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人才的培养备受全社会的关注,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与计划的重要工作人员,其专业素养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为了能够强化高职院校对社会的人才输出质量,必须对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唯有如此,才能让会计专学生的专业素养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完善。本文对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做出分析。以期能为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会计专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对会计人才进行教学培养中,需要对其专业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评价体系中完善自身的不足。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缺乏科学评价体系构建意识,这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了阻碍。为此,必须加强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而让高职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能够最快速地培养出应用型会计人才,进而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需要。然而,良好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检测高职会计人才是否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标准之一,其体系构建便对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社会企业的自身发展模式不同导致了每个企业的质量评判标准存在着差异性。为此,高职院校亦应该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建立本校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而提高会计人才的输送标准与质量。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能够让教师明确会计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漏洞,以及学生在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中的难点。进而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工作。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任务中针对性的做出科学调整,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第二,能够提高各个高职院校的交流和发展。高职院校会计质量评价体系具备一致性,全国多所高职院校在构建并实践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经验和难题。各个学校可以将彼此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进行融合分析,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质量提高。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要符合社会企业的标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实践性较少,其总体的实践水平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难以确定。为了能够确保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对会计学生的不足之处按照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重修。让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企业的需求的标准中逐渐改变学习方向,并提高技术能力,进而满足会计工作岗位所提出的硬性要求。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基于目标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现阶段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其培养目标多为“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够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软件等”在目标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中主要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严格遵守《会计法》中相应的各项规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学校要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让学生在实践培训的过程中掌握税收和审计工作等方面的详细要求。第三,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报表分析等基础专业技术能力。
(二)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评价体系
专业素养评价体系建立于目标评价体系之上,在目标评价体制构建之后便需要一系列的实施计划,在具体实践中就需要构建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进而明确会计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其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通过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找出学生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倘若从学生身上寻找教学中的漏洞必须从整体学生进行着手,以班级为单位,从班级整体学生会计实践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整合,进而转变教学策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必须通过笔试和计算机实践测试两种方式进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术能力进行评价,进而找出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并针对性的完善。第三,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实习质量评价主要应用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系统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结果的审查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训练的过程要完全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由于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完善的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直观地将学生的水平显现出来,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企业提出的财务工作标准相对接,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在会计专业知识教学中应积极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严格按照社会企业的相关标准实施,让会计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将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测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教师亦要整合并研究其评价结果,完善教学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赵雪梅,庄胡蝶,汤长胜,翟卫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市场论坛,2014,05(05):46-47.[2]刘霞,伍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企业导报,2013,05(13):156-157.
第二篇:管理会计素质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在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与美国会计协会(AAA)提出的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能力框架基础上,考虑我国时代需求背景,初步构建了管理会计人员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判断、职业道德和领导力5项一级指标以及具体15项二级指标和39项三级指标。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指标体系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我国会计的变革,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紧跟国际会计发展的脚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发展管理会计;另一方面,由于海量的会计数据在财务共享中心得到归集与处理,传统的手工账务处理逐渐被自动化所取代,会计人才格局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楼继伟指出,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中,人才培养是核心,是推动管理会计持续发展的关键。优秀的管理会计人员不仅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也是推动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贡献者。由于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起步较晚,没有规范性组织,加之企业及社会各界重视力度不够,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并未取得良好的发展。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仅有少量学者粗略提及了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但并未达成得共识。本文在借鉴和分析国内学者现有的研究观点基础上,考虑信息化时代给会计人员带来的新挑战,以期构建一套科学合理且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评价体系。
