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要求,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性,学会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节约资源的习惯,培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在全面了解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要求
依据:当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不但给当前的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寻求怎样的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教学难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依据:由于对这一问题关注不够,因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与学都有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观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设计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
四、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为提高学习成效,本框题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分析归纳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思考问题、归纳知识的能力。活动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环节:认识马永顺;解读马永顺;学习马永顺。
1、认识马永顺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我采取视频导入的方法。
播放视频片段1。这段视频是关于马永顺的简单介绍,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马永顺的身份的转变——由伐木模范到造林英雄。虽然很短,但能够引发学生对马永顺行为的思考。学生会急于知道马永顺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从而把学生带入今天的课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选择马永顺的事迹作为本节课的教学载体,是考虑到他的工作历程,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国家在资源问题方面的认识的转变与提升,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索过程,从而强化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2、解读马永顺
在本环节设计了三个情境:走近伐木模范;伐木模范的反思;成为植树英雄。
第一个情境:走近伐木模范
播放视频片段2。由马永顺成为伐木模范自然过渡到对我国资源国情的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呵护地球的肺”的材料,了解一棵50年树龄的树所具有的生态价值,使学生根据教材所设置的情景,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毁坏森林的危害。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有关我国资源的数据,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形势和特点,认识到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认识到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漫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明白人类正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等问题,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来激发学生思考人类未来发展的道路。
设计这个情境,是希望通过马永顺伐木的场景,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力,从而引起学生对我国森林资源的关注,并进而关注我国其他资源的情况,全面了解我国资源国情,同时在对数据及材料的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运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漫画,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处理信息,进而初步认识到我国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第二个情境:伐木模范的反思
播放视频片段3。由马永顺的反思把学生带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转入对可持续发展内容的学习。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要求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初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要求。
设计这个情境,是希望学生与马永顺一起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为可持续发展内容的学习找到一个突破口。对可持续发展内容的学习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解疑,初步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我国资源方面的国情,使学生明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第三个情境:成为植树英雄
播放视频片段4。让学生从马永顺的行为中品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公共牧场的故事,通过多媒体,启发学生结合两种情形进行分析。如果大家都盲目地增加牲畜──自己获得暂时的收益──牧场因超载而严重退化──影响牧民整体、长远的利益。如果大家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牧场得到很好的恢复──实现牧民的可持续发展,并为牧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
经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作出自己的选择:是从个人的、眼前的利益出发,还是从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通过选择,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要求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这一环节,通过马永顺的行为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然后结合实例反映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场景,将数学课和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学科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举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取得的成就,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以加深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接着,结合教材“生态农业循环图”,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其内在联系,从中获得启示。这样,不仅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而且使学生明确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设计这个情境,是希望学生在马永顺行为的影响下,学会正确分析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能力。
3、学习马永顺
播放视频片段5。让学生从志愿者的行为中汲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动力。
观看视频后提出问题: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请学生交流自己有哪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方法。引导学生深层次反思生活中的小细节,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这个情境,是希望学生能反思自己的行为,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念。
接下来展示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一目了然,把握重点。
然后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课外拓展题:倡议同学们自觉在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观,节约资源、做环保小卫士。
设计这道题目,一是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二是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三是让学生身体力行,从日常生活做起,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批评与指正!谢谢!
