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创新策略探究

时间:2019-05-12 21:2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创新策略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创新策略探究》。

第一篇: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创新策略探究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创新策略探究

包头市达茂旗民族幼儿园 014500 阿拉腾图雅

摘要:在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研究也渐趋科学化、生活化、趣味化。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健康教育需要,幼教工作者只有把比较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启蒙活动与形象、具体、有趣的游戏巧妙结合,并把生活中的数学理念与思维方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活动;创新思维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坚持性、条理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等多项目标,为孩子今后发展打好基础。然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如小班“看卡片放实物”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感知3个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学习按卡片的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物体。中班“看数拨珠”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比较7以内数的多少,知道一样多;巩固使用计算器的常规。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如果对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每次教学活动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那么,《纲要》所规定的其他目标就无法完成。

二、围绕幼儿的思维特点做好数学启蒙教育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教师片面依靠自己的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有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跳跃式的,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直接进入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两个环节;有的设计则是单纯的从符号到符号的过程。数理逻辑顺序的建构决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合适的。

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引导幼儿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在数学教育活动中针对当前人们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具体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数学材料的选择进行了专门研究和实践,我们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提出幼儿园数学活动选择材料应该生活化的观点。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为此,我们把数学教育内容按大纲要求生活化,创设活动冲突,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又提出了生活中什么场合要排队,家里的东西哪些可以排队等与数有关的问题。同时请幼儿回家找可以排队的物品,看谁找得多,并且带来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排队游戏。不能带的物品可以画下来讲给小朋友们听。这样从帮助解决问题引出情境,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和学习的愿望。

四、科学选择幼儿数学材料,有效激发教学思维。

幼儿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材料时,要对众多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判断。经过这个有充裕时间的寻找、分类过程,幼儿对数的理解会加深。例如:排序材料,幼儿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排序?然后才能在众多复杂多样的材料中筛选出可供排序的材料。正是数学知识自身的严密性和关系变化的复杂性,才可能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与变通性。可见幼儿寻找材料的过程就是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材料种类繁多,包含的关系数学也不计其数。幼儿对同伴的材料往往产生好奇,总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这种好奇心,引导幼儿在同伴的材料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相互地交换操作,可用材料极其丰富,不但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在不同材料蕴藏的数学关系中,幼儿拓宽了视野。前面所提到的请幼儿回家寻找排序材料,我班40名幼儿带来的材料千奇百怪,各有特点。我们引导幼儿开展了包括量的正逆排序、数的正逆排序等活动。幼儿在众多的材料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求知欲,也得到了无限的乐趣,增强了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同时教师也从制作材料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幼儿的观察指导中。由于生活中可供教学的材料多,所反映的数学关系也多,完全由老师安排谁与谁交换,谁玩谁不玩某种材料是不合适的,也束缚了幼儿的手脚。同时,每个幼儿的操作结果,都由老师去记录也办不到。为了使整个过程不至于杂乱无章,教师可作一些原则性安排,但主要精力是引导幼儿自己记录。

结束语:数学活动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教师应慎重考虑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选择,并激发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积极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

第二篇: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创新策略

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创新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点,以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新的学习模式,要注重学生3种能力的提高:一是自主学习能力;二是合作能力;三是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以提高,笔者认为应从5个方面入手。明确实验教学目标,从教学方法的转变入手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要全面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活动与探究。它要求教师在教材实验基础上,首先要进行创新设计,包括教具的改进设计、实验层次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方法等。这种设计目的是要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发挥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焦耳定律”内容时,焦耳定律演示器的演示效果很好,但原来教法是教师必须先把它的原理解释清楚,然后做两个实验:1)通过电流相同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2)导体电阻相同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现在笔者把课堂设计做了如下改进,就能更好地把学生吸引到实验中来:1)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观察焦耳定律演示器,然后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对正确组给予表扬、鼓励;2)出示2个实验目的,让学生自己针对演示器上的3块电阻丝设计出2个不同电路图;3)让学生到讲台上按正确的电路图进行演示。这样转变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交流设计能力得到培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不管学生个性差异如何,形象、主动的实验可以引起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学生自己观察和动手操作。如在教学“连通器”这节课时,每个学生桌上都放了一个由软胶管连起来的2根直玻璃管,先引导他们观察其特征,指导他们概括得出连通器的概念,再让学生联想在生活和自然界中哪些东西的特征和连通器相似,从而说明为什么要研究连通器。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他们感到生活中确实需要连通器,使学生主动、积极探索以获得新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要从培养学生自信入手

