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氏逻辑说起杂文随笔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2:1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罗氏逻辑说起杂文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罗氏逻辑说起杂文随笔》。

第一篇:从罗氏逻辑说起杂文随笔

听说罗胖子说逻辑思维这阵子红火,上网搜索,拜读了罗的很多篇“逻辑”,读后疑问来了:罗胖子是在说逻辑,还是在兜售“罗胖子的逻辑”?

答案毫无悬念的是后者。

“罗胖子的逻辑”和“逻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思考方式就是逻辑的运用,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形成的经验也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不尽相同: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各人有各人的逻辑,就是强盗也有自己的逻辑。罗胖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即自己的逻辑当然可以,他想让别人遵循他的逻辑去思维也无可厚非,要强调的是:“罗胖子逻辑”只是罗胖子个人的思维方式。

而“逻辑”前面没有定语,既逻辑不是罗胖子的也不是王胖子的,不属于任何人。

逻辑原始定义,即这个词的词源来自于古希腊,含有概念,理由,言语和规律的意思。规律是从前三个中抽象出来的,特别是理由,是推理的结论,不依赖于任何感觉经验。由此,亚里士多德总结出了“形式逻辑”,他的书里详尽的罗列出各种违反逻辑的谬误,后又经经院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和现代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的研究,人们已经将思维规律从经验的“干涉”中很完美的抽象出来,这抽象出来的规律就是“逻辑”。

“罗胖子的逻辑”不是“逻辑”,只是罗胖子他自己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观点而已。读罗胖子说逻辑,学到的只是罗胖子的逻辑,即罗胖子的思维方式,从而接受了罗胖子的世界观。学会并使用罗胖子的思维习惯,或继承了罗胖子的观点并不错,也不该被谴责,就跟信仰一样,不同宗教,不同哲学观点随你挑,愿意信那个就皈依那个。

问题在于,欲学逻辑,学会,弄懂了某人的观点并赞同之,就认为学了逻辑,虽然很便捷,也感到很容易,但似乎跟逻辑没什么事儿。学逻辑,或了解什么是逻辑,只有老老实实的从基础逻辑书籍读起。

读了某人说某事,就以为自己也知道了某事,其实不过是重复某人的观点而已,眼下这样的现象好像可以随手拈来。

有一次跟朋友去一位“读书人”家做客。进得书房,书桌上镇纸、笔架相映,宣纸上墨迹点点,书香,墨香满屋。椅子背后书架上赫然一排“弘一大师文集”。聊天,主人给我们讲好几个弘一的趣闻轶事,大家齐声赞叹弘一学识渊博,佛学造诣如何如何深。至于弘一的文章,主人避讳不谈,大概是怕我们听不懂吧。我知道弘一是依律宗出家,习天台,研唯识,最后却皈依净土,想着往生呢,问:弘一为什么要依律宗出家,而不直接皈依净土?把话题往律宗,天台,唯识和净土的不同归趣上引。遗憾的是,主人闪烁其词,而对这几个“宗”则是含糊其辞。

一谈到佛教,总能听到“佛说”、“佛教认为”、“佛教的观点是”、“其实,佛教是……你要是跟着聊起来:佛经哪儿是这么说的?佛教那个派持这样的观点?谈论立马戛然而止,原因嘛,简单,谈论的是别人知道的佛教,说来说去都是别人的牙慧,传来传去的就是那点儿八卦,如果叫起佛教,或佛法的真来,不戛然而止是什么?。

不管是赞叹还是贬损某一宗教或哲学思想,杨或抑某一宗派,只能去读经典,或宗派大师们的论述,这样,不管你入门深浅,最起码的是你是用你自己的所知在思考,在推理,在说话。

近来,网上不时见到关于胡适的文章,我说的是关于胡适的文章,而不是胡适的文章。胡适其人人格道德令人敬佩,不用多说。网上文章赞扬胡适是个大学问家,其学识如何渊博等等赞美之词此起彼伏,众口一词。而说胡适读书浅薄,不求甚解的文章,比如方东美,牟宗三等的言论却难见到。

方东美说胡适读书浅薄,正因为浅薄,所以说话齿间漏风,矛盾笑话百出。这是方东美的观点,姑妄听之吧,不做评论,不人云亦云。

说点我知道的。我们都知道,胡适对待“学问”的态度是考据。他用考据的法子,证明“传灯录”不可信,特别是考据了《坛经》,认定是神会所做,跟惠能没什么关系。胡适关于佛教的“考据”文章我基本上都读过,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后来读到唐德刚的一篇文章,顿如醍醐灌顶:宗教怎么能用科学来证明一二三呢?胡适崇拜的西洋哲学家,早就将科学与宗教分开,不混为一谈,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早就分析的很精辟:宗教跟科学不是一会事,理性科学要是参与宗教,或理念,那只能产生悖论。胡适自诩为西方培养出来的哲学家,应该知道的啊?

胡适对咱中国文化有一套自己的见解,我们不作评论,但是胡适认为中国古人的经典大都是臆想出来的胡说八道,不可靠,不能信。好玩的是,胡适在一篇批判中国“名教”的文章中却屡屡引用古人经典(这篇文章我在乐版转载过),既然说不可信,那干嘛还要引用来证明自己观点呢?

胡适先生著名的观点之一是,中国没有哲学。他常在各种场合说这句话,有趣的是,胡适居然写过“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发展趋势”之类的文章。没有哲学哪儿来的“哲学史”,哪儿来的“发展趋势”?

