时候,一定要说出确定的具体依据。
(5)、说教法
说教法,就是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情况,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教育理论依据。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
注意:在说教法的时候,一定要说出确定的具体依据。
(6)、说学法
所谓的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说学法就是说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要说出其理论依据。
(7)、说教学程序(教学流程)
教学程序就是教一课时或一课书的教学活动的进程,说教学程序就是要说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的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包括:导入新课、新授课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
(8)、说板书设计
主要是说板书设计的构思(整体结构)及其与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在一般的说课中,我们只要说出板书设计的方式及内容。
在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板书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
要点式板书、结构式板书、图示式板书、表格式板书、年表式板书、地理方位式板书、对比式板书、等等。(9)说反思
主要是说通过本节的说课你有什么认识,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有什么成功的做法?有什么缺陷?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等等。
2、正确认识和理解说课
(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8~15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更多的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说课者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闭口不谈,或谈之草草。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4)、误区之四: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
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3、说课的方法与原则
(1)、说“准”教材;说“明”教法;说“会”学法;说“清”教学意图与流程;说“清”练习层次;说“透”反思。(2)、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因为没有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因此,说课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3)、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夸夸其谈,故作高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4)、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以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进行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只说某一概念是
如何引出的,或某一规律是如何得出的,或某个演示实验是如何设计的等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的原则,防止囿于成规的教条式的倾向。
三、怎么样说课?
1、课是否应该这样说?
上面谈了什么是说课?讲了一些方法与原则,属于纸上谈兵,具体怎么说课?我们就以人民版必修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来举例说明。
本节课内容将围绕六个方面展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讲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是专题六的第一课,专题六是新高考增加的考试内容,主要讲述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精华-民主与法制,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第一课的内容是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赖以萌芽、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认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很大,从中对我们有所借鉴。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本专题还是在政治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讲评:说教材 即说明所授课内容在全册教材或某章节中所处的地位及依据。只有确立了该课内容的地位,才能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确定该课内容的重点难点,才能为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合理选
择、对学生各种能力达到的层次预设等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了解,培养学生全方位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本课三个知识点进行课前预习,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西方世界的公共政治活动氛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一种制度的产生总是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水土、一种社会制度造就一方人民。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得益于古代希腊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享有充分政治权利的公民。
讲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者起点分析,另一便是学习者的终点认识。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事后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作用。
突破策略: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分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进而分析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的影响,并且与古代中国进行比较,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
城邦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作用,以突破重点。、教学难点:西方的民主政治兴起于古希腊的历史条件。
突破策略:结合教材三个子目,设计“古希腊考察团”,通过三个行程考察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古城邦、古公民,在情景教学中,领会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三个条件,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讲评:教学重点指教材中集中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材中心思想的那部分内容。从历史学科来看,教学重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教学难点指教材中头绪较多或较抽象、艰深而教师又难发处理、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
注意:在说重点、难点的时候,一定要说出确定的具体依据。
(四)、分析学生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说学生)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福安二中的高一学生,他们思维较活跃,乐于表现,但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而且知识缺乏系统性。因此,在高一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再现生动直观的历史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并力争在能力上有所突破。
2、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
(1)图片展示法:高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相对薄弱。通过展现古代希腊文明和地理环境组图,加深学生对城邦的印象,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城邦形成的原因。
(2)比较法:运用比较法从地理环境方面分析比较古希腊民主制度和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
(3)课堂讨论法:教学过程中,对于思维能力要求高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这既可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又可培育同学间相互探讨的氛围。
(4)情景教学法:学生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希腊城邦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情形,体会古代西方世界的公共政治氛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知水平得到发展。
3、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合作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总之,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我尽可能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为目的。因为只有通过个体独立思索、探究发现而建立的知识系统,才是最稳定的。
讲评:说教法 即说明该课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依据。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教学中方法的使用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它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师生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取舍。恰当的教学方法,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
理解和掌握,可以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说课中,教师应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采用这些方法的依据及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说出来。
说学法 即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或技巧,即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恰当的学法指导,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历史结论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概念和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给学生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A.导入新课
1.本节课我是通过一组图片导入,图片展示古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设计导语:古希腊文明光辉灿烂,一直影响到现在。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文明,又是在怎样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腊文明会有如此灿烂的发展。2.展示课题,解释何为民主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性的认识到古希腊文明灿烂辉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铺垫。由此导入新课。
讲评: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每堂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良好的导入语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B.讲授新课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一次“古希腊考察活动”,通过三个行程的情景教学,考察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古城邦、古公民,领会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三个条件。
设计的意图:学生作为考察团的成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知道考察的内容就是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要点,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第一步
分析第一个子目——蔚蓝色的希腊(考察团的行程一:惊鸿一瞥鸟瞰古希腊)
本子目是教学重点,主要阐述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地理条件。
在这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多媒体,(1)展示古希腊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两个问题 ①就地理环境而言,希腊有何特点? ②希腊的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了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等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引导学生从位置,地形、气候分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进而分析这种地理环境对希腊产生的影响,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2)展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地图,对比分析: 希腊的地理环境适宜进行哪种经济活动? 中国的地理环境适宜哪一种经济活动?
