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通往奴役之路书评[模版]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第一部分:作者生平
哈耶克的研究遍及各个领域,商业周期、金钱、未知经济、特权和社会发展等等都是他思想的组成部分,为了探索自由的真谛,他先后从经济学进入心理学,又进入政治哲学。
▲他创建了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会”。
▲他是与凯恩斯针锋相对的理论对手。
▲他是预言干预主义可怕后果的先知。
▲他是撒彻尔-里根经济革命的三大教父之一。
客观而言,他是现如今最难以解读但却值得尊敬的人物。
第二部分:成书背景
1938年,哈耶克加入英国国藉,次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由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量出现及其意识形态的漫延,英国经济学术界也掀起了有关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孰优孰劣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哈耶克凭借他雄厚的自由经济市场知识以及多年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思考,雄辩地指出了计划经济理论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提出:全权社会主义如果实现,将会带来政治道德和经济上的全面奴役,最终成就了他的奠基之作《通往奴役之路》。
第三部分:个人读后感
知道这本书还是因为我们之前的学姐跟我们说,院长很喜欢哈耶克。当时对这位名人还是那么的好奇,知道拿起他的这本《通往奴役之路》,看完后我也不得不佩服他了。不过他带给我的更多的是震撼和疑惑,因为书中的很多理论和观点全面颠覆了我之前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计划经济的认识。在初中,高中的政治课本和历史课本中所学到的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是好的,是让我们中国逐步富强,走向现代化的好政策,是符合我们的社会发展的需要的;资本主义则是剥削人的,是西方国家的首选。我们一直有一个观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但是,看完这本书就会发现,哈耶克将社会主义与法西斯主义扯到一块去了,就仿佛是同一母亲的两兄弟,只是性格完全不同而已。
有时候看新闻报道,我也会产生好多疑问,最多地集中于一点就是:一直以 1
来我都不是那么清澈地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或美国政府中的一些人)对我们(中国)会如此的敌视和抗拒?第一个能让我们想到的是——彼此的意识形态上有差别,我们信奉是社会主义,而他们(美国人)所信奉的是资本主义。我们也称美国的资本主义为帝国主义,因为我们认为,事实也是如此,美国的资本主义已经不是(我们最初所知道的)个人资本主义,已经是带有霸权和垄断性质的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我有时候就在想,难道思想意识的不同就会导致你死我活的敌视?不过,因为自己对政治的敏感对不够,所以就对为什么美国政府不友好的真正原因无从得知。但在看完《通往奴役之路》后,我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个人主义的思想来自于自由、民主的思想,个人主义的体现就是对个体自由和全体民主的实现。个人主义首先来自于思想领域,它在经济领域的形式就是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要后与个人主义,聪明绝顶的法国人最先萌发了这种思想。它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平等(尽管这是人为定义最终通过集体主义所能实现的),这也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唯一共同的地方。在经济领域的形式就是计划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而书中的第三章讨论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应该说是计划在经济领域的不同表现形式。个人主义所要实现的是平等,集体主义所要实现的也是平等,但它们各自却走着完全相反的道路:个人主义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自由的和集体民主的前提下实现平等,而集体主义则是在以全体利益为优先的前提下实现平等。
其实,如果用这种社会主义的表现方式不同来看待美国人的态度,应该就可以说得通了。西方人的价值观或美国人的价值观
认为:社会主义和自由是不可能结合的,即你选择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你就选择了放弃自由,你就选择了一条奴役之路。这也正是哈耶克所要告诉大家的。他论证社会主义会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如民主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斯大林主义等等,而这其中有一种极端的,那就是社会主义会发展成为纳粹制度——法西斯主义,或是说极权主义。由此,我想美国人就会自然地认为社会主义=极权主义,极权主义下自然就不会有自由,这与美国人所信奉的个人主义的灵魂——自由主义是从根本上向背离的,是不容的。所以,美国人的结论就是社会主义是民主和自由的最大威胁,它存在一天,美国人的自由和民主就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因此美国政府总是采取敌视的态度对我们中国也就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点,我在网上找到,“哈耶克曾亲历德国”。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或多或少肯定给哈耶克留下了阴影,导致他在对待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的问题上有些偏激。
此外,哈耶克还从经济控制与极权主义谁战胜谁纳粹主义的社会主义根源我们中间的极权主义者等方面论证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观点。哈耶克认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效率方面的损失,在科学技术远没有发达到使中央计划部门可以估计各种产品或劳务对于不同社会成员在各个时刻和场合下的“效用”之前,中央计划部门是不可能替所有的人作出“生产什么”和‘怎样消费”的正确决策的;这样的决策过程会造成很大浪费,也就是说,有相当多的产品将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官员得不到足够的“激励”去获取每一个公民对各种消费品的“评价”。而在生产受到中央计划控制的体制中,如哈耶克在书中指出的,即便消费者有权选择买什么和不买什么,消费品的价格也将是严重扭曲的。这就是兰格的“计算机社会主义”理论没有提供答案的所谓“激励问题”和“信息问题”。哈耶克认为在人类发展的现阶段和可以预见的将来,只有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经济制度才能够解决激励与信息问题。哈耶克把“个人主义”同“自私自利”加以区分,他所说的个人主义对“有效率的生产”和“有效率的消费”而言仅仅是指社会尊重个人独立作出消费和生产决策的权利,并实行相应于此种权利的经济制度。
“效率损失”并不是哈耶克抨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依据。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许多人相信:资本主义“盲目生产”所造成的浪费不一定比社会主义“计划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小。
在第十一章里,哈耶克进一步论述说:“那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并不在于每个社会成员是否有能力思考和写作,而在于每一种观点或判断是否可以被人们批评。只要不同意见不受压制,总会有人站出来怀疑和探究那些支配着同时代人思想的观点,并以新的观点投入到辩论和宣传中,去经受考验。”哈耶克认为这种知识积累过程和思想发展过程是不可能被“计划”或“组织”出来的。“认为人类心灵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它自己的发展,这种观点是混乱的„„当我们试图控制它的时候,我们仅仅是在为它套上枷锁,并迟早会引致思维的呆滞与推理能力的衰退。”
我承认,在看完通往奴役之路后,我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不再单纯地踏实地相信社会主义是完美的,但也不再认为资本主义就一无是处。我不会再因为他国是资本主义就对他们产生偏见与敌视,我懂得了冷静的公正的去看待每个国家的制度。哈耶克不完美,他的书也不完美,但看完他的书,我们会学着全面的客观地去看待事物,去向完美努力!