二、研究现状
2014年1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管理会计是会计人员通过运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报告,进而指导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国家大力倡导下,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制造业企业、金融业等也都开始针对于本行业的特点研究适合于自身行业发展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是发展管理会计的基础与关键,是开展其他管理会计活动的前提。虽然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仍处于萌芽期,面临着不成熟的管理会计应用工具、匮乏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尚未全面普及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等压力,但社会各界的重视以及国外成熟的管理会计理论,是完善我国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强有力的催化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对会计人员也有了新的期许,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如何在正确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战略性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盈利水平,成为了管理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财政部会计司刘光忠副司长将管理会计人才定义为:大型企事业单位中精通财会业务、熟悉市场规则,掌握金融、法律、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复杂经济问题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调成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并加强管理会计人才体系构建。然而近年来,对于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虽小有起色,但仍不尽如人意。张继德指出,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缺乏相应的管理会计组织对人才进行集中培训教育,存在管理会计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矛盾,没有完善的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等。笔者认为,对于任何事物的研究,均应先定性,后定量。对于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确定适宜的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划分评价指标,然后针对不同级别管理会计人员对指标进行加权计算,最后得出量化评价标准。“互联网+”时代给会计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会计电算化2。0向会计信息化3。0转型升级。传统的管理会计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评价、预测、监督,侧重对企业内部提供决策信息,而现今的管理会计更侧重于对外提供信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也将达成深度融合,云会计、财务信息共享虽然能将海量信息归集整理,但也仅是进行初步处理,管理会计人员需要通过自身专业技能对半成品信息进一步加工成产成品信息,满足管理者的决策需求。这就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对海量信息有一定的洞察力、分析力、胜任力。王舰提到,“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要从信息生产者向信息消费者转型,管理会计人才要提高信息胜任能力,通过预测和规划来发挥数据、信息资源的价值。
三、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当今时代,人才资源已成为关系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企业面临着去产能、调结构、提效率的压力与挑战,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设管理会计人才队伍,但仍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基础做起,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才能力框架和人才评价体系;其次,人才的培养需要基于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使得人才的培养更有目的性,更具标准化;最后,用科学的标准来规范具体实务,以此标准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建设。
(二)有利于指导管理会计实务
管理会计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就是理论,它来源于管理会计实务,是对管理会计实务发展的提炼与总结,将管理会计的各项运作具体到每个人,并对管理会计人员所需具备的个人素质进行指导,评价体系指标对不同的等级、类别的管理会计人员有不同的标准,规范不同等级、类别管理会计人员的会计实务,以此做到分工高效。在“互联网+”时代,云会计、财务信息共享系统应运而生,是对管理会计实践的新挑战。对于新兴事物,人们往往难以系统把握与学习,而人员评价指标体系,则可以明确什么职务的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掌握这样的知识与技能。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实践,提高管理会计人才水平,壮大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管理会计人员评价体系要建立于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基础之上。
(一)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与美国会计协会(AAA)近期制定并发布了管理会计能力素质框架(征求意见稿)。该框架将管理会计能力素质划分为规划与报告、决策、科技、营运和领导力5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又细分出28个管理会计核心胜任能力指标(表1)。1。规划与报告能力是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掌握最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该能力指标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具备洞察未来、衡量绩效、报告财务业绩的能力。2。决策能力是指管理会计人员在具备基本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提供合理决策信息。该指标要求管理人员具备指引决策、管理风险、建立道德环境的能力。3。科技能力是指管理会计人员能熟练掌握ERP系统及其他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流程。该指标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驱动有效运营的能力。4。营运能力是指管理会计人员在了解行业情况及具备企业营运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企业运营过程提供指导,以提高营运效率。该指标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作为跨职能的商业伙伴和协助于全公司营运转型的能力。5。领导力是指管理会计人员能够以最小成本最大化地利用人力物实现管理目标。该指标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具备与他人合作和激励启发团队去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
(二)管理会计员素质评价体系
