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师版一年级数学 6—10的认识说课稿
6—10的认识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位于24—26页上,包括例
1、例
2、例3和课堂活动1、3题。
二、教学目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学情等共设立了3个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让儿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力目标:能规范地书写6—10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目标:能认、读、写6—10各数会用6—10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各数。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四、教学难点:
对数6—10的掌握及运用。
五、教法、学法设想是: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学,学以致用。各种辅助手段完成教学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讲解法。(2)演示法。(3)引导法。(4)谈话法。学法:动手摆、动嘴说、动手写、划、比、分。
六、教学过程:
6—10的认识是儿童已经认识了0—5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情景导入的引入法和以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式教学。如: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小猫想吃大鱼的情景图。银幕上出现了一只可爱的而又非常饥饿的小猫,这只饥饿难忍的小猫,非常想吃掉高处的大鱼,可是呢!太高了,它够不着。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再由老师总结一下,让学生看看老师是怎样来帮助这只可爱的小猫的。单击鼠标,这时就在猫与鱼之间出现了一段楼梯,并以此询问学生:小猫要走多少步才能吃到大鱼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用鼠标点击一步梯子就出现了一个数字,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本课的新内容。由0—5呈现到了6—10。
这样做既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启发儿童的积极思维,又能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还能再次复习0—5的数字,让儿童联系了生活,感悟到了已经学过的数是不够用的,在实际的计数中,还有许多比5大的数。由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需求。
在教学例
1、例2时,教师先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图中有多少个人?有多少棵树?你还能从图中发现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这样做能让学生自已亲身数一数,说一说,整体地感受了6—10各数。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6、7、8、9、10,随后展示教具6本书。并以此问学生:6除了可以表示6个水桶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自然而然的,学生看到老师手里的6本书会想到6本书,6块橡皮,6个书包,7本书,7块橡皮……等等。再让学生联系自身,自已表达。同桌交流并利用小棒,让学生动手亲自摆一摆、数一数、认一认。让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说。教师则作相应的指导工作。当学生初步认识了这几个数字时,教师应进一步加强认读练习。如:教师说出一个数。要求学生们拿出相应的小棒或摆出相应的小棒。2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说数一个拿小棒或摆小棒。操作完后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这们做,从情景入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说说做做做生活中的数,让学生感受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索、汇报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而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等方式更加深了学生对6—10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例3时,教师先规范地写出这组数,并问学生:老师写的这些数字漂亮吗?你们也想写得这么漂亮吗?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让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然后教师在“田”字格里规范地写出这些数字,让学生注意观察。写完后问问学生:老师是怎样写的,你觉得在写这些数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例3的要求,先用手指比一比,再划一划方格,然后边读边写6—10的数,再让那些写的好的同学谈谈自已写数时有些什么经验,给全班同学介绍一下,再完成练习。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这样做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6—10的数字写好。因为这里面有些数字(如“8”)是很不好写的,教学中一是发挥了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二是让学生亲身实践,三是发挥了写得好的学生的带头作用,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能自主的把这些数字写好。
在教学结束时,教师用学生喜爱的游戏“猜一猜”,再次巩固6—10各数字,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要举行一次飞行比赛,这时银幕上出现了10位参赛选手(10只小鸟)每只小鸟各带有一个数字。老师每单击一次鼠标“选手”就减少一个,从10位变成只剩一位,老师先让学生把自已认为要获得冠军的那只小鸟的数字写在纸上,并且教育学生:我们这些参赛选手是如此的可爱美丽。所以,我们也要把代表它们的数字写得跟它们一样的美丽。在比赛结束后让学生展示自已心目中的冠军所代表的数字是否和真正得到冠军的数字一样。猜对了的学生,老师还给予了一个带有此数字的小奖品。
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沟通了数字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掌握、运用知试识,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七、板书设计:
黑板的正中是课题“6—10的认识”。左边写有数字6、7、8、9、10。右边是用田字格写的数字6—10。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 10的认识
《10的认识》说案:
说教学分析:
1、说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3题。
2、说教材位置:10的认识的编排是:先显示一幅主体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本节课内容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课重点是全面掌握10的组成,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设计本节课:
(1)联系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变得生动有味。因此,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扩大了教材的范围,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猜一猜、讲0和9的故事、做拍手游戏、找朋友、贴人、用展台进行直观演示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10,建立初步的数感。
(2)以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于学习的程度。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小组合作摆小棒、贴人游戏等。
(3)引导学生感受到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完用10根小棒摆一个图形后,问学生: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教完10的认识后,我安排了一个“课中操
十个手指”活动,一来让孩子们休息一下,二是让孩子们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
总而言之,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发展
3、说学生实际:
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数字110,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我校地处民族大街一带,家庭来源复杂,家长的素质不是很高,大多数孩子没有经过正规学前教育,学习习惯比较差。开学一个月来,有3、4个学生在各方面很优秀,特别是学习方面。有3位学生很特别,汪洋本人还算努力,但家长没文化,一个字也不识,每次布置的大本和卷子作业 都不完成;李永妍,开学学一个月了,连上课听讲都不会,更别说学习了;翟文杰是个特殊的孩子,虽然上过学前班,和没上的一样,上课很随便,说话也不清楚„
4、说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从导入
到实践活动整个环节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说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重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说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说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尺子。
说学具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小学数学课标
一年级(下册)实验教材”
《10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练习九13题。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尺子。
学具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猜谜引出已认识的数: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3)(伸出6指)它添上2是几?
