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烘干受潮的心灵纪实故事
1997年,《泰坦尼克号》荣登史上票房第一位的宝座。这让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声名远扬。数年后,他携着《阿凡达》剧本卷土重来。道具、拍摄场地等万事俱备,唯一欠缺的是,男主角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卡梅隆打算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一次地毯式筛选。2005年1月,纽约时代广场上,明星荟萃,大腕云集。作为主考官,卡梅隆问所有人:你是如何应对人生困境的?成千上万份答案中,有这么一个回答:受潮的火柴擦不亮火花。应答者名叫萨姆·沃辛顿,来自澳大利亚,拍过数部影片,反响尚可。
沃辛顿话音刚落,卡梅隆当即拍板,“就你了!”这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懵了,对于卡梅隆挑中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毛小子,人们纷纷口诛笔伐,争议不断。但在业界,卡梅隆的偏执早已是“臭名昭著”。没多久,影片开拍。
《阿凡达》上映后,三周内即成为电影史上第二卖座片!一时间,卡梅隆慧眼识珠的本领传为一段美谈。这时,有记者问他:“是什么让你胆敢起用当时还是新人的沃辛顿?难道仅凭他那一句回答?还有,沃辛顿的答案相当无厘头,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吗?”询问无果,记者们又一窝蜂地跑到萨姆·沃辛顿那儿去了。沃辛顿会心一笑,解释道:
“高中毕业后,我背井离乡,成为一名泥瓦匠。有年冬天,我蜷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打算点一叠报纸来取暖。但整整一盒火柴都被划断了,也没能点着。饥寒交迫的我感觉天意弄人。但也就是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沃辛顿,你的心被失意、颓废这些灰暗的情绪濡湿了,赶紧将它烘干!否则,你将永无出头之日。
“后来,我一边打工,一边自学起了从小就向往的表演艺术。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荆棘缠绕,风雨如晦。但不管遇到什么,我的内心始终都保持着坚定、乐观和勇敢。因为我知道,火柴一旦受潮后,无论如何都是擦不亮火花的。”
第二篇:心灵故事
这一路,有你们,真好
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最终算是圆满结束了,从16日结束,到今天是19日,一直在酝酿着我的心灵故事该写些什么,虽然实践过去不久,却有一种遗忘的感觉,因为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描述今年的实践。
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决定送自己一份生日礼物——将实践故事记录下来。文字是最真实的存在,让自己不再怀疑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甚至是荡气回肠只是脑海中的影像。
夜深人静的时候,终于能安静地坐在电脑前,一张张浏览实践过程中的照片,捕捉那些感人的瞬间。情到深处泪自流,所以我相信自己并没有遗忘,只是这份珍贵的经历和记忆早就被自动保存到内心深处某个地方,一旦再次真切地体验那番过程,千般滋味涌上心头。
看到照片上大家满溢的笑容,我想我是欣慰的,也很感动,所以想说——这一路上,有你们真好……
小金同学,即队长大人,你让我看到了另一种队长的风格,也是自己能够接受的风格,不端架子,不自视领导。实践过程中的谦虚、面对领导时的腼腆以及生活上不管是开心还是“飞来横祸”时“傻傻的”笑,带给我的、带给大家的是温馨、是感动、是永存的美好;
大韩同学,弱弱地问一声“你一定要想得那么周到吗,一定要那么负责任吗?”;再晚都坚持写完通讯稿;每天都安排好第二天的任务,一项一项不厌其烦地列出来;团队的每一项开销都毫无疏忽,一一保
存收据、做记录;照顾喝醉的队友无微不至、发生意外后沉着冷静、安慰受挫的自己耐心友爱……数不清的记忆烙在脑海中。
小黄同志,你让我重新认识了你,在班级里的少接触,让我对你的了解仅仅限于远观,实践7天的朝夕相处,让我发现你原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严肃,而一样会没心没肺地大笑、搞怪;并且对于实践活动认真,求知好学,不仅仅是实践内容,更是关心与之息息相关的职业,迫切地去了解自己与实际的差距,这样的精神让我不得不为之敬佩!