1。指标体系的构建。在IMA和AAA的管理会计能力素质框架的基础上,笔者初步构建了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综合分析了规划与报告、决策、科技、营运、领导力这5项能力要求及28项具体能力指标,将各指标中的共性进行整合,个性进行提炼,划分出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判断和领导力这5项指标,作为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评价指标的二级指标,再将一级指标与28项具体能力指标结合考虑,得出49个三级指标,如表2所示。(1)职业知识。该项指标包含了会计理论知识、信息化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人才管理知识和其他知识5项二级指标。会计理论知识包含了会计账务处理与财务报表编制、预算流程、绩效管理流程、成本管理、企业税务和国际会计准则6项三级指标;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包含了战略规划、公司金融、决策分析、企业风险管理、资本投资决策、企业运营、质量管理7项三级指标;人才管理知识包含了人员分配、激励与协作2项三级指标;信息化知识包含了信息化软件处理流程、互联网知识2项三级指标;其他知识包含了其他非专业知识1项三级指标。这些指标是管理会计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2)职业技能。该指标包含了财务技能、管理技能和信息胜任技能3项二级指标。财务技能包含了编制与使用财务报表、统计技术、设计业绩管理系统、成本会计计算和纳税筹划5项三级指标;管理技能包含了SWOT分析、PEST分析、利用COSO框架评估风险、确定资本筹集方案、情景分析、敏感分析定量定性分析6项三级指标;信息胜任技能包含了应用云会计、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ERP系统操作、使用XBRL报告工具和EXCEL处理会计信息5项三级指标。这些指标是管理会计人员在进行实务操作时所必备的工具。(3)职业道德。该指标包含了自我约束和外在约束2个二级指标。自我约束包括客观认识利益冲突和保持独立性;外在约束包括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遵守法律法规。这些指标是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时的道德底线。(4)职业判断。该指标包含了客观和谨慎2个二级指标。客观包括能够真实、公允反映具体管理会计实务1个三级指标;谨慎包括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对职业判断的要求1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是管理会计人员灵活处理特殊业务的前提。(5)领导力。该指标包含了学习力、思维力、沟通力和应变力4个二级指标。学习力包括了终身学习理念与相关证书的取得2个三级指标;思维力包含了互联网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和大局观3个三级指标;沟通力包含了传达指令、解决纠纷和对外交流3个三级指标;应变力包含了应对复杂环境、应对特殊时期和应对特殊业务3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是管理会计人员高效执行业务的保障。2。评价结果分析。该评价指标体系仅是对管理会计人员能力框架定性分析的结果。一方面,为准入型管理会计人员提供参考,使其能客观评价自身准入条件及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为技术型管理会计人员提供衡量指标,使其能深入了解自身职责以及确定培养方案。指标A较全面地涵盖了管理会计人员所需具备的各种职业知识,根据管理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活动时所需具备不同的理论知识,将指标A细分为5部分,其中,A1主要用于评价初级和中级管理会计人员,A2和A3主要用于评价高级管理会计人员,A4和A5是信息化发展对所有管理会计人员的总体评价标准。指标B涵盖了管理会计人员所需具备的各种职业技能,由于这些技能较为复杂,因此该指标主要是用于评价中高级管理会计人员,初级管理会计人员只需了解与运用简单的职业技能即可,如:B12统计技术中的回归法、平滑指数法,B21中的SWOT分析等。三项指标中,B3指标是应对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因此在评价时应给予较高权重。管理会计人员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时,必然涉及到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的方面,因此就要用到指标C,这是对所有管理会计人员提出的评价指标,在进行职业判断的时候,要保持客观公正的处事原则,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业务活动。指标D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素养,是对所有管理会计人员提出的评价指标,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评价。指标E是对高级管理会计人员自身特质提出的评价要求,通过E1、E2、E3和E4指标对高级管理会计人员是否能高效实施与完成管理会计活动进行评价。
五、结论
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是基于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与美国会计协会(AAA)发布的管理会计能力框架之上构建的,具有国际色彩,促使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紧跟国际步伐。另外,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同时也考虑了信息化发展给管理会计人员带来的挑战,具有时代色彩,促使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符合时代需求,培养兼具国际、时代特色的综合管理会计人才。通过构建管理会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对人员素质的需求不同,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以实现专业内的专业分工。管理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繁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响应。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国家鼓励支持,也需要每个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N]。中国会计报,2014—11—14。
[2]赵治纲。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核心内容及应用挑战[J]。会计之友,2015,(8):19—21。
[3]童延安,唐子惠。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1,(11):89—91。
[4]张继德,王霞。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0):122—126。
[5]王舰,平思宇。“互联网+”驱动下会计人员信息胜任力提升策略[J]。财会月刊,2016(4):19。
[6]郑贵华,姚慧慧。论现代包装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包装学报,2013,(4):43—46。
[7]财政部会计司。人才培养是关键提升核心竞争力——《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四[J]。财务与会计,2015,(5):6—9。
第三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摘要: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在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科学地确定构建原则、评价类型和全面、合理的认识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高职教育的质量远不像其数量扩张那样令人满意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日渐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出特色,如何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己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从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看,各校都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教学质量评价已经成为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就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专家以及同仁的指正。
一、构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标准和方法上要注重科学性,集中评价和日常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校内和校外评价相、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评价体系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要主干清晰、程序简单、实施容易,既能体现全面监控评价的思想,又能满足实际操作的需求。
(二)方向性与激励性相一致的原则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必须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对照目标、标准教学工作进行测度和判断.从而进行激励和约束,以达到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诊断问题、明确方向、推动工作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三)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对象是多层次的,内容是多样性的.既要评价教学过程。又要评价办学水平。既要评价进行校内评价,又要进行校外评价。因此,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考虑外部因素,做到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二、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教育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也称为事中评价或过程评价,是一种为了实现反馈调控机能的评价,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为了强调和改进教学过程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终极性评价则是在全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起到判断教学质量的作用。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在评价的三种类型中尤为重要。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教学评价分为校内、校外评价。