思考:这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政治各有
何影响?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的分析方法,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成果置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理解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极其不同特点,能够让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区域文明形成的关系,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第二步
分析第二个子目——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考察团的行程二:身临其境考察古城邦)
这个环节采取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四个问题,去考察希腊古城邦的特点,认识希腊城邦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会环境。
合作探究
第一组考察内容:城邦是什么?从城邦的概念中你能得出城邦的特点是什么吗?
第二组考察内容:古代希腊为什么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而是形成众多城邦呢?
第三组考察内容:城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分别是什么?
第四组考察内容:城邦制度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有何影响?
第三步
分析第三个子目——希腊的公民(考察团的行程三 入乡随俗接触古公民)
这个环节采取情景教学法,设置一个古公民的家庭情景,引导学生去考察这个古公民的家庭,探究疑问,弄清(1)什么是公民?(2)公民具备哪些权利?(3)公民的基本素质?(4)为什么公民的集体荣誉感特别强?作为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各城邦的公民从小
接受系统训练,具备了一定参政素质,成年后为城邦贡献自己的个人才智和力量,推进各城邦政治、经济各方面的繁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引导学生回答:一个现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从而实现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四步
巩固小结
为了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明确完整的概念,强调重点和难点,必须做好课堂总结。结合板书,师生共同梳理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一、希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
二、希腊城邦制度——社会环境
三、古希腊公民的素质——重要保障 第五步
课后探究
作业的布置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所以作业的布置一般是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计划,还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研讨的能力。布置作业: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标古今中外历史相联系的整体史观。
点评:教学过程就是教一课时或一单元的教学活动的进程,说教学程序就是要说教学过程的各个步骤的教学设计。一般情况下分为
四步,即导入新课、授课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但一定要说出这样设计或做意图和依据是什么?甚至进行效果预设。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三个行程、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究,使整节课的效果较好,双边活动也比较活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课堂教学时间不容易掌控,完成教学所需时间比预计要多些,导致后面总结提升部分以及练习时间不够。
总之,本课教学按照双主教学的模式,依据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主动生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讲评:以前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课上完,回头看”,教学反思是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有益途径。也是总结成败得失,积累经验的一个好方法。若能课课记录,日积月累,就是一笔教学财富。
2、什么样的说课才算好的说课? 好的说课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突出教学理念。从说课内涵看,教学理念是整个说课的灵魂所在。没有教学理念的说课,便没了说课分量。
(2).诠释教学思想。从说课表达形式看,它不是教案的复述;不是对上课的预测和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表达授课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和学情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策略运用的教学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对教育理论的诠释。
(3).体现教学能力。从说课过程看,说课促使教师的教学研究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化。因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明确教育教学观,展现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设计的预测或现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升华教师的教学境界。
(4).展现教学境界。教学具有创造性。体现在说课者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见解,对于教学环节独具一格的安排,对于教学策略独具匠心的理解和独特的运用技巧。
(5).从说课技能上看,它具有演讲特点。它集中体现在说者的心口相应的协调和面对同行演说的技巧。让听者明白你所要进行的课的内容、目的、策略、手段及其效果的评价,明白你的教学思想及行为所引起的效应。
第五篇:窗前一株紫丁香说课
《窗前一株紫丁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窗前一株紫丁香》的第二课时。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窗前一株紫丁香》是语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反映的是以“爱”为主题的课文。《窗前一株紫丁香》讲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叶和花香送去他们对老师的问候,表达他们对老师无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是一首情感丰富而又意境优美的小诗,全诗语言欢快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想象丰富,美好,是尊师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朗读指导的好素材。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他们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本课时教学是根据文本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三维目标是:
1、知识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绿线内的只读不作写的要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解每小节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3、情感态度目标: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地工作,树立起尊师爱师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1、运用多媒体:优美的课件能创设出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情境,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般都没见过紫丁香,运用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紫丁香,也使课堂充满美的情境,为美的朗读营造氛围。
