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周必大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①,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①践祚:即位,登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缴驳不辟权幸 辟:避开
B.朕知卿举职 举职:尽职
C.自章、蔡沮士气 沮:沮丧
D.逐人才,流弊至今 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 / 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
B.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 /(亚父)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1.下列各组句中,能直接表明周必大不善逢迎,刚正不阿的选项是()
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②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 ③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 ④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⑥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 ⑦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⑧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
A.②⑤⑦⑧ B.①②③⑦ C.②③⑤⑦ D.④⑥⑦⑧
把文言文 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2.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13.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
14.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参考答案
9.C
10.D
11.A
【解析】9.C(沮:使……沮丧,挫伤。)
10.D(就,连词,表顺承;A.作为,动词/替,给,介词:B.用,介词/因为,介词;C.的,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11.A(①是说周必大的策写得好;③是说外交应付自如;④是周必大对皇帝的讽刺;⑥是说皇帝器重周必大)
12.周必大年轻时英俊奇伟,父早故,由外祖母家抚养,母亲亲自督促他勤奋读书。
13.你的官职只不过是为 人君鼓扇而已,在先皇帝时位卑事微,如今怎敢抗命!
14.十天以后,孝宗重申以前的命令,周必大仍然拒不奉命。不久,他辞去了给事中的职务。
参考译文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父亲叫利建,周必大年轻时英俊奇伟,父早故,由外祖母家抚养,母亲亲自督促他勤奋读书。绍兴二十年,周必大中进士,授官徽州户曹。后又中博学宏词科,任建康府学馆的教授。不久,周必大被调到太学任职,宋高宗阅读了周必大起草的策文后,说道:“真是大手笔啊!”
宋孝宗即位以后,被任命为起居郎。(一次),侍奉宋孝宗讲经,孝宗对蜀地的情况颇为担忧,周必大回答道:“蜀地的人民长期困顿,希望陛下颁诏对他们安抚劝谕,事情安定后应当宽限他们的租赋,这样,蜀地就可以安定了。”应诏上书列了十件事,都切中时弊。
暂代给事中之职,他上奏辩驳,不避权贵。金索要议和时厚礼,周必大分条上奏,请求确定敌国的名称,金国因此屈服。曾觌.龙大渊得到孝宗的宠幸,众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他们。(孝宗不仅没有接受大家的意见,)反而晋升两人的职务。诏旨下达后,周必大和金安节拒绝在上面签署同意的意见,并且上奏孝宗:“陛下对于政府中官员,欲罢则罢,欲贬则贬,惟独对于曾.龙二人委曲迁就,多加重用,恐怕众人会议论纷纷啊!”第二天,孝宗宣布了自己提升曾.龙的手诏,并对周必大呵斥道:“你的官职只不过是为人君鼓扇而已,在先皇帝时位卑事微,如今怎敢抗命!”周必大进入宫廷向皇帝谢罪,但他仍然坚持已见:“我知道了,那么为臣也就不以侍奉先皇帝的态度来侍奉陛下了。”说完,周必大退至一边,等待处罚。孝宗(看到周必大的态度坚决,)说道:“我知道你忠贞事国,举荐官员时极力破除朋党.严明纲纪。”十天以后,孝宗重申以前的命令,周必大仍然拒不奉命。不久,他辞去了给事中的职务。
过了很长时间,周必大先后担任南剑州知府,福建刑狱提点官。以后又升任秘书少监,同时在直学士院任职,兼任史职。不久,辞去直学士院职。张说又命担任签书枢密院。周必大谏道:“(关于此人的任用,)以前曾经在朝廷上议论过,大家都认为不可,陛下也觉得这个决定不妥而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没过多长时间,又作出这样的命令,使贵戚干预朝政,于公于私都是缺失,臣下不敢起草诏书。”结果,周必大被罢去京官,调任建宁府。他到了丰城便称病回到京城。后来周必大屡次辞官不就,由此名声更重。过了一段时间,又担任了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连孝宗也由衷感叹道:“你不迎合别人,也无所依附,正是我最器重的。”
周必大担任兵部侍郎,不久兼太子詹事。上奏说:“太宗储才为了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了治平.元佑之用。自从章.蔡京以来挫伤士人志气,最终导致“自取灭亡”。秦桧忌妒刻薄,排挤人才,流弊至今。希望陛下在平日储蓄人才。”皇帝沉迷于球场,必大直言劝谏。江浙久雨,上奏请求减少后宫的开支,免去江浙郡县拖欠的税收,命令省部注重抚恤。
淳熙十四年,周必大任右丞相。十六年,任左丞相。庆元四年,周必大去世,被朝廷谥为“文忠”。有著作《平园集》。
第二篇:《左思传》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共19分)
左 思 传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纸笔,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扬雄《羽猎》摛藻于后;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斯文吾有异焉,故聊以馀思为其引诂。”自是之后,盛重于时。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注]伧父:粗野的人。
