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理性使用媒体教学手段论文

时间:2019-05-15 12:4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科学理性使用媒体教学手段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科学理性使用媒体教学手段论文》。

第一篇:如何科学理性使用媒体教学手段论文

摘要:媒体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催生的产物,是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重媒体形式,轻教学内容;重‘观众’喝彩,轻能力培养;重演示效果,轻诱导与互动;重媒体堆积,轻搭配设计”在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制约了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务必认识到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方式,应从教学设计着手,科学搭配媒体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要认识到教学效果好坏是检验媒体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媒体;教学;理性认识

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媒体技术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展现了其神奇功效,为当代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已经深入广大教育领域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力。当前,在应用媒体技术手段时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片面追求形式而丢弃教学根本的现象。因此,我们应开始理性思考媒体技术用于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小学教育是使用媒体手段较多的领域。本人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在媒体运用上呈现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使用媒体阶段,在此阶段,本人被多媒体软件神奇的功效所吸引,狂热学习并用于课堂教学;第二阶段是媒体应用阶段,利用一切机会应用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包括制作PPT,录制音频、视频,开发小软件等;第三阶段,也就是现在,是理性认识阶段,认为媒体技术运用不能只求形式而忽略传授知识本身,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媒体技术运用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已,千万提醒自己不要因媒体本身而过分追求使用媒体,应一切以教学目标实现为根本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选择媒体呈现的形式与内容。以下是本人在运用媒体教学时的理性思考。

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存在的问题

1.重媒体形式,轻教学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媒体运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如果忽略了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无本之木。但是当前教育机构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衡量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这导致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形式,过度使用媒体,学生在听课时如同看一场美国大片,在眼花缭乱、惊心动魂之后,留下的只有媒体展现的片段,而对课堂整体内容把握不准、不全,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重“观众”喝彩,轻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不能单纯追求满足学生兴趣,在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行进的过程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应充分发挥出来。媒体只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履行教师职责,而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知识素养、对问题独特的看法等,只有在语言(包括形体语言)交流中才会让学生感受,让学生同化。另外,在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更加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诱导。本人有一次失败的课堂教学,其内容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在备课时花了大量的精力,在PPT里面运用了许多中国山水画、Flash动画、视频、声音等媒体元素,自认为效果会不错,在讲课过程中将媒体展示代替了自己的讲解。课后本人很有信心地问了几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反应效果很好,然后我又问了几个课堂中涉及的难点问题,如为什么相对于在行进中的船,岸上的山是后退的?学生的回答让我惊讶:“我在看动画时山就是在后退。”

3.重演示效果,轻诱导与互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后,通过师生不断地互动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其互动的过程就是将教师的知识、能力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听课与互动过程中感受教师的人格,并从教师人格所折射出来的对知识的理解。简单地说,人是“活”的,而媒体手段是“死”的,将媒体用“活”其实就是用媒体辅助教师授课。

4.重媒体堆积,轻搭配设计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因此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如果教师单纯依靠媒体,过分追求媒体来完成教学目标,就可能导致媒体堆积,媒体元素简单搭配。因此,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学会选择不同媒体的展现形式、不同的展现手段和不同的展现时期,而且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媒体元素。当然,如何依据不同的因素(教师、学生、环境、内容等)选择媒体的表达方式是一门艺术。

二、如何科学理性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媒体的辅助功能,解决媒体运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重新审视媒体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人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认识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方式

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如实验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而媒体教学只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这种准确的定位会帮助教师将思想观念转变到学生始终是学习主体,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正确的教学观念上来。以物理教学为例,让学生了解、掌握并运用物理知识、理论原理,必要时能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完成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实验教学与媒体教学,这两种教学手段确实能有力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但是缺乏优秀教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两种手段将失去功效。