2、以读代讲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情朗读的指导,逐层递进地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中蕴含的师生之间美好真挚的情谊。学法具体如下:
1、自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这一过程完全体现自主性,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2、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学完第三节“你听,你听”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第4节“你看,你看”,着也可以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4、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如:齐读,小组读,师生同读,表情读,配乐读,让读成为情感体验的快乐过程。
三、说学情
1、二年级学生已有自主识字及简单地朗读能力,因此我设计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情感美,让学生享受审美乐趣。
2、结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运用直观显示紫丁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紫丁香,朗读时配好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检查词语。(小老师带读,说说注意点,齐读)
3、为什么要种一株紫丁香呢?(板书紫丁香)
(二)、细读课文,感悟诗句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多读几遍,并且在读文前,课件出示讨论题:
A、是谁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板书:我们
老师)B、同学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紫丁香?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入读,通过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体验老师与学生间的深情,体现自主阅读过程和阅读的层次性。]
1、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那些绿叶,你会为老师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巧妙凭借插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回答之后,请同学们分小节自由朗读课文,比一比,谁的读书姿势最正确。然后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和理解,使情感内化。这符合课标中提到的“要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新理念。这一部分教学既体现了朗读训练的层次性和指导性,又使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统一在教学过程中。]
(三)、精读课文,读中悟情
1、指导朗读。
如果读得不到位,老师可以进一步点拔:能不能再轻一点,谁来试试。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们悄悄地栽在了老师窗前,寄托了同学们许多美好的心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儿想对老师说呀!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谁愿意来读第2小节。
第2小节: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1、生读。
2、紫丁香传递着你们的心声,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同学们的深情呢?
一句话,一份情,看谁的朗读能使老师感动。
3、读完问题:读了这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说,共同探讨。A:为什么要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板书:夜夜作伴)B: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C: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是啊,老师每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指导读好这一节)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什么呢?
第3小节:你听,你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
1、生读。
2、如果你就是那片沙沙作响的绿叶,你想给老师唱什么歌?(学生畅所预言说说自己会唱什么歌给老师听。师及时表扬。)
3、你们的歌真是太美了,听着这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老师的头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老师也不觉得疲倦了。(板书:消除疲倦)
4、让我们一起来唱响这支动听的歌吧!(齐读第3节)
5、师深情诉说:老师您听见了吗?风吹绿叶的声音代表我们的心,我们用歌声来消除您一天的疲劳!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4小节: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
1、生读。
2、引说:你们张开笑脸,是想感谢„„(板书:感谢挂牵)多么幸福的孩子们,你们曾经受到老师怎样的牵挂?
3、那满树盛开的花儿是那么美丽,真像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花儿对着老师,仿佛孩子们围着老师微笑着说话呢!同学们猜一猜,“笑脸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小组内交流一下,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都说出来。
4、张开我们的笑脸,用我们的朗读把感谢送给敬爱的老师吧!(生齐读)
引读:孩子们还想用紫丁香表达什么愿望呢? 第5小节: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
1、生读。
2、是呀,孩子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老师说,可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的房里灯光仍然亮着,我们的老师还在辛勤地工作。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进一步的指导朗读。
3、为什么老师的梦准是又香又甜?怎样读好这个词?
让我们美美地、甜甜地,让芬芳的花香把老师带进香甜的梦里,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五节。
4、感情朗读全文。总结:多美的紫丁香啊!多么美的诗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同学们在老师窗前栽下仅仅是一株紫丁香吗?对!同学们栽下的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是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爱心。(在我们与老师之间板书心型)这是我们对老师的爱,同时老师也爱我们。
(四)、配乐朗读,抒发情感
《一株紫丁香》这首诗真是太美了,老师也想读一遍,让老师加入你们一起读,可以吗?(配上音乐,全班包含对老师的深情读(背)全文)
[设计意图:音乐可以启迪孩子的大脑,可以使人的心情得以放松。优美的诗句,再配上动听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抒发老师和孩子内心的爱师情结。]
(五)、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课后搜集一些赞美老师的诗歌,读一读,抄一抄。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开一个诗歌朗诵会。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正符合《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功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又是一个微型教案。既要体现诗歌的重点内容,又要反映文章的中心,让学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一株紫丁香。就是它传递着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让学生又一次受到情感的熏陶。
6、一株紫丁香
紫丁香
夜夜作伴
老师
沙沙唱歌
盛开笑脸
飘进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