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单的事情如何坚持杂文随笔
“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习惯养成的关键是习以为常,便自然了就不那么难了。习惯确实是个好东西啊,好东西又怎能轻易让我们拥有?
我对一句话印象深刻,“习惯”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精力内耗。无限制无方向地内耗产生的无力感、空虚感确实会带来诸多负面能量,影响身心。
关于如何坚持我也不太懂得内部机理,《复盘+》这本书在讲到“如何让复盘成为习惯”的时候,引用了《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的原理——习惯回路,我醍醐灌顶,马上打通了任督二脉。
习惯回路
《复盘+》作者邱昭良在这个回路中间加入了另一个重要概念“渴求”,其实是一种“以乐为本”的内部驱动力,寻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与超越的满足感。
我直接对照着“习惯回路”分析了我的习惯养成过程,深入体会所谓“习惯的力量”。
一、“暗示”通过熟悉的、喜爱的事物让大脑进入自动模式。比如,把画笔放在眼前,就增加了画一幅思维导图的动力;比如,为了能够顺利早起,完整地执行洗脸保养程序等。
二、“惯常行为”也就是用某种方法使实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行为,这个其实比较容易理解。比如我会选择在精力不济,工作学习效率低下的时候画图缓解疲惫,并保持绘图行为吗,因为绘制思维导图让我的大脑得以放松,自己也觉得挺享受。
三、“奖赏”即通过“惯常行为”,让身体体会并记住满足、快乐或成就的感觉,从而抵抗身心的内耗。比如,我将坚持的事情在社群打卡,或者画图过程中产生让人快乐的内啡肽缓解了我的疲惫等。这都是对身心的奖赏,是偏重内部刺激的驱动力(渴求)。
这三个要素形成一个循环(回路)之后不停反复强化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了。
对照“习惯回路”,我反思了我没有将“运动”形成习惯的原因。
首先,我有准备一些“暗示”,买了专业跑步装备;其次,我曾风雨无阻坚持健走;再次我运动后都有APP记录并在朋友圈打卡。如此,完全符合习惯回路,那为何中途扛不住自然环境的变化而让运动习惯夭折了?
仔一想,是一些环节不足以发挥效力,主要是“暗示”不够有力,准备的装备很快失去“诱惑力”,不再对它们感觉新鲜,也就无法顺利“驱动”我的步伐。接下来的“回路”其实是不畅的,更难以因强化“奖赏”以获得更为持久的内部驱动力。
应该如何调整?解决关于习惯养成的问题,可以继续参考丘昭良提供的关于复盘习惯的方法(基于“习惯回路”的运行机理)。
一、创造有效“暗示”,在清单上列出来,以看得见的方式强化印象,比如在我的效率本中写下来。
二、强化对习惯的“奖赏”,坚持21天后买个喜欢的礼物,或将自己的习惯及时扩散,分享给其他人,这个过程会增加成就感。比如,我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和生活中去,以及复盘行为养成后打算也应用到工作学习中去。
三、[将“奖励”与“渴求”联系。让奖励成为自己成长的一个条件或者辅助工具,比如我通过在生活工作中运用思维导图精进自己思维的同时,明确了自己工作差异化的途径,有效助力我的成长。
四、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避免单打独斗。可以加入志同道合的社群,比如加入了复盘群,思维导图群等。
第二篇:那些病急乱投医的事情杂文随笔
最近的我,有点变得不可理喻,分手已经一年多了,对前任也是再没有心动的感觉,想起一年前,自己是想去上海的,那时候,他说他要来北京,阴差阳错,我来了北京,而他或者漂泊在世界各地。其实自己还是比较庆幸他放开了我的手,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我,我在想,如果他没有放弃我,那我可能不会来北京,会待在他所在的城市里等待着他娶我。
有时候想想自己也是佩服自己,在北京这个没有一个朋友的地方,我自己只身来到这,并且交了朋友,我的舍友是一个比我小5岁的小姑娘,她是19岁女孩所有的代表,会痴迷游戏,会没有见过世面的一样,在每次出门时会紧紧的拽着我,会对我说,这个,那个看起来很好吃,她像要。她也会很讨厌的总在催我结婚,说她的亲戚,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有了孩子。
我也曾一度感觉自己的年纪是不是真的迫切的到了一定要选择一个人共度一生的年纪。于是我开始接受,开始接受那些我并不喜欢的男生,开始试着接受那些所谓家庭条件相符的男生,可是,一顿饭下来,我并不开心,甚至想要逃,对面的人,不是那个我可以让自己忍受一生的人,即使他向我迈了99步,我始终也迈不出去那一步。
在惶恐的年纪,我突然就想沉寂下来,我想安安静静的等待那个对的人,等待那个我愿意放弃一切还想要跟他走的人,大概我生活的家庭就是,爸爸妈妈会为了爱情而离开他们的家乡,会为了爱情,到现在还像热恋的情侣一样,他们给了我所有的爱,也让我看到了真正的爱情,所以,即使身边的人都已经结婚,但我仍然想要等待那个对的人,不讲究,不欺骗自己。
我希望有一天,我结婚的那个人,是我最想嫁给的人,是那个,我一想起来就开心的人。
第三篇:有些事情缓一缓比较好杂文随笔
前些时写过一篇《有些事情不能等待》,说的是父母陪伴子女成长的事。事情有多种多样,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今天说说有些事情等一等还是有必要的。
哪些事情呢?