1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疏:记录 B.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 谢:逊色
C.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 练:通晓 D.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 加:增加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谧称善,为其赋序 秦王为赵王击缻
C.使读之者尽而有余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D.遂辍笔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对左思的描述极为简洁,他撰写《三都赋》时的举止心理虽只是寥寥几笔,却生动地表现了他创作时的勤勉和对作品的自信。
B.本文叙述简练,多用引述,写皇甫谧、张载、刘逵为《三都赋》作注写序和司空张华的大加赞赏,有力地突出了左思在文学上的成就。
C.本文传神地写出了陆机对左思欲作《三都赋》时的挖苦嘲讽,但看了《三都赋》后,他却叹服之极,从此不再写作,可见左思的《三都赋》堪为精品。
D.本文写左思创作的《三都赋》,既写左思写作之艰辛,又写其赋之精妙,既有正面的赞颂,又有反面的衬托,使文章重点突出,起伏有致。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秘 书 监 贾 谧 请 讲《 汉 书 》 谧 诛 退 居 宜春 里 专 意 典 籍 及 张 方 纵 暴都 邑 举 家 适 冀州 数 岁 以 疾 终。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斯文吾有异焉,故聊以馀思为其引诂。(3分)
②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4分)
参考答案:
15.D 加:超越
16.C 表转折|表结果
17.C“从此不再写作”有误
18.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3分,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断对六处得3分)
19.① 对这篇赋我很惊异,所以姑且用多余的精力为它引申作注。
②这里有个粗俗鄙陋的人,想作《三都赋》,等他写成了,也只好用那些纸盖酒坛子罢了。(6分,各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参考译文: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他家世代传承儒学。父亲左雍起于小吏,凭借才能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左思小时候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并学鼓琴,都没学成。左雍对朋友说:“左思通晓、理解的东西,比不上我小时候。”左思于是受到感发和激励,勤奋向学,并且擅长阴阳之术。他相貌丑陋,口齿笨拙,诗文辞采却壮美华丽。不喜欢与人交游,只以闲居为事。
作《齐都赋》,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又想作《三都赋》,赶上妹妹左芬(被晋武帝征召)入宫,把家搬到京师,于是拜访著作郎张载,访求四川成都一带的事情。于是用十年时间构思,门旁庭前,篱边厕所,都放着笔和纸,偶得一句,立即记录下来。自己认为见闻不够广博,请求(到秘书省)担任(掌管图书典籍的)秘书郎之职。等到赋写成之后,当时人并未给予重视。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安定人皇甫谧有很高的声望,左思前去拜访他,把自己的作品给他看。皇甫谧大为称道,并且替他的赋写了序文。张载为其中的《魏都赋》作了注释,刘逵为其中的《吴都赋》《蜀都赋》作了注释,并为之作序说:“观战国以来,作赋的人太多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前代享有盛名,班固的《两都赋》道理胜过文辞,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过立意。至于这篇赋作,比拟诸家,或运用辞藻表现思想,或运用事实阐发意蕴,也颇有情致,不精研细审的人不能详知这篇赋作中蕴含的深意远旨,不通晓众物的人不能统摄这篇赋作中涉及的殊物异闻。世人都崇尚古代的作品,看不起当世之人的创作,没有人肯花心思了解作品实质。”陈留人卫权又为左思此赋作了《略解》,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文章太多,不一一记载。司空张华见到此赋,感叹说:“左思是班固、张衡之流的人物,(此赋)能使诵读的人感觉文已尽而意有余,历时越久,越有新意。”于是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起初,陆机(261—303)从南方来到洛下,打算创作《三都赋》,听说左思正写此赋,拍手而笑,给弟弟陆云写信说:“这里有个粗俗鄙陋的北人,想作《三都赋》,等他写成了,也只好用那些纸盖酒坛子罢了。”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
秘书省长官贾谧请他主讲《汉书》,贾谧(在“八王之乱”中)被诛杀后,左思退居宜春里,一门儿心思扑在典籍上。等到张方肆意暴虐,祸害京都洛阳左思将全家人搬到冀州。几年后,因病而死。
第三篇:大铁椎传答案
《大铁椎传》练习
阅读《大铁锤传》,完成以下各题。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访问
B.时座上有健啖客
啖:谈 ..C.扣其乡及姓字
扣:询问
D.引之长丈许
引:拉开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豪
以手抚膺坐长叹 ..B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句读之不知 ..C.子灿寐而醒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扣其乡及姓字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子灿见窗户皆闭