校内评价包括学生评教、领导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教师评学和师生评管等,是由全体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参与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教学评价,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培养目标,真正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学评价应该是全员性、全程性、反馈性、整改性和发展性的过程,教务处为具体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负责督促、协调质量监控工作的实施。校内教学质量评价组织体系包括院领导、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及学生队伍等六个层次所组成。校外评价包括行业专家评教、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采用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或通过招生就业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价。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评价的主体分别由学生、同行教师(教师自评)、管理者、督导、行业专家f通常由这几个评价主体的某种组合进行评价1,或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等,以使评价全面、公平、公正、合理。
(一)建立学生评教制度
全体学生对所有参加授课的教师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教学测评,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等方面对全院每一位教师进行评价,作为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领导评教制度
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定期的听推门课,并对领导听课次数进行要求,并填写并填写“听课记录本”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并对被听课教师做出书面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三)建立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由具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师中有一定群众威望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退休专家或相应职称的管理干部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会在全院开设的所有课程范围内随机听课,听课可采取集体听课、集体评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随机、单独听课的方式。督导委员会成员将听课意见反馈给教务处,由教务处反馈到系部和教师本人,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对学期全院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为优的教师享有一票否决权。
(四)建立同行评教制度
为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学院规定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全体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要互相听取本教研室全部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的课程,听课过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同行评价结果
(五)建立教师自评制度
教师自评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教师自评可以使教师能够认清本人的优缺点,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六)建立教师评学制度
建立教师评学体系,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掌控。每个学期任课教师对所任班级进行班风、学风和学习效果的评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通过反馈和改进。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七)建立师生评管制度
学校管理部门既是各项制度的制订人、执行人还是解释人,接收监督非常重要。师生对学校管理部门进行评价,主要是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事故处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采用评价表、意见箱和院长邮箱等形式,被“点名”的管理部门要把处理内容及整改措施,及时发布,增强校务透明度,并加强教、学、管三方的沟通和联系。
(八)建立行业专家评教制度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事业单位中聘请专家组成社会评价组,对学校的主要教学文件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不定期聘请校外专家进校对学校的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价,为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九)建立毕业生评价制度
毕业生对学校的社会声誉、教学水平、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基础设施、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考试制度与效果、学习氛围、素质教育效果、学校管理制度及措施进行评价。采用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质量评价表的方式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反馈.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十)建立用人单位评价制度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评价、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组织管理能力、身心素质、职业素质、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职业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相符程度的评价.并获取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最新要求。
四、评价的作用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去改进。”无论对教学质量结果的终极性评价,还是对教学质量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都离不开经常性的评价工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决策的正确性和控制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评价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激励作用。评价所得的结果可以为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信息,评价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激发被评价者的竞争意识,使被评价者可以扬长避短,起到改进工作和发扬成绩的作用。二是调节作用。教学评价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原来的教学设计作出必要的、适当的、及时的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诊断作用。教学评价为教师判断其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教学补救措施。四是管理作用。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在客观上能起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鉴定的作用,教学管理部门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管理。五是发展作用。评价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利用.可为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第一手资料
第四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为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而人才培养本身是一项长远规划的历史工程,是一项难以一时测评效果如何的细致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到各类环节的综合工程,因此如何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到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对以后工作开展具有深刻影响。
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在一定意义上与工业生产有类似之处,但大学人才培养毕竟不同于工业生产,大学人才培养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于质量评价而言,工业生产自然有一套行之明确,并可操作的质量评价标准,对于工业绩效也有较为规范的考核体系。然而,若挪用这一思路,将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绩效大小以为存在一个规范标准,这无疑忽视了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因此,针对当前大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强调,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一项根本任务,教学是其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因此一切工作都必须以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应该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现代大学生命线的观念,只有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切实把握工作的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需要长远规划的观念
