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策略
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关于谈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策略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 要】自主探究就是幼儿通过自身自主的活动,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是培养幼儿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期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感知周围事物现象的有趣,有探究的欲望,但是他们缺少探究的方法和经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宽松、自主的探究环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自主的探究,并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探究能力。
【关键词】支持;自主探究;策略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因此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保护幼儿的探究欲望,支持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下面我就结合几个案例谈谈我在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几点小策略。
一、走进自然,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科学探究的教育建议中提到“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孩子们天生热爱自然,乐意接触自然,在大自然中,不仅能愉悦孩子的身心,而且他们的观察更加敏锐,能发现大自然中有趣的现象,从而能够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对大自然的喜爱。
每一个幼儿园都要为幼儿创设接触自然的环境,让幼儿有接触自然、探究自然的机会。我们的幼儿园有漂亮的紫藤园、小池塘、探秘园等等,都是孩子们走进自然的重要途径。而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好幼儿园的自然资源,多带孩子走进自然,给予幼儿接触自然、探究自然的机会。
二、捕捉兴趣,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的行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跟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探究活动,幼儿才能更加自主、更加投入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孩子们的兴趣,巧妙地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究的对象,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机会。当孩子有了兴趣以后,老师要多鼓励,给予幼儿探究和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通过自主的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
三、提供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
《指南》中对于科学探究的教育建议中明确指出: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如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拆装装或动手自制玩具。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因此,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就要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
我班的科学互动墙就是“飞机大揭秘”,之前孩子们进行过飞机的大调查,对于飞机的知识有所了解,最近,孩子们又迷上了折纸飞机,为了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引导幼儿深入的探索飞机,我首先提供了折纸飞机的多种图示,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观察步骤图,按照步骤图来折,探索折纸飞机的多种方法,同时又提供了广告纸、报纸、普通的绘画纸,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材料的纸折纸飞机,探索飞机的飞行与材料的关系,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发现飞机的折法不同,飞行的远近也不同,有的孩子发现飞机飞行的方法与远近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都是孩子们在自由的探索中自己发现的。
四、巧设活动,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
真正的自主探究,应该以幼儿为主,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来选择探究的内容,而探究的形式也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提问等多种形式去探究问题,从而发现探究的乐趣。作为教师,我们要支持、引导幼儿学习用适宜的方法探究和解决问题,或为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那么,在探究活动中,我们也可以尝试以幼儿为主体,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收集证据、寻找答案。
随着冬天的到来,有的孩子就问:小动物去了哪里?冬天为什么看不见小蜜蜂?他们怎么过冬呢?兴趣使然,我设计了一节活动《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我先制定了调查表,先收集幼儿想要了解的动物过冬的问题,然后根据幼儿的问题提供书、电脑等资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问题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开放、自主的教学形式,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敢问敢答的学习氛围,通过调查表和相关材料的投放来让幼儿了解自己感兴趣动物的过冬方式。同时我们还通过顺势引导、提问、追问等方法来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重视他们去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自主寻求答案的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通过这样开放、自主的探究形式,孩子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提高了探究的能力。
自主探究是幼儿学习科学、培养科学素养、体验科学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就要做到关注幼儿的兴趣,创设开放、自主的探究环境,提供丰富的探究材料,并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在适合的时候给予幼儿支持和帮助,引导他们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探究,从而提高幼儿探究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淑君.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策略微探[J].好家长,2017(29):39-39.[2]邓丽琼.浅谈幼儿自主探索的策略[J].读书文摘:中,2015(10):227-227.
第二篇:小班幼儿科学探究的特点和支持策略
小班幼儿科学探究的特点和支持策略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地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过程。
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很强的兴趣,但由于他们缺乏学习经验,在活动中常常表现小班幼儿独有的特点,下面结合小班上期科学活动——《蛋》谈谈我的一些观点。
一、方法单一,不懂运用多种感官。
教师打开蛋,请幼儿观察蛋的内部,大部分幼儿只看了看,回答:“有蛋黄;粘粘的;有黄黄的蛋;圆圆的蛋;有水。” 师:“拿出小手,轻轻地摸一摸,看看有什么感觉?” 幼儿的回答:滑滑的;软软的;粘粘的。【教师支持策略: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小班幼儿没有学习经验,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和习惯,在观察活动中,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
一、无目的地动手、玩的成分多。