(4)7的相邻数是谁?
(5)8再添上一是几?
2.故事引入:
师:在数学王国里,数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设计问题情景目的一是复习9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二是引出新的学习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生:可以让数字1和数字0合在一起„„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关于数10,你想知道它的什么?
(在这里让学生提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它,好吗?
a)
学习10的含义
i.出示主体图:和平广场。
问:图上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ii.汇报交流数的结果。
师:哪个组愿意汇报你们组数的情况?
谁还有补充?
iii.学生动手摆学具:
师:请同学们拿出10根小棒摆一个图案,看谁想的好、摆的快。
生:我用10小棒摆了„
师: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个同学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10个手指、10个脚趾、10个同学站一队、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数学就在身边。)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象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捆小棒,一组的人数,都可以用10来表示。大家看,“10”的字型象什么?
b)
学习10的顺序
i.作排队游戏:
师:请小朋友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
如果让第一排有10的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多少人?
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那一边数的?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ii.教学“尺图”
师: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那里,为什么?
生:10在9的后面,10比0~9的数都大。
师:数的顺序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请同学们把空格里的数字补上。
问:10为什么排在9的后面?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排法。
10>□
□<10(完成课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c)
教学10的组成
i.出示教具:一棵大树上,挂着10个果子。如果把它们放到两个篮子里,想一想,一共有几种分法?也可以用学具代替果子亲自动手摆一摆。
a小组进行摆放学具,两人摆,一人说,一人写。填写作业 纸。(小组分工合作,让每个人都有事做。)
b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师:那的组愿意上台展示你们组摆的情况?
生:我们组是这样摆的:„
(根据汇报把分的结果板书)
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组合,将来对你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
ii.利用多种形式记忆10的组成
a游戏:拍手对数
师:小朋友,我问你,2和几组成10?
生:张老师,我告诉你,2和8组称10。
b游戏:对数(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学具或其他物品来示示)
师:我是7
生:我是3
合:7和3组成10。
方法:师生对口令 生生对口令
4、教学10的写法:
(1)
看屏幕回答问题:10根小棒里有几个一根?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多少个10?
师:1个10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
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太远。
(2)
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里练习写10,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中休息:表演唱《10个指头》
四、课堂练习:
a)
完成课本第6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教师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b)
出示练习九的第2题:卫星发射情景的图片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挥员在干什么?谁愿意做指挥员来发号命令?