第二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罗田大河岸中学的周东华,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方面,说教材;第二,说教法;第三,说学法;第四,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通过以下三点说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材内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到我国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和环境形势,这为本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和特点。能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努力把我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自觉践行。这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融入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学本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第二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结构,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资源现状;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分析、概括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和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第三点: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根据当前人类正面临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这不仅给当前人类发展造成困难,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构成威胁,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人类的共识,我将重点确定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
由于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不够,教学不仅要让他们“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我将难点确定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第二,说教法。大家都知道,教学方法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认识规律,考虑本节内容特点,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教师点拔启发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全心参与课堂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认识、体验、感悟,产生亲身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与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思想意识,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看待身边现象,发展思辨能力。
第三,说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现代教师应根据人才发展的素质需要重视传授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主要让学生运用看、听、想、说这些最基本的方法,掌握知识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让他们交流讨论、回顾总结,巩固知识点。
第四,说教学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分别是感悟新知,掌握新知,践行新知。
第一环节,感悟新知。
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家园”,观察“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讲话”的图片,使学生感悟:优美环境的创造,要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揭示课题)
这一设计是在情景创设中抓住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引起其注意力,同时让学生在愉悦中享受。这是思品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二环节,掌握新知。
主要通过几个探究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活动一:阅读感知“人类共有的家园”,再从 “中国资源现状”的材料中提取信息,得出我国资源现状和特点的结论。
活动二,分析“地球在呻吟”的漫画,得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论。
活动三,分组讨论课本三个观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明确其含义。
活动四,角色扮演 “公共牧场”牧民的选择,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
这里,“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我让学生观察“森林毁坏”→“沙尘暴”→“泥石流”图片,听“三峡工程”效益介绍,深化其认识。
活动五,课堂交流,将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与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结合,讨论明确我们要自觉承担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的责任。
以上活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体现了还课堂于学生的学生为主体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通过活动讨论,促使学生交流互动,相互学习,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分析、概括、思维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第三环节,践行新知。
1.总结所学,必要板书。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
2.作业练习。这一设计旨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体现思品课,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现思品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理念。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
第三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滨江区浦沿中学 邵张磊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教学重点
立足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现状及特点,懂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活动探究
五、教学工具
Powerpoint课件
六、教学流程
(导入:“无车日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无车日活动”引出“可持续发展”话题。
(一)“图说天下”—— 感受现状
设计意图:初步引导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畅所欲言”—— 领悟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大问题的深入思考,领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三)“唇枪舌剑”—— 思辩解惑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让疑惑和偏见越辩越明。
(四)“国视论坛”—— 践行升华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讨论,反思交流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FLASH《大自然的旋律》欣赏)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结束本课,提出希望)
第四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分析:环境与资源问题一直是思想品德教材中的重点问题,从七八年级一直学到九年级,只是侧重点不同,学生在地理、生物、化学课堂及平日的生活中也都有所了解,因此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如何解决相应的问题,怎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学生多少知道一些却不能清楚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理念,通过教师的问题设置由学生自己从所给的材料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教材分析:资源与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无法完全的割裂开来,因此在教材上作了一个调整,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学生学习了我国人口问题后,将环境与资源存在的问题整合到一起,让学生明确我国环境与资源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紧扣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及思考,参加分析,讨论和表达等活动,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创新的综合能力。本课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所给的材料、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归纳,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学生树立全面看待问题能力、归纳思维的能力和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不符合可持续的言论和行为。[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公益广告──最后一滴水)请问这个短片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使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
教师:这是我们面临的资源问题(板书),除此之外我们的社会还存在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图片(多媒体显示教材组图一)
学生: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板书)
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 学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板书)学习新课:
教师:(组织抢答)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多媒体显示教材组图二)学生1:大气污染、水污染
学生2:土地沙漠化、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教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 学生1:酸雨
学生2:全球气候变暖 „„ 教师:那么环境问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呢?
学生1:腐蚀建筑物„„
学生2:水污染会导致鱼类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学生3:人喝了对身体有害„„
教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有什么危害? 学生1:赤潮,影响我国渔业发展
学生2:土地沙漠化,影响我国农业发展
„„
教师:综上所述,环境问题的危害可以分为哪三类呢? 学生:影响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经济发展
教师:归纳的很精彩(多媒体显示资料1)请同学看下面的图片(多媒体显示图片二)教师配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长江水受到污染,是由于乱砍乱伐造成的。
教师:说得很好,这反映了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那么,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多媒体显示资料2)
学生1: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 学生2:人均占有量少
教师:分析的很到位,那么我们看这幅图片,同学们并不陌生(多媒体显示图片三)它反映的是什么环境问题? 学生:大气污染
教师:那么它为什么会冒黑烟呢? 学生1:不注意环保 学生2:技术落后
学生3:煤燃烧的不充分
„„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请你们再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我国资源的利用上存在什么问题?
