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轮车教学反思
阳春三月,我们区各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大展示活动。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也积极的参与了此次活动。下面,就我在本次大
赛上的独轮车课进行如下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围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这个主题,根据我的特色班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体育素质,进行我的特色课《独轮车》教学。通过合作探究等的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我这节教学课收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上了这堂课之后,感觉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加入新鲜元素,激发学习热情
本次课,我选用了独轮车教学中的《直接上车法》这个教学内容,学生以前所接触过的内容,都是向前骑行之类的教材,只有骑行熟练了,才能接触上车这类内容。由于上车这个内容比较单调、乏味,而且不容易掌握,学生光靠自己练习或是同伴辅助练习,体会不到脚的用力方法。所以,在设计教法的时候,我动了很多脑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我把最开始设计的哑铃这个器材,换成了在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代替,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大大降低了危险性。在教法的设计上,我采用了“一种器材、多种用法”的模式,不但用饮料瓶做游戏,还用它作为上车的辅助器材,学生对这一器材的选取很认同,也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加入新鲜的元素,改变了课堂教学环境,就能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营造探究情境
在讲授新动作之前,我首先给学生做了一遍完整的动作示范。每次示范时
都要给学生布置问题,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也能通过观察,积极动脑思考,一举两得。再有,在讲授一些诸如“各种方式的走、障碍跑”之类的教材的时候,我往往都要先给学生创设一种“春游”或是“军训”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动作,避免了因为教材内容枯燥,学生不愿意学习的问题发生。
三、共同参与,引导发现创新
本次课,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和独立练习两种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建立深厚的友谊。另外,在素质练习环节,我采用多种用法的场地布置模式,而且每个场地都有一个不用的练习内容,然后各组之间轮流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练习,使学生每个内容都能练习到,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均衡的发展。另外,在优生展示环节,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创编动作,开动了学生的脑筋,激发了其他孩子的学习兴趣。
另外,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准备部分的“叫号赛跑”游戏,分组有些少,由于时间较短,有个别学生没有得到锻炼,下次再安排此类游戏的时候,应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再有,整节课我感觉我说的有点多,相对来说,学生的练习时间就少了许多,以后应注意要精讲多练。
总之,通过本次课的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模式的运用,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当然,每次课后反思,自己都能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正在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老师!
第二篇:独轮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独轮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徐海摄
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快乐的运动。使学生在运动中不只不觉的身心获得良好的发展。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是体育兴趣小组的活动总宗旨。本学期“独轮车”活动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练习方法:
1、初学者首先熟悉车的结构了解车的性能:
1、车座
2、车轮
3、踏板
4、车轴、5、车把。等个部位的做用。通过学习基本能够掌握和简单的维护。同时要求他们如果车有什么问题要及时跟老师说,尽量保护好车。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车用。保证练习时间。
2、利用有限的场地尽可能都的给学生创造练习的环境、如让学生上二楼的走廊练习。完全没有基本功的同学可以手扶栏杆进行上、下车练习、蹬踏板前、后运动练习。
3、利用砖头练习上、下车的骑跨练习。熟悉车的性能。
4、互相帮助、以老带新!让学生互相拜师;利用老队员教新同学。比如有朱广华当小队长教一部份新同学。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5、手扶学生进行骑行练习,通过老师手把手的帮助。和鼓励使部份学生增强自信心,比如林凡同学,胆子比较小通过练习也能够很好的掌握基本动作。
6、参加“福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通过一段时间强化训练很好的完成了这一任务,并取得了好成绩。
兴趣小组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场地不足,器材没有,学生,上课没有连贯性。纪律性不强、经常性的有队员不来。课也上不齐。在后段时间因为事情比较多或者下雨很多的课没有上需要在下学期的时候补。同时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使他们养成一种不怕苦、不怕累、坚强、勇敢、的优良作风。
2011-1-6
第三篇:电动独轮车市场调查问卷
关于IPS的市场调查问卷编号:
1、您的性别()
A 男性B 女性
2、您知道智能自平衡电动车吗?()
A 知道两轮车B 知道独轮车C 都知道D 都不知道
3、您对IPS电动独轮车感兴趣吗?
A 感兴趣B 不感兴趣
4、那您会打算用IPS独轮车来代步吗?
A 打算B 不打算
5、如果有人上下课用IPS独轮车代步的话,您的感觉是?()
A 很酷,很吸引眼球
B 一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C 感觉很奇怪,有点不能接受
6、您觉得这种IPS电动独轮车的价格大概在多少?()
A 1000以下B 1000~2000C 2000~3000D 3000~40007、您现在愿意花费3000左右的价格买一个IPS独轮车吗?()
A 愿意B不愿意
8、当您工作后,您是否愿意购买?()
A 愿意B 不愿意
9、那您愿意花费多少来购买IPS独轮车?()
A 1000以下B 1000~2000C 2000~3000D 3000~400010、您对IPS独轮车的外形满意吗?()
A 满意B 不满意
11、如果您对外形不满意,那您的建议是?
