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媒体辅助小学科学教学初探
新媒体辅助小学科学教学初探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并迅速普及的今天,新媒体携带强大信息量不断涌进我们眼帘,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契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潮流,大胆运用新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他们全面、长远发展。近年来,在科学教学中,我尝试了运用在线教育引导学生先学后教、使用微视频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利用微信(QQ)个别指导和搭建讨论平台、借助互联网引导学生拓展学习等。事实证明,借助新媒体,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论文网 /9/view-12998879.htm
一、引导学生利用在线教育课外自
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励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现在处在“互联网+”的时代,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家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我们不应该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贮存器,而应该引导他们用现有的知识和力量点燃求知的引火线,激发他们探索新知识的持续力。近年来,我放手自己的课堂,每期开学的第一周都带领学生走进电脑室,指导他们如何运用互联网在课外自主学习,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外利用“堂堂网”进行自学,初步了解新知识;课堂上在初步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联系生活实际讨论等,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如教学《斜面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我在学生利用堂堂网在线教育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这样组织课堂活动:先让学生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汇报初步认识――斜面在我们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有省力的作用;紧接着,启发他们设计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对影响斜面省力的因素进行研究(只改变斜面的坡度,指导他们动手实验,分析记录数据);然后讨论总结实验结论――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同一高度的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最后,师生一起联系生活具体探讨生活中的斜面,加深对斜面的认识和理解。整堂课,我放手让学生展示自我学习、自我探究所获得的成果,必要时予以适当的启发、点拔,保证了学生借助实验自主探究知识的时间和体验获取知识的情感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得到了保证,学习效果很好。
二、利用微视频释疑解惑,提高课堂效率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要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动手探究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
但学生因为年龄小,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差。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如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具备必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为此,在教学前,可以将一些实验的操作录制成微视频发送在微信(QQ)群,让学生借助视频了解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操作,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和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实验前,可以先把自己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微视频发放到班级微信(QQ)群中,让学生了解实验所要的器材和它们的用途,知道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观看视频后,对整个实验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大胆尝试的欲望,为他们具体操作提供了范本,降低了实际操作的难度,保证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用好新媒体,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微信(QQ)群具有信息发布方便、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沟通及时、交流信息可存储等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其特点搭建平台,为我们的教与学服务,如开展学习指�А⑽侍馓教帧⒕�验交流、成果分享等活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尝试了这样的做法:每期初,利用校讯通平台公布自己的科学教学交流微信群和QQ群,告知家长建群的目的――学习建议与指导、问题探讨与交流、能力培养与成果分享、提供教学微视频等,明确交流讨论的时间――每周的双休日,引导家长鼓励孩子借助智能手机或电脑在指定时间参与活动。事实证明,借助这一平台,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参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帮他们澄清迷惑点,适时提供一些适用的方法。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中,激发了兴趣,拓展了知识面,情感得到了培养。
四、指导学生借助互联网,为课外实践活动提供支撑,提 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新媒体携带强大信息量的今天,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应该利用科学课程开放性的特点,借助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善于思考、求真务实、互助合作、保护环境和呵护健康的生活态度。近几年,我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科学知识,借助互联网,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如学习有关水资源的内容后,开展了“珍惜水资源、保护泠江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观学习、调查研究、实际操作、记录数据、分析比较后撰写出实践报告,最后指导他们查阅资料、归类总结制作了《水资源知识宣传报》,这次实践活动也在省、市科技实践创新大赛中获奖。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既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培养他们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既训练了他们独立思考、乐于互助合作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教学中应该大胆利用新媒体,把课堂延伸,组织学生运用新媒
体开展拓展学习,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综合能力,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湖南省宁远县第五完全小学)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新常规
小学科学教学新常规
(一)制订教学计划
