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味蕾之恋的故事
总能在食堂的一角看到年轻恋人们一起吃饭。男孩拿着饭盒,在长长队伍中等待,也不问女孩吃什么,却总能找到她喜欢的。味蕾上的喜爱,只有最亲密的人才能了解吧?
记得高中时,宿舍有个女孩,那天和男友约会归来,一脸兴奋地告诉我们,和男友吃早饭时,他习惯性地叫了两份,她急忙对他说,她不吃辣。男友却很自然地说道,我知道呀,早听你说过了。她说,那一刻她的眼泪都快要涌出来了。她轻声感叹,十几年了,终于有人了解她的喜好。那一晚,宿舍的女孩们集体沉默,甚至还听到有人轻声啜泣,那番话触动了每个女孩的心。是呀,曾有过谁,能在我们单薄的青春里,给我们一份温暖?时至今日,还常常为这件事感动。
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周末才能回家。母亲总在周末时,做上一桌子父亲最爱吃的菜。所以我总是期盼周末的到来,能美餐一顿。那时的我,还很不明白母亲的用心。成年后,我却越来越感动于父母间平淡的爱情。
其实爱一个人,就会慢慢熟悉他的味蕾,味蕾的习惯最后变成了自然,彼此相濡以沫。
世间美好的爱情,大抵也是如此吧。
第二篇:金石之恋感人故事
陈阳有个古怪的爱好,喜欢金石印章。每当捏着一方玉石或者象牙的印章,看着上面反写的繁体篆刻字,他的心里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的悸动,仿佛那每一个名字或者每一句话都在诠释着某种高深莫测的偈。暑假的时候,他慕名去拜访一位印章雕刻大师,他想知道,那些坚硬玉石或者象牙到底是怎么在刻刀下一点一点幻化出如此精美古朴文字的。开门的是一位灵动的女孩子,听了陈阳的来意,顿时笑成了风中蓦然开放的花,一瞬间,陈阳有种看见金石印章一样莫名其妙的悸动。他决定暂时留下,他想学习印章篆刻。女孩师出家门,做陈阳的老师绰绰有余,她把一盒刻刀放在陈阳面前:“你自己选一把趁手的。” 陈阳在盒子里挑挑拣拣,终于选择了一把刀柄上缠着厚厚红色绒绳轻巧的刻刀,刻刀有着异常锋利的刃,女孩看着他笑,然后指着那些四四方方的小木块问道:“你想先刻什么字?” 陈阳脱口而出:“你的名字吧。” 女孩红了脸:“我名字?不行!” 陈阳固执的问道:“为什么?我是认真的。”“张雨燕”“张雨燕”“张雨燕” 女孩看着自己的名字被他刻的惨不忍睹,忍不住叫道:“拜托,我这么天姿国色的名字啊,活活的被你糟蹋了,你好笨啊。” 陈阳调皮的看着她笑:“不然,咱们出去走走,外面大好的阳光哦” 雨燕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妥协了。小巷出去是一个花鸟市场,花鸟市场过去就是漫无边际的马路,陈阳陪着雨燕慢慢地顺着人行道逛,密密树荫下,细细低语浅浅笑,偶尔,男孩会俯身细心的替女孩拉拉滑落一边的小毛毯,指给她看不远处的冰淇淋小屋,身边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来来往往的回头看。雨燕是一只折翼的燕子,几年前的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一条腿,尚在休养期,雕刻大师为了护住年幼的孙女,已经被失控的车辆撞成植物人。回来的时候,雨燕怀里会多出一盆他们精心挑选的花卉,娇柔的绿萝,吊兰,常春藤,体态恣意的凤尾竹,芍药,工作间里逐渐春色满室。有时候,陈阳会握着刻刀看着一直低头专注于打磨石材或者雕刻的女孩,不由自主的笑,小声说道:“雨燕,你低头的样子真美。” 满室飘舞的藤藤蔓蔓古色古香的雕刻石材空灵郁结了他的语音:“我想这样看着你,一辈子。” 雨燕扭过脸去,不敢看他扶着木块的左手指上伤痕累累,心里却有种凉凉的触动,一辈子?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她的面前有一杯他每天都要为她精心炮制的花茗,小粒金黄的枸杞,几颗艳艳的干玫瑰,小朵的白菊,漂亮的金银花起起伏伏,仿佛他指尖的温柔,却不似他唇角的年纪,雨燕眼睛里有一丝丝的蕴氛。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漂亮的女人沉静的敲开门,站在雨燕身后,陈阳明亮的眼睛霎时黯淡:“妈……” 女人看着自己的儿子,轻轻说道:“不要解释,妈妈去路边等你。” 雨燕忽然明白,青涩的男孩为什么会有如此深邃的内心。陈阳用伤痕犹存的手指轻轻抚开雨燕中分的秀发:“等着我,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的名字完美的雕刻在玉石或者象牙上。” 她抱着他的腰,把脸埋在他的肩膀上哭了,他们不过十七八岁而已,听他的语气,就像他们已经历经过几千几百世的劫,非要说出这么一个郑重其事的誓言才可以彼此安慰似的。他们只有浅浅的拥抱,在陈阳每次帮助雨燕上下轮椅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亲吻过。他却说:“等着我……” 她无数次幻想过他唇角的味道,却只是记住了他指尖的温度。陈阳带走了那把刻刀。