教育本身是一种教书育人的细致工程,而大学要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服务社会,这不是短期内可以见效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积累出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同所有的产业一样,都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由于教育工作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因而是一项特殊产
业。它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生产的“产品”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不能直接收回成本,更不可能直接实现价值增殖的生产过程。
教育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以生产智力劳动者这种特殊产品为主的生产劳动过程。通过学生毕业以后,为社会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增加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增加社会生产的总量,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因此,教育最大的贡献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教育这一特点的切实把握,有助于理解大学人才培养的独特逻辑,即不能以急功近利的思维来考虑教育问题,人才培养是最为复杂最为艰巨的工程,不能以常规思路来看待。
(二)把握相对灵活的标准
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对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可以比作生产智力人才的工厂,然而这一工厂出厂的产品合格与否,却体现了对大学人才培养独特性理解的正确与否。对教育产业的效益评估既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指标来计算,也不能以毕业学生人数的多寡来衡量,更不能以产生名人的数量来佐证,而必须以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与市场的认同为尺度,由社会来评判,由市场来选择。这无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考核评价体系。
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也必须多样化,用精英教育阶段对人才和质量的要求与标准,难以衡量和评估当前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大众化阶段仍然应当培养社会所需的“精英人才”,即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杰出人才,如卓越的基础研究人才,应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人才,以及经过实践磨练之后有可能成为卓越的思想家、艺术家或社会活动家的人才。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本身要求确定什么是高层次优秀人才,而这必然需要相对灵活,不求一致的人才标准。
(三)形成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
教育虽然不同于一般产业,但在当前条件下,担负人才培养的单位仍然组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而每个教育主体,便是具体的大学,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领域面临的市场竞争是存在的事实。教育领域同时是一种不完全的竞争
市场,竞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优劣,即人才的质量,大学竞争是以质取胜。
鉴于教育领域事实上存在的竞争性和垄断性特点,大学管理者就应该具有危机意识,如何在当前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考虑如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旦形成良性循环,便可能形成品牌意识。在当前大学中,类似北大清华等大学之所以有较强说服力,除去历史盛名的余惠,在教育领域里能保有竞争优势,核心因素在于提供人才的高素质,而非高数量,这是勿庸置疑的。
当前大学的数量增多,大学的办学规模也逐渐扩大,各个大学都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开设一些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别使各自拥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从而对于具有一定偏好的用人单位来说,某些学校作为生产者可能在短期内占有一定的垄断优势。与此同时,由于各个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这就使各个院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使得原来占优势的学校可能失去已有的竞争优势。这都要求高校管理者树立质量意识,树立竞争危机感。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须要有一定的考核评价机制,因此,如何在可行性上进行考核体系构建的思路,成为一个极度重要而又日益迫切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明确人才培养重要性前提下,进一步的工作便是对如何评价人才质量培养的成与败。在理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基础上,对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才能有较为科学的认识。
(一)宏观调控角度的若干评价思路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外延拓展的同时,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一,跨度更大,部分本科院校和所有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将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甚至培养一线的技术、管理人员,而不再是造就专家、经理人才。因此对于人才质量评价也就需要兼顾几个客观背景,在此背景下重构质量观念,而后建立细节化具体化的评价体系。
首先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其模式与方法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其次不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学习、研究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进度会有差异,他们达到共性要求的时间、途径会有差异,因而教师对他们的指导和培养,也要因人而异。而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需要考虑到受教育者个体的情况。
高等教育质量,其根本是指高等教育之下,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如何,它是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的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因此,考核评价大学人才的质量标准从来就不是单一或唯一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对大学人才培养的评价乃至建立专门的评价体系,有必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和规律。这是评价人才质量的个案前提,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必须把握受教育者自身特点,既不能以评价对象的个别性概括全体受教育者的质量程度,也不能用宏观化的人才质量推导个别,这是建立质量评价体系首先需要认识到的。
2.尊重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相关性。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人才培养尤其是学术性人才培养较受重视,传统大学大都依据这一维度及其价值等级来设置专业和建构课程体系。到大众化阶段则要全面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因此,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必须尊重教学自有规律,在对学科发展内在逻辑及其相关性的理解上树立细节化的考核观念。
3.由于教育成品的消费者——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的毕业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使得所谓人才的标准发生变化,相应的,人才的质量标准也因此变动,这一变化由于应用人才培养增加,大学的毕业生自主择业以及市场竞争意识的增强而更为突出。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学术人才与实用人才、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等等的培养,都对人才质量的评价提出了具体化分析的要求。
对学术性、研究型人才的质量评估,“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相关性”这一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对于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社会的需求甚
