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求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2:4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四年级求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四年级求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求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了解数据信息、估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及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在估计平均身高,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 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用平均数描述、分析说明问题的作用。难 点: 用自己的语言结舌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50+40+60+20+30)÷5=(60+45+35+20)÷4=

(30+50+80)÷4=(80+80+80+80+85)÷5=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原则”,即尽量设计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本课重点内容为计算平均数,通过对简单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这节课计算平均数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某市举办小学生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体重和身高如下: 红星小学队

姓名 体重(千克)身高(厘米)

王立平47 1

53李斌 35 138

王晓光45 153

张强 54 163

李云州53 165

马岩松51 158

刘劲松56 166

胡东风56 168

赵亮 53 158

银河小学队

姓名 体重(千克)身高(厘米)

王希钟48 15

2张春光58 172

李来群40 140

张哲 42 140

马鹏飞50 15

4王建安56 160

朱文亮52 167

宋丹晨50 16

1李帅 45 167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先估计一下那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再算一算,看看估计的结果和实际计算的结果一样吗?

红星小学队:

银河小学队:

3.计算一下两队的平均体重?

红星小学队:

银河小学队:

课上尝试小研究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3.最高的队员的身高超过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最矮的队员的身高比本队平均身高矮多少厘米?

4.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吗?

【设计意图:课上小研究通过计算平均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小组合作探究

大屏幕上出示课上尝试研究4个内容。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

四.班级展示提升

1.找一个小组展示本小组对大屏幕上四个问题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作补充和评价。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补充。

2.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3.教师适时点拨引领:

平均数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4.互相纠错,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尝试题做得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五.挑战自我完成教材练一练2题、3题。(88页)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六.巩固提升

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引导学生将统计表的合计一栏填写完整。总人数是将六个小组的人数加在一起,植树棵树是将六个小组的植树棵树加在一起。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意思:

(1)平均每个组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组数。

(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人数, 关注学生是否理解。

【设计意图把一个数按不同的标准平均分,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中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六.反思收获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课后反思 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篇二: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学情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空难。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课件出示照片和视频)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

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平均数)

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那女生各一名同学)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

(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

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76(女生队获胜)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均数的方法。

男生:68÷4=17(个)女生:76÷4=19(个)17<19

(3)出示表三:(男生加入一名同学)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各位裁判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18+17)÷5(18+20+19+19)÷

4=85÷5 =76÷4

=17(个)=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篇三:四年级数学 求平均数教案 人教版

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

4=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第二篇:《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学生会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乒乓球板和球各2付。统计表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1、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师:今天老师想组织同学们进行一场小小的球赛,有没有信心? 生:(有信心)

师:既然是比赛就有比赛规则,请听好:全班同学分成两队,一二2组为甲队;三四2组为

乙队,每队挑选若干名选手来参加拍球比赛。比赛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哪个队拍的

个数多哪个队获胜。(注意:时间到或球离板后都表示结束比赛)

(给10秒时间商量派谁来参加比赛。)

师:好,甲队老师选4名参赛者;乙队老师选5名参赛者。

生:学生选派选手,编号后上台排好队伍。

备注:如果在这里有学生说出人数不同比赛不公正,教师随即提问:那么怎样比才公平呢?

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刚才同学们一致认为求出每一队拍球的平均数是最公平、公正的。

说得一点没错,老师决定采纳同学们的建议。下面我们首先进行拍球比赛。

师:为了节省时间,每次2个选手一起比,另外1名选手和各队的同学们可以一起数数。并

记好所拍的个数。

2、设疑:

师:两个队拍球个数已经公布,可结果还未决定,猜猜看假如你是裁判,你会依据什么来决定哪个队获胜呢?(学生交流,口答――平均数)

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平均数”。)

3、师:为什么用平均数?求出总个数不行吗?平均数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互说回答。因为求平均数公正,又能反映一个队的整体水平)

师:说得真好。边说边板书:公正、代表整体水平

师:怎样来计算平均数呢?谁来说说看?

生:学生说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板书)注意:若出现除不尽可以保留整数。

师:好,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甲队平均每人拍()下,代表甲队整体水平,乙队

平均每人拍()下,代表乙队整体水平。现在老师宣布:本次拍球比赛×队获胜。同学们

你们还有意见吗?

2、联系生活,深化感知

A、出示一组题目: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对下面3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

(2)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小勇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小华身高一定比小勇高。

(3)出示一副图:(图略)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米,小芳身高1.35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不会有什么危险。

B、学生交流看法,并说明理由。1.2米是一个平均水深,深的地方一定比1.2米深,甚至于有2米,而浅的地方一定比1.2米浅。

师:是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

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的吗?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看。

生:汇报。(3-4个学生)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个例子,请看。

三、平均数算法的探究。

(1)出示题目:这是四(4)班同学上学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情况一览表:□ 代表10本。

师: 现在王老师想了解四(4)班同学平均每组借阅图书多少本?

