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音乐好习惯有效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论文

时间:2019-05-15 12:2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音乐好习惯有效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音乐好习惯有效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论文》。

第一篇:培养音乐好习惯有效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论文

随着流行音乐的泛滥和孩子对外界接触日益频繁,孩子对音乐的触角更加敏锐,对音乐表现出来的喜好也更加明显。有个别个性突出的孩子甚至在课堂上学习儿童歌曲时表现出抵触心理,这让我不得不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孩子即喜欢流行音乐又不排除传统音乐?

在儿童早期,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仅仅是有趣的歌词和跳动的韵律,所以早期的音乐教育可以是模仿、对白,也可以是运动释放。进入小学后,学习模式发生转变,它不仅是对音乐的感知和对歌词的表现,甚至还有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实践。我建议从一年级就开始注重循环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的好习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真正做到让孩子可以发自内心去喜欢和聆听音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音乐好习惯:

一、静下心听音乐

为避免浮躁,我课前播放轻音乐或他们熟悉的流行音乐,孩子可以在走廊上听,也可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对于一些充满好奇的孩子,我可以随时回答他们关于音乐的小问题,遇到大家都模棱两可的问题时,我不介意在孩子们面前承认我不会,我在下课前的几分钟把问题交给在座的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和我一起借助电脑或身边的智者去得到答案,不少孩子还会用邮件把答案发送到我的邮箱,我建议他们把答案放在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里,作为资源共享。

有了那么多人的共同关注,音乐已经成为了一种相互间可以交流的话题,谁也不愿意在共同的话题中没有发言权。

二、边听边动学音乐

音乐课上可以动,但在习惯没有培养好之前,我建议小动。学习1234567时,我把乐音写在了孩子坐的椅子上,学到哪个乐音坐哪个椅子的孩子听到后就要站起来,位置会按照游戏的需要不停地转换。随着音乐速度的变快,孩子们掌握乐音的熟练度也提高了。

最有趣的莫过于脚趾游戏,我建议孩子们给自己的其中七个脚指头分别写好乐音名字,然后用小棒敲击,比如在学唱《两只老虎》时,就可以按照乐音的顺序依次敲击1231,1231……通过游戏,学生很乐意接受传统音乐。

三、边听边想折音乐

音乐课需要感知各种节奏,而节奏不外乎体验快慢疏密的特征。我课前需要发给每位孩子几张大小相等的纸条,告诉他们每张纸条代表着一个四分音符。然后我讲自己编的这个音符的故事,故事中描述着音符的特征。孩子边听边回答提问,认识音符。

折纸,一件和音乐有关的事情,但借用故事让孩子们边听边想边折,就很轻易地让孩子理解了音符的特征,随后就可以开始听琴学课本上相应的歌曲啦。

不光是课本上的儿童歌曲的节奏可以拿来折一折,甚至是孩子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只要找到歌谱,遇到这样的节奏也可以拿来折一折,自己消化复杂的节奏。真正让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

四、边唱边找认清音乐

随着年级升高,歌曲中的音符越来越丰富,乐音的高低也很丰富,教学中一般惯用听唱的方法学唱高低不同的乐音,但我选择游戏。先在地上画上一些线,线分三种颜色,中间7条为白色,从低到高依次代表1234567,往上7条线为红色,从低到高依次代表1234567,不同的是每个乐音头上都有一个小圆点。而在白色线下面我画了7条蓝色的线,从高到低分别代表7654321,不同的是每个乐音脚低下也都有一个小圆点。游戏中,孩子们边唱边跳到那个相应的乐音线上,无形中他们结合钢琴声理解了这些乐音是有高低之分的。然后我再借助故事,告诉孩子们乐音头上的那个小圆点叫高音点,高音点越多这个音就越高。乐音脚下的那个小圆点叫低音点,低音点越多这个音就越低。而带低音点、不带点、带高音点三者的关系,孩子们早在游戏中就发现高低排列了。