方东美曾就胡适对“哲学”一词定义模糊“为难”了胡适一把,搞的胡适很尴尬。

去年,我国出版了一批五四以来名人的著作文章汇集,胡适在其中,收集了他老人家几十篇文章,南图收藏,得以阅读。读完的感受:的确,胡适知识丰富,令人仰望,但正如方东美所言,胡适绝对不是一个做学问之人,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就是一个修养,品德高尚的政治家而已。

网上关于胡适的文章读多了,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怎么全是他老人家的趣闻轶事啊?那些口若悬河谈论胡适的人怎么不见他们来一篇分析胡适文章,或胡适某观点的文章呢?要想褒贬某一观点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根据原著所做出的分析啊!可惜,没有,依旧是人云亦云。弄来弄去,还是顺着别人的逻辑在走路,拿着别人的观点在呐喊。

是啊,佛教、基督教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你当然可以接受某个人,或某篇文章的逻辑或观点;但也不妨试试去读读佛经或圣经来不假他人之手来了解佛教或基督教;

什么是哲学?你当然可以接受某个大师或名人的观点,也完全可以找几本哲学书来读读的啊,自己形成关于哲学的定义;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最好先在脑子里有个你认为不错的“哲学”定义,接着读一些老外哲学名著,再读读貌似哲学的中国古代文章,自己来判断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当然你完全可以在弄不清哲学的定义是什么,也没读过所谓的哲学书情况下,接受某些中国有或没有哲学的观点,就跟宗教信仰一样,信就是一切。

想学点儿逻辑,接受罗胖子或别的胖子,瘦子的逻辑当然可以;但也不妨试着弄几本逻辑教科书或逻辑通俗读本来读读,知道点儿逻辑后,再去读“罗胖子的逻辑”,估计你就可以来接罗胖子和他的团队了。

第二篇:从伪善良的婆婆说起杂文随笔

晨起,一边拖地一边看了某群里发的一篇微小说《婆婆》。一来作者在我的好友圈里,二来作者也在群里公开说希望有人可以帮她润色,我便一时没忍住,在群里说了一句,“没有写清婆婆的死因。”很快作者回复说:“……文章内已交代俊俊患的是肾衰竭,当然是需要换肾的,而婆婆的死因也源于此。”我便笑回了一句,“可是换肾是死不了人的。”然后对方说“婆婆年龄大,加上身体原因,导致死亡也是有可能的,过去我写过类似的。本篇宗旨是描写婆婆善良的。”看到此处,我便不再多话,发了一个“OK”的手势过去,事情就此结束。

争论虽然没有继续,但我的心颇不平静。说实话,我真的不认同这样的所谓“正能量”的小说。小说其实很简单。俊俊是个恶媳妇,嫁了个老实憨厚的男人,却看不惯婆婆的一举一动,对其非打即骂,而男人却敢怒不敢言,这助长了俊俊的嚣张气焰,对婆婆的恶行更加肆无忌惮。忽然有一天,大病袭来,俊俊患了肾衰竭,生命危在旦夕,至少需要三十万。不久俊俊康复出院,却只见一抔黄土掩埋的婆婆……

我对该篇小说不认同的第一点就是情节的不合理性,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婆婆的死因不清。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双肾衰竭是能致人死亡的,但换肾却不会。因为符合换肾条件的人也只能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而非双肾。当然,这只是对健康的活着的人来说,遗体捐献不在此例,也跟本文无关,所以不再赘述。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医患纠纷很多,做换肾这样的手术,医院是要经过严格排查的。不要说婆婆跟俊俊没有血缘关系,能够换肾的可能根本微乎其微,就算真的配对成功,医院也会严格筛查,杜绝各种危险之后,才能做这个手术。为了救一个人而让另一个人失去生命,这是任何一家医院,任何一个医生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我对该篇小说不认同的第二点就是人物塑造的不合理性。该篇小说出现的人物一共有三个,俊俊,俊俊的男人富贵,俊俊的婆婆。小说对这个唯一的男人着墨不多,粗粗两笔,勾画的是一个窝囊的男人形象。他对媳妇儿的恶行其实是不赞成的,但却不敢管。为啥不敢管,因为不硬气,文章虽然没有多做说明,但大体可以猜到,富贵并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大富大贵或者非富即贵,最有可能的是既不富又不贵,这样在媳妇儿面前硬气不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小说中的婆婆是个最不能让人理解的人。诚然如作者所言,该篇的宗旨是描写婆婆善良的。善良在哪体现出来?就是因为儿媳妇俊俊生了大病,肾衰竭,命在旦夕,婆婆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肾,救出了儿媳,自己却死于非命。这话说出来,不知道作者自己会不会信,但作为读者,我是不会相信的。为啥不信?首先,她们二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如果她们是母女,母亲知道女儿得了不治之症,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肾,这是有可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她们只是婆媳,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次,平时二人关系并不好。虽然同处一个屋檐下,但儿媳俊俊对婆婆不但没有好脸色,更是动辄非打即骂。二人之所以还能够相处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富贵的存在,换句话说,婆婆不想因为自己让儿子失去好不容易讨到的媳妇,所以能忍则忍,不能忍也要忍。那么介于这种情况下,恶媳妇儿病了,而且是大病,那么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如作者所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算婆婆碍于儿子的身份和情面,不去计较俊俊曾经的所作所为,耐心周到地服侍她于病床前也足够了,有什么理由要去献出自己的肾,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呢?这样强加给她的“善良”不显得太虚伪么?

想我神州华夏乃泱泱大国,尊老爱幼实为传统美德。俊俊为人妻,为人媳,不说尊重长辈善待夫君,甚至连一点点做人的礼仪和家教都没有。这样的人最后生了大病,说她一句,咎由自取,自食恶果,也不为过吧?也许有人会说,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反衬婆婆的善良。可是婆婆真的善良吗?为了儿子不失去这个所谓的媳妇儿,婆婆对媳妇儿的打骂一味地忍让和退缩,导致了俊俊不但不知收敛,反而愈加得寸进尺。这对谁能说是善呢?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明知是恶,却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能算善吗?

我们常说,广结善缘,多积福报。虽然谁也不能够确定地说,善恶终有报,但我们都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我们都情愿这样相信着,不是吗?倘若婆婆也知道这一点,也相信这一点的话,那么她对俊俊的纵容是不是一种故意呢?这种故意纵容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细思极恐,这时候还有人敢说这是善吗?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这样说,太过较真,说这毕竟是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是杜撰的。可是,朋友们,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文学作品也需要有真实的影子在里面。我们的人物可以是虚构的,我们的故事可以是杜撰的,但是我们的作品要给人真实的感觉,感觉这个人或许就在我们身边,这件事可能就发生在某某身上。我们提倡正能量,宣导正义的力量,这都无可厚非,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让这种正能量有一种可信度,然后才能成为榜样和楷模呢?这应该是我们每个热爱文字的人都需要考量的问题吧?