2.从教学设计着手,科学搭配媒体

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高质量的课堂来自高质量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从客观上讲是以教学目标实现为导向,教师精心策划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教学过程的每一项工作进行细致安排。从主观上讲,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教师本身的人格、气质与魅力,还需考虑学生的基础条件与潜在需求。对于客观的教学设计,在使用教学手段上要把握好手段为内容服务的原则;对于主观的教学设计,在媒体等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更需谨慎,要洞察媒体手段与教师的契合程度,所选择的媒体手段能恰到好处地展现教师的个性人格,也需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学设计不仅要体现在教学环节的落实上,更应体现在与教师、学生的契合度上。

3.教学效果是检验媒体手段实现效

果的最佳方式不论设计得自认为多么科学合理的课堂,也不论自认为课堂效果如何有效,其最好的检验方式是评价教学效果。一堂运用了大量媒体技术的讲课,一堂被学生不断喝彩,也被同行称道的讲课,到底是好是坏,只有检验结果后才能下定论,这就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我们可以设计一份包含有本节课重点、难点内容的课后测试试卷,供使用了媒体教学和没有使用媒体教学,且教学内容相同、学生基础相同的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测验。如果使用媒体教学的班级测验出来的成绩好,则说明媒体手段实现效果好,反之则差。

总之,我们要正确、理性地使用媒体教学,勿为媒体而媒体,成为媒体的奴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合理选择媒体教学手段,科学搭配媒体教学元素,成为媒体教学的主人,真正发挥媒体教学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红梅,马晓华.对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理性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17):62-63.[2]曾海文.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的思考[J].新世纪论丛,2006(2):37-38.[3]肖年志.对整合课的基本特征和评价要素的理性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3):65-67.[4]夏祖瑞.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媒体应用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3):19-21.作者:曾磊 单位:湖南省益阳市志溪河学校

第二篇:教学改革论文教学手段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教学手段论文: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

摘要:基础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从内容上看难度不大,但作为系列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却担当着夯实基础、启发兴趣、引导培养学习方法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课程的重点难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基础会计学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先导课程,也是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领人会计知识殿堂的入门课程或启蒙课程,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对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续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该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即“三基”,内容抽象、专业术语多,核算复杂,规范性强、灵活性差,给教与学带来很多困难,往往是教师硬着头皮讲,学生耐着性子听,稍有疏忽,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课堂气氛紧张、压抑、沉闷,一节课下来,教师与学生都很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种挑战对教师而言,则是必须根据本

课程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如何加强和改进该课程的教学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一、基础会计课程建设沿革、性质及内容(一)基础会计课程建设沿革 会计专业是唐山学院1983年建校时第一批设置的专业之一。工业会计专业2002年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称号,2001年开始以西南交通大学名义招收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唐山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该课程在我院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3年至1985年),学校创建之初,设置财务会计专业,学制二年,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全面采用兄弟院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材,逐步提高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正规化,规范化。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5年),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设工业会计专业,学制三年,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改革本课程的旧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加强“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强调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尝试开设会计实验课。第三阶段(1996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是我校会计专业的快速发展期。1995年工业会计专业被原国家教委批准确定为全国高工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以此为契机,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全

面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改革教学内容,设置全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投资建成了会计核算实验室和会计电算会计实验室,历经6年的改革与实践,2002年工业会计专业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工程专科示范专业”称号。第四个阶段(2002年以后),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后,为了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我们按照本科教育教学规律,转变教学观念,既注重实践性的教学,同时也注重会计理论的教学,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对课程教学进行了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到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等全方位的改革研究和改革实践,许多改革成果已经或者正在落实到课程教学中。

(二)基础会计课程性质 《基础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观”(能够站在企业和社会角度认识会计系统的定位,并能根据社会经济、技术等进步确定自己如何更新知识、培养能力以最好地适应社会),具有自我学习和知识扩展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其基本操作技能对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掌握如何取得经济管理所需的 会计信息,并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专业课打好基础,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三)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为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框架内介绍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基础会计学已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的理论体系,本课程的教学基本上采用历史上形成的这一理论体系。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内容顺利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是能够运用所学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账务处理过程。因此,在课程中根据这两大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技能训练,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难点及改革

(一)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会计的概念和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基本内容,以及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方法的具体运用;运用成本计算方法对制造业企业供、产、销三个过程的各种计算对象进行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与填制方法;序时

