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州过年的那份古早味散文
行走在充斥着现代气息的繁华都市里,我尤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街串巷,喜欢到乡野山村里去寻找历史残留的痕迹。福建泉州是一个传统文化保护得比较好的城市,漫步在泉州的每一条街街巷巷,脚下踩的可能就是一个民间传说,眼里看到的也许就是一个历史传奇,在这个朱熹眼中“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泉州古城,曾经“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给泉州留下了无数满是“古早味”的瑰宝。
“古早”是闽南话,指一些有点历史的东西,比如有古早味的玩具,像竹蜻蜓、砣螺等等,凡是在以前有,而现在没有了或是被淡忘了的,都能说有古早味儿,就如以前泉州过“年兜”(除夕)这天,家家户户将该洗的东西洗完了,然后到水井边将水挑回家把水缸装满,并让缸中的水溢出,这风俗在闽南泉州有以示年年有余的意思,挑完水后再把水井用板上加压石头把水井口盖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能够掀盖用水。现在都使用上了自来水,这种“古早”习俗自然也随之消失了。诸如这些被说为有“古早味”儿的东西,一般都是被人怀念的,值得人回味的事情或东西。
这个词在福建闽南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用的比较多,如果有收听收看台湾的广播电视节目时经常可以听到,比如有古早味的食物,古早味的店铺,古早味的房子。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泉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上,在现代化高楼大厦林立的都市里,一些建筑、民俗依然有着浓浓的“古早味”,像泉州过年时的风俗,就很草根、很传统,很有“古早”味道……
泉州是一个宗教色彩特别浓郁的地方,各种教派在泉州和睦相处,这在世界上也是相当罕见的。凡是来过泉州住过段日子的人肯定对泉州人的“封建迷信”特别有印象,一个月中有“土地公生”、“帝爷公生(关公)”、“观音妈生(观音菩萨)”等佛诞祭日,每年还有天后娘娘以及保护各村各境的神明生日、佛生日和大小“普度”等等民间宗教文化活动。近年说年,民俗“尾牙”、“头牙”就是泉州过年前后的一个民俗宗教活动,所谓“尾牙”就是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在泉州这个地方,每个月农历的初一、十五是“帝爷公生”,初二、十六两天就是“土地公生”,每逢这天,家家户户,特别是商家企业更是会备上水果食品,“烧香献金”以祈求“土地公”保佑家人平安、事业兴隆发达。每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是最后一个“土地公生”,这一天尤为重要,“尾牙”这天它不仅仅是人们祈求财神、寄托希望的日子,也是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展望来年的日子,这天泉州的“头家(闽南话老板的意思)”都要请伙计们吃喝一顿,然后结算伙计们的工钱。据说以前的“尾牙”宴,桌上那盘鱼的鱼头指向谁,就意味着该人被“头家”辞了,宴后结清了工钱,明年也就不用再来上工了。这样的一种方式,即解决了人事用工问题,又给被辞之人留了面子,在一种祥和的气氛中将可能因此带来的矛盾消弥于无形之中了。当然,这种方式已经是过去式了,现今的“尾牙”宴已经没有了这道安排,只让辛苦一年的工人们尽情地享受一下“尾牙”宴的佳肴,然后拿着工资高高兴兴回家去好好的准备过年。
过了“尾牙”,到农历的十二月廿三就是“送神”之日,传说中这天专奉考察民间情况的“灶君公”要回天庭述职了,为了让“灶君公”回去时多说些好话,人们都会供奉上麦芽糖、花生糖等等甜品供奉,好让“灶君公”甜甜嘴,到玉皇大帝那儿多说一些好话、也为自己来年多祈求一些老天的庇佑。在送走了“灶君公”之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置办年货,以前有“蒸糕蒸果做菜包,买鱼买肉做年兜(除夕)”,贴门神、贴春联,买衣买鞋买家具,忙得不亦乐乎。记得年少那时,每到年关,家家户户忙“除尘”,未扫的“蜘蛛网”和灶前房后的污垢,以及桌椅锅碗都会被大人重新翻出来洗洗刷刷。年关的“除尘”既有着辞旧迎新的内涵,也表达出人们铲除污秽远离疾病的愿望。而这时的孩童们,虽然帮不上什么忙,心情却特别的兴奋,一种过年的味道就已经开始了,而且越来越浓,儿时的我们每当看见这些场景时,心里总融着几分渴望和几分兴奋:“快过年了!”,是啊,对于年少的孩子来说,一年之中还有多少日子是最值得期待的?我的记忆中,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祀过“灶君公”后,每家每户就开始支锅搭灶,开始“蒸糕做粿”。还记得那时的我最兴奋,平时洗个碗筷、扫个地板还得母亲三番五次地催喊,而这时候却非常“自觉”,叫都不用叫就自告奋勇主动地去帮忙搬柴看火,守着灶台,眼巴巴地望着突突直冒白烟的蒸笼,时不时就回头问问在一边和粉揉面的母亲,“好了吗?不会蒸过头吧?”恨不得母亲立刻就去掀开那个盖着我心底一份盼望的蒸笼盖子。这个时候的母亲总是特别担心我那没有遮盖的觜巴,生怕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来。因为这关头,在长辈们看来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蒸煮期间,家里一般是不许小孩子在灶火旁边嬉闹,更不能讲出任何不吉利的话语,使年糕“发”不起来。因为碗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发酵,人们取其“发”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心中一份美好的愿望。碗糕蒸好后,人们都会说“碗糕‘笑’得很好看!”,这里的“笑”不是指人的笑,而是指是糕在蒸时的发酵膨胀,高出碗面,并裂开成几个瓣状的“笑”。因为‘笑’是由面团发酵后产生的,所以碗糕寓意着‘发财’、‘发福’、‘发家’。所以,做出来的碗糕会不会‘笑’,‘笑’得好不好,预示着新一年里家庭事业的兴旺衰微,所以对那个时候的人们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过年,不论哪个地域,除夕总是最主要的,但在泉州一些风俗过得尤为繁琐。像“年兜”(除夕)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公妈意指去世的先人)”的供品及年货,到各个宫庙“烧过年金”。泉州的民俗认为“年兜日”是全年祭祀祖先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清朝乾隆的《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一书中这样记载:“除夕……至夕,祭先及神,谓之辞年。” 因此除夕日中午,每个家庭都会尽力去置办丰盛的菜肴来祭祀敬奉自家的先祖。这时,每家每户都会摆设香案,主祭人面向天井和空中“祈年拜天”,泉州民间俗称为“烧天金”。这天,家庭的主妇们还得挎着装满筵碗的神篮大庙进小庙出,敬过神佛后还得敬“地基主”、敬过往的亡灵“好兄弟”。清末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这样记载:“祭路:既夕,或陈庶馐于门外以祭路,遵古五祀之意也。”而在《东阳县志》中也这样记载:“除夕具酒馔于门前设祭,谓之赛路神。”
