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心理协理员的选拔培养与管理论文

时间:2019-05-15 12:0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班级心理协理员的选拔培养与管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班级心理协理员的选拔培养与管理论文》。

第一篇:高校班级心理协理员的选拔培养与管理论文

【摘要】在大学生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建设过程中,心理协理员作为最基层的系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心理协理员选拔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了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从学校和心理协理员两个层面提出高校心理协理员选拔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协理员 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选拔培养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各高校积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协理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最基层的系统,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协理员的作用

1.1 心理协理员是心理辅导教师和全体同学联系的纽带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把广大学生作为工作对象,而不是只关注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做好接待来访者个别咨询工作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探索更加积极主动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而班级心理协理员的设置建立了学生和辅导教师的沟通渠道,通过向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反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特殊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危机干预,避免悲剧发生,因此,心理协理员是心理辅导教师与班级全体同学联系的纽带。

1.2 心理协理员有利于高校心理自助和互助机制的形成[1]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高校咨询专职教师人数非常有限,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心理自助组织,形成一种运行良好的心理自助和互助机制,构建全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护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心理协理员,在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后,通过开展朋辈咨询活动,可以提高广大学生心理卫生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或者介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的能力,学会关心别人、接纳别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当自己碰到心理问题时,也可以自己帮助自己,从而达到助人者自助的效果,形成有效的心理互助和自助机制,因此,班级建立心理协理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1.3 心理协理员有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

心理协理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有很多方式,如在学校心理老师的统一培训与指导下,在班级内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广大同学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心理保健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开展个别辅导,为心理有困惑又不愿意向老师倾诉的同学创设一个平等、友好的平台;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谛,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为和谐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2]高校心理协理员选拔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协理员选拔机制不健全

心理协理员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由于心理协理员缺乏健全的选拔机制,有些班级在选拔心理协理员时过于轻率,没有考虑心理协理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从而出现部分心理协理员平日工作不认真,对同学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观察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不能与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及时沟通等现象[3],阻碍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2 心理协理员培养机制不健全

心理协理员,需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接受基本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当前高校心理协理员培训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心理协理员职责不明确,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方面缺乏认识,不能及时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在工作中往往会走入各种误区,甚至会出现各种失误,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因此,建立心理协理员培养机制,对心理协理员进行系统培训和管理,使协理员明确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技巧,提高工作能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心理协理员选拔培养的建议

3.1 学校方面

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协理员的作用,制定完整详细的心理协理员培训计划,加强对心理协理员的培养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协理员自身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保证心理协理员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1.1 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为心理协理员工作创造良好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在于普及与宣传教育,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开展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支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大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心理协理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减少其开展工作的阻力,发挥其最广泛的基层作用。

3.1.2 制定心理协理员培训计划,对心理协理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加其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

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心理协理员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才能获得,因此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严格的心理协理员培训机制,通过观看电影、开展讲座等方式提高心理协理员知识水平,任命专业教师定期对心理协理员就如何开展工作的问题进行解释和指导,不断提高心理协理员工作技能,使心理协理员能够有效地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控制心理问题的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证。[4]

3.2 心理协理员方面

对于心理协理员来说,首先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要遵守心理协理员的工作原则。其次,心理协理员应该在学校给予培训的基础上,自学一些关于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扩展自己知识范围,为自己更好的进行工作提供有效的补充。再次,心理协理员应该提高工作主动性,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优势,不断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在工作中发挥班级干部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优势,去观察、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从而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存峰,王承清.大学生朋辈辅导的实践研究.铜陵学院学报,2007.6,118-120

[2] 邵国东?.心理委员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中华心理教育网.[3] 胡宇,王兰会.北京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分析.,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07>“和谐社会建设与青少年工作创新”征文论文.[4] 王猛,周莉等.高校学生班级增设心理协理员的探索与建议.中国地质教育,2007.3,74-75.

