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2:4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研究论文》。

第一篇: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研究论文

1.体育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构建

体育教育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教师,其教师职业技能的评价包括教师基础技能评价和专业技能评价。

1.1体育师范专业教师基础技能评价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和各种教学手段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本领,教师基础技能评价内容有:教师仪表风范评价、教学组织技能评价、普通话与口语能力评价、教师常用文体写作能力评价、书写技能评价、班主任工作技能评价、教学研究能力评价等。

1.2体育专业师范生专业技能评价体系

专业技能评价有身体素质评价和专项技能评价。

1.2.1身体素质评价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身体素质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体育教师所具备的重要条件。身体素质评价包括速度素质评价、力量素质评价、耐力素质评价、柔韧素质评价、灵敏素质评价。

1.2.2专项技能评价体系

体育专业项目比较多,但目前在师范院校开设的项目主要有球类、田径类、民族传统体育类、体操类、新生时尚项目类等。球类可分为: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网球等;田径类可分为:不同距离的跑、跳跃、投掷等项目;民族传统体育类有:套路、散打、舞龙、舞狮类等等;体操类有:健美操、艺术体操、竞技体操等;新生时尚项目类有:体育舞蹈、轮滑、高尔夫等。不同的运动项目的专项技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不再一一描述。

2.体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评价的建议

2.1评价内容全面

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评价内容应符合该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内容要多样化。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操作方面。理论知识应涵盖教师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有教师基础技能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等方面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学生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关心学生的某些特长,并给予正确的评价。评价内容也不要拘泥于某一形式,可以从学生的作业、小论文、学习笔记、课堂表现等方面都成为评价内容的一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多,学校也可以将学生的比赛成绩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还可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作为评价内容,让学生把自己最有创意和心得的个人作品呈现出来,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2.2评价方法多样

传统量化评价往往把复杂的学习活动加以简单化、模式化,把学生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评价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可采用分散考试的方法,将学生的作业、小论文、读书笔记、课堂表现、实验成绩、比赛结果、技能操作等与期末考试结合起来评价。在评价时注重评价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可以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等方法。学生通过参与评价,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可以主动检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改进完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3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强调个性教育是新时代的一种教育理念,个性教育注重学生主体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教师职业技能评价要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品质、专业学习情况等个别差异,使评价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评价中也一定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和方式。在体育专业学生中,有的学生来自体育学校,从小从事体育运动,运动水平较高,但这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程度较低。有的学生是全日制高中毕业,理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运动水平相对较薄弱。而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专项较多(如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且不同学生有各自的专项特长,所以在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评价要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水平的层次性、项目特征等因素,并借助学生在兴趣、专项特长等方面优势,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自信,了解学生在技能学习中的需求、促进体育教师职业技能的和谐发展。

第二篇:体育教学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育人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体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基本形式,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与祖国的建设远大目标统一起来,启发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形成长远的、持久的学习动机,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面,激励他们去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在不同的时间及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而这些问题往往只有在体育教学中才能加以克服。从这点来说,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德育教育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多,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表现为怕脏、怕累和意志薄弱等缺点,教师一旦发现学生这些问题,应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及时纠正,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转变。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就应及时抓紧德育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并付诸行动。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一)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的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身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动作,就是教师行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直接形象;二是在特定教学中,教师的思想感情、个性、道德、意志等对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教师除了用语言教学外,行为教学更多、更直接。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加以认真的评价,对体育教师优美的动作,高尚的品德心领神会。

(二)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个性

体育教学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际学习机会,不允许教师长篇地进行解脱和说教,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教材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一,在体育教学诸项目中要有针对性。一般来说: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教材能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果断等品质。但由于各项教材的练习形式不同,因而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也有所侧重,如在田径项目中,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刻苦耐劳、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在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等项目中进行美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备课,定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任务,提出相应的措施,保证教学中高度的政治水平和科学水平。

第二,根据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气候、场地器材对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同的条件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最易见效。它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格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品质及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

第三,是在教育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教育学生一定要有诚心、热心和耐心,主要是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实事求是,以理服人,要多表扬、少批评,要真诚和恳切地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指出学生的缺点时,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热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然后,在运动场上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教育运动员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关系;尊敬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裁判;公正、诚实、谦虚、有礼貌等,这些教育应渗透到底。

第四,在上室内课时,可以讲述中国体育的名人名事,运动员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不仅爱好体育,还要有爱国的向上精神。