当人们做完这些就已经是晚上了,准备吃年夜饭了,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我记得小的时候,家里厅堂的供桌上就会点上一对红烛,“八仙桌”上摆满丰盛菜肴酒席,围上“吉祥喜庆”的绣花桌裙,然后由家长拈香,向祭案上的祖先神位跪拜,男女家人一齐跪拜,恭请先人降临饮宴,并庇佑合家大小平安,兴旺发达。年夜饭照例都要有鱼,意取“年年有余”这个吉兆。无论吃不吃,大年夜还得煮些米饭,盛放着过夜。米饭上置放芋头、红枣、红柑、钱币,用来祈祝未来的日子多子、多福、多财和丰收。这时,全家老少才开始“围火炉”,所谓“围火炉”差不多就是现在的火锅,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泉州的民俗对合家吃团圆饭和“围炉”过年历来十分重视。泉州有句俗谚这样说:“清明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某(某,闽南话妻子的意思)。”在外地工作做生意的泉州人都必须赶回来,否则就会被人取笑为“没某没家”之人。“围火炉”这个风俗据说缘于原始社会的“围火塘”吃年夜饭的传统。
在吃过了年夜饭后,就点香点烛,家家放鞭炮(现在因为禁炮,所以现在的除夕夜再也没有以前那份惊天动地的闹腾了)。在吃过了年夜饭后还有“跳火墩”的传统,男人跳,女人看,若有家人出门在外不能回家过年,也得找人来替,老人跨过了火炉后,大人抱着小孩跳,边跳边念着“五谷丰登,钱银渐渐来”等吉祥话。泉州的民间里之所以有“跳火墩”的传统,是因为火代表旺盛和长寿,盼望跳过了“火墩”后全家就会兴旺长寿。等全家人都跳过火墩,碳火将熄未熄时,各家的主妇就会把炉里的余烬收置于火笼火盆中,端进房间里面藏在床底下,这个俗称“挑金挑银”,寓意火红兴旺。然后全家人引火“围炉”“守岁”到晚上12点“开正”,所谓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的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开正”时在家门口燃放烟花爆竹以敬“天公”,就此一夜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直到天明。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后,撤去宴席,各家各户还要在厅堂和房里的桌上插“春花”(或称“春枝”),摆上红橘、柿饼等果盒,以及硬币、红蛋、“隔年米”(也称“过年饭”)、甜米果、“九鬃芋”,供奉祖龛之前,直至大年初一,一般在“开正”后还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厅中神和灶君,俗称“拜岁”。
大年三十除夕夜是一年里最热闹最开心的一个晚上,在我年少的那个时代,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不富裕,家里好不容易攒下一点钱也就为了在过年时“输人不输阵”。所以,当我看着一桌子的鸡鸭鱼肉,馋得我这忍了一年的肚子咕咕直叫,恨不得在肚子上开个链,然后将所有的这些好吃的东西统统地倒进去。“围炉”时,家里不管会不会喝酒的都会统统地满上一杯,然后在父亲的祝福话中干杯,碰出一个喜气洋洋的年。待外面的鞭炮噼噼啪啪地响成一片时,我的心再也顾不上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放下吃了一半的碗筷追了出去,在硝烟弥漫中寻找未燃的鞭炮捡起来,然后在家门前的街上与儿伴们分享着这种随处可拾的快乐。吃过年夜饭,那个时代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当然也就更没有“春晚”了。大人们在家务收拾停当后,全家欢聚在一起品茶聊天守岁迎春。而那摆在供桌上的蜡烛必须亮到天明不能熄,这样才可以守岁等“年”过,据说烛火不熄也可以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延年益寿,因此又称之为“坐寿”。
那时的我还小,帮不上家里什么忙,也不懂这些,疯玩过后常常早早就躲进暖暖的被窝,在那盯着闹钟计算着时间等待天亮。常常眼睛刚刚眯去,一会儿又急急忙忙地睁开看一下:还早!只好叹了一声气,继续缩进被窝里。不知如此反反复复了几次,看了几回闹钟,在等到时针终于指向了“四点半”,实在按捺不住心底兴奋的心情,于是顾不得父母的嘀咕,管不了天色依然“暗摸摸”、“天未光,狗未吠”就迫不及待地爬起床来,穿上昨夜就摆在床头的新衣新裤和新鞋子,更忘不了往怀里揣上早早就藏好了的炮仗烟花,溜出来在小伙伴的家门前一个个地敲起,然后成群结队开始在大街小巷中瞎逛。记得那时的我们真的很顽皮,很喜欢搞恶作剧,常常在邻居家紧闭的门上,将“拉炮”的线绑在大门两边的门扣上,等早上邻居一开门”轰“的一声炸响,吓得邻居破口大叫(过年一般不骂人),而我们则躲在大街的拐角处掩着嘴偷着乐……
大年初一起床后在泉州也有一定的讲究,早起盥洗后,各自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全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思是除去所有的霉气,迎来吉祥,而面线是不能折断的,因为它象征着福寿绵长。吃过早餐后就可以出门走访邻居亲友。人们见面时笑脸相迎,第一次见面都要互相道“恭喜”,俗称“贺正”,也是拜年的意思,拜年可以从初一一直拜到元宵。过年时有客上门,主人必须要端着装满各色糖果、蜜饯的甜盘奉上,请客人喝甜茶或者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表示新年有一个甜蜜的开始。客人吃后,也要说些如“食红枣,年年好”、“恭喜乎(闽南话音:给的意思)你新年探(闽南话音:赚的意思)大钱”、“食甜甜,乎你紧(闽南话音:快的意思)大汉(闽南话音:长大的意思)”、“食甜甜,乎你生后生(闽南话生男孩的意思)”等吉利话。过年的这几天,未成年的儿童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都会送上一个“红包”作为压岁钱,然后上辈都会说:“乎(闽南话音:给的意思)你会读书,紧大汉(闽南话快长大的意思)!”给儿童于祝福和祈愿。这样的风俗依然延续至今,只是在礼节上没有以前那么繁琐了。过年拜年,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走亲访友依然是一种联络情谊的最直接方式。记得那时,我们过年出门走亲访友,常常是和附近的几家亲戚约一起共访,先定好路线,然后数家人合在一起浩浩荡荡地按着“拜年路线图”一路走来,这一路上拜访的少则几家,多刚十几家。这样壮观的拜年景象路上随时可遇,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氛围,那种浓浓的年味,随处可闻、随时可见,这样的一种年味特别的温馨,特别的值得令人回味!