教师把蛋黄与蛋清分开,让幼儿重点观察蛋清。幼儿在操作时很兴奋,有的幼儿用手去戳蛋黄;幼儿用手去搅拌。老师让他们停止小结时,很多幼儿的注意力还在碗里,这时老师只好把材料收了。接着老师提问:“蛋的哪个部分叫蛋清?蛋清是什么样的?”幼儿的回答:“滑滑的;流来流去;倒来倒去。”【教师的支持策略:给幼儿一定动手操作的时间,教师的提问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发幼儿思考。】小班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以行动、动作为主,不会用语言和他人交流,提高幼儿注意力就要给幼儿一定的动手操作时间。同时由于小班的科学活动趣味性都比较强,幼儿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这时教师的提问就非常重要,要简单且有针对性,能让幼儿的注意力跟随问题的节奏前进。
三、对自己的猜想不会记录、回忆
观察前,教师请幼儿尝试猜想蛋清和蛋黄在加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有的说:“蛋会变黄了”;有的说:“蛋熟了”;有的说:“蛋会成变白色”等,但在观察中,我们提问几个幼儿自己的猜想时,发现很多幼儿都忘记自己刚才的猜想了。【教师的支持策略:找图形贴照片等】。在活动前,教师可以估计幼儿的猜想,准备几种图片及展示板,让幼儿在猜想时贴照片、号数等方式记录自己的猜想,以便幼儿对照猜想和观察结果,及时更正,加深对事物变化的印象。
四、回忆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中教师请幼儿分别说出观察到的蛋清和蛋黄的变化,幼儿的回答:“蛋煮完颜色变成白白的了,颜色的变化又是幼儿首先关注的;蛋黄变得冰冰的。变硬了。裂开了,像橡皮泥。” 从幼儿的回答中,我们发现虽然教师一直在引导幼儿对蛋清和蛋黄煮过前后变化进行比较,可是幼儿只能说出当前看到的。说明小班幼儿对物体前后变化的比较感到困难,可能是由于幼儿观察物体后期变化时已经忘记了前期是什么样的了,导致难以对比。【教师支持策略:要将物体的前后状态同时呈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看着进行回忆比较。】后来的几次活动中,教师将活动中事物的变化、幼儿特殊的发现都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讨论时播放给幼儿看,受到很好的效果。
五、观察的持久性较差,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蛋清倒进热水后有什么变化,张靖却反复地说:“很烫,很烫。”“水好烫。”关注点偏离了教师的要求。【教师的支持策略:注意教学具的投放、幼儿座位的摆放等。】活动进行到现在,时间大约用了15分钟了,这时幼儿都开始骚动了,而教师只准备了一个锅操作给幼儿观察,幼儿观察时相互推挤,影响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让幼儿分组轮流观察,也降低了幼儿观察的效果。因此,在活动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材料的摆放位置、幼儿座位等对观察过程的影响,尽量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
小班幼儿刚进园不久,受水平的限制,科学探究的知识点不宜太多,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更为具体,层层递进,积极启发幼儿的思考,建立知识经验。同时他们的观察探究还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如:和同伴较陌生,活动中不会交流意见;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和见解;活动中很多时候会受情感、个性的影响等等,因此,教师在实施科学教育中要给足幼儿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促动幼儿表达与交流,这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要有意识地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激励,培养幼儿稳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活泼开朗、敢于挑战的个性品质,充分发挥情感、意志、个性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动力作用。在活动中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合理选择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支持策略,对不同水平,不同个性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挖掘幼儿的观察潜力,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班级特色,使每个幼儿都能在科学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成长。
幼儿科学教育仅靠集体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我们要积极为幼儿的科学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做科学”的乐趣,培养一定的探究科学的情感与认知能力。我们相信,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索,幼儿园科学教育一定能取得更快的发展。
第三篇:支持幼儿科学探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支持幼儿科学探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儿童创造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方法、不同程度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幼儿园科学教育正是通过给幼儿提供丰富的、适合他们进行探索的各种材料、环境与时间,与之互动。也就是让幼儿通自身的操作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态度、情感等,培养其完善的科学素质。幼儿园科学教育只是一个启蒙阶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儿童的科学的特点。我们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科学活动目标的定位
在设计教学活动是最让老师难以把握的就是目标的定位,目标不清楚,活动就是去了灵魂。如果让教师说说科学活动的目标,多数都能套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说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术语。但是,仔细分析我们教育实践活动中目标的描述,我们会发现,教师对此可能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活动目标定位时,仍旧显得相当地困惑和迷茫,存在不少问题。
1、目标定位包含多个核心概念且空乏
《有趣的磁铁》其一目标是:让孩子探索发现磁铁的基本性质,激发幼儿的科学活动兴趣,磁铁的性质有很多,如“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磁铁的穿透力”、“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等等,在本活动中到底要探究磁铁的什么特性呢?在目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在科学活动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培养孩子探究的兴趣”、“让孩子乐于探究”、“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等等,像这样的的目标太高位、太空泛,说了等于没有说,没有对孩子在活动中能够获得的收获进行具体阐述。
2、重知识,轻能力、态度、情感及价值观
如《颜色变变变》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操作,知道三颜色中的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能产生一种新颜色;培养幼儿辨别颜色的能力与判断能力。”从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本活动的知识目标是让幼儿知道任何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能产生一种新的颜色,但在发展幼儿能力方面描述的并不清晰,究竟能培养幼儿哪一方面的能力教师也不太明确,因此目标中也不能描述出来。
二、科学活动要讲究“科学”
科学活动必须是符合科学的,不像语言、音乐活动可以夸大、大胆想象。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宗旨是让幼儿学习粗浅的科学知识,知道简单的科学道理。幼儿正处于萌芽阶段,对自己通过操作、探索出的科学现象是记忆深刻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老师的责任重大,我们不只是设计一个科学的科学活动那么简单,老师的语言、材料的提供都要讲究科学性。
1、忽略了专业术语
教师为了方便幼儿听懂、了解,经常会用一些形象、简单的词语来代替较难的一些专业术语。如在《有趣的磁铁》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幼儿知道“异极相吸、同级相斥”的现象就在磁铁的两端分别贴上了“红宝宝”和“蓝宝宝”,并演示了“红宝宝”和“蓝宝宝”相遇会相吸,“红宝宝”和“红宝宝”相遇会相斥,这样在幼儿的脑海中会留下一个红色和红色相互排斥,红色和蓝色会相互吸引的错误现象,老师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却给幼儿一个错误的误导。
活动的名称是《有趣的磁铁》,但在活动中老师说的一直是我们的习惯用语“吸铁”,“磁铁”也叫“吸铁”吗?针对这个问题也有许多老师提出疑问,有老师说“磁铁”也叫“吸铁石”,在我认为既然活动名就是“磁铁”,那么在活动中教师就应该说“磁铁”,我们不能忽略专业术语。