1、制订教学计划前,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各项要求,正确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
2、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本册教材在学段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期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根据各单元内容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
3、关注学科信息,了解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动态及相关资源,为制订教学计划作参考。
4、教学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进度、教学措施、科学探究实验以及学期教改研究专题等内容。
5.小学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科学实验是学生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平时必须切实抓好实验教学。
6.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结合教学资源,制定教学计划。
(1)根据学情制订学期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进度。
(2)弄清教材编写意图及思路,制订单元教学计划,体现“用教材教”。
(3)通过学习研究课程资源,预设课堂,制订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二)备课
1、备课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阅读教师用书等相关资料,弄清教材编写意图及思路,明确 “观察”、“实验”、“思考”、“制作”等活动要求。
2、分析学情,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3、按照教学目标,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明确本节教材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科学加工。
4、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借鉴教参设计的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科学学习及科学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活动赋予科学的内涵与
价值,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对教学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要有预见,有相应的对策。
5、写好教案。教案要详略得当,过程清楚。教案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以及教学反思与后记。
6、根据教学内容,做好课前教学仪器、材料(如:实物、模型、标本、图片、仪器、实验报告表、多媒体课件等)的准备。上课前要熟悉教具、学具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熟悉实验操作程序等。有些器材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上课前一定要事先进行演练,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倡教师自己开发教具和学具,鼓励学生自己带些与教学有关的实物和材料。
7、反思是教案的一部分,一单元至少写两个反思。
(三)上课
1、严守上课时间,上课带齐、带足实验材料和必要的教学资料。
2、课堂上教师的着装要得体整洁,精神要饱满。教态要自然、亲切。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生动,简练、流利,富有感染力。
3、上课期间禁止携带通信工具,中途不得随便离开教室或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4、课堂上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做到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板书及时、规范。
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教学开放、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开展小组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时间、空间。
6、结合教材内容,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做到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使用正确。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及时指导学生整理实验材料和记录。
7、指导学生做好科学探究的观察、实验的记录,合理使用好探究记录表。
8、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调控教学进度和方法,写好教学后记。
10、在户外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本校情况提出各项活动要求,特别要强调安全问题。
11、课堂教学体现科学课程特点,互动探究,以生为本。
(1)按照科学探究课堂的一般程序展开教学。
①激趣引入,目标引领(明确本节课要做什么);
②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深入挖掘前概念);
③小组合作,制定计划(搭建脚手架);
④操作实践,互动探究(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⑤收集信息,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⑥形成概念,拓展应用。
(2)针对不同的课型灵活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尽量创造条件开展分组实验,每节课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
12、课堂教学坚持问题主导,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1)教师每节课围绕探究主题的有效提问不少于3个;
(2)学生每节课发言人数不少于8人;(3)鼓励学生质疑。
13、课堂教学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团结协作,激励跟进。
(1)采取围桌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探究活动。
(2)教师组织好小组活动,及时掌控学习纪律。要对每项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学生明确任务和分工。
(小组活动常规要求建议:合作互助、轻声细语、仔细观察、作好记录、爱护仪器。)
(3)教师要对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采取激励性评价,组与组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进行互评,定期公布评价结果。
(四)、作业
必要的、适量的作业对巩固学习、检查教学效果、对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1、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形式包括材料准备、观察、记录、制作或知识延伸等。布置课内、课外的探究活动作业前,要强调注意安全,强调准备的材料要无毒、无害、干净卫生、符合实验要求。
2、做好每课及每单元的练习,对学生的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及时检查,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3、对学生课外短期或长期的探究活动过程要跟踪,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评定,必要时要求家长配合检查、指导。
4、为了树立榜样,交流学习探究的经验和成果,鼓励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优秀而典型的作业在班内、校内或网上进行适当的展示、交流。
5、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要进行必要的记录,并作为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五)、辅导