当然,本篇小作只是对文中内容说说不同之处,并无针对任何人的意思。文学需要争论,也可以争论,倘若对本文有任何不同意见,也欢迎大家就此展开更广泛的善意的讨论。倘若有人可以从这种争论中得到一二启示,那不能不说是一种幸事。

附《婆婆》原文:

婆婆

俊俊自嫁给富贵,对婆婆横眉竖目,左看不顺,右瞧不惯,于是乎,非打即骂。

富贵憨厚老,虽有不满,但只敢怒而未敢言,俊俊更加得寸进尺,肆无忌惮,恶行从未收敛。

也许应了那句老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终于有一天,俊俊受到了上苍的严惩,一场大病来袭,顿时,卧床不起,生命危在旦夕。

三十万!

犹如晴天划霹雳。

俊俊患的是“肾蓑竭〃,难逃鬼门关!

不久,俊俊康复出院。

大雨倾盆。

雷鸣电闪。

大树摇曳。

小河呜咽......村西北地,又添一座新坟,芳草长满。

俊俊泪水涟涟。

一声〃娘”,喊得惊地撼天!

第三篇:鲁迅杂文《从孩子照相说起》

鲁迅《从孩子照相说起》

一、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7年10月至1936年逝世一直生活在上海。此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提到鲁迅,人们就想到“匕首、投枪”、硬骨头、痛打落水狗等等。大家印象中的鲁迅都是战斗着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现实生活中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一个幽默的人,常爱开玩笑,十分爱笑。鲁迅爱吃零食,爱吸烟,嗜钱、溺爱孩子,迁居到上海以后还喜欢坐汽车兜风,三十年代上海引进的好莱坞大片,鲁迅一部也没落下。

鲁迅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大,他只有1.61米。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春,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还有一次他以橡皮筋发射纸子弹打乱尿尿的路人屁股。

在黑暗的三十年代,鲁迅坚持针砭时弊,却没有遭到过多的迫害,是和他的生存智慧分不开的。据统计,鲁迅一生用过140余个笔名,光1932年到1936年,就用过80多个,其中还不乏如“何人干”一类颇带调侃意味的笔名。鲁迅从不做无谓的牺牲,也从不劝人作无谓的牺牲,因为他深知革命不是靠一两次游行,一两次暗杀就能成功的。生存下来了,接下来就要解决温饱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都忌讳谈钱,好像谈钱就很庸俗。但鲁迅不。他和普通人一样也看重钱。当时鲁迅的书稿大多交由北新书局出版,有一次,鲁迅发现北新书局没有按合约支付 1

稿酬,便与其打起了官司,直到拿回应得的稿酬。

揭秘:每36个小时就写一封情书

鲁迅与许广平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鲁迅的婚事也已被母亲包办,虽不情愿但他却默默承受了。直到许广平到北京成为鲁迅的学生为止。根据记载,是许广平写诗点燃了鲁迅的激情,让他明白了爱的真谛,是许广平帮助鲁迅摆脱了绑在他身上的最后一道封建锁链。

而鲁迅与许广平为了能够结合在一起,于1926年8月离开北京,分别到厦门与广州任教,并相约,奋斗两年打下基础,将来能够生活在一起。不过两人分处两地四个多月,饱尝了人间的相思之苦,他们在四个月里往返书信多达80多封,差不多平均3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

鲁迅当时到厦门教书,在厦门大学里种有相思树,一天鲁迅坐在树下思念许广平,看到一头猪跑来吃相思叶,正在热恋中的鲁迅看到代表爱情的相思树叶被猪吃,正义感油然而生,和猪当场展开决斗。当时有位教员看到,他对那位教员说他与猪斗的理由是不能告人的。最终鲁迅受不了两年约定的折磨,于1927年1月18日辞去了厦门大学的工作来到广州与许广平聚会。

鲁迅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建树。北京大学那个简洁古朴的校徽就是鲁迅设计的,沿用至今。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并反映着该校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这枚北大校徽,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便于制作徽章的圆形。上面的“北”字像两个背对背的侧立人像,下面的“大”字像一个正面站立肩负重任的人像,这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又有如一人而背负二人之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二、鲁迅在今天的意义

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对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为此,他把根除奴性、扫荡封建文化视为改造国民精神之根本任务,提出“立人”思想,即把“沙聚之邦”改造为“人国”。在他看来,只有健全的人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愚弱的状况,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此,“20世纪之新精神”在于维护人的尊严,光耀人的生活,明白人生的真谛。他的“理想人性”就是彻底摆脱奴性、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1936年,鲁迅在致尤炳圻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生于大陆……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但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

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

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仆,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

悟性,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

理性,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

自觉的理性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觉醒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鲁迅“抗拒为奴”的思想,至今仍有着重要的价值。

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他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放年轻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他与黑暗苦斗,为光明苦争,傲视权贵,对“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毫不妥协,骨头最硬;悲天悯人,为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疾呼,心地最善。勇猛、坚韧而悲壮地反抗绝望,苦苦奋斗了一生。

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社会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落后。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中国人极易产生欺弱怕强、自轻自贱、卑怯贪婪一类的奴性思想和苟活心理。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的“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国民劣根性”的活写真。更可怕的是,“精神胜利法”把中国人培养成奴隶的同时,还使他们“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成为“万劫不复的奴才”!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麻木、怯弱的精神状态中,还潜藏着一种自私、冷漠的灵魂,其结果是人的生命被完全漠视,群众成了“戏剧的看客,只知道咀嚼、鉴赏别人痛苦———它不仅使人津津有味地欣赏人间的喜剧和悲剧,而且心安理得地欣赏丑恶与残忍———这是一种完全扭曲变态的审美心理反应!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鲁迅所思考的命题,依然光鲜如昨,当我们回味这位先驱振聋发聩的话语时,我们的内心实在无法轻松!