第二篇:试论高校班级管理与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试论高校班级管理与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来源:工业洗衣机 http://

摘要:现代高校教育绝大多数都采用班级授课制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正因为如此,班级管理在现代高校教育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几十个学生同在一个班学习,他们有其各自的个性,必须予以发展和塑造,但是,同时他们又必须服从班级的统一管理,否则就会导致无序和自由散漫,从而也会影响到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如何科学地管理班级,既使班级工作高效有序,又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本文将从高校班级管理和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对此做出阐述。

论文关键词:高校班级;班干部;选拔;培养

一、高校班级管理的思想和制度

(一)“以人为本”和“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

关于管理,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的确,管理中采用的“民主”管理的策略和以“法”管理的方法是班级管理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也是管理思想中最具价值的认识之一,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借鉴吸收了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并把它结合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实践中去,从而为班级管理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思路,并且获得了管理的成功。“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以“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二者结合,不仅没有损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解

放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使班级管理沿辅导员老师设计的预定轨道上运转,达到了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自我管理思想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人本”思想的发展,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学生对管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意识到管理的必要性,特别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这种做法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以至对抗的情绪,大大减少了由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内耗,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其次,创设了多种自我教育形式,大力倡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以尽量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再次,大大强化了规划、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参与。

(三)系统管理制度

管理从空间上说是人与事(学习活动等)相互协调的系统,而从时间上说则是一个从决策到执行再到反馈的系统运作的过程,在推进管理自动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以下班级管理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略作分析:

1、管理目标系统

高校管理工作目标从属于育人目标,所以说全面发展的管理目标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前提与保证。辅导员老师的管理目标系统地反映在他们制定的“班规班法”中,涉及的范围很广,有思想教育、有学习检查、有纪律监督、有多种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内容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及学

生在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的管理目标可以防止管理偏离全面育人的轨道,促进了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健康协调地发展。

2、管理组织系统

管理组织,是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同学与班长,团支书,班委会成员一起,各有不同的职责共同负责班级各种事务的处理。对班级一些具体的用品及各项专门事务,辅导员老师还发动每一个学生进行承包,这样形成了由辅导员老师、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3、管理过程系统

管理实效来自管理过程,为强化管理过程,辅导员老师带领学生建立了三个系统:一是计划立法系统,它包括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每学期常规等;二是建立检查监督系统,形成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辅导员老师抽检五级监测体系;三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对执行过程进行信息反馈,以便调整上述三个系统,通过加强对管理过程三个基本环节的管理,从时间上制度上对每项活动的开展作了安排,它保证了班级的一切活动都能按时、按量、高质量地完成。

(四)管理中的资信制度

在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前提下,给班上每个学生的信誉进行计分量化,以此来促进学生自觉、自我、自主地遵守高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管理班级。这里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使受教育者向着有信誉的方向发展,二是教育者应培养受教育者自觉爱护自己的信誉的良好习惯。推行班级管理的资信制度是有其实际需要、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的。

1、实行班级管理的资信制度有其实际的需要

“资信”一词大量出现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上,一个人要能生存并很好地发展,信誉必须放在第一位。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候——塑型期,在此阶段,如果不能培养出守信的好品德,今后是很难发展并有所成就的。这就决定着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施者——辅导员老师也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形成爱护自己信誉的良好习惯,为社会输送品德优秀的建设人才。

2、实行班级管理资信制度的理论根据

在班级管理中推行资信制度是有理论基础的。从教育学角度出发,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是品德优良的人,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这也是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渴望被别人认可的心理,当然也就希望自己成为众口称赞的具有良好信誉的人。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信誉进行评分量化,既能起到表扬先进的作用,又能达到警醒落后的目的,使其内化为要求进步的动力,达到自我提高的效果。

二、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班干部的选拔与管理是辅导员老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辅导员老师让事实说话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一个有共同奋斗目标、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既充满竞争又处处体现合作的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是每个辅导员老师的不懈追求。

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支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干部队伍。学生入学时在选择班级干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好人才、各取所长。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做班干部呢?积极向上、正直、热诚、责任感强,是班干部起码的素质;具有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有创新精神、学习成绩中等,是班干部起码的要求。班干部还应具备不同方面的特长,以便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尽可能使班级具有凝聚力。这当然需要辅导员老师用时间来观察,并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同学来试用,判断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一个好的辅导员老师就是要尽量缩短试用的时间,选拔得准。通过学籍档案了解学生,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决不能局限于此。因为大学的管理对班干部有着较高的要求。选拔班干部在学生入学注册时就应着手,这一天可称为面试。若适时和学生交谈几句,既表达了辅导员老师的关心,同时也可以观察一下是否合适做班干部。新生入学至军训结束,我们可称为考察期。这一时期辅导员老师要刻意布置一些工作给心目中的班干部人选,观察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处事灵活的能力。军训结束,进入正常学习生活,新的班委就此产生。