但是现在除了老一辈,年轻人对维系家族血缘的那份亲情似乎也不再像长辈们那样在意了,对他们来说,与其面无表情的跟着长辈去走亲戚拜年,还不如一个人窝在电脑前玩他的“植物大战僵尸”。
大年初一这天一般都在邻居和亲戚间走访,到了初二女婿就必须回娘家拜年。泉州的习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儿在初二都得跟着有“半子”之称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亲。有句俗谚这样说:“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斗担担”意思是说:娘家父母还健在的媳妇,初
二、初三一定会有人前来接回去“做客”,娘家没有父母的媳妇,只好继续留在婆家做活,帮亲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抬担子。因为大家相信大年初一回娘家,会导致娘家变穷,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换个角度想:大年初一开正后,婆家忙着各项过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访客。作为媳妇理当体谅和帮忙,如果只顾回家去,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初二女婿上门,必须随手携带礼物称为“伴手”,回到娘家先向尊长拜年,再分送红包给他们,有些长辈也会分赠红包给带来的外孙。如果娘家有幼小的弟、妹或兄弟、姐妹的子女,也都要相互赠送红包贺年。如果女儿是第一次带子女回家拜见外公、外婆,有的外公、外婆还会送鸡腿,并且用红绒线系铜钱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称为“结彩带”;不过,现代这些古礼大都已被红包所取代了。中午女儿女婿就留在娘家一起吃顿团圆饭,叙旧后过了午约三时就可以离开娘家了。新女婿如果是首次回娘家,娘家要准备二根“挂尾蔗”及二只活的“带路鸡”给女儿和女婿带回家种植与饲养。所谓“挂尾蔗”就是红甘蔗,前有蔗叶,后有蔗头蔗茎,表示有头有尾,两根红甘蔗要用红带子绑在一起,意在祝福女儿女婿同甘共苦、永浴爱河,直到白头偕老。至于那两只带头鸡,则是希望其女儿和女婿像鸡一样多子多孙。
在泉州过年的民俗中,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灶君公”上天述职的日子,人们要致礼相送,到了正月初四“灶君公”回来了,家家户户同样也得迎接“灶君公”,求“灶君公”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添福加寿,因此这天俗称为“接神”。在以前的旧风俗中,送神都在下午进行,而接神要在初四的清早就要举行,这就是“晏送神,早接神”,意思就是要把神早早的接回家里来,让神明佑护的时间尽量延长。接神的礼品与送神时大体相同,也是三牲果合、金香烛炮,先焚香迎接神明下降,斟酒祭献之后,再鸣炮烧金以示欢迎,并祈求神明佑护合家大小一年平安如意。因为这一天准备接神的供品、饭菜都特别的丰盛,所以才有一说:“初四顿顿饱”。
一样的过年民俗里,泉州各地也略有不同,比如大年初五在惠安县惠东的崇武,惠北的山腰,后龙、南埔等地,和介于惠东、惠北之间的辋川及其北邻的莆田地区是他们独有的特殊节日。这天的称呼各地叫法也都不一样,有的叫“吃大顿”,有的称作“做大岁”,也有的地方起了个怪名称唤做“无头节”。这其中当然各有来由,但在这里面却有一个大同小异的民间传说。据说,在明朝嘉靖年间的某年春节前,因有大批倭寇前来偷袭,这几个地方的人们纷纷外逃,到了次年的正月初五前才先后回乡,于是就将正月初五这一天补做“年兜”节(除夕),也在这一天祭奠乡里来不及逃难而惨遭倭寇杀害的亲人和抗倭捐躯的将士。
在泉州过大年的传统风俗中,以前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禁忌,现在移风易俗后虽然说没有那么多忌讳了,但泉州人都会尽量去避免以免惹得彼此之间不痛不快的。一般来讲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因为家里都要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或无歹志)”,意思是说,初三日无客登门,晚些起床没有关系。但是初三不能拜年的原因也有另外一种说法,传说这一天不宜外出和宴客。若是不听而执意去做的话,就会终生贫困。因为初三是俗传“老鼠娶亲”的日子,以前入夜后,家家户户都要提早熄灯睡觉,不能太晚睡,就是睡不着也得上床躺着,不能四处走动,在上床之前要在在家里四处撒上盐和米,俗称“老鼠分钱”。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说而已,姑妄听之而已。春节过年除了初三不能拜年外,还有不少其他禁忌。初一至初五不能扫地,不可舀肥。万一非打扫不可,也要从门口往里面扫,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以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倒掉一样。过年期间是不可以骂人打架的,不能让身体受伤,因为受伤就是“痛过年”,是极为不吉利的。过年吃饭时得小心注意不可去打破或损毁碗盘瓷器,万一不慎打破,就用红纸包起来,等到初五“隔开”之日,才把它投进河里,念“打破瓷,钱银一大堆”等安慰的话,据说如此就可逢凶化吉。听老人讲,在更早以前,初一是绝对不可以午睡的,因为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会崩溃;女人如果午睡,则厨房就会倒塌。做生意总免不了欠钱讨债,但在泉州过了腊月25以后就不能够向人催讨了,所有的债务只能留带过了年后再去解决。这个原因应该是泉州过年习俗上一个比较有人性化的传统,不管多少债务在过年期间也得给人安生地过好一个年,这也是泉州人宽容待人的度量,在春节里这几天泉州人总会把“正月正时”这个词挂在嘴边,仿佛“正月正时”就是一个十足万能的理由,不论平时有什么矛盾、有什么不痛快的纠纷,只要这个词一说出口,不需再有更多的解释,听者就能认同,因为这时相见谁也不会再生计较,相逢一笑泯恩仇,只在酒桌上痛饮释前嫌。新春佳节过大年在泉州是非常喜庆的,对来拜年的客人泉州人都非常好客也特别慷慨,该请客的就请客,必定让人一醉方休。即便是经济比较差的,平时会简朴过日,但在过年一样毫不吝啬,因为泉州人过年不仅会投入金钱、时间、精力,更重要的是泉州人注入真真实实的感情,不仅仅将过年当节,更将过年当成一种情感的寄托。虽然泉州的有些过年习俗看似迷信,却也有其重要的意义在其中。年前大扫除不仅增添新气象也确保环境的卫生,祭祖拜神,反映国人百善孝为先的感恩之心;而不管是除夕围炉还是初二回娘家,目的都是让平时分散在各地的亲人能够团圆在一起,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能够趁此机会维系亲友之间的情谊。
而今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置办的年货也越来越上档次,也越来越追求高品质,这个年,早已经不是我年少那个时代可以比的。以前人到年关就总惦记着年夜那顿“丰盛”的晚餐!而现在呢?鸡鸭鱼肉不用过年,饭桌上也天天随时可见,不稀罕了;新衣服也不稀罕了!现在谁家的孩子不是衣未褪色就扔,裤未破就丢,每个孩子一年不置来个几套衣服呢!或许正是因为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期待,所以现在过年时总感觉这年过得没有多少新鲜感,平平淡淡的感觉非常乏味,对于许多人来讲,过年时如果说还有一点吸引力的话,那就是可以肆无忌惮的拉起被子蒙头睡大觉而已,其它的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诱惑。
虽然现在的人们对过年不再像过去那样期待了,其中的原因莫衷一是。对于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得相对完好的泉州来讲,过年时依然还有其鲜明的泉州“古早”特色。泉州是国务院等一批宣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3年更是代表中国被评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之所以能够从几个实力雄厚的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传统文化保护得比较完好,泉州里里外外透着一股浓浓的“古早味”,这个也是泉州能够被评上的其中一个因素。作为传统民俗之一的春节文化,古时一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国家规定的年假总共也就七天,但在泉州人的意识中,年假是过了,但“年”还没有过去。在泉州,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这段日子都称为“过年”,要等到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真正地过去了。泉州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正月初一至初四,人们都在欢度春节过大年。到初五这天,很多商店就开始开门做生意了,俗称“初五隔开,初六淘肥,初七人生日,初八五谷生日”。
泉州的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形式绚丽多彩,动态静态,林林总总。在过年的民俗中,元宵节算得上是泉州最为风光的,也最“奢侈”的,除了举行盛大的灯会,人们组成方队彩街,游行队伍中有搞怪、风趣的火鼎公、火鼎婆,有打胸十八响,也有舞龙灯、跳秧歌、踩高跷、耍狮子……昼夜狂欢,这样的热闹直到初十八才收灯,所以“元宵节”又被人誉为泉州的“狂欢节”。
元宵佳节并不是单指正月十五这一天,而是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都是元宵佳节,以前过元宵要在厨下点上灯,而且需要连点五夜,过了十七,十八才能够收灯。这个是不是有什么典故,问过许多长辈却也说不出个由头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正日,因元宵是上元之夜所以又叫做“上元”。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所以又称为灯节。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们往往端著灯互相照脸,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元宵节期间,城乡各地张灯结彩,特别是在市区更办有花灯展览和文艺踩街,这一天的晚上可以说真的是万人空巷,举城同乐。
