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一年,我曾十八岁的心情随笔
我的人生一直在不断的懊悔和展望未来中度过。
如果说是什么让我变得更好,坦白地说,是那些我那些年少轻狂,甚至有些不堪入目的曾经。
越是糟糕地,反而让如今的我修炼地越是美好。
我一直坚信的是,没有走错过人生道路的人,一定是不完美的。
有的时候,反而是那些犯过很多错误的人,更加可靠。因为他们已经犯过错了,知道那些错误带来的后果,反而不会再出错。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姑娘。
我的母亲常常看着我,叹息地说,如果你当初好好学习,考个很好的大学,哪有现在这么多的事情啊。
我只是笑笑,也不回答。
她怎么会知道,她口中的所谓我浪费的时光,对于我而言却是千金不换的宝贵经历。正是它口中所谓我犯下的错误促使我成长、促使我一步一步成长成如今的模样。
现在的我,几乎是众人眼中的好孩子。温温婉婉中带着些活泼劲儿。上着还不错的大学,也可以自己找到挺好的工作。甚至也被一些家长拿来教育小孩子,你看,谁家的某某,怎么又怎么样了。
我依旧很叛逆,背着包,谁也不知会,我就一个人满世界的乱跑。
我什么都不怕,我什么都热爱。
但愿我某一天可以锻炼出看见蚂蚁也会绕路走的慈悲心肠。
但愿我某一天可以做到看着过往所有的所有,内心平静地微微弯起嘴角。
但愿我可以不再迷茫地找到自己,我一直都在路上。
那一年,我曾十八岁,年少轻狂,以为世界就是我眼中的模样。
但愿,所有现在十八岁的少年们,守护住你们的梦,不要被未来所遇到的一切折了翅膀。
第二篇:读《十八岁那一年》有感500字
读《十八岁那一年》有感500字
芜湖市峨桥中心小学
蒋山分校六年级 程磊
这几天,我在读龙应台、安德烈的《亲爱的安德烈》。其中《十八岁那一年》让我感触颇深。
这篇文章讲述了龙应台给安德烈的回信。他们谈论着自己十八岁知道什么、是怎样的、好或不好……龙应台的18岁是在1969、1970年的台湾度过的,那时的战争,文革,艺术等等,她都不知道。房子常被海啸淹没。垃圾河里、岸边到处都是。渔民开的小店买的东西早已屡见不鲜。可是时隔30年后的她却觉得渔村给她的收获很大。某方面甚至比处在网络、艺术、文化熏陶的安德烈更好……
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价值这东西被颠覆、被渗透、被构建、被解构、被谎言撑托的理直气壮、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会想到渔村里的人。“我觉得这句话很深奥。但是我联想到那些外出打工、为生活而奔忙的人,每每碰钉子时,总会想念着故乡。因为故乡是每一个游子的避风港。
这篇文章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成长,长大后居然还很怀念!不过,深思一下也不难发现:正是因为贫困、无知和落后才会有更多淳朴、爱心、求知、苦中作乐的人出现。高贵的品质也可以出现在花旦、杂货店、老板、老兵等人的身上。因为拥有的少,才更珍惜,拥有的多,反而不在乎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不也就是这个道理吗?