有了对音高音低的概念,再听琴的时候孩子们会更加仔细,听辨乐音的高低更加用心。

五、边唱边演探讨音乐

高年级有一些作品可以通过表演来探讨甚至延伸,我曾经在一次活动中借助孩子熟悉的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要求孩子用自己的歌声来抒发对作品的理解。活动中我运用了速度的变化轻而易举地演绎了不同感受的歌曲效果,孩子们发现原来每一首歌曲不一样的表现方法可以导致不同的听觉感受。课后他们就开始关注起对一些课堂上学过的歌曲的重新演绎,一些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孩子还大胆地添加了RAP。

六、边找边交流理解音乐

高年级有很多欣赏,如李叔同的作品,如果不课外添加教材,学生最多只是熟悉《春游》和《送别》两部音乐作品,而李叔同本人绝对不仅仅只是在歌曲方面颇有造诣的人,所以,课后我请孩子们借助电脑搜集李叔同的相关背景及生平,让学生尽量多地了解这个多才多艺的人物。孩子们有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可以直接将搜集的内容存放在上面,方便自己的好友阅览和交流,起到了我课堂上看不到的作用。

虽然目前音乐课本上有一些歌曲有点脱离孩子目前的生活,歌曲唱的有点空洞、摸不着菱角,但是我想从小培养好了音乐习惯,他们还是可以从音乐的本身去爱上作品,对音乐课堂也是一种良好的循环,能大大提升音乐学习的效率。

第二篇:怎样有效的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怎样有效的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城子河区东海学校

陈立辉

怎样有效的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吸收教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每学期对自己的一次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把握学生心里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调控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

本学期,我主要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后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在音乐课上,学生们对于唱谱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感觉到乏味。刚开始我对这情况并没有摸着头脑,还以为是他们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合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是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上的难点,是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三、坚持为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 在讲音乐课时,我觉得只是我一味地在讲,根本没有留意到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后来经过反思,我认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答案。比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这是一个很好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它要求学生通过本身的歌词,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再出别的有意思的歌词套到歌曲里面。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让学生互动,而最终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四、让乐器和舞蹈走进课堂

在音乐课中我发现,每逢课上接触到乐器或者舞蹈,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但却是老跟不上节奏。

乐器和舞蹈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乐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训学生的节奏感。对于刚刚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辅导,先让学生跟着我用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使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是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

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都是旁观者清,所以应该多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管理班集体的能力等。反思自己如果这课是自己上,又将会是如何,有什么不同与相同。这是帮助自己在教学道路成长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在这学期里,我收获了很多。音乐课上并不是简单的弹唱跳。它是艺术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只要你经常反思,毕竟会让你的学生和你融在一起,这样既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使课堂中一些“热闹”现象不再发生。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责任重大,要善于经常总结经验与不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第三篇:音乐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音乐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孙洪玉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正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而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则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教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将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积极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小学生音乐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一、音乐课常规习惯的培养

音乐课有很多常规的东西需要学生建立起来,比如:熟悉教师作出的各种音乐指令,能作出正确的反应。具体来说如律动进教室,师生音乐问好,器乐进教室等;这就要求常规的习惯落实在每堂课中反复操练,逐步形成不断强化巩固形成模式化,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常规习惯。

本学期着重训练孩子们以下课堂常规习惯:

1、随音乐,情绪饱满地进出教室。

2、师生用优美的、有感情的歌声相互问好。

3、熟悉老师作出的各种音乐指令,并作出快捷准确的反应。

从学生第一天走进音乐教室起,就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常规训练。用音乐的旋律与学生展开对话。如听音乐起立、坐下、问好、再见等;对歌唱的站姿、坐姿都有严格明确的规范要求;书该怎样放,书该怎样拿;强调所有的活动都在音乐中进行,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动作的音乐性,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牢固的形成。

二、音乐课歌唱习惯的培养

本学期着重训练孩子们以下课堂歌唱习惯:

1、聆听的习惯:首先是养成静听音乐的习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必须尽早让学生养成专心聆听的好习惯。每当新学一首歌曲或是欣赏乐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用心灵用大脑去聆听,在安静的氛围中感受乐曲的意境。当学生发言和表演时,鼓励学生要做一位文明的听众和观众,学会倾听,倾听作品、倾听他人、倾听自己,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使学生懂得:首先倾听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其次学会思考的聆听音乐的习惯,引导学生音乐就是一幅幅画面,让学生养成边听音乐边想象边思考的习惯。再次动听音乐的习惯即边听音乐边随音乐律动。

2、演唱的习惯

演唱的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

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

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

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

5、嘴巴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

6、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

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

第四篇:音乐论文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音乐课堂更加丰满

姓名:王飞

工作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第三实验小学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相结合,给音乐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带来变革。为音乐课程的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工具。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美,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美,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

信息技术

素质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相结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乏味的音乐理论知识形象化、简单化,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直观化,实现了音响与画面的动态结合,充分发挥音乐形象的感染作用,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的不足,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入大量文字、歌曲、乐谱、图片和相关的辅助资料,仅仅依靠板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接受的效果,学生也没兴趣,而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心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春天来了》是一首欢快的歌曲。我先让孩子们说说春天的景色,然后让孩子们观看电脑里制作的春天景象,风和日丽、莺歌燕舞、山明水秀的大自然展示在孩子们的眼前,孩子们的心一下就被揪住了:哇!多美呀!把他们带入了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了“融雪”、“桃花”、“小鸟”、“蜜蜂”、“杨柳”等在高兴地欢唱着“春天来了”的景象,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了起来,纷纷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旋律表现起春天来了的欢乐舒展的动作情境。看到他们投入的眼神,专注的表情,教师就能轻而易举地向孩子传递了春天的信息,使他们满怀激情地演唱了这首歌,从悠扬的歌声中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也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就拿民歌来说吧,各个民族就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图片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目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让学生去体会,这样既真实又自然,学生也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而是了解了这个民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而音乐也真正是作为一种文化让学生接受。

如:我上二年级教材《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时,把彝族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做成课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通过这些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与怎样表现歌曲也就自然明白了。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展了音乐文化范畴;又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音乐信息,把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创新天地。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美。

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例如,记得在教唱《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我展示了一组草原的图片:蓝天、绿地、雪白的羊群„„(伴唱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使一直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一下子领略到了草原的辽阔和站在草原上应具有的开阔胸襟。演唱时,学生展开了无尽的想象,做到了最好的表达。再例如:在讲授音乐知识认识五线谱中的七个唱名时,如果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而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生硬地讲给学生听,学生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更掌握不了此知识。但如果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将此内容设计成动画片《小狗推房子》:七条小狗身上分别标有七个唱名,在五线谱中的位置,它们分别走动着推房子,既到五线谱上去,如果小狗能找对,就按一下鼠标发出此音的唱名。这种动画设计,既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爱好,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如:《两只小象》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两只小象互相友好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乐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合十六分音符,以培养他们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我用《两只小象》的碟片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演示情境。上课时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然后在大屏幕上呈现象的谜面:鼻子长又长,耳朵象扇子,四腿象柱子,尾巴象绳子。请学生猜一猜,并模仿大象走路,接着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另一只小象急着跑去找朋友时,用十六分音符表示),接着请学生分别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谈话进入新课教学,充分讲述歌曲、了解歌词之后,让学生看另一段动画,那就是小象找朋友。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唱,一边模仿两只小象友好的动作。在空拍处让学生用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填充动作,发挥想象,他们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精彩纷呈,不但促进他们的想象力,而且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美

音乐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造是音乐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生动活泼的创造活动能使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展现个性和展露才华,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主动的音乐创造活动能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激励创造思维,激发创造意识。

学生在音乐课上需要各种工具,比如文具、乐器等等。从上个世纪初的无声电影应用于教育开始,现代教学媒体就成了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这种新颖的教学媒体承载了大量的视听信息。无疑比粉笔+黑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它不但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使教学变的更为形象和生动。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在视听资料的过程中真实的感受教学内容,而不需要教师用如何形象的语言去描述。