从我记事起的那个时候,泉州元宵节的灯展都在位于古城西街的开元寺举办,各个参展单位不遗余力请来花灯匠师结合所在单位的特色,制作出颇具特色的花灯来以期在灯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后来,灯展先后移到文庙,这几年又移到新门街举办,每一次的变动都为这次灯展带来新的惊喜。记得以前元宵节这个晚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赏灯者,有亲的投亲,没有亲戚的投宿酒店旅社,导致市区的大小旅社宾馆家家爆满,有的人为了能够定到房,提早几天就将房间预定了。
即便这样,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定不到住的地方干脆就在车站、文化宫等可以逗留的地方将就打发一晚。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习俗、人文景观,已成为泉州本地的一大旅游资源而加以开发,近年来确定为“旅游文化节”,特别是被评上“东亚文化之都”后的第一年,市政府更是将其作为新年文化建设的头一项,以历年之最来办好这届“元宵灯展”。元宵节,也是全年之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泉州春节的民谣中有这样的说法:“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上元丸是圆的,它是团圆的象征。泉州的上元丸,用的是芝麻、花生末、瓜子仁、白糖、肥肉粒做馅,而糯米不是包的,而是一层层“滚”起来的。吃了汤圆赏月观灯,等过了元宵节,年才算真正的过去了,新的一年正式启动。
随着时代的脚步一步步迈进,许多的年轻人不再根据着以前的风俗来过春节!他们认为一年的工作生活够累了的,不想在新年之际还来忙乱不已,何况现在的生活富足了,酒店的年夜饭一订就可以替代家中那一顿准备时的手忙脚乱。可是,忙乱虽然是省却了,但也少了众手齐调共整一桌年夜饭的乐趣和融洽。
对许多年轻人来讲,现在过年的方式不一定非得留在家里过,有的甚至可以飞机一上,天南地北去感受异域他乡不同的年俗,他们的好奇心是满足了,眼界也开阔了,却忘了家中还有老人家那双盼望了一年的眼睛,对老人们来说,他们心里的愿望不大,也就希望在新年的夜里与孩子们在一起快快乐乐欢欢喜喜地“围炉”“守岁”,图一个团团圆圆……我感觉,这样的过年虽然简洁,却没有了一种温馨、温暖、惬意的圆满。是啊,如今发达的信息是方便了千家万户,一台电话、一台电脑的确是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却也同样拉远了心与心的距离,更淡薄和稀释了原先的友谊与亲情。想想现在拜年时,许多人甚至连一个拜年的电话都懒得去打,懒得在电话里去叨他几句了,干脆一个短信群发就轻松地将一份情谊轻描淡写地打发了。难怪时下的年长一辈们,时不时就会数落着后辈们的“不孝顺”和不贴心,只懂得拿钱回家,对这样的孩子们来讲仿佛孝顺之心就是那几张人民币。相比较以前,如今的日子好过多了,按说一个年应该过得比过去更加的丰富多彩、气氛浓烈才对。可谁知,年夜饭丰盛了,手脚舒净了,而不知不觉中以往的那种过年乐趣却反而没有了,不再那么令人满意了,一个年过得仿佛就是为了应付谁的检查一样!细细想想,说来还是人们的心被现实了,被浮躁了。
在处处充满现代气息的现在,我倒更希望能够时光倒退,让以前过年时的那一种氛围回来,家中大大小小地围坐在一起,大红灯笼下,让过年的喜悦和兴奋染红了大家的脸腮,尽情的去大碗酒的喝,大鱼大肉的吃,不管他什么营养过剩和脂肪血压,然后齐聚到大门口,让大串大串的鞭炮烟花沸腾了除夕的夜晚,将一种年的韵味演绎到最高潮处,我想这样的年夜是怎样的温馨、怎样的让人兴奋呀!
只可惜,现在许多的东西都精简了,精简到这一份浓浓的情谊只能在电脑前一个人念念不忘,说多了,他人只能回报咱一个白眼:“这是人老了的特征表现,只能在回忆中去寻找一种满足!”我也只能回报一个无可奈何的苦笑,我真的不喜欢,不喜欢让这种“快餐式”的生活替代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相对而言,我更愿意选择“古早”时的那种繁琐俗套来填充你我心中那份空荡荡的情感窟窿。
值得庆幸的是,古城泉州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能让诸如过年的各种民俗活动,这些颇具特色的“古早”传统真的从我们的手里丢失,在乘着“东亚文化之都”启动的春风,更好地去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真正的传承下来。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摆在书房里的一盆水仙花,不知什么时候竟然悄悄地绽开了,一屋子花香弥漫……
第二篇:过年的年味散文
导语:年关将近,我们可以感受到越来越浓烈的过年的味道。现在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过年的年味散文,供大家欣赏!
过年的年味散文一:
微风,悠然划过窗台,停靠在窗外的松树上休憩。眼前,忽然一亮。没注意什么时候医院里到处挂满了红红的灯笼。蓦然惊觉,是呀,就要过年了。今天已经腊月二十八,还有两天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为新的一年叩开新的希望。
久居闹市,早已经习惯了每天的按部就班。年关已近,却总在怀疑是不是真的要过年了。总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只有在路上看见那些红红的福字,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才不得不相信,是真的要过年了。
其实,内心还是怀念小时候的年味。虽然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好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但那时候的岁月,却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记住,去回忆,去眷恋。
小时候,年味是一卷泛黄的刺绣。朴素的针脚,蜿蜒着儿时的快乐与童真。
那时候,一进腊月门,就会有一种淡淡的喜气与忙碌萦绕在耳边身畔。一场雪后,大片大片的阳光照耀在屋檐上。空气里到处洋溢着一种叫做吉祥的气氛。寒冷的北风,好像渐渐疲倦,偶尔会停靠在窗外的石榴树上休憩,广袤的平原一片寂静。
街道两旁,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红红的福字,开始陆续走进千家万户,就等除夕那天,用来装饰来年那个红红的希望。每当这时,父亲和母亲都会开始忙碌各自的分工。
父亲会把平时乱七八糟堆在院里的柴火,仔细的用砍刀或者斧头裁成一段一段,整齐的摆放在某个墙角,等母亲用来生火烹煮。然后,就会把一些黄米用清水淘洗,捞出沥干,等晾的半干就开始把黄米里面的小石头或者沙子挑选干净,拿去邻村的大石磨上磨成米粉,用来做年糕。最喜欢妈妈做的年糕,放一点糖,粘粘的,香香的,甜甜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清香,现在想想还是意犹未尽。
通常,我做的活就是擦玻璃,不一会就可以让一整个窗户明亮的一尘不染。偶尔,母亲也会让我帮着做一些小活,譬如烧火,或者喂猪,平时母亲都不用我,只有到了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叫上我。
日子,不觉到了腊月二十一,父亲和母亲就开始扫尘。这可真是个累活,因有的大物件一年没动过,就需要挪开或者搬到院子里,等把屋子里扫好了再搬进去。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钻进暖暖的被窝,闻着阳光的味道,虽然累点却感觉真的很幸福。
忙着,说着,笑着,不觉又到了该我过生日的时候。我的生日是腊月二十六,不知为什么,母亲总会把做馒头这一件大事情放在这一天。印象中,在娘家时好像每个生日都是与馒头有关。
每当这一天,便会有邻家的婶婶大娘过来,帮着母亲蒸馒头,因为是摆供要用的东西,所以母亲从来不让我们小孩子插手。
好像她们早就做好了分工,拉呱一会就开始做各人的工作。通常,都是最有劲的那一个和面,因为面需要比平常硬一些才可以站住形。剩下的几个人就开始轮流把和好的面从一遍揉到两遍到三遍甚至四遍。慢慢的,一块看似粗糙的面被母亲他们雕琢成了一个个白白的泛着光的大桃子。这些大桃子一般差不多就是两斤或者两斤二两。为了准确一些,我还看到婶婶把揉好的面团都称了一下。呵,她们的手可真准,一般都分得八九不离十。
“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这一直是母亲他们的话题。其实,那时候真的不懂是什么含义。现在终于明白了,面越揉越白越劲道越好吃,至于“打到的媳妇”在现在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我想应该不会有这种现象了。爱还爱不够,怎么舍得打呢。
等面桃子在他们手里转了好几遍,母亲便会下炕去烧水。她要将炕烧热,这可不是为了再暖和一些,她是为了让炕热了以后便于做好的馒头起发得快一些。
馒头在母亲们的手里越揉越白,圆圆的头顶泛着淡淡的青光,不久就成了一个个小圆柱体。为了让做好的馒头起发得快一些,母亲总会准备一床干净的被子折叠成上下两层,中间再放上包袱。那些小柱子,就像一个个小娃娃一样被母亲们放在了暖暖的被窝里。
屋子里渐渐热气腾腾,因为炕比较热嘛,那些成型的馒头在被窝里开始发热,冒出热气。就这样,轻声笑着,做着,揉着,就像一场盛大的聚会。忽然就会感觉有种暖暖的东西在心间漾开,我体味到了淡淡烟火里的快乐与简单的幸福。
馒头,在母亲们的说笑中做好蒸熟了。如果时间充裕,母亲就会直接蒸年糕。最喜欢吃年糕,粘粘的,蘸一口糖,又香又甜,不觉一天就这样过去了。那时,虽然不曾刻意为我过过生日,我却永远记得母亲和婶婶大娘们忙碌的身影,还有那蒸好的馒头浑圆浑圆的像一座座小山,洁白,剔透。
时光如水,淡淡如烟。现在回想起母亲们做得大馒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知道,那里面不仅有劳动的艰辛,更有一份他们对来年的敬重与希望。
结婚后,生日都是在婆婆家过。虽然再也看不到母亲们忙碌的热闹劲,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母亲一样的温暖。婆婆再忙,也会和公公准备好一桌子菜,大家一起吃着,笑着,生日就在其乐融融的一顿晚宴中度过。感恩十几年以来,婆婆始终如一让我在浓浓的亲情里感受她不曾说出口的爱意。
生活,浓墨淡彩。总认为过年,是属于一岁中最浓的那一笔,隐匿着盛大的狂欢。我们作为龙的传人一直重复着相同的习俗。腊八,辞灶,除夕,守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在渐远的岁月里拥有了更多的智慧与精彩,我们也越来越知道珍惜珍惜这种平淡而深远的幸福。
从初一开始,一直是忙碌的样子。这一拨客人走啦,下一拨又接上。就这样在忙碌中,不觉已经到了初八。依然有零星的鞭炮声不时入耳。年华又添一岁,时光依旧如水。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会有更多的收获与成就!