三、《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赏析

㈠《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末编)1935年12月编定

三本杂文集分别收1934年、1935年、1936年杂文。前二集之《序言》文末皆书:“记于上海之且介亭。”鲁迅当时住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以外修筑马路的区域,当时被称为“半租界”。“且”者,“租”之右半;“介”者,“界”之下半。“且介亭”即“半租界里的亭子间”的意思。《且介亭杂文》是“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8月7日。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鲁迅的杂文是社会思想和生活的记录。深入浅出,由小见大是鲁迅杂文的一个特点,显示

了鲁迅观察社会人生的独异与深邃。鲁迅自己说过,‚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实很象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从高超的学者看来,是渺小,污秽,甚而至于可恶的,但在劳作者自己,却也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和人生有关,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这篇文章,鲁迅采用说家常、谈闲天的方式,从孩子照相这件小事中,发掘出改造我们民族精神的重大主题,读后发人深省,启人反思。文章先讲了一个饶有风趣的故事,并由此生发,从孩子性格谈到孩子的照相,于盎然有趣的故事中提出了发人深思的问题,深入浅出地揭露和批评了我们民族存在的驯良的性格弱点,这驯良,也就是奴性。这种奴性,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民族的进取。

接着文章从驯良开发下去,进而说到“洋气”鲁迅说“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 但是他却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提出来不同一般的看法。他说“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鲁迅对于“洋气”做了细腻的分析。认为,第一,所谓“洋气”即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的“动”的特点,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后来失掉了,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把它恢复过来。第二,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这就是鲁迅一向主张的“拿来主义”。鲁迅强调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气魄,也要有慎重选择的科学方法。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自强,重新变得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到这里,文章的主旨才显露出来。鲁迅从孩子谈起,说到照相,从照相讲到中日两国摄影师的爱好及其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质。由此提出了振兴中华需要去掉片面性,提倡科学性,克服民族弱点,吸取别族精华。就这样文章以层层剥笋的方法最后才提出了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民族建设问题,真是由小见大、由浅入深的典范。

其次,在艺术特色上,形象性强是这篇杂文的显著特点。

战斗是杂文的生命,但杂文也是文学的形式,也能给人愉快、休息。因此鲁迅要求杂文必须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怡人情。在这篇杂文里,鲁迅针砭时弊,却没有把它写得深奥莫测、枯燥乏味。如开头写房东太太,只写了她的一个举动,不准她的孩子们到我房里玩,写了她的一句话“给他冷清冷清,冷清得他要死”就勾画出了一个城市小市民的势利、卑俗的灵魂,写来栩栩如生,力透纸背。又如写孩子在照相机面前不断变化的表情“时而活泼,时而顽皮,时而驯良,时而拘谨,时而厌烦,时而疑惧,时而无畏,时而疲劳„„”,把孩子瞬息万变的情态写得如此生动贴切、绘声绘色,因而使议论性的杂文充满生气勃勃的活力。

鲁迅说过猛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感之类。而造语还需曲折。所谓曲折,不是隐晦,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指不拘呈法灵活多样的文学表现方式。

这篇杂文立意遣词总的说来较为鲜活、明快,但为增强艺术感人的力量,鲁迅有时有意写得委婉曲折。如鲁迅明明喜欢健康活泼的孩子,但却故用反语,把他说成是“我的敌人”,把孩子发表的意见说成是“反动的宣言”,语气显得幽默诙谐。又如在批评中国国民驯良的性格弱点

时鲁迅说现在“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一个“静”字高度概括了“奴才哲学”的本质。这些简洁凝练又曲折生动的语言充分显示了鲁迅幽默的才能和讽刺的手腕。

鲁迅在杂文里,不爱把结论与答案直接告诉读者,而是读者在事物的内在联系中去联想、思索。例如,在讲了我的孩子因健康活泼而遭遇过同胞的打骂后,接着说“这里还要加一句说的听的,都十分不舒服的话:近一年多以来,这样的事情可是一次也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并非孩子的性格变了,而是因为“一二八”战争以后,上海成为孤岛,日本侵略者横行无忌,使一些怯懦的人感到畏惧了,因此对于带有日本像的健康活泼的孩子再也不敢随意欺凌了。这里鲁迅仍然是批评了在我国部分国民中存在的欺弱怕强的性格弱点。但他没有明说,而是采取了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其弦外之音,意外之指,耐人咀嚼寻味。

以上这些造语曲折方式的采用,不仅可以增添杂文的感染力,使战斗的杂文更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而且也使杂文的理论含量更见丰满,确实尽到了杂文的怡人情的陶冶作用,给人以美的文学享受。

第三,这篇杂文具有理论文章展开逻辑推理所要求的条理和层次。

全文的结构层次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没有孩子因而遭到房东太太的指骂,有了一个孩子因健康、活泼、顽皮显出一副日本孩子相而遭同胞的打骂。进而写到我给孩子在日本的和中国的照相馆照相,却拍出面貌截然不同的两张照片。因此引起作者曾经“想了一想”为止。看来写得散漫松弛,然而却是引起作者再次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重要契机,是全文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形散而神不散。

第二部分,由孩子照相这件小事引出了重要教训,批评了我们民族的驯良的性格弱点。它是在第一部分叙事的基础之上,侃侃议论,流俗时弊,行文恣肆跌宕,回旋利落,所言者小,所见者大,表现了鲁迅杂文雄辩的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作者从批评我们民族性格的弱点,转而提出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动”的气质,并且进一步主张“拿来主义”,学习日本民族会模仿的优点。结尾,鲁迅特意提到当时大家所讳言的日本。他说,日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中国人正应学习日本人的“会摹仿”的长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否则,只不过是一个“恨恨而死”而已。鲁迅是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着眼于国家前途提出这一主张的。所以即使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仇敌,他也绝不惧怕因此而招来的“‘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要诱中国人做奴才”一类的污蔑;爱国与否要探究其实质,“而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寥寥数语就撕去了御用文人的种种伪装,把他们实际上做奴才的本相剥露殆尽。

此外在结构布局上面,这篇杂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首先是我与孩子的对比。我“虽然有时也打骂过孩子”但以孩子的“健康,活泼,顽皮”,甚至于发表“反动的宣言”反衬了我的教育的方法的正确,是我没有把他“压迫得瘟头瘟脑”的结果。

第二是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的对比。“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

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

第三是摄影师的对比。日本摄影师照出的孩子“满脸顽皮,也真像日本孩子”;中国摄影师照出的孩子“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了”。