至职业大类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就偏重与知识、技能和素质,“学科”这一标准就相对淡化。因此不同标准的价值等级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在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观的丰富多样性,正是建立质量评价体系需要给予充分认识和尊重的。
(二)建立细节化具体化的评价体系
1.教学巡视检查考核制度
大学人才培养立足于系统化的课程教育与素质教育,各个大学有必要建立教学巡视工作委员会,组织教学巡视员,对大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适时的巡视检查,开展教学工作评价检查。这有利于强化师资力量,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教学环节,在源头之一进行细密的考核测评,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同时大学对人才培养要加强分类指导,重点加强对特殊专业人才,专门人才的切实指导,规范管理,促进专业建设发展,提高人才质量。
2.设立专业设置论证制度
大学人才不是抽象的人才,而是具体的各个专业相关的大学人才,因此要对人才质量如何进行评价,有必要对各专业的合理性,发展水平进行考核评价,大学或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考察,细致考核各专业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教学计划及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是否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并可在此基础上,总结、推广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开展教学情况调查研究。这是面向人才培养软件设施的专业考核。
3.建立校际对照评测制度
人才的培养还需面对市场竞争的特点,因此,各大学有必要明确自己在人才培养上处于什么地位,这就有必要建立校际之间的成果对照测评,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者得到若干启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使校际对照成为一种切实制度,建立起系统完善、体系完整、运行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视并积极参加官方组织的教学评估、评价工作。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应该说,这些改革措施,对于大学人才培养起到了支持作用,但是,高等教育中也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而建立必要的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大学管理者的质量意识,推动教学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方茜,等.网络化:建立教师考核体系的最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2).[2]窦生刚.建立指标管理考核体系的意义及要求[J].航天工业管理,1998,(8).[3]王卓,等.建立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实现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科学化[J].中国高教研究,1996,(4).[4]曹嘉辉.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设立[J].经济师,2003,(9).[5]田官贵.略谈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江汉论坛,1999,(6).[6]宋维红.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确立新观念[J].高等教育研究,1999,(6).[7]乔秀柏,等.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标准问题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8,(4).[8]黄家泉,等.知识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标准问题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0,(4).[9]沈秋林.新经济时代与高校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近年来,辽宁工业大学以培养学
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主要教学环节中渗透工程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
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既包括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也包括课外创新教育体系建设。要重点解决好学生受益面问题,使大多数学生在创新教育中受益,并形成长效机制。
建立针对重要基础课的创新教育机制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重要基础课。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受益面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基础课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竞赛活动可采取理论分析、实验操作、设计研究等模式,面向已修完相关课程的本科生,每年由学校统一组织,作为校级竞赛每年定期开展。例如,针对高等数学课开展了“大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竞赛”、“数学建模竞赛”;针对力学课程开展了“大学生力学应用能力竞赛”;针对机械制图课开展了“大学生机械制图应用能力竞赛”等等。目前,学校的10门重要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均建立了能力竞赛活动机制,每年学生参加竞赛人数达8000多人。
建立健全各院系及校级创新机制
建立学院层面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机制,其主要内容就是在每个专业开展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每个专业至少要确定一个科技竞赛项目。例如,汽车学院组织“大学生汽车专业技能与创新设计竞赛”;机械学院开展“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CAD建模竞赛”;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开展“艺术创意设计竞赛”等等。这些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已形成长效机制。每年校、院两级科技竞赛多达20余项,参赛人数超过10000人次。
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较高层次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成绩,在职称评定及岗位聘任时列为加分指标。围绕大学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省级以上大赛,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仅在2011年,学校就有3454人参加了11项省级以上大型科技竞赛,共获奖326项。
通过开展多层面、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创造了条件,实验室教学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受到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计划
学校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目的是使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较早地进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研究,提高大学生创新的水平。立项范围包括发明、创作、设计类项目,应用性、创新性研究类项目,社会调研项目等。该项培养计划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相结合,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工作。
辽宁工业大学把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计划作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自2010年起已经立项资助了227个项目,并制订了项目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基于PLC的伺服控制系统研究》、《蚂蚱滑板车》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已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并申报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积极推进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试方法改革的核心是摒弃简单的、只用一次期末闭卷考试评价学生的办法,推行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模式,使问题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得以贯彻,达到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2005年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考试方法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行考试方法改革。除了部分重要基础课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的模式以外,专业课要根据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试模式。比如:工程设计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笔试+设计性题目”模式;计算机语言类课程采用“平时+上机测试+笔试”模式;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经管类等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答辩”模式;艺术类课程采用“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评析”模式等等。