过年的年味散文二:
未养辞旧悄然去,申猴踏雪迎春来,普天同庆佳节日,张灯结彩庆丰年。
过完了二十三小年,年的味道渐渐的浓了起来。购物备年货成了最有趣的也是最忙碌的事情,每天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陆陆续续不间断的去供销点购货。心里真有些对年的期盼,因为年才能和儿女们团聚。我跟老公每天合计着买哪种水果,买几样蔬菜。哪个孩子喜欢吃什么,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口味购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期盼的心变得急切,每天看着新闻里播放春运的实况,看着奔驰的列车和那拥挤的人群,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流动的人群,寻觅着儿女们的身影。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面对着这些年货,儿时记忆中的年味缓缓盛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带着飘香的回忆溢满心间。一切似乎很久远了,再没有曾经的期盼与渴望,没有了曾经的欣喜与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早已失去了对年的热情,只留下一份对逝去岁月的感怀和深深的眷恋。
记得儿时,那个时代物资匮乏,过年成了最幸福的一件事。也正因为那个时代的贫穷,才有了今天让我们难忘的那份简单而真实的快乐!也有那份年的味道令我们记忆犹新!
每每一放寒假,一群同伴聚在一起,扳着手指热切的期待年的到来。快乐的总把民间的谚语挂在嘴上:“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打扫土,二十六刨猪肉,二十七赶大集,二十八把发面,二十九蒸馒头,三十下晚坐一宿,初一初二拜年走。”盼年的喜悦和幸福感总绽放孩子们的脸上。
因为只有过年晚上,才能吃上一顿不掺玉米面的饺子。才能穿上一件或用哥姐们旧衣服改制的新衣服,一根新头绳是年的奖赏,心里美滋滋的。同伴们互相彰显着自己的美丽,年的富有。一张张笑脸透着无限的天真与快乐,像一个个美丽的天使,将节日的喜悦传遍千家万户,传遍农家的每一个角落。
过年的气氛浓浓的,不但扫去了一年的灰尘,还把墙壁装点一新。满屋的年画会让你目不暇接,爱不释手。曾记得,大我四岁的二哥最喜欢年画了,买年画的钱几乎都是他早起捡粪时捡拾破鞋、绳头等卖所得的钱买来的。那些古老的年画,有讲究的四扇屏,令人耳目一新。可是不等出正月就恋恋不舍的把画收藏起来了,留着下年再贴。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过着,心里积存着对年的渴望和对画的爱恋。虽然那时的生活贫困拮据,但在人们的意识心态里对年的欲望特别的强烈,都尽可能的完善自己改变一下生活 的面貌。不但从每个人的身上,或从屋内到院里,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一张张大红福字,预示着福来到,一张张挂钱象征着明年的财源滚滚,一幅幅对联无不透着年的吉祥与喜庆。
厨房里,母亲忙碌的身影,热气腾腾的饭菜不断飘来浓浓的肉香,怎能不令幼小的我们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就能吃上向往已久香喷喷的饭菜。又白又大的上供祭祖宗的馒头,令我们望眼欲穿,只有玉米面与白面掺半的馒头,或豆沙包才准许我们吃。那吃一口也感觉非常好吃,软软的,透着淡淡的香甜。至今想起来,那香甜的滋味依旧在心头缭绕。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永远的成为了一种怀念!
过年的夜晚,更是令人怀念,幼小的我总跟在二哥的身后,接神送神成了我俩兄妹的专职任务。燃放鞭炮时更是热闹非凡,父亲张罗着,两个兄长忙活着,在院子里笼着一堆火,围着火堆放鞭炮。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瞬间整个院子像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照亮了院子里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我们幸福快乐的容颜一张一张的笑脸。在欢笑伴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我们渴望着长大,向往着美好的明天!然而,那种欣喜与期待,渐渐地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终究成了今天的回忆。回首儿时的守岁,那一盆冰冷的黑秋梨和那单一的熟葵花籽,无不令人心里头略过淡淡的苦涩,淡淡的哀思。
经历了人生的春夏秋冬,回首走过人生的坎坷的每一段路程,风风雨雨几十年、岁月赋予了我们一份淡定与从容。生命不可以重来,时光不可能倒流,无论是憧憬也好,无奈也罢,年都会把每个人推向未来。如同大自然的季节轮回,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顺应规律。岁月的沉淀,也逐渐让我们对年有了更深的体会更深的感触!儿时的年味,在岁月的流逝中,深深的烙在我们的脑海里,飘在记忆中。终究让我们懂得,令我们难忘的其实是儿时纯真的岁月,那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天真时光!
静静的聆听着岁月的过往,轻轻的将所有的日子翻过,新的日历开始了新一年的篇章。突然感叹,岁月竟然如此匆匆!昨天,已然成为了回忆!
又是一年春节至,网上购物开始忙碌,女儿儿子为了献上她们一份孝心和挚诚的爱,在网上为我物色了一件羽绒大衣和羊毛衫。色彩样式孩子们互相商量着,互相传递着信息一遍遍筛选着,把一份份浓浓的爱在心里传递着。大街上人潮涌动,供销点拥挤不堪,各种商品都成了节日的畅销货。人来车往的说笑声,孩子们三俩成群的嬉闹声,以及道路上堵车的鸣笛声,无不提醒着年走近的脚步。红红的灯笼,吉祥如意的对联,各种各样的年画,处处洋溢着年到来的喜庆。越是如此,越是感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越是如此,越是感触“新春佳节至,更添一分思念”。
于是,年便成了一张张握在手里的车票,无论天南地北,雪雨风霜,回家过年成了每个人迫不及待的心愿;年也就成了手里的大包小包,车后备箱里的小超市;年也就成了电话里亲朋好友一条条的新春祝福短信;年也就成了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相聚;为了团圆,为了那份凝聚在心里的情与爱!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却永远改变不了亲情的渴望,改变不了年这个传统节日在每个人心中的根深蒂固!因为亲情是永恒的根!
