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著名企业家的管理名言

时间:2019-05-15 12:4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球著名企业家的管理名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球著名企业家的管理名言》。

第一篇:全球著名企业家的管理名言

1、企业即人——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2、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3、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

4、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

5、造人先于造物——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6、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著名的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

7、千方百计请一个高招的专家医生,还不如请一个随叫随到且价格便宜的江湖郎中——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

8、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9、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

11、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

12、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13、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

14、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15、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华硕总经理徐世明

16、质量等于利润——管理思想家汤姆.彼得斯

17、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斯

18、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9、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管理大师罗伯特.凯利

第二篇:著名企业家成功之路

著名企业家成功之路

专业:10级软件工程 姓名:赵国帅

学号:201003030069

论文题目:马云的企业成功之道

摘要:中国企业家马云,浙江绍兴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阿里巴巴为全球领先的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旗舰业务。

关键词:马云 阿里巴巴 管理之道

一、掌门人马云的创业智慧

马云于1998年在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毕业,1999年至今创立阿里巴巴集团,并迅速成为全球最大B2B电子商务平台,集团旗下的淘宝网目前已成亚洲最大个人交易网站。马云的成功诠释了一个神话,一个创业人真真正正的成功。他,也曾经疑惑过,暗淡过,但他最终坚持下来了,所以他成功了。

二、马云和他的管理之道

(一)个人压力管理

马云的第一次创业,是用每个月还不到100元的工资和几个合作伙伴千辛万苦凑来的钱才开始的。创业之初,翻译社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直到1995年,翻译社才开始实现赢利。

马云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创业之初,同样面对着资金严重短缺的巨大压力。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不同的创业道路上,面对一次次同样的困难、同样的打击,马云勇敢和坚强地挺住了,他也确实挺过去了。资金短缺的压力压不倒他,经营的困难也压不倒他,挫折与失败带来的痛同样压不倒他。因为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一个伟大的理想和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坚强地走下去。马云曾经说过,“一路走下来,我的梦越做越大。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扛。九年创业的经验告诉我,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创业者就是面对困难,千万不要放弃,任何时候都要勇往直前,而且要不断创新和突破,直到找到一个方向为止。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再爬起来。如果说有成功的希望,就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

马云对待压力的态度和平常人不同,他喜欢有压力但却从来不被压力所束缚,压力让他觉得很舒服。他曾经对人们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压力那么大,但晚上睡觉老是在爬山。王石喜欢爬山喜欢走沙漠,我认为自己天天爬山,天天走沙漠,不需要挑战自己的。对明天充满敬畏之心,昨天成功的人很难今天保持成功了”。”

马云坦承自己有压力,他的语录中还有著名的一条:“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尤其收购雅虎中国之后的一年,马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2005年,他有一大半时间待在北京处理各种各样的难题。

“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马云说,“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压力和磨难一点也不妨碍马云自己爱自己,他很看重自己的休息。不仅擅长自我调节,马云还是整个公司的“开心果”。面对压力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压力是自己的,不应传染给员工。”他也有独特的自我调节压力的方式,在很累的时候,给自己3-5天的时间静下来,只是喝喝茶,什么事情都不用想,一定会有所收获。而马云做以上事情的理论是,电脑在运行时候越来越慢,突然把它关掉,再把它打开电脑会越来越快,“人也是这样的。”

(二)创造性和分析性地解决问题

马云从小不仅是个叛逆、倔强、逞强、顽皮、淘气、屡教不改的“坏孩子”,还是一个迷恋金庸武侠小说的“侠痴”。受到金庸小说的深刻影响,那些武侠英雄的形象深深感染了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人物的性格潜移默化的融入了马云的个性之中,也造就了他独特的分析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马云的创造性和分析性思维形成了他在创业过程中的超前判断。1992年马云还在大学任教时,从自身的工作经历中,他发现了社会对英语人才和翻译业务的巨大需求,预言这将是以后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所以奋身投入到海博翻译社的创业路途中。

1995年,马云在美国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发现在神奇的互联网上居然找不到一点中国的信息,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敏锐的直觉告诉这基里面蕴含着巨大商机。于是,一个完全不懂电脑的人干起了IT,做起了互联网。阿里巴巴的创立和发展道路中,马云也显示了其超强的创造性和分析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立之初,全世界的互联网企业都克隆美国模式,均把大企业作为电子商务服务的潜在顾客时,而马云以一个渔夫的“超传思维”,看到了互联网更大的细分市场:“听说过捕龙虾富的,没听说过捕鲸富的。”马云就是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将阿里巴巴定位成“为80%的中小企业服务”。

在全球互联网市场上,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模式、雅虎为代表的门户模式、eBay为代表的C2C模式、亚马逊为代表的B2C四大互联网模式,无论在资本还是业务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马云却没有走他们的路,他开创了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B2B商业模式。从此,中国人走出了一个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典型,并为世界IT界所认同。