目前,已有135门专业课实施了考试方法改革,超过专业课总数的60%。通过考试方法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通过考试方法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综合能力培养,改变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以及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
大力加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一是提高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课程设计重视不够,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辽宁工业大学的做法是重新制订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实行课程设计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把课程设计教学评估作为常态化的校内评估项目之一,每学期进行一次。通过改进和加强课程设计的选题、指导、成绩考核等环节,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使学生受到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和提高。
二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学生容易受到就业影响的大环境下,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各高校的共识。辽宁工业大学通过实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制度、二次答辩制度、内外审制度等措施,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资格、选题、开题、实习与实验、教师指导、撰写论文、答辩及论文质量等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是重视实习教学,加强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学校建立了实习教学评估制度和实习教学日常检查制度,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已建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80个。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创新学分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必须遵循的法规性文件,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辽宁工业大学把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每4年修订一次。新修订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实践环节设计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保证工科各专业实践环节占教学计划总学分的30%以上,同时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二是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创新学分。学校早在2002年就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2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院系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的创新教育活动等途径获得创新学分。
多举措并进,全面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特别是工科院校,应把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辽宁工业大学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养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了包括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制度在内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和措施。
建立了教师到企业工程实践制度。为了提高中青年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规定年龄40岁以下且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都要参加相应
专业的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校建立了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并设立专项基金。到企业实践的教师要进入企业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及经营管理等部门参与相应的工作。学校把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并考核合格,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
建立了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制度。举办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是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通过竞赛调动广大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项竞赛每年举办一次,要求40岁以下的专业课教师都要参加。竞赛题目要求是与本科教学密切相关的基础性、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核作为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评审专家组由企业界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同其他教学大赛一样,学校将教师参加专业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列为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指标之一。此项竞赛活动在校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得到了广大教师和企业界的广泛赞誉。
天天快递 93100700002324
第五篇:浅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恂.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制度改革、“双师型”师资建设、“双证”式学生培养、创业教育的开展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应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切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并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以社会需求为结合点。科学设置专业
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又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一是要按照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企业的原则.主动适应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设置专业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人才市场对各种职业素质的从业者的需求数量和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甚至取消就业形势不好的老专业.使新老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二是要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及时开发新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日新月异。敏锐地捕捉职业种类和内涵的变化趋势.适度超前地开发新专业,同样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因此.专业设置应采取宽窄结合.以宽为主的原则.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扩大专业服务范围。这样既体现了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专业设置在体现方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使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的辩证关系得以正确处理三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自身的特色和行业优势对有行业优势,校企结合紧密的急需人才专业积极开设.对社会需要且学校有长期办学特色的专业应保持稳定专业设置切不可“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否则就难以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四是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操作的,而不是抽象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指向某一职业群.