让我们在岁月的回首中静静的守望;让我们静静的守望中,默默的祝福;让我们在一家人团聚中感受着亲情的温暖,让爱在凝聚中升华,让祝福传递着情谊;让我们在逝去的养年的终点,点亮猴年新的希望,踏上新的征程轻松起航,努力新的明天!让我们在浓郁的年味中,看江山如画,听岁月如歌,品挚爱的真情!
过年的年味散文三:
今早,睁开惺忪的双眼,看见几个文友在群里说腊八节快乐。我感到十分的惊讶,因为我感觉时间过得没这么快。有点不相信的我,翻开日历一看,今天果真是腊八节。我激动地说道:“哇塞,就快过年了!”
【一】买年货
朋友,在我们这里,过了腊八节,大家就开始买卖年货了。记得小时候,喝完腊八粥后,大家都在家里筹算过年要买一些什么东西,具体多少,把它们一一列到本子上。翌日一大早,村民们就纷纷起床,洗簌过后,拿着蛇皮袋子和扁担,到马路上坐拖拉机前往集市。
在此时父母也会带上我去买年货。拖拉机上,大人们兴奋之中唱一两首歌曲,我们这些小孩子有时也跟着唱,大家都嘻嘻哈哈的,一路走去,十分热闹。
到达集市,下了拖拉机后,我们便分道扬镳,各自买各家需要的年货。而我家进集市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买新衣裳。此时的父母也会大方起来,只要是我觉得满意的一两件新衣服,母亲都会费尽七嘴八舌跟卖衣服的老板讲价。但最终不管是讲到多少价格都会给我买下。
买完衣服后,父母带着我买家里过年吃的东西,如:苹果、脐橙、瓜子、糖、葡萄干、红枣等等。
回家时,大家买的都是大袋小袋的。拖拉机里,有时很难挤上去了,还有很多人硬挤上去。
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拖拉机基本上看不到了,许多人家里有小车、摩托车、面包车这些,出行十分方便。集市里的年货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二】爆米花
以前腊月二十的样子,外村的人就会推着爆米花机来我们村的门楼坪里,进行爆米花。小时的我们看着爆米花机的师傅到来,心中兴奋不已,便会围拢到他的旁边,看他拆装爆米花机。
有些大人们看到自家的小孩在旁边围观,便会急忙回家,拿一个蛇皮袋和一些玉米,来这里进行爆米花。每次爆米花的师傅拿着玉米,把它们倒到爆米花机的里面,然后把盖子封住,在下面点燃一堆篝火。把爆米花机在火中不断地翻滚,我们在一旁嬉笑着说道:“爆米花师傅,爆米花师傅,等下爆米花烤熟了,分我一个。”爆米花的师傅,每次都直摇头。我们看着他摇头,着急地问道:“你能不能晚一点才回家,今天我爸妈有点事去了,他们回来后一定会弄玉米来你这里爆爆米花的。”爆米花师傅每次都笑笑,有时回答:“今天家里有点事,我可能会早一点回家。”我们听了,又急忙地问道:“那,那明天还会来这里爆爆米花吗?”爆米花师傅每次看着我们笑笑,便急忙点头。
当爆米花快要出炉的时候,我们会找一个地方躲起来,爆米花师傅叫我们捂住耳朵,“一,二,三。”然后爆米花机噗的一声,爆米花就从机子里出来,我们看了,急忙走上前去,有些掉在地上的,我们便捡着吹一下,然后塞进嘴里,吃起来有丝丝甜味。
近些年来,村里变富裕了,村民们都变懒了,不种玉米了,爆米花的师傅也不来了。去年回家过年时,我在集市上遇到爆米花师傅,向他问爆米花机的事,他说十几年没用,机器全生锈了,坏了,前几天当废品卖了。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哎!看来此生再也吃不到这样的爆米花了!
【三】杀年猪
在我的记忆中,腊月二十四开始,大家就开始杀年猪了。小时候,谁家先决定杀年猪,就跟大伙们说。我们这群小孩子就提前到杀年猪的人的家里,给他家挑水的挑水、生火烧水的生火的烧水;而大人们呢,就把一把把杀猪刀磨得锋利,然后找一张结实的板凳,给杀猪时用。
等我们的水烧得沸腾时,十几个大人,便走进猪栏里,一个大人用锋利的铁钩把猪的嘴巴勾住,往猪栏外拉。其余的大人们分别抓住猪的脚,往猪栏外推。此时的猪发出嚎叫的声音。胆小的我们听了,急忙找一个可以看到杀猪的旮旯里躲起来,偷偷地看一下猪嚎叫的地方。
当猪被拉出猪栏后,大人们会把猪弄到板凳上。对杀猪有点熟悉的人便会拿着杀猪刀,给猪一刀,猪血哗哗地流出来,猪的主人便会拿一个干净的脸盆在下面装着猪血。当猪血流得差不多的时候,猪也死了。这时的我们才敢从旮旯里出来。
出来后便舀热水给大人们,他们便用热水烫猪。我们在一旁观看。当猪毛全部都被刮完时,用一些冷水把猪洗净,然后给猪开肠破肚。猪的主人家便会把一些猪肉进行切割,弄一些用来煮。村里的一些妇女们也会来进行帮忙,我们习惯在旁边洗菜、切菜这些。
当饭菜煮好时,杀猪的这户人家便会把全村的人都叫到他家来吃饭。大家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坐在桌子旁边,小孩字们拿着饮料和一次性杯子喝饮料,边吃饭边聊天,充满着和谐的气氛。
就这样,今天你家杀年猪,大家来帮你家,在你家一起吃饭;明天他家杀年猪去帮他家,在他家一起吃饭。一直要大年三十晚上,大家无话不谈,非常的和谐。
不过现在这种和谐的气氛没有了,因为大家不进行杀年猪了。有的人家养的肥猪,怕杀猪时全村人来他家吃饭,划不来。过年前也要把家里发肥猪卖掉,到集市里买二三十斤猪肉回家过年。
【四】问年债
我个人觉得,问年债是一件最让人厌烦的事。因为它会影响过年的心情,对这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很小的时候,因当时父亲办了一个养猪场,借了很多人的钱。正当第一猪快要出栏的时候,猪患了五号病。父亲急忙买一些药来医治,但最终猪还是一一死去了,导致我家没钱还债。
记得大年三十的下午,有几个人来敲我家的大门,我放开门后,只见他们铁青着脸,手上提着一个账本。还未等我说话,他们就走进大厅,来到父亲的面前,向他要钱,父亲结结巴巴地说:“兄弟,对不住了,我养猪场的猪都患病死了,没有钱还你们的债务。”几个债主听了,顿时皱起眉头,语气有点重地问道:“你想什么时候还钱?”父亲回:“兄弟,过完年还你们的钱。”几个债主把桌子一拍道:“这是你说的,到时候没有钱,我们就住你家了。”父亲听了,什么也没有说,只点了点头。弄得全家人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的,记得十年前,村里的亮根因平时借了隔壁村的修平三百块钱。修平从大年三十的下午就坐在亮根家,催他家还钱。亮根说暂时没有钱,十五天后一定全部都还清,但修平根本就听不进去,说没有钱今天晚上就要死在他家。亮根听到他这样说,向左邻右舍借钱,大伙都说过年,借钱不吉利,都不借给他。
等着有点不耐烦的修平,把亮根的凳子狠狠地摔了一下,大声说道:“不管怎样,今天你得给我还钱!”亮根气得也大声说道:“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我不要你的狗命,实在没有钱,就把你家过年的猪肉来做抵债。”修平脸红耳赤地说道。说完,扛着亮根家桌子上一块五十斤重的猪肉,回家去了。弄得亮根家连团圆饭都没有吃,春节招待客人的菜都没有肉。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大家的口袋也鼓了,问年债这种事,基本上看不到了。
【五】走亲戚
在我的家乡,正月初一是给爷爷奶奶拜年,正月初二是给外公外婆拜年,正月初三以上就没有规定了。
对于走亲戚,以前给我的印象就是挑着担子,嘻嘻哈哈去的,兴高采烈地回的。但最近几年,很多人对走亲戚产生了厌烦感。我亦是如此,除了初一到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到外婆家拜年外,其他的亲戚家,我都是让父亲带着两个弟弟去的。因为我感觉现在的走亲戚,不像是十几年前那样了。
别的先不说,先说一下我们村的小王家,他家以前亲戚众多,初一到初十都有许多亲戚到来。但最近几年亲戚只有几个了,原因是小王家跟亲戚家都算得很“周到”。记得前年小王家到他亲戚小李家拜年,提了一箱苹果去,两人没聊几句话,吃完早餐就回来了。而小李家到小王家拜年,带了四个小孩,挑了一担东西来。结果在小王家吃住了四天,弄得他们都断绝了亲戚关系,成了“老死不相往来”。
