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桃的快乐的杂文随笔
说来也巧,想去观音禅庙拜拜佛,顺便看看古塔公园有没有花可拍,迷迷茫茫之间上了11路公共汽车,到车上用高德地图一查,居然11路就到古塔公园,真是神了。
古塔公园去年8月份才发现在家附近,搬家以后离新家更近,但是一直没缘再去,今天坐车坐到公园门口,必须进去看看了。
还不错,古塔公园里有两大片山桃林,而且修剪得都比较低,特别适合拍照。为什么修剪得那么低呢?跟一片桃林似的?
桃树吧,为了桃子成熟时采摘方便,一般都修剪得比较低。这可是山桃啊,不结桃子的。哦,不,是结的小毛桃没法吃。
里里外外拍了有一个多小时,本来阴霾的天空,最后居然透出一点阳光,有光打在花上就是不一样,果断把前面的绝大部分删除,留下一两张做对比吧。
发现自己对大场景还是把控不好,很想拍整棵树或一大片桃花,可是总是没有满意的角度,只有一朵或一枝花才有感觉。也许像老校长所说,我还是心量比较小,不够大气吧。
第一次来到这个公园的观音禅庙,跪拜在如来佛像前忍不住悲伤想哭,甚至都不受控制地出声抽泣了。哎呀,我不知所措啊,旁边还有别的不认识的人,非常的不好意思,狼狈地赶紧爬起来跑了。
后来问了问朋友,朋友说,这样的事挺多的,别慌张,只能说明我和佛祖有缘,也许前世就是念佛的人。
第二天又去了,在如来佛和观音菩萨像前,放声大哭,有种终于回家有了依靠的感觉,有种被人安慰心疼的感觉,把心里的委屈都哭了出来,心里舒服了很多,像把身上的垃圾都扔掉一样,浑身都轻松。
今天拜在如来佛前,看到佛像对我微微地笑着,仿佛说,你终于弄明白了,终于走出来了,这就是成长,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嗯,好吧,好吧!既然“一切如梦如幻,如雾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还有什么好在意好计较的呢?有时间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吧,自己取悦自己还是很容易的。
嗯,在这一刻,拍山桃花是唯一让我快乐的事了。
后两张照片,构图也还不错,但是因为没有光照到花上,和前几张相比就显得平淡的很多。有了光,花儿就像有了灵魂,变成了精灵,有了动人的灵气。
柳枝也到了最美的季节,柔美的枝条吐着绿芽,轻盈的在春风中漫舞。
想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可惜找不到视角。也许是手机不行吧,用相机在很多条柳枝中能突出一两条而把别的都虚化成背景,那样才更美吧。
无意中瞥到地上有点点紫色,蹲下看清是几株二月兰,只开了
一、两朵,还有很多的花苞,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就会开放。
生活的美好,就这样
点点滴滴、不紧不慢、一个不少地
来了~
第二篇:旅游的快乐的杂文随笔
有人说旅游是观光,看异国风情风貌;有人说,旅游是品尝,可以吃到与家乡不同味道的食品;有人说旅游是购物,买自己喜欢的衣物,更能享受世界文明的成果;这些都对,愚认为,旅游是开阔视野与眼界,丰富了我们的地理景观知识,社会人文知识,哲学历史知识,更能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人生的价值与观念。真正地体验了名言:眼见为实,例如,许多人认为A国是天堂,如何美丽,气候宜人,城市建设如何好,可是你实地旅游后,方知全是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心态所致,国人之通病。高强度的太阳辐射,年降雨量仅有300毫米,植被稀少,连绵的荒山,所谓十七里海滩也是几个荒凉的小岛,几十头臭气熏人的海狮在低吟,高速公路颠波,地铁如蜗牛,城建无新貌。走一圈,方知地球最美丽雄壮富饶的国家乃是我们大中国,有高山大川,江流西东,草地平原,四季和谐,地理上因秦岭阻隔了西伯利亚寒流,使我们有广褒的亚热带气候,热量雨量充沛,物种丰富,什么阿尔卑斯山,洛杉矶山全无可比之处。感谢我们的祖先留下如此美丽富饶的土地,感谢祖先给我们留下深遂浩淼的历史文化。真正理解了主席说的中国是块肥肉,是让西方洋鬼子们垂涎三尺又得不到的肥肉,爱我中华吧!这就是我的旅游后的感想。
《七律·旅游乐》文/acacia
抛洒银钱去旅游,风餐雨宿欲何求。
亲临世界能增识,品味山川也解愁。
赛纳河湖灵感涌,俄疆森茂马蹄悠。
美洲万里星光道,彼岸西洋绿草稠。
第三篇:越简单越快乐杂文随笔
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曾看过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位很出名的画家,一生唯有两个愿望:画一幅佛,再画一张魔鬼的画。然而,这并非易事。一则,在现实生活里,根本没有佛主与魔鬼的原型;二则,无论画家想破脑袋如何想象,却怎么也想不出佛主与魔鬼该有的模样。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寺庙朝拜,无意中发现一个和尚,并被这个和尚身上的超然气质所深深吸引,感觉西天的佛主就应该是这个和尚的样子。于是画家找到和尚,许以重金,求和尚为他做一次模特。
不久,画作完成,轰动美术界,画家也由此被人称作“画圣”。
事后,画家对媒体说:“那是我平生最满意的一幅画,因为那个给我做模特的和尚,让人一看就像是一尊佛。在他身上,那种清明绝尘、淡定安详的气质可以感动世上的任何一个人!”