小冯同学,我俩作为队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尽管上次的没有真正接触太多。借用小姑娘的话说,“这个孩子看起来好好啊”,恩!对!很好很单纯,希望我的形容准确。实践过程中“可爱的较真”,细节之处总能给大家带来启发;案情面前侦探柯南的范儿,逻辑分析有条有理;厨房里的一筹莫展却又不甘无所“成就”,最终折腾出来一盘“生蔬菜什锦”,让大家印象深刻。
最后是海军同志,想说你可不可以不这么低调!可不可以不这么心平气和!我只能自叹无能,因为自己永远无法如你那般心宽。明明丢了本本,明明丢了钱包,却一直是那个最“淡定”的人,还反过来安慰无助的自己。发生这般的不幸心里不会是满不在乎的吧,只是你的看得开给大家更是给我自己无限的勇气,是最后的支撑!
不知不觉,感动已经不再只是瞬间了,因为感动在每一时每一刻。感动融化在照片里大家扬起的嘴角边;感动闪动在脑海记忆的画面上;感动也溜进了悄悄滑落的泪珠里。
忽然想到“朋友”这两个字,这次实践过后也让我对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常常会感伤自己没有朋友,或是朋友不多,也常常在想怎样才能算是朋友,今天我能给自己答案了——朋友在于共享,我们一起欢笑过、我们一起低落过、我们共同经历过,我们一起承担过,我们并肩踩下那么多脚印,谁还能说我们不是朋友!
写到最后,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哭和笑、感动与责任、友情与亲情、理解与信任、关心与原谅、宽容与大度……剪不断,理还乱……
最后,不管怎样还是要说,这一路,有你们真好,是你们给了我信念和勇气让我坚强起来;是你们用沉着和冷静想我展示了责任的内涵;是你们用言语和行动诠释了团结和友爱;也是你们用感动填满了我的内心。若是一定要计算实践的收获,那么我的收获就是我们一路走来铭心记忆和满心的感动!有你们真的很好很好!
第三篇:心灵故事
一、钓鱼
有一个博士生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所里学历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想与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渔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快步如飞的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瞪得都快要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面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意思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过了一阵儿,副所长也站起身来,走几步,蹭蹭蹭的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厕所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就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埋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启示: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能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性的团队。
二、选择
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监狱长让他们3个一个人提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3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小孩子。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我每天以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要送你一两劳斯莱斯!”