三、结语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为师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做到耐心细致,因材施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究实效。作为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探索。

第三篇:体育教育专业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1.心理学在体操函授教学中运用的初探 2.健美操教学结构优化改革与实践应用探讨 3.体操课中错误运动技能的防止与纠正 4.健美操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程序教学法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6.对创造性思维引入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探讨 7.试论体操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8.健美操选项课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探讨 9.克服体操教学中学生的胆怯心理 10.11.12.培养学生创编健美操动作能力的探讨 对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分析与对策 健美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13.关于对体操教学教法的研究 14.健美操走向俱乐部不同模式的研究 15.程序教学在体操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16.健身健美操对发展学生素质的可行性研究 17.心理学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8.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 19.体操教学中教学原则运用的研究

20.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策略探讨 21.22.23.24.25.体操教学能力系统培养的研究 健美操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健美操研究的综述与分析

从体操新规则的变化谈体操运动的发展

26.高校专业健美操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的探讨 27.28.29.30.31.32.33.体操教学能力系统培养的研究 形象思维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技术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女生健美操专选教材的选编和使用 谈体操课教学现状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影响健身性健美操效果的因素 普通高校体操教学的改革

34.体育函授生舞蹈与健美操教学的思考

35.健美操选项课运动素质与考核成绩相关的研究 36.37.38.39.40.创新思维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在体操教学训练中掌握动作技能的分析 健美操对促进女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体操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体育专业体操教学考核方法探析

41.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2.学生体操普修课中运动损伤分析 43.体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44.体育专业体操考试改革的初步实验研究 45.对体操课程的认识与学习

46.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47.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研究 48.对学校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探讨 49.台州市中学生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50.对体育课新课程标准的研究

51.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研究 52.多媒体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 53.对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54.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55.体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6.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57.台州市课余训练现状研究 58.台州市社区体育研究

59.关于保证参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60.关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典型经验的研究 61.关于农村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

62.关于学校课余训练的项目布局、运动员年龄、训练手段等方面的研究 63.关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改革的研究 64.关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比较研究 65.关于如何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管理工作的研究

66.关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如何更好地为“奥运争光计划”服务的研究 67.关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终身体育的关系研究 68.关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地位、目的、特点及功能的研究

69.关于具有台州特色、不同类别地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训练体系与管理的研究

70.探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开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研究 71.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 72.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疲劳诊断和恢复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3.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74.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理论与方法 75.田径运动员竞技能力测评方法 76.田径运动技术最优化 77.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78.国内外田径运动竞赛训练体制比较 79.田径运动训练中的生理、生化问题 80.体育活动的机能评定问题 81.体育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 82.各种人群体质的现状与规律 83.运动与身心健康问题 84.运动训练过程控制 85.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86.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 87.试谈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88.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89.新课标与体育教师修养 90.谈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 91.社区体育调查与研究

第四篇: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论文

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王西军, 李春兰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系,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 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原因,造成了目前就业现状严峻的局面.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

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的创业

意识培养及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对学生的就业和体育院(系)今后的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5128(2009)05)0083)03 收稿日期: 2009)05)21

作者简介: 王西军(1973)), 男,陕西渭南人, 渭南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1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管理.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目前我国每所高等院校的毕业生, 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

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 就业

形势不容乐观.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中的第一大专业, 其学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如何, 对今后我国体育

事业和体育院(系)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已成为体育届人士

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 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1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体育院系和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多.据统计, 我国现有体

育教育专业1 90多个, 社会体育专业106 个, 运动训练专业5 4个,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3 3个, 运动人体科学

专业24 个, 在校学生40000 余名, 每年毕业学生近10000 名.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2000 0 余名, 每年毕业学生近5000 名.自从高等院校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统包统分0 的就业制度被废除, 使得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中的基础调节作用更加突出;加之教师岗位工作稳定、收入不断提高, 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纷纷

挤向教师岗位, 导致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已接近饱和, 尤其是城市学校和各普通高校.因而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急剧下降, 就业现状令人担忧

[ 1]

.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2.1体育院(系)教育改革力度不够, 培养的体育人才同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 但重技能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

养的现象仍很严重, 尤其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长期没有得到应

有的重视和真

正落实.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调整, 体育院(系)虽然在各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教育、教学改革, 但

由于目前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是我国大中城市, 中小学体育教师已趋于饱和状

态, 需求不断减少.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虽有缺额, 也因为工作环境和待遇较差, 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等