画家信守承诺,在以重金酬谢和尚后,开始着手画魔鬼。
然而,他探访了很多地方,也找过很多凶狠的角色,却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模特。
终于,在一座监狱里,画家遇到了一个即将要被处决的犯人。一眼望去,那犯人完全就像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
可未曾料到,当画家展开画布要作画时,那个犯人却失声痛哭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你上次画佛主的时候找的是我,现在画魔鬼还找的是我?为什么,这是为什么?”
画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画佛主时找的那个人气质非凡,而你,看起来纯粹就是一个魔鬼,你们,你们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
在画家的再三追问下,犯人无比懊恼地告诉画家:“是你,正是你,把我从佛主变成了魔鬼!”
“以前,我在寺庙当和尚的时候,每日,除了化斋便是念经、打坐、参禅。虽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身边别无一件长物,但是,从早到晚,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生活很简单,也很快乐,所以,你将我看成了一尊佛。”
“后来,我得到你给我的一大笔钱,学会了花天酒地、寻欢作乐。钱,当然很快就花光了,可我却早已习惯那种奢华的生活。于是,杀人越货,赌钱、抢钱,只要能拿到钱,不管什么坏事,我都会去做……结果,变成了你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听完犯人的哭诉,画家恍然大悟:原来,金钱、占有,未必能让人快乐,相反,还有可能如同一把枷锁,将“佛主”变成“魔鬼”。
自此,画家负疚地扔掉画笔,再也不曾作画……
故事很简单,看完之后,却让人沉默良久。
其实,世事就是这么吊诡。
在影视作品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桥段:爱美女士出门去会情郎或者会见重要的客人,面对挂满衣柜各种款式的衣服,极易犯一种病——“选择困难综合症”。红的太艳,白的太素;裙装好像不太庄重,职业套装又显得死板……挑来拣去,实在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出门。由此带来的烦恼,往往会让这位女主抓狂。有病理学家说,患这类病症的人完全是因为不自信和缺主见。可是,殊不知,倘若衣柜里仅仅挂着那么两三套衣服的话,女主又焉会为此而烦恼不休呢?
多则惑,少则明。
据心理学家研究,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占有的东西越多,可选择的余地越多,不仅不会得到应有的快乐,反而,还会降低人的幸福感。
以前,有一位富人,楼宇高大,满屋古木家具与绫罗绸缎。出门,有呢子大轿接送;归家,有漂亮的夫人和聪明可爱的孩子们陪伴。至于吃嘛,山珍海味都快吃腻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拥有万贯家财的富翁却常常感觉不到丝毫的快乐。
打开窗户,俯瞰大街对面的那家铁匠铺,虽说屋舍简陋,布衣粗食,却时常顺风传来铁匠夫妻与孩子们的欢快笑声。
富人的妻子很不明白,为什么自家穿金戴银衣食无忧却不开心,而铁匠一家子穷困潦倒、唯凭铁匠养家糊口反倒天天那么快乐?当她把内心的疑问和羡慕说与富人后,富人却胸有成竹地告诉妻子,说他有办法能让铁匠家变得不再开心!
过了几年,富人家越过越穷,却日渐传出笑语欢声;而对面铁匠铺,越来越富有,却日夜传来铁匠夫妻吵架和打骂孩子的声音。
原来,富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家里的金银财宝装进袋子,然后,偷悄悄扔进铁匠家。没有了财富的“富人”,日子越过越简单,自然省却许多烦恼;而突然拥有很多财富的铁匠和他的妻儿,想法越来越多,欲望越来越大,反倒失去往日的快乐,变成了富人家过去的模样……
《菜根谭》里说:“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衍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
看来,故事里面的那位富人,实在是一位智者,颇懂得“人生须做减法”的道理。表面上,他做“减法”,似乎在不断地遭受损失,而事实上,他却从“减法”中获得了“人”的自由,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呢?
人,是很容易被“物”所奴役的。在哲学中,这叫“人的异化”——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会变为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我们人类。
譬如,手机本是人们制造出来用以联络的工具,可现在,又有多少人早已变成手机的“奴隶”,一直被它牵着鼻子走呢?
有个人,买了一件高档衣服,觉得十分满意。可他走到镜子前反复端详时,才发现裤子与新上衣很不搭调,于是,他又去商场买了一条新裤子,好与他的上衣相匹配。可他再次走到镜子跟前细看,又发现里面的衬衣也需要更换,于是,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换掉了所有的内衣裤。然而,在他做完这一切后,他感觉现在的装束似乎还应该搭配高级领带、华贵的首饰,乃至于需要一辆高级轿车、一栋海景别墅……
在“物”的一次又一次诱惑下,这个人完全跪倒在“物”的“石榴裙下”,再也无法找回自己的灵魂,再也找不到生而为人的快乐!