寒假来临的时候,陈阳已经被埋没在高考的题山题海里,他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高度紧张的学习氛围让他渐渐的忘记,在另一个城市繁华的背后,有一个女孩仿佛生活在冰川纪的结界里,每天无数次看着那些小木块,一遍一遍的想着他的话:“你放心,总有一天我会把你的名字完美的雕刻在玉石或者象牙上,让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我爱你。” “等着我……” 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八年,八年啊,抗战都结束了。第四个年头里,雕刻大师去世了,雨燕随回国奔丧的父母一步一回头的离开这座城市。虽然她知道,这个城市里早已经没有了她的等待。雨燕带走了那盒刻刀,还有那些刻着各种古怪可笑“张雨燕”字体的小木块,那些小木块上隐隐有淡淡的血渍。第四个年头里,刚刚大学毕业的陈阳兴奋的走过那条覆盖着凤凰花和玉兰树的小巷,金色的阳光下,却失望的踯躅在这个城市的街头。就这样,他们轻轻地错过。一辆白色的商务车从机场接来了亚太地区华东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美方总代理,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总代理竟然是个年轻时裔女孩。女孩有个英文名字,叫Rain 业内人士都知道,这家公司主要是做金石印章生意的,他们不仅做文物类金石印章交易,也做现代手工金石雕刻,做这一行没有年长月久的浸淫,独具慧眼的鉴别能力,精湛的专业知识,光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不行的。出乎意料,时髦洋派的Rain不仅仅是个牛仔裤控,更是精通每一种金石象牙的年代质材,能准确的估算出它们的价值,对于那些稀奇古怪的反体汉字更是驾轻就熟。公司要和一位内地的金石雕刻家签订一批仿金石雕刻工艺品合同,按照初步商谈要求,对方的代理人带来了一方昆仑冻玉的印章请Rain验看。Rain伸出白皙的手指优雅的捏起那方放置在一个丝绒缎盒里琥珀色的精致印章,当她蓦然看见印章上的字时,突然泣不成声。“张雨燕。” 三个精雕细镂的篆刻字体几乎完美无瑕的雕刻在这方昆仑冻玉上,代理人慌忙解释道:“请原谅,陈先生脾气很怪,每次给人看样品总是要拿这个人名印章给人看,Rain小姐,实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 Rain仰起满脸的泪水却笑了起来:“请带我去你们雕刻家的工作室好吗?我喜欢这个名字。” 仿佛时空错位,这一次是一个女孩站在门外,开门的是一位俊朗成熟的男孩。看见门外亭亭玉立的女孩,陈阳轻轻地笑了,Rain想起那些精心炮制的花茗:金黄的枸杞,艳艳的干玫瑰,小朵的白菊,漂亮的金银花起起伏伏……雾气蕴氛清香迷人。被紧紧拥在怀里的Rain泣不成声,她想起他的左手,曾经伤痕累累,她拉起他天生残缺的右手贴在自己脸上,感觉到他握刻刀的唯一中指上有着厚厚的茧。那怕再平淡的石材,经过雕刻家恒久耐心的打磨,也会雕刻出绝世珍品,有时候,爱情亦是如此。
第三篇:记忆的味蕾
记忆的味蕾
远离家乡,漂泊于异乡的你,最留恋的是故乡的哪样东西呢?故乡的山?水?亦或是人?我想对于我这样的吃货来说,美食是我最留恋的物体之一。
说起我的家乡——上栗,这个土地肥沃,红壤广阔的地带,盛产的作物可不少呢!我今天要带你尝一尝的是小时候刻在我记忆中的,一样毫不起眼的东西——红薯。
秋天时,红薯也成熟了,城里人头一次到乡下,可能都瞧不上这“灰娃娃“吧,可你别看他现在灰头土脸的,把沾的泥土洗净,露出的粉红色才是他的本来面目呢!他有多种吃法,洗净后不想削皮,你也可以直接生吃,咬一口嘎嘣嘎嘣脆,甜甜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牙口不好的老人,也可以将他们丢到蒸锅当中蒸个20分钟后捞起,软软糯糯的根本不用嚼,含在嘴里就化了,最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吃完,牙缝里残留的那股甜味都够你回味一下午的。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恐怕要数把他烤着吃吧,捡一堆柴火,烧旺后,将红薯连皮埋进火堆里,时不时地给他翻个个儿,使他的每面都受热均匀。切记不可操之过急,这时的火不可烧得过旺,否则会将里面的肉烤焦,只能靠这些火石慢慢的将他煨熟,那么怎么判断他熟没熟呢?从外表是很难看出的,我们可以拿一根筷子从中间戳进去,如果感觉到里面还有硬块,说明没熟,要是一戳到底都是软软的,那么恭喜你,可以开吃了。剥开外面那层被烤得又硬又黑的壳,橙红色的肉连着热气扑鼻而来,闻着这股香气,大多数人肯定都忍不住直接下嘴就啃,所以通常的下场就是舌头给烫麻了,哈哈,还是那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拿个勺子挖一小勺出来小口小口地吃,才会免受那”皮肉之苦”。小时候听家里人说红薯不能一次吃多了,会有胀气拉肚子的可能,可是作为吃货的我对美食哪里会有节制呢,记得有一次,终于拉肚子!所以,红薯虽好,切不可贪吃哦。
好了,不说了,口水已流到了下巴,我要去找红薯了。欢迎到我家品尝!欢迎来上栗做客!
第四篇:风信子之恋
风信子之恋