在教学时,我先示范在《动物说话》中如何编辑一个小动物的叫声,进行后全班同学发出惊讶的声音,在这个浓烈的学习气氛中,再让学生编辑一份自己喜欢的动物,让他们进行修饰,丰富歌词等,然后让全班同学传唱,看谁演唱的声音最美,通过多媒体的功能,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在这个过程中,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激发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根据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巧妙、联系性强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讨论,活跃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激发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音乐欣赏教材可以使学生通过课件欣赏乐器,通过《瑶族舞曲》、《茉莉花》等作品的观赏,学生认识了小提琴、长笛、双簧管、萨克斯、二胡、笛子、笙等乐器以及音色,具体的操作、交流、演示,让学生探究在多媒体计算机中进行“乐器借鉴”,这一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认识了乐器、音色,还认识了创作中对作品表现的作用,体验音乐创作过程中创造音色美的乐趣和成就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突破狭隘的民族观,从世界大文化的高度,加深对“乐器借鉴”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且在参与、交流和对自己、对他人音乐的评价中开启音乐创造性的思维,激发创造性意识。

五、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中,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

如:教授《彼得与狼》时,由于先把乐曲中的各种乐器事先做成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乐器与代表人物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欣赏与听辨赢得了时间,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投影和录音录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让流淌的歌声可视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枯燥的音乐理论、无休止地唱歌和听那些似懂非懂的音乐,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多媒体音乐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和排斥,而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第五篇:音乐论文

儿童心理特点和儿歌创作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创作儿童喜闻乐见的歌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儿童的传作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分析了目前我国儿童歌曲创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儿童的心理,笔者提出了创作符合儿童心理的优秀儿童歌曲的途径。关键词:儿童歌曲;创作;心理

一、目前我国儿歌创作现状和存在问题

走在大街上,我们很容易听到我们可爱的孩子唱着其实并不属于他们的流行歌曲—“你是我的情人”、“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孩子们自己的歌哪儿去了?导致当今儿童歌坛相对冷落的原因很多,现仅从我们搞创作的角度谈谈当今儿童歌曲创作上的几大弊端:

1.内容空洞

歌曲的教育性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它可以为孩子的心灵导航,直接影响孩子的是非标准和品德取向,但过分地强调教育性有时会使歌曲负载过重,偏离了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倾斜了审美情趣这一天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热爱劳动”、“远大理想”……这些几十年都滚瓜烂熟的词儿不写进歌里孩子们也知道,你想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是需要一个适合他们的方式让他们乐于接受才能够“妙笔生花”,不然,他们可是谁的面子都不给,撅起小嘴儿说一句“这歌不好听”就不理了,再好的歌词、再深刻的教育意义都随“风中那朵雨做的云”飘走了,我们只能“孤芳自怜”。

2.流行音乐影响

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的某些流行音乐已经“侵占”了很大一部分儿童市场。对此,他们也“情非得己”,可能连唱片公司的老板都要歉意地对我们的孩子说:“『宝贝,对不起』,我们本不想卖给你们,是你们自己要买的”。但只要我们抛开偏见,关注一下这个市场,在某些方面,我们也不得不认输,听听《波斯猫》那滑稽而特别的前奏,一下子就会被吸引,接着听下去:“眼眯成一条线,轻轻点着脚尖,屋顶上的瓦片是它的琴键,一步步一点点……”俨然一个乖巧的小宠物,那么生动形象、富有创意的描写加之新型的节奏,怎能不吸引包括孩子在内的听众、观众呢?