(二)培养班干、用人不疑。一个班的风尚和实效如何,依赖于班级管理是否得法和任用干部是否成功。班干部毕竟不是一个专职管理人员,他兼着班务与学习任务于一身,辅导员老师在把他扶上马之后,要注意观察及时指导,但不能越俎代庖。例如组织委员由于种种原因在第一次活动可能搞不好,被投诉要重搞,这时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眼光,他的能力,和组织委员一起分析原因,指导其如何合理安排指挥,而尽量不要

亲自指挥上阵,否则第二次、第三次恐怕还要你亲自上阵。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辅导员老师的一言一行常常体现他自身的基本素质,所以注重培养自身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强烈进取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都对班干部起着潜移默化的表率作用。开班会、开班干部会、找学生谈心等,准备与不准备,准备的是否充分,其效果和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第三篇: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中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学生姓名:XX 准考证号:XXX

X X专业

摘 要:教育学者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而 学生干部的选拔是中小学班级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一个班级的发展,关系到班风、学风等,考验着每一个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把班集体这个家庭管理好,使其成为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有正确舆论、有旺盛士气的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干部;班级建设

Abstract: Education scholar Wei Shusheng has said so: “class is like a big family, the students care about each other as brothers and sisters with the help of, inspire each other, take care of, along with grow up, mature, they leave the home, to the society.”while selecting student leaders are build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lasses in an important part, which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a class, related to the class atmosphere, study, etc., a test of each class.As a teacher, we should seriously consider how to better manage the family class collective, making it a common goal, organized core, have the right of public opinion, there is a strong collective morale.Key Words:Teacher;class construction;cadres

前言

学生干部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育的载体;是学校、教师开展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得力助手;是班集体建设的有力保障和守护者。要想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首先要配备好班级干部队伍,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是引导班级走向辉煌的保证。小小班干部,看起来不起眼,所需的素质要求却很高,包括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缺一都不能成为合格的班干部。班级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摇蓝,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班干部管理班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既培养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又能让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省心、省力,还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新时期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一书中说道:“班级学生干部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力量。一是学生干部可以在任课老师和同学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把同学中对教学工作的普遍意见反馈给老师,也可以把老师的要求传达给同学,减少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二是学生干部可以对同学或老师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提醒同学要完成作业、要遵守纪律等等,以避免可能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因素发生;三是当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发生严重情绪对立的时候,学生干部还可以进行劝说或制止同学的不礼貌行为。可见,学生干部对于维护正

①常的教学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的学生干部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力量,大家认为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让老师放心,让同学称心。

1、学生干部要具有个人魅力,才能够把同学吸引住。

学生干部想要在同学中具有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威信,就必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培养个人能力,提高个人修养。学生心目中的学生干部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他们不仅学习成绩要好,而且还应是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具有团结同学、助人为乐、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真诚老实、不计较个人得失等优秀思想品质,特别是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能努力做到头脑清醒、豁达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2、学生干部要具有组织和领导才能,才能成为同学的领袖,老师的得力助手。

要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就要分担老师的部分工作。例如:组织同学参加集体活动,平时的班级常规活动等,均需要学生班干部的帮助。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的能力,才有可能把工作搞好。

3、学生干部要具备引导和协调素质,才能架起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一个有能力、有眼光的学生干部要具备引导和协调素质,既要懂得协调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又要懂得协调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老师有时会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干部到学生中完成,或者学生有要求、有意见会让学生干部反馈给老师,这都需要他们具备很好的协调能力。很多学生干部都有同感,觉得自己不被其他同学理解,常常夹在老师和同学之间觉得很累,应该相信,如果学生干部在工作上能注意加强与老师、与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深入到他们当中与他们互动,这样,学生班干部就必然能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二、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道:“班集体是在以班主任为主导,由班委会行使日常管理的自组机构。没有班级的管理层次与有序的结构,就无法开展相应的活动,并带领班级成员实现既定目标,形成优良的班集体”。②