请大家填在书上。
发作业 纸:
师:你会填吗?请你打开作业 纸按要求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c)
写两行数字10
d)
游戏《贴人》
把全班人分成两组(红队和蓝队),每组11人,胸前各挂数字,并按0~10的顺序排列好。蓝队部分人转过身,让红队按自己的号把对方找出来。
五、课堂小结:
a)
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b)
教师对全本课进行小结。
c)
聪明题: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框图上相同的颜色。
板书设计 :
10的认识
15、甲比乙多做40个零件,甲,乙做的个数比是5:4,甲,乙一共做了多少个?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说课稿
《10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10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新课标教科书第一册第五单元中59—64页的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数出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合作交流中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大小比较;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的分与合。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培养学生
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3、教学重点:
掌握10的数概念和10的组成,体验数学在身边。
4、教学难点:
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熟练掌握10的分与合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二、说教法
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10,建立数感。
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本课的教学从直观到数学抽象,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三、说学法
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
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整节课以故事引导,看图描述,动手操作,游戏巩固来对10的认识做系统的学习。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时增进对集体的热爱。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导出“10”
(出示视频)亲爱的同学们,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数字乐园
里来了很多数字宝宝,从0到9的数字都来了,这个时候数字9趾高气扬的可骄傲了,它对其他数字说,你们都没有我大,谁敢跟我比,你是1,小,表示一个物体,而你0最小了,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伤心的哭了,1看见后跑到了0的身边,它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对付9,同学们,你们说说,是什么办法?对,它们站在一起组成了10,这个时候9只有垂头丧气的走了!10比9大,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学习数字10。揭示课题:认识“1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创设的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特别是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演,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中来)
(二)观察、操作,认识“10”
1、(出示PPT)引导观察从主题图发现了什么?并交流自己数数的结 果。初步认识10。
2、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取出10根小棒。
3、联系生活,找找有关10的事物。
(新课标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由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表示事物和数在交流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这个环节,通过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的例子,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三)演示、思考,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比较
1、创设数学情境:(出示PPT)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个计数器,一 颗珠子表示1,现在老师已经拨了9颗珠子,那老师在拨一颗是多少呢?(思考领会,9添上1是10)
2、游戏创设情境:教师想请十名志愿者来黑板上排队,老师会给同学们发号码牌同学们要按号码排队,可其中的几名队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请你帮帮他们!(为了帮助他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从中掌握了1-10的顺序。)多媒体情境:(出示PPT)老师有一把尺子,同学们给它数数,那9的 后面是什么呢?(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多媒体情境:(出示PPT)同学们看大荧幕,这个是什么?哦,是 两组点子卡片,那同学们数数第一组的两张点子卡,比一比是哪张卡多,哪张少呢?(合作探究,得出9〈10,10〉9)(生动情境的营造,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在交流、暗示、移情等心理作用下,注入热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解决情境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也沟通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
(四)学习迁移,掌握10的组成1、猜一猜的游戏,教师两只手里一共有十只粉笔,老师左手有3只粉笔,你能猜猜右手一定有几只粉笔吗?你是怎么猜到的?(让学生自由作答,初步认识10的组成)
2、用10根小棒分成两份,亲自动手摆一摆,你有几种分法。并说一说 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不同的分法。(结合汇报情况,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写出10 的组成)
4、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10的组成?老师教大家一个办法就很容 易记住10的组成。
5、游戏:师生互动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生生互动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合起来是10。
(从创设情境,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都体现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已有的数的分成经验,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 的过程。并在游戏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同时让学生汇报与说一说,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 感知。)
(五)学写“10”
先让学生观察后说说10的书写,后由老师讲解示范,生练习在田字格写10。
(六)儿歌固新知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边做拍手游戏边念儿歌,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五、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1010101010∕∕∕∕∕1 928374655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
(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一)》这是一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知识,这节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有关图形的知识。主要是认识立体图形,能够区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2.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能够辨认这几种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4)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认识基本几何体, 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生活中找出基本几何体。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学具教学—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生活实际到立体图形”的探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强调学生从生活实际到抽象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合作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三、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可见图片,让学生找出自己认识的物品,并说出它们都是什么图形。2.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谈话引入,提出问题情景。(全班参与)
教学时首先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问题方法,为教学问题铺路。
给物体分类。(黑板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出示课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按照讨论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体。学生分类(允许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类,也可以是3类或2类,学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3.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学具,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摸来体验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再结合课件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使学生跟深入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4.认识圆柱和球
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学具,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摸来体验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再结合课件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使学生跟深入的圆柱和球。
5.利用刚刚学过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与之相似的图形。6.基本练习
(1)看图形,说名称;(2)将物体和图形连线。
(3)完成第35页“做一做”,第37页“连一连”。7.全课总结 8.布置作业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认识时间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二.说学情:
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三.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猜一猜、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思维拓展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的说出并会表示整点。
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