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没钱,就挣;不快乐,就享受杂文随笔
几天前,我在麦当劳,做了一个下午的兼职。我倒了人们吃剩的食物,不重也不是很脏,更不用分类,我收拾完,需要从随身带的腰包里拿出抹布顺便擦干净桌子,所有那些喝的、吃的、热的、冷的,都统称为垃圾,把他们连带着空气里淡淡的消毒水精华一起倒入一个叫垃圾桶的大箱子里。再扫地,拖地,看到有人进来,要说一句“喜欢你”,有人离开,要说一句“喜欢你下次光临”。每过一段时间,差不多30分钟,要去打扫厕所,男女都要,也就洗洗刷刷拖拖的事情,因为时间间隔之短,倒也不算痛苦。事情几乎没有难度,除了刚开始换班阿姨和我介绍时的心里落差外,慢慢也就上了手。
一开始抱着可以学点技术的心态去面试了,包括怎么炸薯条,做汉堡,挤冰激凌,统统这些都没有。结束时经理和我说,像今天的工作需要做1~2个月,很枯燥,累是肯定的,但这是个过程,这里的每个人都是一步一步过来的。很抱歉,我没有留下,拿着68块钱就走了,我不是怕自己吃不了这份苦,也不觉得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够,在后台看到那些阿姨熟练的操纵着每一台机器时,忽然就没了兴致,这种莫名涌上了的情绪让人没了力量,金钱都诱惑不了。
我带着郁郁不乐的心情还是做完了一整个下午,答应别人的事,自然不能中途退出。挣钱这件事本来很简单,自从上次想去北京之后,就极力的想要找一份工作,有属于自己可以支配的钱。从读小学开始,我就有了存钱的习惯,在民兴上中学时,学校有个小卖部,那时候特别羡慕穿着特步乔丹的男生可以每天放肆的买一瓶汽水,在我当时的认知里,能穿的起乔丹的都是有钱人,不仅有钱还舍得给自己花钱。我不行的,一个月身上只有几块钱,所以我要不在带着钱的那天绕过小卖部的门口,要不选择不带钱。直到现在,家里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说hq上初中三年,只用了两块钱。这当然不可能,因为每个月月初已经花钱买好了一堆吃的东西带到学校,还很自然的能撑到月底,一包面纸能用一个星期。
当时一直觉得家里很穷,但除了羡慕,自己节约之外,还是很开心的,一方面可以攒一点,一方面又觉得因为没钱,什么也不想买,有点心思都花在了学习上。到上大学时,通过各方的努力,已经攒了一小笔钱,虽然不多,大部分也不是亲手挣的,但因为习惯着没钱这件事,遇到一些东西上,还是会想了又想。一直在学校的保护网下生活,对于贫富差距仍然没有很直观的感受,只是开始相信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成绩好,家境好,长的好,性格也好。
大部分的人秉持着钱够用就行的观念,这些活成了普通人;少部分的人喜欢钱并且享受挣钱的过程,他们当了老板,管理着普通人。而我们都一样,还是有着各自的烦恼,自古有俗语:高处不胜寒,那些云端深处的人,他们关心的已经不仅仅是钱多少的问题了,而是被钱光辉庇佑下的心血不知何时就悄然落空。我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说一个大公司的股东,退休后不愿享受无所事事的生活,便着手又办了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很成功,他有着几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本可以修养修养,享受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生活,可是他还是很焦虑,每天都要去公司工作很久,他有三个女儿,却没有人想接手这唾手可得的财富。这三个女儿也有着各自的事业和光鲜亮丽的生活,根本不愿意活着父亲一手打造的理想王国里。这个老板就好像站在了山峰的半山腰,下不来只能继续。
昨天因为一些事情有幸按了人生第一次单反的快门,那种重量和质感让人着迷,咔咔的声音忍不住的想多听几声,上面密密麻麻的按键也不敢乱动,借我相机的那个老师说你就当傻瓜相机用吧,只教了快门是哪个按键,我把第一次拍摄的照片想象成是一副巨作,然后某种本能的快乐让人又有了对金钱的欲望,这种波浪式的行进说不出对与错。
潜意识还是会觉得说要有很多钱,才有走出去的安全感,导致现在看书都变成了变相的索取,已经没有了按部就班学习下去的耐心。可水涨潮落,四季变化,自有他的变数和伦理,也不是你一下子就能成的,在各种能力和时间的催化下,纠结这件事终会有个结果。如若挣钱都给不了你想要的快乐,那就先享受当下吧,再慢慢确定到底为什么要钱。
第二篇:相信就够了杂文随笔