第二篇:通往奴役之路 书评
通往奴役之路书评
《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最知名著作。这本书被翻译超过20种语言出版,哈耶克称要将这本书献给“所有党派的社会主义者”读一读。《通往奴役之路》是对古典自由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理论的阐述中最著名,而又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
在我看来《通往奴役之路》其实应是一本政治学著作。哈耶克著书的时间应该是在1941年到1944年。这段时间正值纳粹德国大肆侵略别国和施行种族灭绝的反人类罪行。与此同时,苏联在斯大林统治下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哈耶克以缜密和清醒的思维态度,告诫世人,不要被当时社会主义者所鼓吹的社会正义、收入平等和就业保障的理想所蛊惑。哈耶克认定法西斯统治与社会主义者鼓吹的“舆论一致”、“全民族最高利益”、“个体服从集体”等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哈耶克警告知识分子们,除了要进一步推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之外,还必须权衡为了实现这目标所要付出的效率方面和自由思想的权利方面的代价。《通往奴役之路》精辟地论述了极权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维持的、其运行之规律、以及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等等。任何一本书都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哈耶克在这本书中做出的判断非常醒目的标明在封面上——计划经济引导民众通向奴役。换言之,伴随着计划经济民众将不断失去自由最终彻底的变成不自由。
哈耶克在书中反复强调了一个论断,即西方国家热衷的国家干预经济并不是自由主义在和平时期的演进,反而是会向计划经济前进。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必然导致极权主义,必然通向“奴役”。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最终会导致极权主义。西方当时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潮违背了自由主义的原则,哈耶克认为“在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中没有什么东西能使它成为一个静止的教条,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规则。在安排我们的事务时,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自发的社会力量,而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这个基本原则能够作千变万化的应用。深思熟虑地创造一种使竞争能尽可能地有益进行的体制,和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制度,二者之间的差别尤其悬殊。”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4-24。可以说,计划经济就是给所有人强制规定了计划,个体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个人主义核心就是要求每个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论此选择结果如何。而计划经济正是遏制了普通民众选择的权利,因此,也是信奉自由主义的作者所反对的。
之后,哈耶克也对计划经济的计划进行了明确的定义。“我们一切批评所针对的计划只是指那种反对竞争的计划—用以代替竞争的计划。这一点之所以更加重要,是因为在本书范围内,不能讨论那种用来使竞争尽可能有效和有益的非常必要的计划。”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6-46。哈耶克随后对计划经济的必然性进行了论证。在那个时代有人认为垄断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发展一定会导致垄断。政府只能在垄断组织控制生产和政府计划中做出抉择。然而,哈耶克认为“在计划经济不可避免性的论证中,技术的改变已经在数量逐渐增多的领域中使竞争没有可能,而留给我们的唯一选择是由私人垄断组织控制生产还是由政府管理生产。这个信念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有关产业集中化的学说”--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7-47。然而产业集中化理论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同时各种实证研究证明,科技生产水平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垄断,反而是政府的有意扶植造成了行业垄断。因此,垄断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和德国,特别是在被视为代表资本主义必经的演进过程典型国家的德国,自从1878年以来,卡恃尔和辛迪加的发展,受到周密的政策的有系统的扶植。政府不仅使用了保护手段,而且用直接诱导最后并使用强制的方法,推动管制价格和销售的垄断组织。”--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49-50。反而在社会经济十分复杂时,自由竞争比中央计划更加有效。只有充分竞争状态下,即生产者只能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价格的变化却不能控制价格的变化时,才能有效利用价格体系调节经济。反观德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德国并不是自发形成垄断,而是依照德国思想家所划定的路线前进。“因此在社会演进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1-51。
不论在何种社会,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而每一个人的效用,包括了无数的变量。同时,不同人的生活环境,价值观,教育水平等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的效用函数严格意义上都是不相同的。社会经济中,政府不能简单地宣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作为单一的目标。这种目标已经预先假定我们每个人是拥有相同的效用函数。但是一个人的效用包括了一系列的变量,是一个多维的向量空间。但是,集体主义者依照一个单独的变量来规定我们的一切活动。并且他们认为这个效用函数是很完备的,不论任何人,此效用函数对其都适用。现实中肯定不是如此,并且有些东西对某些人效用为正,对其他人来说效用就为负,且不同变量的权重也不尽相同。举个简单地例子,对于高收入者来说,时间对其的效用就比金钱更大,但在低收入人群看来,金钱效用远远大于时间。因此计划经济政策很有可能一刀切,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成全了另一部分人。计划经济通常要求民众为某一“更为高尚”的利益做出牺牲,而这类高尚利益通常被简化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等口号。于是,当计划经济的领导人要求部分人牺牲利益时,除了受害人之外的所有人都会认可和支持,因为这被视为是善良公民应有的义务。如果受害人不愿做出牺牲,就被认为是反对国家和人民的。民众受到社会道义的绑架,不得不牺牲自己。哈耶克的观点也非常明确,即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罪在于对个人自由的损害。个人主义者认为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价值判断,而且,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且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但是集体主义者认为,在需要的情况下,应该要求个人按照集体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价值和偏好,集体的需要应该至高无上且优于个人的喜好。
如果集体的需要随意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则个人的自由将会荡然无存,只要集体需要个人做出牺牲,这种屈从就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所有的抗辩都会淹没在“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中。哈耶克的简练地总结为一句话,“当这个制度由一个集体主义信条支配时,民主不可避免地将自行毁灭。”--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70-71。哈耶克的观点固然有些偏颇,但也说明了计划经济集体主义的弊病。扼杀了人类自由的本性,以及突破现有框架进行突破创新的欲望。而且某些牺牲是完全不合理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城市农村价格剪刀差。利用低廉的农产品价格补贴城市发展,牺牲农民的利益。更可怕的是利益集团制定出有利于自身损害普通民众的政策。这些也是中国现在发展需要注意的。但是集体的某些政策确实是为了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比如社会保障制度。因为自由竞争的经济在某些条件下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状态,但是帕累托最优仅仅是效率上的判断,并不代表分配上的公平。哈耶克奉行自由主义,他认为个人只要是凭自己能力奋斗,而没有藉由体制或政府管制获得的特权,其所获得的财富都是合理合法的。不管落得何种下场,贫穷或富贵都是可以接受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某些方面的确有遏制民众自由生活的行为,但是在公共物品等方面,经济学已经证明了市场行为是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的。政府的行政命令在这些方面可能更加有效。当然,前提是命令必须是深思熟虑,不以谋私利为目的的。