班干部相当于一个班级的“火车头”,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班干队伍是班级管理成功的一半。因此选拔和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特别重要。所以,要把培养学生放在首位,让他们既能有效配合班主任工作,又能代表全体学生对班主任工作实行监督,而不仅仅把学生干部当作得力助手。如何选拔班干部呢?我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了解并发挥学生全体的特长

尽快了解学生是班级管理成功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应该通过学生档案,前任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学生的互相介绍和自我介绍等各种渠道进行了解。

1.调查法。教师最好通过调查了解学生。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还可以是学生的家长、亲友、科任教师、原班主任以及其他有关人士。调查要有针对性,要做好调查记录,以利于分析、比较和研究。

2.书面材料分析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书面材料了解学生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如学生的成绩单、操行评语、学籍卡、体格检查表、班级日志,以及学生的作文、日记和作业等。

3.观察法。这是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级活动和各种社会活动等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4.谈话法。谈话法是班主任通过有目的地与学生谈话来了解和研究学生情况的方法。谈话时,班主任的态度要亲切、和蔼、真诚,当然必要时应该是严肃的。

通过以上方法,班主任可以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就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能力,初步确立班干部的选拔对象。

(二)采用民主选拔方式确立学生培养方向

班主任应做个标准的天平。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困难。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理想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再通过演讲、推选、任命等多种方式结合确立班干部的选拔对象和培养方向。

班级中应多设置几个职位,多选拔、培养几名班干部。这种做法的好处如下:

1.负担轻。班级组织虽小,但工作却不少,如收发各科作业、打扫卫生、文体活动、敦促学习、记录班级日志、向科任教师反馈教学信息等。如果班干部人员太少,就会一人兼多职,影响学习。

2.责任明。增加班干部数量能够保证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单一,做到分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工作就容易做细、做好。每位班干部在其负责的领域起好带头作用,很快就能带动班风建设,产生影响力。

3.促发展。培养学生担任班干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等优良的思想品质。多培养班干部或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有利于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

选举前,应加强班队干部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宣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参政意识,使全体学生都认识到民主选举是一场公平竞争,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某项工作,能胜任某一职位。要让竞争者登台发表竞选演说,教师和学生一起评议推选。

班干部的选拔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具体确定班干部的选拔方式。例如:同学之间还没有相互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以先通过任命的方式来选拔班干部,保证班级工作的有序进行;经过一个学期的交流交往以后,同学之间对各自的情况都已经比较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拔产生班干部。再如:经过一年时间的训练发展,对每一位同学在哪方面有特长有能力都已经比较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组阁的方式选拔产生班干部。例如: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锻炼和发展,学生在能力和勇气方面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竞选的方式产生班干部。采用这种方式选拔班干部,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班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有利于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班主任只有选拔好班干部,充分调动起班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班干部真正地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成功。

(三)尽可能提供实践机会和方法指导

班级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群体。这个学校的基层组织不仅是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学会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积累社会经验和明晰做人道理的场所,还是学生实现满足自尊、丰富个性、发展品质等自我需要的场所。

因此,班级管理要留有空间,尽可能给班干部提供实践机会和方法指导。

1、教给工作方法。班干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深受同学们的尊重,因此,班主任可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培养他们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如班级日常工作安排,早自习的管理、班务点名册、好人好事、班级小银行等记录均可由班干部管理或主持,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班主任的工作则主要放在了解情况、及时点拨和指导上,起主导作用。比如说班队课,到了高年级段,完全可有学生自己去搞。开学,我就定好了每一次班队课的主持人员。班队课的内容不确定,由学生自己确定。班干部每个星期要开一次会议,并做好记录。讨论的主题就是近一段时间班里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该内容也可成为班队课上要讨论的问题,做到有问题能自主地及时地解决。