比如夫妻吵架。你一句,我一句,话赶话,越说越气,有的甚至想动粗。
比如刚刚写完一篇文章。兴致一来,急就成篇,自我感觉还不错,随即就发表了。过后再看,有些地方还可以完善一些。
比如对一件事情的评论。在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情况下发表的言论,待事情的全貌逐步清晰后,往往会觉得有些话说早了点。
人们应对事情,由于认知、情感、性格、利益、方法等因素不同,认识和处理起来是有差别的。夫妻吵嘴,各有理由,你可能是在维护父母的颜面,她可能是在考虑小家庭的利益;你说的在理,她说的有情。如果不充分了解对方的意思,只顾在自己理解或认定的基础上去争辩、去指责对方,事情不旦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更复杂,更麻烦。夫妻在一起过日子,吵架是难免的。遇到这种事,不如缓一缓,先冷静一下,稳住自己的情绪,待理智恢复后再沟通。
事情往往有个过程,每个环节都不能忽略。构思、起草文章的时候,往往是按着主线前行,总会有一些考虑不到的地方,或形成空白,或造成漏洞,或有些话说出来很痛快但有失偏颇,有些话点到了但还没有说到位,需要大脑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得出、想得到。如果不是抢时间,写完之后先放一放,换换脑筋后再来看看,再来改改,文章会增色不少,毛病也会少了许多。
互联网时代资讯众多,为了增强眼球吸引力,有的刻意突出某个方面,有的屏蔽了某些事情,有的只是听了一面之辞便大肆宣扬,有的甚至是捕风捉影胡编乱造。尤其是同一件事情今天报道是这样,明天又出来新情况,有的甚至是完全颠倒的。在消息满天飞的情况下,如果等一等,待事情的资讯丰富一些后,再来点评也不迟。
怎样缓一缓效果会更好一些呢?
一般来说,就是先忍一忍、放一放、想一想后再应对。这里面最难的是忍一忍。人在情绪激动时往往很难掌控自己,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提醒自己冷静下来,压制住内心冲动的火苗,避免冲突升级,以免造成更大的麻烦。这需要平时的修炼和素养。有的人将忍字挂在墙上当成座右铭,有的遇事常提醒自己不要发火、不要钻牛角尖,这种平时养成的功夫到了关键时刻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缓一缓不仅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拐过弯也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夫妻吵嘴,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双方没能有效沟通导致信息错位,妻子说的话,丈夫误解了,在这种情况下别急于质疑或者反驳对方,可用第二人称复述的方法避免矛盾:你刚才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能让彼此有个思考的缓冲空间,之后再心平气和地沟通。
在公共场所碰到不顺眼的事,如果自己实在忍不住,可向公共区域的管理人员投诉,这是他们的管辖范围,他们有责任维护该区域的秩序,自己则不必与这件事情直接发生冲突。如在饭店可以找服务主管,在小区可先找物业管理人员。
有个词叫“事缓则圆”,意思是让人们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不要着急,而是要静下心来三思而后行,慢慢地去应对,结果可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其实,有些事情着急是没有用的,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着急上火反而会激化矛盾。
当然,缓一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对问题,并不是拖拉推诿。不过有些事情,放一放还真的就过去了、弱化了,果真是那样,就更没说的了!