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里交流想法,可以用算式或图示来表示你的想法。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汇报。(选择学生上黑板板演)

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生1:(我是用图来表示的,只要把第2组的一个个框移给第一组1个,再把第3组的一个框移给第4组1个,这样每组都是三个框,就是平

均每组30本。

师:喔,根据图你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你就是就把多的移出来,补到少的里面去。这个过程就是“移多补少”。(板书)

生2:我是用(20+40+40+20)÷4=30(本)我是先求出四组一共借阅的总本数,再除以组数就是每组的平均分。

师:噢,你是先把四个组的总本数合起来再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先合后分”的过程。(板书)大家认可他的想法吗?(生:认可)

生3或生4:我的做法其实与生2一样,(40+20)×2÷4=30(本);60×2÷4=30(本)……

师:这2种方法只是求总数的方法不同,其实也是先求出总数再平均分这也是“先总后分”。

如果出现:(20+40)÷2=30(本)

师:这个算式是谁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由于一、二2组和三、四2组借阅的本数相同,我就先算出一、二2组的平均本数,也就算出了四组的平均本数。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原来这份材料里正好一、二组和三、四组借阅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你算出其中的一半的平均数也就代表了四组的平均数。

★★如果出现:20+(20+20)÷4或20+40÷4 也让学生说说想法。

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每组都有20本,就把20本作为标准,再把剩下的40本平均分,得到的商再与20加起来。也是每组30本。

师:他的想法同学们都听清楚了吗?(教师可补充说明)他的意思是:首先选出20为标准,再把比20多的数加起来的和除以4,得到的商与前面的20相加,就是每组的平均本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象这样,几个不相同的数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后分),使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做对的举手。看来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请观察以上每个算式中的平均数的得数,你能发现平均数的值有什么规律吗?

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师:你真是个有心人,观察得真仔细,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介于两者之间。

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一题。(题略)学生做后评讲。(略)

2、第二题。(可以口答算式不计算)

出示四年级四班高萌同学在作文比赛中的得分情况。

师:你知道评委们是怎样确定她最后得分的吗?

生:先把8个评委的得分加起来,再除以8。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按他们的方法计算,等到学生出现疑惑时,组织学生讨论:

平均数既然具有公正性和代表性,为什么在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

师:计算比赛成绩的特殊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再根据这一特殊要求再计算出高盟同学的最后得分。

3、师:如果让你当评委,你认为王老师这节课能得多少分?

学生商讨后,给老师亮分,你把得分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得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最后得分是多少,请小评委们抓紧时间计算出来。(亮分97)

四、课堂小结:

师:看来得分还挺高的,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会什么叫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方法。

求平均数时,首先要求出总数量,再用总数量除以和它对应的总份数;或者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找出基数,再把比基数多的数加起来除以总份数,将商与基数相加,得到平均数。

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第三篇:小学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求平均数”是新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因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因此我在教学时选材尽量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下,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四、课堂实录:

(一)故事导入: 老师给同学发笔记本,给了第一个同学8个,第二个同学4个,第三个3个。

师:对老师分笔记本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个同学不一样多。

生:应该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 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2)(8+4+3)÷3

师:思考:教师板书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 总数不变

一样多 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5,这个数就叫平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8+4+3)÷3=5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5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8+4+3+5)÷4=5

比较归纳得出:总数÷份数=平均数

(三)教学例题

例1、5个小同学一起投篮,怎样求他们投篮的平均数?

1、出示每个同学投中的个数。

(4,7,5,4,5,)

2、出示课件演示求平均数的方法。

3、列式并计算 4+7+5+4+5=25(个)25÷5=5(个)

(四)应用数学

今天回家后称一下自己的体重,明天小组整理算一算各小组的平均体重。

第四篇:求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求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求平均数”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第三单元42页的内容。它是新教材“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算术平均数,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平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另外,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二、学情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因此我在教学是选材尽量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学到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下,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三、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绳子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课伊始,趣已生。从同学们体育测试项目——跳绳入手,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自己想出比赛方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学生}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

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

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在学生的认知思维冲突中,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学生请出“平均数”。学生们感受着“平均数”此时出现的价值,产生了学习的迫切需求。}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师板书: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应用能力,而且在教学中,强调生生交流,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描述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并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增强对平均数应用价值的理解,有助于将抽象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师:我这儿有一些生活中的信息:

(1)

我国10周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40厘米,平均体重为34千克; 附:中国10周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

