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论文

时间:2019-05-15 12:2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论文》。

第一篇: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论文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培养模式;特色;多样化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端翻译严重匮乏,需求的专业结构趋向多样化。高等学校外语教育在语种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及语言能力的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趋同化,是造成高端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对高端翻译的旺盛需求不仅要有现实的紧迫感,而且要有顺应发展趋向的长远眼光。解决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传统外语教育,注重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关怀的办学特色;改革办学体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要注重科技外语和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翻译市场现状不容乐观,而高端译员的匮乏已成为这个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语翻译的文化交流与信息交流的功能越来越彰显。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信息涌入中国,翻译人员如果不能及时而正确地消化国际信息流,将导致大量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信息的流失。翻译能力薄弱的问题不解决,还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政企涉外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中国的持续发展,妨碍中国全球化的推进速度。

一、翻译市场的强烈讯号:精英人才匮乏,呼唤高端翻译的多样化

当前中国翻译大国地位与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形成强烈的反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出现了巨大的翻译市场。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的注册翻译公司有近3000家,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仅在北京注册的就有400多家。全国翻译从业人员多达50万人。从规模来说,中国已成为“翻译大国”,但并非“翻译强国”。因为这支队伍中的专业翻译人才只有6万,真正有水平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仅占5%。

翻译人才青黄不接集中表现为高端译员匮乏。而且从译员需求的专业结构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高端人才匮乏是世界人才市场的共同特征,然而在中国翻译市场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中突出的表现是:

(一)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这主要反映在外国文学翻译质量下降。以2005年初举行的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为例,在涉及文学翻译的5个奖项中,竟被评委无奈地空缺了3个。外国文学翻译之所以遭遇窘境,是因为优秀文学译着要求译者深刻把握两种语言的精髓,特别是要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而达到这种要求的译员太少,导致优秀文学译作稀缺。时至今日,人们对20世纪中国的一代翻译大家的风采依然历历在目,例如钱钟书不仅英语基础好,而且博览群书,还有浓厚的文学兴趣,其译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萧乾先生以集文学创作、翻译和记者于一身而着称,得益于他深厚的母语修养和对英语文学的娴熟研究背景。然而中国本来翻译大家就不多,随着一代名师的相继逝世,优秀翻译后继乏人。

(二)科技翻译,尤其是高新科技翻译人才稀缺。多年来外语院校十分重视外语复合人才的培养,但存在着重文轻理的倾向。当前,外语复合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是外语专业知识与经济、贸易、金融、新闻与法律知识的复合,而外语专业知识与理工科知识的复合结构则长期受到忽视,以至于当前懂经贸、商法的文科复合型人才很多,但熟练掌握外语的工程技术人员稀缺。机械、化工、软件、信息技术和电子专业都紧缺外语人才。

(三)口译人才匮乏,尤其同声传译人才稀缺。随着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发展,中国口译人才严重短缺。目前国内能够熟练地在商务活动、国际会议中担任翻译的人才实在太少。同声传译作为语言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因而培养也十分困难。这种人才不仅在我国紧缺,甚至是全球化的人才难题,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有资料显示,中国口译人才缺口百万,第六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研讨会对中国的口译人才短缺表示担忧。

(四)中译外人才紧缺,尤其是经典着作和重要政治文献方面的中译外,面临重大问题。中译外比外译中难度更大,写作风格与语言习惯要适合外国人的要求,对译者的中外文水准、政策把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古代经典着作的翻译还有古文、文言文的阻隔。现代文人能够阅读文言文的已经寥寥无几,因此存在着把古典文献翻译成现代汉语,再由现代汉语翻译成外语的双重语言转换问题,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中译外涉及的语言也越来越多。仅有英、法、德、日、俄等常用语种显然不够,而稀有语种的翻译人才就更显得匮乏。

二、外语教育的缺失:教育理念和体系陈旧,办学模式趋同化

在2004年举办的“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为主题的一次高等教育国际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正陷入一个办学误区:办学模式趋同化。大学普遍按照一个模式培养相同规格的人才,而不是根据个性差异来培养各类创新人才。

中国高等学校的外语教育的办学趋同化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专业语种结构趋同。开设英语专业的学校过多,英语专业招生人数远远超过小语种。目前全国有800多所院校开设外语院系,同时全国兴起了一批以新东方学校为代表的外语培训机构,而所有的院系及培训机构均设置英语专业或进行英语培训。以至导致英语专业人才饱和,毕业生就业由“热”转“冷”,而小语种尤其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则供不应求。