哈耶克在法治与民主上也进行了一定了论述。所谓“法治”,并不是人民守法,政府行法就足够了。法治在根本上是中立性的,它与民主政治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真正的法治在近代是由民主政治衍生出来的。法治对于民主政治,只是一种必要条件,并非成分必要的条件。这也就是说,没有法治一定没有民主政治,但有了法治,而其他条件未满足时,不必是民主政治。由此可证,法治一定是民主政治的保障,更不一定是到民主政治的道路。在法治之下,政府的政策,应以固定的法律为依据。在行使专断权力的政府统治之下却并不如此。在这种政府统治之下,政府可能把生产导向其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法律条文是可以预先制定的。但是,在法治之下,这些法律制定,并非为了特殊的个人达到其特殊的目标,或满足其特殊的需要,这些法律只是满足每个人各种不同目标的工具。这些法律的制定,应该是长期的规划。在规划中,我们不能明确知道这些规律是否只有利于某些特殊人物,而不是有利于其余的人。法律的公平精神由此体现。法治和政府的一切行动是否在法律的意义上合法这一问题无必然联系,它们可能很合法,但仍可能不符合法治。政府的行为都是合法的但它的行动肯定不在受法治原则的支配。“通过赋予政府以无限制的权力,可以把最专断的统治合法化;并且一个民主制度就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建立起一种可以想象得到的最完全的专制政治来。”--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3-83。我是十分认同哈耶克对此问题的看法。一个国家如果立法出现问题,那么法律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需要调整,人们对规则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于立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我国目前立法存在着许多问题。下位文件与上位法相抵触,或者不同部门规范性文件相互矛盾冲突。而且某些已经存在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规范来调整。而且我国的立法过程通常表现为由上而下,更多的体现了党和上级的意志,这其实与立法民主精神相违背。同时,立法时更多的体现了部门地方利益。这其实就是哈耶克所批判的恶法,立法目的就是对特定的人有利。中国过去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因此政策往往具备法律的权利义务内容。而在主要依靠政策推动改革的进程中,谁先获得了政策优惠,谁就可以在市场上领先一步而获益,而谁掌握政策权限,谁就有更大的支配权。由于历史传统、体制改革等因素,我国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公共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家,而且我国的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共,中央的权力又集中于主要领导人。虽然这种体制曾经起过较大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弊端日益凸现。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党的领导职已经逐步取代国家机构的管理职能,使国家机构的权力逐渐向党组织集中,党组织日益成为整个国家体制的中心。权力的高度集中,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行政关系逐渐转化为党内的上下级关系。中共也经常对立法进行直接干预。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提出了法治的口号,改革正在进行中,可以看到中国的进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正在提请大会审议。立法是国家的重要政治活动,立法法则是规范国家立法活动的重要法律,这是一部宪法性法律,其法律层级仅次于宪法。通俗来说,立法法是管法的法。从“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意味着立法本身受到更加谨慎严格的对待,在“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这样的目标下展现问题意识,并勇敢坚决地做出改变。
总体来说,哈耶克这本《通往奴役之路》是一本好书,其中的很多观点在当时看来是深刻的也是犀利的。直面历史,不得不承认哈耶克的担心在诸多共产主义国家的历史实践中成为不断重复的人类灾难。不管是苏联的“肃反”,柬埔寨的红色高棉还是中国的“文革”,在个人自由没有保障的国度里一旦爆发起大的运动,受害最深重者必将是普通民众。而每年饿死无数人的朝鲜勒紧裤腰带也要每年花费巨资进行导弹试射,这与中国60年代德国30年代的做法又何其相似。《通往奴役之路》对我们这些在爱国主义教育下长大的人来说,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在某些方面的不足。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过去计划经济的弊端残余,比如法治的不健全,比如对于物权保护的欠缺,比如集体主义对于个人效用的压迫。同时,这本书的很多内容也过于偏激了,将社会主义同法西斯主义等同我并不十分赞同。但其的初衷应该是对极权主义的批判,而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到中国正在逐步改进一些错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各种著作中最为公众熟悉的。但由于其激烈的反社会主义立场,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国家被列为”禁书”。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世界上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不搞社会主义了,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读一读马克思主义的死敌 ——哈耶克的这本书,对我国读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有益处的。
1944年出版的《通向奴役之路》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作者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先生。1974年,当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一个两个组合(哈耶克和贡纳尔•缪尔达尔),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缪尔达尔是瑞典福利国家的理论创始人之一,并担任过内阁部长,亲自参与福利国家的政策和制度设计。从当时的政治潮流看,瑞典人对他给予表彰,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哈耶克却是现代福利国家最激烈的批评者,早在40 年代他就指出,这是“通往奴役之路”。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们还是决定让他们联袂获奖。他们觉得,诺贝尔奖是一项纯科学的奖项,所以政治立场上的对立不应该影响两人一起走上领奖台。不过,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承认,在所有分享同一年奖金的经济学家中,这两人确实是共同点最小的。)
《通往奴役之路》唤醒了所有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哈耶克一直被人们视为经济学界的“叛逆者”、“异端”。
他早年就已名扬天下,但在30年代,哈耶克在初到伦敦时在罗宾斯的支持下孤身一人拿凯恩斯的学术观点开刀,终因一时疏忽,败下阵来。《通向奴役之路》出版时,从社会主义拥护者,到资本主义改良者,甚至到祈求政府救助的贫民,无不对他予以抨击,哈耶克由此声誉日下。咸鱼翻身,其书必有其智慧、闪光的一面。其书论述了市场与计划两个方面,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之路”,唯有走市场之路,方可摆脱奴役。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重读这本《通向奴役之路》时,必会觉得意味深长,感慨良多。
在本书引论中,哈耶克大声疾呼,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因为一股祟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弥漫,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渐渐被人淡忘。哈耶克这里所说的个人主义,不是指惟我独尊、自行其是,而是充分尊重个人的兴趣和选择,每个人都能各显其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自由也不意味为所欲为、无所顾忌,而是说人们干每一件事情,都是出于自愿,并不是被强按着牛头喝水,身不由己。
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是对自由的最大威胁,它天生就具有独裁主义倾向。当法国作家们在描绘社会主义的蓝图时,就认为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实现他们的理想。独裁较之政府管制更为有害,它从根本上危及到个人自由。因此,以自由为灵魂的民主主义,势必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它们除了“平等”二字以外,别无共同之处.但即便是平等,二者也有云泥之别。民主主义是从自由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的平等,只能是从奴役和抑制中实现,因此社会主义的民主,只是徒有虚名。
哈耶克坚信,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保障。他把实行私有制的社会,称作“富人得势的世界”,而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在他看来,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在私有制社会,穷人的机会虽然比富人少一些,但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同样可以发财致富,虽然每个人的收入不可能均等,但走向致富之路的机会却是均等的,这是真正的社会平等。可在公有制社会里,尽管穷人名义上是公有财产的主人,但实际上,哪一部分财产也没他的份。不仅如此,由于事无巨细都被当局牢牢控制.老百姓只得低声下气,任人摆布,靠当权者的“恩施”过日子。哈耶克于是问道,究竟是一个“富人得势的世界”好,还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致富的世界”好呢?
