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美文摘抄
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年轻的母亲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这几年接触了不少母亲,更多的是一些所谓的“问题儿童”的母亲。我从不同的案例中看到一个共同现象:母亲无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错,日积月累,会慢慢形成一个严重困扰孩子的大问题,给孩子带来深刻痛苦,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不是母亲爱心不够,只是她们不知道有些做法不对。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是啊,哪个母亲的教育意图不好呢?当良好的意图和后面令人失望的结果形成巨大反差时,许多母亲都抱怨孩子本人,说孩子自己不争气,天生就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这是显而易见的强词夺理——如果问题是孩子天性中带来的,孩子自己有什么过错呢,正如眼睛大小不能怪个人一样;如果问题只能由孩子自己“争气”来解决,所谓“教育”的功能又在哪里呢?
也有人把个体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归结到“社会”、“政策”、“时代”等宏大因素上。这种归结习惯,最典型的如近年来大、中、小学校园里无论发生什么负面事件,人们都要来“教育体制”上找原因,到最后,板子基本上都要打到“高考”上。高考——这在我国目前来说最公平的一项教育政策,现在成了替罪羊,成了一切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完美到可以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教师给他营造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状况,才是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而母亲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母亲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全然不同。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希望年轻的母亲们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第二篇:当我们老了美文
时光白驹过,一瞬几十年。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夺去了我们青春的容颜,体魄的强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心渐渐变的清彻淡然。
历经岁月的苍桑,对爱已经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已不再是简单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秋月佳人的内容,爱已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爱家人,爱朋友,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爱世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
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我们学会了宽容,能够从容应对生活给予的公与不公。不再纠结于凡俗琐事,生活开始变得简单,对物质的占有欲变淡了,而亲情更浓了。
青莲一绿翠荷塘,清浊分明见晚霜。
滿江春水东逝去,苍松迎风度夕阳。生活的节奏慢下来了,一切变得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淡泊名利,取舍随缘。寄情山水,颐养天年。
对于老,很多人都怕,都想能够青春永驻。可是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岁月的年轮刻满了你曾经意气风发的脸庞,步履蹒跚,身躯己不再挺拔,满头的青丝已变成霜染的白发。人生己到了成熟,睿智的季节。
我们有了过多的清闲时光。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放松一下自己,不再需要朝朝闻鸡而起,競競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的紧张生活节奏。早饮一壶清茶,闻半日书香;午听一曲轻歌,赏半空云霞;夜秉一焰红烛,吟几句诗赋。
淡看云卷云舒、细听花开花落,少了很多的烦心,多了好多的安逸。年轻时只记得索取,把一切都想的理所当然。现在一颗感恩的心里装的满满的都是父母的恩情,兄弟姐妹的亲情。知道了健康的重要,生命的宝贵,也知道了病魔的无情。
回看人生走过的路程,有坎坷,有不平,有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离别的伤痛。从幼稚到成熟,从懵懂到睿智,在世上留下了成长的影子,甚至还留下了一点点虚名,但这一切都将会随云烟飘散于空中。
人过中年,有了谦和的心态。年轻时好比初生牛犊,不畏艰难,勇住直前,傲气冲天。而且年轻就是骄傲的资本。老了才知道,年轻时期只是自然生长中的一个过程,一种青涩、一种幼稚、一种鲁莽、一种傲然。当老了回头一看,才知道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于是谦和的心态由然而生。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享受了跌宕起伏的人生过程。我们在回忆中仔细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令人唏嘘,这是我们人生的财富,是我们记忆中的幸福。
我们有了随心所欲的资本。想吃就吃,想穿就穿,想睡就睡,想玩就玩,不再怕被人指责,不再怕被人嘲笑,一切随自己的喜好而为之。
我们有了自省的豁达。年青时难得自省,只凭着满腔热情去工作,去生活,去求索爱情。当一切都趋于平静。你才感到自省是年轻时最缺乏的一种涵养,也就慢慢养成了自省的良好习性。
我们可以漫漫享受人生幸福了。孩子们已长大,过去你对他们的关爱终于到了反哺的时候。你可以安心地享受孩子们对你的悉心照顾和关爰,儿孙满堂绕屋行,尽享天伦之乐。你就是家庭的中心,也是整个家庭的精神维系。
人老了,有了心灵的归属。年轻时,浪迹天涯,对于家的概念很是谈漠,天天把酒行欢,把家当成了过往的客栈,当中失去了对孩子的关心,家庭的责任。老了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家才是属于你自己永远停留的港湾。
我们学会了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德。唯有舍得放弃才会换来更丈的收获。这个道理老了才明白。年轻时有强烈的占有欲,结果却对他人造成伤害。老了漫漫懂得了放弃,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不应有的奢望,实实在在的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
我们有了宽容的情怀。年轻时争强好胜,争利益,争名誉。不容他人比自巴好,现在对一切事情都看谈了。生命中多了份矜持和稳重。
我们有了自信的从容。走过人生的大半路程,犹如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我们积淀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够从容面对任何发生的事情。
人老就像一杯陈酒,烈而醇绵;一壶浓茶,苦而明轩。一轮明月,祥和安然,一缕夕阳,晚霞漫天。人老是一种自然的规律,就像是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个艰辛而美妙的过程,是辉煌灿烂的人生成长过程。
但我们终究会老。人老了就会生病,就会失去靓丽青春的容颜,时而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伤感,对往事会有一些回忆和怅惘。人生,没有永远的青春,就像四季轮回一样,从初生,到成长,历经收获,走向灭亡。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就会拥有一个幸福安乐的晚年。
第三篇:当别人说NO美文摘抄
一个叫辛迪的美国家庭主妇,某一天突发奇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在3年内购买一栋六百多平米的房子。对一个家庭主妇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不大可能实现的规划。辛迪决定要写一本畅销书,卖到100万本。
她把这个点子告诉老公,却换来一顿嘲笑。辛迪想: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我一定也做得到。她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一定会成功,我的书在3年之内一定会卖到100万本,财富会大量地涌来,所有的机遇之门都会为我打开。在这样的自我确认下,辛迪开始行动。
辛迪觉得自己这本书的市场在于女性。她觉得女性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或者不被先生了解,她想给她们带来一些快乐,这样她们就会把书介绍给周围的朋友。辛迪觉得她的读者们通常会去超级市场、美容院等地方,所以专门打电话给超级市场的采购员以及美容院的老板。
她很直接地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书:“我是某某作家,我最近出了一本书,一定会成为畅销书。我相信这本书摆在你的超级市场,摆在你的服装店,摆在你的美容院,应该会帮助你赚不少的钱。”她说,“我将寄一本样书给你,一个礼拜之后,我会再打电话给你。”
辛迪的厉害之处在于,她从来不问别人:“你到底有没有兴趣购买?”而是直接就问:“你要订购多少本?”
