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弹力的教学设计[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2:09: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力弹力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力弹力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力弹力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秤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3、知道国际单位制力的单位。

重点:认识弹性、弹力、弹性势能。

难点:理解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教具:弹簧、钩码(3个)、橡皮筋、橡皮泥、铁丝、充满气的气球、塑料直尺等。

教学内容:

一、学生活动1:探究弹性

学生通过竞技比赛,使用扩胸器、握力器、健身棍,说出手的感觉,引出弹性形变和弹力。

二、学生活动2:探究物体形变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学生设计实验:

1、架高塑料尺,施加向下的压力。

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

3、弹簧秤上挂1个、2个、3个钩码,示数的变化情况。

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

说明:弹簧秤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三、学生活动3: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了解构成,使用注意点;

2、知道力的单位,读出手边弹簧秤的分度值和量程;

3、弹簧测力计的校“0”

4、使用弹簧秤测自己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四、认识弹性势能

通过教师举例引入,结合多媒体资源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能使其他的物体工作,即具有弹性势能。

学生举例、讨论

五、学生归纳、总结

六、课堂检测:

《补充习题》26页~28页

七、作业布置:

1、3w 第一题

2、《学习指导》 相关练习

第二篇:《力 弹力》教学设计

《力 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

本章是引导学生进入力学世界的开篇,学生已经有了机械运动和物质属性等知识作为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三种性质的力的特征,进而归纳出“力”的一般性概念及测量、描述力的方法,并直接为第九章“力与运动”、第十章“压强和浮力”及机械功率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学生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及表格设计能力(5)了解范性形变 2.过程与方法

(1)动手实验操作、探究(2)体验

(3)交流与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力的作用,力无所不在的思想

(2)通过动手实验和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学生提高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弹力的概念

(2)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重点:(1)力概念的引入

(2)弹力概念的引入

(3)通过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关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右图是83版射雕英雄传的剧照,郭靖在大草原上一箭双雕的高超技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小弓箭)小弓可以将箭射的很远,说明弓对箭有力的作用 引出整章研究的内容:力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了本章学习的内容,利用小弓箭这样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

活动一:感受与讨论

请你观察下面几幅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你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尝试做做这些动作,感受做与不做的区别,引导学生体会人用力时肌肉的紧张)2.你能归纳出四个例子的共同点吗?(引导学生归纳出:“推、拉、举、压”这些动作都发生在人和物体之间)3.“推、拉、举、压”这些动作只能由人来完成吗?(如果不是的话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这里我们把“推、拉、举、压”称为力的作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4.介绍力的相关知识(用什么字母表示,国际制单位)5.感受1N的力(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6.介绍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四幅图的观察、感受、讨论,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学生既感受了力的存在,又经历了合作交流,发现新知的过程,并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分组实验

请你对桌上的物品(弹簧、橡皮泥、直尺、橡皮筋、气球)施加力,并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观察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如果发生的变化不同,请尝试将它们分类。(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并展示分类情况)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会形变吗?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拓展:前面发生形变的都是较为柔软的物体,坚硬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变吗? 出示实验器材,请同学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说明实验现象及造成实验现象的原因

(请小组所有同学同时捏,增大实验效果)2.撤消对物体施加的力,观察它们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否继续对这些变化进行分类?

(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并展示分类情况)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范性形变 3.在压气球、压弹簧、拉橡皮筋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为恢复原状会产生力,这个力叫弹力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得到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形变、弹性形变、弹力。)

仍然利用刚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尝试对它们施加力,思考第四个问题 4.增大对物体施加的外力,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活动三:探究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

2、设计实验(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同学们不知道你用的力究竟是大还是小,你怎么办呢?(引导学生使用钩码)

刚才你们得到了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定性的关系,老师利用弹簧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

演示实验:当弹簧不受力时,我们给弹簧的长度做上标记。当我在弹簧下挂一个钩码时,在弹簧伸长的地方作上标记,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就是弹簧的伸长量L;

当我挂两个钩码时,弹簧将伸长2L;

当我挂三个钩码时,弹簧伸长了多少呢?四个钩码呢?

可见,当外力增加为原来的几倍,伸长量就变为原来的几倍,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外力满足什么关系?

这是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定量的一个关系 在这里钩码可以无限制的往下加吗? 为什么?

