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哈耶克,这本书开始时给我的印象是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作者哈耶克在关于市场的理念上与凯恩斯相反。读了之后才发现,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般经济学书籍,其中说到自由、法治、极权主义、集体主义、保障、计划、公正、平等等诸多课题,让我认识到社会和我们的一切都可囊括其中。
1其中讲到自由这个话题,之前看电视剧欢乐颂时,其中有一段台词“在那些没有信心靠自己的奋斗找到前途的人们当中,很难找到独立的精神或坚强的个性”。读这本书时发现了这句话就来源于这本书。自由,这个概念的含义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是错误的,认为可以随自己的意愿生活肯定是不正确的,我的理解是有自己的想法、独立的精神。
自由是有代价的,自由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如果你要安稳,你要保障,不但不能增加自由的机会,反而构成了对自由的最严重的威胁。我们的自由是有限度的,限度就是自己接受的安稳。安稳也是有代价的,就是自己放弃了的自由。比如工作机会,选择一份安稳的工作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束缚。
我这里说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讲更多的不确定性。比如对未来的很多预期结果有很大的确定性,那么也意味着未来也会更加安稳。比如你在某一个城市买下了房子,那么对未来的确定性就会提升,也会更加安稳。相反,如果你把房子卖掉了,那么不确定就在增加,相对来说,自由度也在提高。
对未来有更大期待的人希望更自由,对未来不太乐观的人希望更安稳;敢于拥抱甚至喜欢未来变化的人希望更自由,恐惧甚至躲避未来变化的人希望更安稳;大多数的年轻人更希望自由,大多数的老年人更希望安稳。在我认识的人里,有人把房子卖了,他们希望房子不要成为自身的束缚,有更多的人一直都希望有自己的房子,他们希望生活可以安定下来。
自由与安稳,不可兼得。我们要认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祝愿希望自由的人可以获得他们的自由,祝福希望安稳的人可以安逸地生活。
第二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
Chapter11真理的终结 读后感
简介:
1.《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写于1944年,在那个时候哈耶克先生认为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由于一股崇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弥漫,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渐渐被人淡忘。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哈耶克先生写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
2.关于第十一章真理的终结,重要的内容便是关于极权主义国家里对于思想,信仰等抽象意识的禁锢,强加以及再塑造。并且有关如何实现禁锢思想,统一思想这一目的的手段,过程的阐述
感想:
在阅读第十一章真理的终结时,在某几句话出现时总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之后我反复阅读此章时共鸣开始渐渐清晰起来。
在每个婴儿诞生之时,我认为他是没有思想价值判断的。而他思想价值判断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标准似乎是在后天的成长中形成的。这个标准也许来源于家庭,也许来源于学校老师,学校的环境,也或多或少的会来源于个人的社交圈子。我认为正确的优良的道德认知,基本的世界观被以规范的形态传授是正确的,甚至是不容怀疑的。例如:勤俭节约,谦虚谨慎都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认知。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形成一套属于他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一套思想观念就像一个面团,在家庭,社会,社交圈,生活环境等多方面作用下最终形成一个大体的形状,但这个形状的细微部分也还是会随着此人的生命进程在或多或少的改变。
在生命进程中思想意识也不是不受错误的因素所影响的。人与人的思想也许会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可能完全相同,没有人是会生活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生活环境中的。遇到不同的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所形成的思想意识是不同的。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希望将相同的思想强加在人们身上。正如书中所写:“社会计划所指向的目标,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体系,要使每个人为这个单一体系服务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每个人都相信那些目标。要使一个极权主义制度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强迫每个人为同样的目标而工作,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人们应当把它们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目标。虽然必须替人们选择好信仰并加强在他们身上,但这些信仰必须要成为他们的信仰。成为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条,以便使个人尽可能自愿地依照计划者所要求的方式行动。”(P146叶中间)思想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控制了思想也就能控制了行动。就好比说:一个人需要在文明社会中生存,那么他需要填饱肚子,填饱肚子需要钱,钱来自于工作,所以一个人就必须有一份营生。这就是最浅显的思想意识支配行动,思想告诉这个人的是找工作,通过正当手段获得金钱,而非偷抢。这也是思想意识支配行为的一个体现。哈耶克先生认为:“极权主义宣传所引起的一种更为深远的道德影响。它们对于一切道德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们侵蚀了一个一切道德的基础,即对真理的认识和尊重。”(P147下方)
此章中还写到对于官方信条的公开批评,或者甚至表示怀疑都包括在内了,是必须禁止的,因为它们容易削弱公众的支持。这些哈耶克先生的观点激起了我对当局政府的一些看法。最强烈的便是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这一课的看法。我先声明我并不反对对于领导人思想的学习,以及对历史的学习。我认为有失偏颇的便是在书中对于这些思想所产生的影响的过分鼓吹,它似乎在营造一种让学习者们对这些伟人,以及他们的理论,领导等的一种崇拜思想。我想对于那些理论每个人都会有基本的价值判断,在看过这些理论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自己会判断它的价值好坏。没有必要强加所有人都将这些理论所视为信条,人生信仰,并由此或借此巩固当局统治的稳定性。这个禁锢思想的当代手段让我觉得有些愚蠢了。从小便学习日本当年给战争中的中国所带来的创伤。这些学习让现在的我一想到日本便有一种似乎是本能的仇恨。尽管我一再告诫自己那是个需要从多方面审视评判的历史性问题。但是还是有仇视心理。我不得不重新崇拜一下思想教育的伟大力量。日本的行为在当年所造成的影响的确应当受到职责,但是这种职责应当是理性而且客观的,而非漫骂的职责。