1、辅导包括堂上辅导和课外辅导。课内外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辅导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水平。
2、面向全体学生要渗透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指导能力强的学生辅导小组内学习能力欠佳的同学。对缺课的学生做好补缺辅导工作。
3、开放实验室期间,教师要做好管理和指导工作。
4、对辅导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或竞赛活动的学生,要有计划,有内容,有目的,讲求实效,在辅导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为开展质量高的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和参加各类比赛储备优秀的人才。
(六)、评价
1、要明确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注重发挥评价的应有作用。
2、关注过程性评价,提倡评价全程化。《小学科学同步探究》中的记录、作业和单元测试的情况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在实施过程评价时,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带有鼓励性、指导性的
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对学生的突出表现与反应作好记录,供各个阶段评价参考。
3、注重发展性评价。重视个人和集体的发展,让学生在积极的评价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评价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4、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平时或期未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的评价,采用教师观察、问卷、实验操作、作业、杰出表现记录、测试与考查、作品分析、成长记录袋、评定量表等方式方法,并根据教师评、学生自评、小组评、家长评等情况,按等级进行记录,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七)教学研究常规
1、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市学科教研工作要点和教学常规要求,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由组长拟订科组工作计划,经科组集体讨论通过后,在开学初交送学校教导处。
2、组长要做好活动安排,并落实各项工作。
3、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学科常规和相关理论,加强学科整合,研究教材,提高业务素质。
4、坚持集体备课(每月两次或两次以上),资源共享。积极参加听课活动,认真写好听课记录、体会。
5、组织学科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根据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方案、有组织的课题研究。并根据教研计划,上好带研究主题的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评优课。
6、资源共建共享,积极参加学科教学资源建设。教研组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传2篇(个)优秀教研作品(成果)上传到普陀教师研修网。这些优秀作品可以是公开课的教案、教学实录(或片断实录)、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也可以是教学的心得体会、杂谈、小记、课件等等。学生活动和科组活动中有价值的报道、教研活动的优质资源也要及时上传普陀教师研修网。
7、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有记录。有关材料(如记录本、相片、教案、报道等)要存档。反映过程的必要材料及重要的资料要有电子文档。活动的开展情况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八)学生科学课堂学习习惯
一、听课习惯
专注倾听,边听边思;听完再议,中途不言。
二、发言习惯
1、大胆提问,敢于质疑;声音响亮,有理有据。
2、提出意见,礼貌谦和;回答疑问,实事求是。
3、小组讨论,声音轻小;积极参与,发言清晰。
三、实验(探究活动)习惯
1、研究问题,先订方案;既要合理,又有创新。
2、小组分工,服从安排;组内任务,合作完成。
3、安静实验,操作规范;仔细观察,照实记录。
4、分析解释,尊重证据;反复取证,合理推断。
5、爱护器材,轻拿轻放;及时整理,保持整洁。
四、作业习惯
1、课前布置,提前准备;对照要求,积极完成。
2、课中作业,独立完成;书写工整,及时订正。
3、课后任务,自主探究;相互协作,深入研究。
展茅中心学校小学科学组
2015.03.16
第三篇:小学科学教学新探索
怎样上好小学科学实践课
贵州省长顺县第一小学 陈兴珍
【摘要】上好科学实践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无论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探索各种科学规律,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
【关键词】科学实践 目的 任务 过程 结果
小学科学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本人认为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学习科学课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
例如,本人在教学《美丽的晶体》时,教师提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我们比较一下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这几种 1 物质的颗粒形状与大小是什么样的,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这些物质的颗粒特点:虽然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颗粒都是由有规则的几何形体组成。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晶体。
其次,要明确观察任务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学生年龄小,经验少,无意性、情绪性明显,感知的选择性较差,观察时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观察前提出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
以三年级《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带到学校来。上课时教师提出观察任务:先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并要求学生会用一些形容词进行描述,如圆形、椭圆形、月牙形等;再通过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的方法观察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又有什么不同,也要求学生用一些形容词进行描述。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最后再进一步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这样一步一步的观察,学生对植物的种子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又如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时,我提出的观察任务是:要求学生用眼睛看一看岩石的形状、大小、颜色、是否透明、是分层结构还是颗粒结构;用手摸一摸岩石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用手掂一掂,感受它的轻重;把两块岩石相互撞击一下,用耳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用鼻闻一闻岩石发出的气味; 用小刀划一划,观察岩石的软硬程度;用滴管滴一滴稀盐酸,观察岩石遇酸的反应等等。让学生充分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 2 官去仔细地、有序地、全面地进行观察,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时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第三,要明确实验过程