2、鼓励创新。很多时候,靠班主任一个人的脑袋,想的是不够周到的。而且看到的问题也不全面。这时,我们就可以动用班干部的力量,让他们来出谋划策。也可以对原先的一些规章制度做一些改进。可设立一个工作创新奖,一个月或半个学期评选一次。要鼓励他们敢想敢干,敢管敢抓,要容许他们在工作中犯错误的可能。对于班干部的工作,班主任要做到该静观时且静观,该出手时才出手;不要事事放心不下,凡事非亲自经手不可。

3、严格要求,公正对待。首先,越是班干部,越要严格要求。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得力而又得意的干部。学生最敏感的问题之一就是看教师能不能把一碗水端平。如果他们发现教师“偏心眼”,那么,班干部和教师的威信,都会随之降低。其次,班主任对班干部的严格要求必须以信任和尊重作为基础,要始终注意维护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即使对犯了错误的班干部,也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去认识并改正错误。最后,对班干部的严格要求,绝不能是泛泛地发号召,而应从每个人的实际出发,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4、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当干部的热情。集体活动是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主题班会、节日庆祝会、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等都是学生展现其才干的舞台。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去设计,让他们在“台前”亮相,班主任在“台后”指导,这样,学生在展现自己才华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增强自己当干部的积极性和为集体服务的热情。

5、坚持表扬奖励为主的原则,培养班干部工作的创造性。当班干部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时,本人即恰当地给予表扬,让他们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勉励他们继续攀登高峰,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比、学、赶、超、帮中,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人无完人”班干部也难免犯错。而当他们犯错时,我们切不可在全班面前进行大肆批评,宜采用人后批评的方式。因为班干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往往有比较强的自尊心,班主任应用温和含蓄的语言,逐步深入,让他们逐步适应、逐步接受。如果在全班面前进行批评,也降低他们在同学心中的威信,不宜管理班级。作为班主任要及时的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当犯了错误时,应及时的予以批评和帮助,切不可放任不管或姑息袒护。这样会不利于小干部的成长,而且也会失去广大同学对班主任和小干部的信任。

最后班主任要随时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使每个同学都得到担任干部角色的机会,还可以减轻班干部的负担。对于一些不负责任的班干部,也要做出及时的改造调整,避免其产生优越感。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只有选拔好班干部,充分调动起班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班干部真正地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才能使班级管理获得成功。

(四)注重培养班干部的观念意识

1.培养服务意识。在思想上要使班干部明白“班干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官,是同学对你的信任。因此,在班级里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对同学发号施令,而应具有奉献精神,要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意识。班主任平时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如在开学初,我指导学生干部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布置班容,为同学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另外,我要求班干部如果发现同学有困难,要主动帮忙,不能视而不见。班集体中只有班干部先树立起为同学服务的意识,班级里才能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2.培养主人意识。所谓“主人意识”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有主动性和独立性,不要把自己定位为“老师的助手”而消极依赖、被动待命,要有主人翁的态度,主动争取工作。二是要有批判性和代表性,当老师的工作出现疏漏时,应勇于向老师提出,并协助纠正;要敢于作为学生代表维护同学们的正当利益。作为班级主人的班干部,他们与同学的关系应是既大胆管理,又接受监督;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应是既密切配合,又互相督促。

3.培养创造意识。我们倡导创新教育,主要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个性,培养他们探索、创新的精神,学会思考、追求、探索和发现,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和品质。所谓创造个性,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具有创造个性的学生有自信心、敢于冒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不人云亦云、勇于创新、意志坚强、不怕挫折。

班干部工作确实很辛苦,但如果这些工作同时又是一种创造,那么,辛苦的同时也有快乐,创造性劳动会使人越来越聪明。大到班级管理方式的选择,小到每一项具体活动的设计,都应让学生尽量体现出自己的智慧,使他们随时产生创造的喜悦。

4.培养效率意识。班集体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班级的凝聚力,关系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引导学生干部注重工作效率,不仅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更是培养了他们的一种现代观念。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时间,合理制定计划,学会“一心多用”,善于简洁发言等,都可逐步提高学生干部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5.培养合作精神。合作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具有以下优越性。第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第二,有利于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向上等良好思想品质及心理品质的形成。第三,可以促进师生和谐交流,因为教师在实施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是以一名普通成员的身份参与和指导班级活动的,所以有利于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