再有便是媒体对当局的政治性报寻的透明度。每个国家都会对于某些社会新闻通过媒体对其进行消息封锁。但是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的透明度确实要高一些。而我们的“保密”工作确实值得“赞扬”。单方面思想形态的挤压当然比多方面挤压能更快的形成政府当局所想要的形状。获取消息的来源单一,思想受诱导的方向更具集中性。
“真理这个词的本身已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它不再说明某种有待发现的东西,只有个人的良心才能判定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它的证据(或者是提出证据的人的身份)会成为一种信仰的理由”(P155 paragraph 2)
有产生出一种思想氛围,对于真理的意识的丧失,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对理性信念所具有的力量的信心的消逝。也许只有改变现状的禁锢,独立寻找真理的过程才能予真理生命力,令其复活。
现如今,我们有言论的自由,但是在思想都是局限的基础上,言论又能自由到哪里去呢?西方国家,像美国,总是积极鼓励学者们再建立新的,有论证根据的新理论,以此来驳斥之前的旧的理论,学术的进步就是在不停的博弈之中进行的。虽然我十分不愿提起中国本土的学者没有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一事实,但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大批大批的优秀学者流向国外,在国外他们获得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获得满足感的机会?
国外的教育,给予学生适当引导,之后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体会。而我们呢?小学、初中、高中哪个阶段不是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学,思维总是走在既定好的道路之上。何来发现?何来思维的发散?当整个社会的思想都归为统一的时候,那么导致的结果也许就真的只有停滞不前了。
我们的思想需要的是一个“海阔平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而不是一个规规矩距,四四方方的盒子。只有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之上,才能够在思想层面上有所前进。多维的思想所需要的是发散而不是定式。当真理在一个社会终结之后,那么这个社会所面临的只是不断的被超越,最后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忘,成为历史。
在反复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总能不断的看到新的问题。“创造理论”的行为,的确是存在的。计划者再进行工作时,会发现各种不同的需要之间的冲突,并在必要时,他必须做出决定。而这个决定的道德标准,是被随着各个决定而被创立出来的。”计划者在做出决定时,由于缺乏其他任何根据,必须听凭个人爱憎的指导,把这种爱和憎加以合理化的这一需要和采用能够打动尽量多的人的方式来说明他的理由的必要性,会迫使计划者不得不创造理论,即对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作做出断言,然后这些断言就成为统治学说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149 中部)这一段话使我想到了第二章“伟大的乌托邦”的有关内容,不可否认,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存在基本原则上的冲突。“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有相似性,而“共产主义”所带来的美好世界在作者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某种意义上,斯大林主义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它是国有化和集体化不可预料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政治附属物。现代社会
中人与人的想法不可能是统一的,但现实的发展是需要人们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于是强有力的政府便出现了独裁(为计划而出现的)。故而会出现一种强制力来统一思想,这就违背了作者所持的自由主义。第二章中彼得·德鲁克先生说:“通过马克思主义可以达到自由与平等的信念完全崩溃,已经迫使俄国走上德国一直在遵循的相同道路,即通过极权主义的,纯粹消极的,非经济的,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这等于说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法西斯主义是在共产主义已被证明为一种幻想之后所达到的一个阶段,而在斯大林主义的俄国和希特勒之前的德国,共产主义已经同样被证实是一种幻想。”(《经纪人的末日》1939年)历史问题错踪复杂,在这里不去根究,但是历史之外的那些假借的外壳,就比如说现在的“共产主义”一说,直观看来,历史上的与现实中的共产主义被掩盖的毫无关联,但是我个人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根源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即都是立志于建立一个共产的社会形态。想法往往是美好且利于集体中每个个体的,但是微观上看这些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偏差。目前我们官方的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已向传统意义靠伍,为了使它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则,故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人都有一种共性,那便是强大的好奇心,有欲望去探究背后光线所照射不到的地方。(注:有别于对阴暗面的探究)我认为现在是存在这样一部分人的,他们看穿了表面的掩盖,直击问题核心。有人说出来,有人选择沉默。现实中总是将最美好的,最健全的一面展示给公众,而掩盖一些本质问题,漏洞而找不到补救的办法。其实就算将有瑕疵的那部分摆出来,大家共同探究解决,这样也使群众有现实参与感,这也许可以加强凝聚力。
思想的生命力来自不同知识和不同见解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理性的种子在这种肥沃的土地上成长。如果对思想的成长加以控制,那只会起反作用,最终导致思想的停滞和理性的衰退。什么应当发表,什么应当传授都由当局决定,那么这根本不存在对真理的追求。试想一下,消息来源变得唯一后,人们所接触到的,所认知的。所接受的都一样,就算给予自由,这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存在的问题便是处于不完全自由情境下的思想压迫,失去了追求真理的能力。支持的信念来源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基础,来源于一种自主自愿的本能意愿。现在所急需的是能有一个机会,将抽象的思想上的质疑,转换成实体文字,需要一个平台交流。