2、材料的投放要讲究科学
科学活动就是动手操作活动,孩子通过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就告诉我们,老师提供的材料要慎重考虑,要讲究科学性。在《沉与浮》活动中,其一目标是通过操作实验,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沉,哪些物体是浮。提供的材料有木头、塑料积木、石子、树叶、海绵、豌豆、纸片等,孩子们玩的尽兴,记录的也很认真,木头、树叶、海绵、纸片是浮在水面上的,石子、豌豆是沉在水底的,三十分钟过后,活动结束了,听课的老师再去看刚刚做的实验时,发现树叶、海绵、纸片都已经沉到水底了,针对这一情况,老师们也做了讨论,树叶、海绵沉入水底那是因为它们吸进去了水变得重了,所以下沉了。但在活动中幼儿观察的是物体投入水中的那一瞬间,所以给幼儿留下的直观印象就是海绵、树叶都是浮在水面的,因而在整个活动中没有一位幼儿发现这些物体下沉的现象。这就提醒我们老师提供的材料要经过多次验证,不要给孩子提供一些模陵两可的材料,给幼儿一个科学、合理的材料。
三、重视正规性科学活动,忽视偶发性科学活动
1、正规活动中过于重视活动的目的性
幼儿对知识的了解是一个操作感知的过程,能否说出知识点(科学原理),并不是活动的最终目标,而有的教师总是让幼儿说出活动的的知识点,如果幼儿没有回答出就认为活动目标没有达到,例如:让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现象,活动结束时,教师让幼儿说出为什么有的物体沉入水底,有的浮在水面。面对这样的提问,幼儿不知如何回答,而事实上,幼儿在操作中已经感知到物体的沉浮,没有必要一定要孩子说出来,对于为什么有的物体沉,有的浮这些现象也许老师都不知道如何来解释。
2、正规教学活动的形式过于“正规”
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有些教师无论什么科学活动总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根据自己设计的环节带领幼儿一步一步地进行,有些活动适合小组操作或区域活动,有的适合在室外的草丛中,树林里,教师要根据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本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后,让幼儿尽情地玩一段时间,但教师但有发现幼儿有与本活动不符合的现象时教师便会迫不及待的制止或暗示,有的甚至直接告诉了幼儿结果,剥夺了幼儿自己探索的权利。
3、幼儿园科学教育忽视偶发性科学 幼儿的学习具有情绪性,当他们情绪高涨时,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注意到了马上就要问,想到了马上就要说,如晨间活动时,幼儿看见树叶上有露珠觉得很奇怪,有的说“是昨晚下雨了,所以有水滴”,有的说“不对,是树叶、哭了,想妈妈了”。孩子们情绪高涨,争论不休,这个时候老师只要做一个简单的解说“露珠就是晚上空气中的水份凝结在一起的”,当然,这不是最专业得说法,但对小班的孩子让他知道露珠是空气中的水份凝结在一起的就够,这样解除了孩子心中的许多疑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会提出:为什么空气中的水会凝结成露珠等问题。幼儿园的科学大多都是偶发的,所以,幼儿园的科学活动除了遵照课程安排开展之外,要随机捕捉幼儿偶发的科学信息,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和教育方法进行科学启蒙。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和幼儿一样的探索者,尽量去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疑问,尊重他们的想法,引导幼儿进行大胆尝试,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探索兴趣,还要博览群书,做好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不断更新新的教育理念,抓住生活中每一个科学教育契机,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第四篇:幼教《集体舞教学中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集体舞教学中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摘要]新课程倡导幼儿的自主学习,以利于幼儿身心获得自由、和谐的发展。幼儿园集体舞教学由于其教学内容的传统性、规则性,教师们往往以传授教学为主,忽视幼儿在舞蹈过程中的自主学习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分析集体舞教学中缺乏幼儿自主学习的现象及原因,从选材自主、环境营造、教学引导、道具支持、实践拓展等方面探索在集体舞教学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性策略,有效地实现了集体舞教学中的幼儿自主学习,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关键词]幼儿园集体舞教学 自主学习支持性策略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集体舞作为一种既能满足健身需要又能满足交往需要的体育舞蹈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而在幼儿园,集体舞更是一种深受孩子们喜欢的舞蹈形式,不仅有利于幼儿健康和交流,更为幼儿最终融入“共同生活”作好准备。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幼儿园集体舞教学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集体舞是一种有着相对传统、强调规则和基本动作的舞蹈,“动作整齐划
一、强调规则和队型”是传统幼儿园集体舞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们也惯用传统集体舞内容、方法进行教学,内容传统陈旧、方法缺乏新意,常常是教师教一个动作,幼儿学做一个动作,重动作、队型的传授,忽视幼儿在舞蹈过程中自主学习的需要,这样的学习与当今强调激发创造、强调幼儿自主学习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矛盾,这是传统集体舞教学的主要弊端。
为了让集体舞继续发挥她的价值和魅力,同时帮助教师解决困惑,实现“促进幼儿主动、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本园08学年起成立“集体舞教学实践研究小组”,着重探索教师如何解决“传统、规则”与“自主学习”之间的矛盾,在集体舞教学中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集体舞教学以教师传授、幼儿跟学为主的集体舞教学方式,坚持给孩子创造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成为集体舞活动中的主人,给集体舞教学这种幼儿园传统艺术活动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二、概念界定
(一)幼儿园集体舞教学:幼儿园集体舞是由许多幼儿共同参与的,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以队形变化、舞伴间交流为主要特征。幼儿园集体舞教学是幼儿园韵律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空间知觉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规则意识等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指
在一定的环境中,学习者独立自主地按一定的意愿,有选择、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幼儿的自主学习即指幼儿在幼儿园中,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有选择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得到自主的发展。它以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发展幼儿个性为宗旨,以更好的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支持性策略:支持性策略是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选择地为幼儿提供各种支持、辅助手段,包括情感支持、环境支持、材料支持、指导支持等,以使幼儿获得积极、有效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支持性策略是教师实现这种角色的途径和方法,本课题所指是教师在集体舞教学中,从选材自主、环境营造、教学引导、道具支持、实践拓展等方面有效地支持、鼓励、帮助幼儿进行自主学习,以使幼儿在集体舞教学中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相关研究
(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许卓娅老师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探秘——幼儿园集体音乐舞蹈教学指南》一书中,作者从五十多个音乐活动实例中进行了在音乐舞蹈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引导教师通过各种手段的运用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幼儿园音乐舞蹈活动的教学效率。