(三)激励他人

在激励他人方面,马云可谓是如鱼得水,颇有心得。他的那一套独门秘方也被广为流传和称颂。

激励员工是马云的拿手好戏。在飞机上撰写内部邮件对阿里集团过去一年成绩做出评价时,不忘了鼓励所有阿里员工为了梦想去奋斗。在谈及年终奖的发放时,马云称需要奖罚分明、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而在加薪政策方面,将继续向普通员工倾斜,把加薪机会留给普通员工,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能更好地激励普通员工。

马云经常会用一些很有感染力也很煽情的话就鼓励阿里员工,“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不好士兵的人永远当不了将军。”这样的话,有几个人听了会不为之颤动。

马云还很擅长利用企业文化去激励和栓住员工,强调员工的“使命感”,在有些人看来这很好笑,但这却成为他用来激励员工的一个秘密武器。有人这样评价马云:马云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他是在企业使命、价值观层面上发挥领导力,而不是简单地带领员工去实现目标、利润。

在马云的眼里,员工是最好的财富,所以马云不惜砸重金到人才的培养上面。马云也多次强调,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他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是不会成长的。很多时候,员工看重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经济报酬,更希望的是企业给予的内部支持和培养,而马云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此外,马云还会巧妙地利用外来威胁,把威胁转化为机会。马云在2003年5月6日写给全体员工的信中,告诫和说服阿里人群策群力。2003年的非典对每个公司都影响巨大,为了纪念这次事件,阿里巴巴把每年的5月10日定为“阿里日”,每年的阿里日都有集体婚礼,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推出。很少有公司领导人像马云这样,把一次外来的威胁,当做激发内部员工群策群力的催化剂。

除激励员工之外,马云还不忘了去激励有梦想、想创业的年轻人。马云一直是年轻人心目中的创业导师,不仅因为他的“狂妄”吸引年轻人,更因为他的阿里巴巴“创业教”所鼓吹的那些新理念。马云提供的门槛极低的互联网创业平台和聚焦于客户用户体验的“傻瓜”理念,以及他那句经典的煽情——“如果马云能成功,80%的年轻人都能成功”,都让年轻人热血沸腾。

(三)建设有效的团队与团队合作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会有一个优秀和伟大的团队,阿里巴巴也不例外,这个团队是马云亲手培养和塑造的。马云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是唐僧团队。唐僧是领导,也是最无为的一个,唐僧迂腐得只知道“获取真经”才是最后的目的;孙悟空脾气暴躁却有通天的本领;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情趣多多;沙和尚中中庸庸但是任劳任怨挑着担子。这样的团队无疑比“一个唐僧三个孙悟空”的团队更能够精诚合作、同舟共济。阿里巴巴就是这样的一支团队,整个团队目标明确、彼此信任、价值观统一、各司其职。

挑选团队成员,马云不找最好的人,而是找最合适的人。他有个坚定的团队理念,就是不希望用精英团队。“如果全是精英们在一起肯定做不好事情。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一些不平凡的事。这就是团队精神。”在《赢在中国》中马云作过这样一次点评:“创业时期千万不要找明星团队,千万不要找已经成功过的人跟你一起创业,在创业时期要寻找这些梦之队:没有成功、渴望成功,平凡、团结,有共同理想的人。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请进一些优秀的人才,对投资、对整个未来市场开拓才有好的结果,尤其那些35~40岁,已经成功过的人,他已经有钱了,他成功过,一起创业非常艰难。”回想马云的团队,不就是这样的吗?

阿里巴巴的团队之所以极具战斗力,是因为马云赋予了这个团队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做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和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并用这个目标去激励和鼓舞团队。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以及阿里巴巴团队中的骨干,为了“做一家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的理想而努力工作着。“我永远相信一点就是不要让别人为你干活,而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去干活,我第一天说要做80年的企业、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我们的理想是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而把创造价值作为第一目标。这些东西我的股东和董事还有我的员工都必须认同,大家为这个目标去工作,我也是为这个目标去工作。”

马云善于利用企业文化去栓住他的团队,和很多企业家不同,领导团队,他首先做的是领导团队的使命和价值观。在阿里巴巴在创立时,马云就帮助他的团队树立了强烈使命感和价值观。正因为有着共同的使命感和价值观,马云的17位创业伙伴至今一个都没有离开阿里巴巴。一直以来,他们彼此信任,呼吸与共。“天下没有人能挖走我的团队,就算他们挖走我的团队,肯定也得把我一起挖去。”基于公司牢不可破的企业文化“壁垒”,马云自信地说道。“整个文化形成的时候,人就很难被挖走了。这就像在一个空气很新鲜的土地上生存的人,你突然把他放在一个污浊的空气里面,工资再高,他过两天还要跑回来。”