账簿、分类账簿的格式及其登记方法,账簿的登记规则,错账的更正方法和结账与对账的方法;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下确定期末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的基本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等内容。本课程的难点是会计要素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方法;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本方法;复式借贷记账方法的具体运用以及成本计算方法的具体运用等。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育改革(1)课堂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内容。根据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结合应用型操作技能培养的需要,我们整理制作了多媒体授课课件。首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课下温习已学过的,预习本节课要讲的,以提问来督促,以检查所布置的练习来达到效果。然后,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内容,讲解清楚,有文字,有图表,比较生动地将枯燥的会计内容表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会计核算程序的讲解系统有效,学生反映效果良好。(2)实物演示以增强感性认识。基础会计学中,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账簿、凭证等是最基本的概念。掌握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经济事项的方法是要达到的主要要求,清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程序环节是基本的能力。为增强感性认识,我们购买了相应的凭证、账簿、报表等教学材料,并在教学

中加以演示,以举例和实物讲解概念,直观地增加理解和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3)手工和计算机模拟以增强动手能力。为了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我们编写了涉及基础会计部分实习的实例,并尝试在教学中期穿插模拟。让学生模拟期初建账、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从而使学生对企业的整个会计业务流程能有一个全真的认识。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模拟会计核算。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基础会计课程建设目标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建设目标 办学定位是要建设成为应用型为主的教学型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来源于全国各地的普通二本生

源。会计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及经济、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比较突出的会计职业核心能力、良好的诚信品德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中介机构及相关职业院校从事会计实务、审计实务、财会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自我学习和知识扩展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

用其基本操作技能对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掌握如何取得经济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并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专业课打好基础。本课程建设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强化“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坚持“双能力,双意识”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重点,跟踪国内外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教学研究,理论、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教与学”形成互动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具体目标是:(1)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本课程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训练。(2)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重点。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所讲授的内容是当时最新的内容。不断关注会计的最新动态,并能在第一时间内将这些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寻求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3)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式为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

方法及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在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教材建设、实验情景创设(环境布置)、实验教学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实践教学开发,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吸取、创立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保持实验教学体系的“与时俱进”。把主体教育理论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验教学。确实做到坚持一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探索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原来单向灌输学生怎么做,转化为由学生在实训中通过正、误两种操作结果的比较,扮演“教”与“学”双重角色,双向、互动、渐进式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基础会计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改革的总体思路(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水平即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的永恒主题,也是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为此,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本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讲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成长环境,有计划的选派教师往高水平院校进修,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落实以老带新制度,对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给予指导,实行一对一帮扶;安排青年教师去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

实习锻炼,或直接聘请会计界资深人士到学校讲学,提供互动交流的实践学习机会,以提高教师实践业务能力。

(二)准确把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根据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妥善处理好本课程与后续会计学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反映会计研究的新成果、体现会计学科的新发展,力求在内容体系上有所创新。目前国内流行的按会计要素来讲述基本经济业务核算的体系安排,往往使刚刚接触会计学的学生对该部分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根据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这部分内容宜变更为按企业基本经济业务发生的本来面貌,以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主线,来讲授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方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便于学生领会复式记账原理的运用过程,有助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施行。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这门课的特点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满堂灌的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程采用了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采用小组课堂案例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教学内容案例化,强调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 培养。第一,采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会计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内容较多,为后续会计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专业的背景知识比较欠缺,确切地把握某些原理和专业词汇存在困难。因此在讲授基本原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结合实例、联系生活启发讲解,通过案例或通俗的实例启发,讲清楚其中的道理。第二,情景模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学》是学生碰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储备,甚至有些学生对企业没有一点概念,如果单靠头脑想象,教学就会变的枯燥无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介绍企业之前安排一定学时让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或者制作选取合适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企业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基本技能训练方面,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完全可以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小组,分配不同岗位,协作完成开票、收款、发货、记账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种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兴致高涨,气氛活跃,解决了课堂上不易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也锻炼乐学生的胆量、口才等。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舍