我不愿意看到真理的终结,真理就像理性道路上一束火把,当它熄灭后,当先人失去方向后,选择“精神自杀”的人应该不在少数,理性的光辉最后也只能永远消失。发挥追求光明的本能,延续真理的火种。
(注:以上言论或许存在问题,还望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第三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各种著作中最为公众熟悉的。但由于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列为”禁书”。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世界上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不搞社会主义了,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的死敌 ——哈耶克的这本书,对我国读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有益处的。
1944年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作者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先生。1974年,当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一个两个组合(哈耶克和贡纳尔•缪尔达尔),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缪尔达尔是瑞典福利国家的理论创始人之一,并担任过内阁部长,亲自参与福利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从当时的政治潮流看,瑞典人对他给予表彰,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哈耶克却是现代福利国家最激烈的批评者,早在40 年代他就指出,这是“通往奴役之路”。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还是决定让他们联袂获奖。他们觉得,诺贝尔奖是一项纯科学的奖项,所以政治立场上的对立不应该影响两人一起走上领奖台。不过,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承认,在所有分享同一年奖金的经济学家中,这两人确实是共同点最小的。)
《通往奴役之路》唤醒了所有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哈耶克一直被人们视为经济学界的“叛逆者”、“异端”。
他早年就已名扬天下,但在30年代,哈耶克在初到伦敦时在罗宾斯的支持下孤身一人拿凯恩斯的学术观点开刀,终因一时疏忽,败下阵来。《通向奴役之路》出版时,从社会主义拥护者,到资本主义改良者,甚至到祈求政府救助的贫民,无不对他予以抨击,哈耶克由此声誉日下。咸鱼翻身,其书必有其智慧、闪光的一面。其书论述了市场与计划两个方面,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之路”,唯有走市场之路,方可摆脱奴役。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重读这本《通向奴役之路》时,必会觉得意味深长,感慨良多。
在本书引论中,哈耶克大声疾呼,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因为一股祟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弥漫,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渐渐被人淡忘。哈耶克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不是指惟我独尊、自行其是,而是充分尊重个人的兴趣和选择,每个人都能各显其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自由也不意味为所欲为、无所顾忌,而是说人们干每一件事情,都是出于自愿,并不是被强按着牛头喝水,身不由己。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对自由的最大威胁,它天生就具有独裁主义倾向。当法国作家们在描绘社会主义的蓝图时,就认为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独裁较之政府管制更为有害,它从根本上危及到个人自由。因此,以自由为灵魂的民主主义,势必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它们除了“平等”二字以外,别无共同之处.但即便是平等,二者也有云泥之别。民主主义是从自由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的平等,只能是从奴役和抑制中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的民主,只是徒有虚名。
哈耶克坚信,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保障。他把实行私有制的社会,称作“富人得势的世界”,而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在他看来,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在私有制社会,穷人的机会虽然比富人少一些,但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同样可以发财致富,虽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但走向致富之路的机会却是均等的,这是真正的社会平等。可在公有制社会里,尽管穷人名义上是公有财产的主人,但实际上,哪一部分财产也没他的份。不仅如此,由于事无巨细都被当局牢牢控制.老百姓只得低声下气,任人摆布,靠当权者的“恩施”过日子。哈耶克于是问道,究竟是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好,还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好呢?
在哈耶克看来.一切类型的计划经济都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没有多少区别,它们都是集体主义。哈耶克认为,迄今为止,对配置资源来说,竞争最为有效,计划是与竞争鲜明对抗的,它只有被用来弥补市场缺陷时,才能与竞争结合起来。如果完全限制竞争,而用计划取而代之.那么结果必将一塌糊涂。哈耶克历数了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
计划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浩如烟海,情况复杂多变,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面面俱到,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因此,分散决策势在必行,由当局用单一的计划来控制经济,只会弄巧成拙。而且,在计划体制下,企业家的收入和升迁,并不仅仅取决于业绩,而往往由上级主管部门说了算。这样,企业家与其“眼睛朝内”,在企业埋头苦干,还不如“眼睛朝上”,多与上级部门联络感情。加之在计划体制下责权不清,企业无论亏赚,都与企业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们在决策时,通常并不从企业利益出发,而是投上级所好,看他们眼色行事。事已至此,企业又何谈经济效益呢?