阿里巴巴,这样一个创业才十二年的年轻公司之所以能够迅速上位,被国际媒体誉为互联网“第五模式”,我想“团队精神”才是阿里巴巴成功的精髓。

马云,一个中国的传奇人物,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

参考文献: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 《管理艺术-马云》 《马云的成功之路》

第三篇:著名企业家代表

著名企业家代表

王健林:万达集团董事长

陈启宗:香港恒隆集团董事局主席 苏仲强:新鸿基地产执行董事 凌 克:金地集团董事长

许荣茂:世贸集团董事局主席 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局主席 易小迪:阳光100集团董事长 房 超:国华置业董事长

仇慎谦:中航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史焯炜: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怒波:中坤集团董事长 张玉良:绿地集团董事长

陈 峰: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

王 谦:上海中凯房地产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 林明彦:凯德置地中国区总经理

廖文良:嘉德置地集团总裁

许健康:宝龙集团董事长 柴志坤:天鸿地产董事长 尹 鹏:鲁商集团董事长

欧宗荣: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

林端生:东方伟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禹 来: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 明:远洋地产有限公司总裁 陈 鹰:华润置地总经理 吴图平:信地集团董事长 黄焕明:明发集团董事长

杨 铿:四川蓝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邬风柏:卓越集团副总经理

王洪涛:越秀城建集团总经理 孙越南:佳兆业集团董事局副主席

胡在新:保利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丁力业:深国投商用置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寿柏年: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 董炳根:华联发展集团董事长、总裁 温全华:龙湖商业经营管理公司总经理 黄世达:裕景地产集团总经理

暴雪松 万达商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 姜 雷: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景百孚:昂展置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军: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桂平:苏宁环球集团/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金融及服务机构代表 周 忻: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司徒文聪:盈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 陈劲松:世联地产顾问公司董事长

李晓东:建银精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有军:汉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著名零售商代表

庄南滨:TESCO中国公司董事、副总裁

洪万康:台湾润泰集团总裁特别助理、大润发中国区发展部总经理 朱 菁:永旺集团中国区战略发展总经理

陈 硕:华润零售集团高级副总裁、华润万家首席运营官 陈晓东: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王 培: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行政官 周 猛:泰国中央零售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李振裕: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监 彭柄坤:玛莎百货拓展总监

郑万河: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书林: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周宪民: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 填: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建业:中国春天百货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总裁

陈安成: CENTRAL尚泰百货公司 业务发展总经理 杨晓红:乐天超市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戴琳瑛:华润万家有限公司 Ole'/Vango事业部总经理 白龙云:韩国新世界易买得事业开发中国区总经理 程 军: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童民强:杭州大厦购物中心总经理

黄真诚: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 玮:金鹰商贸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裁

黄建民:香港西武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业务拓展 总经理 韩骥麟:百胜中国资深副总裁、肯德基品牌总经理 周卫城: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孙 勇: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展副总裁 罗定民:蕉叶饮食集团 董事长

陈士达:稻香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麦广帆:麦广帆餐饮策划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罗开光:大家乐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张 兰:俏江南餐饮有限公司 董事长 洪明基: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总裁

王鹏鹏:北京麻辣诱惑酒楼有限公司开发总监 陈韦兴:上海巴贝拉意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正杰:王品集团 集团发展部总监 张 勇: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宝安:大食代中国区董事长 蔡 充:金钱豹(中国)餐饮集团中国区执行董事 鲁善根:汉拿山餐饮管理公司 董事长 阎 肃: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牟 骥:北京好伦哥餐饮有限公司总裁

刘建尉:上海金汉斯餐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林 聪:万豪国际集团酒店 中国区酒店发展副总裁 何国祥:喜达屋酒店亚太区拓展副总裁

李德强:法国雅高集团宜必思酒店中国区发展总监 徐志坚:洲际集团中国区发展总监

毛美玲:希尔顿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 项目发展总监 金宇晴:一兆韦德(上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CEO 万骊华:中体健身管理集团总裁

罗一翔:美国奥力会所管理机构、美国奥力健身俱乐部 董事 吴永颖:玛花纤体大中华区市场总监 林 宁:大歌星量贩KTV董事长

颜复章:上海好乐迪餐饮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 睿:韩国CGV影院开发总经理

王品石:喜悦天地(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罗敬仁:屈臣氏 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李佳惠:万宁行政总裁

黎建齐:千色店商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 亢雅军:丝芙兰中国区总经理 吴 越:LVMH集团中国区总监