新浪读书抽奖,十本新书随机发放。我看中了十本新书里刘震云的那本《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就转发微博参与抽奖。然后我中奖了,中的是“少年派”作者扬。马特尔的新书《葡萄牙的高山》。我读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其十分服气。扬。马特尔当年大火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只看过电影,我知道“少年派”本身也是一部畅销书,但是看了电影后就懒得去读书了。因此虽然没有中到我想要的,我还是欣然接受了这本《葡萄牙的高山》。拿到手里的当天我就读了,第二天读了一下午,终于读完,然后转手送了人。
我不喜欢太晦涩的小说。哲学书、精神分析著作我认为越晦涩,越有趣。因为学术著作,晦涩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晦涩,小说不是的,基本可以完全天马行空到让你不自觉地得说出“WTF”。这就很尴尬,尤其是当你还发现别人都能读明白的时候,你就更郁闷。到底什么意思呢?这个想法在心里不停打鼓。然后如果不是作者本人站出来,我个人认为基本任何解读都很成问题。《葡萄牙的高山》就是这么一本小说。你看封面、背面的那些杂志报纸的评价,你就能体会。你会发现他们的点评大概中心词都是“奇妙”、“奇特”、“隐喻”这种词,不怎么讲关键性的内涵。以我小人之心的观点就是八成这些报纸、杂志也没太读懂这本书,所以才不敢放言说自己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从表面上,这本书写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一个丧子丧偶的男人,去葡萄牙的高山区寻找一个神父雕刻的耶稣受难十字架。据说这个雕像完美体现了主在受难时的情景。第二个故事,是讲一个病理医师加班喝多了,跟自己去世了的妻子的幻象,讨论了《新约》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关联。然后他又为一个老妇人解剖她死去的丈夫。第三个故事,是讲一个加拿大参议员,经历丧妻之痛后,在美国参观的时候看中了一只黑猩猩,于是领养了它,然后带着黑猩猩去了葡萄牙高山区住。在那里,在跟黑猩猩的相处中得到了救赎,最后安然去世。这三个故事我想了两天,我觉得应该就只讲了一件事,这本书应该就讲了一件事。当然也许是我短视,但是我就看到这么一件事。那就是“信仰什么不重要,‘信仰’这种行为本身就已足够”。
这三个故事共同点之一是故事里都有一个深陷悲伤的人,对沉痛的过往深深陷入,难以自拔的人。书里描述了这种人的状态,是通过第二个故事里阐述的关于耶稣的一个神迹描述的。耶稣显现神迹,在水面上行走,门徒彼得看到了,下船在水面上走向耶稣。然后因为风大,彼得心里害了怕,于是往下沉。阐述这个神迹的时候,说那个时候人们还不会游泳,掉入水中只会一直下沉,任由水把自己淹没,一点办法都没有。接着引申道:这水代表的就是我们的脆弱,我们都是脆弱的,常常就任由脆弱把自己淹没。这段就讲出了三个故事里的人共有的状态。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拯救被脆弱淹没的自己呢?在我看来,就是通过信仰,不限于宗教,信什么都好,只要信点什么就可以了。
“相信”,让人活下去。这是我的看法。首先“活下去”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是该“活下去”的。如果不“活下去”,一切无从谈起。但理论上,仅限于理论上,我们完全可以不去坚持“活下去”这个信念。你发现什么了没有?如果你选择一切都不相信,你将不存在。不是什么事都需要原因和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回答孩子的问题总是回答到崩溃。孩子都是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会触及到你习以为常的那些观念的软肋。是什么让你活到如今,一切运转良好的,是你选择了“相信”。相信什么不重要,但是你总是相信了什么,然后便可以不再顾忌、考虑和焦虑的。回到耶稣在水上行走的那个神迹,书里没有把这个神迹讲完,只讲到彼得沉到水里,由耶稣把他捞起。后面耶稣对彼得说了重要的话,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也就是说只要彼得坚定信念,其实完全是可以在水面上走过去的。借用书里将水比作脆弱的比喻,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面对脆弱,只要我们选择相信着什么,就也能像耶稣一样在水面上走,风吹不动,浪打不摇呢?