(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多年来,传统外语教育只注重语言和文化双重关怀,而忽视综合知识的传授。近年来,又清一色地转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外语专业本色,造成了多元文化的缺失。这种现象的认识误区在于:把外语仅仅当作语言的工具,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淡化了包括汉语文学在内的中外文化教学,以至于跨学科界限的知识性课程——法律、经贸、金融、新闻——的过量,而导致语言专业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忽视了深层次的中外文化的熏陶,语言人才失去语言与文化为特征的传统特色。

(三)语言能力的评价方法趋同。中国的外语教育长期以教学服务于考试为导向,导致学生只关注知识和语言技巧,而忽视了语言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测试为标准的外语能力评价方式,导致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时间长,资源投入大,整体效率低。而以客观题为主体的语言测试方式只测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存量,却忽视了用主观题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评价。记忆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存储状况是可以见诸卷面的,而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则难以在卷面上展现。然而外语的写作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少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诚然,过去清一色的培养纯外语人才,毕业生知识结构过窄,曾经是外语毕业生就业由“热”转“冷”的主因。因此培养“外语+专业”、“英语+小语种”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是适应社会需要、应对就业难的根本出路,更是教学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应用性”,而对于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来说,必须保持语言教育的文化多元性,培养高层次外语专业人才。只有具备比一般外语学习者更高的外语水平和更扎实的中外文化基础,其毕业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研究型外语大学必须把坚持外语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作为一种理性选择。

三、解决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根本出路: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坚持办学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性

(一)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关注现实的紧迫性。而且要有放眼国际化的远大眼光。高端外语人才需求旺

盛及其需求专业结构的多样化,不仅仅是一种市场现实,而且是社会发展对语言人才需求的大趋势。从全球视角看,信息时代促使我们的湛蓝色星球变成了“地球村”;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交融促使整个世界趋向“全球化”;文化与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必然要求异域文化与教育的“国际化”。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前景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以及上海迎来世博会,必然大大刺激人才市场对高端人才的旺盛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不容动摇,同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为了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外语教育语种多元化,也是一种必然要求。

从现实情况已经看到外语教育落后的紧迫感。全世界学术刊物的80%~90%都是英语刊物,离开英语就无法吸收外国学术资源;全世界的计算机信息90%都用英语表达,我国计算机软件教育的国际化与标准化已大大落后于印度,而英语教育水准不高,理工科硕、博士的翻译能力不足是软件人才国际化的一道坎儿。在这种大背景下,上海外语大学校长戴炜栋,在近年强劲的“全民学外语是国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的惊呼声中,清醒地指出:“从整个社会的外语水平看,不足以说明‘全民学外语’。”并指出,从外语教育的现状看,“中国整个社会的外语水平比一些亚洲国家要低”,“英语在中国是一种外国语,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英语则是第二语言”。当然我国的外语水平更不能与欧洲相比,在荷兰有80%的国民熟悉英语。

(二)根据外语需求的市场定位,改革办学体制,推进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必须承认:“全民学英语是国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的惊呼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主要表现在它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当前以服务于考试为导向的英语学习方法的弊端,以及外语教育在包括教育观念、办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趋同化。这些弊端直接导致了外语教学的低效化。这种呼声对外语教育提出了警醒,启发了人们必须认清外语教育的两个改革方向。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认真把握外语教育的市场定位,对不同语种、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提出不同的外语教育办学要求。例如,从语种的专业结构规划看,必须肯定地认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育的范本;同时注意纠正当前小语种专业办学只限于几个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的状况,注重在更多院校发展小语种教育,实现外语语种的多样化。从不同地区的外语教育要求看,对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及上海等未来的国际化都市必须普及英语教育,提高全民的外语水准;而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则主要要求学好他们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看,研究型大学应该倾情于外语精英的培养,在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必须坚持以注重语言与文化双重关怀的传统英语教育特色;而教学型大学则应坚持外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并以培养语言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其次,必须十分注重不同专业结构的外语精英的培养,实现高端外语人才的多样化。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普及性,而精英外语教育则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其应该具有的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和导向性品格。在外语教育中,这种品格主要表现在注重各类专业外语精英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前瞻性需求。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针对外语人才模式趋同化的弊端,实现专业结构的多样化,除了必须加速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及在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保持传统外语教育的特色外,应特别注重两种外语专业的发展:一是在理工科院校发展科技外语教育,二是大力发展翻译专业。