还有与我年龄一样大的徵鑫,他一直跟着他外公外婆,他爸妈很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去年年初二他的奶奶气汹汹地走到他外婆家,直接把徵鑫数落了一顿。徵鑫一气之下,把八年前跟父母一起去亲戚家,亲戚是怎么样对自己的事说了一遍。很多人听了,都对他家的亲戚感到心寒。
【六】斗地主
年初六、七,大部分人家的亲戚都走完了,大家呆在家里没有事做,就开始了他们的工作——“打牌”,而在我们这里的打牌当中,斗地主是大家玩得最多的。
记得去年,我在房间里做作业有点烦的时候,走出门逛了逛,结果发现路上没有一个人。我敲了一家人的门进去,发现里面全在斗地主。
当我走到他们的旁边,看完他们打完一手牌,出钱的时候,我呆了,有的人竟然出了一百多元。想想他们平时省吃俭用的,此时却如此“大方”。
更令我意外的是,旮旯的桌子边有几个小孩子拿着压岁钱和红包钱,在斗小地主。我回想了一下以前的这个时候都是在门楼坪舞龙或做年灯的,不禁感叹:已不是以前的年味了。
【七】看“夜故事”
“夜故事”是我们湘南宜章的国宝。听老一辈的人讲,几十年前在我们村里都会举行。只是后来扮演夜故事的人没有水平与技术,人们看着乏味,便取消了。但在如今的县城元宵节的时候,这夜故事还是很流行的。
每年的元宵节前一天,我便和几个相好的朋友坐着大巴车前往县城。刚进县城,就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为翌日晚上的“夜故事”做准备。
翌日,街头巷尾都粘贴着或悬挂着一些图画和横幅,大家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夜幕降临时分,大家纷纷走到大街小巷上,而我们也会挤进前列。当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变黑时,夜故事也开始了。
沿着穿越县城的107国道,向中夏广场的方向走去。前方的马上坐着一个头戴盔帽,身穿盔甲,拿着枪的女英雄。想必不说你也知道,这就是穆桂英挂帅。接着小溪边坐着一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手拿鱼竿的老头。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接着昭君出塞、哪吒脑海、唐僧取经、桃园结义、薛仁贵东征等故事接踵而至,令你目不暇接,赞不绝口!
第三篇:关于过年的散文:年味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一句说尽了多少背井离乡出外闯荡人的心坎里了。一年365天,朝朝只盼今日回家过年,众人欢聚一堂的日子。其实,过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也不仅仅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盛典,过年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永不消失的情结,一个幸福的隐喻,是一棵春天抽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的树。我们一年到头地忙碌奔波,为的就是过年。
人生无常,有起有落。过年了,回望今昔,有时像花儿一样多姿多彩,有时像河流一样弯弯曲曲;想想走过的路,有鲜花、有掌声,也有荆棘、有旋涡;这么多年走南闯北,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生活的历练难免会遇到遇上许许多多难忘的人和事,也正因为这些奇怪的事、难忘的人,才使得人生更加丰富精彩。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合家团圆,共度良宵。家,亲情,融融的爱意,构成了年味的源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扎根心中、生生不息。午后起床,仰望窗外,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正在徐徐开放。恍然间,腊八已过,匆匆忙忙似乎己记不起腊八粥、腊八蒜的味道,小年刚过,吃过的饺子也许还没完全消化掉,但似乎也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下班步行回家,看到街道两旁路灯杆上挂着的一排排的红灯笼和有关年味广告、标语,才深深地感受到年真的越来越近了。春节将至,这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万象复苏草木更新,这给刚刚还在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中生活、盼望着春暖花开日子的人们,带来了不尽的喜悦和希望!
现在,年味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里越来越淡薄,换句话说,所谓过年的味道,在这里其实就是指的一家团聚与亲情的味道,正是有了这种味道,才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乡愁。年轻人注重所有事情从简,喜欢用钱换取,以为钱可以买来我们想要的东西,却忘记了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本质意义。也许,是因为我们太忙碌,没时间;也许是因为我们无知,什么都不懂……
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春节太多的内涵。古往今来,在春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环境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想象发挥的空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美文佳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事过境迁,时隔多年,如今读起仍脍炙人口。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留传至今。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购年货、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辞旧迎新”。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开始了。翌日,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穿上平时舍不得穿戴的节日盛装,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恭贺新喜、恭喜发财,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作罢。
春节传承千年,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如今的春节,虽然年味越来越淡,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说,天南地北的亲人汇聚到一起,过一个团圆年,这无疑成了一件很奢侈、幸福、快乐的事情。
春节是一年的结束,也是新年的开始。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日子还是要一天一天的过,新年伊始,时光向好,那就让我们怀揣美好,放飞希望!