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三、赶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旅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2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梦到下雨天,他带了斗笠还打伞。这2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旅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你怎么今天就要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秀才一听,觉得此人说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的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启示: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一个人的一生
先说第一个人。
他叫张朝南,乡村教师,朴实敦厚,典型的山里汉子。他有太多的事迹可以让那一方人永远记住他,为了二十几个学生能顺利上学读书,他变卖了所有的家当,住在学校里,苦苦地支撑着几个村唯一的小学。作为一个极贫困偏远山区的民办教师,他的工资不仅少得可怜,而且被长年拖欠着,他甚至连家都没成。每年涨山洪的季节,他都要亲自去接送各村的学生,在危险地段,他更是背着学生趟过河水。他的事迹上过报纸,可除了得到一点虚名外,对于他,对于他的学校,没有带来丝毫的改变。
直到暴发那场最大的泥石流。那一次,张朝南在生死边缘走了无数次,救下了二十一名学生,却终有一个孩子被泥石流吞噬了生命。他自责自怨,无法面对那如花的生命在面前殒落。他觉得对不起教师这个称号,他连一个孩子稚嫩的生命都保护不了。那次灾难之后,他便放弃了教师的职业,成了无数普通山里人的一员。
再讲讲第二个人。
此人叫凌厉。人如其名,他在那个圈子里绝对是人人谈之色变的人物。他是一个保镖,花高价雇他的人极其放心。他的身手,十个经过专业训练的大汉也不是对手,他冷酷无情,毫不心慈手软。在一场地下商业纷争中,他和雇主面对几十个人,在谈崩了的情况下,他能将雇主安然带回,身后是放倒了一地的打手。这一事件,已成了保镖界的传奇与神话。
像凌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生,注定是充满着传奇和神话的。虽然他也曾有过太多次生死悬于一线的时刻,可他却把这些当成了一种刺激,那几年之中他到底当保镖赚到多少钱,没人有计算得清。不过再美的神话也有落幕的时候,他终因遇人不淑,在拼死保护一个大毒贩时,被警方生擒。神话终结之处,是萧萧的铁窗生涯。
还剩下最后一个人。
这是一个地位尊崇的企业家,叫封平,年近半百开始创业,在短短几年内将一个小门面发展成大集团公司,让许多业内人士和记者惊为天人。是的,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残酷的现实之中,他能在几年之中迅速崛起,非是天才不能如此。年过六旬的封平事业如日中天,不过他却很低调,丝毫没有大富豪的派头和霸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他竟然是单身,不知是丧失了亲人还是终身未娶。只是听人说在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张小女孩的照片,这也让人们凭添了许多猜想。
然而,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封平一夜之间出卖了集团中自己所有的股份,甚至,那些天文数字的财产他全都捐了出去。这种做法,在国内是尽够惊世骇俗的了。有人说,他孤身一人,挣那么多钱也没人分享,自然捐了。可不管怎样,封平做到了,而且一下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连那些为挖新闻无孔不入的记者也寻不到他的踪迹,就像他从未曾出现过辉煌过。
张朝南,凌厉,封平,三个人,三种人生,仿佛来自三个不同的时空,他们却震撼了太多的人。我是在一个青年教育中心听到关于这三个人的事,当时,一个老者正在给台下数百名问题青年讲课,讲的就是这三个人。那些问题青年,都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人,太多的人因为这一堂课而悬崖勒马。因为,每个人曾经的梦都是纤尘不染的吧。
现在,接着把这三个人的故事讲完。
张朝南不当教师以后,却依然惦着山里的孩子,为他们的教育问题困扰。最后,他决定去城里打工,想多挣些钱以改变山里的教育现状。可是进城不久,他便发现了挣钱的艰难,而朴实的他也因钱的诱惑而慢慢偏离生命的正轨,开始为了快速挣钱而拼命。于是,保镖凌厉出现了。变成凌厉之后,他的钱挣得越来越多,每一次想收手时,都想着再干一次,终于身陷囹圄。十年刑满后,他出狱了,由于给太多的大老板当过贴身保镖,经历的商场事件也无人能及,他开始了自己的商场生涯,几年之后,企业家封平横空出世。他这次及时身退,这些年嫌的钱被他捐出建了多少所希望小学,只有他自己知道。如今的他,正在一个遥远的山区,在一个崭新的希望小学里,做着迟缓的敲钟人。在他住处的桌子上,仍然摆着那个小女孩的照片,那女孩,就是在那场泥石流中逝去的学生。