弃另一方而独立存在。针对学生初学《基础会计学》的情况,分别在“凭证”、“账簿”章节讲解结束后,交叉进行课内实验,模拟一个企业进行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编制科目汇总表、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基本业务处理,做到系统性的认识。根据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缺乏的状况,为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学会用基本的会计知识管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安排学生个人生活账记录教学大作业。根据教学进度活动内容包括:每个同学根据自己日常生活情况收集、保留的相关原始凭证;自行设置会计科目和相关账户,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其他相关账户;月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月度收支表。课程组经过集体讨论制定本次活动日程安排、组织方案、评分标准等,最后经过课程组教师集体评价,评出本专业一、二、三及优胜奖,由任课教师及实验老师共同总结并颁奖,本次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同学的欢迎,同学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第四,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学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考试目的上,注重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考试内容上,从“重书本知识”转向“重实

践创新”,在考试中增加能力考核的比例;在考核形式上,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运用多种-3ast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拟订的学生总评成绩构成为:期末考试实行百分制,占70%,以实务操作为主的日常考核,占总成绩30%。在日常考核中,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法,以现用的《基础会计学综合模拟实训》的内容为主,在专职实训教师的辅导下,要求学生完成基础会计学的实务操作技能练习,掌握凭证、账簿、报表的基本填写和编制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对实训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旨在提高教师对实务教学内容的重视和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务操作能力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四)加强教科研力度 努力提高课程组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争取青年教师每年发表教科研论文l一2篇,争取获得省级或院级教科研课题立项,另外,加强高校间合作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使青年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尽快成长起来。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讨论式、模拟情境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加入2-3次实际企业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倡研究性、协作性学习,让学生参加科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及团队意识。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了使会计学生真正参与企业管理,要进

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融入不同企业背景知识介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单位参观,了解企业的基本生产工艺与流程,增加感性认识,导论以会计史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际案例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每学期安排2-3论题,让学生分组撰写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及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萍、刘太平、饶永华:《课程教学模式探讨》,《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2]王伟:《叙述性课程教学中愉快教学方法实施初探》,《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8期。

第三篇:教学论文:科学使用学案

科学使用学案之我见

内容摘要:在“五严规定”下,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学案?本文论述了学案与大纲、教案和习题集的关系以及学案使用前、中、后的几点诀窍。

关键词: 学案 关系 诀窍

实行“五严规定”以来,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多了,而教师用来上课的时间减少了。在减负不减质的情况下,教师们都感到任务重,压力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丁格勒教授指出的:“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前提和中心必须是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因此,如何让学案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是各科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教师们亟待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科学高效地使用学案的前提是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抓住几个诀窍。

首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学案与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由教育权威部门编制的教学的典型案例。学案要做的就是在大纲的指导下按照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所以,学案的内容要紧扣大纲,同时要注重挖掘大纲的内涵与外延,不局限于教材,不应是书本内容的翻版,要深化和迁移课本知识,使内容更加充实。因此,大纲是核心,教材和学案都是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手段。

二、处理好学案与教案的关系

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突出的是教什么、怎么教;而学案突出的是学什么,怎么学。虽然教案中也有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但表现不够突出,体现不够充分,整体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线;学案则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以及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过程。教案则主要体现了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学习环节;而学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包括了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学习环节。教案只在老师心中,学生是无法预先知晓老师的教学思路,而学生能在学案的引领下,了解教师的设计思路,并循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快速地学习。另外,尽管老师在教案中设计的提问是面对全班的,但在课堂上学生回答的参与率毕竟有限,而且学生反应速度不一,很多学生无形中就被剥夺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学案中的提问,对每个学生都有明细的指引,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思考空间和思考时间。所以不能把学案和教案混为一谈。