已经记不得是哪一天的晚上了,我看见爸爸的手里拿着一个下宽上窄的玻璃瓶走进来,瓶里种着一个形似洋葱的奇怪植物:上半部分像洋葱的鳞茎,而下半部分延伸出许多白白嫩嫩的根须,浸泡在瓶中的水里。爸爸说,这是别人送的风信子。风信子?以前听说过,当时以为它是一种形如蝴蝶、带有风的气息的小家碧玉。却没想到它种在水里,应该叫“水信子”才对。我带着疑惑把它放在了书橱上。
过了几天,我看见风信子的顶端如春笋一般冒出了一个小小的绿芽,碧绿碧绿的,像翡翠一般,呈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小芽儿也越长越高,新长出来的芽儿是嫩绿的,莹润浅翠,芽也随着生长逐渐分成了几瓣,中间的一个小小花柱宛如一个娇羞的小姑娘藏匿其中,亭亭玉立,在静悄悄的生长。
一天天的过去,那些芽叶之间的间隙在不易察觉的变大,那个花柱也在不断的长高。终于,我看到了它,它似乎已经积蓄了很久似的,上面结出了很多芽苞,像鲜花一样堆积着。通体的绿色预示着它不可抵挡的美丽。花柱渐渐长得高过了芽叶,上面的芽苞沉甸甸的,犹如鹤立鸡群。芽叶上浮现出条条纹路,尖端变成黑色,成熟表露无遗。
一天晚上,我惊奇地发现其中的一个芽苞露出了一点点的淡紫色,明显是花发的预兆。它在短短的时间里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就是为了这一刻艳丽的绽放。接着,芽苞们仿佛预知了什么,前赴后继的一股脑儿全都伸出头来。芽苞这时变成了一个个花托,捧着含苞待放的花朵。终于,它们嫣然绽放了。
刚开出的花朵娇小玲珑,大多都是五瓣花。花瓣的中间是淡淡的紫色,旁边则有一圈白色围绕着,花瓣尖儿卷绕着,似乎对外面的世界还保留着羞涩;花瓣包围着黑色柱头的小小花蕊,淡雅清新,仿佛一朵缩小了的百合花。浅紫色的花色十分恬淡,十分静雅,又有几分妖娆,如梦似幻。比起紫藤萝来更显清雅,比起玉簪花来更显明艳,就像颜料染的刚刚好一样;少了哗众取宠,却添了清明悠然。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令人震惊,只是静静的美,使人一见便爱。
虽然,它如昙花,过了几天之后就凋零了,但它的美却时常浮现。
不知是不是机缘巧合,班上也多了一盆风信子。可惜的是,因为天气太冷,只见它的根须越长越长,却不见冒出一丁点儿的芽。我叹息,设若开了花,不知又是怎样的美呢。
家里现在买的风信子开出了粉红色的花,和紫色的一样美:轻柔、曼妙,还多了一点浪漫的意味。我觉得,也许是我和风信子有缘分吧,得以观赏到它奇妙的美;虽然我和它不是情侣,但我却对它有了一份独特的眷恋之情。
第五篇:由味蕾衍伸出的思考
留在心间的余味
——简析《舌尖上的中国》
“吃”对于人类来说,向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值得称道的,在满足基本的温饱之后,我们的先人在对于怎么吃这个问题,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与执着。7集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对象,以超越地域、阶层、文化、历史的视角呈现给观众一个异常新奇却又熟悉万分的图景。
淘宝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该纪录片开播之后5天内,共有5844791人上淘宝网找过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471万次,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余件,食品类成交增长16.7%.比如在“舌尖”第三集出现的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就暴涨了48倍。为了满足各地的“吃货”,淘宝顺势推出美食专辑“舌尖上的淘宝”①。
一部纪录片何以引得观众如此追捧,除了中国人对于美食固有的热爱之外,这部片究竟如何打动了日渐挑剔的观众?如何在播放结束后,网上热议不断?本文试做简析。
一、题材立意:从普通中探寻深刻
毒大米、地沟油、毒白菜、毒腐竹、问题牛奶、问题酸奶„„当媒体将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曝光于我们面前时,中国人越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下,我们却没有吃到更为干净的食物。充斥在恐怖的问题食品环境之中,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触及公众敏感的神经,我们不禁要问:食物如何返璞归真?
《舌尖上的中国》恰好出现在这个时机。