(二)2010年4月在浙江丽水召开的“浙江省特级教师大讲台”上,很多幼教专家、同行谈到了“支持性环境对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论题,其中省教坛新秀、海宁市实验幼儿园周勤老师在《对“支持性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影响幼儿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内容的“趣”、方法的“玩”、材料、同伴、老师的“帮”,验证了教师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外环境及凸显“推力”的内环境对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意义。
(三)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朱南松老师在《浅谈论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动机激发问题》一文中,对集体舞的特点与教育价值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并就如何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进行了指导。
根据以上相关研究成果所见,结合本园近年来的集体舞教学实践,课题组侧重于对集体舞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创新的探索,探索如何在集体舞教学中给孩子创造分析、选择、探索、实践、创造、表现的机会,从各个角度探索有效的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为本园及本地区幼儿园如何开展集体舞教学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改变传统集体舞教学中的弊端,实现集体舞教学中的幼儿自主学习,促进幼儿
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开展素质教育的能力,帮助教师逐步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丰富集体舞教学的资源,总结提炼集体舞教学经验,为教师提供集体舞教学的指导。
(二)研究内容:
1.查找集体舞教学中幼儿缺乏“自主学习”的现象及原因。2.集体舞教学中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探索。
3.“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理念下的园本集体舞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
课题组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幼儿园中、大班共12个班级进行集体舞教学的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性策略探索,具体过程和做法是:
1.成立课题组,寻找资料,组织学习,明确在教学中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和认识。
2.查找本园教师开展集体舞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幼儿自主学习的现象及原因。3.定期组织开展集体舞教学观摩、研讨、经验交流活动,从选材自主、环境支持、教师引导、实践拓展等方面探索如何在集体舞教学中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同时不断积累经验和成果。
4.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舞拓展实践活动,彰显本园集体舞教学氛围,提升文化特色。
5.对研究成效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
五、实践操作:
(一)查找集体舞教学中缺乏幼儿自主学习的现象及原因
课题组成员对各自开展集体舞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自查和分析,大家认为,集体舞教学中缺乏幼儿自主学习的现象及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感兴趣的音乐素材,使幼儿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
好听的音乐能愉悦一个人的心灵,一首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使人一听就有舞动的愿望,对孩子可以说更是如此,因此,选择优秀的集体舞的音乐素材是决定集体舞教学开展效果的关键。有些老师认为传统的中国音乐和儿童音乐更贴近幼儿,更容易得到幼儿的喜爱,因此,选择集体舞音乐素材时往往局限性较大,给孩子选择了自认为孩子一定会喜欢的音乐。而事实上有些音乐我们听着合适,而孩子并不感兴趣,这样的音乐孩子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不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2.规定动作的队形学习,使幼儿缺少尝试创编的机会
有些教师认为,集体舞是一种需要幼儿绝对统一动作、统一队形、服从规则的舞蹈,没有选择和创编可言,因而在集体舞教学时,往往是由教师将事先确定好的队形、动作一一教给幼儿,而没有给他们(幼儿)留任何思考、选择或创编的机会,这样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只有被动接受,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
3.过多统一的常规管理,使幼儿缺少快乐舞蹈的情绪
由于教师在集体舞教学中对孩子要求整齐划一,而有的孩子却对活动内容并不感兴趣,因此常常会出现幼儿注意力分散的现象,甚至有的孩子还会故意捣乱,让老师感觉开展集体舞活动常规很难管理。为了保证活动的进行,很多老师往往会用严肃认真的“公告批评式”要求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对孩子进行制止性的常规管理。殊不知,这样一来,孩子的情绪大受消极影响,主动参与舞蹈的兴趣更加低落,原本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都失去了光彩。这样的活动状况无法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
4.舞蹈动作的过多女性特点,使男孩缺少积极参与的热情
教学中常发现男性幼儿对舞蹈的热情低于女孩,很多男孩跳舞时情绪低落、动作生硬勉强,这样的活动不利于他们进行主动学习。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还是别有原因? 其实,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教师。由于幼儿园教师绝大多数为女性,舞蹈教学动作女性化,不管孩子喜欢与否,强行要求接受,却没有尝试根据男性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施以针对性的教育,以焕发男孩的舞蹈热情与审美能力。
5.动作设计的难度较大,使幼儿缺少体验成功的经验
集体舞是一种重队形的反复变化、重舞伴的不断交换的舞蹈,对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往往不高。如果动作设计难度大、要求高,就会给孩子带来认知上的压力,他们或者记了动作忘了队形、或者记了交换舞伴忘了动作。这样,孩子在活动中就没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对活动没有热情,更缺乏主动学习的动机。
以上这些现象不管从兴趣、情绪等心理因素方面还是从教师的教学引导方面都限制了幼儿在集体舞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投入、主动学习,影响了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集体舞教学中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多次的实践、研讨,积累大家的经验,本课题组成员从以下环节着手,支持幼儿在集体舞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1.选材自主——鼓励幼儿参与集体舞音乐素材的选择
课题组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所选择的集体舞内容完全是由课题组老师确定的。但后来我们发现,有时我们选择的音乐尽管自己觉得很美、很经典,但并非孩子们都喜欢,而有的音乐却能让他们感觉兴奋,注意力集中。于是,我们在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音乐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将选择音乐的权利适当地交给孩子,让他们和老师一起共同参与选材。
(1)了解幼儿接受音乐的特点
根据许卓娅在《幼儿园韵律教学探秘》一文中观点,结合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年龄小的孩子容易接受中国风格(范围太大)的音乐和儿童音乐(同样范围太大,能否具
体表达),喜欢有歌词的音乐,而随着幼儿的年龄增长,一些已经过分熟悉的音乐风格和样式对年龄较大的儿童逐渐失去吸引力,而通常那些我们认为离儿童较远的异国风格的音乐和成人音乐,由于它对孩子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性,开始逐步为大龄幼儿所喜爱。因此,在中班阶段,我们以孩子们乐于接受的中国风格音乐和儿童音乐为主,例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你是我的好朋友》等音乐,大多有歌词,通俗易懂,使孩子们可以边唱边跳,易于调动兴趣和控制节奏;到大班阶段,开始有意识地逐步加入有明显民族个性的中国音乐以及异国风格的经典音乐,如《秧歌舞》、《哈达献给解放军》、《木瓜恰恰恰》等。到大班后期,还可以加入一些情绪健康向上、刺激适度的成人音乐,如流行歌曲《牛仔很忙(周杰伦》、迪斯科音乐《兔子舞》等都是大班孩子所喜欢和能够接受的音乐。这些音乐都十分优美且具有良好的舞蹈性,只是有的结构较复杂且篇幅较长,只要取其经典乐句并根据集体舞特点剪接成结构清晰、短小精悍、便于反复舞蹈的音乐即可。