陆 毅:飒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ZARA)中国区拓展部经理

张 江:迅销(中国)商贸有限公司(UNIQLO/优衣库)全国开发总监 吴承巨:西雅衣家(中国)商业有限公司(C&A)业务拓展总监 沈文峰:华润思捷实业有限公司Esprit中国公司总经理 苗鸿冰: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美兰:宝岛眼镜有限公司 全国市场部副总经理 黄子龙:周生生集团有限公司京、津、冀区总经理 王文欣:无印良品(北京)商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陶 立:依波集团董事总经理

盛 力: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孟东迪:卡侬(上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 黄秀虹:北京国美锐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小忠:红星美凯龙企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利德:特力屋(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拓展事业部总经理 李凤江:东方家园家居建材商业有限公司总裁 丁佐宏:月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翁以登:利童反斗城(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反斗城中国区总经理 宋 涛:小鬼当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董事长

冯琪蔚:上海童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星期8小镇)董事副总经理 方立宸:上海卡童尼儿童乐园公司(台湾知名连锁游乐园公司)总经理 王 辉:海南嘉年华娱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新安:杭州神采飞扬娱乐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常 城:国美电器集团 开发中心总监 蒋 勇:苏宁电器连锁发展总部执行总裁 陈 斌:宏图三胞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翁南道:颐高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四篇:全球著名酒店管理集团介绍

全球著名酒店管理集团介绍

万豪国际酒店集团(Marriott)

创建于 1927 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旗下拥有万豪(Marriott)、JW 万豪(JW Marriott)、万丽(Renaissance,1997年收购)及其属下的新世界(New World)、万怡、丽思卡尔顿/丽嘉酒店(Ritz Carlton,1995年收购)、经济型的Fairfield Inn、万豪套房酒店(Marriott Suites)、Residence Inn)、TownePlace Suite、SpringHill Suites、华美达国际(Ramada International)、度假式酒店(即分时度假式酒店)

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Starwood)

包括有:喜来登(Sheraton)、圣瑞吉斯(St.Regis)、至尊金选(The Luxury Collection)、威斯汀(Westin)、福朋(Four Points)、W Hotel和2005年11月30日刚刚被收购的艾美(Le Meridien,1972年诞生于法国巴黎,之前的总部位于伦敦)。

洲际国际酒店集团(Inter-Continental)

创建于1946年的英国,前身为巴斯酒店集团(Bass Hotels &Resorts)。旗下有洲际(Inter-Continental)、皇冠(Crowne Plaza)、假日(Holiday Inn)、快捷假日(Express)以及Staybridge Suites等。

雅高国际酒店集团(Accor)

包括索菲特(Sofitel)、诺富特(NOVOTEL)、豪华美居、美居(Mercure)、世纪酒店及宜必思(IBIS)等。

胜腾/圣达特酒店集团(Cendant)

世界最大的经济型连锁酒店集团,主要品牌速8(SUPER8)、豪生(Howard Johnson)、戴斯(Days inn)、华美达(Ramada)、Travelodge、Knights Inn、Wingate Inn、Amerihost Inn。

凯悦国际酒店集团(Hyatt)

拥有五星级的凯悦(Hyatt Regency)、超五星级的君悦(Grand Hyatt)和柏悦(Park Hyatt)。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Shangri-La)

新加坡/马来西亚,由华人郭鹤年创立。

四季酒店集团(Four Seasons)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

希尔顿酒店集团(Hilton)

拥有顶级的康拉德(Conrad)、高档酒店希尔顿(Hilton)和面向中端市场的经济型酒店斯堪的克(Scandic)。

凯宾斯基酒店集团(Kempinski)

在德国1897年创建。

卡尔森酒店管理集团(Carlson)

丽晶(REGENT)、丽笙(Radisson)、Radisson Plaza、丽园华庭(Park PLAZA)、Park Inn和Country Inns&Suites。

西方国际饭店集团(Best Western)

是全球单一品牌最大的酒店连锁集团,拥有4100多家成员酒店,分布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港的马哥孛罗酒店集团(Marco Polo)

莱弗士酒店集团(Raffles)

创立于新加坡。

新加坡悦榕度假酒店集团(Banyan Tree)

世界顶级豪华小酒店集团成员,旗下有悦榕、悦椿及悦椿绚丽色彩3个品牌。其投资与经营的丽江悦榕酒店(Banyan Tree Lijiang)为豪华别墅型酒店,于2006年3月在中国云南丽江开业,房价高达500-800美元每晚,将成为中国目前最昂贵的度假酒店。

香港东方文华酒店集团(Mandarin Oriental)

旗下最著名的是泰国曼谷的东方文华酒店。

位于香港的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Hong Kong and Shanghai Hotels)旗下的的半岛酒店集团(Peninsula)

印度的泰姬酒店集团(Taj Group)

迪拜的吉美拉酒店集团(Jumeirah)

香港和记黄埔地产集团属下的海逸国际酒店集团(Harbour)