二、儿童歌曲和儿童心理

儿童歌曲,顾名思义,是由儿童演唱,主要唱给儿童听的歌曲,也是以儿童生活为题材,反映儿童思想感情,体现儿童心理特点与审美特点的歌曲。因此优秀的儿童歌曲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具体说来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童心

童心,指儿童的心情,孩子气。“童心”一词,最早在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历史著作《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引申为真心、真情实感。明朝人李贽提出“童心说”,用以反对封建虚伪的礼教,他在《焚书•童心说》中指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所以,所谓“童心”,就是儿童纯洁、天真、稚气之心。儿童歌曲创作,首先要表现儿童的纯洁、天真、稚气之心,抒发这种富有儿童特点的思想感情,一定要力戒“成人化”与“成熟化”。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在儿童中流传甚广的儿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一方面,歌词创作做到了“童心化”,整首歌只有4句歌词,采用儿歌的简洁明了的形式:“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歌词浅显通俗,富有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表达出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童趣

童趣指儿童的志趣与乐趣、情趣与意趣。儿童歌曲创作在充分表达童心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童趣,即用儿童的视角和儿童的审美心理,行为方式,表现儿童的志趣、乐趣、情趣、意趣。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张虹作词、孙凯作曲的童声表演唱《泡泡糖与储蓄箱》,就充分表现了儿童的志趣、乐趣、情趣、意趣:“我叫李小刚,爱吃泡泡糖。吹出的泡泡大又圆呀,又大又圆又圆又大像个小月亮。”“小小储蓄箱,闪闪放光芒。有了零钱里面装呀,不买泡泡糖。今天攒几分啊,明天存一毛啊,积少成多送银行,心里呀多欢畅。”把“发扬雷锋精神,节约不能忘。早日实现现代化,国家更富强”的这一严肃重大的主题思想,通过儿童把泡泡糖变成储蓄箱的细节,极富童趣地表现出来

3.童言

童言就是儿童的语言。儿童歌曲创作,除了要做到“童心未泯”、“童趣盎然”以外,还要做到“童言无忌”。儿童歌曲的“童言”,包括文学语言的儿童化与音乐语言的儿童化两大内涵。文学语言的儿童化,就是使用孩子话而不是大人话,类似儿歌式的语言。例如童声独唱、伴唱《欢乐的雪花》中的“雪花雪花,沙啦啦啦啦,欢欢喜喜到我家。雪花雪花,笑哈哈哈哈,飘飘洒洒到我家。……哎呀呀,哎呀呀,都是天上的小丫丫,来到大地找妈妈。”其中象声词“沙啦啦啦”和感叹词“哎呀呀”的运用,以及“笑哈哈哈哈”、“小丫丫”等儿童语言的运用,都十分精采。又如幼儿歌曲《一只小青蛙》:“路边来玩耍,看见一只青蛙。雪白的肚囊鼓溜溜的眼,还有一个大嘴巴。咕呱咕呱呱呱,咕呱呱咕呱在说话。”完全是孩子式的语言。

三、儿童歌曲创作路径选择

爱好音乐是人类的天性,唱歌则是孩子们爱好音乐的最明显表露。所以,自古以来,儿童歌曲不断地在各地产生,且会广泛地流传出去。儿歌《摇到外婆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笔者三四岁时,在这支短短的歌曲中,自唱自玩,拿着祖父的长旱烟管当橹摇,自得其乐,也不怕害羞地会在众人面前作表演。为什么?因为这支儿歌唱出了儿童的共同心声,儿童们不但需要父母和哥哥姐姐的爱,也需要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的温暖和体贴。因此,在“情之所至,音之所生”下,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朴素地唱出了心底的话和心底的情。

音乐是表现感情的艺术又有幼儿的、儿童的、少年的、青年的、壮年的、老年的年龄上的分别。目前绝大部分的所谓青少年歌曲,幼儿歌曲等等,少有这些年龄上的特点,且歌词冗长,形容词特多,成人语汇和语气比比皆是。歌词中的感情呢,只有靠表面上肤浅的形容词来装饰,哪有真挚、朴素、深邃的成份,更谈不上艺术性了。至于音调,也多是一字一音,一句一停,一泄而尽,即只有语言的最简单节律,而无语气、语调、语势、语情的特点,更无夸大、强调等,用艺术手法为“重字要义”去渲染的成份,一句话说,即是“少情缺意”。更糟的是“千歌一味,百歌一格”,几十曲听来似同一曲,没有每支歌曲的个性特色,已走上“音调相似,风味相近,形式相同,趣味相类”的严重共性化、一般化、概念化的境地。这样的歌曲,那有什么美感可言。不美,孩子们怎会爱听、爱唱?但某些词曲作者自我感觉却极好,还一味地只想发表。实际效果呢?很简单,如深入到孩子群中去观察,这些作品有没有被孩子们挂在嘴上?