(2)组织幼儿参与音乐的选择
掌握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接受音乐的特点,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选择了大量的适合各年龄段的集体舞音乐素材。而在正式确定内容前,我们往往会征求孩子们的意见,让他们参与选择,最终确定音乐素材。如先反复播放几遍音乐,如果得到大部分幼儿的认可就将其列为学习内容。在09学年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选择确定的集体舞教学的音乐素材中,有歌曲,也有乐曲;有中国音乐,也有外国音乐;有传统音乐,也有现代流行音乐;有儿童音乐,也有成人音乐。这些音乐由于都是孩子们一起参与选择的,他们都非常喜欢,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见“附件一”之“2009学年集体舞教学内容”)
2.环境营造——帮助幼儿体验集体舞的快乐氛围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一种保持舒适、愉快、和谐的情绪氛围的环境,有利于幼儿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
(1)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学习总是脱离不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只有创设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才能激发学习,才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富有美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因此,在集体舞教学中,教师们经常在教学活动开始部分用直观演示、故事启迪、设疑启智等各种手段创设情境,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例如在集体舞《木瓜恰恰恰》活动中,课题组老师制作了一个关于印度尼西亚的风光的课件,并配合课件解说这个国家的美丽景色和民族特色,美丽的风光使孩子们犹如置身于其中,他们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国家和这首歌。教师又引导幼儿欣赏、想象印度尼西亚的人们在木瓜丰收的季节载歌载舞的情景,激起他们参与创编的强烈愿望,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他们的语言舞姿表现美,从而领悟音乐中的形象,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2)语言幽默精炼,保持学习氛围的愉悦
为了保持愉快的学习气氛,避免因教师喋喋不休的常规管理而影响大部分孩子的学习热情,课题组教师们特别注意语言的运用,尽量做到教学讲解“少说”、“精说”,批评孩子“幽默地说”、“间接地说”。特别是针对个别幼儿的“调皮蛋乱”,教师们尽量做到暗示为主,多使用“肢体语言”进行提醒,既不破坏学习气氛、不影响他人注意力,又不伤害该幼儿的自尊。
(3)降低动作难度,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集体舞重队形变化,动作设计易简单、流畅。有经验的老师甚至把基本动作设计得很简单,只要孩子能在其中快乐地进行队形变化、交换舞伴就可以了。这样的学习孩子感觉没有大的压力,他们很容易为自己的成功感到自信和快乐。如大班集体舞《杀鸭宰鸡》原来设计中的基本舞步是踏垫步,且要两脚不断交换,这个基本步子约有一半的孩子感觉有难度,产生畏怯感,这时有位教师就灵活地改用简单的单点步,即一只脚不动,另一只脚往前、旁方向点,很快全班幼儿都学会了,他们在不需要顾及动作难度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反复舞蹈,同时体验到不断更换舞伴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3.教学引导——启发幼儿进行集体舞的自主创编
在集体舞教学中,我们常引导启发幼儿一起参与集体舞创编。而老师们常常也会遇到孩子“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他们或者缺乏想象、或者缺乏动作经验,常常是勉强地想几个并没有多少“意思”的动作。在集体舞教学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们着力创造自由快乐的环境,给幼儿时间和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自由、个性化的创造与表现。
(1)形象化语言鼓励幼儿创造基本舞步动作
在集体舞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动作的过程中采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提示,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进行“讲述”,如在集体舞《彩带舞》中,有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幼儿创编手提两条“彩带”的手腕动作的:“我们的两只手就像飞舞的两条彩龙,彩龙有时飞在我左边,有时飞在我右边,还可以飞在哪儿呢?„„”形象化的语言提示既突出了基本动作的特点,又便于幼儿创编新的动作。再将这些动作按规律组合起来,使集体舞一遍遍地有按一定的变化规律反复进行,而幼儿不至于厌倦。
(2)探讨式引导激发幼儿根据规律设计队形
整齐而有秩序的舞蹈队形是集体舞的一个基本要素,而队形的不断流动和变换是集体舞最有趣的地方。在掌握基本队型和基本动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商量、解决变换队型。如在游行式集体舞《喜庆秧歌》中,第一遍两两一对往前行进跳一遍后,老师就引导幼儿想一想:接下来如何变换队型、交换舞伴。这时,孩子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想出了很多种办法,教师将这些办法一一用图示法画在黑板上,再引导幼儿一起实践、验证,最后大家选择了一方(男孩)原地不动另一方(女孩)往前挪动交换舞伴的办法。当孩子们发现他们自己设计的变换队型的办法是那么有趣时,他们跳舞的热情更高了。
(3)游戏化设计调动幼儿进行环节即兴创造
在集体舞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在音乐的其中某一部分挖掘游戏环节,使幼儿置身于游戏的情境中,赋予集体舞教学内容以游戏的“生命”。例如,在《七月火把节》中,每段乐曲开始前都有一段前奏,老师安排在这个环节让幼儿即兴创编,每人根据音乐节奏摆出几个不同的造型,作为“参加火把节的条件”。随着音乐一遍遍地重复,孩子们每段开头都想出不同的造型,他们的即兴创造能力得到淋漓精致的施展。
(4)个性化支持顺应幼儿进行性别动作创编
幼儿对舞蹈有其独特的性别偏好,特别是男孩,对于符合其兴趣偏好的舞蹈内容,他们的兴趣与女孩无异,而对于那些不符合其兴趣与动作表现特征的舞蹈内容,他们的审美情感与动作表现力等大大低于女孩。教师应为男性幼儿提供适合他们特点、符合他们兴趣的表现主题,以满足他们的动作表现需要,自由表现自己的情感与想象。如在《七月火把节》中,由于教师给孩子创造了即兴摆造型的机会,男孩子们在此处充分展现出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动作特点。他们兴趣盎然地摆出了各种动物、机器人、武术、现代舞等造型,从他们洋溢着快乐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自信和满足。
(5)传授与创造结合促进幼儿整体能力全面发展
许多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集体舞中的许多动作可以来源于幼儿,应很好地发扬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但也要处理好传播性内容与创造性内容的关系,不要把优秀文化传统忽略了。如在《拥军秧歌》集体舞教学中,采用的汉族手腕花和弹簧步两个基本动作,由教师传授,而表现解放军的动作则完全由幼儿创造,教师加以收集整理。又如《邮递马车》十人一组“花”的造型动作完全由幼儿自由发挥,这样教师的传播作用和幼儿的创新潜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4.道具支持——帮助幼儿理解集体舞的表演规则
(1)借助道具标记,帮助幼儿自主辩别空间方位
集体舞是一种方向性特强的舞蹈,特别要求统一动作方向的变化。因为如果其中有个别幼儿动作方向发生错误,则很容易与其他伙伴发生“错位”,进而影响到整个队伍的协调一致。集体舞中幼儿的位置和活动方向常常是多变的,有时顺时针跳,有时逆时针跳;有时面对面,有时肩对肩,这样就使得教师难以采用镜面示范法。而幼儿对“左、右”的概念总是辨别不清,教师用语言来指示方向往往更让孩子摸不着头脑。我们的经验是巧妙地使用道具、标记来帮助幼儿辨别方向,一般采用固定的手拿道具或戴上标记物,让他们形成习惯。如总是用右手戴上手腕花或手套,总是用右手拿花、扇子、手帕或总是在右肩上贴上图案等等,这样只要用语言指示就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方向。如“举起戴手腕花的手搭在好朋友肩上”、“伸出戴手套的手互相握一握”、“贴着小星星的肩膀互相靠一下”„„有了这些道具、标记的帮忙,幼儿很容易找到动作方向。如果教师能经常使用这种策略,那么他们的孩子一段时间以后就能自主解决集体舞变化方向这一难点。另外,所选道具还有助于增强舞蹈的趣味性,帮助幼儿展开一定的想象和联想,7
促进幼儿对动作和音乐的表现。因此,道具、标记物外形要有一定的美感,不宜过大过重且不容易碰坏,利于幼儿随身携带。
(2)借助图谱符号,促进幼儿自主理解记忆规则