美国的金普顿酒店集团(Kimpton Hotels)

他提出“每个酒店讲述一个故事”,Kimpton的每一个酒店名字都不同,并且在设计风格上也各异。其精品酒店多位于美国最繁华的都市以及著名的度假胜地,其中以四星级精品酒店为主。

此外特色的酒店品牌还有美国的玫瑰林(Rosewood), 唯一(One&Only)和幸福生活(Joie de Vivre),欧洲的酒店品牌还有马尔美森(Malmaison),最佳旅行客栈(Premier Travel Inn),六觉(Six Senses), 驻桥公寓(Staybridge Suites), 旅行之家(Travelodge)等等。

第五篇:企业家名言

全球企业家100名言

1.我不会问“为何做不到?”而是问“该怎么做?”——小林阳太郎(富士全录公司董事长)

2.任何事都有极限,当然也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大川功(CKS公司董事长、Sega公司董事长)

3.一旦决定好自己的态度,接下来就可以安心的松口气。——小林宏治(恩益禧公司荣誉董事)

4.任何自不量力的人,最后一定会身败名裂。——上原昭二(大正制药公司董事长)

5.有缺点的工作,正是商机所在。——小仓昌男(大和运输公司前董事长)

6.想要具备突破力,必须在专精的领域深入扎根才行。——山本卓真(富士通公司荣誉董事)

7.我相信,人生中没有解不了的问题。——中山素平(兴业银行前董事长)

8.因为以前是靠日积月累的经验做出来的,所以一直沿击,但是之后想如法炮制,却怎么样也做不出来。——井深大(新力公司创办人)

9.要让目前市面上已经开发出来的商品,一件也卖不出去。——井植岁男(三洋电机公司创办人)

10.组织架构排名第二的公司,最后在市场上也只能居于老二的位置。——韦恩·戈接威(百事可乐公司前总经理兼执行长)

11.不赚钱的公司是不道德的。——王永庆(台塑集团董事长)

12.不要成为法律、组织及机构的奴隶。——山光佐三(出光兴产公司创办人)

13.相加除二的企划,是最差的企划。——加贺见俊夫(东方土地公司总经理)

14.我并不特别,若一定要说有什么地方比一般人强,就只是比较努力罢了。——安德鲁卡奈基(卡奈基钢铁公司创办人)

15.尚未成熟才有成长的空间,一旦成熟,接下来只会走向衰退。——雷·卡洛克(麦当劳公司创办人)

16.赢得所有业务往来关系人的信赖,是非常有价值的资产。——安海斯·布希(安海斯·布希公司创办人)

17.我自是行动主义者,相信跟我有同样构想的人必定为数不少,只是我能付诸行动,而他们什么也没做。——诺兰恩·布希奈尔(雅达利电脑公司创办人)

18.虽然我喜欢冒险是不争的事实,但冒险之前的学习,才是真正最具有魅力的地方。——理察·布朗森(维京集团董事长)

19.最初的计划如果只订出低目标,达到的成果必定在目标之下。——威廉·弗斯特(层云电脑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20.总经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能把命令系统清楚地转换成符号。——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创办人)

21.讨厌的工作即使勉强去做,最后也不会成功的。——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创办人)

22.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田部文一郎(三棱商事前董事长)

23.一开始设定高目标,日后才能构思出崭新的方法。——伊克德·皮费佛(康柏电脑公司前总经理兼执行长)

24.对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灵活。——伊藤忠兵卫(伊藤忠商事公司创办人)

25.光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展现出这种能力。——伊藤雅俊(伊藤羊华堂公司荣誉董事)

26.看书是从头开始看,但经营企业却恰好相反,先从结局开始,为达成结局而努力。——哈洛德·吉尼恩(国际电话电信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27.领导阶层与其用言语指示,不如用态度和行动宣示。——哈洛德·吉尼恩(国际电话电信

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28.自认从事有意义工作的员工,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必定是高品质的产品。——P·G·吉勒汉莫(富豪汽车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29.棘手的事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吉越浩一郎(黛安芬公司总经理)

30.有反对声的想法是健全的想法,因为这是真正有实力的想法,也因此值得我们尝试。——盖瑞·托克(摩托罗拉公司前董事长)

31.制造让人模仿的商品。——早川德次(夏普公司创办人)

32.与其把石头从山下一颗一颗堆积到山顶,不如把石头从山顶上滚下来比较快。——江崎利一(江崎Glico公司创办人)

33.力有未逮之时,担忧毫无意义。——吉尔·艾迈利欧(苹果电脑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34.不管面对多么严重的消息,领导阶层应该具备说服众人相信最后一定会有好结果的能力。——罗伯·何顿(英石化学美国公司前董事长)