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二是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三是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四是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把握。

一次,笔者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一位学生玩世不恭地拿出激光手电,红红的一束光在室内闪动。笔者正想制止,他却大胆地问道:“老师,这束红光是不是红外线?为什么与手电筒发出的光不一样?”由此,笔者表扬了他善于观察,并告诉学生这红光并非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这是由激光器发射出来的一束激光,同时说明了激光的特点。课后,笔者鼓励学生查阅关于激光和红外线应用的书籍。这个学生还建议笔者这种玩具激光手电作为光源进行实验,笔者采纳了他的建议,在教学“光的反射定律”时,就让每组准备了一个这样的手电,一小平面镜,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共同探究反射现象,归纳反射规律。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使学生体验了主动参与和亲身实验的快乐。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性实验,要从培养学生勤思入手

新教材增加了不少探究性实验,这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深入思考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猜想和设计方案。

例如在教学“探究浮力大小”时,笔者课前要求学生去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同时要求小组设计出检验猜想正确与否的实验方案。通过深入思考,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有的小组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有的猜想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有的猜想可能与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有的猜想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等等。同时都说明猜想的理由,制订验证的实验方案,并且小组按方案在课上进行实验。然后通过交流讨论,归纳出正确的结论。课后写出探究性的实验报告。这样既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开展,要从补充器材入手

实验室是学生实验操作的重要场所,除按教材要求配备仪器和器材,同时应该设法多收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等,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只有这样,实验室才能真正成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地方。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改进物理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在新课程改革下实施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西葛中学)

第三篇:大班幼儿生活化数学活动的探究(精选)

大班幼儿生活化数学活动的探究

江苏省丹阳市司徒中心幼儿园 王腊花

在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下,数学活动已经有了一个本质的变化。它强调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已有经验为前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和思考,把各种抽象难懂的数理逻辑概念“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生活教育理论,在大班幼儿数学活动中进行了数学生活化的探究,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活动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充满时代的气息,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寻找数学,开阔视野。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丰富多彩中更是隐藏着大量的教育信息。幼儿每时每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往往是分散和隐藏的,幼儿难以主动感知。但仔细观察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身旁有着无穷无尽的数学信息。比如车牌号、电话号码、时钟、电视机、摩天大楼等等,在寻找与发现的过程中,不仅有效、快速的帮助幼儿建立了数概念,还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比如幼儿园的小架子是各种图形样子的;吹出的泡泡有大的,有小的,一起数数有几个;大一班的小朋友在排队的时候是按照高矮顺序来排列的灯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但是,幼儿在幼儿园这个环境里毕竟还是局限的,因此还需要教师更加广阔的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平时多带幼儿散步、参观,轻轻松松观察周围环境,引导幼儿观察事物特征。例如:路边有几棵树;这间房子高,那间房子矮;这路灯柱粗点,那边的细点;这地砖是梯形;冬天,我穿厚衣服,叔叔穿薄衣裳干活;伯伯左手拿4个气球,右手拿5个气球,合起来是9个;幼儿园有12个班,是双数;这些具体的数学概念,不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吗?比如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电话号码,除了感知数概念,还会发现几个相同的数字因为排列位置不一样,所表示的数字也不一样;身边矗立的大楼原来是从下往上数的,电影院的座位跟我们平时的座位排列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教师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地教幼儿,而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借助幼儿己有的生活经验,就完全能够使现实生活成为幼儿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桥梁,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幼儿的经验基础上。