第四是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对比。日本人“会摹仿,少创造”,中国人“低眉顺眼,唯唯诺诺”。

三、作业:

课外阅读鲁迅的杂文,体会他的杂文的特点。

第四篇:一个简单的逻辑杂文随笔

美国自从新中国建立之后,就一直不遗余力地想毁掉我们,先是动手动脚,发现打不过我们后,就开始动嘴了,诋毁我们的国体,诋毁我们的政体,诋毁我们的文化,说我们专制,说我们落后,说我们不懂人性,说我们不懂人权。说得冠冕堂皇,说得天花乱坠,于是,很多人就信了他们,也跟着他们帮腔,用我们的一些不足来给美国人提供例证。

正是这些人的帮腔,让美国人觉得他们俨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正确的人,他们是正义的秉持着,他们是世界的救世主,他们是世界的警察,只有他们的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才会有光明,其他地方都是暗无天日。

这些帮腔人其实也没有坏目的,目的也是为了国家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幸福,民族能够进步。在他们看来,只有按照美国的那一套来,以上目的才能实现。

我想提醒这些自以为自己很先进的帮腔人,我们应该使用我们的大脑去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你会发现你的出发点与你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正好相反。

美国人诋毁中国的目的在哪里?真的想让中国强大起来吗?在他们的诋毁中奋进的中国人,现在比过去进步了一些,这个时候再看一看他们在干些什么?“亚太再平衡战略”,什么意思?针对谁的?针对中国!防止中国强大起来!中国强大起来,他们很害怕,害怕中国人在世界上对美国人说“不”。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也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美国诋毁中国的国体、整体和文化,绝对不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幸福。这只是他们的一个幌子,美丽的幌子下藏着的是,通过他们的忽悠,让中国人民不满政府,造政府的反,制造中国国内的混乱,从而达到不让中国强大起来的目的。

美国是中国的竞争对手,美国视中国为他们最强大的对手,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我们扼杀在振兴之路上的摇篮里,从这个角度讲,美国是中国的死敌。至少说,他们不是我们的友好邻邦,他们的出发点从来都不是为了我们好。

敌人要诋毁的,常常是他们最在乎的,最害怕的。所以,请国人擦亮眼睛,凡是美国要诋毁的,我们都要坚决拥护。他们要诋毁的,一定是我们的优点,我们的长处,我们未来发展的增长点。

凡是他们赞扬的,他们要保护的,我们都要坚决反对。他赞扬的,他们拥护的,一定是能够毁掉中国因素的增长点。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逻辑,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可惜不少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的人,愣是没有看明白,没看透彻。

第五篇:从读书说起

泥土如是说之一: 从“读书”说起

同学们

作为一个快退休的老师,我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我很想把我对这个世界的一些认识和经验更多的告诉你们,如果能对你们的学习或今后的人生有那么一点帮助,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那我们就从“读书”说起吧。

“读书”,是我们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词语之一,可有多少人认真思考或玩味过这个词语呢?比如“读书”到底有哪些含义,可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与我们的生活或人生有些什么关系,与我们人类或文明有些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思考过没有?这是大的方面。小的方面,读什么书,怎么读,读来有什么用,这些直接关系我们当前生活的问题,大家去认真琢磨过没有?我们很小就被大人送到学校去读书,直到今天,有人问你在做什么,你也可能说我在读书,(我还没工作),那么泥土老师我呢,我已经苍颜白发快退休了,有人问我这段时间在做什么,我也可能会回答我在读书,同样说“读书”,可它们的意思一致吗?这些问题也值得玩味。

当然,读书也不是个多艰深多玄奥的话题,更不是个陌生的话题。有关它的格言警句名人典故我想各位只需眉头一皱就会背出一大串,你看我们教室、走廊,哪里没有林林种种关于读书的箴言?这里我就不想再浪费时间去说那些正确的废话了。我想说的是我认为能引起大家更具体更深入思考的东西,或一些似是而非容易让人犯糊涂的问题。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还用问?怎么会没用呢?这简直不应该是一个问题,可是,在我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实实在在经历了或见证了3次读书无用的思潮。

第一次是在上世纪70年代,那是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空前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时代,社会上弥漫着读书无用的情绪。在人们的言谈中,经常可以听到“读书用啥用?越读越倒霉”这样的话语。所谓思潮,就是说不是少数人而是很多人这样想;不光是这样想,而是真真实实的这样认同。任何现象都有产生它的原因。当时的社会的的确确有大量的事实明摆着,你不得不那样想。在一般情况下,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不说大的远的,就在我生活的周遭,凡是称得上“读书人”的,几乎都活得狼狈,而且其狼狈的程度几乎都与读书的程度成正比。那时候活得最风光最荣耀的是“工、农、兵”,在农村,自然就是贫下中农,“知识分子”已经近乎一个蔑称,人们用它的时候习惯性的要在前面加上一个“臭”字。那时最遭歧视的有五类人,叫“地富反坏右”,本来在“地富反坏”中就包含了很多“读书人”,而“右”中就全是读书人了,或者是真正的读书人了。这些人随时可能被传唤,随时可能被五花大绑拉上台去挨批斗,喊站起不敢坐下,生老病死听天由命。那时最吃香的一是屠夫,一是车夫,提刀的和握盘子的,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可你想想,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所谓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普遍的缺衣少食,人际间会发生什么关系,考考你们的想象力。吃香的其次是“机关干部”,也叫“国家干部”,包括食品站,粮站,百货店,乃至理发店的“工作人员”,这个概念的外延很大,不要与今天的“公务员”相混淆。他们为什么也吃香呢,因为他们属于“非农业人口”,几十年前,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差异之大,也考考你们的想象力,想象不出的,回去问问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当然,教师也基本属于机关干部,他们的生活比号称国家主人的广大贫下中农要优越些,这是事实。但他们中,一般情况下,谁学问最深,谁就最可能遭受打击。我们学校的研究员级别的数学陈老师,实验中学的特级数学何老师(均已退休),他俩都是文革前华东师大的毕业生,上海人,当年他们都被分配到我们这里来工作,今天看来,他们是多么宝贵的人才呀,可你们知道他们在那时来干什么?一个在农具厂打铁,一个在涪陵中学(涪高中)饲养场喂猪。

这些是我的亲眼所见。把眼睛抬高一点,视野放宽一点,那就更让人触目惊心了。老舍是怎么死的,傅雷夫妇是怎么死的,翦伯赞夫妇是怎么死的,顾准是怎么死的,那时钱钟书夫妇在做什么,沈从文在做什么,聂绀弩在做什么,高尔泰在做什么,整个中国大陆文化知识界的精英们形形色色的遭遇,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读书多么可怕,做学问多么可怕,做知识分子多么可悲,读书岂止无用,简直是引祸速罪啊!