总之,对学生干部既要交给任务,又要教给方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小心扶持;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在培养中使用,又要在使用中培养,这就是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的主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庆麟著,《教育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 【2】《班主任》 2004、6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4、2 【4】吴旋州.《班级管理学》[J]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第四篇: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机制论文

一、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第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平衡院系间的双重管理。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应首先明确院系的职责,对所属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划分,将院系管理部门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并且设立科学标准的教学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学校在监督检查及协调统一方面的职责,从而为高校教育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奠定基础,使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各院系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学校研究生培养要求进行管理和教学,针对分层次比较明显的研究生应该分别进行教学管理,使其可充分地了解研究生的各项素质培养,以达到科学管理的目标。第二,发挥导师的核心作用,与研究型实验室之间协同管理。导师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在学业上为研究生排忧解难,还承担着研究生的思想培养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管理责任。除了研究生导师以外,学校成立了研究型实验室协同配合完成管理工作,将方向相近的导师组织在一起成立导师团队,以团队形式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并研究课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尤其要注重课题在科学合理及可行性方面的研究,对其进行严格检查,而且要对研究生在试验中所会发生的突发情况及问题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另外,作为导师应该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发挥其充分的指导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时间,加强研究生的基础知识、前沿技术、理论研究、实验仿真、实践应用等知识的学习,从而使研究生的学习方法、研究能力、成果总结、文章撰写等方面有充分的理解和拓展,在根本上提高他们自身学习、理论创新和实践能力。第三,以研究生为主体,建立研究生组织。国家提倡,任何阶段的教育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研究生的教育也不例外,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时,一定是以他们为主体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较强的自制力,他们的思想比较成熟,学习方式方法也已经成为习惯,所以学校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方面,要尽可能地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以及空间,要创造个性化、独立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使他们的自我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学校可以在众多的研究生中成立组织,组织的成员不需要过多,但是一定要具有领导力和组织力。然后将这些组织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联系的桥梁,这样学校就可以准确地、及时地去了解学生的各方面变化,从而调整新的教学路线了。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组织去间接地完成对研究生的管理,每一个研究生一定要服从组织和学校的规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业。

二、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

第一,培养方式全面化。在最近几年中由于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比较快速,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培养人才方面也从学术性硕士延伸到了工程硕士方向。所以,高校也应该与时代接轨,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不但要与时代发展向结合,还应从自身出发,结合实际,制定出一套及科学又合理的培养机制,并对研究生的质量保障系统进行优化和健全,提高导师的师资力量和水平,以便于可以更好地培养出与时代接轨且能力较强的研究生。由于高校在专业课程方面设置的各有不同,所以应对研究生类别进行分类,为研究生制定专业性的培养模式,与导师相结合,从而让研究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还应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为研究生以后的发展开发出更广阔的空间。第二,培养模式体系化。健全的运行体系可以为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最有效、最基础的保证,它是教育网络管理化实施的关键。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人们可以将职能职责进行划分,一般情况下都分为四级,分别为校级、院级、实验室级、导师级,每一级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职责的划分一定要清晰,这样能够减少工作的重叠,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生教学指导效果。另外,每一级之间要能互相交流和沟通,及时地传递信息和讨论对策,这样才能够将学校的管理进行串联,最后形成网状式的格局。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有更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选择了读研,这就使得高校研究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扩增。如果高校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地培养研究生的各项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地改革,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勇于创新,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管理模式。要提高实践能力,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对于研究生来说,一定要实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要让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整体能力以及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梁传杰,葛文胜,符策。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20—25。