在外语教育中应当认清两种复合型人才的区别:一种是传统的“语言+语言”(例如:“英语+汉语”,“英语+小语种”),以及“外语+社会科学”(经贸、金融、法律、新闻)等以外语为主体知识结构的“语言型”外语复合人才。另一种是以科技知识为主体知识结构的“科技+外语”的“科技型”专业外语复合人才。后者实质是一种专门用途外语人才,它的第一能力是理工科知识,本质上属于科技型人才。

科技外语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及教学要求都有异于语言型的外语复合人才。从能力要求看,台湾科普翻译家侯捷指出,“一般人认为英文好就能翻译英文文稿,这是大错特错的说法,进行科技翻译与你有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密不可分”;“科技翻译的关键不在外文功底,如果要列出科技翻译成功的要素应该是:专业素养,中文程度,中文文采,英语程度”。同时理工科外语教学的要求也有异于文科型的外语教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钟美荪指出:“大学生英语不必都能说会道,文理科英语教学要求不宜一刀切。”许多专家认为不同类型学科的英语能力有不同要求,阅读英语专着及查阅英文资料的实际能力对理工科高层次人才是最重要的。科技外语人才的培养应该在理工科院校进行,因为纯外语的人才培养不出合格的科技外语人才,钟美荪副校长就说过“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困难,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师都毕业于英语专业,教师通常按英语教育的思维和标准去教授不同学科的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双方难以找到结合点”。

当前科技外语教育的历史很短暂,科技外语教育十分薄弱。翻开教育部1990年出版的《全国研究生专业介绍》可以看到,当时,高等学校的科技外语专业的设置如果说不是一片空白的话,至少是凤毛麟角。近年,开设科技外语的意识首先在医学院校觉醒,一些医科大学开始创办临床医学外语方向、药学外语方向及护理外语方向。随着中医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先导的一批中医药院校先期招收了中医学(英语)方向的本科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英语)方向的硕士生即将走向社会。这是外语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一大进步,它预示着科技外语专业的发展取向。

外语专业与翻译专业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发展翻译专业是解决翻译人才匮乏的另一个良方。在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趋同化的背景下,翻译专业起步与发展严重滞后既是外语教育缺乏特色与个性的表现,又是高端翻译人才匮乏的另一个原因。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指出,外语与翻译之间虽然关系很密切,但毕竟是两个学科。翻译人才须熟知中外两种语言的规律,尤其要研究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还须熟练掌握各种翻译技巧,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面。如前所述,鉴于当前外语精英紧缺不仅反映在外国文学翻译方面,还表现在中译外翻译、科技翻译、口语翻译,尤其是同声翻译人才的紧缺上,因此必须在研究型外语院校普遍开设翻译专业。遗憾的是我国外语本科教育长期不开设翻译专业,甚至大学阶段翻译科目的设置也是近年才出现。可喜的是,近年来翻译专业萌发了一系列迹象: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专家透露,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正式将翻译从外语教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专业独立发展,目前已有3所高校招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翻译学科博士授权点,并从2005年起招收翻译学博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高端人才;北京大学、对外贸易大学也于2006年有相应的举措。可见,鉴于翻译人才危机感,推动翻译人才专门化培养,至少在研究型大学普遍开设翻译专业,才能解决中国翻译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已开始形成共识。

第二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关键词:教育管理论文发表,发表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投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许多高校开展了“3+1”“3+1+2”“4+2”等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在这些培养机制中,各类工程专业都增加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如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计划等,借以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最终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程人才。

建筑学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加入半年设计院工程实践环节、每年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授课等,这些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较其他工程类专业提早近20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要求的大环境,建筑学仍然有必要对其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满足建筑类工程人才需求。