更糟糕的是,经济计划必然导致政治集权。假如要制定一项登山计划,由于个人的偏好不一致,在选择目的地上,难免意见分歧。或许有人想看泰山的日出,有人想欣赏华山的险峻,也有人想一睹黄山的风姿„„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吵成一团,计划胎死腹中。要想计划顺利进行,就得推出一个权威,由他独揽大权,最后一锤定音。这样,“独裁”就不可避免。而且,要大规模地推行计划,独裁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哈耶克说,独裁和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形影不离。
政治上的专制,又会产生“当代蒙昧主义”。所谓“当代蒙昧主义”,是指“思想的统一性”。在中央计划体制下,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结果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当代蒙昧主义”之所以站得住脚,主要在于当局炮制了一种“高尚的谎言”,使得人们相信:当局要建立的道德标准.是惟一正确的;当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正是他们所希求的。比如,3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先诛之而后快。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反而洋洋自得,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A]哈耶克论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体系必然走向独裁专制与腐败。举个例子,你的东西如果是与他人公有的,最终大家都要用的时候,必然力大(权高)者得。除非你认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的公平善良,那公有制也许是个好主义。所以,现在把改革的矛盾归罪于市场经济真是莫大的讽刺。同志们要清醒:我们要法治,要清晰权利,要反腐败。要让每个普通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如果被侵犯了,有个地方可以清晰简单的评理。
[B]1974年10月10日,在诺贝尔奖盛大的颁奖晚宴上,哈耶克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当初有人来问我是否应当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会毅然决然地予以反对。”一个理由是,他担心“这样一个奖项会使更多的人追逐科学的时髦。”第二个理由是,诺贝尔奖将赋予那些经济学家以不应有的权威。经济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一个物理学家,即使获得了物理学奖,也只能影响本专业的物理学家们。而经济学家主要会影响外行:政治家、记者、公务员和一般公众。大家都愿意听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对于治理经济,甚至治理国家有什么好主意,而获奖者自己也很容易以为,自己真的是全知全能的。结果,就出现所谓“知识的僭妄”。按照他的说法,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不很合适的政策,其实都是经济学家狂妄自负的产物。
[C]“自由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是否正确不是很有把握的精神”。--哈耶克
[D]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年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退役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1921年获法学博士之后,他转而研究经济学并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跟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们做过助理研究员。1924年返回维也纳,与几个才华出众的年轻经济学家们(包括摩根斯但和哈怕勒这些后来非常有名的人)一起,从师路德维克• 冯•米塞斯。几年后,哈耶克以维也纳大学讲师身份受到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列奥尼•罗宾斯之邀去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发表其第一部主要著作《价格与生产》。这使他在英语学术世界初露头角。1930年代,哈耶克因不同意凯恩斯货币理论而卷人了与凯恩斯和斯拉法的论战。稍后,哈耶克又在米塞斯与兰格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成为自由市场制度最坚决的卫道士。一直以经济思想史见长的哈耶克此时转入政治思想史并从中获取抨击集体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武器。这些论文后来以《科学的反革命》一书著称于世。该书追溯现代集体主义与计划经济思潮的渊源至十八世纪的圣西门与孔德。1944年,哈耶克以《通往奴役之路》名噪一时,成为一位政治思想家,同时为他在后来世界性的自由主义运动中奠定了领袖地位。五十年代,哈耶克离开英国到芝加哥大学任”社会与道德科学”讲座教授。这一时期,他继续从事思想史研究,终于在1960年完成了他”不惑之年”的主要著作《自由宪章》。该书成为现代自由主义的宣言。60年代,哈耶克返回欧洲,在西德任教,并发表其晚年时期主要著作,《法律、立法和与自由》三卷。至此,哈耶克著作等身,所著文章均被认为运思深远,入木三分。他的不少著作当时不为世人理解。直到1974年,诺贝尔奖评委会授予他经济学奖,承认了他”在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上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对经济。社会与制度之间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到了80年代末期,鉴于中央计划型社会主义经济的失败,人们对哈耶克思想的尊重达到了顶峰。哈耶克被认为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绝无仅有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要观点,也是最基础的观点:财产权是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及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失去了财产权,就失去了一切!