35.这是早晚都必须有人出面做的事,所以干脆由我们来做。——左治敬三(三得利公司前董事长)

36.不管多么伟大的企业,都必须仰赖员工各自贡献才能和力量,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果。——华特·克莱斯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创办人)

37.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的可能。——吴清友(诚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38.推出迎合市场动向和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是失败者的作法。——帕崔兹欧·贝泰利(普拉达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39.不管面对什么事,我都不会说“绝对不行”。——理查·贝斯勒(柏林顿北方铁路公司前董事长)

40.我们受到全球的标准化的影响,已经完全失了理性。——约翰·奈斯比(奈斯比集团董事长)

41.经常把竞争对手想成比自己聪明。——渥鲁达·拉达诺(奇异电子德国公司前董事长)

42.没有必要做超越正常限度、卑躬屈膝的努力。——松下幸之助(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创办人)

43.点子不可太花俏,越具有乡土气息,越可能成功。——松本和那(松本清公司总经理)

44.拿出勇气!即使被称为胆小鬼也没关系!——松尾静磨(日本航空公司前董事长)

45.不需要只有表面上的和谐气氛。从一开始就很合作的人,反而不会有大成就。——河合光二(三宝乐啤酒公司前总经理)

46.成功会蕴育出保守主义,一旦安于现状,脑筋就无法接受外界的变化。——法兰克·波波夫(陶氏化学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47.任何公司不管拥有多么优秀的产品,都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乔瑟夫·威尔森(全录公司前总经理)

48.Me too is not my style.(人云亦云绝非我的行事风格)——施振荣(宏碁集团董事长)

49.没有一击奏效这种事,凡事都是靠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彼得·柯恩(协利兄弟公司前董事长)

50.成为好企业没有特效药,如果有的话,每家公司应该都会成为好公司。——艾柏何德·柯汉姆(宝马汽车公司前董事长)

51.每次灾难发生时,我都不断努力把它转变成绝佳的契机。——约翰·洛克斐勒(标准石油集团创办人)

52.如果不继续成长,就会开始走向死亡。——华特·迪士尼(华特·迪士尼娱乐公司创办人)

53.想要成为无可取代的人,就必须经常标新立异。——CoCo·香奈儿(香奈儿公司创办人)

54.再高级的美食也会吃腻,激不起人们的食欲。——孙正义(日本软体银行总经理)

55.为公司注入新血,将可增加机会和发展性。——孙正义(日本软体银行总经理)

56.所谓“生活产业”,就是能满足人类食、衣、住、行、育、乐等需求的产业,也就是永远的主流产业。——孙道存(台湾大哥大公司董事长)

57.经营企业时的判断不可能全然正确,准确率才是重点所在。——宫内义彦(欧力士公司总经理)

58.能够完全了解所有优缺点,并能指出发展性的所在,惟有当事者自己能办到,而所有的资料也全在他身上。——卡拉斯·格森(日产汽车公司营运长)

59.高铁计划不只是一条铁路的建设而己。——殷琪(大陆工程公司总经理、台湾高级公司董事长)

60.在经历各式各样的失败之后,多少应该会有一些畅销的商品出现。——浦上浩(棱备公司总经理)

61.人一旦成功,就会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乔治·所索斯(量子基金创办人)

62.过去是迈向未来的踏脚石,若不知道踏脚石在何处,必定会被绊倒。——罗柏特·高兹耶达(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63.交人交心,浇树浇根。——高清愿(统一集团总裁)

64.没有雄心壮志或是老想凑合过日的人,不可能改变现状。——裘根·崔瑞普(戴姆勒宾士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65.台湾应该摒弃老二主义,建立世界级的企业。——张忠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成公司董事长)

66.力和安乐,精悍迅捷。——曹兴诚(联华电子公司董事长)

67.我做的事不管成功或是失败,最后都由我自己来负责。——鲁伯特·梅铎(新闻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68.尽管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能力,但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拥有何种优秀的能力。——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创办人)

69.想要自己开发、发展出一条路,就不应该具有跟别人一样的想法和行为。——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创办人)

70.经营企业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段。——许文龙(奇美集团董事长)

71.无聊是最大的罪行。——泰德·透纳(有线电视新闻网董事长)

72.经常想着如何往前进一步,一旦停止了这种想法,就代表开始退步。——野村德七(野村证券公司创办人)

73.大原则不能轻易改变。——史考特·麦可尼利(升阳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力)

74.最应该分析的,就是时间。——凯莉·菲奥利纳(惠普公司总裁兼执行长)

75.若缺乏工作的愿景,不可能看见成效。——贺来龙三郎(佳能公司荣誉董事)

76.出钱出力,为国家做事。——辜濂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董事长)

77.应该当机立断,却延迟一天才做决定,可能让企业置身险境。——饭田亮(西科姆公司创办人)

