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妙手绘就清明上河图杂文随笔
“这是你画的?没听说你会画画呀,怎么画得这么好!”最近,凡是看了李培育绘制的数字油画《清明上河图》的人,无不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培育是咸阳宝石公司储运部的一名普通员工,已年迈花甲。他从小喜欢绘画,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专门学习。去年七月份,在家人的介绍下,李培育首次接触到了数字油画。数字油画,又叫数字彩绘和编码油画,是通过特殊工艺将画作加工成线条和数字符号,绘制者只需在标有号码的填色区内涂上相应的颜料,即可完成的手绘产品。
听说即使没有任何绘画基础的人,也可以通过数字油画轻松绘制出自己的绘画作品,这引起了李培育的浓厚兴趣,重新点燃了他内心尘封已久的“画家”梦。
李培育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来了绘制数字油画所需的画布、颜料和画笔等材料。最初,他从绘制牡丹、梅花等简单的作品开始练习。作品完成后,居然像模像样,大受家人和朋友的称赞。这让他感受了成功的喜悦,重拾了童年的乐趣,更勾起了他对数字油画更大的兴趣。他开始萌发了绘制《清明上河图》的想法。
在李培育心中,对《清明上河图》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愫。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幸看到了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瑞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那恢宏的气势、繁盛的景象、细腻的笔法、严谨的构图,让他叹为观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明上河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姿态各异,绘制起来并非易事。这项浩大的“工程”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细心;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动脑;不仅需要按图索冀,更需要不落寞。这对于年近六旬的李培育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尽管如此,他满怀信心,迎难而上。
去年九月份,李培育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清明上河图》的绘制。那段时间,他像着了魔一样,一下班就呆在家里,几乎足不出户。不是上网研究原作,仔细揣摩作者的构思和笔法,就是对照画布上的编号,认真地涂上颜料,一画就是四、五个小时。
由于《清明上河图》中人物众多,每个人的面部在画布中所占比例极少,但是为了准确表现人物面部神态,他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拿着画笔,一笔一笔、小心翼翼地描绘。
绘制的过程漫长而复杂。终于,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一幅长2米、宽0.7米的数字油画《清明上河图》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整幅画共使用颜料34种,描绘各类景物近百处、人物200多个,不仅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和神韵,也体现了绘制者的个性与特色,赢得了人们的一致赞誉。
面对大家的称赞,李培育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和自豪。他感叹地说:“学习和绘制数字油画,使我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和充实,也让我的人生更加快乐和精彩。”
第二篇:相信就够了杂文随笔
新浪读书抽奖,十本新书随机发放。我看中了十本新书里刘震云的那本《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就转发微博参与抽奖。然后我中奖了,中的是“少年派”作者扬。马特尔的新书《葡萄牙的高山》。我读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对其十分服气。扬。马特尔当年大火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只看过电影,我知道“少年派”本身也是一部畅销书,但是看了电影后就懒得去读书了。因此虽然没有中到我想要的,我还是欣然接受了这本《葡萄牙的高山》。拿到手里的当天我就读了,第二天读了一下午,终于读完,然后转手送了人。
我不喜欢太晦涩的小说。哲学书、精神分析著作我认为越晦涩,越有趣。因为学术著作,晦涩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晦涩,小说不是的,基本可以完全天马行空到让你不自觉地得说出“WTF”。这就很尴尬,尤其是当你还发现别人都能读明白的时候,你就更郁闷。到底什么意思呢?这个想法在心里不停打鼓。然后如果不是作者本人站出来,我个人认为基本任何解读都很成问题。《葡萄牙的高山》就是这么一本小说。你看封面、背面的那些杂志报纸的评价,你就能体会。你会发现他们的点评大概中心词都是“奇妙”、“奇特”、“隐喻”这种词,不怎么讲关键性的内涵。以我小人之心的观点就是八成这些报纸、杂志也没太读懂这本书,所以才不敢放言说自己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从表面上,这本书写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讲一个丧子丧偶的男人,去葡萄牙的高山区寻找一个神父雕刻的耶稣受难十字架。据说这个雕像完美体现了主在受难时的情景。第二个故事,是讲一个病理医师加班喝多了,跟自己去世了的妻子的幻象,讨论了《新约》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关联。然后他又为一个老妇人解剖她死去的丈夫。第三个故事,是讲一个加拿大参议员,经历丧妻之痛后,在美国参观的时候看中了一只黑猩猩,于是领养了它,然后带着黑猩猩去了葡萄牙高山区住。在那里,在跟黑猩猩的相处中得到了救赎,最后安然去世。这三个故事我想了两天,我觉得应该就只讲了一件事,这本书应该就讲了一件事。当然也许是我短视,但是我就看到这么一件事。那就是“信仰什么不重要,‘信仰’这种行为本身就已足够”。