不忘初衷,及时悔过,便永远不晚。也许,更多的时候,人生走出的是一条曲线,终点又回到起点,生命才是最圆满的吧。
第四篇:扶桑纪实故事
一
我从未想过此生会为一个女人停留。
从凤凰到格尔木,从月牙泉到吉尔尕朗,当我开始厌倦无穷无尽的漂泊和躲藏时,静默的沙滩尽处,却传来扶桑花香,一个发髻里插着扶桑花的女人背对着我坐在礁石上,淡蓝色棉布长裙把净白的脚踝包裹在里面,她的打扮与周围人不同,透着独树一帜的美,同暮色相映,不染纤尘,我赶忙掏出相机为她拍照。她却从容爬下礁石,踩在沙滩上,步履单薄,如她身影。
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是一个会让我甘心停留的女人。
直到她回眸,素净的脸庞变成锣鼓喧天上演在我心头为止。
我跟着她,亦步亦趋。
这世上总有这样一种女人,让你感到无论以什么方式接近都是亵渎。惟有如此,默默跟着,才不至冒失。
她回头看我,面庞似有笑意。而后在一座红瓦白墙的小屋边上,停下来,我目送她进屋。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家。
这是平生第一次,我想有个家。
人们都说,人到一定年纪就会想停下漂泊,放下执着,于烟火市井里寻个家,可我觉得不然,这与年龄无关,却与瞬间的怦然心动有关。
因为一个人,想要有个家。而家里装着的,必须还是那个人。
二
我在小屋边上租了一间房,对门的窗户刚好可以看见她。
这是我做过最疯狂的事情。
为了长居我办了假的身份证,在码头上给人卖力气,我每天清晨用人力板车卸下货船上装着的煤气,送往各家。到她家时心跳就会加速,深呼吸敲门,等她来开,脚步踏在地板上发出咚咚声。
她家是典型欧式风格建筑,木质门框堆着厚重的时光感,她在阳台上种万年青、美人蕉以及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还有粉红扶桑,开得正旺,占了整整一平方米的地方。
每次我来,她都给我沏茶,青绿的茶汤会发出兰花香味,她说这是当地人常喝的铁观音,解渴消暑最好不过,我端起来慢慢啜,尽量延长这同她相处的时光,她则微笑看我,或端详窗外,很少交谈。唯一一次她问起了我的过去,她说,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几乎惊慌失措。
因为那是我的劫难。
过去。
那天晚上她送了我一幅肖像,炭笔速写,她把肖像钩在晾衣架上伸到我窗边,调皮得像学生时代的女学生,我接过肖像,上面画的是我,眼角有皱纹,眸子暗淡,嘴唇起皮。肖像底下还写着一行字:你该高兴一点。我放下画,径直去敲她的门。她站在门前早有预料,晚风吹过,青丝浮动。
她说,我给你煮一壶咖啡吧。
三
这是第一个要在深夜里给我煮咖啡的女人,至少现在回想起来,那吱吱哑哑的磨豆声有点像梵文唱出的经,我当时就坐在她对面,她从橱子里掏出一把豆,交到我手上,她说,这种咖啡豆味道很苦,只有细细磨碎才会好喝。我便认真地把咖啡豆倒进手摇研磨机里,转着金属把柄,像虔诚的教徒,磨好后交给她,让她放进烧开的锡壶,瞬间飘香。这才想起,还没问过她叫什么名字。
于是,我问,你叫什么?她指着阳台上的扶桑说,我叫扶桑。我好奇怎么会有人叫这样的名字。和花一样?她点头,我不信,她执拗的强调,她就是叫扶桑。而后她问,那你叫什么,我支吾着,强子。
她摇头,肯定不是真名。
那晚,我们用酒杯饮咖啡,喊着cheers,杯子碰在一起,乒乒乓乓的声音如同青春破碎。我们像认识多年的朋友,携手长谈,伊拉克,转基因,落魄诗人,民谣歌手,唯一不提的却是自己。
南国的夜,明月卷云星繁点点。我忽然有一种想永恒待下去的念头。我望着她说,如果一直这样好不好?她亦点头。
然后,我困了,她拉我躺在她腿边,手指捋过我的发,说要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
我嗅着她咖啡香味的鼻息,闭上眼。像一个男童。
她讲,从前……
那晚我的泪水落得尽透,她却一直吻我的额,唇齿间溢满温暖。我忽然意识到在烟火市井里寻一个家也许并不是我的命。我还得离开,只是,不再选择逃亡。
正如她的故事所说,不能放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我要回家。
四
在走之前,我最后一次以沉如大地的姿态,逛了一遍小岛,看她外表的喧嚣和骨子里的宁静。我坐在沙滩上,目睹太阳升起,落下,潮汐变动,游人来往。我对着初遇她的那块礁石,按快门,而后大步流星背起行囊,去找她告别,我想告诉她,我不堪的过往,告诉她她素净的脸庞,在我心中留下的震动。还要和她拥抱,微笑,说再见。
我一步一步像朝圣者一样来到她家门口,用手拍着她家的木质门框。等她脚步咚咚传来。然而良久,却死寂一般,无人应答,我这才注意到,她的房子以一种奇怪的空旷存在着,万年青,美人蕉,甚至那株硕大的粉红扶桑通通不见了,只剩昨晚咖啡的味道。她消失得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喊她名字,邻居却告诉我,她清晨的时候跟着一辆木板车走了,也许搬到了岛上的其它地方,也许离开了这座小岛,没有人知道。我轻轻叹一口气。对着空空的房子说再见。