第三篇:那一年,我也曾写下情话情感美文
这些天忙碌到连文字都无暇顾及,说来真的很惭愧,当你想要抓住更多的时候,原本拥有的却在渐渐消逝。像是没有了感情似的,写出来的文章连自己都很不满意。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太敢去翻开旧回忆,想要寻找曾经的感动,我决定去翻一翻以前的日志。那些曾经的刻骨铭心在时光的羁旅中,慢慢地蒙上了一层灰尘,前方旖旎风光,没有人愿意永远留在回忆里,孤独终老。我曾说过的话,于今,恍若隔世,伊始的那份心情似乎是在很久远的年代。故人一一离去,现在杳无音讯,有的时候我会突然想到某些人,也更想知道他们过的好不好。不为别的,只为了相识一场,人生就如同云朵飘飘散散能有相聚,已是幸事。不过走到现在,倒是释然了很多,最初放不下的,终于在漫长的时光中,慢慢地搁浅了。看以前的文字,会不自觉地流泪,若以外人的角度来读,我定是一个悲情的女子,若是以前的我也会下这样的定义。
“悲伤”好像是我的标签,然而,当韶华逝去,走过那段青涩雨季,我学会更多的是豁达,对于爱或者恨,对于相遇或者离开。曾经会觉得自己很傻,也甘愿沉浸在自己的傻中。现在知道,那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遁的悲欢离合,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只为了一念心动,愿舍弃三生情缘。我倒是很感谢那段时光,感谢四年多来,在我的生命中走过的少年,无论感动亦或伤害,我都为这感恩。使我有无限的灵感写下那么多的文字,陪伴我走过那些悲伤的日日夜夜。后来,有些人也会为自己的不珍惜而悔恨,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我已经不愿再回头,已经走过的路,我不愿再走第二遍,无论是青春年少不懂珍惜,还是太过疯狂,那些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真心付出过,而你也是真心无视过。不管你心里曾经有没有一瞬间的动摇或者感动,那些都真的不再重要,想必你也慢慢懂得与释怀只是还有些许遗憾,或许,这就是青春。那些年,我也曾写下情话,只是一再地伤心,不曾有过甜蜜,总是泪流满面。我病不喜欢当年喜欢着你的自己,也不喜欢那段黯淡无光的岁月,只是感谢那些人赠与我的薄凉时光,使我在以后的道路中,再也不会惧怕孤独。那些爱恨被时光打磨,开始的开始,我以为爱会持续很久很久,直到最后的最后,我以为恨会如影随形。然而时过境迁,有一双面目,我再也记不起,恨不起。只是,我们再怎么假装希望,还是希望彼此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
第四篇:那一年我入党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那一年我入党
2010年9月29日,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语言与文学系召开了党组织支部大会,面对鲜红的党旗,我严肃的举起右手,跟随支部书记张海英老师诵著那一段神圣的誓言。一瞬间,激情澎湃,因为这一年、这一天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记忆之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词。中国共产党员在各处发挥着党员的精神,英勇、辛勤、坚韧······他们无声的付出,默默的奉献。
捐资助学。“中国共产党员”的捐助从未间断过,从被遗弃的婴幼、失学儿童、无助农民到孤寡老人,“中国共产党员”无时无刻不在惦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中国共产党员”将这份无声的爱一直延续。
奋战一线。抗洪时期与解放军共同扛着麻袋疾走在险情的堤坝上,奋勇直前。非典时期,安抚群众情绪,日查周围疫情,义务维持公众场所秩序。
在每个平常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每度热量,用次次行动书写党员的力量。
小学时老师讲述鲜艳的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是少先队的标志。那时的我憧憬着自己有一天能带上红领巾,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站在五星红旗下光荣的行一个少年先锋队队礼。
踏入初中,有个朝气蓬勃的组织令我向往——那就是光荣的中国
共青团,终于在初二那年参加了入团的宣誓仪式,这时已经没有了标志性的红领巾,但共青团的荣誉感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
高中的时候,高考的任务充斥着每一天,成绩还可以的我连考虑入党的资格都不具备,只能在门外远远的张望张望。那时的我还没有入党的意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也不深,学校也没有在这方面做过多的宣传。对党怀着崇敬的心态,不知能否加入这一神圣组织。
步入大学,开阔了眼界。在大学第一学期的生活中,学业上我勤勤恳恳,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生活上,我严以自律,努力搞好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工作上,我担任班级副班长一职,带领班级成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思想上,我重新认识自己,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了自己希望向这一先进组织靠拢的想法。在大二时我有幸进入业余党校集中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全面深刻的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在课外我寻找阅读了党的历史,思绪万千。在近代中国历史,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到五四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命运紧紧与他联系在一起。多少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如今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取得了多少伟大的胜利。在整个的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远见的卓识、坚定的信念、无比坚毅的毅力,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颂歌。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人民的幸福为己任,以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为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这一切为我们诠
释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建设新中国。了解到这些,我更是渴望加入党组织。党校顺利结业。经过推荐和讨论,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明白我需要更加努力的完善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有序的向党组织靠拢!
