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是一条道上的人美文
一个人,若灵魂受难,最大可能是,与不在一条道上的人走在了一起。
走在一起还不算,甚或还得一起说笑,一起用餐,一起共事,一起缠绕在时光中。这是一场痛苦而绵长的折磨,恍若走在雨里,一身泥泞不说,天还要阴沉到看不见消散的尽头。
混缠于俗人,苟且于小人,顺遂于恶人,活得窝囊不说,关键是活得狼狈。狼狈到厌倦了还不能说,还得装作逍遥。这样做的结果是,到后来,你已不再讨厌那些需要敷衍的人了,而是开始讨厌这个始终委曲求全的自己。
没有拒绝,就没有成全。同样,没有告别,就没有欣遇。不在一条道上,原本就不在一个世界。他追逐的,是你远离的;你喜欢的,是他厌弃的。他的春天,是你的冬天;他的温暖,是你的凛冽。原本就不能在一条路上,却要勉强走在一条路上。爱面子,是一种逞强;碍于面子,是一种懦弱。面子的背后,都是虚荣。而大凡虚荣的东西,最终,都是让灵魂受难。
这个世界,有彼此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却如鱼得水地走在了一起。一棵树上的雀子,因利益聚,也终必因利益散。在利益的坛子里,最容易养一群见利忘义逢场作戏的人。
说到底,怀揣光明的人,不能走在阴暗的路上。如果,生活不幸让你与厌倦的人走在了一起,而你又做不到形同陌路,那么,就要学会分道扬镳。分道扬镳,未必是逃避,也未必是空间上的远离,而是人生的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需要往来,也没必要有交集。你玩你的绚烂,我看护着我的淡泊;你爱你的热闹,我守我的安静。这样做,看似让自己变得有些寂寥孤远,但从此你的内心会变得清幽干净,而人生,也自会拥有难得的安然与轻松。
第二篇:结婚不是一道选择题
结 婚不是一道选择题
《老友记》的故事缘起于瑞秋穿着一袭白色婚纱,神情慌乱的跑进 Central Park 咖啡厅里,手足无措和摩尼卡说她的逃婚经过。她六神无主的说她在婚礼上突然察觉到她的结婚对象贝利医生长得活像卡通人物“薯头先生(Mr.Potato Head)”,一想到以后一辈子只能跟“薯头先生”过日子,无法忍受的瑞秋在白色殿堂里抛下未婚夫落荒而逃。也因此,瑞秋才发觉到自己有寻求真实的自己和真正属于自己的婚姻的权利。
其实我也见过几个闺蜜在结婚前夕坐立不安,甚至崩溃哭泣——因为只有那一刻,她们才深刻意识到一旦结婚,自己以后的一生将与同一个男人共享——然而如果那个男人并不是自己真心相爱的伴侣,那么痛哭确实是发泄的唯一途径。
然而取消婚礼对于任何一个怀疑自己伴侣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决定。因为那牵扯到家庭的影响、亲戚舆论等,一想到那些无形而又巨大的外界压力,并且她们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害怕父母因此而尴尬丢脸,所以很多新娘最终还是如期嫁给了一个并不值得托付终生的人。
然而!因为被婚礼冲击力推动而继续一场已经预示着失败的婚礼,所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取消婚礼的难堪。所谓一步错,全盘皆落索。
有时女人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其恨嫁的急切,就好似自己结了婚就等于好不容易推销出一即将入库销毁的次品那般舒心。
从人的生理状况来说,女人确实应该比男人更在意婚期的早日来临,因为根据女性的身体条件,在30岁之前结婚生子,对下一代的智力和健康更有保障。一过了30岁,卵子的活力逐渐下降,细胞更新缓慢,所以高龄产妇所产下的婴儿会比正常适龄的产妇虚弱。你看王菲的二女儿会兔唇,也是这个原因。年龄渐长,衰老渐快,岁月留下的不只是皮肤的皱褶,更是不容忽视的后代问题。
另一方面从人类社会的公众舆论角度来讲,一个过了适婚年龄的女性,迟迟找不到自己的归宿,那么人们就会取笑她为“老姑娘”,说难听点就是“剩女”——听着就跟“剩菜”一样,让人觉着就不堪回首。男人过35岁还能叫黄金单身汉,女人过35岁没能如愿成为某个男子专属的黄脸婆,必然也会被他人偷笑的眼光整的一个就叫“无语问苍天,无处话凄凉”。