一个礼拜之后,她打电话问:“我是辛迪,你看过我的书没有?你准备订购5000本还是10000本?”对方说:“辛迪,你可能不了解我,我们这个超级市场从来没有订过任何一本书超过2500本。”辛迪说:“过去等不等于未来?对方说:”不等于。“”所以总有一个开始,所以你要订购5000还是10000本?“对方说:”那!那……我订4000本好了。“第一笔生意就这样成交了。
辛迪打电话给第二个人:“我是辛迪,你收到我的书没有?你即将订10000本还是20000本?”对方说:“你的书很幽默,我和同事都很欣赏。但我们订书从来没有订过这么大的量,我决定订购4000本好了。”
辛迪说:“你简直在侮辱我,你才订购4000本?像你这么大的连锁店你订4000本,你不止侮辱我,你还在侮辱你自己,难道连你都不相信你的连锁店卖得出去吗?”对方吓了一跳,问:“一般人订多少本?”辛迪说:“10000到20000本。”对方被说服了:“那我订12000本!”
辛迪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多少人跟你说“NO”,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下一个说“YES”的人。这是辛迪得到的一个经验。她的书从来没在任何一家书店卖过,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在卖。
依靠不屈不挠的信念和巧妙的推销手段,辛迪的书卖出了整整140万本!之后她又写了好几本书,都很畅销。到这个时候,辛迪要实现的愿望,已经不是买一栋大房子那么简单了。
第四篇:当遇到善良美文摘抄
一位幼儿师范学校的女学生,因为在幼儿园看到一些家长把孩子宠到恨不得含在嘴里,突然想到了这些家长的父母,可能都孤零零地守在家里,他们也需要关爱啊。于是她突发奇想,要自折百合纸花,送给老人。
没想到,自己熬到凌晨2点,折出的40多朵色彩鲜丽的百合花,第二天在马路上送给老人时,却受到老人的冷漠和拒绝:“谢谢,不要。”“你为什么要送花给我?”充满善意的天真姑娘,没有了出发时的兴奋,却满心酸楚。
真的很难怪罪这些孤独、脆弱的老人,他们可能看到过太多的欺诈之事,“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他们心中扎下了很深的根。你送我花的动机是什么?想套近乎,进而骗我钱财?他们已经受不起欺骗,只能把自己保护起来,严加防范。
然而,这个世界既有骗子,也有天使。
这位心里酸楚的女孩,坚持着把40枝百合花送完了。她说:哪怕他们不理解,只要自己做了,也就满足了。
第五篇:我们缺什么美文摘抄
我从《华尔街日报》读到这样一则故事。
美国内布拉斯州的阿瑟小镇,地处偏僻,人口稀少。人们大都倾向于繁华的都市,连续有人迁徙而出。这里的学校、医院、商店纷纷倒闭,最终导致食品杂货的供应都成了问题,这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43岁的马歇尔女士,结束了内布拉斯州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她想挽救阿瑟小镇的零售业,同时给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方便,深思熟虑之后,开了一家超市。沃尔夫登超市别出心裁之处在于:它为附近顾客每人准备好一只信封,信封上面写好了顾客的名字。
沃尔夫登超市不用营业员和管理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因而所售商品价格低廉。当人们买走商品时,只要看看标签上的价格,把相应的钱放入印有自己姓名的那个信封。渐渐地,顾客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顾客纷纷涌入,并非完全冲着低廉的价格。更主要的是,他们在购物时,意外地收获了一份信赖,感受到朴素的体贴与关怀。
……
做生意的表弟,正在寻找商机。我把这个故事说给表弟听,希望他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表弟低着头,陷入了沉思。
几天后,表弟来了。他按图索骥地谈了自己的计划,准备就在我所在的小区,开一个类似沃尔夫登超市。我对此感到疑惑,总觉得我们这里缺少点什么。
“我们缺什么?”表弟突然焕发了激情,直着嗓门滔滔不绝,你看,你这里一个废气的大车库我把它租下来,场地不缺,资金我也不缺,管理经验我也不缺,货源也不缺,我们到底缺什么啊?
我疑虑未消,问他,如果顾客拿走东西不往信封里塞钱,或者少塞了钱怎么办?
表弟双眼射出智慧的火花,我在放信封的上方天花板隐蔽地装上3个摄像头,我在货架周围大大小小的角落都隐蔽地装上摄像头。就是一只苍蝇飞过,我也能辨出雌雄,谁敢跟我玩猫腻?
他在为自己的精明深感得意。我从他的表情中终于找到了我们缺少什么。我们缺的正是——彼此间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