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研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长期以来,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课堂上老师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跳进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个又一个陷井中,即使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也不能超越老师所规定的范围。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中,我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理解感受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我通过让学生画感动的句子,谈感受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并通过充分的读,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的目的。对于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我也没有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以及教师补充图片和文字资料等形式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主要的教学模式】
主要的教学模式(名称):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主要的理论依据(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我觉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完善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要努力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上教师就应该做到三个不,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
【主要的教学环节】
1、板书课题,回顾内容。
2、细读课文,体会悲情。
3、信息链接,呼吁和平。
4、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5、说话训练,加强实践。
具体教学设计: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展开,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对和平的呼唤。学习本组教材目的是让学生的精神经受洗礼,心灵受到震撼。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情感强烈,课文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父亲的深深缅怀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读来催人泪下。教学本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潜心读书、朗读体会、语境想象、拓展资源中学会感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能给学生铺上语言和精神底色的语文课堂。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实践、主动完善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要努力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同时,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上教师就应该做到三个不,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回顾信的主要内容,体会我的心情,以及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
2、能力目标: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⑴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⑵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⑶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3、情感目标:
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回顾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了文章的哪些内容呢?
3、引导学生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雷利的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既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又训练了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二、细读课文,体会悲情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雷利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了这样的呼声的?
2、默读正文的1~4自然段,画出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旁边。
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使他们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3、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
⑴ 当学生读到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教师要做如下的导学:
①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蓝盔这个词语,它是和平的标志,送孩子蓝盔,表达了爸爸对和平的向往。
② 两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雷利都在思念着爸爸,思念着和爸爸在一起每一个时光。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雷利都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学生想象说话)
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构建睹物思人的语言表达场景,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鲜活的画面。
③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⑶ 当学生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师做如下的引导:
①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如约的含义。
② 想象一下,我和妈妈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
⑶ 当学生读到──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师做如下引导:
① 你们觉得爸爸的这一声声和平是在向谁呼唤呢?
② 引导学生读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4、生再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爸爸让人多么悲痛。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的目的。同时,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5、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把心放进文本,再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读出内心的悲痛之情。这里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评价读等方式。
角色的转换、使学生更能充分地表达心中强烈的感受,读起来入情入境。
三、信息链接,呼吁和平
1、爸爸为和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回望今天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读5、6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2、当学生汇报到: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文中学习伙伴的话。鼓励学生联系现实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当学生汇报到: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迷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时,教师要扩展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如果学生在汇报时联系了下文,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并进行语言训练,试着让学生用为了为了为了说话。
文本和图片资料的补充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了战争的危害。这样,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更易激发起学生对和平强烈的渴望。
4、借助前边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谈谈对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句话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5、出示句子: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到21世纪的今天,他的这一愿望并没实现,世界仍然存在着战争。
四、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让学生再饱含深情地齐读雷利的呼声,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雷利的呼声,从而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升华,再次唤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
五、说话训练,加强实践
师:你们读了这篇感人的文章,特别是雷利的呼声,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对侵略者说,可以对战争中苦难的人们说,也可以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让学生在课堂上简单地述说,在课下把说的内容也象雷利这样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写。
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倡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第二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的第1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第二课时教学。说教材
这篇精读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缅怀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英雄,并代表中国孩子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文章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读之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地联系了起来,引起读者强烈地共鸣。说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与感悟,与小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呼吁和平。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说教法
在本课时教学方法上,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诵读体会、语境想像、移
情体验、拓展资源中学会感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铺上语言和精神底色的语文课堂。说学法
在学法上学生始终以朗读为主线,分别采用想读法、悟读法和角色朗读法,运用课件,拓展资源、交流感受等方法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让学生做真正意义上阅读的主人。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突显主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画面内容,说体会。感受到“只有和平共处,才会有美好的生活”,最后谈话引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感知课文呼唤和平的主题,为后面的教学打下情感基础,同时也可以积累四字词语,一举两得)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回顾全文,感知内容
(1)、出示问题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体会文章中心“要和平,不要战争!”