人天生有很多权利,首当其冲,最为关键的是“生存权”。
生存权,如果用动物的眼光看,就是食物权,而从人类角度看,因为人类的科技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演变成了“财产权”,人类的财产权,就是人类的食物权,也就是人类的生存权。只要食物权一丢,那你的其它一切,不管是什么就全丢了。
如果你对这个观点有意见,我无需跟你进行任何辩论,我们只需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将你的食物权,将你的家人的食物权,将你的亲戚朋友的食物权交给我,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你们不得进食喝水,然后,我可以将其它任何权利都给你,你想怎么辱骂我、打我都行,哪怕你杀了我,只要我至死都没说同意你们进食喝水,我死后,一样会有你、你的家人亲戚朋友一大群人陪葬;
只要一天后,最多三天后,当你的家人朋友饿得渴得奄奄一息时,你就会乖乖地向我下跪,向我叩头,恳请我给你们一口活命的饭,此时,我不管提出什么让你尊严丧尽的无理、无耻条件,你自己好好想想你会不会答应我?
反过来,如果你自己拥有了食物权,我只骂你一句,你会答应吗?
这个道理你懂,我懂,独裁者更懂,所以,独裁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民众们的米袋子骗到手,后面的一切就好办了。
因此,独裁者有它的一套骗术:资本家富有,但人少,穷人钱少,但人多,只要能将多数的穷人骗倒,就OK了,于是:
1.闭口不谈绝大部分资本家原先也是从穷苦工人努力奋斗走出来的基本事实:
.每一个时代的资本家,或是发明了新技术,或是经营管理上,其实都是社会发展带头人,;
.穷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都可以发家致富;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时代或是在科技上,或是在管理上,成为各行务业的领头人,也就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只要一松懈,不再是时代的领头人,他必将回到穷人的队伍;
.在自由平等的社会,致富之路对每个人都是畅开的,就象运动场一样,跑道对每个人都开放,比得只是谁跑得快;
2.资本家中有坏人,这是一定的,就象民众中有杀人犯一样,独裁者就专找几个通过投机专营的做典型,再加上有些资本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性,如“二奶”,“开快车撞死”等,将这些事罗列出来,给大家一个“资本家坏”的心里印象(妈的:这些事穷人也在天天干,但独裁者就是故意不说);
3.调动强大的宣传工具,恶意丑化资本家;
4.宣传到一定程度,开始抛出:你之所以穷,全是因为资本家坏;再继续宣传,强行向民众灌输;
5.时机彻底成熟,提出“公有制”: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的财富集中到个人手上的事情,将大家的财富全部集中,由人民代表进行管理分配,照顾到每个穷人,这是个最好的模式;
6.彻底反对民众拥用“财产权”,为此,专门制造了一个非常非常让人恶心的词:罪恶的私有制!
因为穷人本就没有多少财产,又在做着“分一份”的白日梦,资本家财富多,但人少力量小,于是,全民的财富全部被收缴,收“米袋子”完成了;
“米袋子”一收,接着,什么都好办了,民众呼一声“万岁”,给一口饭,喊一声“××主义好”,给一口饭,谁敢不从,谁敢不听?凡有意见者,“无产阶级专政”正等着;
为了继续这种欺骗与压榨,所有的“公有制”国家,无一例外的都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严厉的言论自由管制,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人权压制!民众强行“被代表”了,被“人民”了!
至此,独裁制确立,奴役之路完成!
民众做着“统治阶级”的美梦,实际从自由人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奴隶。
民众原想“均贫富”,最终得了个“均赤贫,均饥饿”。
到底谁富了?反正在“公有制”国家,绝对不会告诉你谁富了,但大家心里一定清楚谁富了
第四篇:通往奴役之路 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不得不承认,这本让哈耶克在世界范围内奠定学术声誉的书有着一个让人很难忘记的书名,或许是因为人类历史一再证明着强权方是真理,才让站在强权对立面会有怎样的遭遇成为一个人人都不愿想的可怕命题,但我相信不管事实上有多么可怕,其中一定有“奴役”的一份功劳。
记得老师常常说一句话:“熟知非真知”。奴役是为我们所熟知的一个词汇,但是什么是奴役?哈耶克所指的奴役又是什么?我想这是第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
字典中解释奴役为“使人或动物像其奴隶一样为其从事劳役”,想来这并没有解决我的困惑,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未知名词——奴隶。自然我也可以用奴役去解释奴隶做“被奴役的人”,只是那样子我对于奴役的认识不过是变成“使人或动物像被奴役的人一样为其从事劳役”。显然这样的解释不能发挥任何实质作用,所以我简单的用缺乏自由来定义奴役。不幸的是,自由并不是一个比奴役容易描述的概念,但是从一贯强调法言法语的专业要求出发,自由倒不失为一个不错的中介概念以帮助讨论的展开。
有人评价《通往奴役之路》精辟的论述了极权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维持的、其运行之规律、以及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等等。我非常认同这个判断。任何一本书都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哈耶克在这本书中作出的判断非常醒目的标明在封面上——计划经济引导民众通向奴役。换言之,伴随着计划经济民众将不断失去自由最终彻底的变成不自由。不过这引发了第二个问题:计划经济社会一定是集权社会吗?
