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与我们有关美文摘抄
人,总是生活在人群之中。
我们顶着同一片天空,踩着同一方土地,沐浴着同一缕阳光,迎来同一袭风雨。无论是果腹的粮食,还是精神的果实,一粒粒、一枚枚,无不混合着我们彼此的汗水。
世界,的确与我们有关。
我们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离群索居,即便是被困在孤岛上的鲁滨逊,其生存的动力,也不仅仅源于求生的本能,更有回归人群的强烈渴望。因此,遇到困境时便伸出手来彼此拉一把,这应当是人群中最不该缺失的画面。
2011年9月,在武汉某菜市场,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者不慎跌倒在地,当时,围观者不下百人,却无一人上前扶助。老人磕断了鼻梁,鼻血堵塞了呼吸道,最后不幸窒息身亡。
同样是在武汉,一个驾驶电动车的男子,在马路上扶起一位摔倒的老太太,哪料,老太太反咬是电动车撞倒了她。幸而当时有目击证人,他们证实了电动车车主的清白。
这并非个案,南京的“彭宇案”,天津的“许云鹤案”等,皆是因为扶助倒地的老人,最后反而遭到被助老人的诬陷。
一时间,质疑之声鼎沸于网络,怨愤之火无情地炙烤着社会的良知。雷锋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的身上还有“道德的血液”吗?人对于人来说真的是如狼似虎吗?
正当人们就“该不该搀扶倒地的老人”这样一个话题而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位网友的叹息,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为什么13亿中国人都扶不起一个跌倒的老人呢?
面对他人的困境,不该袖手旁观,不该冷漠与冷血。凛冽的寒风,可以刺激他人之肌骨,也同样可以冻僵我们的手脚。这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其实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美国人史蒂夫·古迪亚在一篇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件事。
多年前,在萨拉热窝的战争中,一名记者在街头采访时,见一个男子抱着一个被流弹击中的女孩在求助。记者见状,帮着男子拦车向医院赶去。
在车子上,男子万分焦急,不断地催促司机,说:“求求你,请务必开快一点,趁我的孩子还有呼吸,赶快救救她。”
到了医院,不幸的孩子却永远地睡去了。
男子悲痛欲绝,对记者说:“如果孩子的父亲知道自己的孩子没了,一定会非常伤心的。”
记者愕然,问:“她不是你的孩子?”
男子说:“对,不是我的孩子。”
停了几秒钟之后,男子反问:“难道她不是我们的孩子吗?”
记者一愣,禁不住潸然泪下,说:“对,她是我们的孩子。”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说:“我们不能忘记自己与他人是相互融合的。”是啊,我们组成了这个世界,从此,它便与我们息息相关。
第二篇:我们需要改变世界的人美文摘抄
人们叫他“小杨”,至于名字,不详。不过,这显然不是最重要的,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这位宁夏银川的男孩,曾经是一位高考落榜生。从小在农村长大,高考落榜快一年了,但2012年初,他却被哈佛大学录取,并给予他全额奖学金。而人们更吃惊的是,他还是有史以来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哈佛大学给出的理由是:“我们需要将来能改变世界的人。”
一个高考落榜生能改变世界?这或许才是我们最想不明白的地方。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的时候,他们惊异的眼神、合不拢的嘴巴,透出了太多的意外。是小杨太过幸运了吗?我们不妨来听听小杨所说:“这些学生不仅缺乏物质资源,更缺少精神资源。”小杨所指的是西部农村的孩子,原因是小杨经常资助西部的农村学生。空闲的时候,他做了很多公益事情,他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还跑到大学征招短期的支教教师,去偏僻地区的小学教英语、电脑、音乐等。小杨看不惯地方上一些公益组织的功利做法,他说:“他们把公益当成生意做,挂羊头、卖狗肉。”于是克服种种困难后,他组织了一个民间组织,是一家整合了当地公益资源的网站,通过这个网站,找到支教的志愿者,需要者可随时直接联系支教协助;再比如物资,像电脑、书刊、过冬衣物等,都发布到网上,大家支配、分享资源。
这下我们总该明白了些什么吧。
我们或许该与小杨一样,关注一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以学着做一些改变世界的事情,而且你会做,可以做,比如:募集一些物品,去帮助一下穷孩子,去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或许你可以省下抽烟、酗酒的零钱帮助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比用你多余的力气去打架、玩游戏不是强多了吗?或许你会认为这是高尚人所作所为,而我凭什么要做高尚人呢?若真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大概可以这么说:你不是无聊吗?你不是成绩不理想吗,学习没兴趣吗?解决这些问题有两条路,其一是堕落,其二是高尚。从做人的良知来说:你应该选择高尚!