这三个故事共同点之一是故事里都有一个深陷悲伤的人,对沉痛的过往深深陷入,难以自拔的人。书里描述了这种人的状态,是通过第二个故事里阐述的关于耶稣的一个神迹描述的。耶稣显现神迹,在水面上行走,门徒彼得看到了,下船在水面上走向耶稣。然后因为风大,彼得心里害了怕,于是往下沉。阐述这个神迹的时候,说那个时候人们还不会游泳,掉入水中只会一直下沉,任由水把自己淹没,一点办法都没有。接着引申道:这水代表的就是我们的脆弱,我们都是脆弱的,常常就任由脆弱把自己淹没。这段就讲出了三个故事里的人共有的状态。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拯救被脆弱淹没的自己呢?在我看来,就是通过信仰,不限于宗教,信什么都好,只要信点什么就可以了。
“相信”,让人活下去。这是我的看法。首先“活下去”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是该“活下去”的。如果不“活下去”,一切无从谈起。但理论上,仅限于理论上,我们完全可以不去坚持“活下去”这个信念。你发现什么了没有?如果你选择一切都不相信,你将不存在。不是什么事都需要原因和道理的,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回答孩子的问题总是回答到崩溃。孩子都是伟大的哲学家,他们会触及到你习以为常的那些观念的软肋。是什么让你活到如今,一切运转良好的,是你选择了“相信”。相信什么不重要,但是你总是相信了什么,然后便可以不再顾忌、考虑和焦虑的。回到耶稣在水上行走的那个神迹,书里没有把这个神迹讲完,只讲到彼得沉到水里,由耶稣把他捞起。后面耶稣对彼得说了重要的话,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也就是说只要彼得坚定信念,其实完全是可以在水面上走过去的。借用书里将水比作脆弱的比喻,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面对脆弱,只要我们选择相信着什么,就也能像耶稣一样在水面上走,风吹不动,浪打不摇呢?
也许相信的威力在实际的物理法则上不起什么作用。耶稣受难,头戴荆棘冠,受鞭责,被钉在十字架上直到咽气。那耶稣受难的样子明明就是一个饱受折磨的凡人,但是你发现我们从未质疑地向其祷告。我们选择相信耶稣三日后复活,而不是尸体被门徒偷走。我说相信什么不重要,我认为这也是书里的观点。书里的第一个故事,那个男人寻找神父雕刻的耶稣受难十字架时,读了神父留下的日记。神父为当时被贩卖的黑奴,画了一张素描,然后决定以此为蓝本雕像。日记里称黑奴为黑猩猩,神父看到那些黑奴,觉得他们跟自己实则无分别,却饱受磨难。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还不如这些饱受磨难的黑奴。男人在一个教堂里找到了那个耶稣受难十字架,他站在教堂的门口看着那个耶稣受难像,发现这雕刻的明明就是一个黑猩猩。男人彻底崩溃,他崩溃什么,他才意识到这个受难的耶稣也不过是个人,根据进化论也是黑猩猩变来的。天使变不成人,只有黑猩猩才能进化成人,这就是让男人崩溃的地方。自己一直信仰的原来是一个不那么值得信仰的存在。既然如此,自己又该信仰什么?第一个故事停留在这个男人崩溃的地方。第三个故事则是以一个参议员与黑猩猩的相识开始的,我们看到第三个故事最后参议员被黑猩猩在灵魂上救赎了。第三个故事里参议员写了黑猩猩很多可贵的品质,他学到了很多,但是各位,参议员忘了一件事,他观察的是黑猩猩。黑猩猩再了不起,他也只是黑猩猩,不是人,你是不该用人那一套逻辑去过度解释黑猩猩的。然而参议员坚信在黑猩猩的眼神背后,举止中,都有深意和可借鉴的地方。那么参议员只是相信了这个黑猩猩有使人摆脱困苦的力量。
第一个故事里,这个男人经历了失去亲人之痛后,开始倒退着走路。他背对着前方,他觉得这样可以用后背来抵挡风霜雨雪还有要面对的艰难险阻。他来到葡萄牙高山区后也一样,大家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了他的经历,失去妻子孩子以后就这样。过了大概一百多年后,在第三个故事里。在葡萄牙的高山区一个村子里有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习俗,死难者的至亲之人会穿着黑纱倒退走路,因为曾经有个外地人来说倒着走会让自己好过些。倒退走路,让自己内心宽慰一定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或者没有来由的,只是忽然这么觉得相信这样做是有用的,就这么做了。
我们相信什么好?相信血肉之躯的人?还是倒退着走这种健身偏方?又或是一只黑猩猩眼里的宇宙万象?我觉得,这本书里写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告诉我们要相信什么的。而是人要往前走,不沉入、溺亡在自己的脆弱里,是需要相信的力量的。凭借什么都可以,只要你相信这样可以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相信就是。相信就已足够。
这本书读完,可以读读福音书,我觉得会很有启发。
第三篇:走着走着就散了杂文随笔
有一天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则帮另一个朋友推手作的帖,久未联系的一个朋友冒了出来。说是朋友其实并不恰当,那是我整个高中时代以及大学时候最好最好的闺蜜。
她评论,真好看,给我来两个。
我回复,可以加我朋友的微信自己和她咨询哦。
之后她便没有再回复了。
恰好不太忙,我打开她的微信,发了几条信息给她。
自从去年春节高中同学10年聚会,我们还没怎么在微信上说过话。
一时间没聊天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就问起了她的宝宝。