在哈耶克看来.一切类型的计划经济都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没有多少区别,它们都是集体主义。哈耶克认为,迄今为止,对配置资源来说,竞争最为有效,计划是与竞争鲜明对抗的,它只有被用来弥补市场缺陷时,才能与竞争结合起来。如果完全限制竞争,而用计划取而代之.那么结果必将一塌糊涂。哈耶克历数了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
计划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浩如烟海,情况复杂多变,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面面俱到,考虑到所有相关因素,因此,分散决策势在必行,由当局用单一的计划来控制经济,只会弄巧成拙。而且,在计划体制下,企业家的收入和升迁,并不仅仅取决于业绩,而往往由上级主管部门说了算。这样,企业家与其“眼睛朝内”,在企业埋头苦干,还不如“眼睛朝上”,多与上级部门联络感情。加之在计划体制下责权不清,企业无论亏赚,都与企业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们在决策时,通常并不从企业利益出发,而是投上级所好,看他们眼色行事。事已至此,企业又何谈经济效益呢?
更糟糕的是,经济计划必然导致政治集权。假如要制定一项登山计划,由于个人的偏好不一致,在选择目的地上,难免意见分歧。或许有人想看泰山的日出,有人想欣赏华山的险峻,也有人想一睹黄山的风姿„„结果大家七嘴八舌,吵成一团,计划胎死腹中。要想计划顺利进行,就得推出一个权威,由他独揽大权,最后一锤定音。这样,“独裁”就不可避免。而且,要大规模地推行计划,独裁的效果最为明显。因此哈耶克说,独裁和计划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伴相随,形影不离。
政治上的专制,又会产生“当代蒙昧主义”。所谓“当代蒙昧主义”,是指“思想的统一性”。在中央计划体制下,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总是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一日复一日地向人们灌输同样的思想。结果全体人民形成了同样的思想模式,最后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思想支配一切。“当代蒙昧主义”之所以站得住脚,主要在于当局炮制了一种“高尚的谎言”,使得人们相信:当局要建立的道德标准.是惟一正确的;当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正是他们所希求的。比如,30年代德国政府为了消灭犹太人,找出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造舆论,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个观念: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可恶的,必先诛之而后快。双手沾满鲜血的德国青年,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反而洋洋自得,充满崇高的使命感。他们空有健康的躯壳,却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想。
[A]哈耶克论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体系必然走向独裁专制与腐败。举个例子,你的东西如果是与他人公有的,最终大家都要用的时候,必然力大(权高)者得。除非你认为所有人都像你一样的公平善良,那公有制也许是个好主义。所以,现在把改革的矛盾归罪于市场经济真是莫大的讽刺。同志们要清醒:我们要法治,要清晰权利,要反腐败。要让每个普通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在哪里,如果被侵犯了,有个地方可以清晰简单的评理。
[B]1974年10月10日,在诺贝尔奖盛大的颁奖晚宴上,哈耶克说了这样一番话:“如果当初有人来问我是否应当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会毅然决然地予以反对。”一个理由是,他担心“这样一个奖项会使更多的人追逐科学的时髦。”第二个理由是,诺贝尔奖将赋予那些经济学家以不应有的权威。经济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一个物理学家,即使获得了物理学奖,也只能影响本专业的物理学家们。而经济学家主要会影响外行:政治家、记者、公务员和一般公众。大家都愿意听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对于治理经济,甚至治理国家有什么好主意,而获奖者自己也很容易以为,自己真的是全知全能的。结果,就出现所谓“知识的僭妄”。按照他的说法,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不很合适的政策,其实都是经济学家狂妄自负的产物。
[C]“自由的精神就是对自己是否正确不是很有把握的精神”。--哈耶克
[D]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年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退役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1921年获法学博士之后,他转而研究经济学并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跟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们做过助理研究员。1924年返回维也纳,与几个才华出众的年轻经济学家们(包括摩根斯但和哈怕勒这些后来非常有名的人)一起,从师路德维克• 冯•米塞斯。几年后,哈耶克以维也纳大学讲师身份受到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列奥尼•罗宾斯之邀去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发表其第一部主要著作《价格与生产》。这使他在英语学术世界初露头角。1930年代,哈耶克因不同意凯恩斯货币理论而卷人了与凯恩斯和斯拉法的论战。稍后,哈耶克又在米塞斯与兰格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论战中成为自由市场制度最坚决的卫道士。一直以经济思想史见长的哈耶克此时转入政治思想史并从中获取抨击集体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武器。这些论文后来以《科学的反革命》一书著称于世。该书追溯现代集体主义与计划经济思潮的渊源至十八世纪的圣西门与孔德。1944年,哈耶克以《通往奴役之路》名噪一时,成为一位政治思想家,同时为他在后来世界性的自由主义运动中奠定了领袖地位。五十年代,哈耶克离开英国到芝加哥大学任”社会与道德科学”讲座教授。这一时期,他继续从事思想史研究,终于在1960年完成了他”不惑之年”的主要著作《自由宪章》。该书成为现代自由主义的宣言。60年代,哈耶克返回欧洲,在西德任教,并发表其晚年时期主要著作,《法律、立法和与自由》三卷。至此,哈耶克著作等身,所著文章均被认为运思深远,入木三分。他的不少著作当时不为世人理解。直到1974年,诺贝尔奖评委会授予他经济学奖,承认了他”在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理论上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对经济。社会与制度之间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到了80年代末期,鉴于中央计划型社会主义经济的失败,人们对哈耶克思想的尊重达到了顶峰。哈耶克被认为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绝无仅有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要观点,也是最基础的观点:财产权是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及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失去了财产权,就失去了一切!