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他们往往是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一步一步明确操作过程。
如教学六年级《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师在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出示两个马铃薯,把两个马铃薯都放入其中一个盆中, 马铃薯都浮起来了; 再把两个马铃薯都放入另外一个盆中,马铃薯都沉下去了;把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到两个盆子里,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在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两个盆中,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沉,在刚才沉的盆子里,马铃薯还是浮。这时候有学生发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呀?接着有个学生说:“哦,浮的一盆水可能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好多学生都跟着认为是盐水。这时,老师需要反问:“你能确定浮的一盆水肯定是盐水吗?”这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就说不敢确定。老师又说,如果不能确定这盆水是不是盐水,那么我们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烧干,烧一烧就烧出盐来了。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教材的方法烧盐水,结果真的烧出了白色的粉末,这就是盐!3 从而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最后让学生回忆整个操作过程,写出实验报告。
第四,要明确实验结果
实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特性和规律。现象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找出事物规律,要靠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拨。教师要根据实验的性质、难易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问题,一步一步将通过观察获得的还处于零散的感性认识逐步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向本质问题探讨,结论由学生探讨出来,教师只加以肯定和总结。
在《磁铁》这一课的实验中,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就提出磁铁有什么性质?(会吸引铁)我们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当我们用磁铁的两端和中间部分去吸引铁钉时,会看到什么现象?由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当我们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旋转,等到它静止时,又会看到什么现象?(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这时,告诉学生: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通过引导学生这样一步一步的探讨,学生基本能归纳出实验结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老师敢于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第四篇:中学教师新媒体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教师新媒体教学心得体会范文1
作为正式踏上教育行业的新教师,我对这份工作充满期待和向往,虽然有过在私立学校有过几年的执教经验,但在全新的环境,对自己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我也害怕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份工作。很感谢教育局在我彷徨的时候给了我及时地帮助—新教师上岗培训。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满足于在其中扮演“教材的执行者”的角色,这和教师本身的教学观有关,也和课改以前我国的大教育体制环境以及其对教师的相应要求有关。但在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学中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亦步亦趋地进行操作,而很少发挥教师的自主性,那就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那么新课程对教师新的要求是什么呢
教育局的领导站在较高的角度从宏观上分析了全县教育概况和特点,对我们加入苍山教育队伍寄予了高度重视和期待。同时也提高对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让我在上岗前提前了解了我们苍山县教育的基本情况,明白了我们教师在学校安全中的作用,以及我们自己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应该遵循的要求等等,为我顺利上岗适应职业提供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教师网络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越是这样就越有一种急迫感,一种压力,驱使自己更加自觉地学习。
做讲座的专家很多,他们是教育战线上的专家,但是又各有所长,他们都从自己所擅长的某一方面为我们新教师指名了方向,从他们的讲座中我受益很多。
在用心听了各位领导专家的讲座后,我明白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好习惯---主动求助、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协作沟通、勇于认错、勤读书、助人为乐、字斟句酌等好习惯。上岗后,我发现身边的好老师确实就是这样的,而自己还欠缺很多,帮助我及时调整自己的路线。
名师、长的点拨受益更深。在讲座中,我们特别欢迎成功老教师分享她们自身成功的经历,他们的教育经历心得体会,为我们这些新人打开了眼界。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和目标,鼓励我们不断前进。我们学习的是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因为他们的成功不是随便就得来的,而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通过集中培训,我对自己做了如下几点要求:
1、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
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这些是新上岗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并在实践中积累实践性知识。
2、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
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一般过程及其要求。这些是新上岗教师实向教师角色转变、逐步胜任工作的关键,还是让我们顺应学校、适应群体的必然要求。
3、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以及本校的学生和家长等。这些是我们适应校园文化和工作环境的必修课,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通过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熟悉,定位自我角色和价值。
感悟:师训员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指导,得益于联系校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自身成长需要、师训员自身的学科修为及认真策划。三方意合共进,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另:聘请下水与自我推销,有时还真不一般,好平台和好机制都很重要。有效推进确非一个空要求,一张纸文件可得。