美食类的电视节目观众并不陌生,几乎各个电视台都有相关的固定栏目。但传统的电视美食节目表现方式较为单一,侧重点多为教会人们如何做好一道菜。以“美食”为主题,制作一部7集,每集长达52分钟的纪录片,如何打破常规,让观众看出新意,着实考验制作团队的编排功底。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首先需要一个好的选题,《舌尖上的中国》从名字上乍一看只是介绍各地的美食,实质却是以美食为载体,将一些与之相关的、容易产生分享讨论的价值观、生存状态等话题和哲学思考留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在视觉和感官上给观众造成冲击,更多的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朴实、自然的饮食文化;隐藏在食物背后的历史、智慧、人物;中国人传统价值观念;各民族的包容还有社会工业化文明进程中的反思„„
1.通过美食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各地的饮食习惯,包括其所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如纪录片第一集开头所讲“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由于幅原辽阔,气候差异,因此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背后同样凝结了当地人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无限的智慧。
群山连绵,蓝天白云香格里拉;水雾缭绕,山清水秀的诺邓山区;水网密布,一望无际的两湖平原;寒风凌烈,晶莹剔透的查干湖;丘陵繁布,沟壑万千的陕北高原;层层叠叠,一片生机的贵州梯田;牛羊成群,山峦起伏的蒙古草原„„随着探寻一个个美食的脚步,中国美轮美奂的平原山川在观众面前一览无余。
各地独特的建筑同样带给观众一种视觉享受:散落有致的蒙古包、红墙石砖的建水古城、小桥流水① 的江南水乡、粗犷简练的陕北窑洞„„
为生计所累的大多数现代人也许一辈子也没办法去到这么多的地方,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却将这些负载在事物背后的自然及人文景观一一呈现给了观众。从造型和色彩上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清新和独特,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
2.美食的制作的背后,展现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及宽广的科学。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食物背后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人们的视野却越来越偏离经典的传统饮食。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出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生活中平凡的食材里蕴藏着古人的的创造与智慧。
导演并没有选取昂贵、珍惜的食材来博取观众的眼球,纪录片中出现的食物多是日常生活中当地人触手可及的原料。正是因为普通,我们才越发会忽略它们背后的故事,而制作者却深知其价值所在。
豆腐、黄酒、酸菜、酱油„„这些都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东西,但当豆腐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禁感叹老祖宗们的聪明与智慧了。将难以消化的大豆转化为豆腐,再以豆腐球、毛豆腐、豆腐花„„不同形态、不同烹饪方法的美食,却取材于最初由于难以被人体吸收而陷入尴尬境地的大豆,无形之中,让观众对这份普通充满了敬意。
食物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这部纪录片吸引眼球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食物的解读,制作者可谓下足了功夫。虽然主体上是一部社会人文类的选题,但其在科学性上也丝毫不能让人怠慢半分。
几乎每一种食材的介绍都包含了当地的自然气候、发展历史、制作习惯以及营养构成。如《转化的灵感》一集中,对豆腐的的由来做了详尽的解释,并且尽可能地介绍不同不同地区对豆腐的不同的加工方法。将制作豆腐的步骤以化学及生物的角度做了科学的解释“那些原本让大豆尴尬的不利因素,胰蛋白酶抑制剂、不能被吸收的糖、以及植酸,在中国人古老的转化手段中都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消除了”。这些科学名词的插入,恰合时宜地消除了一味地人文式讲诉带来的煽情与俗气。而云南白族的“乳扇”则让观众了解了八百年前忽必烈远征云南的历史„„
各种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制作者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没有一丝生硬与造作。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令人垂涎的美食,更看到了食物背后百转千回的发展历程。这个国度的农耕文明史、民族迁徙史、自然气候、地质构造;饮食中所运用的生物、化学、营养学知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习惯在观众眼前一一呈现。