音乐课里有歌声,出了教室无歌声,回家去哼几句电视、电台、唱片中播放过的“流行歌曲”。有的歌层次还很低,即使有几首稍好的,也是成人的语言,成人的情趣,根本不适合孩子们唱,这就是目前普遍的儿童音乐生活的概况。怎么办呢?

1.首先要请词曲作者到幼儿群中去,与孩子们一同玩、一同唱歌跳舞,与孩子们多谈谈,在与孩子们交朋友中,建立感情,从而体会到孩子们的爱好、兴趣、理想,最关心的问题和愿望。把自己的童年也俯拾回来。2.词曲作者平时多阅读些中外古今的儿歌(要优秀的),也要阅读幼儿故事、幼儿寓言、神话、连环画、想象画等等,甚至观察、操作一些幼儿的玩具。都要探索研究它为什么能博得幼儿们喜爱的原因。特别要注意到孩子们情感、性格、语汇的特点,与成长有什么不同?

3.作曲者在平时要“大装乐汇”。多听各地不同风格的民歌、儿歌、戏曲音乐、曲艺音乐、舞蹈音乐、器乐曲等等,也要听些外国的,在感性上开拓听域,然后把自己曾动过情的,发生过特殊美感的,多听几次,或把它记下来备忘。4.在具体创作时,要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儿童的一员,爱孩子之所爱,乐孩子之所乐,想孩子之所想,在“此时、此地、此人凡此景、此情、此意”下,身临其境地为孩子发出心底的声音来,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儿童所接受。

5.当初稿草成后,特别要冷静、客观地来检查,是否能“与众不同”,有独特、鲜明的因素。这是关健的关健。要看到,文艺作品中,有独特的手法、音调、风格、形式等,是诱人以美的诀窍。“新者奇也,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清代文艺理论家李渔语)。

6.与孩子们常在一起的幼儿园教师,家长,可以与作词作曲者合作,在“因感而作,由情而发”,“情之所至,音之所生”下,试作几支幼儿歌曲,这是目前可行的办法之一。因为教师及家长熟悉幼儿的心理、情趣、爱好;词作者在修辞上、结构上、音韵上有特长和经脸;作曲者在专业技巧上有修养。三者紧密合作,反复修改,是不难创作出几支幼儿喜欢的歌曲来的。

参考文献:

1.杨春华关注儿童歌曲创作,[J],歌曲,2002年06期

2.丁秀伟八成孩子不喜欢儿童歌曲,[J],北方音乐,2006年08期

下载培养音乐好习惯有效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音乐好习惯有效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论文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内,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运用妙趣横生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

    音乐论文

    浅析器乐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中心小学 周利霞 【摘要】:时代在飞速进步,社会在迅猛发展。在21世纪2012年的今天,器乐教学必须成为专职音乐教师教......

    音乐论文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引导策略 上杭县城东幼儿园:游美琴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更可以提高其观察......

    音乐论文)

    南阳理工学院文法学院 音乐鉴赏论文 题目:论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艺术 学 院 文 法 学 院 专业名称 播音与主持艺术 班 级 088612 学号 086108004 姓 名 邓军 分数 指导老师 舒甜......

    音乐论文

    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流行音乐也就是通俗音乐,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题的大众音乐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脉络息息相关,俨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

    音乐论文

    经过上音乐鉴赏选修课,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

    音乐论文

    我对音乐的感想 记的小的时候真的很不喜欢上音乐课,那时没有伴奏,每次都是老师唱一句,我们就跟一句,真的好枯燥,好没意思,从没想过音乐也能让人心情愉悦。 上到高中才慢慢接触了......

    音乐论文

    德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浅议 论文关键词:德育 音乐教育 审美观念 论文摘要: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