(2)、出示问题二,小作者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引出课文2---5自然段。(自由读)
生自由汇报,抓住三个重点句子、段落,理解课文,教师指导感情朗读。
(1)第三自然段。
抓住“如约”一词,联系上文的“相约”理解、体会句子的意思。播放课件:灵柩回来了,凄楚、哀婉的背景音乐响起……并指导朗读。)
深入体会此段的排比句式,并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示范读、)来感悟作者表达呼唤和平的强烈感情。(2)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出示课件,重点句子“和平之花”齐读这句话,并为什么说和平之花是娇嫩的?引导学生展开适当的联想:读这句话的时候,同学们都想到了些什么?(播放战争短片)指导朗读五六自然段。(因为战争离我们现在的孩子比较久远,所以我利用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战争场景,把学生带入真实的战争之中,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性,以及作者呼唤和平的原因。)
4、抓住“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句话来指导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启发学生写感受,加强双基训练。结束时再齐读“要和平不要战争”,强调主题。
四、深化情感、憧憬明天
课文已经结束了,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让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憧憬美好的明天。(师生共同欣赏音乐——《明天会更好》)
力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课文,让学生带着美好的希望离开课堂,达到意犹未尽的境界。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曼新小学:马红芳
第三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渔溪实验小学 刘章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3.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整合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环境里,日子过得幸福、快乐„„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教诲„„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大家请看:
2、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哀婉的音乐与悲惨的景象呼应,为本节课的学习定下了“基调”,激起学生的情感。)
听着这哀婉的音乐,看着这悲惨的景象,同学们心情一定非常难过,同学们知道这些都是什么造成的吗?是的,是战争,是万恶的战争让他们没有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聆听这位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切入,找出最根本原因,突出难点所在,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有关事例交流和观看录相图片中以评促学突破难点,使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1、体会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体会一下。可以自己体会,也可以小组一起体会。
(2)大家交流,请同学起来说自己的看法
①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让其读相应的句子,指导朗读并体会:爸爸是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②爸爸是一位热爱家庭的人。(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朗读并体会:爸爸除了热爱家庭,还对这次行动充满的信心。)
③爸爸是一名经济学硕士。(体会爸爸是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指导读出赞扬与自豪的语气。)
④爸爸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指导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到哪里,相机指导朗读。)(3)评价爸爸是一个这样的人
如果你就是这个中国孩子,有这样一位爸爸,你会感到自豪吗?谁能把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连成一句话,自豪的说一说?
2、体会交流这个中国孩子失去爸爸的悲痛
过渡:这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亲的父亲,怎么不让这位中国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呢?他又是多么热切的盼望爸爸能够早日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的头上!同学们现在你就是那个中国孩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爸爸胜利归来,一家人在机场幸福团聚的场面。
①学生想象
(老师提示:机场 美丽的鲜花 拥抱 热烈的掌声 醉人的微笑 照相机咔嚓咔嚓的拍照声„„)
出示课件:送遗体的图片 哀乐同时想起
教师的旁白:现在日夜思念的爸爸回来了,我和妈妈捧着鲜花来到机场,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爸爸啊,您不是答应亲手给我带上蓝盔的吗?您为什么离我和妈妈而去,你听到我和妈妈的哭声了吗?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个中国孩子,你会对着爸爸的遗体说些什么?
②学生自由发言。
③指导读这段话,要使学生真情投入。
过渡:老师刚刚看到了同学眼中的泪花,这眼泪是对爸爸的深切怀念,是对战争的憎恨!同学们,爸爸就这样牺牲了,可他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同学们,爸爸在呼唤什么?
④评价爸爸的死 面对临走之前还在挂念着和平的爸爸,你如果是那位中国孩子,你又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读第五段中的句子。(指导朗读,可以让学生把“他”改为“你”,来评价,这样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要读出对爸爸的崇敬之情。)
3、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亲爱的爸爸的生命,那么世界是不是因此就太平了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1)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教师点拨:“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小作者写这封信是在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2)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②教师播放一段战争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
③这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无数的无辜生命,一个个鲜活的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万恶的战争化成了一组组数据:(出示:1991年,海湾战争,12.5万人死亡;1994年,卢旺达事件,50多万图西族人被杀;1995年,阿富汗战争,5万人死亡;1999年,科索沃战争,6.5万人死亡,几万人致残;2001年,“9、11”事件,3600人死亡;2003年,伊拉克战争,几万人死亡。1948年至今,有160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壮烈牺牲„„)
④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⑤小练笔
让学生联系图片中受伤的伊拉克小男孩,写出对现实的恐惧和对战争的憎恨。这无情的战争,夺去了他们的幸福和快乐,甚至生命,为此,我们禁不住跟中国中国孩子一起发出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4、汇报交流作者发出的呼吁 自读最后一段,跟作者一起呼吁!