一是读书无用,一是你即使想读书也没有书读。那时允许读的只有一种,红宝书——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当然,还有马克思列宁等人的书,可是太高深,很难读懂。还可以读鲁迅,但由于没有其他的书参照,只读鲁迅的也难真正读懂。而大多数的书被宣布为“大毒草”,“封资修”的东西,说这些书会越读越坏,甚至宣称“知识越多越反动”,对一般人来说,避之唯恐不及,谁还敢去读?

这是我所亲历的最严重的一次读书无用论思潮。当然,文革嘛,中华乃至人类历史上最荒唐的10年,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不然何以称为“浩劫”呢?

第二次读书无用思潮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11届3中全会已经召开,文革被正式宣告结束,改革开放思路正在形成,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指导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们的祖国百废俱兴,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种形势下,忽然知识有用了,知识分子宝贵了,大量挺过来的读书人从牢房、农场和作坊里被解放或解救了出来,成了“非农业人口”,成了“工人阶级”即领导阶级的一部分,非但不臭,倒成了世俗眼中的“香馍馍”。大量读过一点书的人能够公平地坐在考场上接受国家的挑选,得以迈进各级各类学校去读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多么令人激动和温暖的话语啊!我本人就是侥幸借此春风骄阳得以拉着时代的尾巴进入了学校读到了书从而改变了个人命运的。那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年代啊!按理说,在这种形势下,读书是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多么明智的选择,可是怎么还会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潮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具体情况说起。体制的转型有一个过程,在我国这个过程特别漫长,今天也还远未完成,不像俄罗斯,他们用的是“休克疗法”,而我们叫“摸着石头过河”,强调的是“特色”。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自由贸易,这就出现了私营经济,出现了“个体户”,为了尽快挽救文革造成的经济危机(灾难),国家不但认可私营经济的合法,还从政策上予以扶持。这些个体户自主抉择,自负盈亏,不但没给国家造成负担,反而带来巨大的利润,使社会产生出巨大的活力,当然,绝大多数个体户也似乎一夜之间就暴发了,所以当时就有了个新名词叫“暴发户”。而相当多循规蹈矩的知识分子还在体制之内,他们战战兢兢的还在余悸中呢,还在为自己终于回到了体制中,终于端上了铁饭碗,终于得到了尊重而沾沾自喜谢主隆恩呢,哪晓得抬头一看,别人早赚得盆盆罐罐都溢出来了!再仔细看,他们读过多少书?有什么学问?有什么技术?不过是“胆大妄为”而已,于是心里不平衡了。那时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读书还有什么用?于是不少人从学校、医院、研究所和党政机关跳出来,主动放弃铁饭碗,一头扎进市场,名之曰“下海”。这些人少数取得了成功,成了今天的富翁,多数人被碰得头破血流后又回到了体制内,这是后话。

第三次读书无用思潮就发生在当下,我们大家正在经历着,如果你关心时事并比较敏感的话,你就能清楚的感受到。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教育产业化”这个词没有,这个词有很多高深的解释或理论,但若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把教育当成生意来做。这个概念大概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当时当局有高官提出,学术界和民间也热烈讨论过,后来不大提了,当局也回避或否认,但事实上在搞。它的实际结果就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增多了,就业压力加大,矛盾凸出,相关的问题是家长的钱袋掏空了,一些贫困家庭为供子女读书而倾家荡产,个别家长甚至为此而轻生;年轻人中生出了两个新族类,一个叫飘族,一个叫啃老族。在这种情形下,新的读书无用论悄然而来就不足为怪。这次读书无用思潮产生的原因似乎有点特别,表面看来,好像是读书人太多,读书贬值,人才过剩!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仍然是太缺人才了,常说的人才奇缺这种现状根本就没有得到改变。这里面的问题才真是有点复杂,难得理清。比如说大学生数量增多了,但质量呢?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如何?我们的社会能不能给这些大学生们提供较多的创业机会或出路?如果同学们爱思考,在你们“读书”之余去认真琢磨琢磨,想通了,或许会对你的人生选择大有裨益的。

纵观这三次读书无用思潮,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是对某种制度或政策的社会反应。反应有正有负,读书怎么会无用?这不合常识常理,可见它是一种负面反应,结果是人才的浪费,是一个国家智力资源的浪费。它不但危害了个人的福祉,糟蹋了人的生命,而且扼制了社会的进步,你们想想,是不是?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读书到底有不有用,我们先不要简单下结论。历史的价值就在于为我们提供教训,以便我们在当下抉择中尽量减少或杜绝失误。显然,片面的被歪曲的所谓历史必定会让人得出错误的认识,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抹杀和歪曲历史简直罪大恶极,轻视和无视历史也可以说是愚不可救。扯远了,言归正题。读书有不有用,让我来告诉你们这段历史的另一些事实或另一个剖面。

进入新世纪的10年来我觉得自己与过去相比活得最好,最幸福,真的,我时常暗自庆幸:终于没有枉来这世上一遭!这个幸福不是指所谓的日子过得好,什么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不是的,如果那样看,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不但物价低,又比较稳定,更重要的是安全,吃的放心喝的放心呼吸的放心,不像现在,哪样能让你放心?随时都可能遭遇不测,你得有这个思想准备。我说的幸福,是说我自己终于有所醒悟,活得有几分明白了!你被注射了麻醉药,或者你成了植物人,就算天天有人喂你养你而且喂养得很不错,你是不是很幸福?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苛,温饱足矣。我更看重精神生活,我不愿像猪那样活着。今天主张价值多元,这是对的,各人有各人的诉求,不该强求一律。有人就公然宣称他就喜欢像猪那样活着,那是他的事,可我不愿。又扯远了。我之所以能得到幸福,是缘于我遭遇到网络,得以读到了我认为真正的好书,是这些书唤醒了我的精神生命,使我不至于老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而终至沉沦。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那份因幸福而激动的感言,我终于真切感受到了,而且我知道,好多好多人他们压根儿就不能享受到,因为他们不读书。