人天生有很多权利,首当其冲,最为关键的是“生存权”。
生存权,如果用动物的眼光看,就是食物权,而从人类角度看,因为人类的科技文明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演变成了“财产权”,人类的财产权,就是人类的食物权,也就是人类的生存权。只要食物权一丢,那你的其它一切,不管是什么就全丢了。
如果你对这个观点有意见,我无需跟你进行任何辩论,我们只需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将你的食物权,将你的家人的食物权,将你的亲戚朋友的食物权交给我,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你们不得进食喝水,然后,我可以将其它任何权利都给你,你想怎么辱骂我、打我都行,哪怕你杀了我,只要我至死都没说同意你们进食喝水,我死后,一样会有你、你的家人亲戚朋友一大群人陪葬;
只要一天后,最多三天后,当你的家人朋友饿得渴得奄奄一息时,你就会乖乖地向我下跪,向我叩头,恳请我给你们一口活命的饭,此时,我不管提出什么让你尊严丧尽的无理、无耻条件,你自己好好想想你会不会答应我?
反过来,如果你自己拥有了食物权,我只骂你一句,你会答应吗?
这个道理你懂,我懂,独裁者更懂,所以,独裁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将民众们的米袋子骗到手,后面的一切就好办了。
因此,独裁者有它的一套骗术:资本家富有,但人少,穷人钱少,但人多,只要能将多数的穷人骗倒,就OK了,于是:
1.闭口不谈绝大部分资本家原先也是从穷苦工人努力奋斗走出来的基本事实:
.每一个时代的资本家,或是发明了新技术,或是经营管理上,其实都是社会发展带头人,;
.穷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都可以发家致富;
.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时代或是在科技上,或是在管理上,成为各行务业的领头人,也就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只要一松懈,不再是时代的领头人,他必将回到穷人的队伍;
.在自由平等的社会,致富之路对每个人都是畅开的,就象运动场一样,跑道对每个人都开放,比得只是谁跑得快;
2.资本家中有坏人,这是一定的,就象民众中有杀人犯一样,独裁者就专找几个通过投机专营的做典型,再加上有些资本家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性,如“二奶”,“开快车撞死”等,将这些事罗列出来,给大家一个“资本家坏”的心里印象(妈的:这些事穷人也在天天干,但独裁者就是故意不说);
3.调动强大的宣传工具,恶意丑化资本家;
4.宣传到一定程度,开始抛出:你之所以穷,全是因为资本家坏;再继续宣传,强行向民众灌输;
5.时机彻底成熟,提出“公有制”:为了防止再发生类似的财富集中到个人手上的事情,将大家的财富全部集中,由人民代表进行管理分配,照顾到每个穷人,这是个最好的模式;
6.彻底反对民众拥用“财产权”,为此,专门制造了一个非常非常让人恶心的词:罪恶的私有制!
因为穷人本就没有多少财产,又在做着“分一份”的白日梦,资本家财富多,但人少力量小,于是,全民的财富全部被收缴,收“米袋子”完成了;
“米袋子”一收,接着,什么都好办了,民众呼一声“万岁”,给一口饭,喊一声“××主义好”,给一口饭,谁敢不从,谁敢不听?凡有意见者,“无产阶级专政”正等着;
为了继续这种欺骗与压榨,所有的“公有制”国家,无一例外的都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严厉的言论自由管制,采取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人权压制!民众强行“被代表”了,被“人民”了!
至此,独裁制确立,奴役之路完成!