B.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C.宋将军故自负
D.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A.客不得已,与偕行
B.与遇宋将军家 C.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D.扣其乡及姓字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大铁锤蔑视豪贼的一项是
①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②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
③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④“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 ⑤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⑥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④⑤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头部分,有意设置一个又一个的迷魂阵,简笔勾勒出主人公大铁椎“异”的种种表现。目的是要读者疑团满腹之后才去将疑团一一揭开,让读者将“异人”的庐山真面目看个清清楚楚,真真切切。B.作者先通过人物的简单对话揭示其性格特征,将其光彩照人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C.作者先以“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阴森环境渲染肃杀的气氛,烘托大铁锤从容上阵、沉着应战的姿态,再以豪贼人员之众,来势之凶从侧面反衬大铁椎的非凡气概和势不可挡的神威。
D.作者神化大铁椎,美化大铁椎,以极大的赞赏热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大铁椎胆识过人,豪放坦诚,威武深沉的形象,而宋将军这个形象在文章中其实没什么特定的作用,可删除。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2、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3、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4、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5、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课文译文:
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宋将军是怀庆青华镇人,擅长武术,七省爱好技击的人都来向他学习武艺,人们因他长得魁梧健壮,所以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擅长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访问过宋将军。
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吃饭以及拱手行礼时,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迭围绕着,像锁上的链子,把它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像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姓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我们在一起睡觉,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见窗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用蓝手巾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而腰带中裹着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侠客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上了。
有一天,侠客向宋将军告辞说:“我当初听到你的名声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然而你的武艺全不顶用,我走了。”宋将军竭力挽留他,他就说:“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定和我到某个地方决斗。”宋将军高兴地说:“我骑着马带着弓箭来助战。”侠客说:“不要去,强盗本领强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宋将军向来自以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侠客的本领,就竭力请求侠客同往。侠客没办法,就带他一起走。将要到达决斗的地方,侠客送宋将军登上一座荒废无人的堡垒,说:“你只许观看,千万别作声,(以免)让强盗们发觉你。”
这时,鸡叫月落,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之内能够看见人。侠客骑马飞驰而下,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聚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个强盗提着刀纵马冲向侠客,侠客大喊:“看椎。”挥舞起铁椎,强盗应声坠落马下,马头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强盗向前包围上来,侠客奋力挥舞铁椎左右猛击,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忽然听到侠客大声呼喊道:“我走啦!”尘灰滚滚,朝着东方飞奔而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1、B(啖:吃)
2、D(A、把;用B、音节助词;宾语前置C、承接;转折D、代词,他)