第四篇:越简单越快乐杂文随笔
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曾看过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位很出名的画家,一生唯有两个愿望:画一幅佛,再画一张魔鬼的画。然而,这并非易事。一则,在现实生活里,根本没有佛主与魔鬼的原型;二则,无论画家想破脑袋如何想象,却怎么也想不出佛主与魔鬼该有的模样。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寺庙朝拜,无意中发现一个和尚,并被这个和尚身上的超然气质所深深吸引,感觉西天的佛主就应该是这个和尚的样子。于是画家找到和尚,许以重金,求和尚为他做一次模特。
不久,画作完成,轰动美术界,画家也由此被人称作“画圣”。
事后,画家对媒体说:“那是我平生最满意的一幅画,因为那个给我做模特的和尚,让人一看就像是一尊佛。在他身上,那种清明绝尘、淡定安详的气质可以感动世上的任何一个人!”
画家信守承诺,在以重金酬谢和尚后,开始着手画魔鬼。
然而,他探访了很多地方,也找过很多凶狠的角色,却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模特。
终于,在一座监狱里,画家遇到了一个即将要被处决的犯人。一眼望去,那犯人完全就像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可未曾料到,当画家展开画布要作画时,那个犯人却失声痛哭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你上次画佛主的时候找的是我,现在画魔鬼还找的是我?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画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画佛主时找的那个人气质非凡,而你,看起来纯粹就是一个魔鬼,你们,你们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
在画家的再三追问下,犯人无比懊恼地告诉画家:“是你,正是你,把我从佛主变成了魔鬼!”
“以前,我在寺庙当和尚的时候,每日,除了化斋便是念经、打坐、参禅。虽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身边别无一件长物,但是,从早到晚,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生活很简单,也很快乐,所以,你将我看成了一尊佛。”
“后来,我得到你给我的一大笔钱,学会了花天酒地、寻欢作乐。钱,当然很快就花光了,可我却早已习惯那种奢华的生活。于是,杀人越货,赌钱、抢钱,只要能拿到钱,不管什么坏事,我都会去做……结果,变成了你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听完犯人的哭诉,画家恍然大悟:原来,金钱、占有,未必能让人快乐,相反,还有可能如同一把枷锁,将“佛主”变成“魔鬼”。
自此,画家负疚地扔掉画笔,再也不曾作画……
故事很简单,看完之后,却让人沉默良久。
其实,世事就是这么吊诡。
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爱美女士出门去会情郎或者会见重要的客人,面对挂满衣柜各种款式的衣服,极易犯一种病——“选择困难综合症”。红的太艳,白的太素;裙装好像不太庄重,职业套装又显得死板……挑来拣去,实在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出门。由此带来的烦恼,往往会让这位女主抓狂。有病理学家说,患这类病症的人完全是因为不自信和缺主见。可是,殊不知,倘若衣柜里仅仅挂着那么两三套衣服的话,女主又焉会为此而烦恼不休呢?
多则惑,少则明。
据心理学家研究,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占有的东西越多,可选择的余地越多,不仅不会得到应有的快乐,反而,还会降低人的幸福感。
以前,有一位富人,楼宇高大,满屋古木家具与绫罗绸缎。出门,有呢子大轿接送;归家,有漂亮的夫人和聪明可爱的孩子们陪伴。至于吃嘛,山珍海味都快吃腻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拥有万贯家财的富翁却常常感觉不到丝毫的快乐。
打开窗户,俯瞰大街对面的那家铁匠铺,虽说屋舍简陋,布衣粗食,却时常顺风传来铁匠夫妻与孩子们的欢快笑声。
富人的妻子很不明白,为什么自家穿金戴银衣食无忧却不开心,而铁匠一家子穷困潦倒、唯凭铁匠养家糊口反倒天天那么快乐?当她把内心的疑问和羡慕说与富人后,富人却胸有成竹地告诉妻子,说他有办法能让铁匠家变得不再开心!