图谱符号是通过将一些熟悉可见、便于描述表现的符号来替代另一些不熟悉、较复杂的不便于描述表现的事物,来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集体舞是一种需要共同遵守规则的舞蹈形式,当师生共同确定集体舞音乐、队型、动作后,就需要大家共同来按规则学习。为了帮助幼儿尽快掌握集体舞队型变化,学习动作要领,我们将图谱符号引入教学中,根据动作、舞步、队形的特点为幼儿提供反映队型变化规律和舞步技法的各种图谱,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如在学习集体舞“幸福拍手歌”中,老师采用音乐、节奏、图谱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展示与动作相匹配的图谱:按顺时针转圈、逆时针转圈、拍手、跺脚等简易的图谱符号,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模仿表演。到第二次活动时,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一张纸上运用线条和符号,跟随教师的伴唱,根据第一次活动的印象“画出”自己的动作路线,以检验幼儿是否真正掌握了推理。这种利用图谱符号的模仿,使幼儿学得主动积极,提高了教学效率,更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3)同伴模仿借鉴,引导幼儿互相启发学习表演
同伴的相互影响是促进幼儿成长的及其重要的因素,在集体舞创编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有意识地相互欣赏、相互模仿、相互交流,通过模仿交流自主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在进行圆圈舞教学活动时,由于教师与幼儿站在同一圆圈上,这样位置处在老师前面的几位幼儿就看不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这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用“折射示范”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看不到老师的幼儿不用回头看老师,而只要看其他幼儿的动作即可,因为他们看到并模仿了老师的动作。在此,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可贵的是学会了依靠同伴解决学习困难的好方法。
5.实践拓展——保持幼儿继续集体舞的展示兴趣。
幼儿园、家庭、社区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只有通过三者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形成有利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大社区。课题组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组织开展各种愉悦互动式的拓展活动,使他们从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幼儿继续参与学习的兴趣。
(1)“家园互动式” 亲子集体舞展示
跳集体舞是一种大小、老幼皆宜的活动,我们从亲子集体舞入手,开展宣传工作,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开展“家园互动式”集体舞拓展活动。如每年大班幼儿毕业之际开展“毕业亲子集体舞会”;在“迎新年亲子徒步远足活动”中,大家一起徒步到本地的“浙江农林大学”操场内跳亲子集体舞;“迎六一亲子运动会”上以“亲子集体舞表演”开场等等。这些活动使幼儿和家长进一步体验到集体舞带来的无穷快乐,增强亲子情感,激发幼儿继续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
(2)“班班互动式”同伴集体舞展示
为了进行班级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班班互动式”集体舞展示活动。如在每学期末开展全园性的集体舞展示活动中,每个班级都展示自己班级的集体舞特色;在平时个别平行班之间自行组织的交流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然地在集体舞互动中打破交流困难,结识到更多的朋友;在“大小结对”活动中大班幼儿有机会在弟弟妹妹面前“露一手”,产生自豪和满足。这些“班班互动式”集体舞展示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集体舞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继续参与活动的愿望。
(3)“社园互动式”外出集体舞展示
近年来,民间自发组织的“排舞”跳得非常热闹,我们抓住这种时机,在本园家长,特别是祖辈家长的牵头下与附近社区联系,开展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跳集体舞交流活动。如邀请社区的“排舞阿姨”、“排舞奶奶”来园教孩子们跳广场舞;孩子们到附近广场展示集体舞;家长利用晚上时间带孩子一起参与“排舞”,让孩子将幼儿园学会的集体舞教给跳排舞的人群等等。“社园互动式”集体舞交流活动使孩子们通过集体舞这种载体将自己融入社区、融入社会,也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
六、研究成效
(一)在集体舞教学中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实现了在集体舞教学中的幼儿自主学习,有效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1.有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保持
集体舞是项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而轻松自由、鼓励自主、支持创造的教学氛围更使幼儿喜欢集体舞教学活动。教师在集体舞教学中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做法使孩子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对他们今后形成、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有助于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集体舞支持性教学的环境中,教师往往会给幼儿提供很多机会进行倾听、观察、比较、选择等,如观察图谱、舞谱的符号,逐渐明白符号的意义;一遍遍倾听、比较音乐,逐渐明白段落之间的变化„„在这些过程中,幼儿学习的观察、理解、辨别能力得到很大发展,有助于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3.有助于幼儿学习方法的提高
为了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教师们运用了很多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幼儿。如用“舞谱”来解决记忆的问题;用“标记”来解决空间辨别的问题;用“折射”法来解决观察示范的问题等。而这些方法的运用主要目的不在于为孩子的学习扫清障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些策略渐渐地转化成了孩子们自己的学习策略,使他们意识到“哦,原来好办法可以让学习这样简单!”
4.有助于幼儿想象创造力的发展
在支持性教学的环境中,教师往往会给幼儿提供很多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幼儿进行
自主创造,如创编动作、队型、游戏化情节等,使幼儿学习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二)在集体舞教学中促进了教师素质教育能力的发展
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集体舞教学中运用一定的策略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是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支持者”的角色定位更加清晰
《幼儿园教育指导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改变了传统集体舞教学以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教学中注重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和帮助,逐渐清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支持者”的角色定位。
2.教师“支持学习”的教学经验不断丰富
有了清晰的“支持者”的角色定位,课题组教师们通过学习、教学实践、观摩、研讨等活动,互相汲取经验,积累了作为“支持者”的“支持学习”的教学经验,并在共同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提高。
3.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不断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丰富了教师在集体舞教学中的“支持性策略”经验,同时使教师们通过“经验迁移”,明确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能力为重”的内涵,不断提高实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能力。
(三)充实了幼儿园开展集体舞教学的资源及经验
近年常用的幼儿园教材中,韵律活动中的集体舞内容成分相对较少。课题活动的开展为我园舞蹈教学积累了很多教学素材,大大丰富了我园集体舞教学资源,并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1.通过实践形成了园本的《集体舞教学活动设计集》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中、大班集体舞教学活动设计,同时课题组教师根据“支持幼儿自主学习”这一目标要求,经过反复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研讨——调整教学设计——再实践的过程,使《集体舞教学活动设计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2.积累了集体舞教学有关活动的音频、视频资料