这下,从宝宝,到二胎,聊到孩子的学前教育,一下子打开了她的话匣子。
最关键的,聊了几句,我觉得话不投机真是半句都多。
我说孩子还是自己看更好一些,她立马反驳我,你们就是矫情,老人看怎么了。
我说我没说老人看怎么怎么,只是说对我而言,孩子小的时候有条件的话,能跟妈妈在一起更好。
一直是发的文字,这么聊了几句后,她甩了一句语音给我,说老人看孩子没什么不好的,三岁之前也没你们城里人想的那么重要,对她来说三岁之前,孩子养的胖胖的,就行了。
听完语音,我想想,大家观念不同,谈不上谁对谁错,也没必要辩解啊纠缠这种口舌。
我就换了个话题,哪知,再没有回复我。
感慨,生命中有些人,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中,走着走着就散了。可能连散了的仪式都没有,甚至没有一声告别,而这个人,当年当时,在你的生命中曾扮演过多么重要的角色啊。
你们一起挤在一张吱嘎作响陈旧的单人床上,一起叽叽嘎嘎讲过同学的段子,一起吐槽过某个老师,一起窃窃聊过彼此暗恋的对象,一起在冬天的大北风里哈着手吃过街边的小吃,一起蹲在地上吃一锅热气腾腾的方便面,一起花剩的最后几块钱...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想起来,依旧很温暖,但是现在,这样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毕业以后,你们显示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有了不同的生活。
你在这个大家无论高低都想来碰碰运气的大都市开始打拼,你的代号变成了“北漂”,而她毕业后,回了老家做起了老师或者别的工作。
开始,你们偶尔还会通个电话,聊聊过去,聊聊即将开始的人生,聊聊正在进行的恋情甚至你们的结婚计划,她甚至还兴冲冲的告诉你,她要来投奔你,然后你们一起憧憬你们继续在陌生城市一起打拼这样的事情。
但紧接着,你们的联络变的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你每次和她说起你工作的困惑,电话那头的她都保持沉默,要不就说,你回来呗,老家现在发展也挺好的;
你发展的越来越好的时候,她却一直在按部就班过着安逸的小镇生活。结婚了,生子了,孩子有老人帮忙带,而自己的工作,也不过是一年又一年熬个工龄,一年仿佛便能看透一辈子,如果没有意外,这一辈子就是一个固定的轨迹,永远不会有变化。
虽然她理解不了你的生活,可是你却能理解她。
尽管你不愿意说起月薪年薪这样的事情,可她却在每次和你聊天的时候,多次说过,咱这村里人不能和你们比,你们一个月比我们一年赚的都多这样的话。
你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无法直视她的眼睛。你该怎回复呢。
后来,某一次,同学聚会了。大家都去了。
当年张扬的你因为在大城市呆久了,反倒变的越来越沉静,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女同学聊着家长里短,男同学吹着牛皮拍着胸脯说同学情胜似金的话。你越安静,越没人和你主动聊天,那个当年和你好到可以互换裤子穿的闺蜜,坐在另一张桌子上,看到你了,遥远的向你招招手,却没和你说上几句话。
你看几个女同学,一水的小卷发,涂了厚厚的粉,穿着喜庆的红衣服,拎着不搭调的包,大家互相恭维着,你却不知该如何插话,也不知如何恭维他们的穿着。
那个当年和你好到蹲在地上吃一碗面的闺蜜,从头到尾,都在另一张桌,拉着别人的手亲热的说话,始终,没有和你聊过一句。
有的人,走着走着,真的就散了,不必问为什么。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突然有一天从你的联系方式中消失,也不再和你联系,一定有她的原因,同样,如果,有一天你把一个人从你的联系方式中删除,也一定有你的原因。
不必问为什么,也不用再去追问,就想想当年的美好。
第四篇:说散就散杂文随笔
从前,当我们还是“我们”的时候,我偶然跟超哥说过那么点奇怪的话,不是因为太开心,当然也不是因为不开心。
有一次,妞跟我说她分手了,很震惊的消息。一直以为他们会走向婚姻的殿堂,是啊,作为她的朋友,应该都会这么认为吧?虽然他俩分分合合也是第二次了,但始终没有怀疑过他俩的感情,毕竟,六年了,爱情都开始弥漫亲情的芬芳了吧。一直很羡慕他们的爱情,相似于湘雅医学院,有过一场轰动校区的表白,男有才有貌,女有貌有才。
一起走过的六年里,周边的人,亲近的或萍水相逢的人大抵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吧。她参加他的公司年会,作为一对甜蜜高颜值的小情侣几乎收到了公司所有人的祝福;他参加她的家族喜宴,见过爸爸妈妈,甚至还一起拜访了高中时期全班最敬爱的王玲老师;一起在上海,她读研,他工作,不算异地,周末出去小逛,假期一起出去旅游,每一段甜蜜的记忆都羡煞旁人。
总觉得,爱情酝酿至如此,应该会交给婚姻吧。
然而,却不曾,她伤心几乎绝望的说,分手了。
再牢固的爱恋也会被击溃吗?有什么困难会让两个人放弃继续走下去呢?会让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宁愿选择相忘于江湖,也不愿携手到白头。模范的小情侣也可能会分开,你自己的呢?
属于“我们”的时间,三年又三个月的平方,三次矛盾。一次错在我,错在幻想小女生的爱情,于是给自己的爱情定下了不浪漫罪名,说着“这不是我想要的爱情”的傻话;还有一次错在我们俩,虽然至今都理解不了,但也想解释为男女有别吧,毕竟美好的瞬间也可以支撑起足够的勇气去释怀了。苛责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爱情或亲情里边,顺其自然,随风飘散。
好在前两次矛盾之后,会反思自己,自私而有点自傲的自己,在爱情上的付出本来就不够,也就不能奢望太多。而超哥的好,爱情的依恋以及生活的习惯,已经让“我和超哥”的主题成为了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学习,思考以外的几乎全部。属于我们俩的小甜蜜,属于我们俩的小秘密都是我们爱情的小分子,勤劳的它们也正在一步步壮大。而我也终于明白,“认定”一种很强大的力量,一旦拥有,确实可以减少好多不必要的“作”的问题;一旦认定,对他也就如同对待爸爸妈妈一样,自在而不妄想,因为你会告诉自己,他对你比对其他的每个人都好,心也便安定了很多。