二 集权的宿命
哈耶克在整本书中持续的论证着西方国家热衷的福利国家建设不是为个人自由的战斗在和平时期的继续,倒是朝着专制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他认为追求计划经济,其无意识后果必然是极权主义。这里应该顺便谈谈同样致力于批判极权主义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和《1984》两部批判极权主义的讽喻小说为其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不朽声誉,但是哈耶克与奥威尔在批评极权主义的方式上有着巨大的区别,如果说奥威尔更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细致入微的描述极权主义的残暴的话,哈耶克更专注于梳理并批判那些潜在的隐蔽着的在他看来会带来更大危险的观念——比如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等。
就中国而言,至少在三十年的时间内集体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是密不可分的。因为集体主义明确了个人和最大的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而计划经济则调整任何一个经济实体与最大的经济实体——政府——之间的关系。所以自热而然的集体主义与计划经济成为了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同样的道理,否定了集体主义与计划经济也就等于掏空了社会主义。所以由此也可以旁证目下中国到底是在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哈耶克说:“社会主义者信仰两种截然不同甚至也许是相互矛盾的东西:自由和组织。”在书中论证的根本矛盾我以为是自发自下而上的经济活动与行政的自上而下的政治计划之间的矛盾,进一步说是计划者与被计划者的矛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和任何经济体单位都是作为整个庞大国家机器的一颗螺丝钉被组织,生产方向和生产计划至上而下的层层贯彻保证经济目标的实现。于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过程中将导致事实上不依据实际需要去开展生产而是完全以下达指标去进行。
虽则公开宣布的计划的目标是,人应当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事实上——由于在计划中不可能考虑到个人的好恶——个人之仅仅作为工具将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一种由当局用来为所谓“社会福利”、“社会利益”之类的抽象观念服务的工具。当中央机构取代了为盈利而奋斗的企业家接阶层时这或许是福音也或许是灾难。于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将从计划本身的好与坏演变成做出好的计划还是坏的计划,人们事实上倾向于我们能够设计出来一个接近完美的计划生产制度,一方面既能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有力的前瞻另一方面又能协调当前的各种生产纠纷。
三 两个烂苹果?
如果按照上面的逻辑推演下去,哈耶克需要继续论证的是计划经济本身的固有缺陷是不可克服的——人们不可能设计出来完美的计划,并且设计出来的计划都距离完美仍有遥远的距离。但是读书至此,我首先要从哈耶克的思维中抽身出来将资本主义的自由主义同样纳入考量范围。
几十年中国的宣传与教育陈陈相因,最可怕的后果就是造就了一大批盲信者或者说抹杀了很多人的质疑精神,就像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的那样,宣传机器通过不断的“断言、传染、重复”直接跳过了事实判断教人进行以价值判断,比如资本主义永远是万恶的,社会主义绝对是真善美的,奉献精神是最伟大的精神,为自己牟利是可耻的精神等等。但是对于这每一个论断我们都应该追问一句“为什么”,而这就需要从事实中而非官方宣传中找出真相。我依然自设两问:计划经济与自由主义经济何者能够让更广泛的人群获得收益?计划经济与自由主义经济何者效率更高?
一般来说,我倾向于承认计划经济能够给更广泛群体提供基本保障,比如最低生活保障,而且我以为我们也可以推断计划经济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上得分会较自由主义经济为高——事实上正是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引爆了二十世纪计划经济的狂潮。但是哈耶克在承认这一点的同时仍然提出不能把就业问题作为凌驾于一切问题之上的核心问题——“在和平时期,应绝不容许一个单一目的绝对优选于其他一切目的,这甚至也适用于现在谁都承认的当务之急的目标,即克服失业的现象”。可以说,至少在保障这一方面,计划经济划下的底线比自由主义经济来得高。
另一方面,在效率的探讨上,我以为这将是一个难以有定论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计划经济拥有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潜力,但是哈耶克显然否定了这样单纯就某一具体行业来进行效率比较的意义,甚至他似乎也认为如果有必要的话在任何一个行业通过高强度的调动,计划经济都可以比自由主义经济做得好。而哈耶克提出的问题是:“我们集中大量资源去办的那件大事对于社会而言对于社会中的个体民众而言到底是加分还是减分?”在这里有必要引入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的另一样东西。机会成本小的具有比较优势。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所以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并不是一个机会成本很低的投资行动,而且因为计划经济的主体代表的是整个国家,是调动所有社会成员的资源去投资,对于社会中相当多的成员而言这种投资对于他们自身没有任何意义,是一项机会成本趋向于无穷大的可怕灾难。
费了这么些笔墨,我要表达的一个基本事实判断是:计划经济虽然没有那么好,但是也没有那么坏——至少不比资本主义坏的更多,如果计划经济真的会引发邪恶的后果,那么表现似乎并不在经济层面。