78.决定放弃或是忍耐,将左右人一生的成就。——冢本幸一(华歌尔公司前董事长)

79.碰到坏消息,应该努力传达让高层了解。——安迪·葛洛夫(英特尔公司董事长)

80.我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策略,对我们公司来说,策略并不重要。——路易斯·葛斯特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81.不了解自己公司的产品,如何向客户推销?——史帝夫·贾伯斯(苹果电脑公司执行长)

82.我工作并不是为了使苹果电脑的业务蒸蒸日上,而是想要创造出一家最棒的电脑公司。——史帝夫·贾伯斯(苹果电脑公司执行长)

83.追求营业额固然快乐,但同时也失去了革新的机会。——铃木敏文(伊藤羊华堂总经理,7-11Japan 公司董事长)

84.人世间虽然有相当大的部份是可以用钱买通的,但当然也有钱行不通的时候。——铃木庆(SOFMAP公司总经理)

85.除了赚钱以外没有其他价值的事业,是空洞的事业。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

86.坏消息必须尽早公诸于世。——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办人)

87.未来经济将朝数位化发展,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速度。——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办人)

88.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干脆忘掉命运这回事,全力以赴地工作吧!稻盛和夫(京都陶磁公司名誉董事)

89.开创难,守成更难。——蔡宏图(国泰人寿公司董事长)

90.遭逢最恶劣的情况时,无论再怎么愁眉苦脸也无济于事,因为已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再倒回到从前。——诸井虔(秩父水泥公司前董事长)

91.最初如果认为不行,从开始有想法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注定办不到。——泽田秀雄(HIS公司总经理)

92.我做决定时,相当重视数据资料,也很依赖直觉,绝不会光靠感情来决定事情。——麦可·戴尔(戴尔电脑公司董事长兼执行人)

93.事情的真相要用双手去掌握,光靠阅读或是用眼睛看是无法了解的。——丰田章一郎(丰田汽车公司荣誉董事)

94.“效率”是名名词不太好,应该用“创造性”才对。——杰克·威尔许(奇异公司董事长兼执行人)

95.在商场上,可能有人会说“要是能够提早六个月该有多好”,但恐怕不会有人说“若能延迟六个月该有多好” ——杰克·威尔许(奇异公司董事长兼执行人)

96.别人的辛酸史,听得再多也无法使你成长,不如亲自尝尝辛苦的滋味。——濑户雄三(朝日啤酒公司董事长)

97.失败值得自豪,因为你已经冒过这种风险。——班杰明·罗森(康柏电脑公司董事长)

98.胜者才得以称王,正是因为商业世界冷酷无情,才使其显得如此有趣。——藤田田(日本麦当劳公司总经理)

99.用心带脑,用脑带人。——严凯泰(裕隆汽车公司副董事长)

100.若能做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事,利润自然随之而来。——樱田慧(摩斯汉堡公司创办人)

《 成 功 者 的 特 质 》(您会具备几条?)

一、成功需要学习

有很多职场工作人员或老板自我感觉比较成功或不比大多数人差什么,这要看你用什么标准在衡量,是镇级、还是市级、还是省级、还是国家级、世界级呢?也许你是当地的NO.1。也许你现在做的很不错,但我要说:你很危险,因为你周围的所有人都在以你为目标,想超越你!与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办公室一幅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字画而自勉相比,我们的小小成就微不足道。

学习分两种:

第一种是自己总结、探索。这是目前美容美发从业者的大多数使用的方法,但要花很多的时间,而且根据自身主观意愿判断并不一定正确,所造成的后果很多,比如:十年老店、十年如

一、甚至倒闭;

第二种是使用、模仿别人已经成功的方法,更快的去达成自身所要完成的目标!这也是很多开业一两年,甚至半年的美容美发店就能创造很好的业绩或超越十年老店的原因,一般人在学习、摸索自己的经验;成功者在学习别人的经验,并且在按照这些经验在行

动,而非只是观望!

二、如何超越,你想超越的‘竞争对手’

每一次多学一点点,每天比你的对手进步1‰,那么一年时间,你们会有多长的差距?现金会随时间而挥攉,而只有装在头脑内的知识不会被别人抢去!能力越强,你的竞争和生存能力才越大!美国安然集团这个百亿美金的集团都会瞬间垮掉,何况是我们!向成功者学习,用空杯的心态才是最重要!

三、顶尖的成功人士都有教练(尽快先于你现在或未来的,竞争对手找到自己的教练)

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体操王子李宁,他们虽然在不同领域项目中是NO.1,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教练!为什么呢?他们虽然有成功的天赋、毅力,但每个人都有思维的盲点,他们同样也需要别人对他们的盲点进行指正,修正错误的地方,达到最理想的境界。所以我们同样更需要位教练!需要学习!