可悲吗?当然可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不正是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吗?
“斩断三千烦恼丝,化作自得一微尘。”
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佛教徒要行剃度礼,却原来,即便是剪掉那三千烦恼丝,也能剪断牵挂、剪去贪嗔痴慢、剪除世间的一切烦恼!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小窗幽记》如是说!
大道至简,愿你,愿他,愿我,该放下的放下,该遗忘的遗忘,该丢弃的丢弃,如我家陶公元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四篇:女王节快乐杂文随笔
38妇女节?不不不,38女王节!
今天一到公司就收到一束花,看到后心情美丽极了!
这是公司对女同胞的福利,愿我们像花儿一样美丽。
我不想拉仇恨哦,哈哈,不过我还是要说,公司今天半天。
我千里迢迢把花带回到住的地方,然后把它改装成现在的样子。
我觉得很好看,而且看了心情就舒畅,看着它就想笑。突然觉得开花店的人都好幸福!
突然有种想养花的冲动了!虽不知要多久,但一定是将来的某一天!
女人如同鲜花一样美丽,我们要懂得悉心照顾花朵,也要精心照顾自己!
以前,总觉得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只不过是口号。
现如今,我却越发觉得应该行动起来!
时光不老,容颜易逝。都说女人就那么几年好时光,其实,我觉得不对!
如果女人对自己好些,待自己如女王,哪一天不是好时光?哪一段不优雅?
我们总是觉得还有明天,可以明天再精致一点,那么,你精致给谁看呢?
可能是为了给同事,给男友,给亲朋,但是实质呢?
还不是给自己看,让自己赏心悦目?
如果你自己都嫌弃你自己,怎么样让别人接纳你?
女人,不要总说有负担,孩子是负担吗?老公是负担吗?哪一个活得精致的人抛子弃敷了?
活得好,不用跟任何人比较,只要你自己舒坦就可以。
真的,宝贝,对自己好一点。你不是女佣也不是女仆,你就是你自己的女王!
最后,38女王节,愿大家都是自己的女王!
(该买买,该吃吃,该喝喝哈!别克制!)
第五篇:悟空的快乐杂文随笔
快乐是欲望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体验,因为欲望总是膨胀,大家想要的总是越来越多,就像盐水越喝越渴,所以快乐又大都短暂且不稳定。而我在阅读中遇到了另一种快乐,那是悟空的快乐。
大家对《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学艺一段想必都有印象。一日菩堤祖师登坛高坐,开讲大道,孙悟空等众弟子细心聆听。课间悟空忽然高兴地抓耳挠腮、手舞足蹈起来,祖师问他为何在班中嬉闹,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
我想此时菩提祖师内心是喜悦的,他知道自己讲的道终于有弟子感应到了。悟空感应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快乐肯定是因为领悟了道法的奥妙,感觉妙不可言,而喜不自胜、情不自禁。这种快乐不依外物尘欲的刺激,而是从本心、先天生发,是稀有珍贵的,是人世间最大的享受,这或许就是法喜和禅悦吧!我们对世界认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而我们的认识能力又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心性,道、法就是我们心性中本就深藏的强大武器。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一旦领悟了在内心就不可退转。就好比小时候学会游泳,即使多年不下水,一旦入水依然会游。
菩提祖师又问孙悟空来洞中学艺几年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孙悟空天地孕育,不懂世人对时间的计测,但他从桃树的花开花落中同样感知到时间的变迁,这就是心性的认识作用。道法自然,原始自发的天然感知力是我们的本能,也是认识这个世界的关键。
然而,我们这种感性的认知力有所退化了。现在的生活中充满了人为的概念和定义,处处烙上了约定俗成的印记,这些固然是人类改造自然、自身发展的成就,但如果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则反受其缚,弱化我们本有的纯真天性,成为进一步发的负担。就像在田里背苞米,你背得越多就影响你背得更多,因为已没有了开始的轻松自然。又像皇帝的新装里世故的人们宁愿欺骗自己的眼睛和内心,因为童年那曾经真诚的心灵已背负上了虚荣的包袱。同样,语言文字作为思想智慧的载体,也不等于思想智慧本身,曾有一位比丘尼向六祖慧能大师请教佛经字义,六祖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看来识字也易落入文字障,而成为阻止自己了解大道的障碍。网瘾、毒瘾、低头族……是现代生活中心为外物所役的例子,心若迷茫,物何以救?
据说人在婴儿期是处于一种天才的学习状态,因为头脑空空,探索世界没有干扰项,一切体验都出自本能,认知能力反而敏感。《道德经》中“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与 《孟子》中“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皆将人生的理想状态归结于婴孩般单纯的心。我们不可能把心中的所有排空,因为那也是心灵进一步成长的土壤,念念相续不断,但应努力做到不受其牵肘。有时候人会亲手画地为牢,自己给心灵带上枷锁,其实心就像笼子里的空气,它本进出自由,所缚何在?
所以,要想体验到“悟空的快乐”,关键要时时处处观照自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就是我们需要打磨的善事之器,在生活中借假修真,还心一个本然。孙悟空虽是虚幻的,但他的快乐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