两年来,课题组开展了多种相关的活动,积累了有关活动的资料,包括集体舞教学音带以及集体舞教学观摩课、集体舞亲子活动、集体舞汇演活动、集体舞展示活动等的照片、视频资料等。
七、反思展望
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对待传统的集体舞教学我们同样要有现代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素质。实践证明,教师在集体舞教学中运用一定的策略支持幼儿自主学习能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
新的时代,召唤着具有自主性的人才,我们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课题实践,教师们将集体舞教学中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经验延伸到舞蹈教学、音乐教学及至其他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生都会自主学习的人。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2]许卓娅.学与教的心理探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6年11月
[3]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丛书——韵律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01年9月 [4]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05年4月
[5]浙江省特级教师大讲台幼教专场活动资料.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 省教育厅教研室 浙江丽水2010
附件
(一)部分活动照片
附件
(二)《集体舞教学活动设计集》
第五篇:自主探究
化学课自主学习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创设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求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安排学生提问,让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引导学生发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既教给方法,又提供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示范作用,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准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如在讲解氯化氢尾气吸收时,要强调在水面上放一个倒置的漏斗,目的是防止产生倒吸现象,因为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由此,很 自然 地引导学生联想到氯气尾气的吸收能否也采用这样的装置来防止倒吸现象吸取?对这一问题,学生们热烈讨论,踊跃发言,绝大多数认为应该加这样一个装置,因为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我没有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课后自己查资料、做实验,结果发现把通有氯气的导管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没有发生倒吸现象。通过质疑引发的探究,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同学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加宽了。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拓展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材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做一遍,习题中的某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达到的效果肯定比单纯的习题讲解来得好。如某些物质的鉴别,教师可事先在实验室中配制好这些药剂,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亲身实践,能帮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它们在实验中明白了 科学 的真正含义,培养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训练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对原有装置的改进,针对课堂教学中某些实验的不足之处,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改进、重新设计,使实验更加易于操作,现象更明显,污染更少。例如有学生经过试验,对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作了小小的改动,在发生装置中 ,用一支试管,橡皮塞中插入一吸满了水的胶头滴管,然后往下逐滴滴加,即可达到实验目的。通过装置的改进和研制,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是素质 教育 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四、自主学习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必须把握教学方向
强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非是放任自流,让学生随心所欲。它并不排斥教师的严格管理和监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不要过多地纠缠于某些较偏的问题,而应采取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路,把教学迅速扭回到正轨上来。毕竟,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容量作为载体。
(二)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要把自己的身心毫无保留地、无条件地奉献给自己所选择和从事的教育事业,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丰富个性和完美人格,又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 发展 的人才。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不是减少了教师的劳动,而是更多地挤占了教师的宝贵时间,教师必须抱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崇高使命,乐于与学生交朋友,在化学教学这一领域辛勤耕耘。
(三)教师要重视知识更新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了解 现代 科技知识和信息,尤其要掌握和了解一些当今世界的重大发现、发明、科学成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坦诚承认自身的不足,采取平等、诚实的态度,和学生共同研究,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只有参与与实践注重,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学科的知识体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一、“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形式,我们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1、学生主体
我们学校的生源状况位于全市中等水平,基本上每个班级都有30%的优秀学生,他们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知识基础,智力发展上都处于比较好的水平;还有60%的中等学生,他们在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的教育培养;而10%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家长还有学生本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
2、时间分配
教师讲授的时间总计不超过30%(约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展示)的时间约60%(30分钟左右);最后留给学生反刍消化过关的时间约10%(5分钟左右)。
3、教学内容
(1)自主学习内容。教材中的30%的内容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这部分内容教师不宜越俎代庖,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教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内容。教材中的60%的内容是通过合作讨论能学会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的内容合理筛选,科学指导。