二、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目前,中国工科专业多以4年为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尽管也属于工科,但由于其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学制由4年改为5年,同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建筑院校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而未通过专业评估的建筑院校则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住建部评估委员会对于硕士阶段达到建筑学培养目标的建筑院校还批准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总体而言,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培养标准反映在建筑学中,就可分为工学学士、建筑学学士以及建筑学硕士等三个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筑学人才培养可以采用“4+X”模式。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或者家庭有一定工程背景(如施工、建材等)的学生,可允许此部分学生采用“4+0”的模式,按照4年制培养模式,授予工科学士学位,使其尽早投入相关工程领域参与实践工作。而对于通过5年学习(即“4+1”)的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授予5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此类学生的最初工作岗位往往以建筑设计为主。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提升,即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根据其学分修习的进度,最终决定采用“4+2”或“4+2.5”或“4+3”模式,使其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按照一般模式,建筑学硕士读完需8年时间,而采用此模式则可缩短1年~1.5年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率先采用了此模式。这对国内同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大亮点。传统教学一般以专业大类课、核心课及选修课三个层次为主,尽管通过选修课或通识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其眼界始终局限于专业设计或社会生活的某一部分,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双语系列课程,聘请国内或国外专家学者采用双语教学,借鉴、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设计资源,提高设计课程的国际通用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教学模式,如邀请国内外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为期一月或数月的交流、学习和实践,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打开设计新视野。目前,此模式在国内知名建筑院校中已普遍采用。如东南大学与ETH联合教学已持续了数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波恩大学也对此模式进行了多次尝试。

此外,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工程项目专题讲座,介绍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组织与施工经验,这也是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一种简便模式。

3.“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既是工程教育理论上的学者,也应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然而,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校内教授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导师”教育模式。

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前3年往往偏重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从单一空间向复杂、综合性空间转变,进入高年级后则会结合真实课题进行设计。

高年级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设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建筑类高校大多采用“教授工作室”模式,该模式不仅使教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吸纳年轻教师融入教授工作室,担当助手,在工程实践中吸收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与设计水平。

强化校企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基地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实习培养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带着经验和疑问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创造欲望更强。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恰好与高校形成互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为企业输送大量社会紧缺的设计人才,两者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建筑学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仍然脱离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背景要求高校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必须大力进行改革,推行符合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型与研究型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建筑类高校正大力提倡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教学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教学仍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演员”,而教学的场地和环境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特点。以建筑制图为例,以往仅在课堂内讲授书本中的制图要领、原则与方法,学生只需学会求解,但当遇到实际课题时,则会碰到很多不解之处。在实践性教学理念下,将部分建筑制图课堂转到室外,对校园内部的小型建筑进行实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测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回到教室,制作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通过对实体建筑模型的切割与分析,最终完成图纸绘制。通过亲身实地感受、了解现场,以及分析、切割实体模型,学生不仅对基本制图原理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课堂原理——实践认知——动手操作——原理加强”这一教学过程,使原本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一个个实际存在的鲜活案例,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式获取性学习,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讲解设计原理及其重要知识点与研究方法,设立合适的研究专题,分析研究方法的合理切入点,同时安排合理的研究进度、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要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应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教师所提供的某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在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提高素养。

对于建筑学专业研究性学习,应以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应以课程设计的某个专题为核心,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及运行,同时运用已具备的专业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手段,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所提供的设计课题应为真实课题,学生在研究中也应从课题的社会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设计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与社会接轨。

3.创新性设计

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局限在数字计算、设计模仿与形式堆砌上,而要在各个方面对工程设计有所创新,建筑学人才培养尤其要关注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建筑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巴黎的“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此后的美国学院派、德国包豪斯等建筑教育则超越了之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技术等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化建筑设计的教育思想。而日本则通过在建筑空间、形态、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体现本土思想、别具一格的日本现代建筑风格,这一思维的创新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四、结束语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应该说,高校中的工程教育没有实际项目中所限定的各类条件,因此也就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高校的建筑教育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主流和先锋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对社会的流行趋势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并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创新性设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而要挖掘学生的深层创造潜力,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高校工程教育的设计创新,使得创新性设计教育不断突破,开创新的创新格局。


第三篇: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王 欢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21世纪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人才培养规格;改革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 培养要求; 培养模式

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我国的国际交流和贸易日益频繁,社会急需一大批具有国际理念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的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的人才培养方向,使新世纪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会上能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杜瑞清给复合型外语人才定义为:“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它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 罗世平总结出目前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有:外语加专业知识、外语加专业方向、外语加专业、外语加外语、专业加外语和双学位等。得到了外语界的广泛认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已是大势所趋,是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主旋律。

一、改变传统教育思想,明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要具有较高的外语综合素质

外语的综合素质包括显性学力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包括隐性学力的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文化素质以及人格成长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

2、要具有宽厚的知识结构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更加广泛和多元化趋势,对高素质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必然是多元化的。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还要掌握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通,既要了解外事、经贸、法律、金融、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以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3、要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