四 权力的声音
正如上文所论证的,如果计划经济在经济层面的表现上并没有过多的可责性,我们的目光自然的将转向政治层面。哈耶克曾断言:“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将都要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里都占优势。”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力而且睿智的判断,由于计划经济的组织是严格的金字塔,命令自上而下的传达,权力自然是自下而上的放大,最终权力必将高度集中于一点——不论这一点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于是这极少数人就堂而皇之的成为了国家的首脑与“人民”的表率。
比权力的集中更可怕的是道义的沦陷,由于计划经济必然坚持集体主义观点,为某一“更为高尚”的利益作出牺牲成为一种被普遍承认宣扬和要求的观点,而这类观点又通常被简化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等口号。于是,当首脑们以首脑身份发下号令宣布要部分人牺牲利益时,除了受害人本人所有人都会无限的认可和支持,因为这被视为是善良公民应有的义务,而受害人如果不愿做出牺牲就会站在国家社会和所有“人民”的对立面,而这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事实上,哈耶克的观点至此已经非常明确,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罪在于对个人自由的戕害,并且这种戕害是一种没有上限的可怕存在。个人主义者总是坚持认为,在限定的范围内,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值和偏好,而且,在这些领域内,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而集体主义者显然认为,在需要的情况下,应该要求个人按照集体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和偏好,而且,在那种情形下,集体的需要应该至高无上的优先于个人的喜好。
而基于这种逻辑预设,个人的自由将会荡然无存,因为在道义上个体已经绝对的屈从与集体成为次要的存在,只要集体需要个人做出牺牲,这种屈从就当然的正确。并且所有的抗辩都会淹没在众口一词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中。而生活在这种大环境中的民众个体将不得不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某一天自己就成为需要作出牺牲的对象,于是相应而言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努力的使别人成为人民的对立面从而尽量的拖延自己的受难。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高唱着的永远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曲调,那就是权力的声音。
五 幸福在哪里
直面历史,不得不承认哈耶克的担心在诸多共产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中成为不断重复的人类灾难。不管是苏联的“肃反”,柬埔寨的红色高棉还是中国的“文革”,在个人自由没有保障的国度里一旦爆发起大的运动,受害最深重者必将是普通民众。而每年饿死无数人的朝鲜勒紧裤腰带也要每年花费巨资进行导弹试射,这与中国60年代德国30年代的做法何其相似?
早在1890年,意大利学者莫斯卡就称“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取缔私有财产不仅不会带来财富的增长,而其也不会带来更高程度的社会正义,更多的友爱和相互理解,也不会更好的维护弱者的利益,减少强者的不当行为”。但是抛开各路学者对于各种主义的诸多偏见与偏爱,我提出的命题是什么是人类想要的幸福?
无疑,财富,秩序,自由,健康这些都是重要的要素,但是即便这些重要的价值之间是否也存在不同的排序呢?如果一个坚持健康第一的人活在没有犯罪的国度里他一定幸福吗?又比如酷爱财富的人发现他最大的财产是自由的时候又会觉得真的开心吗?我甚至怀疑如果有一个每个人同等富裕同等健康同等自由的乌托邦,活在里面的人是否就一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建设一个能够满足所有人要求的大同社会,不但是过去,哪怕是将来,都不会有一个能够让所有人满意的社会组织形态。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生活的本源。”如果罗素先生的这个判断是真命题,那么任何违背多元化谋求一致性的努力都将产生负面的效果,无数伟人“环球同此凉热”的愿望或许最后都将以社会积蓄的反扑而告终。如同那些远去的热烈的社会主义鼓吹者,从没有人质疑她们伟大的道德情操以及坚韧的超人品质,然而如果他们的终极梦想就是建立一个个人人都要具备伟大道德情操随时准备牺牲的社会,这个社会恐怕也终难以持久。
第五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邓洪洁
《通往奴役之路》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于1944年完成的一部关于政治社会学的通俗性著作。面对二战期间在英国盛行的反自由主义思潮,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从理论逻辑上、经济上、实际技术操作上、人性上证明了十九世纪两位伟大的思想家阿克顿勋爵和托克维尔的警告——计划经济意味着奴役,并深刻的指出,一旦出现一个垄断了我们经济命脉的权威,我们就再无自由可言了。作为一个推崇自由主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对于市场经济及竞争机制的推崇以及对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怀疑与警惕在此书中得到充分论证。他认为,社会主义者善良的愿望和理想却不一定能导致美好的理想,“对我们所珍爱的某些理想的追求,明显地产生了与我们的预期大相庭径的后果”,原本以追求更大的自由与平等的社会主义怎么会一步步发展成为极权主义又成为奴役人民的罪魁祸首呢?