也许相信的威力在实际的物理法则上不起什么作用。耶稣受难,头戴荆棘冠,受鞭责,被钉在十字架上直到咽气。那耶稣受难的样子明明就是一个饱受折磨的凡人,但是你发现我们从未质疑地向其祷告。我们选择相信耶稣三日后复活,而不是尸体被门徒偷走。我说相信什么不重要,我认为这也是书里的观点。书里的第一个故事,那个男人寻找神父雕刻的耶稣受难十字架时,读了神父留下的日记。神父为当时被贩卖的黑奴,画了一张素描,然后决定以此为蓝本雕像。日记里称黑奴为黑猩猩,神父看到那些黑奴,觉得他们跟自己实则无分别,却饱受磨难。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还不如这些饱受磨难的黑奴。男人在一个教堂里找到了那个耶稣受难十字架,他站在教堂的门口看着那个耶稣受难像,发现这雕刻的明明就是一个黑猩猩。男人彻底崩溃,他崩溃什么,他才意识到这个受难的耶稣也不过是个人,根据进化论也是黑猩猩变来的。天使变不成人,只有黑猩猩才能进化成人,这就是让男人崩溃的地方。自己一直信仰的原来是一个不那么值得信仰的存在。既然如此,自己又该信仰什么?第一个故事停留在这个男人崩溃的地方。第三个故事则是以一个参议员与黑猩猩的相识开始的,我们看到第三个故事最后参议员被黑猩猩在灵魂上救赎了。第三个故事里参议员写了黑猩猩很多可贵的品质,他学到了很多,但是各位,参议员忘了一件事,他观察的是黑猩猩。黑猩猩再了不起,他也只是黑猩猩,不是人,你是不该用人那一套逻辑去过度解释黑猩猩的。然而参议员坚信在黑猩猩的眼神背后,举止中,都有深意和可借鉴的地方。那么参议员只是相信了这个黑猩猩有使人摆脱困苦的力量。
第一个故事里,这个男人经历了失去亲人之痛后,开始倒退着走路。他背对着前方,他觉得这样可以用后背来抵挡风霜雨雪还有要面对的艰难险阻。他来到葡萄牙高山区后也一样,大家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了他的经历,失去妻子孩子以后就这样。过了大概一百多年后,在第三个故事里。在葡萄牙的高山区一个村子里有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习俗,死难者的至亲之人会穿着黑纱倒退走路,因为曾经有个外地人来说倒着走会让自己好过些。倒退走路,让自己内心宽慰一定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或者没有来由的,只是忽然这么觉得相信这样做是有用的,就这么做了。
我们相信什么好?相信血肉之躯的人?还是倒退着走这种健身偏方?又或是一只黑猩猩眼里的宇宙万象?我觉得,这本书里写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告诉我们要相信什么的。而是人要往前走,不沉入、溺亡在自己的脆弱里,是需要相信的力量的。凭借什么都可以,只要你相信这样可以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相信就是。相信就已足够。
这本书读完,可以读读福音书,我觉得会很有启发。
第三篇:走着走着就散了杂文随笔
有一天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则帮另一个朋友推手作的帖,久未联系的一个朋友冒了出来。说是朋友其实并不恰当,那是我整个高中时代以及大学时候最好最好的闺蜜。
她评论,真好看,给我来两个。
我回复,可以加我朋友的微信自己和她咨询哦。
之后她便没有再回复了。
恰好不太忙,我打开她的微信,发了几条信息给她。
自从去年春节高中同学10年聚会,我们还没怎么在微信上说过话。
一时间没聊天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就问起了她的宝宝。
这下,从宝宝,到二胎,聊到孩子的学前教育,一下子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最关键的,聊了几句,我觉得话不投机真是半句都多。
我说孩子还是自己看更好一些,她立马反驳我,你们就是矫情,老人看怎么了。
我说我没说老人看怎么怎么,只是说对我而言,孩子小的时候有条件的话,能跟妈妈在一起更好。
一直是发的文字,这么聊了几句后,她甩了一句语音给我,说老人看孩子没什么不好的,三岁之前也没你们城里人想的那么重要,对她来说三岁之前,孩子养的胖胖的,就行了。
听完语音,我想想,大家观念不同,谈不上谁对谁错,也没必要辩解啊纠缠这种口舌。
我就换了个话题,哪知,再没有回复我。
感慨,生命中有些人,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中,走着走着就散了。可能连散了的仪式都没有,甚至没有一声告别,而这个人,当年当时,在你的生命中曾扮演过多么重要的角色啊。