但是我内心也有较沉的伤悲和悔恨,而这伤悲悔恨也是因了读书。这是一种特有的感伤,是因读书而产生的。我读托尔斯泰和雨果,没有这种感伤,那是因为他们是世界级的大文豪;我读康德和卢梭,没有这种感伤,那是因为他们是世界级的大思想家;我读钱钟书和袁伟时,也没有这种感伤,因为他们比我老,是前辈。可当我读到秦晖和朱学勤,(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像刘小枫王小波吴思陈丹青这些人)这种感伤就产生了!因为我发现,他们竟是我同时代出生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还稍稍小于我,都属于50后,都经历了同样的折腾和磨难,问题是他们为什么那么富有学问富有思想,那么卓有成效,他们的人生为什么那么精彩,生命那么富有质量!相比之下,我却是如此的愚昧无知,如此的贫瘠萎靡!对他们这些人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我知道了,他们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读书。在那我说的第一次读书无用论泛滥的时候,他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们或因了家庭,因了朋友,因了和当时的某位“坏人”偶然相遇,当然也因了他们自身的警觉和聪慧,他们得到了或拿起了“禁书”“毒草”,在别人兴高采烈唱红歌跳红舞竭斯底里呼口号搞运动的时候,他们却躲到僻静之处静静的读书,默默的思考,殷殷的营建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当冬去春来,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们顺理成章的一步就迈进了北大清华复旦南开,成了新时期最早或较早的学士、硕士或博士;而像我,则只能因为勉强的初中学力考上个中等师范。你们说,差距是怎么产生的?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如果……,可惜,逝去的生命没有“如果”啊!

当然,我也有我暗自庆幸的。那就是在我的周遭,在我的同学或伙伴中,自己觉得又是幸运者了。别的不说,就说能读到上面我所列举的这些人的书,能与他们直接的或间接的对话,那我就是我同学或伙伴中唯一的一个了。不是可以的问题,而是能够的问题,只有我才能够。至于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我自认为比他们优越多了。我回家乡,见着几十年前的同学或伙伴,自然产生的就是鲁迅《故乡》中的迅哥儿见到中年闰土的那种感情。这种差别,我认为主要就缘于我的读书。常言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来还真是那个理。

我的小学刚好于文革开始的时候完成,幸运的是此时我已经完成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阅读了解。文革中,由于小学的阅读激起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尽管这样不许读那样不许读,但我还是偷偷的千方百计觅书来读,管他毒草不毒草,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是书就行,所读到的书大多没有了封面,很多只有半本小半本,有的简直就是所说的烂油渣,上坡(上工干活)时就别在背后的腰带上,一有机会就拿出来读。这样竟读了四五十本小说,遗憾的是很少接触到真正的名著,多是《红岩》《红日》《红旗谱》之类(就这些本来是宣传品的东西当时都属于大毒草,是不准读的)。有人说教育往往是一次次偶然的相遇,我赞同。是的,真正对我的灵魂、智慧和趣味有所触动的就是一些偶然的相遇。记得我读农中时,遇到一个“右派分子”来给我们代几天课,很多同学都嫌弃他,但我们几个却喜欢和他聊天。一天,我突然听到他说了句“其实我们出生后就一直奔向死亡的”,我轰然一懔,这到是从来没听过的话,我当时只知道我们正奔向灿烂辉煌的明天呢,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无道理,于是就觉得这老师不简单,下课或放学后就爱和他厮混,就这样我在他那里得到最早的哲学启蒙,开始不满足读小说了,试着啃一些哲学和经济学书籍,像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薛暮桥的《政治经济学》,后来还硬着头皮啃马克思和列宁的一些书,我想,在我成长的关键时刻,能得到些许思维的逻辑的习染,那么这次偶然不能不暗自庆幸。我还有一位前辈也是右派,他给我的影响就是读唐诗。他有一本《唐诗三百首》,有机会见面则能听他吟诵和讲解。记得一年的中秋节晚上,在他那小茅屋的小坝子上,他一面吟诵李白的《月下独酌》,一面手舞足蹈表演,还不时的解释玩味,什么叫“无情游”,“邈”字什么意思,他耐心的讲给我听,他说话结巴。看他吃力的样子,口里老是流着涎水,我是又好笑又感动,彼景彼情,至今历历在目。他家离我家百里外,去他那里坐车坐船外还要走一两个小时荒山小路,但我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去拜访他,为的是能和他吹一晚上的牛。后来他把诗集送给了我,我竟然独立地读懂了好多首。须知那时可没有什么详释、鉴赏之类工具书,连字典都没有。记得我独立读懂了张九龄的《感遇》、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和王维的《渭川田家》(现在看来其实并没真正读懂),到他家去讲给他听并得到首肯后,心里那个高兴得意啊!他还给我吹陶渊明,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没有书,可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叫教育?那才是教育哦!(今天的你们我知道可以背出很多诗歌,但你们心灵里到底有没有诗啊?有没有让你融身其境反复吟哦的古诗啊?你们自己可以扪心自检一下。一个人如果只是口中有诗而心中无诗,那是很可悲的。你们慢慢去体会我这句话。)但他不懂哲学(当时我这样认为),不关心我学哲学,还泼冷水,还讨厌我给他吹的那种哲学。他就喜欢文学。

我想我与我儿时伙伴的命运不同,人生轨迹不同,就在于相同时代中,我们却有着不同的个人选择和际遇;而我和刘小枫朱学勤他们相比,看起来大家都读了书,但书的档次不同,思考的起点不同,读书的自觉程度不同,结果相差就那么悬殊。那么你们想想,归根结柢读书有没有用?