所以刚才我们得到的关系一定要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现在老师对弹簧施加一个力,使弹簧伸长4L,请问老师施加了多大的力? 说明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定量的关系去干什么呢?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动手动脑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强化了“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

活动四:尝试制作测量力的工具(联系“温度计”)

下面请你利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实验器材尝试制作一个测量力的工具 提示: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找一个标准(利用这个标准去标刻度)

引导:测量力的大小,要有刻度去读数,首先找零刻度线(不受外力作用时的位置),标刻度(首先标1N,十等分,分度值就是0.1N,并且量程要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每一小组展示制作的测力计,请同学讲解你是如何去标刻度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懂得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明白把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所用,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

3.新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四、教学反思

1、在备课细节方面多下功夫。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应对所教授的知识做认真的分析和加工,并且广泛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严谨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上好课奠定良好的基础。2.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要更加详细到位。对学生正确的回答,应该给予表扬,以此激励学生的自信,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不正确的回答,应帮助其分析错处的原因,并鼓励学生在不畏困难,大胆尝试。3.在今后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发展,课堂必须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生的的思维潜能激活激发出来,这就需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好学,使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也就是实现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

第三篇:力 弹力 教学设计

镇江江南学校

黄莹

《力 弹力》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物体的运动变化离不开力的作用,可以说力是无处不在的。观察下面几幅图,你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

问:是不是只有人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一、力

1、定义

提示:要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举例: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

介绍:手托起两只鸡蛋的力大约为1N 过渡环节:

问: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物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活动一: 手压弹簧、手压气球、手拉皮筋,这些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形变与弹力

1、形变

问:气球或弹簧的形变与橡皮泥的形变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2、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问:是不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都会发生形变? 手压桌子,桌面发生形变没?如何证明? 问:手压气球,气球在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3、弹力

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

4、弹力的方向

观察:看看四幅图中,哪幅图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过渡环节:

学生活动二: 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问:弹性形变的与外力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镇江江南学校

黄莹

三、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学生活动三: 用你身边的器材探究弹性形变与外力大小的关系,看谁的方法多。演示实验一:观察尺的形变

问:若不断加砝码,尺会怎样?

演示实验二:弹簧的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得出结论: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过渡环节: 介绍:人们根据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制成了测力计用来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其中一种。

四、弹簧测力计

观察思考:① 弹簧测力计由哪几部分组成?

② 你所用的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

1、构造

2、使用方法

① 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FLASH读数练习

学生活动四: 测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② 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学生活动五:测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水平方向的拉力。③ 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必须与弹簧的伸长方向一致 ④ 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分度盘垂直

看图判断: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是哪幅图?

3、介绍:其它形状各异的测力计 过渡环节:

演示实验四:形变的尺弹木块

问:木块为什么会弹出去? 五:弹性势能

六、课堂练习

第四篇:弹力教学设计

弹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在初中对弹力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步深化对弹力的来由、性质、效果的认识,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观察——思考——归纳”科学方法.【教学用具】

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皮、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见图1)、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挂图1:显示桌而微小形变装置示意图(见图2)、挂图2:比较重力与弹力(见表1).表1

比较重力与弹力【设计思想】

针对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对弹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其实,对于学生,高中物理不仅因在知识内容上加深、拓宽而造成台阶,还因抽象思维、科学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学生倍感困难.所以帮助高一学生在初始阶段跨好初、高中台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会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根据本节教材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上,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基于此,本教案根据教材要求,设置了3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以“提出问题——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全课设计了12个演示实验供学生观察与研究;全课以“方法”为根茎,知识为枝叶,板书设计亦突出“方法”的脉络,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师指出,弹力与重力一样,是依性质而命名的一种力.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弹力展开对3个方面问题的讨论,以弄清弹力的来由、弹力所遵从的规律.二、研究问题1:什么是形变?教师指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从实验入手,从观察启步.我们的研究也将这样进行.关于什么是形变,将演示一组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和变化发生的原因.演示实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演示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演示实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演示实验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状变化.演示实验6:纸张被手揉皱.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比如,用手指按实验桌,桌面有形状变化吗?请学生再观察,观察物体形状的微小变化,并讲解观察的方法——把微小效应“放大”的实验方法.演示实验7: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效应.演示实验8:桌面的微小形变效应.引导学生对众多的实验现象作出归纳——这么多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状的改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形状改变有哪些形式.归纳出形变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不同形式,它们属于两类情况: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外力停止作用,物体可恢复原状;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后,外力停止作用亦不再恢复到原状.至此,对什么是形变的问题作一小结.三、研究问题2:什么是弹力?这里安排4个演示弹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弹力发生的条件.演示实验9:弯曲的锯条将小球弹出.演示实验10:压缩弹簧将与之相毗邻的物理小车推出.演示实验11:伸长着的橡皮筋将与之相连的物理小车拉过来.演示实验12:扭转着的橡筋条使与之相系的螺旋桨转动.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归纳出弹力发生的两个条件:(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施力物体必须发生了弹性形变.教师指出,这是直接判断有无弹力存在的基本依据.作出什么是弹力的结论.四、研究问题3:弹力的方向?大小?以演示实验9~12中的弹力实验为据,逐一分析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间的关系,由学生归纳出弹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的规律.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的方向作具体分析,使学生一方面弄清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作为弹力的一种效果而得名,同时,掌握判断它们的方向所依从的规律.对于弹力的大小,只需定性地了解与施力物体形变程度有关,不作详细研究,并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胡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x.五、总结全课采取将弹力与上一节课学过的重力作比较的方式,既总结了本课知识,又复习了前课内容.最后,要求学生们课后不仅要回忆本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内容,还应体会本课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板书设计】主黑板:第一版问题1:什么是形变?观察→思考→再观察→归纳: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都会发生形状改变.进一步思考→归纳:结论:见课本第14、15页.第二版问题2:什么是弹力?观察→归纳: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直接接触;施力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结论:见课本第15页.问题3:弹力的大小?方向?方向:分析→归纳: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第三版具体分析(压力、支持力)→结论:见课本第16页.具体分析(绳的拉力)→结论:见课本第17页.大小:分析→结论:胡克定律.该定律适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副黑板:

第五篇:《弹力》教学设计

《弹力》

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和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

设计理念:

对于弹性现象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根据这一认知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和过程,了解弹性和弹力,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实现学科核心向学生核心的转移,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具体事例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和态度与价值观,实现STS教育。

教学准备

弹力教学课件; 弹弓、钢尺、钢锯条、拉力器、弹簧、弹簧球、木板、钩码、铁架台。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玩具弓箭或弹弓)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

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活动探究(钢尺或钢锯条,橡皮,橡皮筋,皮球等)找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2、弹性和塑性

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泥巴、雪球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物质表现的是和弹性不一样的特性呢? 像橡皮泥和泥巴这样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有弹性的物体.

3.弹力

刚才同学们在弯钢尺、拉橡皮筋(或弹簧)时,有什么感觉呢? 我们把这种弹性物体对手的力就叫做弹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呢?请同学们讨论.

(在同学们互相辩论,发表不同的意见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后观察下面的演示实验.)

(1)放在平面上静止的小车,用手推动后运动起来,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2)将小车和一端固定、处于自由伸缩状态的弹簧挨放在一起,小车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3)将小车和一端固定且被压缩的弹簧挨放在一起,松开弹簧后,弹簧恢复原状,小车向右运动(如右上图)引导学生观察后讨论得出:

物体只有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弹力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这只小青蛙(出示实物),给它上弦后,放在地上就会自己跳起来(演示),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弹力?(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上台拉动拉力器,提醒全体同学注意观察讨论)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探究(学生阅读教材、弹簧测力计使用说明然后实际使用,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小组总结讨论归纳弹簧秤的使用规则. 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投影]形形色色的测力计.

5、巩固和提高

1、请观察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示数是:______。(请注意观察指针位置

弹性、塑性、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7、作业布置

1.P54 1题 第二问可以让学生观察后右图后讨论

2.分别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的头发试验,研究人的头发能承受的拉力和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并尝试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

下载力弹力的教学设计[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力弹力的教学设计[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弹力)

    《弹力》启发诱导式教学设计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艾田中学 蒋显翠 摘要:本文主要从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教学准备及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对高中物理必修1第3章第2节《弹力》的启发......

    第二节 弹力教学设计

    第二节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的种类,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知识的作用和应......

    高中物理 弹力教学设计

    2、弹力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问。 3、知道形变越大......

    3《弹力》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教案 王化忠 《弹力》教学设计 王化忠 【教学目标】 1.了解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方向,画出弹力的示意......

    2 弹力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

    《弹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弹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弹力》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高中学生在本教材学习中的一个大难点。就地位而言,学好弹力既可以巩......

    新课改弹力教学的教学设计

    弹力自评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弹力”一节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的第二节,“相互作用”这一章讲述的是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静力学和动力学所......

    7.2弹力 力的测量教案

    长城中学教案 课题:7-2 弹力 力的测量 主备课人: 王智华使用人:使用时间:2014 【学习目标】 1、了解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2、知道弹力的概念和弹力的方向。 3、掌握弹簧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