每个人是每个人的过客。
那之后我一路北上,仆仆风尘。
我的母亲得知她逃亡在外两年的儿子要回家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老泪纵横于沟壑的脸庞上,望穿秋水,她受了一辈子苦,老了老了却不得不经受儿子锒铛入狱,我打残了那个令她受了一辈子苦的男人。母亲给我煮一碗面条,吃罢,陪我去公安局。
拘留,审判,入狱,七年徒刑,她嘱咐我好好改造。我几乎哽咽地趴在她怀里,她摩挲我的脸,粗糙如同男子。她是隐忍的,从某个角度看像我的扶桑,那个除了母亲令我思念最多的女人。
那个匆匆来,匆匆走,深夜迎我进门,只为给我煮一壶咖啡,讲一个故事的女人。
五
我就这样在高墙里住了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这样的:
一个被过往纠缠得很痛苦的旅人跑去问布袋和尚他该怎么办?布袋和尚想了想把背后的布袋放在地上对他说,你可以这样。或者,他又捡起地上的布袋,背在肩上,你也可以这样。
然后,布袋和尚摇摇头,他把布袋放下去,背起来,放下去,背起来,对那个人说,你不能这样……
我的眸子再次湿润,因为这是很多年前我在南方的小岛上听到的故事,讲故事的女人叫扶桑,她告诉我,不能逃避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于是我离开她,到高墙里赎我的罪。这封信的署名是朱槿,扶桑的另一种叫法。她说:放不下的东西,背起来也是好的,她终于相信,有一种感情,在历经沧桑之后,能不顾一切并安于颠沛甚至平淡。她要来找我。
扶桑花的花语是新鲜的恋情和微妙的美。
母亲说等我出狱了,给她娶个贤良的媳妇儿,生一个胖胖的娃娃。就是她此生最大的福。
第五篇:解药纪实故事
天亮了,孩子的爸爸还没有回来。
桃桃的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也充满了恐怖。
三天了,整整三天了。桃桃走失已经三天了。而出去寻找桃桃的爸爸还没有回来。非但没回来,连一个电话也没有。
桃桃的妈妈就这样一天到晚地一个人心惊肉跳地等待着,煎熬着。她不相信桃桃会失踪,更不相信孩子她爸也会就此无影无踪。
婆婆又来了。来了的婆婆瞪着充满血色的眼睛向她询问着桃桃找到没有。
“还没有,桃桃她爸也没来个信儿”话说得有气无力的。
婆婆可怜地看着媳妇,再也找不出任何安慰的话来,只是不停地叹气。
手机响了。是桃桃爸爸的电话。她的心狂跳着,一时不知所措。
婆婆也张慌地看着那骤然响起的手机。
“是、、、是桃桃、、、她爸的电话!”媳妇好好象清醒过来了,一下子向着那部响个不停的手机扑了过去。
“桃桃,桃桃,是妈妈”她冲着那边叫喊着,声音显得有些失真。
“是我,桃桃妈,怕你惦记,告诉你一声桃桃有一点线索了。你别着急。咱们的桃桃会找到了”手机里传来了桃桃爸爸那有些精疲力尽的声音。
“在哪里?在哪里?你快说,快说啊!”桃桃的妈妈急促而激动地向着手机里边叫喊着。
婆婆不等媳妇说完,就一把从媳妇手中抢过了手机:“儿子,你说什么?桃桃,桃桃找到没有啊?”
“妈,您别着急,听我说,桃桃已经有了点线索了。”儿子的话尽管是嘶哑的,模糊的。可是,妈妈却听得一清二楚的。
她一把拉住儿媳妇的手,狂喜地说道:“你听到没有,听到没有。桃桃就要找到啦!”
桃桃妈一把抱住了婆婆,放声大哭起来。
手机挂断了。
桃桃的妈妈和婆婆忽然象丢失了什么似的,在屋子里面乱转着。
整整一个上午,桃桃的妈妈和婆婆就在这种等待和期盼中度过了。
天将傍晚的时候,桃桃的妈妈被外面的汽车声惊动了。她和婆婆一下子推开了房门。
一辆警车停在了院子里。桃桃妈怔怔地立在寒风里。婆婆也小心翼翼地往前移动着脚步。她们害怕,害怕车子里面没有桃桃。
警车的门开了,桃桃的爸爸抱着桃桃走下了车。接着是几名警察也走了出来。
桃桃妈妈在见到桃桃有那一瞬间,哭喊着向孩子走去,在离桃桃不到两步的地方晕倒了。
婆婆也在一声哭叫后倒下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投入了对晕倒下去的人的呼唤和抢救之中。
婆婆很快地清醒过来。可是,任凭大家用尽了各种方法,桃桃的妈妈就是牙关紧闭,怎么也呼唤不醒。
人越聚越多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将桃桃妈妈抬进了屋子里,又是拍打胸口,又是狠狠地捏人中。大约折腾了两个时辰,人还是没有醒来。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人群里忽然响起了桃桃的哭声。
桃桃边哭边向妈妈走去。
说来也怪,还没等桃桃走近,桃桃的妈妈忽然睁大眼睛。
“孩子,我的桃桃!”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警车开走了,留下了被找到了桃桃,也留下了一付医治桃桃家人的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