小杨或许压根都没有想过:自己因为做公益而被哈佛录取。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父亲常告诫我,要学会宽恕和帮助别人。”在父亲的熏陶和教育下,小杨的善举是必然的。而被哈佛录取或许只是一种副产品,是一种意外的收获而已。但何曾又不是一种必然的收获呢?他高考落榜,却因为心怀悲悯和善,因为关注需要帮助的人,所以他从来没有“无聊”“沮丧”过,甚至因为他时常想着“我要改变社会,我要帮助穷人”,他参加星腾科信息咨询公司的培训时,都不忘告诉培训人:“中国经济改革30多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受益最大。而西部,几亿人像是被忽略了。我的故乡,现在依旧落后、贫穷。”“我常常有种无力和受困的感觉。如果能去美国上学,最想读的是经济学。我希望能学到好的知识和理论,将来回到家乡,改变那里。”
我想,这或许也是一种激发小杨奋斗的力量吧?试想,这种人怎么会无聊呢?怎么会堕落呢?一句话:“高尚者有高尚的理由,堕落者有堕落的理由。”而良知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选择高尚,因为“我们需要将来能改变世界的人”,世界也因此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篇:我们缺什么美文摘抄
我从《华尔街日报》读到这样一则故事。
美国内布拉斯州的阿瑟小镇,地处偏僻,人口稀少。人们大都倾向于繁华的都市,连续有人迁徙而出。这里的学校、医院、商店纷纷倒闭,最终导致食品杂货的供应都成了问题,这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43岁的马歇尔女士,结束了内布拉斯州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她想挽救阿瑟小镇的零售业,同时给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方便,深思熟虑之后,开了一家超市。沃尔夫登超市别出心裁之处在于:它为附近顾客每人准备好一只信封,信封上面写好了顾客的名字。
沃尔夫登超市不用营业员和管理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因而所售商品价格低廉。当人们买走商品时,只要看看标签上的价格,把相应的钱放入印有自己姓名的那个信封。渐渐地,顾客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顾客纷纷涌入,并非完全冲着低廉的价格。更主要的是,他们在购物时,意外地收获了一份信赖,感受到朴素的体贴与关怀。
……
做生意的表弟,正在寻找商机。我把这个故事说给表弟听,希望他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表弟低着头,陷入了沉思。
几天后,表弟来了。他按图索骥地谈了自己的计划,准备就在我所在的小区,开一个类似沃尔夫登超市。我对此感到疑惑,总觉得我们这里缺少点什么。
“我们缺什么?”表弟突然焕发了激情,直着嗓门滔滔不绝,你看,你这里一个废气的大车库我把它租下来,场地不缺,资金我也不缺,管理经验我也不缺,货源也不缺,我们到底缺什么啊?
我疑虑未消,问他,如果顾客拿走东西不往信封里塞钱,或者少塞了钱怎么办?
表弟双眼射出智慧的火花,我在放信封的上方天花板隐蔽地装上3个摄像头,我在货架周围大大小小的角落都隐蔽地装上摄像头。就是一只苍蝇飞过,我也能辨出雌雄,谁敢跟我玩猫腻?
他在为自己的精明深感得意。我从他的表情中终于找到了我们缺少什么。我们缺的正是——彼此间的信赖。
第四篇:与我们有关的伤痛美文摘抄
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位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些什么。从安全考虑,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地瞪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位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不料,在经过的一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声。很脏的一句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震惊,一个不过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骂出这么脏的话呢?