三、处理好学案和习题集的关系

虽然,学案中有习题,但教师不能把“学案”当练习册来使用,把学案搞成又一本“习题集”。学案是为了引导学习,而不是另一份作业。如果课堂教学呈现练习化、试题化,学案容易使学生和教师产生追逐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体验的倾向。相反,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学案是“授人以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它并不同等于为了巩固知识,检测知识状况的练习。学案中的习题要典型、要精辟,要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学案中少而精的习题肯定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的,所以,在编制学案的同时必须优选一本质量较高的习题资料供学生练习。总之,学案和习题集要相辅相成。

理顺了学案和大纲、教案、习题集的关系,教者还要注意学案使用其、使用中、使用后的一些小诀窍。

一、学案使用前

1、集体编写学案

我们提倡学生合作学习,也提倡教师合作教学。好的学案应该是学科教师共同劳动的结晶。发挥老教师经验优势,发挥年轻教师精力上的长处,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案编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遵循“集体研讨——分块设计——组长把关——修订学案——师生共用——信息反馈——完善学案”七步曲。先由备课组共同商讨决定教学重难点,学案方向,分配任务,分头行动,然后汇总交给备课组长定夺审批,根据备课组长的意见修改学案,初步定稿。最后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检验、丰富、补充、修改使学案日臻完善。任何一份高质量的学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2、学案上适当留白

“留白”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设计学案时,在每页的左边留出一定的空白,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整合,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迁移;便于教师进行复备、反思。由于各班学情各不相同,教师不能机械套用学案,在使用学案时,教师必须自己再次进行用心思考、消化,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批注,增删或修改。教学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根据课堂实践,在空白处记下师生瞬间智慧的闪现,或改进措施,或几点反思。

二是不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空间。通过例题,例句的呈现,让学生学会归纳、举一反三;通过推导,联想,让学生学会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整理笔记,学会用自己手中的笔及时有效地将所获得的结论、重要提示信息记录在自己学案的留白处。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3、突出重难点

在学案中,教师可以预先用斜体字、粗体等标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内容,以便学生有的放矢、高度重视。

二、学案使用中

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好的学案能为提高课堂效益架设一座便捷的桥梁,但能不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双基水平,还要看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种主体地位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因此在学案的使用中,要控制好学生的自由度。预习学案要提前1—2天发放。教师要督促学生按照学案的要求进行自主的预习,带着学案中的问题看书,同时标出疑问。教师要通过提问、批改、答疑等形式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三、学案使用后

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编写的,既有指向学习目标的知识要点、围绕重点内容的问题探究,又有学生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总结反思,是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是学生的好助手。在学生课下复习的时候,看着学案,能重现学习过程,但由于学案都是单张发给学生学习使用的,容易丢失,给学生的保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此我建议老师一般在两周后或一单元结束时,指导学生依次整理好每堂课使用的学案,然后教师进班给学生装订。这样,一举两得,既不浪费教师的心血,又为学生提供了后续学习、复习的资料。

在“五严规定”下科学应用“学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 编写出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案”,让学案在教学中添光增彩!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论文

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论文,欢迎阅读。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模糊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 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 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 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 :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 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 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比较琢磨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 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 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 ”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运用相同的 词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相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 握上来。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三.互换教学法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 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 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 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 ;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 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演示实验法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 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稍带红色或蓝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 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

五.动作释义法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 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鸬鹚》一文,在描写鸬鹚捕鱼和渔夫取鱼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动词 :钻、拍、跳、抓、挤、甩。这些动词把鸬鹚捕到鱼的欢乐、渔人取鱼的利索劲儿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 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钻、拍、跳”的动作,做一做“抓、挤、甩”的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渔 人熟练的动作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电教演示法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如《赵州 桥》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句中生词较多。教学时,教师可用 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互相缠绕”、“互相抵着”、“遥望” 等词语的意思。

录像的使用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 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词语的理解可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实现,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 用词的,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

第五篇:理性爱国论文

论文《关于爱国 励志 成才》

题目:关于爱国 励志 成才

摘要: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游戏那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担当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各位新中国的同胞们,让我们谨记:“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关键词:爱国主义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正文: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使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在社会中生存,都要获取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都要寻求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国。没有过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这看似平常的话语,道出了最深刻的爱国理由: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祖**亲的保护,人们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责任或义务,是对我们有大爱的做过母亲的最好回报。