[2]谭晓梅。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8(23):118—119。

[3]张敏,王春燕。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02):112—113。

[4]李东平,刘敏。激励机制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2009(12):138。

[5]吕宝川,郭慧梅。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3(01):46—48。

第五篇:浅谈心理契约的高校班级管理论文

随着“95 后”甚至“00 后”走进大学的校园,很多老师们开始不断地感慨现在的大学生不像以前大学生那么“听话”了,“代沟”越来越大,他们特立独行,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想法,对问题的认识也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感性思维,简单地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册》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还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作为辅导员,要对学生管理工作有新的认识。如何能让学生真正把辅导员当成他们的朋友、兄长,从内心深处接受辅导员,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做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要做好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班级管理是基础,班级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其中辅导员的管理方式对班级、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性格特征制定班级建设的目标;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如何构建优秀班集体;如何营造学生更好成长的氛围,圆满地度过自己美丽而又难忘的大学生活;如何与学生间相处和谐融洽,是很多辅导员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其实辅导员对学生有着很多的心理期望,而学生对辅导员同样也有很多的心理期望。比如大学生会希望自己的辅导员是一个平易近人、容易相处的人;是一个公平公正、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人;是一个道德高尚、博学多才的人。同样,辅导员也对自己的学生有期望,希望学生是一群积极向上、勤奋学习、诚实守信、能珍惜大学时光、充分完善自己的学生。这种相互期望就形成一种心理契约,相互期望就是师生双方达成心理契约关系的基础。

1.心理契约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内涵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阿基里斯(Arigyris)提出来的,阿基里斯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同时把“心理契约”引入了管理领域。他认为除正式经济契约规定的内容外,员工与组织之间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施恩(Schein)进一步丰富了心理契约的内涵,他将心理契约定义为“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

由此可见,所谓的心理契约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上的约定,这种心理约定反映了双方的共同的心理期望。所以,我们可以将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理解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在班级日常管理方式、学生学习上的管理和生活上的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期望,反映了师生双方的主观愿望。辅导员和学生都希望班级和谐,学生在大学收获知识和实践经验是辅导员与学生共同的心愿。因此,辅导员的心理期望与学生的心理期望肯定是有交集的。如图1 所示,如果辅导员的期望被学生所接受,与学生对自我的期望出现交集,学生就会将期望内化为行为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同样如果学生的期望为辅导员接受,与辅导员对自己的期望存在交集,辅导员也会将学生的期望看成是自己的职责,并确立相应的行为方式。只要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断地、有效地沟通,这种心理契约的交集就会越来越多,师生双方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共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契约,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2.心理契约在高校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 心理契约可以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师生和谐交往的前提,辅导员要想管理好班级,首先就是和学生沟通顺畅,特别是在大学生刚入学时,肯定希望能从辅导员这里获得生活上的帮助和学业上的指导。如果辅导员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就会让学生觉得辅导员是值得信任的,心理契约就已经初步建立,学生也愿意与辅导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当然,辅导员也要分析不同学生、不同时间段的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例如,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更看重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希望辅导员老师在提供就业信息、传授应聘技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而准备考专升本的学生可能更关注考试方面的信息。辅导员当然也希望学生能找个好工作或者是进一步深造,这样不断寻求期望的交集会使心理契约越来越稳固,同时也使师生之间的沟通顺畅,班级管理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2.2 心理契约可以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辅导员是学生的榜样,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如果学生发现辅导员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真心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管理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那么学生也会由内而外的尊重辅导员、信任辅导员,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服从辅导员的管理,按照辅导员的要求努力做到最好,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2.3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存在良好的心理契约,意味着大学生也要履行学生的职责,必须遵守管理规定,这种由于对辅导员的认同而建立的心理契约会让同学更团结,更有集体意识,更注重集体荣誉,每一位同学也都会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会与其他同学一起,共同创造良好的班级秩序,创建团结、和谐的班集体。

3.高校班级管理中构建心理契约的方法

3.1 构建的基础点———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心理契约的建立是以组织与个体之间相互的心理期望为基础的。大学班级心理契约的构建必须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大学生心理期望的基础之上。学生的心理期望是心理需要的表现,这种心理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不尽相同,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也有较大差异,既有学习、生活上的需求,也有情感、心理上的需求,而且现在的大学生更注重内在的需要,更侧重于精神满足。比如学生在刚入学时,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有的学生会出现适应不良而希望得到帮助,在熟悉了大学生活以后,可能又会有情感上的需求。因此辅导员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变化,了解他们的心理期望,并有针对性地关心、帮助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才能增进班级这一组织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当然,还要将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也传递给学生,最终使师生双方的需求达到和谐统一。