之后的我,定期向党组织上交思想汇报,专注学业,积极参加活动,通过考察和群众座谈,我十分有幸的能有资格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从一个社会青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同时,也是我政治生命的开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在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每天关注新闻成了我的习惯。
在党组织这个大家庭里,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边的党员,政治视野也得到了扩充,感受到他们的优秀与自身的不足。认识到任何一个党员,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优秀品格的,而是后天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一个共产党员要想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就要不断地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因而,在考察期内我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身,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铭记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此外,不断研读党章,对于党员来说责任是一种职责,是与身份地位相对应的义务。由责任意识而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恪尽职守、完成使命的动力之源。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坚信我可以从一个“小我”成长为一个“大我”。现在的“小我”仅仅局限于个人,干好工作,完成任务,总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处理事情。而一旦将自己的行为与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时刻想着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时刻维护祖国的尊严,时刻想着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身力量时,就成长为一个“大我”,“大我”是自身价值在社会中的体现。
从2010年9月以来,我为自己定下“踏踏实实过每一天”,不浪费时间,用自身感染身边的朋友、同学,将党的思想扩展。提升人生观,中国共产党员是最进步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共产党的目标和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党的思想的指引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实现中国共产党伟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最崇高的追求和最大的价值。在我系党组织不断开展的活动中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只有真正具有了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也只有如此,才会彻底冲破一己私利的精神牢笼,在亿万人民创造历史的广阔天地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无数革命先烈和众多先进模范人物的人生轨迹,都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已经7个月了,每天因为有对党的信仰而过的充实,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中央周围,贡献自己的一分力,虽然我现在的力量微不足道,不过每天的坚持积累也能汇入江河。从身边开始,一次举手之劳,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份真诚的关怀······都映射着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明年,我就要毕业了,毕业之后的道路那?我想,焦裕禄、孔繁森、王伟等共产党员已经为我做出了榜样。我也应当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距离一年的考察期还有5个月,我在这一期间深刻认识到意志力和稳定性方面还有些欠缺,对于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一定的不尽之处,考虑问题有时还不够周全,政治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自身的意志力,不断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并开展实践,用对祖国和人民以至于周围的同学的忠诚和责任鞭策自己,努力不辍,奋斗不息。
2010年9月29日,我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宣誓的一刹那,多么庄严、多么神圣。此时入党誓词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在我耳畔萦绕“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回想那一刻,面对鲜红的党旗,我现在仍心潮澎湃,有一种忠诚深深地植根于心中,我明白那是对党的忠诚;有一种大爱深深地浸润着心扉,对未来充满希望,时刻为党为国家奉献。
预备党员:刘 冰 2011年4月12日
第五篇:[小升初征文]那一年,我们曾一起奋斗过
[小升初征文]那一年,我们曾一起奋斗过
又是一年的小升初,考场上弥漫着一种莫名的伤感。去年的今天,我们也曾在这里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仅仅是笔尖上的战争,可笔尖上却也滑动着淡淡的忧郁。
我不经回想,和回忆„„有时候不敢回想:
那年夏天,我们曾一起许诺,分开后,一定保持联系;可如今,我们却像陌生人,就是见了面,也不一定招呼,更别是保持联系了。好像一见如故,再见陌路
那年夏天,我们曾有着同样的梦想、同样的目标;我们曾一起奋斗、一起努力;我们也曾一起笑过、一起哭过。只是,那样的日子已随风远逝了。就如一盘沙,风一吹,随风飘零,所剩无几。
那年夏天,每天我们都一起奋斗,累并快乐着。即使是每天做着无数张的试卷、无数次模拟考,我们依旧坚持着,每天迎着晨曦,送走夕阳。即使累,我们仍然相互鼓励,一起进步,偶尔的偷懒,却从不怠慢。
那年夏天,随着小考时间的慢慢到来,我们的笔尖挥动得越来越快,黑板上的小考倒计时越来越接近“零”,而我们的负担也一天比一天重。可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放弃,试卷成堆成堆地做,一支笔一个小时就可以尽了它的使命,可我们还是依旧努力,从不言弃。记得那时,我们班的班语就是“Never give up!”而至今,这句话也仍然是我的座右铭,相信,同学们也不会忘了这句“Never give up!”
那年夏天,我们书写着奋斗,更是珍惜。六年朝夕相处的同窗,六年的友谊,过了小考这个路口,何去何从?我们面对离别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
那年夏天,随着我的小学时代、我的童年时代远去了。可我还会想起那个誓言——那年夏天,我们曾一起奋斗过。
初一:蔡筱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