原因而难以成型.因而,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供求不平衡的形势日益凸现.2.2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成为影响其就业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失业是人才市场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就业难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体育教师岗位

就业困难, 更多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走向其他岗位已成为必然.准确寻找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不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来缓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刻不容缓.体育

院(系)加强教育改革的同时, 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也成为影响其就业的关键因素.在目前/ 买方市

场0已经形成,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用人标准越来越高.统计结果显示, 他们

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 希望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多样化和综合化.而对专业的观念相对淡化, 同时对外

语的要求必不可少.调查发现,近年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时, 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 综合能力0 , 其次为/ 潜

力0, 第三为/ 品德0.而/ 专业技能0、/ 专业成绩0、/ 社会经历0等相对不重要.在毕业生眼中, 用人单位最

2009年9月

第24卷第5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WeinanTeachersUniversity

Sept.2009

Vo.l 24No.5

关心的是毕业生的/ 综合能力0(61.23%), 其远远领先于其他条件;其次是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 社

会经历0(26.93%);而/ 学校名气0(21.62%)排在第三位.可见当代大学生已清醒的认识到没有完善的知识结构, 没有全面的综合素养, 就难以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4]

.3应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3.1加强体育专业建设, 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需求, 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加强体育专业建设, 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要保持

体育教育专业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对现行的体育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应有计划的缩减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

规模, 适当扩充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康复保健专业, 开创和培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传媒等

专业.同时, 必须加强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建设.首先, 在目前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要彻底改变/ 重实践轻

理论, 重术科轻学科, 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重传统竞技项目轻非竞技项目,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重

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 重课程深度轻广度, 重必修课轻选修课0的传统认识, 增强人才培养体制的灵活性

和社会适应性;其次,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强化计算机和外语教学, 拓宽专业口

径, 以适应社会和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真正做到/ 按需生产0;再次, 提高现有专业的办学层次, 适量创办

本专业的博士、硕士教育点, 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体育教育人才

[ 3]

.(2)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善办学条件, 培养合格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单

一、特色不明显是目前体育教

育专业存在另一问题.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体育院(系)不仅肩负着培养各类体育专业

人才的重任, 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三结合的重要基础, 是体育产业开

发与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 6]

.为了顺应人才市场的挑战, 要积极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新型体育

学科体系.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就业情况和未来发展, 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确定办学方向, 由单一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向/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广适应0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方向转移, 以满足

体育事业不同领域的需要.近年来, 一些专科院校急于满足升本需要, 相继开设了体育教育专业, 但是从教

学设施和师资队伍, 办学经验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这部分体育院系需要加大教育投入, 加快体育教学

场馆和实验室的建设, 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据调查资料显示, 有3 4% 的体育院系设施不能满足教学

需要, 有42% 的体育院系教师结构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整合现有的资源, 实现体育教育专业跨学科、跨专

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通过校际联合, 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资源共享.还应采用优胜劣汰的机制, 根据人才市

场需求, 控制和停办一些办学条件差、水平低、学生就业率连年走低的体育教育专业

[ 7]

.3.2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努力培养创业意识

(1)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 传统的单学科教育, 只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 而忽视适应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与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渊博学识教育, 只重视基础理论教育, 而忽视学生运用知

识进行创造的能力素质教育.致使培养出的一些学生, 既没有渊博的文化知识, 又缺乏专业技能的训练, 学生

运用知识和创造的能力都偏低,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 在文化素质教育中要正确解决好知识与能

力之间的矛盾, 在培养学生专业文化素质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技能素质和渊博的文化知识, 为社会输送实

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加强通识教育, 努力为培养基础宽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

才创造条件, 设置辅修专业, 开设选修课, 扩大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为

学生提供学习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和环境.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

团活动、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学得知识, 陶冶情操;注重实

践,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总体而言,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

结构较单一, 专项技术不突出, 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优势.因而,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以

专业为基础,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拓宽自己选择人生道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2)培养创业精神、实施创业教育, 不断完善创业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 对学生的知识、能

力和素质, 特别是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 创业知识包含三个方面: 综合性知

识, 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因此, 加强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尤为重要.在学生系统

掌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可开设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史学等课程,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

当降低必修课比例, 加大选修课的比例, 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增强选修课的弹性.可增设体育创业指

导课, 把创业综合性知识和所需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增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的课程.同