民众做着“统治阶级”的美梦,实际从自由人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奴隶。
民众原想“均贫富”,最终得了个“均赤贫,均饥饿”。
到底谁富了?反正在“公有制”国家,绝对不会告诉你谁富了,但大家心里一定清楚谁富了
第四篇:读 《通往奴役之路》
读《通往奴役之路》
《通往奴役之路》这本书,是在我读关于中国当下劳工问题相关资料时,了解到的。一直都想读一下,中间,因为各种原因,拖了很久,直到今天——六月的最后一天,才将这薄薄的一本书读完。读完以后,还是很有一点启发的,这中间既有计划体制何以必定导向极权政治的深层经济、政治、社会、思想原因,也澄清了许多司空见惯的谬论。尽管哈耶克是在1944年完成这部批判“国家计划等于全民奴役”的作品的,但他对于计划经济之下,自由、民主、法治覆亡的精彩论述,仍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在1949年以后,我国实行了长达30年完全的计划经济,而直到1992年才正式宣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直到今天,计划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生活,与此相对,经济计划之下,人的被奴役、法治的被搁浅、自由的被践踏、民主的被虚化等问题仍深深困扰着民众。在此背景之下,读《通往奴役之路》所引起的思考,就多了一层现实的东西。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世界上为数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开始相信中央计划经济可能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哈耶克在这时出版这本书,警告人们,中央计划经济是“用通往天堂的美好愿望来铺设一条国家通往地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追究,何以当时的众多学者和知识分子包括底层的民众越来越倾心于中央计划经济呢?何以在英国——自由主义和人权观念最为坚实的国度,中央计划思想竟会逐渐泛滥呢?哈耶克认为“自由主义的衰退,正是它的造成的,”即人们越来越不满于自由市场经济下,产生的种种问题,譬如经济危机、贫富差距,以及社会上存在的特权、垄断,这些在自由经济的语境下,都被算在了自由竞争的头上。如果细心思考的话,自由竞争使得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私有财产使人们获得经济自由的同时,人被更大程度地解放了,然而正是自由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人们产生了更大的欲望——通过有意识的计划可以使人们规避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完全的保障。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无疑在二战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增强了,其显著表现就是福利国家的兴起,这也算是契合了人们的心愿吧,不过,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则宣告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模式存在着深刻的弊端,而这,也正是哈耶克所主要攻击的。
哈耶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央计划经济的弊端,理论主要针对的是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主要针对德国、俄国。
对自由主义信条造成主要威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主要前提是,伴随着自由竞争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会逐渐由垄断组织所控制——规模化生产的低边际成本和大企业的先进技术使得竞争没有可能。而哈耶克则认为与其说垄断是竞争的结果倒不如说垄断是政府具有偏向性政策的结果。譬如,如果说垄断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之后的结果,那应当是资本主义越发达的地方,越早出现大型垄断组织,但事实是,垄断组织首先是在比较年轻的工业国家美国和德国出现的。而德国大型垄断组织的出现,和政府周密的扶植政策密不可分的。换言之,使得垄断组织能够长期在某一领域居于垄断地位而免于受其他竞争者挑战的,与其说是因其规模和技术而导致的竞争的不可能,到不如说是政府高度保护性的政策使得竞争变得不可能。而英国也只是在过渡到经济保护政策以后,垄断组织才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哈耶克在本书中认为事情之所以会这样,是德国以及之后的许多国家追随19世纪的思想家的思想的结果,即“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使其不可避免的是思想。”我觉得除了思想方面的因素,具体的现实更可能是加剧众多国家逐渐倾心于国家计划的原因。而现实就是,1929年,大萧
条之后,使众多西方国家走出经济危机的并不是古典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政府的不作为,而恰恰是政府的大有作为使得人们逐渐走出失业的阴影,与此同时,两个典型的中央计划国家德国和俄国的迅速崛起,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计划的魅力”,二战的特殊情况,加重了国家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系列的事件,使人们觉得似乎19世纪的思想家们关于中央计划经济的鼓吹和对自由经济的诘难是对的。现实和思想的互相促进加剧了这一过程。
然而计划的核心魅力在哪里呢?它勾起了无数人理想状况下的狂热。在自由经济状况下,事物出于一种自生自发秩序之中,这不仅意味着任何人都没有对局面的控制能力,更意味着无数人关于经济的完美设想不能强有力地推行下去,这实在是令很多人沮丧的——明明有更完美和更高效的方式,却无法实施。而计划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缺憾,它可以迅速集中大量的资源完成某一个单方面的目标,这种速度和效率是自由状态下所根本不能想象的。正是计划的这一优势,使得许多胸怀理想的人幻想借助国家计划迅速实现某个理想或者社会抱负,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目标只有借助计划才能充分实现。然而,这里有一个致命的矛盾——社会的最优和某一领域最优的矛盾。无数的人都希望通过计划来实现他们认为的最重要的社会目标,而除非他们的价值观是统一的,他们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否则他们就无法在具体在哪些方面集中资源得出统一结论。而这时,就只有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来做决定,但事实是,我们完全没有理由相信一个人或者是几个人能够清楚社会资源运用的最优解是什么。这样出于美好愿望的结果只能是资源运用的非效率,比如和运输量不匹配的公路,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不匹配的政绩工程,这统统都是资源的误用。
民主和计划是不相容的。民主与计划的矛盾主要在于民主议会在产生一个包罗万象的计划时的无能,这就必须使得政府摆脱民主程序的羁绊,自由地制定计划,自由地实施计划,换言之,计划必然产生经济上的独裁。如果没有经济上的独裁,在民主之下的中央计划经济只能是混乱不堪——经济领域的过于庞大使得无法通过表决来达成一致意见。从根本上讲,人们之所以对于庞大的全社会的经济资源的配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不仅仅因为任何人的智力和想象力的有限使得他不能形成一个可以衡量全社会的价值尺度,还因为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有限经验所形成的价值尺度往往是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这意味着,人们所能达成一致的仅限于某些一般性的规则和十分有限的共同目标,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根本性的不同,使得表决无法形成一个包罗万象的经济计划。然而,一旦经济上产生了独裁,独裁就势必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坦率的讲,民主只有在人们可以自由地处置私有财产的竞争体制下,才能实现。而独裁的结果是,人们自由的丧失,人们重新回到等级森严的“身份”社会中。