也许,正是因为越陷越深,所以越害怕失去。而“认定”,实则就是暗示自己:不会失去。再次提醒自己,所有的好,都需要珍惜,才能更持久的拥有。
常常闲来无事会思考怎么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女朋友,现在想想,也是每次反思之后想有点进步吧,比如想尽点女朋友的职责和义务,希望未来的不愉快不会是因为自己的不合格造成。
很容易被身边的事情左右我的情绪,还是当初的那个自己,我还是我。
第三次,错在说散就散。
于是还是没能明白:再牢固的爱恋也会被击溃吗?有什么困难会让两个人放弃继续走下去呢?会让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宁愿选择相忘于江湖,也不愿携手到白头。
第五篇:走进新课程 妙手绘丹青
走进新课程 妙手绘丹青
——谈新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学
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张缨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是“素质的教育”,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确立和深刻理解美术教育的理念,科学选择教学手段、方法,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地去积极而灵活、多元且特色地开展学校美术教育活动,才能让每个学生真正在学习过程中与之后,获得实实在在的美术文化的润泽,从而陶冶人的情操以及创造和获取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也才能走进新课程,妙手绘丹青。
关键词:新课程兴趣朋友尝试创造赏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美术教师作为美术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利用其自身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审美情趣、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李岚清副总理提出以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意义深远重大。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突破习惯的束缚,鼓动变异见解,1
并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
我的教育对象是13——17岁的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属于心理、生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既缺乏高中生的自律和对艺术的向往,又缺乏小学生的天真和对事物的好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多的变换教育手法,让学生每次都能感觉到耳目一新,感觉到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学习七年级美术教材中的《校服设计》一课时,我首先让几个学生穿上原先不同小学的校服,面对就在自己身边、平时不被注意的校服的多姿多彩,再让他们为自己设计校服,同学们顿时兴趣大增、跃跃欲试,纷纷拿出工具大展身手。结果这节课的效果出乎我的预料,全班同学的校服设计几乎没有雷同,而且色彩、结构都恰到好处。
我们是朋友
在相当长的教育历史上,教师被当做一种“工具”。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事实证明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才能出现理想的教学。于是在进入教室前,我都习惯的在“师容镜”前对自己微笑,让自己总是神采奕奕、面带微笑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认为我是最亲近的人,我是他们的朋友。在教学中更注意表情丰富,语言亲切,声调高低变化。在教学中,我注意到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结合,力求让自己的语言表现丰富多彩。讲《国画——金鱼》时,我就为学生们做颈、肩、胯、四肢的动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活动,使同学们从动作中体会到:鱼在水中轻快地游动,欢快的跳舞、摇摆。讲《我们美丽的校园》时,我打破常规,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仔细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同学们及其兴奋,从不同的视角描绘自己可爱的校园,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你们是真正的创造者
赫德说:“创造型儿童最显著地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扩展开来。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在制作布贴画时,我没有给他们具体的作业要求,让他们真正的大胆尝试,鼓励他们你想到了什么就做什么,告诉他们在造型上既可以用写实手法,也可以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观察的去表现,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风格各异、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