(多媒体显示资料3)学生1:利用率不高
学生2:科技水平低,能力低下„„
教师:总而言之,我国资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资料4)结合我们上节课所了解的人口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他们都和我国发展有联系
学生2:他们都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影响 学生3:他们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板书)从根本上说都是发展问题,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那么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
学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师:说得很对,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看下面一则消息(多媒体显示材料5)假如你是他,你会怎样施展你的拳脚呢?请说说你的创业思路和理由。学生1:在山上种树,池塘里养鱼,这样有发展经济,又美化环境„„ 学生2:山下开一个加工厂,利用山上的资源进行深加工,出口创汇„„ 教师:对这两位同学的创业思路你是如何看的?说说你们的理由。(组织讨论)
学生1:同意第一位同学,因为他的做法不仅能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而且还美化了环境,以后也有发展前途,会越来越好,可以持续发展„„
学生2:我不同意第二位同学的做法,因为他虽然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但是山上的资源如果只开发,不建设,只会越来越少,而且开办工厂会污染环境,又会影响他的工厂发展,最后只能倒闭。„„
教师:同学们的谈话很精彩,那我们一起看看真正的主人公是怎样做的。(多媒体显示资料6)看来我们和他是不谋而合,我们的做法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同学们能否结合这件事试着归纳一下? 学生1:既满足现在的需要,又能满足以后的需要 学生2: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学生3: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
教师:归纳得很全面,我们一起再确切的把握一下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多媒体显示资料7)那么我们应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呢?请看下面一组材料(多媒体显示资料8)反映什么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1:说明环境问题带来巨大损失。
学生2:我们应该马上治理环境,减少损失。
学生3:努力发展经济,也不忘治理环境,尽量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 学生4:提高环保意识 „„
教师:同学们都很有思想,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也有人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应有尽有。更何况现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并不特别富裕,目前最要紧的是把经济发展得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些,甭管它可持续发展还是不可持续发展。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学生1:不同意!这样的话我们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差,等有钱了再治理就来不及了。学生2:要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一起考虑,可以通过开发资源来发展经济,但不要过度,而要协调;还应当考虑人口问题,应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在此过程中适当点拨)。课堂小结:
教师:现在老师把大家见解综合起来,归纳如下(多媒体显示材料9):可持续发展是要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一种战略思想,它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即全面考虑的战略思想。要求人们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同时还不可忽视控制人口数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仅是从我国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的,也是全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当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重要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本课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作为中学生,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公民,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从自己的身边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纸张,不用一次性筷子等。教师:很好!希望我们共同努力,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去,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第五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九年级思品公开课教案
教者:朱礼福
教学内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收集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宣传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不符合可持续的言论和行为。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请看公益广告──最后一滴水。这个广告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使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
教师:这是我们面临的资源问题(板书),除此之外我们的社会还存在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图片。
学生: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板书)
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
学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探讨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板书)
二、学习新课:
教师:请同学看下面的图片(出示图片一)
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长江水受到污染,是由于乱砍乱伐造成的。
教师:说得很好,这反映了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那么,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出示资料1)
资料1: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水能、太阳能分居世界第一、第二位,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9位。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耕地是世界的1/3,淡水是世界的1/4,森林是世界的1/6,草地是世界的1/3,矿产是世界的1/2,石油居世界第49位。
学生1: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
学生2:人均占有量少
教师:分析的很到位,那么我们看这幅图片,同学们并不陌生(出示图片三)它反映的是什么环境问题?
学生:大气污染
教师:那么它为什么会冒黑烟呢?
学生1:技术落后
学生2:不注意环保
学生3:煤燃烧的不充分
„„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请你们再结合下面的资料说说我国资源的利用上存在什么问题?(出示资料2)
资料2:目前我国8个主要耗能工业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以上;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约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学生:利用率不高
教师:总而言之,我国资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出示资料3)
资料3:我国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流失严重;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资源问题会使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化,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我们上节课所了解的人口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他们都和我国发展有联系
学生2:他们都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影响
学生3:他们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板书)从本质上说都是发展问题,都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那么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
学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60观点一、二、三,展开小组讨论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例如:“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
“小草与我共同成长”
学生总结: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师: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1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假如你是牧民,你做出怎样的选择?
学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同学们能否结合牧民的选择试着归纳一下?
学生1:既满足现在的需要,又能满足以后的需要
学生2: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
学生3: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
教师:归纳得很全面,我们一起再确切的把握一下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出示资料4)
资料4: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那么我们应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呢?请看下面一组材料(出示资料5)反映什么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怎样做?
资料5:到1999年世界人口已达到60亿,比20世纪初增加了4倍,在40年内翻了一倍。积极年全世界森林面积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约有140种生物灭绝。有关资料表明全球已有30%的土地退化!我国环境污染每年耗费3150亿元,水质污染损失500亿元,大气污染损失200亿元,生态环境破坏损失2000亿元,今年风沙危害损失450亿元。
学生1:说明环境问题带来巨大损失。
学生2:我们应该马上治理环境,减少损失。
学生3:努力发展经济,也不忘治理环境,尽量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
学生4:提高环保意识
„„
教师:同学们都很有思想,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也有人说中国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应有尽有。更何况现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并不特别富裕,目前最要紧的是把经济发展得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更快些,甭管它可持续发展还是不可持续发展。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学生1:不同意!这样的话我们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差,等有钱了再治理就来不及了
学生2:要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一起考虑,可以通过开发资源来发展经济,但不要过度,而要协调;还应当考虑人口问题,应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
课堂小结:现在老师把大家见解综合起来,归纳如下(出示材料6)
资料6: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教师:可持续发展是要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战略思想。要求人们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同时还不可忽视控制人口数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当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重要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通过本课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你能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
每一小组选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小结。
(三)课堂小结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落实到实践中去,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