时, 对教学内容也要做相应调整, 减少空洞的说教, 增添应用性强的内容, 实施案例教学.3.3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更新就业观念

(1)顺应市场需求, 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体系, 是提高毕业生人

# 84 #王西军, 等:影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与对策研究第24卷

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要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有效运行, 就必须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投入,建立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就业市场服务体系, 使学校和社会有机的衔接, 减少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 同时也

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快建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开展毕业生就业远程服务.利用各种现代

化手段, 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和交流工作, 通过网络建立学校)))地市人才交流中心)))用人单位,一条龙就业服务体系, 缩短求职时间, 拓宽就业的渠道

[ 2]

.(2)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全程化.就业指导全程化就是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 而不是学生毕业时或择业时的临时性工作.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根据体育教

育专业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级着重进行职业生涯认识指导.使学生树立

正确的职业观念, 培养自我发展意识;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培养.要使学生树立体育教育职业理想, 培养学

生主动的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身特长, 并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级着重职业定向指导.使学生

确立专业发展方向, 建立和强化专业思想, 培养其创业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对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进行指

导;四年级着重择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对学生讲解就业政策, 训练必要的就业技能技巧, 提供就业信息, 进

行以诚信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法律知识培训, 对考研的学生进行考研辅导.四个阶段相互贯通, 有

机连接, 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5]

.(3)要鼓励毕业生深入基层, 到艰苦的地方去, 转变学生非体育教师岗位不去的观念.体育教育专业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首先是面向体育教育领域, 发挥专业优势, 寻找就业机会.而就业形势的严峻, 使得毕

业生顺利就业的机会和可能性越来越小.目前, 高中以上学校需求较少, 体育教师基本饱和, 需求大部分是

初中和小学.城市人才需求不多, 而广大的基层缺额较大.特别是这几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教育

体制的改革, 民办教育异军突起, 急需补充大量的师资力量, 这既是社会需求重要构成部分, 也是毕业生服

务的新领域.毕业生也可以在体育产业、社区体育、健身咨询服务、教练员、考研、读二学位、公务员、管理

者、从军、公司企业、自主创业、营销等领域进行就业尝试, 拓宽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因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多种因素的限制,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就业制度的完善, 体

育教育专业学

生就业的环境将会得到改善.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树立信心、打破就业

局限, 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体育院系应加强专业建设,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

方向,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育质量,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将会得到缓解.参考文献:

[ 1] 党炳康.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市场就业难解析[ J].中国市场, 2006,(5): 56.[ 2] 张艳霞.山东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方向与渠道的对策研究[ 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6): 41.[ 3] 薛红.高校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引发的思考[ 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2): 39.[ 4]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调查报告[DB/OL].(2006-04-23)[ 2009-03-25].http;//biz.163.com/06/0403/

18/2DQAN7R500020QDS.htm1.[ 5]崔贺成.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浅谈[ J].文史资料, 2005,(35): 28.[ 6]戴俊.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7): 386.[ 7]王西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与教育改革研究[ J].中国市场, 2007,(9): 92

第五篇:体育专业论文2

浅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摘 要:社会适应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分三部分浅谈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首先,从对适应、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的引入,继而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阐述;其次,表明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最后,从七个方面,即体育运动对人格、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团结协作、人际交往空间、社会角色的转变的影响,进行了较细的理解和分析,浅谈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运动;大学生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因此,各个国家把人才的培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教育因此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教育者的极大关注,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符合社会的需求,快速的融入社会生活当中。高校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直接影响他们为现代化作贡献的质量,但是在这个社会环境多变的背景下,仅有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是不够的。人们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面临陌生的人,陌生的事以及紧急情况等需要及时作出反应。对自己的成长变化,挫折与失败也同样需要适应,适应能力是人类社会战胜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必备素质。高校中的体育运动是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对他们以后所面临的自然环境、人际交往的空间和他们在社会上所处的社会角色等有着很大的重要性,所以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容。1社会适应能力的阐释