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但这么脏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
一个月后,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电瓶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向前骑车,始终没有回答她的疑问。
无意中,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前段时间,一场暴雨,一位亲戚让我帮他接回小孩。放学时,某小学门前的广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挤满了整个广场,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
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安逸地透过车窗玻璃,望着窗外,望着被风雨打湿的同伴们。
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普通的有车一族,他们的想法和国外的富翁正好相反,希望自己的车轮在艳羡的目光中翻滚。
由此,我想起了那位小女孩的心灵之痛。
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叭,“有车没车”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一道伤痕。
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入侵,往往闯入了他人的生活。
第五篇:柔眼看世界美文摘抄
小时候,邻居好吃懒做,还爱顺手拿走别人家的东西。在村民眼中,他不是一个好人。尽管他喜欢小孩子,但也改变不了我对他的看法,甚至坏人手中的东西,也是坏的。
一次,他手里握着一把大白兔奶糖,见到我之后,主动给我吃。如果是换作别人给我,我肯定会乐呵呵地接着,这可是我的最爱。由于是他,我“哼”的一声连看都不看,试图留给他一个清高而正义的背影。我想与之划清界限,并不代表他也想。如果我们之间真是有这样一道坚固的界限的话,后果不敢想象。
一个夏日的傍晚,我跟几个小伙伴在河边柳树上摘树叶,这种树叶可以做成响哨。我想去摘那片又大又厚的树叶,正用力去够的时候,脚下一滑,一下子掉进河里。当时,刚下过雨,河水是浑浊的。小伙伴见我扑腾几下,就要沉入河底,便大声呼救。他正巧在附近,听到叫声后,拼命跑过来,“扑通”一下跳进河里,一下子抓住了我的衣服。在我被提起的那个瞬间,尽管河水呛得我拼命咳嗽,但是残存的意识,让我看到是他。那一刻,我并没有恨意,也没有划清界限的想法,而是无限的感激。
我妈领着我,给他道了谢,甚至还专门请他吃了一顿饭。虽然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但我的感觉却开始混乱起来。再见到他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他,脑海中浮现起他好吃懒做的样子和从邻居家偷东西的画面,也想起他奋力把我从河中救起的那一幕。我不知道是感谢他合适,还是保持以前的感觉合适。纠结很久,并没有结果。于是,我便逃避。以后,只要远远地望见是他,我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便哼哼几句,说着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话,然后风一般地从他身边跑过。
后来,我远离家乡,外出求学,遇到的事情多了之后,才逐渐理解生活是复杂的。而处于生活中的人,不能用简单的尺子去衡量。也许,在对与错、是与非之间,还有中间地带,比如他。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注定带着人的全部优点和弱点活着,你我他都是这样的个体。
理解了这样的观念,我便试着去改变。但是一旦遇到事情之后,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绝对化思维所控制。典型的表现就是,情绪急剧堆积,处于燃烧的边缘。每当此时,我就强迫自己想起他,把他作为一面镜子,尽管我有多年都未见到过他。
前几天,和朋友约好吃饭。我到了地方,可是朋友迟迟未到。打电话不接,发微信、短信都不回,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火气也在增加。终于,在我等到近一个小时的时候,我决定离开。刚走几步,我又莫名其妙地折身回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离开。如果我是因为觉得浪费时间而离开,不如找一个不浪费时间的办法,可以打开随身携带的电子书慢慢看;如果觉得朋友不够意思,这是他第一次这样不守时,为什么不考虑一下他是否遇到难事了呢?想了想,思维开阔些,于是我打开电子书,慢慢地看。终于在一个半小时之后,朋友气喘吁吁地来了。他看我在安静地看书等他,非常感动。原来,在他出门之前,他准备顺便把垃圾提到楼下。可是,刚把垃圾放到门外,一阵风吹过来,一下子把门给关上了。他的手机在房间里,自然是无法联系。后来,他找到邻居,给爱人打电话,拿到了钥匙,才匆匆地赶来。
如果我当时走了的话,朋友气喘吁吁地赶到时,看到空空的包间,会产生怎样的误会呢?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有意识地弱化了自己绝对化的思维。我收获了朋友的感谢,更见证了自己的成长。王小波曾说,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简单的事了。因为做价值判断,不需要做深入而立体的分析,看到一个现象便赋予一个结论。这种懒惰的思维方式,所呈现的世界是扁的,所观察的人物非白即黑,远远脱离生活实际。
试着抛弃绝对化思维,试着去理解自己、理解他人,试着给这个世界的人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多建立一些可能性,试着让自己分析判断的逻辑线条再柔软一点,让自己看世界的一双眼更柔和一些,也许自己的内外世界就没有那么生硬,还能从中发现许多别样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