二、感知数学,主动学习。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因此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需要教师巧妙抓住一日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感知和体验。如体育课前的准备工作,“帮老师搬来8个轮胎”、“拿来5个皮球”、“呵,终于摆好了”,等等,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又培养了他们为集体服务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增加工作的难度来刺激孩子的信心和兴趣,如“我们班今天来了几个男孩,几个女孩,数数一共有多少人”、“老师需要9个椅子,数数现在还差多少”、“帮老师数数46个盆子够了没有”等一些需要动脑和手脚去做的难度稍大的工作,这些,对于老师来说轻而易举,却给予了孩子们生动活泼的课前活动,同时也刺激了他们能够自主地参加课堂的教学,使老师能轻易地教,幼儿轻易地学,何乐而不为呢?孩子一日生活中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我们不需要去刻意的挖掘,只需要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幼儿就会在不经意间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体验数学,激发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任何的数概念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此,我们要抓住幼儿的一日活动和游戏时间,让幼儿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发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在数学教育中更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图形,请幼儿拼出丰富多彩的图案,拼出鱼、小人、小房子、鲜花、机器人、小汽车等画面。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和灵活应用,同时在拼摆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间餐时间到了,请小朋友利用自己手中的小饼干,算算吃掉一块、两块、几块后还剩几块;模拟一个小超市,给孩子“十块钱”,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物品,看看花掉多少钱,剩下多少钱;带孩子一起走进“电影院”,找找自己的座位在第几排,第几号。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深刻体验到数学带给我们的方便和乐趣。幼儿生活活动中的数学是十分丰富多样的,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影响的积极的、深远的,教师要善于利用的这些数学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发现、感受、体验和学习。

四、运用数学,学会生活。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是为了用,用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不但可以使幼儿感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更可以培养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生活。作为教师,应该坚持提供给幼儿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幼儿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识和习惯。小朋友过生日,与幼儿一起平分蛋糕;带着孩子走出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享受购物的快乐,在这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丰富了社会经验,更让孩子在买与卖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加减关系。学习“解决问题”后,要求幼儿给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爸爸妈妈提一个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它。我要买一瓶可乐和一包薯片,一共要用多少钱?答:2+3=5;我们班一共有20个女生,扎小辫的有12人,短头发的有几人?答:20-12=8。认识钟表后,让幼儿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表,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这样结合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符合幼儿心理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而且真正调动起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家园互动的作用,请家长配合,让幼儿运用分类知识整理自己的衣柜、玩具橱,或到超市购物,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计算购物的数量和价钱、学做记录等。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幼儿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教师的义务,在家庭里也可以创设条件,利用环境让幼儿学习数学、运用数学。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引导幼儿感受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积累数学经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

总之,数学教育生活化,幼儿会不自觉地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注意数学乃至很多生活中的科学,养成主动学习探究和实践的能力,促进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数学教学让幼儿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幼儿提供了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更好地学习数学,从而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喜悦,真正实现了数学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意义。

大班面临着上小学,要给孩子一个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给孩子一对灵巧的小手,给孩子一颗积极探索的心灵。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创设、发现和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利用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开展活动,使幼儿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能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探究

郑志霞

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凸现教

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它应具备几个基

本特点:一是课堂教学应以“儿童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在活动中改变自己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二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整体目标,不仅有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应

包括学生意志、交往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三是课堂教学应强调师生

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和亲身体验。小学数学生活化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课通过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

于生活的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不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思考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同时,也体验、分

析、判断理解生活实例的过程中,不断学会积累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如:在教学“圆的认

识”时,可根据圆的特点从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共学生讨论:“为什么所有车的轮胎都是圆的?