电动独轮车:
第四篇:逍遥游电动独轮车学习心得
逍遥游电动独轮车学习心得
1.利用手带来保证驾驶的安全,在还不能熟练驾驶电动独轮车时,利用手带可以帮助独轮车避免摔倒刮伤。
2.当身体前倾,电动独轮车会感知到动作进行加速;当身体后仰,电动独轮车也会控制电机减速以维持驾驶者与车体的平衡。
3.电动独轮车的动力是有限度的,超过限度电动独轮车会无法支撑身体,导致从车上掉下来,所以务必要小心驾驶。
4.电动独轮车的时速大概在于18KM,超过16KM就会自动报警提醒您减速,保证在公路上的安全骑行。
第五篇:父亲的独轮车亲情散文
父亲已经走了八年了,八年中时光的浸浊,那些散落在屋里父亲一生依恋的物件,如今有的锈迹斑斑,有的面貌全非。特别是前几年家里翻建老屋,一些物件被兄长扔在屋外经雨水洗涤,烈日暴晒,大多变得支离破碎。时代不同了,也没有几个人重视这些被先进科技淘汰的物件。耕田种地早已实行了机械化,那些父亲用了一辈子的农具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功成隐退了。
父亲是从旧社会一路走过来的人,经他手用过的物件很多:犁,耙,水车自不必说,最让父亲满怀情感的是家里不知几代人用过的一辆陈旧的独轮车,它跟了父亲一辈子,父亲退休了,它也跟着退休了。如今的老家,由于哥哥的打理和对那些旧物件的淡薄意识,独轮车在我家已销声匿迹多年,再也无人想起。它也连同父亲一样,只能存在我的记忆中了。
生于农村的人都知道,在当时,独轮车是家庭的主要运输工具,它就像家里的老黄牛一样不可缺少,都是父亲耕田种地及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特别是那山头洼尾,田畴阡陌,那些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田埂,无疑为独轮车运输物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无论是冬春运送家肥,还是夏秋运送丰收的谷子,父亲都推着它在村庄与田野辙印的小路上“吱嘎,吱嘎”风风雨雨了一辈子。现在种田机械化了,农村的道路也改造了,记忆中的独轮车在乡村中越来越少见,在人们的印像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
记忆中的独轮车是祖上留下来的,到了父亲手里已是缺胳脖少腿闲置在那里多年了。父亲从阁楼上翻出来擦尽它满身的灰尘,用水认真地清洗了一番,然后请了个木工师傅换了些车架配件,看似新旧搭配显得不伦不类的独轮车虽没当年的风釆,但在父亲的手里还是有了用武之地。
独轮车,也叫土车,架子车,在我们老家更习惯称它趴车。独轮车纯木质结构,都是在山里选上好的油木放在家里凉干了,方可开始制造。只是在车轮的边缘包了一层铁皮,与地面接触时耐磨一些。它的结构看似简单,但制造要求极其严格,每一根木头尺寸都要精准,特别是它的接合处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有一点空隙就会影响车身整体的劳固性。在乡下,能一个人独立完成一把独轮车的制作,也算是能工巧匠了。制造要耗时十多天,对一个贫苦的家庭来说相当不易,因此,一辆独轮车代代相传也就自然倍感珍惜。
独轮车,顾名思义就是一只轮子的木车。轮子在车的中间,两边装运东西,后端是两个把手。记得小时候看着父亲的独轮车放在门前,我就推着玩,在屋前的地坪上晃晃悠悠,一不小心就往一边倾斜甚至翻倒。要想在那高低不平的小路上推来推去,掌握平衡还真不容易,何况上面还绑着几百上千斤东西呢!