法治和计划是不相容的。计划要求的是独裁者无限的权力,法治要求的是将权力关在规则的笼子里。具体的讲,法治要求必须有一种一般的规则,这种规则首先是针对政府本身,然后是针对所有公民。规则的存在,意味着,人们在一件事未发生以前,就可以根据规则预见到政府或者其他公民会采取什么行动,从而根据这种预见来调整自己的行动。而计划经济下,政府不可能根据一般性的规则办事,因为,计划当局面对的是复杂的经济运行,从一般性的规则当中根本找不到答案,它必须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动,而且具体的行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可能直接和决策者的情绪、偏好、利益相关,人们根本就无法预测政府的所作所为,因为政府是不受限制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不再通过努力预测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尽量做出准备,而是设法使得决策者做出有利于人们的决策,这意味着,对于不同的人的差别对待,人们又回到了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在这样的社会里,只有掌权的人才能致富,人人都是被权力奴役的工具,这种奴役程度又因为现代先进的技术设备达到古代所不能达到的地步。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经济控制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对社会全方位的控制、对人全方位的奴役。从根本上说,私有财产是我们能自由做出选择的最后保障。哈耶克认为控制一切经济活动的人,等于控制了我们可以用以实现目标的所有手段,这意味着,我们作为个人,将不再有能力去选择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我们将失去所有自由。马克思主义者可能会说,资本主义之所以是万恶,最根本的是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必须接受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因为他别无选择。这里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是众多的,劳动者有着充分的选择权,正是劳动者自由的选择权保证了劳动者不可能被无限地奴役,因为他可以转向其他人。但是,当所有资本都被集中在国家手中时,不管资本名义上的所有者是谁,劳动者必须为一家雇主——国家劳动,他没有任何的选择权,而国家资本的实际管理者可以凭自身利益、偏好、情绪施行任何的差别待遇,因为,国家对于经济的控制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个人一旦摆脱国家,将无路可逃。
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两条路:自身命运由几个人决定或者是自身命运由自身的才能和运气决定。前者以失去选择的自由为代价来获得语义上的绝对平等,后者以相对不平等为代价来获得选择上的自由。不可否认的是,在竞争的社会里,穷人的机会比富人的机会要少得多得多,但是也只有在竞争的社会里,穷人才能靠自身的努力而不是掌权者的恩惠获得成功,因为,他至少有选择的自由。由于生产资料私有,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而在完全的中央计划经济中,谁掌握生产资料的管理权,谁就有掌控我们的全权。这种掌控,不仅仅是外在行动上的掌控,还包括精神上的掌控。赋予计划正当性的不是计划本身,而是为计划量身定做的理论,这种理论不仅仅是独裁者自我陶醉的麻药,还是统一价值观的社会麻药,这种麻药不是理性的逻辑说服,而是信条的重复,在全社会被高度管控的国度,谎言不用重复一万句就已经成为了真理,而且是被民众心悦诚服地接受为真理,这种业已成为真理的麻药使得一切不合理事物成为理所当然。
人们被全方位的掌控意味着,不是“不劳动者不得食”,而是“不服从者不得食。”服从组织、服从上级、服从集体、服从领袖变成至高的信条。而相应的,国家也许诺给人们一种保障,这种保障是绝对平均的,换言之,人们获取的酬劳,不因为他们对社会的用处不同而不同,人们的所作所为只是一种齿轮式地例行公事,因此,希望人们能竭尽全力只是一种幻想。保障的代价不仅是选择的自由还是效率的低下。在当下社会,绝对平等的保障没有了,但是在特定领域内的保障即特权十分严重,随着有保障的人和无保障的人的差距(地位、薪金)越来越大,一套新的社会价值标准就会形成,人们不再被自身的能力被评价,而是被是否获得某种确定的保障为评价标准。每年有众多的高校毕业生希望进入体制内,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特权性质的保障。
在总结何以德国、俄国最终走上计划经济、极权政治的道路时,哈耶克认为,不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过于发达,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不够强大。这也充分说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法治、自由只有在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才能充分实现,而在资本主义不够发达、资产阶级不够强大的地方,民主、自由、法治必然是不稳固的,自由、民主观念必然是不能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的。通读《通往奴役之路》,最使人玩味的就是,一切道德的热忱、理想主义的狂热、天
堂般的梦幻都可能是通往地狱的前兆,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当个体被群体裹挟、当群体被某些人的狂热裹挟、当某些人被自己一厢情愿的某种理想裹挟,后果是灾难性的。我们需要反思的不是何以会有如此狂热的人,譬如希特勒、毛泽东等人,而是无数的个体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何以会被群体所裹挟,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低水平的小农经济,历史上长时间的专制,文化上长时间的对圣王的渴求,畸形的民族优越感所引发的的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是民族狂热的原因。但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在自由竞争经济之下,在现代观念的洗礼之下,在越来越多人的公民素质提高之下,人们必定会有自觉运用自身理性的勇气和能力,这也是启蒙的真正含义。
第五篇:《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
Chapter11真理的终结 读后感
简介:
1.《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写于1944年,在那个时候哈耶克先生认为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由于一股崇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弥漫,而作为文明基础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却渐渐被人淡忘。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哈耶克先生写了《通往奴役之路》一书。
2.关于第十一章真理的终结,重要的内容便是关于极权主义国家里对于思想,信仰等抽象意识的禁锢,强加以及再塑造。并且有关如何实现禁锢思想,统一思想这一目的的手段,过程的阐述
感想:
在阅读第十一章真理的终结时,在某几句话出现时总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之后我反复阅读此章时共鸣开始渐渐清晰起来。
在每个婴儿诞生之时,我认为他是没有思想价值判断的。而他思想价值判断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标准似乎是在后天的成长中形成的。这个标准也许来源于家庭,也许来源于学校老师,学校的环境,也或多或少的会来源于个人的社交圈子。我认为正确的优良的道德认知,基本的世界观被以规范的形态传授是正确的,甚至是不容怀疑的。例如:勤俭节约,谦虚谨慎都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认知。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形成一套属于他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一套思想观念就像一个面团,在家庭,社会,社交圈,生活环境等多方面作用下最终形成一个大体的形状,但这个形状的细微部分也还是会随着此人的生命进程在或多或少的改变。
在生命进程中思想意识也不是不受错误的因素所影响的。人与人的思想也许会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可能完全相同,没有人是会生活在完全相同的两个生活环境中的。遇到不同的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所形成的思想意识是不同的。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希望将相同的思想强加在人们身上。正如书中所写:“社会计划所指向的目标,是一个单一的目标体系,要使每个人为这个单一体系服务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每个人都相信那些目标。要使一个极权主义制度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强迫每个人为同样的目标而工作,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人们应当把它们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目标。虽然必须替人们选择好信仰并加强在他们身上,但这些信仰必须要成为他们的信仰。成为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条,以便使个人尽可能自愿地依照计划者所要求的方式行动。”(P146叶中间)思想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控制了思想也就能控制了行动。就好比说:一个人需要在文明社会中生存,那么他需要填饱肚子,填饱肚子需要钱,钱来自于工作,所以一个人就必须有一份营生。这就是最浅显的思想意识支配行动,思想告诉这个人的是找工作,通过正当手段获得金钱,而非偷抢。这也是思想意识支配行为的一个体现。哈耶克先生认为:“极权主义宣传所引起的一种更为深远的道德影响。它们对于一切道德都是具有破坏性的,因为它们侵蚀了一个一切道德的基础,即对真理的认识和尊重。”(P147下方)