你画得比老师好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会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更多的表扬,会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可以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
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
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即使作业画得不好,教师也要找出其闪光点。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那我们的后代将是克隆的后代。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如:“你真棒!”“你这个地方画得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这个地方你画得比老师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们会因此得到鼓励,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就会使他们产生自信心,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以致能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对孩子们的一生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如在学习《我的同学》这节课时,我要求一些学生上黑板示范画出他们的同学,大家都画完了,黑板上有的学生将眼睛画得像牛眼那么大,有的眼距太宽,有的比例错位,有的同学干脆用卡通画的形式来表现,此时我便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画,指出同学们画中非常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我十分谨慎地指出学生画中存在的不足,以商量的口气询问学生这样画是否更好并给予演示,对学生的画进行点评,学生们刚画完画,情绪高昂,对教师的讲解听得都非常认真,不解得问题学生们还会主动向老师提出,或与老师探讨,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由过去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地求知。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起我对学生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这节课取得我最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欣赏教
育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让美来改变我们
中学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其中也包含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阶段,对他们加强道德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道德教育渗透在美学之中,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介绍道德教育。
在讲中国画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在欣赏这幅作品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徐悲鸿画马的爱国事迹,再以“徐悲鸿为什么喜欢画马”为题展开课题讨论,学生得知,徐悲鸿喜爱马的勤劳、勇敢、善良的性格,常常籍马抒怀,表现自己的悲哀、忧郁、希望和欢乐,而这些情感又是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授课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我还常常在绘画前利用绘画课中的命题创作、写生等对象,如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统一”等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抒发爱国热情。在教学中我还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独特的发展史和工具材料,让他们知道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史中融诗、书、画、印于一体。中国画的材料主要是“笔、墨、纸、砚”。我特别抓住“纸”来向学生讲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启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此外常带学生到室外进行写生,欣赏自然界的风光,观察家乡的变化,从中体会到时代在前进,祖国在变化。
美术教育是“素质的教育”,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确立和深刻理解美术教育的理念,科学选择教学手段、方法,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地去积极而灵活、多元且特色地开展学校美术教育活动,才能让每个学生真正在学习过程中与之后,获得实实在在的美术文化的润泽,从而陶冶人的情操以及创造和获取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也才能走进新课程,妙手绘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