要有国际视野就是要具备全球观念、开放观念、终身学习观、可持续发展观、创新观念、竞争观念等。只有具有国际视野,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注重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的培养,才会有意识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国外先进理念、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动态的吸收和借鉴。同时,还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民族特点,对外来观念、文化进行精心的鉴别、选择和改造,使其与本土文化的优良因素相交融。

二、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改革课程结构

在基础阶段,要抓好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能力的培养,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高年级阶段,应重视第二外语的学习,并在注重语言基础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应用方向类的课程建设。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知识课程,如外事、经贸、旅游、计算机、教育、法律等;并将此类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实践的环节,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增设中国文化及中国国情知识课程,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等传统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交际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把课堂中的语言教学和课堂活动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使用中学习语言,在学习中使用语言。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语言教学任务,自然地习得语言与文化。努力加强学生自学,课堂讨论,科学研究等培养环节,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强调人才主体的自我发展,拓展其自身综合素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外语辩论赛,技能比赛,口语比赛等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用外语表演各类节目;与外教、留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交流活动等。同时,也要注意密切教学与社会的联系。积极联系校外实习机构,使学生积极参与外企的实际工作,熟悉工作特征和方法。把课堂所学直接应用于工作和社会,理论联系实际。

3、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要符合国际化新形势下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其学习兴趣。教材内容应能很好地体现语言规律和其他必要知识,并能反映迅速变化的时代,增加外事、商贸、科技、旅游、经济、国际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尽量体现现代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外语网络资源。在对网络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利用现代媒体工具,优化处理部分素材资源。开发外语报刊资源。从报刊上选取有时代气息、反应及时、鲜活真实的报刊材料,适时让学生接触新闻报道的最新素材。开发广播影视资源。教师可以开发那些语言规范、语速适中的广播影视资源来拓展学生的外语语言输入渠道。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和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给我们的师资队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要拟定新的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国内外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现在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培养复合型的外语师资队伍。同时,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师资培训的国际化。在国际交流中,积极吸纳发达国家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师资,到本土高校参与管理与教学。有计划的选派教师进行出国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承办国际学术交流会等。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时代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国际化复合型外语人才要具备三点:外语,技能和胸怀。具体来说,在外语方面,不仅是会一门语言,而是精通一门非母语语言,通晓一到两门其他语言,这样在未来的竞争中,才会有综合的语言能力;技能方面,应当是拥有能够在国际社会中较为普遍,同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技之长;对于胸怀与国际意识来说,应当对于不同文化,不同风俗有博大的胸襟,宽容的气度,并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及早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具体措施,顺应时代的趋势。【参考文献】

[1]杜瑞清.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实践.外语教学,1997,2.[2]张冲.高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对策的思考.外语界,1996,1.[3]罗世平.也谈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外语界.[4]李悦娥,创建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 2000,8.[5]张立玉,王红卫.中国入世后民族高等院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8 [6]李俊江.论21世纪我国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高教研究与实践,1998,2.[7]金灵杰,李利群.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0,7.[8]韩苏.21世纪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当代教育科学,2003,3. [9]黄锐.复合型外语人才素质培养模式.集美大学学报,2000,2. 【作者简介】

王欢(1978-),硕士,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日语教学。

第四篇: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1、教育与人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教育理念千条万条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是片面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出发点是人,而最终的归属依然是人,只不过前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后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生物学上的人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而社会学上的人则关注是人在其生活背景下的更具心理特征的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将人作为是教育过程的关键性要素。

2、教育与社会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古代思想家们曾有一些论述。近代的教育家一般都把教育看作改良社会或维护社会现存秩序的工具。19世纪,社会学兴起以后,社会学家们提出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各种看法。20世纪初,乃有教育社会学问世。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它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与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关系等。对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在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 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明显地影响着经济制度中的职业组合和人力结构,而这一变动也必然影响到教育。 社会化过程与教育的关系:学校是社会的主要团体之一,是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是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的专门机构。家庭、集体、学校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单位,三者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有深远意义。

 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又是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潜在条件。

3、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培养各级各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规划纲要的多个部分,都涉及到这个问题,特别是提出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

就个体而言,一个关键需求解决的矛盾是: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就教育而言,一个关键需求解决的矛盾是:人才培养规格和现有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和谐。

为此,需要做的几项工作(几个工作步骤)是:

 有效地研究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为形成人力资源做好准备。

 调研社会需求变化发展的趋势;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 尊重人的个性,通过教育实践,鼓励个性发展,形成培养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格局。

 培养多样化人才培养满足人的个性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达成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和谐。

4、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

社会需求除对求职者进行表层知识、技能外,更侧重于深层人格、态度、价值观。究其原因在于,学校追求最佳绩效,而教职工的情绪智力、人格、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压力应激的方式等都对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甄别教职工“这个人能做什么?这个人适应做什么?” 一般既有对教职工知识、技能在内的要求,更以人格、态度、价值观等具有普遍人格倾向内容,涉及人格、态度、价值观、职业取向、忠诚、行为方式、压力应激反应方式、人际与沟通能力、适应与创新能力等。以此为基础确定教职工的综合能力素质。

学校教育一方面是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必须注意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同时必须强化自身人格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1)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意志力、理解能力等。(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48151.htm”)

学习能力表现可以分为六项“多元才能”和十二种“核心能力”两大方面的力德教育体系。六项“多元才能”指的是:知识整合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理财能力、策划与决策能力。十二种“核心能力”指的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语言表达、操作能力、运算能力、听/视知觉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继而在教师的诱导下,促进学生调动一般性学习的知识内容,在拓展性教学的知识背景下,充分体现自身的创新精神;支持、鼓动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疑义,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加以消化、吸收,独立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学生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对结果的谨慎论证,这些都将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内涵,学生也就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在发展过程中升华形成的人的基本活动技能。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步骤、有目标的行为,是为实现目标而有计划的个人或团队行为。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放在整体知识结构的框架中来认识,通过实践,培养能力,使实践能力成为人的品质之一。

实践能力的包含: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汇总现象、提出问题,体验实践、分析问题;思维参与、解决问题;发展提高、交流成果。

实践能力的内化:感悟(感知)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反思(理论和实践)的协调能力。

实践能力的三个层次:简单的操作能力,带有较大的被动成份;在主观意志驱使下的操作能力,带有极大的主动因素;理性支配下的实践能力,具有完整的实践目标、实践步骤、实践反思和实践成果,实践活动成为发展的个性。

实践强调行为的体验过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单纯的理论教育是不同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做。而“应该”不是简单的告知,而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体验”实践过程,从中激发形成强烈的发展意识。因此,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上认识,可以看成是以学生主体,以实践为过程的,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素质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的教育,这就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

(3)创新能力

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狭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实施的一系列行动。随着人们对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系的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对于创新概念的广义理解。

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结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三者是联为一体的,是创新的三个立体维度。在运用培养“创新能力”策略之前要明确,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定方位的“点”的教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全方位的“面”的教学;创新个性的培养是“点”“面”结合的过程。

“创新能力” 培养的实施过程可以分四步进行,即“动机的培养”、“知

识的拓展”、“问题的探究” 和“结果的论证”。

5、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知识可以按照约定俗成的随意分类、哲学分类以及舍勒和马克卢普的知识分类法的分类:

(1)约定俗成的随意分类法。知识分为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文化知识等,再把这些大类分为一些小类,如科学技术知识,可以按分科分为物理知识、数学知识、化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生物知识等等。

(2)哲学分类法。这种分类法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理论,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理性知识与辩证性知识。

(3)舍勒和马克卢普的知识分类法。把知识划分世俗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没有文字的知识(如视听艺术)六大类。

(4)表征的类型划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

一个现实的人或者一个曾经存在的、现实的人,所进行的获得、传播、创造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的个体实现。知识个体实现的具体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使知识实现了“我知”,把一个无知识或非知识的人转变为一个知识的人。知识在社会、历史中获得、传播、创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社会实现。知识的社会实现,必须通过丰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获取知识,同时也强化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形成人的发展性创新能力。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

8、十七大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如何阐述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与运行方式,它们在实现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上分析,它规定了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从外延上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要素。如果说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那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就是实质性要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凭借性要素。

下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简单说就是人才的培......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 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之一。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高职类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方面日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不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

    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

    一、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现存的问题1.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完善。一般来说,我国本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包含三个部分,其中美术基础课程和理工知识......

    新能源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为工程教育创新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讨论了......

    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教育、科研、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优势,为江西地方经济建设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迫切的......

    浅论辽宁科技外语人才培养

    浅论辽宁科技外语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辽宁科技外?Z人才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16DYY006。【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