3.探寻食物的过程,体现出深刻的人文情怀。
在超市、菜市场我们看到的都是已经明码标价、整齐排放的各类食材;去街边摊、高档饭馆我们吃到的是可口的美食。这些过程中,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一道菜的食材开始,包括辅助的调味料,任何美食都是由人创造的。对“人”的关怀,是这部片另一条重要的脉络。
在原始森林里执着寻找松茸的单真卓玛和妈妈;在毛竹林里细心挖掘冬笋的老包;在溪边认真搭建土灶的老黄父子;在偌大的藕塘里挥汗如雨的圣武和茂荣;在曾外祖母的陪伴下一起做年糕的宁宁;旅居日本回归家乡的郭长龙;一心想腌制好吃的咸鸭蛋的国际名厨„„导演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的不是帅哥美女、政客显要,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甚至从他们的身上,你可以找到自己或者邻居的影子。这些人的身份、年龄、性格、处境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简单的淳朴。他们遵循着自然的法则,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却从不为了图利而过多地向自然索取。中国最朴素的思想在里面无时无刻不渗透在他们的行为、言语中。
纪录片中的普通劳动者,都是以自己最本真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眼前。嘴角上最淳朴的笑容是他们的共同点,他们以自己的劳动为荣。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一个家。也许生活对于他们并不是那么轻松,如同下海捕鱼的作业船一样不是每次都能有所收获,但只要能有所收获,满足与幸福就溢于言表。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展示毫无粉饰的食物链,从获得到制作成席,无一不烘托出劳动人民的辛勤和对这片土地的眷念。
夫妻俩一起做豆腐、小女孩跟着大人学包饺子、同村人一起给长者做寿、邻里间帮助腌制泡菜„„大量温情的家庭生活、乡土记忆以及大和谐的邻里关系,让我们不禁有所回忆和感慨。家庭的团聚,家庭的传承,家庭的凝聚力,这些最普通的情感在现在却愈发地难得。城市间的高楼林立,人和人之间也建起了一堵实实在在的墙,门对门却不相识的情况不在少数。邻里互助,老幼有序,其乐融融等中国古人历来称道的美好价值观正在离我们远去。
二、组织结构:电视语言的纯熟运用
7集的纪录片没有丝毫的拖沓、造作之感,丰富细致的画面,娓娓道来的讲诉,使得观众在结尾处意犹未尽,得益于制作者电视语言的纯熟运用。
1.编排手法:散而不散,错落有致
好的选题虽然是一部叫座的作品的基础,但却不能保证一定能产生这样的优质作品。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6个民族,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以及青藏高原的高寒带等多个温度带,食材资源丰富,饮食习惯差异明显,只有将这些素材合理整合,形成体系,才能最终成就一部好的作品。
该片共分为七集,分别命名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和《我们的田野》。在陈述上采用碎片化的剪辑方式是这部纪录片的其亮点之一,内陆与沿海相映衬,南方与北方相对比,把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原始食材的生长环境,再大到文化的差异和味觉审美等不同场景的切换,从而包罗万象,尽可能地反应了完整的中国美食。
以《五味的调和》一集为例,本集中汇聚了甜、苦、咸、酸、辣、鲜等中国人日常饮食中常食用的味道,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由于酸、甜、苦、辣、咸这样的表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所以各个片段的转承衔接得也十分自然。
不同主题的分类,尽可能地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囊括在内。对食物的不同层次的加工,由浅入深;以自然开篇又以回归自然收尾,首尾遥相呼应,形成一体。独立成篇的基础之上,整体又是一种深化和回归。
同时,人物本身的故事性使得叙述更为生动。比如第一集中:“鱼把头”已经70多岁了,他这次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鱼呢?正当观众看着渔网被慢慢拉上来的时候,此时镜头一转又跳到其他地方,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