过了几年,富人家越过越穷,却日渐传出笑语欢声;而对面铁匠铺,越来越富有,却日夜传来铁匠夫妻吵架和打骂孩子的声音。
原来,富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家里的金银财宝装进袋子,然后,偷悄悄扔进铁匠家。没有了财富的“富人”,日子越过越简单,自然省却许多烦恼;而突然拥有很多财富的铁匠和他的妻儿,想法越来越多,欲望越来越大,反倒失去往日的快乐,变成了富人家过去的模样……
《菜根谭》里说:“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衍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
看来,故事里面的那位富人,实在是一位智者,颇懂得“人生须做减法”的道理。表面上,他做“减法”,似乎在不断地遭受损失,而事实上,他却从“减法”中获得了“人”的自由,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呢?
人,是很容易被“物”所奴役的。在哲学中,这叫“人的异化”——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会变为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我们人类。
譬如,手机本是人们制造出来用以联络的工具,可现在,又有多少人早已变成手机的“奴隶”,一直被它牵着鼻子走呢?
有个人,买了一件高档衣服,觉得十分满意。可他走到镜子前反复端详时,才发现裤子与新上衣很不搭调,于是,他又去商场买了一条新裤子,好与他的上衣相匹配。可他再次走到镜子跟前细看,又发现里面的衬衣也需要更换,于是,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换掉了所有的内衣裤。然而,在他做完这一切后,他感觉现在的装束似乎还应该搭配高级领带、华贵的首饰,乃至于需要一辆高级轿车、一栋海景别墅……
在“物”的一次又一次诱惑下,这个人完全跪倒在“物”的“石榴裙下”,再也无法找回自己的灵魂,再也找不到生而为人的快乐!
可悲吗?当然可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不正是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吗?
“斩断三千烦恼丝,化作自得一微尘。”
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佛教徒要行剃度礼,却原来,即便是剪掉那三千烦恼丝,也能剪断牵挂、剪去贪嗔痴慢、剪除世间的一切烦恼!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小窗幽记》如是说!
大道至简,愿你,愿他,愿我,该放下的放下,该遗忘的遗忘,该丢弃的丢弃,如我家陶公元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五篇:我想要记住的事情的杂文随笔
关于这座城市。
一
此刻是傍晚五点五十一分,天已经黑透,我坐在小观村站台的凳子上。这里我是第三次来,但却与她有了特别的情愫。
第一次是和一个朋友。第一次来时看到附近100米处是一座大桥,全身红红绿绿地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灯,在深秋的夜晚,美地不像话。左右有垂钓的老年人,中年人,但人不多。那天晚上我在大桥上坐了二十分钟,抽了三支烟,秋末的晚风异常地冷。
但我想要记得的是小观村站台,我喜爱她,如果要问为何,可能是因为这里只有来往的车辆,没有行人,不会有人路过时打量我这个怪人。第二次来时,我坐在夜晚的小观村站台的凳子上,轻轻唱了两个小时的歌,从可惜我是水瓶座 到怪你过分美丽。那天晚上我无比快乐,没有行人经过,只有车水马龙掩盖了我的声音。站台附近鲜有建筑,只有对面有像是一列整齐的厂房,到了夜晚还亮着三三两两的灯。他的左边是一家暧昧的小店,永远亮着粉红色的灯,时不时有穿着时髦的女郎探出头来张望。我也会呆呆地望着她许久,希望能和他打个照面,问问她是哪里人,最近生活怎样是否开心等等。坐在这里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不停驶过的车辆总是辜负永远安静等待的站台,我的人生多像铺在这条小小的马路上,所以我爱你。