使受教育者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某一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合理设计课程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学校应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主要形式有: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开发和设计课程,发挥行业、企业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订单培养”.“量身订制”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开发课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分析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职业岗位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由于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就能清晰体现就业方向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既可以缩短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创造了条件。
3.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突出实践性。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尤其是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要求,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这种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其主要核心表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
1.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很难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任务。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是高职教学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一环。“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年制教学管理的情况下,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为就业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逐步实行学分制,或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引进学分制的一些灵活机制,如选修制、辅修制、双专业等.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辅修其他课程,从而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使学习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早成才、早就业。
2.实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高职教学应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如提供各种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课件,应用软件,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等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和思考,并在探索和思考中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考核不能拘泥于单一试卷的评价方式.而更应注重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一线职业岗位人员以职业岗位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高职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能听的注入式教学法积极推广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学习环境转入灵活多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氛围,可采用与职业岗位要求贴近的“项目驱动法”、“任务导入法”、“教学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四、以产学结合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相配套。必须以产学结合作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注意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走专兼结合之路.使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既有专职教师.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从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中;I进优秀师资和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实训通过具有生产管理实践的专家把企业、行业的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感受企业的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要求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通过定期到行业、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学习培训,顶岗实践,科技服务等形式,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高素质的教师一工程师f技师1复合式的“双师型”教师。即使是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师,也应走向社会,了解企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实行“双证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获得从事某个职业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成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谓“双证制”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毕业后既可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又可提高就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要实行真正意义的双证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把握专业的核心技能,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认证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仿真式的实践教学氛围.使之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又能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鼓励学生获得证书的多种类多层次。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职业和工种,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单一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在获得与本专业衔接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学生获得“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通用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能力。
六、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目的。开展创业教育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独立在某种职业岗位上开展工作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在于让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转变“等机会”“靠推荐”的消极观念,树立“愿创‘敢创”“会创”的就业意识。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育,为学生创业与就业奠定基础高职学生从一进校起就应接受系统的创业、就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转变择业观念.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奠定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学生毕业后创业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三是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创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发挥创业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