这种穿插的碎片化剪辑,无形中构成了一种对比,使得整部片子更加趣味化。
2.视听语言:画面细腻,解说深刻
电视艺术由于集合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的感官享受。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只有将声画两种元素合理地进行组合,才能使纪录片中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舌尖上的中国》除立意新颖,内容有看点外,精致细腻的影像、充满哲理的解说词,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开篇对该片的主题进行介绍时,运用多组全景的切换将中国的自然地理景观:山林、高原、湖泊、海岸线一一呈现给观众,长镜头的运用使得画面异常宏大,凸显出中国自然环境的多姿多彩。而讲到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等具体动作时则将镜头聚焦在人们的具体动作上,侧面也强调突出了劳动者的兢兢业业。
如在介绍老黄父子制作食盐一段,镜头首先对准了大理诺邓山区群山之间,瀑布川流直下,远处白云朵朵、天空湛蓝,红色的砂岩格外醒目,接着将整个山区的全景至于观众眼前,交代了盐井所处的环境。这种对食物来源地的背景介绍手法贯穿于整个纪录片之中。使得观众对于食物的来之不易以及特殊性有了充分地了解,同时也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对于镜头前的劳动者,导演则多是采用跟踪记录的手法,真实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在记录以卖豆腐球为生的姚贵文夫妇时,导演用镜头跟随着这对夫妇详实地记录了豆腐的制作过程,以及姚贵文摆摊设点,传统的计量方式,归家后夫妻之间镜头前的对话。导演想要观众能清楚地看到这些中国最普通劳动者勤劳、淳朴的一面,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很自然地实现了。
而丰富多彩的美食,导演则用近景使观众得以亲密接触。由于食材本身色泽构成丰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一定量的特写使得美食的诱惑由镜头衍伸至味蕾,充分刺激到观众的感官,引起共鸣。
而画面难以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则是通过充满哲理的解说词,适时地抛给观众,在精神层面留下“余味”,同时使得整个纪录片的主题得到升华。
如在《主食的故事》一集中,片尾讲到春节时讲到“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很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中国人的春节情结。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则不禁让身处外地的游子勾起对故乡美好的回忆以及深深的思乡之情。
该片里所介绍的美食,其食材绝大多数取自天然,远离污染,远离各种化学添加剂、色素,没有机械化生产流水线批量生产的痕迹;人物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却代表了最普通的中国人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以食物为依托,从而展现导演对人的关怀,对传统的劳作方式的赞美,对传统的家庭观念、邻里观念的推崇,这部纪录片将诸多的思考留给了观众。
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使得都市里的人们日趋追求速度,所谓的国际化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进步的同时,很多本为中国人推崇的传统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正逐步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腰包是鼓了,想得到什么变得更容易了,但是人们的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却越来越低了。这样一部纪录片的出现使得整日伏案工作的都市人不得不反思: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导演刻意对拍摄对象进行了取舍,使得这部片呈现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逐渐消失的生活方式,一种遗失的美好,或者说是导演构建的一个“美食的乌托邦”。但从立意到制作及反响来看,该片无愧为一部优秀的电视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