二
校门前的51路。有许多个周末,我会搭乘他,不为什么,因为坐这路车的人最少。有时我会在绍兴大剧院那一站下车,附近总有嬉戏的儿童,曾经那边有一张我最爱的凳子,藏在树林深处,四处鲜有人经过,而往正前方,能够窥到打羽毛球的妇女,练交际舞的时髦女士,如果在春天,还能看到漫天飞舞的风筝。头顶透过摇曳的树叶,总能看到湛蓝的天空。而在一小时后,我会到附近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这像是我每周末最庄重的事。电影院可能时间久了,显得破旧,后来我也不常去了,可能真是因为朋友们的诋毁,说他太过老旧了。
而有时我会坐51路到底站。下车后直行拐弯直行拐弯反反复复,就到了一所高中学校的门前。我会在周五时的傍晚,坐在门前的站台上,开始等待。但我并没有想等待的人,只是看他们陆陆续续的从校门里走出来,仿佛有一刻会碰到我自己。今年六月高考结束那天,我也犯了病似的,早早的来到了学校门前,和一群家长急切地等待考完孩子出来。大门打开,许许多多孩子谈笑着拥抱着走出校门,从那么多父母亲急切寻觅的目光中,我仿佛填补了一些空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那天傍晚我看到的仿佛是一个个曾经的我,充满激情,充满梦想。
三
室友W。
那天去参加音乐节,因为有众多明星,场内是完全封锁的。没吃晚饭的我早已饥肠辘辘,躲在草地的角落,饿到想啃草根。此时参加安保工作的室友W打电话给我:我给你拿了一份盒饭,你在哪里等我,我来找你。在风中他穿着黑色的制服,高高瘦瘦,称得上帅气,把手里的盒饭递给我时,他还把手中的暖宝宝递给了我说,这个给你了。那天已经是冬天了,寒风称得上是刺骨,看着他拿着对讲机又跑去执行任务,我想起曾经和他在交往过程中也有许多不愉快,也曾经对他有抱怨,有咒骂,此时发现这一切是多么幼稚可笑。或许是他做人的品性就是这样,为人着想。但我觉得这件事情值得我记住,值得我思考。
四
关于两个女人
H,豪放,敏感,称得上好看。前些天毕业聚餐那晚,许多人争相拍了照留念,她看到了在角落里喝的醉醺醺的我,叼着烟,倚着门,像小女孩一般走过来怯生生的说,能和你单独拍张照片吗?我说行啊。他拉了拉我塞在口袋里的手,我才意识到要正一正姿势,她挨得我很近,而我的脑子是一片空白的。
她让我懂了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喜欢你的人都有耐心等着你。每次到饭点不爱人挤人吃饭,所以有段时间我常不吃中饭,我会记得她在大雨时会撑着伞去给没吃饭的我买一个豆沙包,而我连一句谢谢也没有。也会记得在放假的那些长长的日子她都会给我有的没的发几条消息,而我总是忽略。毕业了她说要去上海工作,而她男朋友也在那边,如果我的愿望有用,我希望可以祝她很幸福。
J,在这些年里,我唯一一个想喜爱的女孩子。有一天清晨在走廊上,我看到她在教室门前等着开门上课,我走过时,她近乎“仔细”地看了我一眼,海子有诗“晨光中她忽然发现我/她挑起眼睛/她看得我浑身美丽”。而以后我想认识她时,他们分院全体搬到了新校区,而我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她。我笃定地相信命运,相信缘分,关于她称不上遗憾,而我心里更多的是感激。
五
关于那条路和M电影院
这是我最近爱去电影院,最近爱走的路。难过的的是刚认识你便要离开了。喜欢你一路昏黄的灯光,2公里路,梅山江边夜夜寒风凛冽,我喜欢缩着身子,点上一根烟慢慢走完。等走到灯光由昏黄变向明亮,电影院就到了。看电影仿佛是我的一件很庄重的事,这里的凳子舒服宽敞,人也少,不会有嘈杂的声音。很想感谢你这一两个月的冬天陪我走过,遗憾的是你并不会说话。
前几天在M电影院看了至爱梵高,虽然我对画一窍不通,但里面有一句台词很打动我:梵高在小河边画画,一只乌鸦落在了他的画板边偷吃他的午餐,梵高并没有生气,而是开心地像个孩子一样看着它,想摸摸它,那一刻我想,这个人该有多孤单啊。
我想要记住的事情还有很多,包括我在这里爱上的万宝路香烟,包括小河的尽头隐居的禅院,包括江苏老板开的便宜但并不好吃的饭店,包括这里永远拥挤的公交和一些无法到达的站台。这是我认识的第一座城市,希望以后也可以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