第四篇:过年的年味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过年甚至有的时候特别希望天天都过年,但是现在想想当初的我多么可笑居然期盼每天都过年。
记得小时候每年,还没有到年底,大人们就都积极行动起来,打扫卫生,添置物品;娃娃们呢,有时候也会帮大人干些家务,但内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构思起一个个过年计划。还记得那时的我,常常会在想到激动处忍不住地笑将起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过年暖暖的味道。怎么都想过年,过年时盼望爸爸妈妈买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鸡鸭鱼肉,每个孩子最盼望的就属收红包了一家人围在桌子前吃着团员饭有说有笑的看着联欢晚会,在零点钟声响起时会和约好的小伙伴出去放鞭炮像我这种不敢点鞭炮的人就会远远的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小伙伴们还经常嘲笑我现在想想真那时的我真可笑,和小伙伴们放完鞭炮回到家里总会有一盘热乎乎的到这香气的饺子在哪里等着我,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饺子因为据妈妈说在饺子里会吃到硬币会得到更多的压岁钱„„
但是现在的过年与小时候的完全不同了。小时候还没到年底家里都会打扫购置新衣服但是现在房子天天收拾到年底了大扫除的时候才发现需要收到收拾的定西不多甚至那些不多的东西都没必要去收拾现在父母再带我们去购置新衣服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好像觉得过年穿不穿新衣服无所谓了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就吃完了团圆饭一家人很安静看着晚会偶尔会发出些笑声敲了钟该去放炮了以前放鞭炮一家人都会下去争着抢着出去放而现在一大家子人都在纠结着谁下去放炮以前的初一会非常的热闹而现在的初一与往常四会美声么不同不过甚至因为人太多了而在气氛中显现出一丝尴尬似乎现在过年都不像是在过年„„
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表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春节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节毕竟是春节,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更多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第五篇:过年散文
过年,这是一个普通的、又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别人家是如何渡过这个年关的?李正方不知道。但是,自已每处在年关时的状况,自已当然清楚。是呵,一年到头有多少事?又有多少事需要在年关前处理完毕?中国人的习惯,年,是以农历年算的。所以,有很多事,都要在年前处理完毕。就是你自已想拖过年,别人也会找上你在年前解决,特别是经济账务一类的。这是中国人的习惯,是一项延续了多少年的习惯!电影《白毛女》正是这个传统习惯的反映,债主要账,欠账的要想着如何渡过年关。因为,就是再多的账务,只要过了年关,在年关过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少有债主追着要账的。这也是中国人一个比较普遍的习惯吧!这个习惯相当有道理。你想,刚过了年,你债主总要让人家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奔头?就好比农民,人家要留些钱作春种用;或者做生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资本才能开展生意;你债主将这些钱要了去,这不是要人家的命了?因此来说,这年前的解决要账一类事务,也反映了中国人富有的人情味。用一句流行语,这也是人性化的体现。
李正方没有债务上的事务,但是这不代表他就没有烦心的事了。多年前,每逢过年,李正方也要为一些债务烦恼。欠了人家的钱,虽说已到了年关,不能还上,但是你总要对债主有个交代。还不上钱,话总还是要说的,不然,债主心里也会不平衡,因此他绞尽脑汁也要多多少少的还上一些。就这样,每年多少还上一些,几年下来,李正方总算是无债一身轻了。可是,每到过年,诺大一个家庭,这过年是不会省心的。很多事都需要李正方操劳,当然,这不是体力事,他只需要多动动脑筋就行了。
李正方要想的是,在过年时,如何让整个家庭在过年时热热闹闹,又要体体面面的,不致于让亲戚朋友闲话,又要不多破费,毕竟过年只是几天的事,一年三百多天的平常、普通日子还是最主要的。
已经多年的年夜饭不在家里吃了。事情也真是无奈,一大家子在过年时都聚在一起,总共有十七、八个人,现在居住的都是商品房,而商品房的面积一般也就是一百多点平方,这怎么能容下这么多人?因此大家一商量,干脆就放在酒店里算了,虽说这样一来,年味要少了很多,不过反过来也轻松了很多。以往,年夜饭在家里,老伴在吃年夜饭那天,不知有多操劳,现在要轻松多了。到了吃饭的时间,几个小辈驾车过来,将人载到酒店,只要坐在饭桌上,人到齐了,一声令下,服务员马上将菜端上来。酒和饮料是自带的,这也比用酒店的要少化费很多。虽说是过年,但是该省的地方还是要省。
往年在家吃年夜饭,虽说这是个大团圆饭;但是不可能一家子同时端起筷子,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一桌的菜要慢慢的一碗碗烧出来的。如果等全部煮好了再用餐,早先煮的菜就冷了。所以过年时,老伴是最忙的。等大家吃完了饭,这一大桌还需要收拾和洗抹,等到全部收拾完毕,中央台的春晚早已一切始了。
现在在酒店吃年夜饭,等大家都吃完了,一大桌菜所存不多,但总有几只大菜完好如初,这在年青人眼里,吃过剩下的就算了,但李正方是不会随便浪费的,他让服务员拿来塑料袋,一盆一盆的倒进袋里带回家,要知道,这几盆剩菜也要化上一百多元。拿回家可以食用几天呢!
但这仅仅是一餐年夜饭;大家都到酒店,从进入酒店到用完餐,再长也不过是三、四个小时,这些都不用李正方操心。
过年的节日,从过年前开始到年后,一般再节简,也要十多天,就是按国家的节假日算也要近十天。你总不可能在这段时间里天天上酒店?中国人的习惯,春节期间都要走亲访友,难道你能将每个上门拜年的亲友都带进饭店?不说花销,在礼节上也不对,毕竟,在酒店里少了一份亲情和年味!所以,在年前一个多月,李正方就要开始置办一些年货,和一些传统的春节期间饭桌上大家都喜爱的食品。
首先,他要买一百多斤的白菜,这种白菜细长,是江南地区的特产。白菜买回来,要放在太阳下晒一晒,等新鲜的菜有点蔫了,再用一只缸,将白菜一层层的摆放进缸里,每放一层白菜,要洒上一层盐,然后,人爬进缸里,赤脚踩,要等到菜里的汁水出来了,再放下一层菜,全部白菜踩完了,上面要放上几块大石头压住,然后要经过半个多月,这白菜就成了腌菜了,味道很鲜,江南人一般在冬天,都喜欢食用。取缸里腌好的菜,洗干净,切成段,放在锅里炒,早上吃早饭时,就着泡饭,一餐早饭就吃好了。或者,将腌菜洗净,切成段,放上一些猪肉和冬笋,点上火锅,慢慢的煮,味道鲜美,江南有很人多天天吃都不会厌烦。有时,一段时间不见这道菜还会想念。李正方就经常的想起在改革前,过年时农家杀了猪,用腌菜和刚割下来的猪肉,煮上一大锅。杀猪的人家,会请上队里的亲朋好友,大吃一顿。这肉和腌菜的香,至今不能忘去。
还有就是买上几十斤猪五花肉,放上盐揉搓,然后用一个盛器放上半个多月,等肉腌透了,再取出用清水洗净,用绳将肉一块块系好,放在冬日的阳光下,晒上几天,等到肉里的油一滴一滴的掉到地上,这肉也就晒好了,然后挂在家里通风的地方。等过了年,一般在正月十五之后。取一块,用刀切成一片片,放在盆子里,等煮饭时,放进电饭煲蒸,吃饭时这一盆腌肉香气扑鼻,味道特鲜。它不同于其它地区的腊肉,它有一股香和鲜,它的缺点是放的时间不长,容易坏。到了现代,人们普遍用上了冰箱,于是人们也用来存放腌肉,这样放上一年也不会坏。但在食用时,这肉少了一份香。不过这不能改变人们对这腌肉的喜爱到了春天过后,有时,在高兴时,取出一块腌肉,慢慢的将肉切成丁,再用存放在冰箱里的碗豆和肉丁和在一起在锅里炒,等腌肉炒出油,再放进电饭煲和着糯米煮,在当地,这被称着碗豆糯米饭。因为肉是盐的,所以这饭也是盐的,所以不用其它蔬菜,好吃,又经济实惠。李正方的表弟在广东办厂,广东地区气候不适宜腌肉,有时家乡的亲友去他那里,带上一、二块腌肉,他的表弟不知有多高兴。
这二件大事办好了,还要为春节的菜桌增加一些备货。因为在春节,菜市场的价格高昂,自已能备的就早早的备一点,一是便宜,而来家里随时能取出,也方便,不至于来了客人,要赶菜市场,价格贵不说,还不方便。这些桌上的菜也普通的很,无非就是一些鸡、鱼、鸭以及一些猪内脏。现在国家的三公控制了,不然,每逢春节,李正方都要为家里人拿回家的海鲜洗上几天,那些东西都是公款,不化钱,当然,也为春节饭桌上增添一些色彩。但是,也为李正方带来不少的劳作。现在好了,公费控制了,这些免费的海鲜没了,李正方轻松了不少,同时,他觉得,现在的年味也比以前要浓了很多。人们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鲜虽好,但毕竟不是当地特产,李正方还是喜欢当地的风味特产。
李正方有些烦心,过年的年夜饭不在家里过,而一定得去饭店!可是,烦归烦,又能奈何呢?现在的家庭不都是被蜗居在这小小的商品屋里么?当然,也有住别墅的,但那得有钱,而这真正有钱的,毕竟是少数。李正方不是少数,他只是大多数中的普通一员。因此,这“烦”也只是仅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