也因此,女人迫切的嫁出去,对她来说,能结婚就是一天大的事儿,而真正应该慎重考虑的是:这个男人真的适合我吗?他值得我托付终生吗?但是女人一概不管,她们想着,结婚一把风光一回,以后的问题以后再解决。她们宁可选择失败,也不敢面对毫无选择余地的现实——这也是为何大家都找个勉强凑合的人凑合着算了。凑合必然就会磕磕碰碰,可是,人们过于注重结婚这个行为,反而结婚对象这个问题从不放进议程里。然而,选择必然付出代价,当你选择了一样勉强过得去的东西,你必然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些适合你的机会。如若没有遇到适合的,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继续在婚姻中磕磕碰碰磨合到习惯麻木为止;如果你因为急迫“转手”而错失了真正合适你的人,那么你就等着一边抱怨一边后悔吧。
不要在结婚或不结婚之间做选择题,真正需要你去回答的,是一个论述题:我将要嫁的男人,真的是我想为之共度余生并且值得我如此去做的人吗?
第三篇:幸好不是美文
有一次我跟着一个卡车司机跑长途。
车途经一个小村庄时,一个中年农妇突然小跑着横穿马路,大卡车来了个急刹车,差点撞着农妇的屁股。
农妇火冒三丈,冲到驾驶室前对司机没完地臭骂。
司机不还嘴,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吸着,听农妇从“村骂”上升到“国骂”。一支烟吸完,农妇还骂,司机火了:“如果我刚才刹车晚了,轧死你,这会儿你还能骂吗?”农妇想想有理,便不骂了。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感觉很愁闷窝火,很少会为自己庆幸说,如果不是怎样怎样,事情还有可能更糟。我们的心空中,也常因此而徒生了许多的阴云,失去了许多的快乐。
第四篇:如果不是被逼美文
邻家的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到我家来串门,提及高考,他满怀着一肚子对父母的意见,发牢骚:“还不是我那老爸老妈给‘逼’的,你得参加高考,你得争取考得好一点――”
“我看,说不定你还得感谢你老爸老妈啊!”
“为什么?”他问我。
我给他讲了下面的这个故事:
一个钢琴师在一家酒吧弹琴,原本绝大多数的观众是喜欢他的。可是有一个观众却提出,他再也不愿意听他弹琴,而是想听他唱歌。钢琴师不会唱歌,可那个观众非让他唱。酒吧的老板冲着钢琴师喊:“你要是想拿薪水就唱,否则滚蛋!”钢琴师被逼无奈,唱了生平第一首歌。人们发现,他自己也发现,他用独特的唱法演绎了“蒙娜丽莎”。自此,他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唱表演艺术家,他就是奈特金科尔。
“你那是拿名人吓唬人,我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他听了我的故事后,不以为然。
我现身说法,我也曾像他现在一样,被逼得不得不“考”。我大学毕业后,开始还算顺利,按部就班,就业成家。可是,我所在的单位是家企业医院,单位的经济效益后来越来越差,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一天,院长通知我待岗,我知道自此我要么开个私人诊所混日月,要么考研。可考研谈何容易,我都工作了10多年,学业荒芜,还得携家带口,操劳维持家庭生活。但是我还是决定拼搏一番,争取杀出一条血路,摆脱困境。谁知道我考研竟考了380多分,是我报的那所医学院里所有录取的研究生的第二名。可人人都替我惋惜,我也十分懊悔,要早知道自己有这么大能力,还不如报考北京的协和医科大学!我如今在省级一流医院顶尖的心脏内科工作,是一名高级的医师了,工资待遇之高就更不在话下。
我对那孩子说,不要以为被逼的经历只有伟人名家才有,平民百姓也有;不要以为被逼的经历只有自己才有,别人也有,几乎人人都有。
如果不是被逼,奈特金科尔不会迫不得已地挖掘出自己的才能,一辈子就只是一个在小酒吧里混日月的钢琴师;如果不是被逼,我也不会发现我有那么大的潜力,我可能还会在某个小诊所期盼着病人来就诊。
所以,你得感谢自己被逼,感谢逼你的人,他使你鼓足信心,睁大眼睛,扯去遮蔽你心灵的幕障,发现并挖掘自己的潜能,使你的潜能不至于束之高阁,使它不至于随岁月流失而泯灭,使自己从一个拥有才能而无用的人成为一个拥有才能又会运用才能的人。
第五篇:自卑不是坏东西美文
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女孩,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对这个社会大课堂既好奇又惶恐,好奇的是,好多东西都不曾经历过,什么都是新鲜的;惶恐的是。好多东西特别微妙,一不小心就会触犯这个社会,受到惩罚。