春天来了,田野里呈现一遍繁忙的景象。此时的父亲也开始忙碌了,播种,耕田,抛秧,紧接着一环又一环的工序都离不开独轮车。父亲把猪圈,牛圈里的栏粪绑在独轮车上,“嘎吱”,“嘎吱”,一车又一车地推送到田边,然后把它撒到田里。父亲头戴着一顶草帽,弯着腰,驼着背,一条车辫搭在两肩上,抓住两个车把手。如果我用一根绳子绑在车的前端拉,父亲就轻松多了。乡间的土路,隔不多远就有一个排水的缺口,只有用力推拉才能过去。有时候一不小心没推过去还说不定来个“人仰马翻”,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把车扶起来。
暑假的时候,田里正是抢收连着播种的时期。窄窄的田埂上不时看到农夫们推着独轮车,有人运刚收割的稻谷,有人运要栽种的秧苗。夏天的太阳就象炉火,行走在路上的推车汉个个汗流浃背,不时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一下脸上,然后继续推车前行。车轱辘和双脚辗过,身后尘土飞扬。特别是久雨初晴,泥泞的小路上留下木轮车辙,深深浅浅,弯弯曲曲,犹如镶在乡间田野上的多条铁轨,时而交错,时而分开。后面推车的人都会沿着这印辙,车轮在印辙里歪来歪去,象走钢丝似的,完全要靠身体的摆动来平衡车身。
最难忘的就是到了交公粮的时候了,村干部会挨家挨户上门来催。我们村离乡粮站有四公里的路程,中间要经过坳上和丁峰两个长长的上下斜坡,父亲身子骨单薄,几百斤公粮捆绑在车上然后一路推到粮站不免有些吃力,特别是上坡路,无论是我或姐姐在前面拉,还是父亲在后面推,都是浑身使出吃奶的力气,车到坡上都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家家户户送公粮,在通往乡粮站的路上自是浩浩荡荡的车队。到了粮站挂号,验收就是一整天。一般都是我或者姐姐在旁边看车,父亲忙着搬谷子,称重,开票,搬谷子入库才长长嘘了一口气。日落西山时,父亲筋疲力尽的推着空车带我们上街买两个馍头充饥。
秋收过后,田里的活也忙得差不多了,父亲就会挑个天高气爽、风和日丽的日子到山里去伐些木,砍些柴。木头留着做家具、农具,柴火为过冬及农忙生火做饭。家乡的山不高,绵延起伏,绿郁葱葱。山下多是蜿蜒盘旋的小道,我们称作野鸡路,野鸡路时而平坦时而陡峭,道两旁不时会伸出一些柴枝横挡在路上,从人身上划过发出吱吱的响声。初次徒步行走那得小心翼翼,以免荆棘刮破身上的衣服,甚至在皮肤上留下一道道血印,更别说推车山木了。一般都是父亲在后面推,我在前面用线子拉,如果是下坡路,我就用后背紧紧顶住车头,父亲在后面抓住车手,身子尽力往后仰,缓步前行,待安全推上平路。
在我们乡下,最难推的要算拗边车。其实独轮车它就像一秆天平,只有在轮子的两边放上同样的物资才能保持它的平衡。一袋谷子,一头猪等很多完整的东西你是没办法把它们放在车上推,但对于象父亲这样的老车伕来说自然不难。父亲推拗边车的时候很多。在我上初一是,由于学校生活环境恶劣,很多同学身上都患上了疥疮,这疮传染性极强,患上了它奇痒无比,身上抓破的浓水流到那儿就长到那儿。我也被传染上了,连行动都不方便。治疗这种皮肤病要到三十多里外的邻乡,当时交通又不方便,临近几十里范围内基本是靠脚丈量。父亲推出独轮车,我坐在车身的一边,父亲就推着我上路了。尽管坐独轮车感觉很不舒服,但我心里却是满满的温暖。
父亲用独轮车贩卖过木材,也用独轮车贩卖过一些小商品,有时候还可以用它来接送年老和年幼的客人。无论是狭长的村巷,还是高高的石板桥上,都留下了父亲驾轻就熟推着独轮车的身影。在农耕文明时代,它是农户家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父亲老了,背也佝偻了,从此后再也用不上心爱的独轮车了。我知道父亲是深爱这独轮车的,平时对它呵护有加,不需要用的时候把它擦了一遍又一遍。立冬过后,父亲会买斤桐籽油把整个车身油刷一新,然后用一张油纸把它严严实实地盖住,不让它沾上灰尘。
这把车到了大哥手里似乎就没那么爱惜了,有次他把独轮车放在门外忘记了推进屋,早上被父亲发现,把大哥狠狠训了一顿,气得脸色铁青。独轮车早已融入了父亲生命中的一部分,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有不可磨灭的功勋,自然对它有着深深的情怀。
如今的农村,到处是那宽阔的水泥路,各种人,货车辆络绎不绝。随着燃气做饭的普及,政府免收了公粮,山更绿了,粮食也更多了。各家各户的独轮车束之高阁,再也无人问津了。
只是父亲的独轮车我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了。记得有一次在一农家乐游玩,里面陈列了一些农村收集来的农具和农村家庭物件。我看着城里的孩子这里瞧瞧那里摸摸,都是抱着一种好奇的心态。这是一个时代被刻下的烙印,难得有识之士搜集而来,当作忆苦思甜的范本。我在想,这些农村小物件的印像也只能打我这一代开始就嘎然而止了,那些逝去消失的农村用具几十年以后,我们的子孙也只能在陈列馆里去感受祖辈们曾经的艰苦岁月和原始落后的面貌吧!
父亲走了,多年过去了,一件又一件父亲用过的农具连同他的独轮车,似乎都随他而去了,我只能默默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