①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小作者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
②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小作者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母亲、妻子、孩子呼吁。
③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l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为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这是小作者的美好心愿,是所有中国孩子的美好心愿,也是全世界孩子的共同心愿。
④ 理解“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二十一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句子的深刻含义。
(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体会)
5、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
四、指导实践,升华情感
1、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儿童,为了让世界充满爱,为了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老师旁白: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出示人们放飞和平鸽的图片,歌声响起„„)你看,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他们高呼“要和平不要战争!”他们放飞和平鸽期盼和平,来,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行列,放飞我们的和平鸽,将我们心中的渴望化为共同的心声!(学生齐读画面上的“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
五、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拿起你手中的笔,大胆地写,可以给雷利,潘基文、奥巴马或者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写你的心声。
第四篇:第二课时(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2、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及对和平的呼吁。
2、在和平环境中感悟战争的残酷及战争依然存在。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情境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们的心情怎样呢?(高兴、幸福……)对,老师的心情也和大家一样感到无比的幸福,但在这安、优美的环境里学习,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们,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的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请看画面。(放录像)看完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一起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探究“呼声”,彰显亲情
1、雷利发出怎样的呼声?(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要和平
不要战争 全班齐读板书(向全世界发出呼声)。
2、雷利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默读课文找一找。
3、感悟父亲形象。雷利的父亲是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体会体会。(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明白:
(1)从“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好父亲和好丈夫。(2)从联合国秘书长赞扬爸爸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卓越的人。(3)从爸爸临上飞机时对“我”说出的话中,看出爸爸对维和行动充满信心。(4)从“染红了”“浸满了”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勇敢尽职尽责的人。(5)从“精通四国语言”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过度:这样一位优秀的爸爸,作者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归来,作者等到那一天了吗?(默读课文,找一找相关句子。)
三、感悟“呼声”,体会悲情。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把见到爸爸的遗体的心情读书来。
2、师再读这一段,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3、指导朗读,注意三个“和平”的语气。
过渡:刚才同学们读的是悲惨的一幕,我们仿佛看到了妻子等着丈夫,儿子等着父亲,老人等着儿子,没想到等到的是遗体。,这是谁如此残忍的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呢?(战争)
三、呼唤真情
1、这么一位优秀的父亲牺牲了,它是怎样牺牲的呢?
师:他是为维护和和平牺牲的,所以雷利为父亲送上一束最美的鲜花,联合国秘书长也给父亲送上一束最美的鲜花,怎么样的鲜花呢?(在文中找一找,)
3、课件出示句子:
(1)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2)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联系上下文理解“卓越”,并练习说话。
4、雷利仅仅为失去父亲发出这样呼声吗?(找一找文中相关句子)
5、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当今世界还有那些战争?(交流收集资料)
6、看战争惨景录像及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课件出示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齐读)“和平之花”指的是什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8、作为一名小学生,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师生配合分角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8、把自己的心愿写在自己着的白鸽上,让他把我们的心愿带给全世界人民。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和平
不要战争
第五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
芜湖市三山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第 二 课 时
一、板书课题,回顾内容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了解了文章的哪些内容呢?
3、引导学生把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雷利的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二、细读课文,体会悲情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雷利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了这样的呼声的?
2、默读正文的1~4自然段,画出感动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旁边。
3、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⑴ 当学生读到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教师做如下的导学:
①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蓝盔”这个词语,它是和平的标志,送孩子蓝盔,表达了爸爸对和平的向往。
②两年多的每一个日日夜夜,雷利都在思念着爸爸,思念着和爸爸在一起每一个时光。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雷利都会想起和爸爸在一起的哪些事呢?(学生想象说话)
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⑵ 当学生读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师做如下的引导:
①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如约”的含义。
②想象一下,我和妈妈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⑶ 当学生读到──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师做如下引导:
芜湖市三山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①你们觉得爸爸的这一声声和平是在向谁呼唤呢?
②引导学生读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4、生再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爸爸让人多么悲痛。
5、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把心放进文本,再读课文的2、3、4、自然段,读出内心的悲痛之情。这里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评价读等方式。
三、信息链接,呼吁和平
1、爸爸为和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们还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回望今天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读5、6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2、当学生汇报到: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文中学习伙伴的话。鼓励学生联系现实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当学生读到:
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迷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时,教师要扩展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对和平的渴望。如果学生在汇报时联系了下文,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这句话。并进行语言训练,试着让学生用“为了„„为了„„为了„„”说话。
4、借助前边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谈谈对“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句话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5、出示句子: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到21世纪的今天,他的这一愿望并没实现,世界仍然存在着战争。
四、拓展,说话训练,加强实践
师:你们读了这篇感人的文章,特别是雷利的呼声,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对侵略者说,可以对战争中苦难的人们说,也可以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让学生在课堂上简单地述说,在课下把说的内容也象雷利这样以书信的形式写一写。
芜湖市三山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板书设计: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