她看过我的几本书,最喜欢《成功者》。
说来巧合,女孩也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从偏远的小村庄一下子踏入大都市,在辛苦熬得大专学历之后,靠亲友的帮助进入一家公司,有了两千元的月薪。但在这个岗位上,她干得很吃力。对比周围的年轻人,她常常很自卑。如果想胜任目前的工作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学习。于是,她咬着牙边干边学,一段时间下来,她发觉自己越来越没有劲头,压力特别大,对学习也产生了抵触心理。一次一次的考试像过鬼门关,考试成绩将直接影响她能否在大都市待下去。
女孩在信中说:“我是在专制和打骂中长大的,在别人眼里,我是个软弱可欺、唯唯诺诺的女孩。离开家乡后,我一直在内心逃避那段日子,也试图让自己看淡那段日子的影响。在都市生活中,我最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看出我的无知与笨拙,也怕家人对我失望。我是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我只好逃避,试图让自己待在虚拟的世界里,在那里寻找我认为理想的世界——没有责任,没有伤害,享受快乐虚荣的感觉。可是一面对真实世界,我又是那么的彷徨无助,不知该何去何从。”
女孩讲了自己身上的很多弱点,包括心理障碍,特别请教我如何克服自卑情结。
我告诉她,用不着为自己的自卑感而自卑。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自卑感,会有自卑情结。许多表面看来非常骄傲的人其内心的自卑体验丝毫不比他人少,只是不轻易流露罢了。自卑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体验。没有自卑感的人不会对生活有深刻理解,同时也缺乏奋斗的人生动力。
一个长相一般的女孩面对一个漂亮女孩,会有自卑;一个考试成绩不如同学的男孩,也会自卑;穷孩子面对衣着鲜亮的玩伴,也会产生自卑。成年了,熟悉的同学有所成就,还会自卑。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自卑的影子和自卑情结对人的影响。
自卑并不是坏东西。但如果一个人无法超越自卑,被自卑情结压倒,从而萎靡不振,自卑就是最坏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曾有过非常多的自卑体验。但同时不甘于现状,奋发努力,他恰恰可能成为很优秀的人。
我告诉这个女孩,对于目前的学习和工作,如果感觉压力太大,可适当减压。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任何一个步入社会的成年人都不可能不承担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一点压力都没有的生活既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幸福的。就如母亲为孩子的成长操劳。父亲为家庭的温饱奔波,这都会构成生活的压力,但人生的幸福与成就感也与此相连。
那么,如果自身条件不那么优越,该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我在《情商启蒙》中曾对年轻人讲过几句话:“自信积极,微笑乐观;不畏困难,轻松自在;不卑不亢,宽仁博爱;敢说敢做,拿得起放得下。”希望这个女孩从现在开始,为自己设计新的形象,从最具体最容易之处着手。比如训练自己敢大声讲话,比如训练自己与人交往时善于微笑,比如走在路上挺胸抬头,等等。这些都是小事。都不难做到,真的这样做了,会发现自己有了一点变化,也会为自己找到一点信心。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从这里出发,一点点走向成功的人生。
有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美丽的人生也是从脚下开始。
让自卑催促你,让自卑给你向上的力量,“从现在开始”就是最好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