(3)点拨教学内容。教材中10%的内容是需要通过老师的讲授、点拨,反复操练后学会的。这部分内容教师不仅要讲,而且要讲透彻,点拨到位。
4、教学步骤
第一步、自主学习。由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完成作业。
第二步、合作探究。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相互讨论,解决问题。
第三步、成果展示。小组派代表在座位上或到黑板上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第四步、自我完善。由同一学习小组内或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订正完善。
第五步、导学点评。教师引导全班大组讨论或教师点拨解决疑难问题。
第六步、整理巩固。由学生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反刍消化当堂课学习内容。
二、化学教师在实施“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点体会
从“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步骤来看,教师需要完成的也只有第五步——导学点评。从课堂实施的表面来看,教师把课堂的主体交给了学生,而教师的任务显得比较轻松,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可实际上,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从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学情把握等各方面进行有效地掌舵,反而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应该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总方向才不会出错,才不会走弯路,走错路,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1)认真备教材
这里的教材是广义上的“教材”,并不仅仅指教科书,还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指导用书,还有一系列超过教科书范围,但跟教学内容有关联的书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知识超过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东西就越多。
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独立阅读课本,而需要以一定的课堂活动为载体,在课堂活动完成的过程中将课本上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知识加以运用,而这一定的课堂活动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根据各学校各班级具体学生的学情,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研制出来,供学生们在课堂上使用。而活动单的研制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编写“活动单”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它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既从教学大纲出发,又不拘泥于大纲,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同时,在这份活动单上还有哪些细枝末节的内容没有能够体现出来,而学生又是必须需要掌握的,教师都要能够全局把握(2)认真备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做实验,通过生动和直观现象,使学生感知充分的、可信的事实材料,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观念或概念,达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学生解决实验题目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教师要选好一个实验课题,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做到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内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包括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安装、药品用量、观察现象、废物处理,安全防护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扼要地作好笔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以施展。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出现的可能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并做好实验材料的准备,防止无米之炊的情况发生。上课时教师要加强组织指导,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小结时既可补足重点指导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
(3)认真备学生
对于中等生源学校的学生,备课时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接受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考虑。过高地估计学生能力,就是通过合作学习也不能无法解决的问题频繁出现,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能让学生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快乐。而过低地低估学生的能力,所设计的活动内容每个人都能比较出色地完成,也失去了培养能力的意义,学生也会觉得没有意思。而有效的活动设计是需要以学生的具体学情为依据,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回答出来,也就是先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达到自主成功。
2、智慧上课,精心组织课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前的课前准备工作是为了让教师能做一名优秀的导演做准备的。而在课堂实施的过程当中,除了一些已经预想到的情况发生外,还有一些教师所没能够考虑到的突发事件,而教师如何巧妙智慧地处理问题,对教学效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全面掌控课堂,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
“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步骤的第一二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学生展示成果,获得成功感的奠基石。教师就需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其掌握情况,更要观察有极少数的学生滥竽充数,自己完全不思考而是等着合作讨论时抄袭别人的成果,这样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极为不利。而真正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提升了能力。而选修科目等级的考核,则会出现平均分是好的,但过等级情况却较差的状况。
(2)巧妙观察课堂,让每个评价都准确到位
“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步骤中教师所做的第五步导学点评,虽然看起来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就这几分钟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有时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对于学生来说确是100%的,他会将这些记于脑海中。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能够很快全面地扫描到学生的成果展示里还有哪些不太到位的地方,并能及时地加以纠正。评价时要注意(1)评价要到位,答案不能含混其辞,观点明确,立场鲜明。(2)评价有褒有贬,不能一味做老好人,更不能吝啬赞美。当然,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评价,学生评价时,教师也及时加以点评,保证学生认识的总方向不出错。
3、及时反思,优化课堂教学
“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究阶段,需要不断实践,反思和研究。教师要针对每节课课堂实施情况,根据每一阶段班级发展状况及个体学生发展的差异,找出“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时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而在实施“36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这些目标都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