能做成别的形状吗?(这样的问题学生既不感到陌生,又觉得新奇,纷纷结合实际生活现象

展开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生活情境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盎然,而且使学

生感受、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情感。

二、结合生活实际,感悟知识内涵

许多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小学生知识能力的局限,在头脑中难以建立良好的表象,对

数学知识的内涵和概念的本质属性的理解流于肤浅,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比较、描述、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悟、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

三、改组生活教材,培养应用意识

现行数学教材中的不少立体、习题,较普遍地存在题材老化陈旧、情境脱离生活实际。

缺乏现实意义等问题,离学生生活现实和已有经验较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教师应

在教学中妥善处理好教材,如:教学“百分率”中,书本习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替

代。如求本班的出勤率,测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等。

四、增加生活体验,提高认知水平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增加实践性,操作性与探索性”结合有关内容教学,引导学生进

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因此,教师

应努力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达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数学化”的过程。

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方向发展,在强调数学抽象和数学应用两者

辩论结合的同时,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掘现代生活实际内容,将

其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应用于课堂中去,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更具生命力,成为学生舒

展灵性的空间,真正架起生活通往数学的桥梁。

第五篇:小班化数学教学探究策略研究

小班化数学教学探究策略研究 大丰市西团中心小学 胡永红

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呢?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一、引导发现,注重自主探究的尝试性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究意识的体现。它是探究教学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也就没有创造。实施问题教学,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有人形容当前的课堂教学是“问题轰炸”,学生疲于接应,被动应答,自己思索提出问题的太少了。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教学时,我精心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学生原有知识和现有知识的差别,原有经验和当前面临现象的冲突造成的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产生“为什么?”、“怎么办?”等疑问,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兴趣。

二、倡导合作,追求自主探究的研究性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它让孩子展开协作而不是竞争,是通过“社会协商”磨合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解释,达成共识。因此,在自主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的学生分配的同一组内,组成4人的小组,形成“组内合作互补,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孩子可以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发现,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获取大量的信息,积极与他人思想发生碰撞,促成自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放手实践,品味探究成败的过程性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经历失败,怎么体会到成功的欢愉?”只有给予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成功者享受的是探究成功的喜悦,失败者得到的是探究欲得到满足的欣喜!

四、加强指导,提高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教师不能撒手不管、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是“引线人”和“及时雨”。教师的引导、点拨一是要“准”,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和拐弯处予以指导、疏理;二是要“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应力求随机应变。在学有困难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不断地“从漫无目的的发问到选择性的提问”,“从自发的行为逐渐到井然有序的活动”,才能使孩子的思维一会儿云山雾罩,一会儿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五、注重评价,调动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有探索,就会有发现;有发现,就是学习的成功。“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是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最大动力。对于 小学 生来说,他的“发现”即是新,是独特,是与众不同。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要特别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哪怕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微不足道的。通过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写激励性评语、建立成长 档案、自己评、小组评、教师综合评等有效的形式,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参与探索与思考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实现个人价值。

探究性学习,引领小班化的孩子在探究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下载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创新策略探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创新策略探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随想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随想 南辰中心幼儿园 崔文静 我们知道,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幼儿园整体教学活动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和延伸。它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针对一定的数学教育目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李黎 关键词:概 括繁 琐解题思路、步 骤检 验事倍功半粗心大意验 算 素质教育一丝不苟题海战术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 地址:乳山市城关中学 姓名:李国辉 电话:6689427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究 摘要:关注学生解题水平,提炼数学本质,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是我们数......

    高中生物实验创新设计策略与探究式教学

    高中生物实验创新设计策略与探究式教学 【摘要】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拙的应用型学科,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教学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加强高中生物实......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策略探究论文[推荐五篇]

    摘要:社会发展会带动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尽管当前很多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它不单单能够影响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阳光体育......

    浅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天津市警备区第一幼儿园 刘春霞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更新,教育在发展。在《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科学领域的总目标“幼儿......

    幼儿科学集体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推荐)

    幼儿园科学集体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

    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素质教育是要求孩子全面发展,《纲要》中提到:音乐教育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游戏、律动、打击乐,是显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