“适应”的来源有多方面,在生物学中,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物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中,指感受适应,即感受器官在持续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的变化。在社会学中,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人类的许多能力都可以看做是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构成方面,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人需要学习各种知识,提高各种能力,最终对周围环境所适应,成为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个体。从社会的角度可以看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需要在交往中逐渐形成自我观念,协调人际关系,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习承受各种挫折,学会合作与竞争,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等。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调试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体不断提高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矛盾性,如竞争与协调、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使得体育教学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适应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体育活动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着相互间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缩影,所以,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可概括为:大学生对大学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性的强弱表现,也就是大学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殊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2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运转的历史车轮,时代变换与人员更迭更是块而又快,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社会适应能力在此时也变得重而又重,其中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我们感到担忧,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大学生更应肩负起建设美好社会的责任。然而,众所周知并非人人如此,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于是,体育运动在高校中得到体现,对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体育运动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发展空间以及团结合作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在体育运动中,身体的练习,如长跑、障碍跑等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跨栏、跳远、标枪等项目可以锻炼学生顽强、果断的品质,众多的体育项目造就了大学生健康与壮硕的体魄;在心理练习中,很多项目都会有第一次的接触,如武术、体操、游泳等危险性项目,对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较好的作用,可以锻炼大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集体项目练习中,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项目,对学生可以在战术的配合练习中,体会到集体主义的精髓和团队协作的力量,同时还能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而言之,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3.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人格一词是英文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persona,其原意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即演员表演时为表演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特征而选用的面部化妆或脸谱,后指演员本人在生活中具有某种性格的个体以及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角色特征、个人品质等,经过人格的发展变化最终对人格的定义为:人格是个体内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信念、价值观和气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体育运动对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个性,提高人的身心适应能力,锻炼竞争、拼搏与团队精神,使人具有责任心、荣誉感和正义感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对一个人适应社会竞争,胜任社会角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多数的体育项目都伴随着高强度的对抗,这是一个侵犯与被侵犯、忍让与被忍让、尊重与被尊重的过程,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学会了彼此尊重、彼此体谅,还在学习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同时,享受体育艺术带给自己的快乐与乐趣,使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薰陶了体育精神,锻炼了自己积极健康的人格精神。随着运动锻炼的持续进行,学生的个性将逐步由内向外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良好性格的形成也就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2体育运动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大学生在学校集体活动和社会兼职或全职的活动中,会经受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些挫折也是在所难免的,没有那个大学生在走入社会是一帆风顺的。积极地应对挫折可以加强人的意志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头来过使自己的追求得到完善与提高;而消极的应对,会使自己变得消沉、情绪低落、容易走入极端观念,丧失信心。所以大学生不仅要经得住成功带来的喜悦还要经得住失败带来沮丧,耐受挫折是心里调节的一个过程,抗挫折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面。

体育运动中,反反复复的运动技术训练,能够锻炼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在各种比赛中,每次比赛都会给失败者一次良好的挫折训练,承受挫折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调节的过程,这种调节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在体育运动

中对学生的身体磨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为以后进入社会的意志品质的训练有着深远的影响。

3.3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国家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随着各种压力的到来,情绪对他们很重要,心里的承受能力超出一定的范围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据一项数据表明,每年大学生的自杀率都在攀升;同时相应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杀的最本质问题是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太弱,遇事很难冷静思考,积极面对,从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这就使他们很难在社会中生存。然而,体育运动的加入很大程度的缓解了这种现状,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了较大的影响,首先,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运动乐趣,还可以调节生活和学习上的紧张情绪,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信心;其次,体育运动可使大学生自己冷静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缓和家庭、学校和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从而适应集体、适应社会,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3.4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在参与学校体育运动中,要看到之后自己在社会上参与的不同社会角色,适应学校的同时也要适应社会,从与他人、群体、集体的交往中获得他人的评价和群体的肯定,并根据自己习得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对自己每次的行为后果进行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调控。体育活动也有它的比赛条件与行为规范,只要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就会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在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下,大学生的规范意识就会逐渐的得到加强,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各种集体活动、个人运动、游戏或竞赛都有其规范与要求。体育运动的特殊性可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顺应与服从,体育运动中的行为规范对提高大学生的行为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很重要的意义,约束大学生树立自己的行为形象,并将它继续完善发展与提高,认清一点,“处于社会任何一点都有--无规律不成方圆”。社会是发展着的,大学生也要发展与提高自己,加强自我调控的能力,不断在社会历程中,完善自己。

3.5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影响

传说蒙古族的祖先有个名叫朵奔篾儿千的,他的妻子阿兰豁阿生有五子,为了教育他们能够团结一致,就分给五人一人一根筷子,让他们折断,儿子们很快将它折断,而后她有拿出一捆筷子让他们折断,可是兄弟五人谁也没有折断,阿兰豁阿就教育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有多大,教育儿子们和睦相处,团结应对事情,这就是“单者易折”的故事。