3.2 构建的支撑点———提升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信守心理契约的重要支撑点,并决定着班级心理契约的水平。辅导员是学生和老师及学校之间的桥梁,陪伴着学生的全部大学时光,是学生最亲近的老师,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是榜样,辅导员必须是公平的、博学的、有爱的,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或指导学生。心理契约是心理上的承诺,不是强制的规定,能否构建心理契约,依靠的是辅导员的个人魅力和辅导员在学生心中树立的形象。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辅导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学校、班级和学生的利益,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和学校的规定;辅导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着高尚的人格、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质,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对高等教育充满热情,对学生高度负责;辅导员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因为辅导员担当着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进取、成才发展的重任,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求知欲强,辅导员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所带学生的专业发展,就业前景,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人格魅力,用自己无私的关爱来打动学生的心,使心理契约牢不可破。

3.3 构建的关键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交流沟通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关键,如果师生双方沟通比较通畅有效,那双方才会彼此信任,才能互相了解对方真正的心理需求,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心理契约。如果辅导员与学生长期缺乏日常沟通,甚至不了解、不认识自己学生,学生只有在“闯祸”时才能见到辅导员,那么辅导员很难被学生接受,更不要说建立心理契约了。要想做好班级工作,辅导员必须学会与学生沟通。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小到宿舍纠纷,大到就业引导,辅导员要事无巨细,给予学生最真诚的爱,尊重并接纳学生。学生受挫时,要予以鼓励;学生成功时,要予以赞扬,及时肯定;学生犯错时,要委婉批评,要考虑学生的自尊,用艺术的方式处理,既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给自己留了情面,心存感激。这样学生肯定愿意从心理上接纳辅导员。

3.4 构建的着力点———培养积极团结的班级氛围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尊重、平等、团结、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对班集体至关重要。辅导员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维护集体的荣誉,有集体主义观念,有集体荣誉感。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那身处其中的同学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其影响,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与班级保持一致。因此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形成班级心理契约的土壤,在班级内部逐渐形成一系列不成规章的行为规范。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这些规范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的个体心理需求,并且指导着学生的个体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因此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要明确奋斗的目标,并发挥整个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来完成目标,对班集体中每一个学生的管理,都要坚持严慈结合的原则。没有严格要求的管理是放纵放任的管理,而没有慈爱的管理是粗暴的管理,一个对学生有爱心的辅导员,才能了解学生,才会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够把握住学习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一个对学生有爱心的辅导员,才会收获来自于学生的爱,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也才会愿意将自己学习中的困惑、生活中的困难以及成长过程当中的烦恼向辅导员倾诉。一个对学生有爱心的辅导员,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使班风积极向上,形成合力。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心理契约为辅导员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只有用爱心对待学生,用诚心感动学生,用关心温暖学生,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才会与辅导员达成心理上的默契,建立心理契约,才会让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和谐。

下载高校班级心理协理员的选拔培养与管理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班级心理协理员的选拔培养与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班级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和载体,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班级管理的好坏对学校校风、学风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

    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欧治国 (荆楚理工学院 10级数学与应用数学) [摘要]:小学班干部责任重大、地位相对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努力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对伍。对班干......

    班干部选拔与培养

    小学班干部选拔与培养之我见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古寺小学 杨巧芬 内容提要: 班干部是班级中最宝贵的财富,是班主任工作的有力臂膀。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关键是要正确选......

    班级小干部的选拔培养

    班级小干部的选拔培养 “自主式”班干部选拔方式的班干部人选在自荐、班主任推荐的基础上进行民主选举。自荐主要针对性格活泼、勇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老师推荐主要针对那些性......

    中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精选5篇)

    中小学班级建设中学生干部选拔与培养 【摘要】:教育学者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

    班干部培养与班级自主管理

    班干部培养与班级自主管理 重庆市铜梁巴川中学 何明元 重视培养干部,服务于班集体 建设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班级核心即紧密团结在班......

    《班干部选拔与培养》计划

    武池完小《班干部选拔与培养》计划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而班主任是整个班集体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

    干部选拔与培养制度

    干部选拔与培养制度 后备干部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党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也是使领导班子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基础。为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