(一)自由主义的衰落与集体主义的兴起
哈耶克认为现代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个人主义,他在在这里所指的个人主义不是为所欲为、自私自利,而是指“把个人当作人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他认为现代文明的自由、法治、民主等等都是构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上的。而在公有制下个人自由是不可能有的,因为没有经济自由,政治自由是无法得到保障的,由此他重申了财产权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自由主义,哈耶克所认为的自由主义也不是以放任自流为原则,而是尽可能多地运用自发的社会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各种努力的工具,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
然而,人们已经习惯了自由主义带来的好处,逐渐将注意力放在自由主义的缺点上,并开始相信集体主义宣扬的目标,却看不到集体主义泯灭个体存在的巨大危险。在本书引论中,他大声疾呼,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因为一股祟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弥漫,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渐渐被人淡忘。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社会主义者所倡导的自由与公平是人人向往的,但是社会主义的集体性质却与此南辕北辙,这种“公平”其实是所有人受到同样的严格管制约束下的“公平”,是被奴役者的“公平”.而社会主义宣传的新自由则完全是一个空中楼阁,这种理想终究只是一个伟大的乌托邦。
(二)计划与控制
“计划经济”是集体主义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手段,然而在技术和逻辑上,哈耶克指出了计划的“不可避免性”.他区分了社会主义作为某种社会公平之理想与作为实现社会理想而采用的手段这两种概念的不同,并指出反对的是用集体与计划经济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是反对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与平等,他认为,由于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目标与偏好,因此只有自己为自己做计划才是最有效的,而计划经济用计划者的偏好来代替被计划着的癖好,故对于被计划者来说,其自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他认为,政府干预经济,对影响自由竞争的垄断进行控制以保证市场的效率是有必要的,然而进行计划经济则是无需的,原因在于实行中央计划由统治阶级决定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发放,目的是以计划代替竞争,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和自由价格机制,决策的统治阶级无从得知正确的情报,也因此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分配资源和产品。对于经济计划在实践上的不同意见、加上中央计划者在分配物资上的不断失败,最后将导致计划者开始运用高压的强迫力量以维持计划的实行。
哈耶克进一步认为,社会大众会感觉计划的失败是因为国家权力不够、无法有效推行目标所造成的,这样的感觉会使大众开始投票支持中央极权,并会支持那些看似“可以让计划付诸实现”的“强人”攫取政治权力。这样一来,最终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将导致前所未有的独裁和对公民生活全面控制的极权政府,进而必然的后果是对言论的全面管制和信息的封闭。
(三)奴役的开始
政治上的控制、言论的管制和信息的封闭会产生“当代蒙昧主义”.所谓“当代蒙昧主义”,是指“思想的统一性”.在中央计划体制下,极权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使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当代蒙昧主义”之所以站得住脚,主要在于极权政府炮制了一种“高尚的谎言”,使得人们相信政府要建立的道德标准。是惟一正确的,政府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正是他们所希求的。这样的社会下,民主与法治难以得到保证。他认为,民主只是保护自由和实现自由的一种政治制度,而决不是在以共同利益为名强调服从某种最高意志的前提下实现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自由实施强制剥夺的制度。集体主义经济与法治也是背道而驰的,由于当政者的意志在制定法律是过多考虑利益利害,以致政府制定法律往往“强加于人民”,“法律成了立法者为了他的目的而影响人民的工具”.在一个计划的社会中,一个人称职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辛勤奋斗,而是他是否听从上级的安排,是否听话并对权力者毫无怨言的信仰与忠诚,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没有自主思想,只对权力崇拜的人群——极权统治者顺利实现对人们的奴役。同时,在这种社会文化下,一切极权的行为变得理所当然,这就为极权统治提供了温床。比如,3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先诛之而后快。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反而得意洋洋,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四)启示
“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在两千年前发出的告诫至今对我们仍有现实意义。极权必将导致奴役——这是哈耶克对极权主义的产生、运行、维持直至最后奴役人民的论述过程中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从书本回到我们的现实,我们可以发现自己面临很多的问题。尽管读完此书后,我庆幸我们国家在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为选择和实践抉择后,最终逐步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以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同时诸如没有受到尊重的法律、有名无实的选举制度、不够透明的行政机构和体系、党、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在逻辑冲突等政治现实表明我们在政治体制上仍存在许多哈耶克所描述的问题,无疑最终我们需要走向政治体制的改革。
在当前的各种问题中,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与职权的滥用是哈耶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之一。奥威尔在《动物庄园》中细致描述了权力过于集中所导致的特权阶层的存在和腐败之风的滋长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的。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更是我们应该警惕的。要维护党政机关的廉洁性与公正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对权力进行分散、制约与监督。科学地将职能部门的事权和权力合理配置、清晰划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权力三分”的原则,将一些相应的权力还给社会,还给群众,实现权力适度分解。此外,党内权力过于集中也是应该改革的另一个方向,邓小平同志曾概括的“以集体领导的外表掩盖个人专断的实质”的痼疾在党内依然存在,由此导致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权力滥用、“家长制”、“终身制”等诸多弊端都对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