四、多一份‘观念’,都可以距离成功更近

如果你的儿女不念书,你会怎么样?你会不会使各种方法逼他读书?为什么呢?因为你知道学习越少,知识越少,成功机率越小!同样我们每一次学习都可以距离成功更近,学习一个观念,一个方法。自然你每次学习,每次提升。事业、生意自然会更好,接近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五、一个‘点’,改变一生

人生有三点,起点,终点,另外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转折点!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想当年如果我怎么样,我现在就不得了了”,但为什么你没行动呢?因为你当时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判断是陷井或是机遇!而主要在学习中,你学到哪怕只有一个正确的观念,然后照着去实施,也许,你的人生从此被改变!

六、节省时间,学会帮助与分享

很多人学习的方式是选择看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花的时间同样比较多!一本书看3天,一年也就是100本书,而且只能按自身的理解去总结、实践。而与他人分享,全部都是他人总结的精华,甚至浓缩了10本、100本的精华,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需找生命中的‘贵人’

成功是靠自己,还是靠别人?很多人会认为靠自己!你开一家美容美发店,你一个人、没有美发师、美容师等伙伴的配合就可以吗?你没有顾客可以吗?所以大的成功关键是靠别人,特别是能够给予你帮助的人,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团队!

努力比选择更重要,用尽全力去配合与你必须要配合的团队,再有一个目标,有行动,再有积极的心态和热忱的‘学习自滤性’,建立自己的‘学习自滤性’,才能建立一个学习型团队,只有在一个学习型团队中,你才能耳闻目染,久而久之,你就能在学习中成长,在超速作战进行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与成功及收获!成功——从自身做起!

老板的阅历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第一家全方为的创业平台,从打工到学徒到老板的最佳学校,全为您实现当老板梦想没有丰富的阅历,一定做不了大老板。

即使你读了博士,有了丰富的知识;你当了总工程师,有了高超的技能;你继承了遗产,有了丰厚的家底;如果你没有阅历,即使你做了老板,总有一件很大的事让你“过不去”,或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让你“阴沟里翻船”。

这时,你还是得回过头来,补上阅历这一课。

王永庆先生不久前去世了,他的创业历程,给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当王永庆十几岁,挨家挨户送米时,可能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大老板。

但是,他边干、边学“做事”。并逐步学会做人、管事、管人。

他送米时,先观察这家人有几口人,几男几女,几老几少,每天吃多少米。等这家人米快吃完,还没有顾得上去买时,王永庆已经把米送到这家人门口。

王永庆把米送到人家里,并不是一丢下米袋,就收钱走人。他还要送到储物间,把米缸剩下的旧米清出来,把新米倒进去,再把清理出来的旧米放在旁边,提醒主人及时先吃完。

这家人买了他恰逢其时送上门的米,当然无暇再去买别人的米,自然成为他的固定客户。

当老板的阅历,书上很难有现成的,通常是靠自己悟性好,慢慢积累的。王永庆早年没有条件好好读书,但是他靠自己的经验积累的,就是阅历。同样的,有李嘉诚做塑料花的阅历。

下载全球著名企业家的管理名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球著名企业家的管理名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家名言

    企业家名言1、管得少,就是管得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2、授权就像放风筝,部属能力弱线就要收一收,部属能力强了就要放一放。国际战略管理顾问林正大3、管理是一种严......

    企业家名言

    欧美企业家 一 约翰·D·洛克菲勒 1.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 2.要让金钱当我的奴隶,而不能让我当金钱的奴隶。 3.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 4......

    解析著名企业家[最终版]

    解析著名企业家-------李经纬学号:201002010100 姓名:晋康泰基本资料 1939年生于广东佛山三水区。 1984年创办健力宝饮料厂。 199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2002年1月因健力宝......

    世界著名企业家简介

    世界著名企业家介绍1、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中学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电脑,他经常彻夜不眠地利用一切机会研究电脑和编程,在学生时代的盖茨就和好友艾伦靠编写程序赚了不少钱,为以......

    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名单

    外国: 1.乔布斯2..稻盛和夫3.李健熙(张雷)4.麦凯恩5.金大中中国: 1. 范蠡2. 曾国藩 3. 朱元璋4. 山木5. 罗永浩 6. 胡雪岩7. 王阳明 8. 冯仑9. 唐骏10. 吴士宏以上15位企业家王......

    成功企业家名言

    1、张跃:如果你有能力把一件事情做好,或者在一个行业里干好,确实没有任何必要去思考别的东西。 2、段永基:前十年,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像是参加“残奥会”。外国公司被各种关税......

    著名爱国名言

    励志文学网——最全最好的免费励志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著名爱国名言 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130-1.html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

    著名的名言

    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名言 1、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 苏格拉底 2、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