你们一起挤在一张吱嘎作响陈旧的单人床上,一起叽叽嘎嘎讲过同学的段子,一起吐槽过某个老师,一起窃窃聊过彼此暗恋的对象,一起在冬天的大北风里哈着手吃过街边的小吃,一起蹲在地上吃一锅热气腾腾的方便面,一起花剩的最后几块钱...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想起来,依旧很温暖,但是现在,这样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毕业以后,你们显示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有了不同的生活。
你在这个大家无论高低都想来碰碰运气的大都市开始打拼,你的代号变成了“北漂”,而她毕业后,回了老家做起了老师或者别的工作。
开始,你们偶尔还会通个电话,聊聊过去,聊聊即将开始的人生,聊聊正在进行的恋情甚至你们的结婚计划,她甚至还兴冲冲的告诉你,她要来投奔你,然后你们一起憧憬你们继续在陌生城市一起打拼这样的事情。
但紧接着,你们的联络变的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你每次和她说起你工作的困惑,电话那头的她都保持沉默,要不就说,你回来呗,老家现在发展也挺好的;
你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时候,她却一直在按部就班过着安逸的小镇生活。结婚了,生子了,孩子有老人帮忙带,而自己的工作,也不过是一年又一年熬个工龄,一年仿佛便能看透一辈子,如果没有意外,这一辈子就是一个固定的轨迹,永远不会有变化。
虽然她理解不了你的生活,可是你却能理解她。
尽管你不愿意说起月薪年薪这样的事情,可她却在每次和你聊天的时候,多次说过,咱这村里人不能和你们比,你们一个月比我们一年赚的都多这样的话。
你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无法直视她的眼睛。你该怎回复呢。
后来,某一次,同学聚会了。大家都去了。
当年张扬的你因为在大城市呆久了,反倒变的越来越沉静,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女同学聊着家长里短,男同学吹着牛皮拍着胸脯说同学情胜似金的话。你越安静,越没人和你主动聊天,那个当年和你好到可以互换裤子穿的闺蜜,坐在另一张桌子上,看到你了,遥远的向你招招手,却没和你说上几句话。
你看几个女同学,一水的小卷发,涂了厚厚的粉,穿着喜庆的红衣服,拎着不搭调的包,大家互相恭维着,你却不知该如何插话,也不知如何恭维他们的穿着。
那个当年和你好到蹲在地上吃一碗面的闺蜜,从头到尾,都在另一张桌,拉着别人的手亲热的说话,始终,没有和你聊过一句。
有的人,走着走着,真的就散了,不必问为什么。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突然有一天从你的联系方式中消失,也不再和你联系,一定有她的原因,同样,如果,有一天你把一个人从你的联系方式中删除,也一定有你的原因。
不必问为什么,也不用再去追问,就想想当年的美好。
第四篇:说散就散杂文随笔
从前,当我们还是“我们”的时候,我偶然跟超哥说过那么点奇怪的话,不是因为太开心,当然也不是因为不开心。
有一次,妞跟我说她分手了,很震惊的消息。一直以为他们会走向婚姻的殿堂,是啊,作为她的朋友,应该都会这么认为吧?虽然他俩分分合合也是第二次了,但始终没有怀疑过他俩的感情,毕竟,六年了,爱情都开始弥漫亲情的芬芳了吧。一直很羡慕他们的爱情,相似于湘雅医学院,有过一场轰动校区的表白,男有才有貌,女有貌有才。
一起走过的六年里,周边的人,亲近的或萍水相逢的人大抵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吧。她参加他的公司年会,作为一对甜蜜高颜值的小情侣几乎收到了公司所有人的祝福;他参加她的家族喜宴,见过爸爸妈妈,甚至还一起拜访了高中时期全班最敬爱的王玲老师;一起在上海,她读研,他工作,不算异地,周末出去小逛,假期一起出去旅游,每一段甜蜜的记忆都羡煞旁人。
总觉得,爱情酝酿至如此,应该会交给婚姻吧。
然而,却不曾,她伤心几乎绝望的说,分手了。
再牢固的爱恋也会被击溃吗?有什么困难会让两个人放弃继续走下去呢?会让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宁愿选择相忘于江湖,也不愿携手到白头。模范的小情侣也可能会分开,你自己的呢?