合作的优越性体现在个人与他人在一起工作时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在学校里一些相互依赖性的任务,如篮球、足球运动等,合作会使活动变得更为精彩与激烈,因为团体要想获得成功,队员们就得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们要明白团队的集体主义精神,一支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是没有强大力量的队伍,如一盘散沙,因此他们在比赛中很难战胜对手。一个没有集体主义观念,不讲究配合,即使个人技术再高,也难在团队力量面前有所作为。

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运动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大学生要在享受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要清楚,团队精神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团队意识和企业文化素质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而体育活动中的团队意识与企业的团队意识没有实质上的差别,都是使一个集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所以,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较大的影响。

3.6体育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空间的影响

人际交往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和全面成才的需要,从近些年在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的招收情况来看,除了那些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外,同时又得具备开拓创新意识、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毕业生。要使自己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获得不断发展,除了依靠自己的实力外,必须广泛寻求自己的合作伙伴,因此在学生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培养,有利于他日在工作上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教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空间,如保护、帮助、双人练习与群体练习等,在这些联系中,学生之间的接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学生随时会和一些熟悉的不熟悉的同学为组合,进行对抗的合作和练习,在这些练习中,学生扩展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会了互相协作与帮助,体验了助人与被助的快乐。体育活动中所提供的人际交往的时间与空间,有助于学生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

3.7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的影响

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的多方面的交互场所,每一个人在社会当中都不同的充当几种、甚至多种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与他人交往,能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作出恰当的、合乎角色的反应。这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表现,而体育运动的场合,恰好能为人们学会承担社会角色提供优越的环境与适应的条件,如在篮球赛中,前锋、中锋、后卫的各个角色的转换;足球赛中,前锋、中腰、后卫、门将的各个角色;以及各种游戏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等,在体育与学习各种体育活动中,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与其它地位相适应的角色行为产生相互的社会关系。

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的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通过体育角色的学习使同学们懂得了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为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各行各业的需要,干好本职工作打下思想基础,体育活动角色的学习,还可以使同学们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为将来的、更好的适应于参与社会活动有着深远的意义,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4结束语

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利用高校体育的方法、手段,才能促使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只有具备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大学生,才具有永久的竞争力合活力。因此,应根据体育教学中蕴涵的人生体验、人生哲理和人文精神,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做出有效的正面的引导,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健康价值观,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实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契合,不断探索和实践体育教学活动对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特殊功效,服务社会、适应时代,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情境,调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叶一舵.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兰自力,刘英杰.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 19(4):100-102

[4]张新良.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6,18(1):76-77

[5]胡利娜,马靖芳,武 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7):179-180

[6]邓红霞.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湖南师范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1):111-113

[7]时勘,仲理峰.青少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D].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1,20(6):28-31

[8]王雁.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路径探讨[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

(2):35-38

[9]刘建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12):85-87

[10]蔡丽萍,杜 欣.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121-122

[11]陈彬.探析学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J].2007(3)26-27

[12]党卫国.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2):56-58

下载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监控能力的研究论文(定稿)

    [论文摘要]教学监控能力是当代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应具有的核心素质,运用教学监控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体育专业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结果发现:高校体......

    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杜运山 [摘要]笔者借鉴多学科视角和方法,全面分析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理论的特点,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树立新的人......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作者:桑华贞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4期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我国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1.前言 ....................................................... 1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 2、1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

    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

    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学校体育学》复习题 简答题:5个小题,每小题8分 1.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及各阶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遵循人体机能能力在运动中变......

    体育教育专业自荐信

    一封自荐信,可能会影响到你面试是否成功的关键!那个人求职自荐信要怎么写呢?下面将例出一篇体育教育专业自荐信,仅供读者参考!XX年XX月,我将毕业于XX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并获得体育教......

    体育教育专业求职信

    体育教育专业求职信1 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自荐信!我叫xx是xx体育学院体育教育20xx年应届毕业生。今天,我怀着平静而又激动的心情呈上这份自荐书,之所以平......

    体育教育专业自我鉴定

    体育教育专业自我鉴定时间不等人,美好时光更加飞逝,大学四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回顾这四年时间里,大学的生活深深地烙在我这颗心上了。虽然匆忙但是快乐且充实,不但知识面见......