此章中还写到对于官方信条的公开批评,或者甚至表示怀疑都包括在内了,是必须禁止的,因为它们容易削弱公众的支持。这些哈耶克先生的观点激起了我对当局政府的一些看法。最强烈的便是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这一课的看法。我先声明我并不反对对于领导人思想的学习,以及对历史的学习。我认为有失偏颇的便是在书中对于这些思想所产生的影响的过分鼓吹,它似乎在营造一种让学习者们对这些伟人,以及他们的理论,领导等的一种崇拜思想。我想对于那些理论每个人都会有基本的价值判断,在看过这些理论所产生的影响之后自己会判断它的价值好坏。没有必要强加所有人都将这些理论所视为信条,人生信仰,并由此或借此巩固当局统治的稳定性。这个禁锢思想的当代手段让我觉得有些愚蠢了。从小便学习日本当年给战争中的中国所带来的创伤。这些学习让现在的我一想到日本便有一种似乎是本能的仇恨。尽管我一再告诫自己那是个需要从多方面审视评判的历史性问题。但是还是有仇视心理。我不得不重新崇拜一下思想教育的伟大力量。日本的行为在当年所造成的影响的确应当受到职责,但是这种职责应当是理性而且客观的,而非漫骂的职责。
再有便是媒体对当局的政治性报寻的透明度。每个国家都会对于某些社会新闻通过媒体对其进行消息封锁。但是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的透明度确实要高一些。而我们的“保密”工作确实值得“赞扬”。单方面思想形态的挤压当然比多方面挤压能更快的形成政府当局所想要的形状。获取消息的来源单一,思想受诱导的方向更具集中性。
“真理这个词的本身已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它不再说明某种有待发现的东西,只有个人的良心才能判定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它的证据(或者是提出证据的人的身份)会成为一种信仰的理由”(P155 paragraph 2)
有产生出一种思想氛围,对于真理的意识的丧失,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对理性信念所具有的力量的信心的消逝。也许只有改变现状的禁锢,独立寻找真理的过程才能予真理生命力,令其复活。
现如今,我们有言论的自由,但是在思想都是局限的基础上,言论又能自由到哪里去呢?西方国家,像美国,总是积极鼓励学者们再建立新的,有论证根据的新理论,以此来驳斥之前的旧的理论,学术的进步就是在不停的博弈之中进行的。虽然我十分不愿提起中国本土的学者没有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这一事实,但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大批大批的优秀学者流向国外,在国外他们获得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满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有获得满足感的机会?
国外的教育,给予学生适当引导,之后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体会。而我们呢?小学、初中、高中哪个阶段不是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学,思维总是走在既定好的道路之上。何来发现?何来思维的发散?当整个社会的思想都归为统一的时候,那么导致的结果也许就真的只有停滞不前了。
我们的思想需要的是一个“海阔平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而不是一个规规矩距,四四方方的盒子。只有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之上,才能够在思想层面上有所前进。多维的思想所需要的是发散而不是定式。当真理在一个社会终结之后,那么这个社会所面临的只是不断的被超越,最后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忘,成为历史。
在反复阅读这部分内容时,总能不断的看到新的问题。“创造理论”的行为,的确是存在的。计划者再进行工作时,会发现各种不同的需要之间的冲突,并在必要时,他必须做出决定。而这个决定的道德标准,是被随着各个决定而被创立出来的。”计划者在做出决定时,由于缺乏其他任何根据,必须听凭个人爱憎的指导,把这种爱和憎加以合理化的这一需要和采用能够打动尽量多的人的方式来说明他的理由的必要性,会迫使计划者不得不创造理论,即对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作做出断言,然后这些断言就成为统治学说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149 中部)这一段话使我想到了第二章“伟大的乌托邦”的有关内容,不可否认,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存在基本原则上的冲突。“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有相似性,而“共产主义”所带来的美好世界在作者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某种意义上,斯大林主义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它是国有化和集体化不可预料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政治附属物。现代社会
中人与人的想法不可能是统一的,但现实的发展是需要人们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于是强有力的政府便出现了独裁(为计划而出现的)。故而会出现一种强制力来统一思想,这就违背了作者所持的自由主义。第二章中彼得·德鲁克先生说:“通过马克思主义可以达到自由与平等的信念完全崩溃,已经迫使俄国走上德国一直在遵循的相同道路,即通过极权主义的,纯粹消极的,非经济的,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这等于说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本质上是相同的。法西斯主义是在共产主义已被证明为一种幻想之后所达到的一个阶段,而在斯大林主义的俄国和希特勒之前的德国,共产主义已经同样被证实是一种幻想。”(《经纪人的末日》1939年)历史问题错踪复杂,在这里不去根究,但是历史之外的那些假借的外壳,就比如说现在的“共产主义”一说,直观看来,历史上的与现实中的共产主义被掩盖的毫无关联,但是我个人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根源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即都是立志于建立一个共产的社会形态。想法往往是美好且利于集体中每个个体的,但是微观上看这些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偏差。目前我们官方的社会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已向传统意义靠伍,为了使它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则,故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现代人都有一种共性,那便是强大的好奇心,有欲望去探究背后光线所照射不到的地方。(注:有别于对阴暗面的探究)我认为现在是存在这样一部分人的,他们看穿了表面的掩盖,直击问题核心。有人说出来,有人选择沉默。现实中总是将最美好的,最健全的一面展示给公众,而掩盖一些本质问题,漏洞而找不到补救的办法。其实就算将有瑕疵的那部分摆出来,大家共同探究解决,这样也使群众有现实参与感,这也许可以加强凝聚力。
思想的生命力来自不同知识和不同见解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理性的种子在这种肥沃的土地上成长。如果对思想的成长加以控制,那只会起反作用,最终导致思想的停滞和理性的衰退。什么应当发表,什么应当传授都由当局决定,那么这根本不存在对真理的追求。试想一下,消息来源变得唯一后,人们所接触到的,所认知的。所接受的都一样,就算给予自由,这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存在的问题便是处于不完全自由情境下的思想压迫,失去了追求真理的能力。支持的信念来源于人们的价值判断基础,来源于一种自主自愿的本能意愿。现在所急需的是能有一个机会,将抽象的思想上的质疑,转换成实体文字,需要一个平台交流。
我不愿意看到真理的终结,真理就像理性道路上一束火把,当它熄灭后,当先人失去方向后,选择“精神自杀”的人应该不在少数,理性的光辉最后也只能永远消失。发挥追求光明的本能,延续真理的火种。
(注:以上言论或许存在问题,还望老师给予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