琢磨一下人们在使用“读书”这个词语交流的时候,实际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的。通常所说的读书,指的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即就业前的准备阶段,也叫受教育阶段(学生时代),你们现正好就在这阶段。人,要社会化,要获取谋生的基本知识、能力和技能,要懂得遵守社会的基本秩序或规范,还要能传承人类文明并能有所创造,这些都离不了读书。这个意义上,读书对一个现代人来说,就是其基本任务或者义务,是应该也必须完成的。但是这种读书又容易给人感觉是一种外在的要求或者压力,往往成为被动的事情,这就容易与人的志趣、爱好等发生冲突,读书成了苦差事,尤其如果不幸遭遇不好的教育的话,读书竟让人苦不堪言,或者徒劳无益。不仅如此,不当的教育甚至会让读书来扼杀人的天生兴趣(比如越读越不爱读书,厌恶读书),扭曲人性,扭曲价值,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读书的意义。读书也可能毁人,不能不慎。

上面所说的读书说白了就是谋生的一块敲门砖,门开了,砖就会随手丢掉。可惜呀,多数人就是这样理解和处理读书的,读书和他的人生就发生这么一点点关系。但是,如果你遇上好的教育,你的读书走上了好的路子,你会发觉读书是件很令人快乐的事儿。读书会让你发现自然是那么美丽,宇宙是那么奇妙,其间的人类是那么独特——形体,智慧,情感,劳动与运动着的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创造与毁灭……而你自己是人类的一员:生命的意义,理想与现实,幸福与悲惨,灵魂与肉体,生与死,自我期许与路径选择……随着读书,这些东西就会在你的脑海里出现,展开,就会铺就出一条柳暗花明的精神旅途,让你在跋涉中唏嘘感叹,激动不已。于是,读书的神奇作用发生了:读书再不是苦差事,而是享受,是幸福,是权利;再不是外来的要求,而是内在的需要;再不是敲门砖,而是生活方式,是心之路,将伴随你整个生命的完成。

什么是生命的完成呢?得先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就人来说,一颗完整的生命应该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本质应该在精神上,因为精神生命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根本上还是精神上的差别。考诸实际,我们会遗憾的看到,很多很多的人他们的精神生命是干瘪的,萎缩的,他们还没有发育健全可物质生命就已经到尽头了!所以世间多有虚度一生的喟叹。那么,生命的完成就是使自己的生命的两个方面都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就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品位。

如果生命是上帝给予的,那么他给你这颗生命应该与给予别人的大致同等吧,因为他应该是公平的,不然何以称为上帝呢?那么后来的生命的形形色色千差万别还是应该由生命的拥有者自己负责。一般人与所谓的贤人圣人的不同,就在于一般人自己的精神生命中很多优秀的潜质没有得到开发或激活,如此而已。人由于自身固有的局限,他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只能看到(感受到)他能够看到的东西,要想克服这个局限就只能靠读书。读书就是与高贵的灵魂对话交流,从而唤醒和激活自身同样高贵的潜质,使其健康、完整而富有活力,甚至使其不朽——精神生命得以万世传承。从这个高度上认识读书,恐怕才到位啊!

有人可能会嘀咕,你说得多有诗意啊,可是我首先要吃饭,像几十年去前人们常说的“一切都是假的,肚子饿了才是真的”。是啊,在人处于绝对贫困的时候,这简直就是绝对真理。贫穷让我们低俗、愚昧、野蛮、贪婪、急功近利……穷出来的见识!但是,在正常的社会,绝大多数人不会遭致这样的,还莫说现代,就是古代也不会,如果今天的人们还整天战战兢兢于自己的饭碗,那还有什么人的尊严?还配“人”这个称谓么?问题在于,如果实实在在真实情况就是这样呢?我们总不能自己欺骗自己呀?那么请你相信,在你真正的如上所述诗意地对待读书的话,你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你的饭碗问题也自然会得到解决的,你的物质生活会让你满意的。我所说的一系列的变化,是说随着读书,你的观念的变化,视野的变化,个人世界的变化,人格的变化,人生格局的变化,人生轨迹(身份、地位和境界)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必然的,只是时空或具体的方式不同而已。要证明还是靠读书,不信你们去读读一些真实人物的传记,如像托尔斯泰、爱因斯坦、英-甘地、赫尔岑等人的传记或回忆录。

读书是一个大话题啊,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管中窥豹罢了!那么关于读书,同学们你们有哪些经验,哪些困惑,哪些思考,可以挖掘出哪些话题呢?大家放开拘束,大胆思考,交流,相互砥砺,这是我非常希望看到的场面。

读书吧,读书会改变你的命运!(留下个问题:怎样读书?)2010/9/14 下讲预告:说“你”

下载从罗氏逻辑说起杂文随笔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罗氏逻辑说起杂文随笔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罗隐也有春天杂文随笔

    人的一辈子不可能一直幸运,当然也不会一直倒霉。罗隐虽然职场碰壁、情场失意,但他也是一个拥有春天的人。“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罗隐虽然少了畋女这样一位忠实粉......

    从修齐治平谈起杂文随笔

    蒋梦麟老先生说,“大学”讲修齐治平是中国教育的宗旨,宗旨二字没有引号,说明这是个现实。那位喜欢弄心灵鸡汤的在央视总结中国教育时,大赞教育就是要培养栋梁之才云云,这恰好是“......

    思想汇报:从雷锋说起

    从《离开雷锋的日子说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敬爱的党组织:继上次党支部大会之后,这个周末我再次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也再次地为之感动。在此我想将我的一些个......

    从林则徐禁烟说起

    从林则徐“禁烟”说起 旬邑县逸夫小学 王晓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

    从读一本书说起

    从读一本书说起„„ ——谈快乐阅读伴教师幸福成长 和老师们一起重温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小诗: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籍/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

    从抗日战争大戏说起

    从抗日战争大戏说起 我非常喜欢看中国军事题材的书籍和电影、电视剧,特别是有关抗日战争题材的,几乎都愿意看,从中体验战争的残酷和对小日本的憎恨,只可惜我没有生活在那个战火......

    从四大文明说起

    【教学目标】 1.知道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屈辱。 2.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典型事迹。 3.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

    《从看电视说起》说课稿

    《从看电视说起》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从看电视说起》。 一、说教材。 《从看电视说起》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中的第四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