3、C(窗户:古义,窗子和门,今义,仅指窗;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请客:古义,请求客人,今义,宴请客人)
4、C
5、D
6、D 翻译:
1、我当初听到你的大名时,把你当做英雄豪杰,但是现在看来你和你的门徒不能委以重任。
2、不要去,强盗本领强而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
3、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像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姓甚名谁,都不回答。
4、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
5、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
第四篇:宋史·周执羔传 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俄除太学博士。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傲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往岁奉使官得自辟其属,赏典既厚,愿行者多纳金以请,执羔始拒绝之。知贡举。旧例,进士试礼部下,历十八年得免举。秦桧既以科第私其子,士论喧哗,为减三年以悦众。执羔言祖宗法不可乱,繇此忤桧,御史劾罢之。起知眉州,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夔部地接蛮獠,易以生事。或告溱、播夷叛,其豪帅请遣兵致讨,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召还,复为礼部侍郎。孝宗患人才难知,执羔曰:今一介干进,亦蒙赐召,口舌相高,殆成风俗,岂可使之得志哉!上曰:卿言是也。一日侍经筵,自言学《易》知数,臣事陛下之日短,已乃垂涕,上恻然。即拜本部尚书,固辞,不许。告老,上谕曰:祖宗时,近臣有年逾八十尚留者,卿之齿未也。命却其章。复申前请。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时闽、粤、江西岁饥盗起,执羔陛辞以为言,诏遣太府丞马希言使诸路振救之。卒,年七十七。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易》。(选自《宋史周执羔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B.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C.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D.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自是皆惕息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执羔铁腕治乱。他在宜黄任职,社会动荡不安,他指明利害关系,控制了局面;有少数民族作乱,他严责相关人员,使局势稳定下来。B.周执羔铁面无私。他担任生辰使,这个职位是个肥差,愿意跟随的大多要交钱,他却拒绝请托;他因事得罪了秦桧,被秦桧弹劾罢免。C.周执羔反对官场不良风气。周执羔回朝廷任职,皇帝感觉人才难以了解,周执羔批评当前的用人风气,并提出建议,皇帝表示赞同。D.周执羔不恋权位,心系朝廷。他两次请求退休,第一次被皇帝挽留,第二次才得以实现愿望;他临走时还关心福建、广东等地的饥荒问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执首谋者斩以徇。邑人德之,至绘像立祠。(3分)(2)上度不可夺,赐茶、药、御书,恩礼尤渥,缙绅荣之。(4分)(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3分)答案:
4、D(原文标点:执羔谓曰:朝廷用尔为长,今一方绎骚,责将焉往?能尽力则贳尔,一兵不可得也。豪惧,斩叛者以献,夷人白是皆惕息。)
5、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在文中是官名。
6、B被秦桧弹劾罢免错,应是被御史罢免。
7、(1)抓住为首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祠庙。(得分点:执、谋、德各1分)(2)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和御书,恩遇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得分点:度、夺、荣、渥各1分)(3)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去呢?(得分点:奚以为、之、南各1分)参考译文: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考中进士。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任太学博士。建炎初年,皇帝南迁。调任抚州宜黄县丞。当时四方边境动荡不宁,散乱的士兵互相聚集造反,县令很害怕,不知怎么办,周执羔把祸福利害告诉他们,都停手听从命令。抓住为策划的人斩首示众。县里人感激他,甚至为他画像建立祠庙。提升代理礼部侍郎,充当贺金国君主生辰使。往年奉命出使的官员可以自己征召部属,赏赐也很丰厚,愿意去的人大多要交钱作为请求,周执羔才开始就拒绝这样做。掌管贡举考试。以前的惯例,进士参加礼部考试落第,经过十八年才能免试举人。秦桧因为把科举考试名次私自给他的儿子,学子议论纷纷,秦桧给减去三年来取悦大众。周执羔上言祖宗的法规不能乱改,因此得罪了秦桧,御史弹劾罢免了周执羔。起用担任眉州知州,改为夔州知州,兼任夔路安抚使。夔部辖地连接不开化的獠族,容易发生事端。有人报告溱、播地的夷人叛乱,那里的豪门首领请求派兵去讨伐,周执羔对豪门首领说:朝廷任用你做长官,现在这一带骚动,责任该谁负责?能尽力就饶恕你,一个兵也不派。豪门首领害怕,斩了叛乱的人的头献来,夷人从此都恐惧屏息。召还朝廷,又担任礼部侍郎。孝宗担心人才难以了解,周执羔说:现在一个小民希图进用,也能获得皇帝召见,用言辞互相抬高,已经成了风气,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得逞呢?皇帝说:您说得对。一日侍候经义讲席,自己说学习《易经》懂得命运,我侍候陛下的日子不长了,说完流泪,皇帝很难过。就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坚决推辞,皇帝不答应。请求退休,皇帝告知他说:祖宗那时,君主左右的大臣有年纪超过八十岁还留在朝廷的,您的年龄还没到。命令退还他的奏章。再一次提出以前的请求。皇帝估计不能改变周执羔的想法,赐给他茶叶、药品、御书,恩遇特别丰厚,士大夫以他为荣。当时福建、广东、江西年成歉收,盗贼兴起,周执羔上朝辞行把这件事作为进言,朝廷下诏派太府丞马希言出使各路赈济灾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周执羔有宽宏大量的风度,在朝廷没有依附勾结。治理地方廉洁宽容,有奉公守法的官员的风格。手不释卷,尤其对《易经》精通。