男生

女生 身高/厘米

140

体重/千克

33(2)2月27日我市的平均气温为6摄氏度,2月28日我市的平均气温为3摄氏度;

(3)我国地下水有8300亿吨,河流流量2.7亿吨,总数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平均占有量却只有2600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生自由发言,渗透营养学、锻炼身体、关注天气变化、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及“平均数”是“虚数”的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谈了对平均数的感受,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思想品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地寓于教学之中。}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2003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00年600台,2001年1000台,2002年1600台,2003年2500台

(1)

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

估计一下,到2004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3)

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1)(16+24+36+27)/4(2)(16+24+36+27)/12(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辩论交流得出正确答案(2)

c、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3、判断并说理由 班级

数学第二单元平均分 四(1)

四(2)

四(3)

87(1)四(1)班每个人的分数都是85

()

(2)四(3)班每个人的分数都要比另两个班的同学分数高()(3)四(3)班的总体成绩最好,四(2)班最差

()

4、星期天,小明高高兴兴去学游泳。他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度是126厘米,小明身高是134厘米。他在这个游泳池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a、把自己想法与同桌交流 b、指名汇报后交流 c、学生评价

d、师小结: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它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浅,也可能比126厘米深,还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在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5、拓展练习:小强刚发下的成绩单不小心被墨水弄污了,你能帮他算出数学成绩吗? 学科 成绩 语文 92 数学

()英语 95平均分 94 a、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b、汇报说想法(算术法或移多补少)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不仅对知识有整理效果,而且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题能

七、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

移多补少法)第一组:(82+86+81)/3=83

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 ;小于平均数 ; 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八、教学反思

根据儿童追求公平心理,创设了“跳绳”人数不相等时比较总数来决定胜负这样一个不公平的问题情境,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领悟可以用算术法或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在教学时,我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挖掘教材,便于学生在循序渐进过程中不断地掌握新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性的学习,在课堂上经常问这样的问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好主意?”“谁明白你说什么?”这样让学生充分地把他们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而且调动了生生间的交流,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分享:

第五篇:统计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简单平均数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求稍复杂数据的平均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和求众数、用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表示数据和读统计图表等。本单元在教材编排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1、强调对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

《课程标准》4—6年级学段“概率与统计”领域的目标要求是:“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三个统计量都是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也叫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众数和中位数过去小学《大纲》中没有,初中才认识。这两个统计量是课标教材新增加的两个概念。什么是众数呢?众数首先是一个具体的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众数的大小与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只与某个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的一个(或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没有直接关系,与数据的排位有关系,只与中间的一个或两个数的大小有关。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个统计量的理解,都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来组织教学,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本套教材先认识平均数和众数,六年级下册再认识中位数。

本单元首先通过两个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的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接着,通过四年级学生一个班32名同学的体重这组既真实又典型的数据,使学生认识“众数”,并通过讨论这个班学生的平均体重与体重的众数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众数的实际意义。

2、把读统计表、统计图贯穿在统计学习全过程。在现在信息社会中,统计图、统计表已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表达信息的一种普遍的工具和手段,读懂统计表、统计图也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本单元教材,在1—3年级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统计表中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注意通过统计表、统计图来呈现问题情景,首先让学生读统计表、统计图,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如,在读32名学生体重记录表的过程中,发现体重是38千克的人最多,进而认识众数。在读阅览室星期一至星期五读书人数统计图的过程中,发现统计图一格表示5个人的特征,进而学会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最后设计了“读书调查”的综合运用内容。学情分析:

第一学段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习了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认识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的计算能力会对求平均数产生影响,学生对众数的理解相对容易。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也容易理解,但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忽略一个所代表的多个单位,除此之外,学生在完成条形统计图时,不够整格时的处理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有的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不能做到干净、美观,有时画图的随 意性强,需要培养学生制作正确美观的统计图。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

3.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量、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了解平均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数据。单元教学难点:

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用统计知识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教材97—99页)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的事情,呈现了两个篮球队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让学生读题,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先估计哪个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的要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然后讨论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⑴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⑵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球队的平均身高吗?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接着提出计算两个队队员平均体重的要求,在学生自主解答后,再次讨论“说一说”的两个问题。⑴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少多少千克?⑵两个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关系吗?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感受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活动二,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通过求这两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建议:

教材第一个板块呈现的是2003年某市小学年篮球友谊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统计表。教师可将统计表制成课件。教材中兔博士提出“先估计那支球队队员的身高高一些,再算一算。”因为统计 表中展示的是部分队员的情况,我们在表述时,是不是就统计表中的信息表达出“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教材第二个板块呈现了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两组不同人数的学生体重,其中两个小组人数不一样多,教材中大头娃提出的问题是“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议一议”中的问题是“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出让学生“比较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哪一组重一些”的问题讨论比较人数不同的两组同学的平均体重,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关注学生求平均数的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时,求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应作为关注点,使学生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计算方法,在不同算法的对比中,尝试简便易行的方法。教学预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喜欢看篮球比赛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比赛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和体重情况的统计表。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预设:学生可能汇报某个队员的身高情况,也可能汇报队员的体重情况。引导学交流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如统计表中两个小队各有9名队员,红星小队胡东风最高是168厘米,红星小队除了李斌身高138厘米外,其余队员的身高都超过了150厘米,银河小队张春光最高是172厘米,银河小队有两名队员的身高低于150厘米,都是140厘米„„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一)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设:两支球队中银河小队的张春光最高,这个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红星小队只有一个人的身高偏低而银河小队有两个人身高较低,所以红星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两支球队中最高的张春光在银河小队,而最矮的李斌在红星小队,所以银河小队的队员平均身高可能高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到底哪个小队的平均身高高些呢?我们来实际计算一下吧!

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身高总和÷总人数=平均身高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同时关注学生不同的算法。预设:

A)红星小队:(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158(cm)银河小队:(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157(cm)B)红星小队:(53+38+53+63+65+58+66+68+58)÷9=58 100+58=158(cm)

银河小队:(52+72+40+40+54+60+67+61+67)÷9=57 100+57=157(cm)

教学中让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计算身高总和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采用竖式连加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可能进行归类,如计算红星小队的身高总和: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 =153×2+158×2+(163+165+166+168)+138 =306+316+160×4+22+138 =622+160×5 =622+800 =1422

不要求学生写出这个过程,但可以这样思考,要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寻求简便方法。因为求和的计算在求平均数重视非常重要的。课件出示“议一议”中的问题:

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

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关注红星小队两个队员的身高是158厘米,这只代表他们个人的身高,而求出的平均数158厘米,代表的是红星小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水平。【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

(二)继续练习求平均数

教师提出“分别算出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的要求。交流学生的计算情况。重点关注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进行板书:

体重总和÷总人数=平均体重

交流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是怎样计算体重总和的。

红星队:(47+35+45+54+53+51+56+56+53)÷9=50(千克)银河队:(48+58+40+42+50+56+52+50+45)÷9=49(千克)预设:有的学生可能先加个位再加十位,然后合起来。有的学生可能用竖式直接计算。

关注学生求和时是否通过观察寻求了可行的简便方法。这也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课件出示:求出的平均体重是每个队员的体重吗?某个队员的体重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吗?使学生懂得其中同样的道理。出示教材“说一说”中的问题:

(1)最重的队员的体重超过本队平均体重多少千克?最轻的队员的体重比本队平均体重轻多少千克?

(2)两支球队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吗?

解决第一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计算的结果,再到统计表中找一找,算一算。预设:红星小队最重的队员刘劲松和胡东风,体重是56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6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斌体重是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银河小队最重的队员张春光体重是58千克,超过本队平均体重9千克,最轻的队员李来群体重是40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9千克。第二个问题可以结合生活常识和计算的结果,使学生懂得正常情况下,身体高,体重也高。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第五组有7个人,第六组有8个人。教师提出:要比较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先计算两个组的平均体重,然后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第五组同学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第六小组同学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议一议”中问题“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完成比较哪一组平均体重重一些的问题。【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

1、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一题:

引导学生将统计表的合计一栏填写完整。总人数是将六个小组的人数加在一起,植树棵树是将六个小组的植树棵树加在一起。引导学生弄清两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意思:(1)平均每个组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组数。(2)全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用植树总棵树除以人数。关注学生是否理解。【设计意图】把一个数按不同的标准平均分,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中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练一练第三题引导学生读统计表,了解信息进行交流。

弄清“售完”的意思。为学生解决第二问做铺垫。“你认为哪种图书的销量大?”学生可能有不同意见,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这一周中有五天比《童话世界》卖得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百科全书》销量大,因为一周中卖出的《百科全书》总数比《童话故事》总数多;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童话世界》销量大,从前五天的销售情况看,《童话世界》销售的总数多„„有的学生可能提出计算平均数去衡量哪种图书销量大。教师可以指出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计算。最后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可以要求学生书面表达。

【设计意图】借助此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载小学四年级求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四年级求平均数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求较复杂平均数教学设计

    求较复杂平均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P91信息窗1红点,自主练习1、2、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

    五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值的平均值和含义。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平均生活数量的问题,提高数学意识的应用。教师的重点和困难:理解平均......

    《统计和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6册第92—94的内容。目标预设: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 “平均数”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

    求平均数 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 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 1 平均数应用题对学生来说容易接受,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