还有,听了周奇老师的作文课以及彭才华老师的“广快作文”讲座,我心里有底了,我要把他们这种作文模式带回去,也让我们的学校里吹起这一鼓作文风。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4、取得群体的基本认同:
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在交往中被他人逐步了解、主动接受,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建立自信,在过程中寻找到归属和位置,从而调适心理、缓解压力。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成长,而短短两天的培训,给我的却是终生受用的知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坚定了自己信念,提高了责任心。最后,感谢为我们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其次,培训为我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校长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
中学教师新媒体教学心得体会范文2
回首这两天的学习,是充实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收获着、成长着、快乐着。本次培训即将结束了,我由衷觉得时间没白花,而且我感受到本次培训听课研讨活动是我急需要的,我受益匪浅。在此次专家教授讲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讲座都很精彩,在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同时,我更关注其授课方法。
专业讲座课中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四点:
一、在专业教师的课堂中,我领悟到:不断的进步是以不断的学习为前提的。我个人很喜欢美术教学,当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给我指导,助我突破瓶颈。专业教师的示范课满足了我的需求。两天的听课研讨培训结束了,但我的学习并未结束,相反,以此为契机,它才刚刚开始。
二、转变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过去把音体美科目当成专科观念已经过时,学生及家长已逐渐意识到了音体美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学生喜欢的合格教师。
三、加强学习: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在这些音体美专业教师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每个教学环节我都觉得很新鲜,走进他们的课堂给我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跟我无所事事,对学生缺乏指导的课堂相比,我有了一种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学习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使危机有转机,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相信自己能坚持。
四、学会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正规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五篇: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科学教学
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科学教学
所谓电教媒体,是指电化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硬件和软件。硬件一般指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录象机、计算机等设备,软件是指配合相应硬件的教学资料,如投影片、幻灯片、教学录象带、电脑程序软盘等。
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够把复杂的事物或情景,用直观形象的方法移到屏幕上,给人以感受上的新体验。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弥补其直接经验的不足。
一、投影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替代法。在板书量较大或图象较复杂,课上及时绘写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用此法,即用投影取代黑板。在授课过程中一边讲解,一边在投影仪上的透明胶片上书写,也可以在课前预先绘写好投影片,课上配合讲解依次投影。采用后一种方法,可以大量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采用替代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投影片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尽量使用简练词句,标题突出,字体工整、清晰。二是注意控制节奏,可用纸板对投影片做部分掩盖,然后根据教学需要拉动纸板,逐步呈现投影片的内容。避免超前显示讲到的内容而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二)实物、实验演示法。在投影仪的工作面上放置小件实物直接投影,以反映其形状构造,或利用实物反射投影仪不透明的书页、图片等都属于实物演示法。
二、幻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采用“边讲边映”的教学方式,即在放映幻灯的同时,教师根据画面进行讲授。这种方式既保持了传统教学师生面对面的长处,又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的视觉材料。应用此法时应注意讲授与画面要有机结合,不能分离;指导学生观察时,教师可用教鞭指在画面上,对重点观察部分进行指示。
三、录象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录象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辅助教学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某些教学内容选用录象资料提供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具体应用时主要有三种情况:(1)将录象教材安排在讲授新课前播放,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向学生播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潜水艇的录象资料片。又如,在实验课前,展示实验规范操作和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的录象资料。(2)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 片段性的录象资料。例如,在讲授“反冲”时,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表现“反冲”运动的录象带,学生就会对这种抽象难懂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学生理解授课内容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3)当教学内容讲授完成后,播放相关的录象教材,可以巩固、补充及拓宽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四、计算机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用计算机插入演示的方法来辅助教学。例如,在讲“水的三态变化”时,为使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可以设计一个“水的三态变化”的课程软件。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操作计算机逐步显示,由于是教师控制下的模拟动态画面,因而更易与教师授课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应用这种教法时,教师要事先预习并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软件内容。在软件的选用上,应注重解决教学上的重点,教师使用计算机演示时,应及时注意学生信息的反馈,控制好演示速度和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