第五篇:童区寄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12题。
童区寄传
柳宗元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童微伺其睡 伺:伺候
B.贼易之,对饮 易:轻视
C.虚吏白州 白:报告
D.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即:靠近
8.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取刃杀之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B.之虚所卖之 辍耕之垄上
C.持童抵主人所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D.与衣裳 恐年岁之不吾与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区寄机智勇敢的一组是(3分)
(1)行牧且荛(2)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3)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4)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5)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6)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
A.(1)(3)(6)B.(2)(3)(4)
C.(1)(2)(5)D.(4)(5)(6)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区寄被两个强盗绑架以后,假装像小孩似地害怕和啼哭,趁一个强盗离开之机,暗地里寻找机会割断了绳子,拿刀杀了一个强盗。
B.去交涉买卖的强盗回来了要杀区寄,区寄与他斗智,并在半夜烧断绳子杀死了他。他敢作敢为,希望人们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C.刺史颜证觉得区寄与众不同,要留他当衙门小吏,但幼小老实的他由于阅历不深,缺乏远见卓识,拒绝了这份好差事。
D.这篇小传赞扬了区寄敢于反抗、善于反抗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惩恶扬善的思想。
11.用“/”给黑体字部分断句。(3分)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A(等待)
8.B(动词,到。A.于是,就,连词;机会,名次。C.处所,名词;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D.给,动词;等待,动词。)
9.B(1)是说他做什么事;(5)是说他不肯做小吏;(6)是写坏人怕他。
10.C(“缺乏远见卓识”有误)
11.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每少两处停顿扣1分)
12.(1)用布堵住他的嘴,(带他)离开,(走了)超过四十多里。(“囊”翻译成“堵”、“蒙”;“去”翻译成“离开”、“走”;“逾”翻译成“超过”,每字1分,共3分)
(2)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并且好好待我,怎么处置都行。(“诚”译成“果真、如果真的”;“见”译成“我”;“完与恩”译成“保全、优待”,大意对即可;每处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儿童区寄,是柳州打柴放牛的孩子。他正一边放牧一边打柴,两个强盗把他绑架,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带他)走了四十多里,到集市上卖他。区寄假装像小孩似地啼哭,(假装)害怕得发抖,像小孩常有的那样。强盗以为他好对付,就互相敬酒痛饮,喝醉了。一个强盗去交涉买卖;另一个躺着,把刀插在路上。孩子暗地里察看他睡着了,把捆手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刮,绳子终于被割断,就拿起刀来杀了他。
(孩子)还来不及逃远,去交涉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孩子,十分震惊,要杀害孩子。(孩子)急忙说:“当两个人的仆人,哪比得上当一个人的仆人呢?他待我不好,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并且好好待我,怎么处置都行。”去交涉买卖的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了这个僮仆,不如把他卖了;与其卖钱两个人分,不如我一个人独占。幸好(孩子)杀了那家伙,好得很!”就藏起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孩子到集市上窝藏强盗的人家,(把孩子)越发捆绑结实。半夜,孩子自己翻转身,让捆绑的绳子靠近炉火把它烧断,虽然烧伤了手也不害怕;又拿起刀杀了这个要卖掉他的强盗。接着大声哭叫,整个集市的人都大吃一惊。孩子说:“我是区家的孩子,不该做别人的仆人。两个强盗抓了我,我幸好把他们都杀了。希望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管集市的小吏报告州官,州官又报告上级官员太府。太府召见孩子,原来既幼小又老实呢。刺史颜证觉得他与众不同,留他当衙门小吏,(他)不肯。就给(他)衣服,(让)小吏护送(他)回到乡里。乡里抢劫绑架的人,不敢正眼看他,不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了两个强盗,怎么能接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