在我国,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祖国的山山水水字样不遇着他的子子孙孙。“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故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

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

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

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一个民族的心连在一起。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

化传统。

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

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

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

益摆在首位,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的越深,历史责任感

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的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表现:

一、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主义: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远播海外,为人

类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在这光辉灿烂的历史碎片之后,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些

爱国主义光辉的闪烁。

为弄清我国山川、河流的地理情况而踏遍千山万水的徐霞客,用一幅幅清晰的山川、河流脉络向我们勾勒了祖国山河的奇妙美丽之处;

不拘泥于常规,敢于议论前哲,开拓创新的刘知几,用一部精彩的史学专著—

《史通》给我们展现别样的历史知识;

不辞艰辛,历经艰难险阻,理清医药知识的李时珍,用一本恢弘的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表达对广大百姓的关心;

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爱国主义:

近代的中国,长期的内忧外患,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奴役,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导致山河凋敝、国力日衰,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无数爱国志士发愤图强,努力探索。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开始挣脱封建士大夫自身的桎梏,重视西方思想与科技; 倡导实业救国的张謇,一生致力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力图挽救遭受帝国主义仅

略的中国经济颓状;

崛起;

三、现代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主义:

历经层层阻碍回到祖国,一生拼搏奋斗与祖国的科技前线的钱学森,用自己的国民党领袖孙中山,一声辗转各地,漂泊离乡数十载,呕心沥血,只为中华之

汗水与成果向国人完美阐释了一腔爱国之心;

历经多次试验,不轻言失败的袁隆平,他用一颗种子改变了整个世界,展现了

对国人的关怀和无比崇高的爱国主义;

奔走于祖国的大地上,时刻心怀百姓的温总理,他用那温暖的笑容与令人信服的话语鼓励无数中国农民燃起对生活的勃勃信心;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

和敬仰。现如今我们的祖国已步入新的发展时代,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更要求中华大众,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谨记“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党组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

觉地担负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

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2、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

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既要

表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应充分

认识和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虚心学习和借鉴别国的长处和经验,并积极承担国际责

任,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

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曾告诫我们:“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向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真正的爱国者,要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

感体现在爱国的实际行动中。

二、促进民族团结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

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

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

五千年的历史证明,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维

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各个民族每一

个成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每个大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委会这、促

进者、三、维护祖国统一

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中华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不懈努力。目前两岸各界大交流的局面正在形成。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各界交流进一步扩大,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宽,交流形式进一步创新。

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做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能

力。同学们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只有把自己的真

才实学同报效祖国的志向相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真正为国家和民族做

出应有的贡献。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让我们每一个尽自己职责,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情爱的祖国书写亮丽篇章。

下载如何科学理性使用媒体教学手段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科学理性使用媒体教学手段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理性爱国论文

    论文《关于爱国 励志 成才》 题目:关于爱国 励志 成才 摘要: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

    科学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杨志高 小学科学从过去的自然转化而来,从了解自然为主转变成创新科技为主的过程。这门学科一直被认为所谓的“副科”,所以为受到老师和学......

    科学教学论文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实验课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教师:丁文华 摘要:搞好科学实验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农村小学和城里的学校相比就会显得设备简......

    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科学教学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科学教学 所谓电教媒体,是指电化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硬件和软件。硬件一般指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录象机、计算机等设备,软件是指配合相应硬件的教学资......

    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 采用投影设备和教师机系统展示课题组设计的 PPT 课件、动画、 课堂教学录像及工程现场录像,进行形象化的多媒体方式教学。本院所有实......

    理性教学

    理性教学 —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

    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关键词:电教 兴趣 效率 智能 主动 素质摘要: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能把时空浓缩和搬迁,世界在荧屏里展现,还能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长为短,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快为慢,化......

    小学科学电教论文《科学课中的电化教学手段》

    科学课中的电化教学手段 摘要:电化教育所追求的,不是教育的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正确在运用好实物投影、幻灯、电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