属于“我们”的时间,三年又三个月的平方,三次矛盾。一次错在我,错在幻想小女生的爱情,于是给自己的爱情定下了不浪漫罪名,说着“这不是我想要的爱情”的傻话;还有一次错在我们俩,虽然至今都理解不了,但也想解释为男女有别吧,毕竟美好的瞬间也可以支撑起足够的勇气去释怀了。苛责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爱情或亲情里边,顺其自然,随风飘散。
好在前两次矛盾之后,会反思自己,自私而有点自傲的自己,在爱情上的付出本来就不够,也就不能奢望太多。而超哥的好,爱情的依恋以及生活的习惯,已经让“我和超哥”的主题成为了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学习,思考以外的几乎全部。属于我们俩的小甜蜜,属于我们俩的小秘密都是我们爱情的小分子,勤劳的它们也正在一步步壮大。而我也终于明白,“认定”一种很强大的力量,一旦拥有,确实可以减少好多不必要的“作”的问题;一旦认定,对他也就如同对待爸爸妈妈一样,自在而不妄想,因为你会告诉自己,他对你比对其他的每个人都好,心也便安定了很多。
也许,正是因为越陷越深,所以越害怕失去。而“认定”,实则就是暗示自己:不会失去。再次提醒自己,所有的好,都需要珍惜,才能更持久的拥有。
常常闲来无事会思考怎么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女朋友,现在想想,也是每次反思之后想有点进步吧,比如想尽点女朋友的职责和义务,希望未来的不愉快不会是因为自己的不合格造成。
很容易被身边的事情左右我的情绪,还是当初的那个自己,我还是我。
第三次,错在说散就散。
于是还是没能明白:再牢固的爱恋也会被击溃吗?有什么困难会让两个人放弃继续走下去呢?会让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宁愿选择相忘于江湖,也不愿携手到白头。
第五篇:不抱怨,你就赢了杂文随笔
上下班途中,会经过新建的丝路公园,那里花香飘飘,绿树成荫,细竹摇曳,惹人喜爱。
早晨来这里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我的一位同事就常常在这里健身。
那天我们碰面了。他的情绪好像格外郁闷,他说他每天的好心情,仅仅是早晨来这公园里的那半个小时,只要迈向单位大门的方向,他的心情瞬间便阴雨密布!他看了看满脸诧异的我,笑得很淡然,说:别这么一脸惊讶,有一天,你也一样;你细心瞅瞅周围,不觉得人人都在“混”日子吗?从他的言谈中,可以感觉到他郁郁不得志的心结。我诧异,轻声问他:难道你的单位不是当初你最好的选择吗?他明显顿了下,甚至脸上的表情也都怔了几秒,回看着我,无奈地拉起一丝苦笑说:也许是的,当初确实是我最合适的选择,甚至我也以为,自己可以为它无悔一生。但是渐渐的,就后悔了,觉得每一天都在苦苦地“熬日子”。
其实他说的,何尝不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现在很多单位里,很多人莫不如此,虽然单位也许都是自己当初最好的选择,但长期处于单一的环境,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容易让人形成心理疲劳,若再遇到工作不顺心,便会产生消极心态,久而久之难免产生抱怨,只是人们并未意识到,当抱怨累积到一定程度,其实会对自身带来伤害。经常抱怨并不能消化负面情绪。人们不知道抱怨这种坏情绪会让自己心里更受伤,更没有想到,抱怨只会让人失去信心和勇气,越来越消极,最终一事无成。
所以很多问题,我们可以试着换个角度来面对,比如上班途经的公园,它会让我们留有美好的印象,只因为它是我们上班路途中,相对美丽的一处风景。再想想我们的单位,难道不是当初自己相对最好的选择吗?有多少员工的半生甚至一生都和它相依而存,患难与共!它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世界,是用能力和成绩来说话的,跌倒了就爬起来,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抱怨没有任何作用,更不能让一切变好。抱怨,除了让自己生气,什么都得不到,还浪费时间。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要把本该用来改变的力量错用到了抱怨上。没有谁生来就是一座正能量的仓库。而在成长中,能做好事情的第一步,不过就是咽下苦,藏起累,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尖刺语言。不抱怨,埋头干,提着一口气甩开抱怨的烂泥地,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